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祭拜,只是凤姐儿连葬在哪里也不知,我苦劝不住,她买了些香烛纸钱往乱坟岗去拜了凤姐儿一回,又说要去看她老子贾琏,只是贾琏是待罪之身,正押在那采石厂,等闲也见不着,巧姐儿这才罢了,只说日后寻机再去看他老子,在家里住了一日,那巧姐儿便要同刘姥姥家去了,走时我给了一包银子一包衣裳,与她们租赁了一辆车送回去的。”

    薛宝钗听了贾巧姐儿之事低头沉思片刻,坐了一会子,外头有人来回话,说是韩氏已醒了,宝钗便扶着小丫头的手往韩氏院里去,彼时冬儿正屋里伺侯韩氏,韩氏见宝钗进来了,陪着说了几句话,便又睡下了。

    那宝钗便、又与冬儿又说了一回话,便仍往王氏院里去了,留在薛家吃了中饭,宝钗乘车家去了,只说待洗三这日再来,不想刚到家,便听丫头们来回话,说是顾耘的小厮赵三儿自安州回来了,宝钗也不及换衣,连忙打发人喊赵三儿进来问话。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二更,明日再来更。

VIP最新章节 101第102章

    宝钗听说赵三儿家来了,连忙打发人喊他过来问话;不过一会子;便有婆子来回话;说是赵三儿已来了,薛宝钗便扶了初雪的手,往外间去了;又命他进来说话,一时;赵三儿进了屋内;见了宝钗先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说道:“小的赵三儿给奶奶请安了。”

    宝钗端坐在上首;笑道:“快起来罢。”说罢,又命婆子拿了一张杌子给他坐下,赵三儿陪罪坐下,只待着宝钗问话。

    宝钗问道:“你是几时动身回来的,一路可还顺当?”赵三儿道:“回奶奶的话,小的是三月初一动的身,托奶奶的福,一路上虽有风雪,倒比去年冬日去的时候好走。”

    宝钗点了点头,又问:“大爷在安州可还好,这次打发你回来,可是有甚么话要说?”

    原来,那安州地处北疆,一直到现如今还天寒地冻的,顾耘自到了安州时每日练兵驻防,自开年以来,也跟鞑子兵打了几个来回,早前儿,顾耘见天气渐渐回暖,便打发着赵三儿回来探望家里。

    赵三儿看着宝钗,说道:“爷虽没说出口,只是小的却知道,爷十分惦记家里,那回陈怙将军家人将奶奶带来的鞋袜送过去,我暗里见爷欢喜了几日呢。”

    宝钗听后脸上一红,略停顿片刻,宝钗又问道:“爷在安州吃穿用度如何,平日闲了都做些甚么?”赵三儿笑道:“平日哪里还有闲的时候?虽说爷吃穿比底下的兵们要强些,只是到底也好不到哪里去,安州贫瘠之地,蔬菜瓜果的根本不长,只有打了胜仗时,才能宰几头猪羊,只是军中将士众多,便是连爷也分不得几口肉。,现下边关战事吃紧,爷那里军务又忙,平日也不得闲儿书信过来,因此打发着小的回来瞧瞧。”

    宝钗听了便默不作声,有心想问前线是个甚么情形,只是赵三儿不在军中当职,想来也不大清楚,因此只问:“这回往安州去只带了你一个人去,你回来了,爷跟前是谁在伺侯?爷可说了要你甚么时候回安州去”

    赵三儿回道:“爷底下还有几个粗使的人,爷说了,许我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只是我才刚见了我老爹,他生怕爷那里无人伺侯,说是叫我住两日,便收拾东西尽快赶回安州去呢。”宝钗笑了笑,说道:“你是爷手里用顺的人,只怕你一时回来了,旁的人爷都用不惯,你且辛苦些,在家里停两日便回去,只待日后赶走了鞑子,叫爷给你放长假。”赵三儿便道了一个是,又与宝钗细细说起安州详情,只临近后晌,宝钗才放他回去与他老子娘团聚。

    只说宝钗与赵三儿说了半日话,待赵三儿去了,便又扶着初雪的手回了东院去,彼时宝钗因心里惦记着过几日赵三儿便要回安州,一路盘算着要打点甚么东西带过去,一时,宝钗见莺儿进来了,便随口问道:“这些日子里我针线都懒怠了,也不曾正经动过针线,去年我们自家里带的鞋袜还有多少?”

