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乱时空[快穿]-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说话。两个小的倒是听话,闭上眼睛咀嚼。
赵氏嘴巴里多了几粒干枸杞后,睁大眼睛看闺女,雨桐点点头没说话,赵氏自然明白闺女的意思。估计是闺女捡来的,东西少,不够分。
夜里偶尔传来求救声或是哭嚎声,黑夜掩盖了一切罪恶!第二天人们诸葛家仍旧女人出去采菜,回来煮汤,立夏已经恢复了精神,马氏心情好了很多。
蒿子再不好吃,能不让人饿死,别人看他们吃,也学着吃起来。下午时分,雨桐看到了一座高高的门楼,周围高墙延伸,里面就是青水州府。城下已经聚集了好多人,临时搭建的棚子就是一片。不用到跟前就能看到城门是紧闭着的,门楼上站了持刀的守军。
“老大,你带着老三去看看怎么回事?如果不让进城,咱们岂不饿死在这儿!”诸葛茂祥道。
“我们就去,爹,您别到跟前了,流民要是弄出点事别伤着”朱葛胜喜道。叫上三弟凑到城下,找了一个看着靠谱的人打听:“老哥,这是怎么回事?不让进是不?”
“你们是刚来的吧!知府老爷说城里太小,放不下咱们这么多人,再说怕有疫病传进城里。听说也是在等圣旨,看朝廷怎么安置我们”
“等啥时候才是个头?难道大家都在这儿干等着?州府没救济吗?”
“有救济,上午每人一碗粥,饿不死也吃不饱!”那人道。
哥俩回来,老爷子紧张地等着消息,朱葛胜喜摇头道:“知府老爷等圣旨,赈灾粮食还没下来,上午就每人一碗粥,大伙儿都这样等着呢!咱们家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找地方歇下,你跟老三再去找找村上的人,当初落下就没赶上他们。一个村的总有个照应。”老爷子面上一片愁容,这么多人在这里就怕生变。
以前就听说过,拖久了灾民激动下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而朝廷为了平息□□往往是武力镇压。武力镇压当然会死人,有些无辜的也就捎带进去。有冤都没出说去!但是不等着又怕朝廷有救济和安置,诸葛茂祥望着城门沉思。
第322章 322。耕读之家 2
“娘; 我去那边看看有野菜没”雨桐跟赵氏说道。
“你一个人不能出去; 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娘陪你去!”赵氏道,世道太乱,万一闺女被人拐了怎么办?
“我们也看看去吧!爹娘; 孩子们就交给您老了”马氏摸摸儿子的头; 立夏真的没事了。
“行; 去吧!快去快回!|李氏忙道,有老三留下应该没问题; 这么多人也不能饿着,能找就找一点吃的。
雨桐等人奔着河道走,挖不到野菜弄条鱼也行。现在哪里都是水,有水就可能有鱼。附近除了脚下的烂泥什么都没有,四人赤着脚踩在田埂上。顺着人们走过的脚印朝远处走去。
大夏天的居然连只青蛙都没遇到; 可见人们搜刮的有多干净!已经走出很远; 除了蒿子一无所获。雨桐着急怎么作弊; 装作去河边洗脚上的泥,往里面撒了几十条鱼,又扔了几个河蚌。人起来手里多了一个大河蚌。
“娘,你看”雨桐举起手里的河蚌向赵氏晃晃,赵氏等人具是惊喜,看看周围每人过来。“二丫; 哪来的?”赵氏问。
“河里的; 刚才洗脚踩到的; 就在边上”雨桐指了指脚下。马氏忙下去用手摸; 一会儿就捞上一个。“嫂子,这里好像是河蚌窝”
“快摸摸还有没?”刘氏也卷着裤腿下来。
“我也下去”雨桐用脚探着水深下到河里。河水不是很深,边上到了雨桐膝盖。混水摸鱼,呵呵,雨桐真的抓到了一条鱼扔进赵氏筐里。有鱼更让几人兴奋。
四个女人折腾半天收获了十个河蚌,五条鱼。算是大丰收了,而鱼几乎都是雨桐抓的。回来的路上,她们用蒿子遮掩起来。
回来的路上,远远围了几个人,地上明显躺着一个少年。雨桐凑过去,少年的面容让雨桐心中一痛。这人好像彭毅!少年紧闭双眼,面色苍白,脸型瘦长,眉宇间的样子跟彭毅是那么像。
“他怎么了?”
