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莲隽兮风(二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时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在二楼。三楼是五房两厅,一个大大的客厅,也有沙发茶几电视等设施,随后是一次排开的三个房间,吴隽兮的房间就在最左边,第二间是王琪的,第三间是预留给外婆的房间,第四间转角处是预留给奶奶的。但是这两间房这么多年来,外婆跟奶奶只住过一次,时间都只有很短的几天。靠近楼梯口的那间房是个小书房,里面放了部大头电脑。
  要说这么多年来,一起生活的还真的只是王爸爸一家几口人,虽然有个有点偏心眼的奶奶,但是常年不见面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深厚的感情,外婆也就一年见个两三次。吴隽兮一家跟两边的老人也确实不是很熟悉的。一般有什么事都是自己一家人或者找朋友解决的。亲戚来往的很少,所以在上一世王爸爸一家人跟这些亲戚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最多是见面的时候聊一聊平时的生活,再深层次的聊天内容就没有了。
  吴隽兮奶奶那边,二叔,四叔,五叔有事要找人帮忙或者出钱什么的,那时就会找到王爸爸,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也不深,要不然也不会在上一世的时候,逢年过节他们从来没有携家带口的来吴隽兮家拜过年,大姑那边更是没有了联系。
  吴隽兮活了这么久见过大姑的次数5个手指能数的出来。奶奶这边的亲情薄弱,到后来王爸爸也没怎么关注了,爷爷奶奶病了要看病没钱了,那时王爸爸都会负责出钱,变成以后都是直接给生活费。像吴隽兮几姐妹几年都不会见到爷爷奶奶一面的。
  吴隽兮外婆那一边的关系稍微好一点,估计是王妈妈的关系。因为外婆有事没事都喜欢找王妈妈陪伴,也不是说外婆有多喜欢王妈妈。只是刚好王妈妈住的离外婆家比较近,平时两个最小的姨妈要上学,上面的几个舅舅姑妈姨妈的都分散的比较远,又加上各自有家庭要照顾,要来看一回外婆挺不容易的。
  吴隽兮外婆很聪明的做法是,为了使整个家族的人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着这份亲情,就算平时没什么时间见面,但是每年的春节,吴隽兮外婆生日的当天,中秋节,端午节,这几个节日大家都要去吴隽兮外婆家团聚。这种做法维持了十几年,到吴隽兮重生前都还持续着。
  而对于亲戚间的往来,吴隽兮也没有过多的干涉,是怎样就怎样。不会太亲密也不会太生疏,逢年过节来个问候也就也可了。
  吴隽兮记得当初全家要搬到S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王琪跟新宇镇的小混混来往密切,王爸爸说了几次都不听,还玩离家出走过。一开始注意到这种现象的时候,王爸爸劝说过,骂过,打过,只要是王爸爸知道的方法都试过了。王琪还是依旧,还有点变本加厉的趋势,王爸爸知道新宇镇的混乱,就怕自己女儿年纪小,在叛逆期,谁说都不听。
  有时更是一点就着。时间久了,王爸爸开始害怕王琪会出事。于是王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王琪送到S市寄宿制的初中去了。后来王爸爸在他的一个朋友商议下,还是觉得S市治安好,发展前景好,于是两家就决定在S市定居。
  现在的吴隽兮跟大姐王琪读六年级,吴隽兮在六年二班,王琪在六年三班。两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吴隽兮跟自己的姐姐每天基本上做什么都是一起的,除了上课的地方不一样外,但是一到下课时间王琪总喜欢到隔壁班找吴隽兮。所以吴隽兮对现在还没发现王琪有跟那些人来往过的现象很满意。
  快要升中考了,吴隽兮想考去S市的想法没变,于是就更加的加紧时间学习了。
  吴隽兮是知道H市跟S市的区别有多大的,为了怕到时自己跟王琪过去那边学习时,生活消费的不均衡会引起王琪消极情绪。这几年来凡事遇到王爸王妈有空时,生活的休闲去所都是要去S市的。
  因为两个市就在相邻,开出过去不过1个小时,但是两边的生活水平却相差很远。让王爸爸王妈妈多去看看,也让他们了解下两个城市的差别在哪。