    莺儿说道:“去年在家给大爷做的鞋袜还有大半箱子呢。”宝钗说道:“你去寻出来,收拾一包捆好,明日打发着赵三儿带过去。”

    莺儿笑道:“这还需奶奶吩咐?才刚听说赵三儿家来了,我跟香菱便寻了鞋袜出来,也有好大的一包,靴子单鞋都有,只是听说安州现在还降雪,带了单鞋去恐怕用不上,不如正经的收拾些靴子去倒还便宜些。”宝钗说道:“我已问了赵三儿,安州不过这个月内便要化雪,过后天气要暖和起来,虽说爷在外头都是穿靴子,也少不了单鞋。”

    主仆两人说了一会子话,又商量着要收拾甚么衣裳带过去,一时,东院里上下都忙碌起来,宝钗又连日来缝制了几套贴身的里衣,那冬日的夏日的衣裳也收了好几包出来,因上回陈怙将军家人走的急,也不及正经带些东西去,宝钗又听赵三儿说安州饮食不好,便打发着家人收拾了许多肉干,肉脯,鱼干,酱肉等能久放的食物过去,至薛侦洗三这日,宝钗去薛家顽了一日,那薛王氏听说顾耘打发人家来了,喊了宝钗过来问了几句,又叫家人备了好些糟鸭掌,糟鸭信等令宝钗一并带到安州去。

    且说顾耘这小厮赵三儿,这会回来,因多往宝钗院里走了几遭,不知怎的就看中了香菱,只因无故不得往后院去,又恐怕别人捷足先登了,因此便私下找他老子娘说起此事。

    那赵安夫妇原本见宝钗身边几个丫头模样行事都是一等的,也早已有意替儿子去求娶,只是他跟他老婆都看中了莺儿,谁知赵三儿却看上了香菱,只因他喜欢,赵安俩口子不免要随他的意,那赵三家的又寻空找香菱说了几回话,暗中观察她的品格,香菱倒浑然不觉的,这且都是后话,此时不免细提。

    转眼赵三儿择日便要离京往安州去了,那薛宝钗打点了带去的东西,又想着要给顾耘写一封信去,这日用过了中饭,宝钗便命莺儿取来了笔墨,然而提起笔,宝钗又不知该写些甚么,香菱一旁见了,便笑着说道:“奶奶不知写甚么,就将咱们在家每日几时管事,几时吃饭,都吃些甚么菜写上,闲了都顽些甚么写上。”

    宝钗被逗笑了,说道:“他前线战事吃紧,我写了这么些琐事烦他;只怕他连看也不想看了。”香菱却一本正经说道:“这家书原是为了慰藉心思的,至于那家书上可不管甚么琐事正事的,我听赵全儿说了,军中将士里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收了一封家书成日家宝贝似的带在身上,由此可见,天下出门在外的人心思都是一样的。”

    宝钗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又知道了?”香菱抿嘴一笑;“原是不知道,后来听赵三儿说起此事,我琢磨出来的。”宝钗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含笑说道:“往常外头小子们与你说话,你总是不理,不想倒跟赵三儿有话讲?”

    香菱脸上微微泛红,顿脚说道:“我去给姑娘端茶来。”说罢扭头出去了,香菱去后,宝钗想了想,便将这几月内铺子庄上的近况细细说明一番,待正要停笔时,又在信上添了几句,说起近日娘家新添了丁,名唤做薛侦云云之类的。

    至临行这日,赵三儿来给宝钗磕头,宝钗只嘱咐他带话给顾耘,家里一切安好,叫他不必惦记,空闲时家里会多往安州送信去,那赵三儿一一答应下来,便离了京城。

    不提赵三儿一行是如何风餐露宿的到了安州,到了安州驻军大营,顾耘正在校场练兵,赵三儿便将随身带的行李都收拾出来,一时帐内堆了满地,至饭点时,东西才算清点出来,那顾耘亦回了帅帐用饭。

    顾耘见赵三儿回了,笑着说道:“我还只当你小子还需过些日子才能回来呢,不是叫你在家多歇些日子么。“赵三儿伺侯着顾耘落下战袍,说道:“还不是我老爹,奶奶还没说呢,他怕爷这里无人伺侯,成日家催着我回来。”