“饿的呗!”一旁有人道,“还是找地方埋了吧!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雨桐蹲下身,用手探了一下鼻息,“人还没死”用力掐了一下人中,少年终于有了反应。雨桐给他弄来一点水喂进嘴里。少年睁开眼,看看周围,喘息几口气道:“谢谢,我一会儿就好”
“你叫什么?”雨桐问。
“董宝坤”
原来不是彭毅,“我叫诸葛雨桐”雨桐故意这样说。少年哦了一声,反应木纳,没任何惊喜的表情,雨桐失望至极。
“董宝坤?你爹叫什么?”旁边赵氏忙问。
“董明轩”董宝坤回答的很老实。
“你可是董庄子的?”赵氏问得很急迫。
“是,婶子认识家父?”
赵氏哈哈大笑:“认识,怎么不认识!你父亲和雨桐的爹是朋友,我们是夏家洼的诸葛家,你爹娘没提起过?”
董宝坤恍然,睁大眼睛看向赵氏,又转向雨桐,又看向赵氏。赵氏忙点头:“对,这是我家二丫头,你爹和我男人在你们小的时候给你们定过娃娃亲”
董坤忙挣扎起来给赵氏行礼:“见过婶子,晚辈不知是婶子和妹妹。谢谢婶子和妹妹个刚才救命之恩”这件事他爹跟他说起过。只不过他娘一直埋怨爹给他定了一户农家闺女,不怎么愿意,所以两家一直没走动起来。
雨桐一直大脑短路,怎么刚来就有了未婚夫?看在与彭毅想象的份上看看再说。赵氏高兴的问道:“你爹娘可好?他们都出来了吗?”董家这门亲事赵氏是十分愿意的,董家虽然是农户,但是人家祖上出过当官的,所以董家人人都要识字。
每辈孩子里都会选出一两个聪慧的全家供着读书。即使不出息也要在家里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所以董家人在这一片上很有名气,家里人基本上都是识字的。虽然日子过得不咋地,但是人家自称耕读世家。
朱葛胜喜也是无意中救了董宝坤爹董明轩,两人投缘,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就把两个孩子的婚事给定下来了。朱葛胜喜能将闺女嫁如这样的人家高兴,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董宝坤的娘孙氏一直不同意。
夫妻俩吵过几次后,董明轩也就不敢再题这事了。但是跟自己的老爹和儿子都说起过。董福增(董宝坤爷爷)虽然愿儿子做事鲁莽,但是人家救了儿子,他自诩读书识字就要讲信用,虽然不怎么满意对方,但他的孙子何其多,倒也不在乎。
董宝坤一听赵氏问起自己的老爹,眼圈一红:“我爹在来的路上被人打死了,他是去给我们找东西吃的时候遇到抢匪了”
“别难过了,那你娘还好吗?”
“我娘一直病着,这几天就没大吃东西,我想出来给娘找点东西吃。谁想到走到这里就晕了”
“那是饿的!”赵氏从篮子里拿了三个河蚌塞给少年:“回去煮汤吧,我们在河里找到的”
“谢谢,我不能要”少年把河蚌还赵氏,“我会自己找”说着强打精神就要告辞接着走。
周围人一听:“婶子,在哪儿找到的河蚌?”
“就在前面”雨桐指着刚来的方向,众人鸟散。“娘,你跟二婶、三婶先回去,我陪这个哥哥找几个河蚌”雨桐越看此人长得越像彭毅,怎么也舍不得离去,更不想让他挨饿。
赵氏看了一眼董宝坤,看着还算稳妥,便道:“你们小心点,快去快回”
董宝坤再次道谢,雨桐下河边又找了一个河蚌扔到岸边。董宝坤一样下水真的摸到河蚌,惊喜让少年精神起来。一连摸到了十余个附近再也没摸到,俩个人才上来。
“怎么带回去?”董宝坤发愁。雨桐只好把自己的篮子给他:“先用篮子装回去,留下河蚌我再把篮子拿回来”
董宝坤没其他更好办法,只好同意,十余个河蚌也很重,两人抬着往回走。一路上遇到寻找食物的人问明都朝河边走去。雨桐从少年嘴里知道董庄子也没幸免,这次发大水一样被淹了田地和房屋。
两人交谈了后,董宝坤慢慢健谈起来。“我们家昨天就到了,爷爷和叔父一直与府衙差役交涉,但是一直没让进城。”
“不让进城在外面也不是办法啊”
“是,当时出来的急,东西都没带出来,家里早就断粮。父亲要不是为了口吃的才被——”董宝坤没说出来。
董家住的窝棚离着诸葛家还有段距离。两人先回到董家,“坤哥,你这是去干什么了?”棚子里出来一位老太太。
“奶奶,看我找到了什么?”董坤一手拎着篮子到了老人面前。
“这么多河蚌?哪来的?”老人惊喜,棚子里接连出来一群人,好家伙!董家原来有这么多人!一看就是一个大家庭,孩子多,大人少。整体看着都弱,与一般人家相比,总觉得少了什么,好像是少了庄户人家的粗野之气。
“奶奶,是诸葛家的这位姑娘帮着捞的”董宝坤向老人道。老人忙去打量眼前的人,小姑娘十二三岁,人除了瘦倒是很有灵性。
“谢谢你了,小姑娘,快坐下歇会儿”
“不了奶奶,我还要回去帮娘做饭”
“我家留一半吧,剩下的你拿回去”老人话刚说完,人群里已经有几个呼气表示不满了。一位中年夫人用手推了推身边的一个男孩。男孩会意“呜呜。。。。奶奶,孙儿饿!”
