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缱倦大清(依依兰兮)-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礼,与废太子妃瓜尔佳氏合葬天津黄花山理亲王园寝。

回到后殿,胤禛心乱如麻,闷闷不乐,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默默的想着过往的片段,思绪起伏,感慨万千不能自已。玉容也不好说什么,默默的陪在他的身旁,半响,方微笑道:“皇上,淑慎公主那里是不是要……”

胤禛猛然回神,道:“这是该当的,叫云儿去竹深荷净苑告诉她,让她明日去灵前祭奠一趟,也算是尽了生身之孝了”

不多久,淑慎公主在两个贴身宫女的陪伴下来了。只见她一身雪青绣白梅花旗袍,素雅得恰到好处,浑身挂饰全无,脂粉颜色淡到极处,一字头上只缀着两点莹翠的碧玉星子,眼眶微红,星眸含雾,形容却依旧落落大方,端庄娴雅,雍容不迫。进得殿来,向前急走两步,一甩帕子半蹲下去,垂首柔声道:“女儿给皇阿玛请安”

胤禛见她这样,更觉心疼,忙抬抬手,道:“快起来吧,坐下说话,在园子里不需要这么多礼数。”

“是,谢皇阿玛”淑慎公主柔声答应,盈盈起身,落座。

胤禛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沉默半响,只道:“你明儿一早去吧,朕让苏培盛给安排好了。明早就不必过来请安了你的阿玛——唉”

淑慎公主手中紧紧捏着一方雪绉帕子,忍着泪轻声道:“女儿的阿玛是皇上您,女儿只是去送送二伯父。皇阿玛放心,宫里的礼数女儿都明白,绝不会错了礼数叫人取笑。”

胤禛心中酸痛,点点头,勉强一笑,温言道:“是个知礼的好孩子好了,你回去好好休息。闲了大可在园子里多逛逛,别闷出病来”

淑慎公主起身应道:“是,女儿谢皇阿玛关心。如今天时甚热,酷暑难当,皇阿玛也要多多保重龙体,别叫女儿悬心。”

胤禛点点头,笑道:“还是女儿贴心啊,朕有你这么个女儿是朕的福气”

淑慎公主微微一笑,道:“皇阿玛过奖了,有皇阿玛在,也是女儿的福气”说着轻轻一福,道:“女儿就不打扰皇阿玛了”

胤禛轻轻嗯了一声,目送她款款离去。尔后他颓然往后靠了靠,叹道:“这孩子,真是懂事得叫人心疼”转眼瞥见玉容在发呆,推了推她,道:“容儿怎么了?想什么呢”

玉容回过神来,忙笑道:“没什么,我是在想念儿,也不知她们现在在哪里”

胤禛随即想到太后,眼中一黯,轻轻叹了口气:为何自他继位以来,他们一个一个,都要离他而去呢……

理亲王的丧事办得很热闹,和硕亲王是亲王中的最高级别,丧仪自然不会含糊,何况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何况理亲王的儿子理郡王圣眷颇隆,何况淑慎公主亲临驾到祭奠灵前。因此,虽然是圈禁的废太子的丧事,内务府与宗人府丝毫也不敢含糊,更不敢胡乱应付。

第四卷 归来 第258章 圈禁风波

理亲王的丧事办得很热闹,和硕亲王是亲王中的最高级别,丧仪自然不会含糊,何况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何况理亲王的儿子理郡王圣眷颇隆,何况淑慎公主亲临驾到祭奠灵前。因此,虽然是圈禁的废太子的丧事,内务府与宗人府丝毫也不敢含糊,更不敢胡乱应付。

不过,有道是人多口杂。对胤禛来说,此事他已办得仁至义尽无半点挑剔,诸多朝臣百姓也是这样认为,但也有些人不是这么想的——说他惺惺作态、收买人心已是轻了,更有那一等居心叵测之人认为废太子之死根本就是一个谜团说得明白点,他们认为废太子根本不是所谓的“病死”,而是“他杀”,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凡这么想的人人心头都明白胤禛自认为问心无愧,根本没往这上边想去,玉容旁观者清,早预料到极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流言,因此自废太子去世之后,便一直命人暗中打听。很不幸的,果然被她猜中了她生怕胤禛知道后又生事端——依照他那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个性,是非要弄个清楚明白不可的而这一来,天知道又要牵连多少人。于是她便暗暗嘱咐宫中各人、暗示允祥等不许在胤禛面前吐露半个字。依照她的想法,时间长了,说的人厌了,流言自然会越来越淡消逝于无形。