  到现在为止,王爸爸王妈妈已经知道S市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了,但是现在手上的资金,人脉什么的不是很足,最近一两年资金用出去的比较多。比如以前没有将房子的地皮买下来,现在买了;以前开的都是公司的车,现在自家的私家车提前买了;这些基本就将积蓄用的差不多了。
  不过还好的是王妈妈的便利店生意很好,估计过不久就会有资金了。更令吴隽兮欣喜的是,以前跟王爸爸一起S市买房子的付家两个叔叔,也因资金问题,问王爸爸要不要一起合作在S市发展。那天吴隽兮因为晚饭吃得少,晚上10点多时肚子饿,下楼找吃的时候被他们的谈话内容吸引了。此时也不管肚子饿不饿的问题了,吴隽兮赶紧走到他们身边逐一问好,就坐在那听他们说了。
  吴隽兮是知道后来付家兄弟的发展情况的。付家兄弟是做家具外贸生意的,这个行业也是很赚钱,具体有多赚钱吴隽兮不知道,但是就从以后他们的吃穿用度中可以看得出绝对是赚的不少的。
  听了这么久,吴隽兮终于理顺了事情的经过了,也是很老套的事。
  就是付家兄弟决定在S市发展,已经跟他们的另个朋友协商好了,大家一起干,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但是好景不长的是他们那个朋友的爸爸得了胃穿孔,要去省会G市那里做手术。没办法他们的朋友为了父亲治病要用钱,只能撤资了。而且付家兄弟已经把厂房,设备那些都准备好了,唯一缺的就是资金链断了。之前为了办这个厂,能向人借钱的都借了个遍,原料那里的10万块资金来源,付家兄弟现在实在是拿不出来。就想问问王爸爸要不要一起合作。在1997年那时10万块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向人一下子借那么多,付家兄弟也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就直接提出以合作的方式来入资了。
  “王哥,你看我们都说了这么多了,你这边怎么想的啊?你给个答复吧。”吴隽兮看着大付叔叔有点焦急的声音,再看看小付叔叔的样子,好像真的比较急啊。再看看王爸爸的样子,犹豫不决的。吴隽兮最讨厌的就是王爸爸做事没有魄力,没有敢拼敢博的豪气与冲劲。




9

9、第九章 隽兮投资 二 。。。 
 
 
  “大付叔叔,你们缺钱啊?”吴隽兮实在是看不过去了,一发狠直接问了,大不了失败的话就让他们把自己当个笑话。成功的话,自己的私房钱就搭进去,算借的,入资的都可以。对自己都没什么损失。
  想到自己的未来,吴隽兮在一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写文章,刚开始是写写散文之类的,寄到S市去,无论是杂志、报纸、故事会什么的都有投过。一开始的半年寄出去了很多作品,但是都没有什么回应,吴隽兮还留意自己投的那些文章有没有被人顶缸用了,到了后来自己的文章还真没什么杂志、报纸登过。
  吴隽兮还是坚持不懈的继续投,连续半年的投稿,终于得到了回报啊。后来自己投给一间叫怡文的文学杂志社的文章终于被杜伊编辑发现了,寄了封信给吴隽兮,从此以后吴隽兮就时不时的寄些散文,小故事过去。
  到了吴隽兮5年级的时候开始了青春小说的创作(作者:我们都是看花季雨季长大的,所以还是比较了解青春小说怎么写的啊!!!)。90年代末南方一些休闲报刊的稿酬一般是每千字50-500元不等,著名的报刊杂志一般是每千字300-500元左右(资料来源于百度)。
  吴隽兮由刚开始的几十块钱,上升到现在写小小说的200元/千字,不容易啊!对于后世长则百万字数的长篇小说,让现在的吴隽兮写个几万到十几万的,还真没什么问题啊。再加上吴隽兮了解S市的市场,尤其是很受青少年朋友欢迎的纯洁中带点暧昧的校园风小说,吴隽兮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啊,刚好最近写了一本完结了,收益还不错。
  因此吴隽兮的小库房还是有不少钱。再加上每年近3千的过年红包利是,缠着王爸爸跟着出去时收到的见面红包啊,加上稿费,近四年间,吴隽兮已经有将近6万巨款了。吴隽兮无限感慨,上世自己手上的存款量是绝对不超过2万的啊,现在就已经有小6万了。有时吴隽兮想到自己能存下这么多,自己都要佩服一下自己的(作者小农思想犯了)。
