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嫡女_春未绿-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弟弟们我会藏在她姊妹的箱子里运出去,你父亲过世后,康王对咱们这里管的松了很多,陈家那位又不着调,母亲带着你出去,别怕,我的儿。”
与其一直困在这里,还不如博一把。她一直趁着晚上和仆从在挖地道,在通州的哥哥也顺着道儿挖过来,昨儿晚上在土里待的时间太长,她都快憋死了。
玉彤的女儿嫁了出去,玉彤装了病,事实上她也确实身体大不如前,尤其是开始挖地道后,在这圈禁之地过的很是艰难,每每都很煎熬。她管束一松,陈良娣想放火把儿子带走,没曾想这正是新皇想看到的。
晚上,她带着儿子一起走那条隧道,因为白日不敢准备什么,怕别人起疑,唯一有的也是桌上的几块点心,她全部给了赵佑宁。
“儿子,小时候你就最爱吃点心,娘特地带回来给你吃的。”玉彤摸了摸长子的脸,不是她偏疼长子,而是所有的希望都在他身上,她的另外的儿女她已经想方设法的把他们送出去了,至于过的如何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如果佑宁能顺顺利利的,他们也跟着享福,如果佑宁跟她都遭遇不测了,那就没办法了。
赵佑宁知道母亲也没吃东西,他死都不吃,还是玉彤以死相逼他才吃下点心,从地道里逃出去并不容易,而且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有时候太饿了,玉彤就把土塞在嘴里,母子二人相互打气,总算在十天之后出去了。
哥哥张瑰把她和儿子都安排了身份,在他的别庄上住着,玉彤让儿子按照太子所说先联系上信郡王,那看似垂垂老矣的信郡王早就对康王不耐,且还要报儿子之仇,很顺利的跟他们合作。
赵佑宁从一个在爹娘羽翼之下的小王子,迅速历练成为一股庞大的力量,他先是针对冷家,皇上果真偏袒冷家。在他在谋划清君侧之时,母亲也跟着出谋划策,当时的赵佑宁常常在外面信心满满,在家却若得若失,全靠母亲安慰。
最后赵佑宁果真实现了目标,把康王囚禁,并把他的罪行公布,立自己的母亲原太子良娣为太后,只可惜,玉彤前期太劳心劳力,见到长子实现其目标,一放松就病倒了。
当了皇帝的赵佑宁仍旧非常孝顺,找到当年嫁出去的姐姐们,也接回了弟弟们一起围在床前为母亲侍疾。
“母后,您今天身体如何?”
玉彤重重的咳了一声,她的身体她知道,“哀家的身体怕是好不了了,日后等哀家走后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做个好皇帝,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父皇的心愿。”
赵佑宁有些慌,“母后怎么说这样的话?要不是儿子拖累母后……”
玉彤看到如今的天子还是跟小的时候一样,她轻笑了一下,“母后这一生最快活的时候便是生了我的宁儿。每每在后院受到些窝囊气,我的宁儿就会安慰母后,现在想起来,我们这对母子又不知道比别人好多少。”
“母后或许有什么心愿吗?”赵佑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娘的生命在一点点流逝,却毫无办法。
他娘不仅仅只是他的娘,还是他的伙伴,他的精神支撑,若是没有娘,他想他可能根本就扳不倒康王,或者说在扳倒康王的途中就认输了。
玉彤摇头:“我常常说落子无悔,我没什么心愿,我的心愿都实现了,这一生选秀也罢,进宫也罢,圈禁也罢……咳咳……我都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好孩子,母后若走了,你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别伤心。若是太过伤心,伤了身子也就不好了……”
“母后……”
赵佑宁封太后张氏为孝元帝皇后,为她专门建了陵寝,把她和已故的孝元帝葬在一起。