不想,七月二十三日,宗人府的左宗正又来圆明园了恰是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刻,玉容与胤禛在福海中的蓬岛瑶台赏花钓鱼。蓬岛瑶台坐落于福海中央,四面环水,湖风凉爽,由三座小岛组成,各岛之间有覆顶的木桥连接,岛上遍植垂杨、榆槐、香樟、松柏等树,树树合抱,主干冲天,枝繁叶茂,其间又有许多桃杏、合欢等树,越加遮天蔽日,阴凉匝地,推窗即可垂钓赏荷,是消暑的最好去处。

这一日更是无比热闹,除了胤禛与玉容,允祥、淑慎公主、弘历弘昼带着两位小皇孙、小格格也在,玩得十分开心。

园外的左宗令急得团团转,陪笑着让人通禀。起事处的人没有资格随意入园,一层一层报到了九州清宴,留守九州清宴的云儿皱了皱眉,道:“万岁爷今儿好不容易得闲乐一乐,偏他们又来了你去问问,若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明儿一早再来吧”

小太监忙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回来道:“左宗令说这事不是十万火急却也不小,若今日不得禀报皇上,只怕将来皇上追究起来担当不起”

云儿想了想,便道:“那就让他先候着吧,皇上这会也不知在园子里哪一处呢等皇上回来再说”

左宗令无可奈何,只好按捺下满心焦急,怏怏等在起事房,苦着脸不住叹气。

直到落日西沉,暮色临降,胤禛才携着玉容说笑着姗姗而来。回到天地一家春,胤禛一边由小太监服侍更衣擦脸,一边习惯性问可有没有什么事?云儿便回宗人府的左宗令又来了。胤禛神色一滞,道:“宗人府最近是怎么回事?怎么老往圆明园跑?传进来罢”

胤禛万万没有料到,左宗令会带给他这样一个消息:圈禁在宗人府高墙深院中的大阿哥胤缇上吊自尽了“这是怎么回事”胤禛的眼睁得老大老大,浓眉深蹙,凶狠的瞪着左宗令。虽然他与大阿哥胤缇素来没什么感情,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睦,到底他也是他的兄长。如今他莫名其妙的上吊死了,他可不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胤禛越想越怒,脸一沉,冷冷喝道:“你们宗人府好大的胆子”

“奴才冤枉”左宗令双膝一软,扑通跪了下去,浑身筛糠一样抖了起来,牙齿咯咯打架。他磕头颤声道:“皇上明察奴才们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乱来啊”

“那大阿哥好好的怎么会自杀?”胤禛砰的一拍桌子。

“奴才们也不知道,”左宗令强自定了定神,道:“中午小太监过去送饭时就发现大阿哥吊在房梁上,救下来时已经气绝了。奴才们,奴才们吓了好大一跳,真的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呀”

胤禛冷着脸一动不动盯着他,半响才道:“这些天可有什么人见过他?或者传递过什么话?”

“没有,没有大阿哥是圈禁之人,奴才们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乱传话传递东西、更不敢放人进去。”左宗令听了这话吓一大跳。他口中不得不这么说,实际上被胤禛一言点醒,他自己也不禁有些疑心起来。

“哼”胤禛道:“离了朕的眼皮子,有什么是你们不敢做的”这些钱能通神、见不得光的事,他在做皇子时可见得多了只是积弊极深,对于这种官场惯例,他自知不可能断绝,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不过,如今既然出了事,就不能含糊过去“给朕好好的查,大阿哥不能死得不明不白不,光你们宗人府还不够,会同刑部、都察院一块查,去吧”

“嗻,奴才这就去办”左宗令如释重负,有刑部和都察院参合进来最好不过,这样还可以分散分散责任。

刚刚转身欲退,他又回头单膝跪下,道:“奴才请旨,大阿哥的后事——”

胤禛沉默半响,道:“按贝子品级办理吧”

“嗻,奴才告退”左宗令得了圣旨,忙回宗人府复命去了。

这里胤禛犹自闷闷进入后殿,他是怎么也想不通,胤缇好端端的怎么会自杀?

玉容斟了茶递给他,轻轻道:“皇上真让刑部和都察院一起查这事?”