老人拉过小孩:“章哥儿不哭,这不奶奶给你留了吃的吗?姐姐家也饿,姐姐家还有小弟弟妹妹饿着。我们章哥儿最听话懂事”
雨桐大致看了一眼众人表情,老太太在这群人眼里还算有威信。有人心疼但都没敢说,也有人很平淡,看来素质不错。“奶奶,我娘和婶子已经捞了一篮子回去了,家里今天的够吃。这些留给您家”雨桐说着把河蚌留下,拿着篮子跑出去。
“这孩子,真是懂事,坤哥儿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不?”老人听雨桐说家里有一篮子也就没再坚持,而是转头问董宝坤。
“奶奶,她家就是我爹常说的夏家洼诸葛家的孩子,她爹就是胜喜叔”说着少年量带着不自然。
“诸葛家?胜喜叔?你是说这丫头就是你爹给你定的娃娃亲?”老人想起来。
“是”
“哦,这孩子还真的不错,你爹倒是很有眼光,明天咱们过去看看,你娘也不知道能不能好起来”
“娘,你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一旁收拾河蚌的大媳妇赵氏问道。
“是你二弟早些年给坤哥定的娃娃亲,你看这孩子不错吧!”
“原来是坤哥没过门的小媳妇啊,呵呵,二弟妹可真有福气!”赵氏笑着道。
“有什么福气呦!”老人想起刚去世的儿子心痛了又痛。老二家病得快要起不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看老人的样子,众人不敢再提了。
董福增和两个儿子迈着沉重的步子回来。窝棚前的锅里冒出了香味。“爷爷、爹、三叔你们回来了”董宝山背了一捆柴回来。
“爹,有消息没?”老四董明文问道。
“这是煮什么呢?”董福增没回答儿子,而是吸吸鼻子看向锅里问道。
“是坤哥捞来的河蚌”大儿媳妇赵氏道。打开锅盖,一阵香气袭来。
“你们坐下歇会儿,马上就能吃了”老太太从棚子里出来。
“以前怎么没捞到过河蚌?这东西煮出来好香”老大董明仁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
“今天坤哥出去遇到夏家洼诸葛家的二丫头,是那丫头帮着捞的”老太太道。
“夏家洼的诸葛家?”董福增看向老太太,老太太点点头,“就是老二给坤哥定的那户人家,那丫头过来着,我看着很好。
第323章 323。耕读之家 3
“哦; 既然知道了咱们应该过去打个招呼”董福增思索片刻道; 他很讲礼数,既然是亲家自然要打招呼。能弄来吃的更要去看看。他自动忽略这些年两家没走动过这一事实。
不走动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两家离得远(这是他认为; 一个县的能有多远?); 二个是老二媳妇总想给儿子找一个出身高一点的人家。出身好; 教养就好,将来的孩子就可能有出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女能给儿子什么助力?
孙氏唠叨多了; 董明轩心思转淡,当时不过两人喝酒的酒话,也没留下什么信物凭证。自己这边淡了,那边也许就不会再提了。两边慢慢忘记后各自嫁娶就是,但是这事还是被家里人知道的。
现在什么情况?连顿饭都吃不上; 还讲究什么!人家主动上门; 自己这边就不能不理。董福增喝上河蚌汤更坚信了这一点。
董宝坤端了一碗汤用勺子一点点喂进孙氏嘴里。不管是汤起了作用; 还是诸葛家的时刺激到了孙氏。孙氏喝了一碗汤后居然精神起来。等大伙儿都吃完收拾好,老太太进来对孙氏道:“下午我去看看亲家,不管你的心思如何,我看那丫头不错。你这身子——嗨!总之你们二房不能没个当家主事的。现在这情况你也看到了,坤哥十五了,你的心气再高又能怎样?听娘一句; 这媳妇啊你就认了吧!”