一年之后,京城刚刚地动,赵佑宁照例进了供奉太后的凤鸾宫。他还是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的苦闷说给自己的娘听,没曾想这地方竟然起了风,等赵佑宁再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太子妃袁氏的肚子里了。
佑宁在袁氏的肚子里竟然能听到肚子外面的人说话,不知不觉他探知到他娘的身上,才发现他娘已经许配给信郡王世子赵群。
他叹道,就差那么一步,要不然等自己再托生到他娘的肚子里,凭借他对前世的了解,日后一定能让母妃荣登凤座。
可他现在还没出生呢?根本就帮不到他娘。
第一百六十五章 前世今生(完)
他终于被袁氏生出来了,从他睁眼开始就可以看出袁氏对他很矛盾的心理; 既欣喜于生了他稳固了地位; 同时又看他和前世长的一样,对他很不放心。
他什么都没有表示出来; 只是在重生后第一次见到他娘的时候,他心里顿时充满了喜悦,他的娘比起前世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却又不一样了,她能堂堂正正的坐在这里,以世子妃的身份,比起之前要名正言顺的多。
他看到桌上有玫瑰糕; 想起他跟他娘在地道的时候; 他娘就把糕点递到她面前,没曾想也是因为这一次他娘才被查出有了身孕。
上一辈子他能够迅速扳倒康王,也有信郡王的功劳,对于信郡王世子赵群; 他就心里没那么痛快了。他的娘跟太子爹爹才是一对,可他又知道做世子妃远比做良娣好,他的娘一直都是那么不喜欢受气的性子; 做正房想必才是最好的。
后来,他虽然注意自己的娘; 可对袁氏还是很孝顺的; 但袁氏对他忽冷忽热的,他没办法真心对她; 俩人只是面上的和平。而且他被立为太孙了,政务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上辈子在太子爹爹的督导之下,他不知道学了多少。
这辈子的康王早死,让局势越发复杂起来,皇祖父还是那样的对太子爹爹很猜疑,太子爹爹有仁德之心,却不大适合做君王。袁氏重生后虽然狠辣,却不得其法,还是他最后亲手送了皇祖父一程。
上辈子就因为他的糊涂让自己一家人受罪,这辈子还是这样疑神疑鬼的,越老越糊涂,还不如早些让位。
他的太子爹爹顺利即位,他也被封为太子了,可他想见一面他的娘亲却更困难了,明明上辈子为了他呕心沥血的母亲,这辈子却要装作陌路,实在是让他郁闷。
可他知道这一世母亲先是生了一对双胞胎,又生了三胞胎,是京城很有福气的人,很多人都羡慕她。
而即位后的父皇对他很好,跟前世一样,什么都手把手的教他,就是身边再也没有跟他们父子俩斟茶倒水的母亲了。父皇充盈后宫后,子女也越发多了,他却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是太子,父皇不是先皇那样的糊涂多疑之人,二来,他已经抢过一次皇位了,早已有了警觉。
他只需要坐在那里不动,他的位置就稳如磐石,齐王上辈子就是丧家之犬,上辈子陈良娣放火后想把他带走,却被康王的人发现,再次囚禁住。后来他登上皇位后,把他放了出来,他不仅不感谢他,还造谣说他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
后来他还是被圈了,总是不自量力,也不知道想做什么。
还请了个落魄的官家小姐张玉凤做什么道姑,他权当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他才冒了一点头他就看齐王最后怎么把他作死。张玉凤前世也算是他母亲的堂妹了,不过两边恩怨太深,上辈子平西伯靠着和康王的关系,可是过的好不快意。
这一世平西伯已经被流放了,张玉凤却还是不甘心。
袁氏对他更是不放心,他才这么小就已经要筹谋为他娶袁家人了,那位对袁氏言听计从的侄女,到时候这天下就是她袁氏的天下了,他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同意?