  好在最近几年因为红包归属问题,自己赖皮撒泼缠着王妈妈给自己开了个户,存折自己保管,要不然那么大笔钱早就上缴了。
  “阿妹,快去睡,都几点了?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快去快去!”王爸爸看到自己的二闺女又要开始捣蛋了,赶紧出声让她去休息。
  一边的付家兄弟听到吴隽兮直白问话,顿时感到无比尴尬。“哈哈……是啊,大付叔叔不够钱做生意呢?阿妹要不要借钱给叔叔啊?”大付(付云华)硬着头皮跟吴隽兮开玩笑道。
  “很缺吗?可是阿妹的钱不多了,借了给大付叔叔后,阿妹就没有了,大付叔叔记得要早点还给阿妹哦。”吴隽兮卖萌装乖快要成本能了。
  “阿华,阿忠,你们就别跟她闹了,让她赶紧去睡觉。”王爸爸看他们越聊越离谱了,出声阻止到。
  “阿妹去睡吧,爸爸跟大付叔叔他们有事要谈。”王爸爸手推着吴隽兮往三楼楼梯口去。
  “我不困,我陪着爸爸。而且明天是星期六不用上课。”吴隽兮不想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身手滑不溜秋的从王爸爸腋下钻过,重新坐到沙发上。笑嘻嘻望着王爸爸。吴隽兮想既然王爸爸不适合做生意,那投资给别人直接拿分红不就可以了,而且付家兄弟很有生意头脑,在之后生意做得挺大的。决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大付叔叔,你们缺多少啊?阿妹借给你们!”
  “那阿妹有多少啊?小付叔叔看看够不够钱。”小付(付云忠)看着吴隽兮跟王爸爸的互动,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也有开玩笑的心情了。
  还不等吴隽兮回答,王爸爸看着吴隽兮积极的样子,想着自己投资下去也是可以的,自己知道付家兄弟的能耐,但是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也只能看看可以借多少给他们了。
  “阿华,我不是不想合作,可是你也了解我们家的状况,刚建房子,上个月才买了车,现在手上确实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我现在手上凑足了也6万不到,要是合作的话,你们也知道我的工作,我这份工作挺好的,我去不了你们那,你看你们需要不,我借些给你们?”
  付家兄弟一听,就算王爸爸这边借资金也远远不够啊,银行贷款了,身边的亲戚朋友都问过了,现在是没人借给他们了,连唯一的希望也没了,顿时眼神黯淡下去了。付云华当即说:“没事,王哥,我们知道你的心意,我们需要大约10万,就算借了你的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再想想办法吧。”
  “唉,你们也知道我这边,大家都是要养家活口的,估计都不会太愿意借给我,而我那边的朋友不好借钱,他们身份特殊,搞不好以后会出事,所以一般情况下,如非必要我也不会动那些朋友的心思。”王爸爸安慰道。王爸爸也确实是这样想的,王爸爸知道自己的能耐,跟那些人做朋友,平时没事吃吃饭,喝喝酒可以,但是说到人情债金钱关系那是能少碰就少碰。
  “爸爸,阿妹有钱,可以一起借给大付叔叔跟小付叔叔的。”吴隽兮迫不及待的发言了,前世虽然不知道有这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爸爸没有跟他们合作,有没有借钱吴隽兮就不知道了。
  “阿妹有多少啊?小付叔叔要很多的。”付云忠还是顺着吴隽兮的话回答,就算知道徐隽兮身上根本没多少钱,可也不能打击一个真心实意要帮助你的人,就算是小孩也不能。也许就是这种真诚待人的态度,以至于后来付家兄弟能很好的发展。
  “阿妹有5万,跟爸爸加起来不就够了么?”吴隽兮直接提出爆炸性信息。
  “什么?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啊?”王爸爸吓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他家阿妹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钱啊?
  “真有这么多?”付家兄弟惊喜了,这个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感受啊!