胤禛点了点头,放下茶碗,叹道:“朕怕宗人府搞鬼虽然胤缇十恶不赦,到底是皇阿玛的骨血,朕不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

玉容沉默着,轻轻“哦”了一声,心里却隐隐感觉不妥。这种感觉飘飘忽忽的,很淡,但却分分明明的存在着。

第四卷 归来 第259章 一波又起

不出三天,案子算是有了结果了。可是这结果,刑部、都察院、宗人府,没有一个人敢去君前奏对。最后,刑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使结成同盟合成一线,异口同声的表示这事本来就是宗人府的事,理应宗人府自己去向皇上交差,他们不过是从旁协助而已。

宗人府的当家宗正无可奈何,更无理可驳,只得闷闷回去。后来,还是左宗正献出一计,让他去找怡亲王允祥帮忙。宗正听了这话如醍醐灌顶,连夜便乘车去了怡亲王府。

允祥看了卷宗暗暗叫苦,心中暗叹:四哥这回真是失策了这下子,太多人知道,想瞒都瞒不住“你明儿随着我一道去趟圆明园吧不过话我可说在前头,是福是祸,我可说不准,你自己自求多福罢”允祥淡淡道。

“十三爷”宗正哭丧着脸,愈加张惶。

次日,胤禛看到案卷后果然怒不可遏,脸色铁青得可怖,双目凌厉如剑,背着手大步大步的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气急败坏吼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真是气死朕了老十三你说说,这叫个什么事真是气死朕了”

“皇上,”允祥瞟了一眼跪在一旁瑟瑟发抖、把头恨不得埋进胸腔里的宗正,吞了吞口水,十分吃力道:“皇上稍安勿躁,这是胤缇小人肚肠胡加揣测,死了也是个糊涂人,皇上不必为他动怒”

“哼,朕才懒得理他”胤禛踱着步,恨恨道:“朕恼的是——”他重重的一甩手,终究没说。

他要死也不挑好日子,活着时与我作对,死了也要添一把乱胤禛在心底恨恨道。

除了玉容在胤缇死时便隐隐感觉不对劲,谁也没料到他的死因竟然是因为听送饭的小太监随口说了几句话。

刑部、都察院与宗人府要查清这件案子其实并不难,胤缇乃圈禁之人,只要把相关人等一一传来审讯,总会找到蛛丝马迹,然后就可抽丝剥茧,细细排查推理,找出真相。

当传问到当日送饭的小太监时,软硬兼施,细细盘问,终于问出了结果。

据小太监供认,大致的情形是这样的:那日他给胤缇送饭,随口说了句上月废太子病死的话,谁知胤缇听了立刻脸色大变,语无伦次的急急问他废太子得的是何病?什么时候病的?又是哪位太医去治的病?死的时候可说了什么?小太监哪知道这些,随口便说废太子是急病身亡,根本来不及传太医救治。然后,小太监又说得眉飞色舞,说废太子的丧事如何如何热闹、有排场、有体面,赏赐如何如何丰厚,连宫里的淑慎公主都亲临祭奠。但是据他说,胤缇似乎根本没听进去,只见他突然呆呆痴痴起来,整个人失魂落魄的,饭也不吃,直着眼喃喃念叨着什么“病死?病得好,病得妙啊,哈哈哈哈……他终于动手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问到这里,会审各部司员吓得脸色苍白,心突突直跳,眼前金星直冒,差点没晕过去,不约而同叫停,不敢再问下去了显而易见,胤缇压根不信废太子是病死,并且认为很快就会轮到自己“病死”,所以,他干脆抢先一步自杀。

三部司员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大感头疼,心底更是大呼倒霉。自古牵扯到皇室骨肉之争的案子,大多都有不可为外人道的内情,谁碰上谁活该何况,胤缇所猜测的,在外边也有类似的传闻,就是他们自己也不敢说完全不相信。这么说来,胤缇之死完全是因为新皇容不下而主动了结,不仅是他,就是太子之死,新皇也有谋杀的嫌疑也就是说,真正的罪魁祸首乃是当今的万岁爷如果此案如实呈报到胤禛面前,谁也无法保证胤禛的反应有多强烈,然而不如实呈报也不太可能,三司会审,参与审讯的人员很多,纸里包不住火最后,刑部和都察院顾不得什么同僚情分,脖子一缩,一股脑儿推往宗人府。宗人府宗正急得没法,私下与允祥商量,恳求他帮着拿主意。允祥也吃了一惊,他不由暗暗叹息,心道四哥这回可算是失策了,他为显自己光明正大心底无私,故意命三司公开会审,谁知审出了这说不得、辩不了的结果不过,依照对胤禛的了解,允祥依然让宗正如实禀报,因为他亦心知肚明:纸保不住火,胤禛迟早会知道,如果他知道他们骗了他,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胤禛看了案卷,果然气得脑门眩晕,眼前金星乱冒,手脚乱颤,这是他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结果废太子明明就是急病死的,胤缇这混账东西居然怀疑到他的身上?居然还说什么不堪受辱宁可自己了结?荒唐真是荒唐透顶胤禛越想越气,越想越怒,越想越不甘,顾不得思索,破口大骂起来,也不知是骂胤缇还是骂宗正或允祥或是别的什么人,允祥与宗正也只好一言不发的听着,由着他发泄。