没想到袁氏以他会不会娶她的娘家侄女来判别他的孝顺,他觉得自己其实只是借袁氏的肚子生出来而已,事实上袁氏对他没有半点感情,原本他还想即使袁氏没有他的母亲对他那么好,有点骨肉亲情他也会好好孝顺的,只可惜袁氏不值得。
在这个当口信郡王世子妃回来了,母亲这一世的儿子赵世初来宫里读书了,赵世初跟他不一样,他从小就跟太子爹爹一个长相。赵世初却很像母亲,他一见就很有亲切感,渴望见母亲的心理却又那么强烈。
初哥儿还真的带自己去见了母亲,他只敢偷偷的听听母亲说话就好。看到母亲活的很快活他也就放心了。
后来又听说母亲的小儿子得了水痘,她亲自照料,他想这么爱护孩子的人应该除了母亲没有别人了。刚重生的他经常想见见母亲,知道她过的好不好,能不能记起自己,现在的他却渐渐觉得母亲快活就好了。
**
齐王终于被自己设的圈套套下去了,他应该说从来没有把齐王列做对手,袁氏所支持的三皇子他也没太放在眼里,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疫区死了不少人,他决定前往,带上他名义上的姨夫和赵群,并就近观察了一下他母亲这一世的丈夫。他确实是个品行很好的人,知道自己才十岁,也没有露出丝毫的慢怠,如果自己提出的建议他觉得好的都会一丝不苟的执行。
而且为人很周全,让跟他说话或者共事的人都很舒服,不会让人心生反感。他知道母亲的性格快人快语,连父皇那样的性子有时候都镇不住,这么柔和赵群说不定还被他母亲欺负呢?想到这里他还有些想笑。
自从他办成了这件事情回京之后,声望大增,太子选妃一事再次提上日程。他却并不放在心上,大丈夫何患无妻,只要妻子不是那等蠢货就成,他则利用和初哥儿的关系从他那里拿了不少他母亲做的东西,而且也因为他对初哥儿好,母亲主动给自己做了一对手套。
前世母亲也爱跟自己做东西,什么手套、衣服,他根本就穿不完,这一世却已经是奢侈了。
他没想到父皇竟然生了退位的心思,他有些不可置信,却又想通了,其实父皇原本就不恋栈这个皇位,只是他身为太子如果不成为皇上,想必下场很惨。有的人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跟自己献起了殷勤,他厌恶这样的人,实在是太过于趋炎附势。
云氏其实在秀女中很平常,家世不算顶尖、人也不算特别聪明,但胜在听话,他想要个这个的皇后能镇住就成了。尉氏秀美可人、傅氏善解人意,后宫还有不少对他献殷勤的女子,但他自觉身为君王就不要感情用事,否则前朝后宫都处理不当。
既然他成了天子,就要平衡好这些关系,不能因爱而宠,女子还是要看其生育子女以及品行。似尉氏虽然生了大皇子,但其人封了丽妃后就飘了起来,还无礼于皇后,这样的人肯定要治治。
他一向都是这样,从来不会觉得不对。
信王府的世子妃是他替初哥儿选的,因为梅氏是南直隶人,娘家不在附近也不太重视她,嫁入婆家自然一心为婆家着想。之后信王府的几个孩子都是他替他们选的,他知道她娘三十六岁的生日过的很快乐,儿媳妇们纷纷为她庆生。
他也想去,可是却不能。
有一瞬间,他回想起袁氏那个女人,那是怀着怎么一颗恶毒的心的人,那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母亲。
好在那个袁氏他已经解决了。
现在他站在养心殿里,烛火已经烧了一大半了,他按下手中的折子,这一世他过的很孤独,却更加明确了自己来此间的宿命,不仅仅是见到前世的母亲今世活的这么快乐幸福,而是继续把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
至少这一世,没有康王继位,也不需要太多的拨乱反正。
“万岁爷,夜深了,您看要不要歇下了?”
“睡了吧。”
第二日起来他又要开始早朝,他似乎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样子,从来不会感觉累。他看到信郡王赵群上了折子要把二儿子派到苦寒之地,很是意外,同时也觉得在意料之中,信郡王府的儿子多,可只有初哥儿一位能袭爵,其他的人想要出头很难。
而赵群又不想自己的儿子靠着余荫去做事,因为仅凭父辈的余荫,自己没有本事,日后不过是沦为闲散宗室罢了。能够吃常人吃不起的苦,熬的下来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了。
他批了,看到赵群过来谢恩。 “仲哥儿是个实诚人,日后必会本分做事的,信王还请放心。”
赵群笑道:“蒙皇上圣恩,也是想让这黄口小儿出去长长见识。”
他开玩笑道:“仲哥儿去那么远,你和王妃不会想他吗?”