  于是吴隽兮就把钱的来源通通告诉了王爸爸,还把证据罗列出来,终于解释清楚了。
  “我跟爸爸的钱加起来就够了吧?”吴隽兮对着付家兄弟眨眨眼说道,付家兄弟看到这可爱的一幕,连忙点头“够了够了,呵呵,终于够了,哈哈哈……”付家兄弟都乐疯了,还以为没希望了呢,突然馅饼就掉下来了,虽然不是免费的,但是起码有的掉下来啊。
  看到付家兄弟精神了,吴隽兮就让王爸爸跟他们谈谈合作事宜了。最终以王家拥有该厂10%的股权达成协议。
  而王爸爸还特意让付家兄弟列明是王家4%,吴隽兮6%的分配方式。王爸爸就是不愿意占别人便宜,连自己的女儿也是。如果阿妹出的钱,是自己或者王妈妈给的,加上是红包的话,王爸爸是绝对不会这样算的,问题是其中很大一笔钱是阿妹自己挣得,是阿妹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可不能占了。这方面吴隽兮就懒得跟自己老爸计较了,反正最终是落到了王家就行了。




10

10、第十章 S市初中 。。。 
 
 
  时间转瞬而逝,很快就要迎来中考。对于在哪里读初中这个问题,王家一家经过讨论,还是觉得去S市比较好。为了能考上S市的实验学校,王家姐妹就在不断的习题中度过。习题当然是S市的习题集,从一开始,吴隽兮就已经有意识的将每个学年S市的教科书,参考书什么的都买回来自己做题集。吴隽兮自己是认认真真的重新学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打好基础比什么都强。在自己学的同时,也辅导自己大姐。
  因为小学的内容确实不多,吴隽兮基本上在这几年就把初中的内容都学习完了。吴隽兮希望在初中的时候跳一级,因此对于初中的知识点抓的比较紧,连一些课外拓展知识也丝毫不放过。而且还想着等中考考完后就开始学习高中知识,高中的科目多,记忆的知识点也多,要全部科目都学习的比较好,就是多读多看多记多思考。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到高中阶段就不用把时间逼得那么紧。当然了,吴隽兮也是懂得要劳逸结合的道理的。平时就跟家人打打羽毛球,跑一下步这类减压运动。
  这么几年下来,王琪也知道自己妹妹的性子,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很少和同学出去玩,一般都是以看书写大字来打发时间,决定了的事就会全力以赴完成。(大姐你高看小吴同志了,她是因为上辈子没学好,这辈子要加倍的努力,要不然就没有好日子过。她是为了以后的好日子,现在才努力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小吴同志才不愿意跟那些小破孩玩咧,一个快28岁的人了,能跟11、12岁的人玩到一块吗?)总之吴隽兮同学是从来不会勉强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的。
  于是在老师们跟同学眼里的吴隽兮就成了:学习成绩很好,乐于助人(同学问道学习上的事情,都乐于帮助同学解决),灵巧却有点腼腆内向的小淑女一个了。
  很快就到了升中考的日子,因为准备充足,吴隽兮跟王琪都是信心满满的。而王爸爸跟王妈妈一点都不担心自家孩子考得好不好。反正吴隽兮是知道自家父母放养式教育法,王爸爸王妈妈只要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考个大学出来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就行。
  王爸爸王妈妈觉得能考上大学,对于自家孩子来说就是很了不起了,王爸爸跟王妈妈也就没有过多的担心。不知道是王爸爸王妈妈没有认识到中考,高考的重要性,还是真的不在意,反正前世吴隽兮姐妹几个在这些大考中,王爸爸跟王妈妈没有怎么关注过,顶多就是问一下结果。不像内陆的家长们,自家孩子中考,高考那就是人生一大重要步骤,感觉考不到高中,大学就像天塌下来似的。
  吴隽兮这边H市考完,那边就准备着去考S市的实验学校。因为是小升初,在九年义务教育范围内,所以只要成绩过关,有点关系,在90年代,要进临市的初中还是比较容易的,不像2000年后,在S市读书很多是要看学位分配的。那时的本市生源保护还挺严的。只要是本市户口,一切好说,不是的话,借读费啊什么的比较麻烦。
  97年8月,11虚岁的吴隽兮跟13虚岁的王琪顺利通过S市实验学校的考核后,吴隽兮终于放下心来了。因为家在H市,吴隽兮跟家人商量了两姐妹住宿的问题,开始时王爸爸跟王妈妈还是不同意的,老觉得自家小孩还小,什么都不懂,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就是两姐妹比较懂事乖巧,也还是不放心啊!
  最后通过吴隽兮的游说,及咨询S市实验学校教导处主任后,王爸爸就暂时由两小孩试着住校看看,以一个月为考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