孙氏打起精神; 苦笑:“娘; 我还有什么心气?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既然娘看重就行了; 我真有个好歹,坤哥他们还是要靠您二老照应一下把媳妇娶了,把这个家支撑下去。”孙氏退下手上的银镯,“娘,现在家里没什么东西,这对镯子替我送给那丫头吧!”
“哎,这就对了!下午我跟你大嫂过去看看,带着坤哥正式拜见一下”
午后,董家一行五人正式去诸葛家拜访。诸葛家倒是没想到董家上门,诸葛茂祥和三个儿子亲自接待董家父子。李氏带着媳妇们招待老太太。
董福增满脸歉意:“早就应该登门拜访,今天才来真是不好意思!”
“老哥哥太谦虚了,咱们不是外人就不用客套了。都没什么招待的,孩子们采的一种药材,来尝尝”诸葛茂祥端起一碗雨桐熬得一种根茎汤了一口,酸甜中带一点微苦。喝下去倒是很舒服。
董福增喝了一口,“你老好福气,坤哥的爹前些天出了意外,他娘又病着。我这事不得已把二房的事就管起来了。坤哥,快给你祖父和岳丈、叔丈磕头”董宝坤倒是听话,恭恭敬敬,给几人磕了头。众人哈哈大笑。说话间也就聊起了眼下情形。
“老哥哥,你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这眼下怎么个情况?”
“不瞒诸葛老弟,我这几天带着儿子一直跟府衙的人交涉,但是人家就是不让进城。现在里外都在等上面的通知。我们也是没办法,别的倒好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吃喝问题”
“是啊,等会儿二丫头说带着哥哥们再去摸河蚌,上午抓了几条鱼。要是天天弄上点吃的或许就能等到朝廷救济。我这孩子们都会水,要是不嫌弃不如等下也让坤哥带着哥哥姐姐的跟去。弄点是点”
“那真是太好了,真是求之不得啊!”董福增心里总算踏实了,他的孩子们都没敢下水的,平时教导的都是言行举止要稳重,斯文。他们家与别人家不一样,没想到那些东西不当饭吃。
董家人离开后,李氏和赵氏满脸喜悦,对方给了聘礼,这事就算定下来。二闺女有了归宿赵氏激动不已。淡了这么多年,本来觉得无望,这回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诸葛家最不开心的怕就是诸葛雨桐了,怎么自己就这样定下了终身?那小子就是再像彭毅,她也想了解了解,那毕竟是一辈子要生活在一起的人啊!
“雨桐,带着立秋立夏先去,董家人估计一会儿就到。我跟你婶子们等会儿就过去啊”赵氏在外面喊道。
“知道了娘”雨桐无精打采道。出来远远就看到董宝坤带着四个少年过来。两厢聚在一起相互认识了一下。董家人就是懂礼,几人一弯腰:“有劳各位了”
立秋等人忙还礼:“几位哥哥别客气” 雨桐听着还真别扭,“快走吧,大河里估计都是人了”她在里面放了一些鱼和河蚌,估计刺激到很多人。
果然河边聚集了很多人,水里也有人在摸东西。偶尔能听到一阵激动喧哗的声音。一定有人抓到了什么。
河道很长,几人选了一处没人的地方下去。水草上偶尔能看到一两只田螺。“这些都能吃,大家别客气”雨桐拿了一个田螺跟众人道。
董家的人在河边专心找田螺。诸葛家的孩子向里面走了走。雨桐沿着河道边来回走上两圈,不远处有人喊着抓到了一条鱼。不久董宝坤终于摸到了一个大河蚌,然后接二连三的有人抓鱼摸河蚌。
雨桐拎着蓝子向远处再走了走,回来带回五个河蚌。诸葛家的孩子却摸到了十几条鱼,等赵氏等人来的时候,河岸边已经堆了二三十个河蚌,十几条鱼。
“呀!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来了这么多东西!”马氏乐得合不拢嘴。因为不光是他们,就是别人也有收获。
“是老天爷可怜咱们了!”赵氏忙道。看到食物,赵氏心念着出嫁的大闺女,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天诸葛家和董家的男人几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