却见赵群正色道:“自古忠孝哪能两全,我们做爹娘的,只盼着孩子好,在不在身边的又有什么要紧的。若他过的不好,强留在我们身边,也不一定会孝顺。”
原来如此,赵佑宁夸了一句:“信王妃果真是女中豪杰。”
听别人夸他的妻子,尤其是皇上夸耀,赵群一幅与有荣焉的样子,“他跟了臣这么多年也没让她享福,她这个人豁达的很,还让我多谢谢您,说您不仅对我们世子那么关照,对府上也照顾。”
赵佑宁微笑:“应当的。”
他真的是应当的,如同赵群所说,只要他过的好,就是不在娘身边又如何?更何况上辈子他已经得到他的娘全身心的爱护了,这就够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陶心湄番外(一)
蒲州县陶家湾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陶家湾方圆五十里有一座气派的大宅子; 青砖绿瓦; 窗明几净,陶家湾的人都十分羡慕; 若是能住上那样的屋子,就是一死也得偿所愿了。
陶家出过大人物,陶家的老爷子官至国子监祭酒; 正正经经的京官,三年前却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这里推翻了小茅草房,建了这座大宅子。有人说是陶老爷犯了事被赶回来了,有人说陶老爷年纪大了告老还乡;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人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陶家的仆从、田地都是本地的员外郎所望其项背的。陶老爷一共有俩子,长子陶大爷娶的是侯府的姑娘,次子是回来蒲州娶的,是本地乡绅家的姑娘。不过陶老爷的长媳命不好; 从京城回到蒲州的途中动了胎气,孩子早产了。
现在陶大爷没有娶妻,独自抚养这位小姑娘。
“湄儿; 天快黑了,进来吧。”
听到自家爹爹的叫声; 陶心湄放下手中的几根草; 跟着丫头跑回家去。家里仆人并不多,她有一个婆子和一个丫头伺候着; 在陶家湾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小姐,就是二房的婶子生了个儿子也比不得她。
“爹爹,湄儿回来了,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陶大爷此时还很年轻,他今年满打满算也才二十五岁,因为父亲的关系回乡避难,陶家在蒲州县有个小铺子,每隔三个月陶大爷便去城里结账,今次也是。他手里拿了个糖人递给她:“喏,湄儿,你要的糖人。”
陶心湄高兴的转圈儿,“爹爹太好啦。”
看着这么高兴的女儿,陶大爷满身的疲倦都不翼而飞了。他跟妻子虽然是婚后才认识,可妻子的容貌才情跟他十分契合,更何况,若不是为了这个家,妻子也不会早死。所以妻子虽然没了,可他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十分宠爱奉若珍宝。
女儿集他和妻子所长,才三岁的年纪,就已经出落成这个样子,以后也不知道会如何?
陶大爷正值盛年,虽然对妻子感情很深,可他是嫡长子,家里不可能让他一直这样作为一个鳏夫活下去。很快陶老夫人就寻了一位在家守孝错过了花信之期的姑娘刘氏,刘氏是位秀才的姑娘,读书识字,还生的婀娜袅袅,对陶心湄也视如己出,陶大爷十分放心。
只是,再怎么视如己出陶心湄也不是刘氏的亲生女儿,尤其是刘氏也生了女儿之后,陶大爷对长女又疼宠一些,盖因她生而丧母身世堪怜。况且陶心湄的母亲虽然过世了,可留下来不少嫁妆,陶大爷有心想为女儿留着,可财帛动人心,随着陶家每况愈下,他也没办法守着一大笔嫁妆不用,要家里人吃苦受累。
恰好这时侯府的人来了,他们说侯府的老太太慈悲,老太爷怜惜外孙女生而丧母,想接孩子去侯府。此时陶大爷内心是不想送女儿去的,别人家里再好,总是寄人篱下,可女儿却一定要走。
他不解:“湄儿,跟爹爹在家不是很好吗?”
却见女儿道:“你连我娘给我的嫁妆都用到心妍母女身上,你根本就对我不好?”
他语塞了,他是擅自用了妻子的嫁妆,但是是给全家人用的,可他在蒲州新开的铺子有了起色,过了一年半载的挣了银子,自然还是会给女儿作为陪嫁。
他想解释,哪里知道女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定要跟着侯府的管家走,他去留,却见那管家道:“陶姑爷,表小姐都跟我说了,你宠爱后面的妻子,根本就对她不好。”
“张管家,我……”
那管家一幅明白的表情劝他:“陶姑爷,表小姐这样的貌美,在这乡野之地又怎么会有机会出头?我们侯爷说了,家里开了闺学,表小姐进了闺学,日后我们老太太再帮着寻摸一桩体面的亲事,岂不是两下便宜?”
这确实触动到了他的心事,女儿生的太好看了,陶家湾哪里又有配得上她的人?
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