好不容易胤禛发完了火,双目矍然一亮,如两道电光直直射向宗正,冷冷道:“查,继续给朕查”

宗正紧张的清了清嗓子,向允祥递去求救一瞥,见允祥不瞅他,只得硬着头皮、壮着胆挪了挪跪得僵硬的膝盖,试探着道:“皇,皇上,要、要怎么查?”

胤禛双眉紧蹙,露出十分阴沉的神情,死死盯着他,喝道:“你们看守不力,害得朕背了弑兄的骂名,朕没治你们罪,你还有胆问朕?”胤禛冷笑一声,道:“怎么查?哼,就查查外边都有谁在兴风作浪嚼舌头根,难不成还由着这谣言满天飞不成”

“是、是奴才领旨”宗正忙不迭满口应承,同时他心中也暗暗有底了:皇上是想借此对付八爷党允祥皱了皱眉,有些欲言又止,他担心的是因此而闹得人心惶惶,冤狱大兴,可是胤禛吃了瘪正在气头上,劝说的话他也不便再说,只得罢了。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京城里这两段“弑兄”的公案尚未了结,陕甘总督与西北大军粮道转运使李卫又有密折上呈。两人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九贝勒允禟在西北不老实密折中说,允禟在西北与年羹尧打得火热,二人时时相互馈赠;允禟一个小小的贝勒,居然在当地自称“九王爷”,仗着自己有钱,结交官绅收买人心,排场大得不得了;更有甚者,允禟竟然暗中派人与京城里的允禩等人互通消息,密谋不可告人之事……

对胤禛来说,这真是一刺未除又添一刺,气得肝火大动,胸膈之间隐隐作痛,立刻下了一道密旨,命李卫将粮草转运一切事宜暂且交给副手负责,专心搜寻允禟不轨的证据。

不等胤禛吩咐,李卫早已着手搜寻证据,不到十天,便将允禟种种不法行为让师爷详细记载了下来,连同证人一道秘密送往京城,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截获了一封允禟写给留守京中儿子的密信,连同信差一起被活捉,自然也是押送进京。

胤禛接到这些东西,说不出的又气又恨,联想到宗人府宗正的禀报:允俄一伙造谣生事、辱蔑君上,他心中冷笑,决定要狠狠的严办——反正有了“弑兄”的作为,再加上“弑弟”又何妨?

纵然他爱惜名声,可名声已经被他们处心积虑的破坏,他就绝不会忍让。

一刻也不愿多等,一接到李卫回禀密折,胤禛便召来允祥详谈严办允禟、允俄的事。允祥心里打了个突,微张着嘴,呆了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胤禛见他不做声,心中十分不悦:这是唯一一个向着他的弟弟,他不愿意失去他的支持“十三弟,有问题吗?”胤禛勉强忍着不快问道。

允祥一脸犹疑,嘴动了动,终于缓缓抬眼凝视着胤禛,苦笑道:“四哥,您真的要这么做吗?”

他不叫“皇上”而叫“四哥”,胤禛心底原先的不悦顿时消了一大半,他冷哼一声,道:“这都是他们逼朕的,朕已经让无可让若再不严办,他们还以为朕怕了呢”特别是年羹尧,他虽然怒极,却还没到动他的时候,所以,他一定要隔山震虎,他绝不能让年羹尧和允禟勾结在一起,否则,他们一旦坐大,他想动也动不了了“可是四哥,这样,这样不太好吧?”允祥皱皱眉。废太子和胤缇才刚刚去世,又引起那么多猜忌蜚语,如今又严办允禟允俄,岂不是更证实了流言的真实性?若是因为如此,惹得八爷党惊惶不安之下铤而走险,谁也无法预知会生出多少事来,刚有起色的新朝新政只怕又要毁于一旦了而且说到“严办”两个字,允禟私交大臣、私通密函、自称“九王爷”目无纲纪僭越份位;允俄散布谣言,污蔑君主,也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之罪,两人的罪名都够若夺爵幽禁终生的。允祥自己受过那幽禁之苦,到底是骨肉兄弟,想到此心头亦颇有不忍。

第四卷 归来 第260章 善后余波(一)

胤禛听了一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