    顾耕笑了笑,又问道:“你奶奶家中可还好?”赵三儿笑嘻嘻的道:“奶奶很好,我到家那日,喊我过去问了半日话,我自然听爷走时的吩啥,只报喜不报忧的,奶奶第二日便进了宫,将爷这里的近况说给太后娘娘听。”

    他问:“平日在家,你奶奶都做些甚么?可有与京里那些太太奶奶们一处走动?”赵三儿回道:“我见奶奶也是个爱静的性子,闲了的时候多是进宫与太后娘娘说话,再有便是往亲家太太那里走动。”

    顾耘想了想,又问:“走时你奶奶可有带话过来。”赵三儿凑趣说道:“奶奶说了,叫爷不必惦记家里,家里一切安好,走时又叫我带了信过来,我摸着是厚厚的一封,想来是有好些体已话要说给爷听呢。”顾耘见他打趣,将眼一瞪,说道:“还不拿出来!”赵三儿连忙将怀里的书信双手递到顾耘跟前,顾耘拆开书信便坐在案前细细看了起来,信中听她说原先一个笔墨铺子连年亏损,她有意将笔墨铺子收了改成胭脂铺子,因此来问他的意思,又听说她娘家新添了侄儿,那信顾耘一连看了两遍,便又折好收进怀里。

    赵三儿见顾耘收了家信后神色大好,便说道:“爷,小的这里有一桩事求你。”顾耘道:“甚么事,你说罢!”

    赵三儿便陪着笑说道:“这回家去,我见了奶奶跟前儿有一个伺侯的丫头品格端正,想去求娶,只因是奶奶贴身的人,不敢冒然开口。”

    顾耘见赵三儿期期艾艾的说了一半便知他的意思,他指着赵三儿笑道:“你想求我替你奶奶要人去?”赵三儿连忙点头,笑道:“小的正是这样的意思,求爷成全!”

    顾耘便道:“我不管这事,你看中了人家,只求你老子娘正正经经的求你奶奶去,“那赵三儿便一脸失望,他原想着若是凭爷一句话,只怕是再轻省不过的,眼下看来还是要求他老子娘去求奶奶了。

    一时,外面送了中饭过来,赵三儿说道:“奶奶听说爷这里吃穿不好,并有一大包吃食。”说罢,打开包袱,取出宝钗从薛家带回来的鸭掌鸭信的端给顾耘,他道:“这是奶奶特地从亲家太太那里取回来的,是最好的下酒菜,只可惜今日爷要当差,无人陪爷吃酒。”

    他主仆二人正在说话之时,大帐里又进来一个,原是顾耘的副将,名唤做陈估,他见顾耘案上摆放着好菜,便抚掌笑道:“属下可是来得巧了。”顾耘转头对赵三儿道:“你再去取一副碗筷来,我留陈将军一处用饭。”那赵三儿应了一声,又取了一副碗筷来。

    陈怙原跟顾耘年岁相当,又是他手下第一可靠之人,因此私下并不拘束,见了落桌好吃的,便笑道:“到底是有了家室,日后倒可常到将军帐里来讨吃的了。”一时碗筷取来,顾耘跟陈怙一道用了中饭,又往校场去了,这且不必一一细提。

    只说夜里顾耘洗漱罢后,原要歇息,不觉看到宝钗带来的家信,便又披衣起来,取了纸墨伏在案前给她回信。

VIP最新章节 102第103章

    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三年过去,正月里薛宝钗刚过完十八岁生日;此时已是她安国公府的第三年,府里生活早已熟识;这几年里她深居简出,闲了不过进宫或回娘家走动罢了;倒是因往常听了王氏的话;这几年来勤快与顾耘通信;不觉中跟他亲近不少;当然;书信主要是宝钗写的多,那顾耘军务繁忙;偶尔回信不过简短数信。

    这几日安国府中因宝琴家来作客,宝钗便陪着她住了几日,这日早上宝钗发了对牌后扶着丫头的手回了东院,彼此见宝琴正坐熏笼旁打络子,她走了进去,笑着说道:“怀着身子便不要做这些活计,仔细累着了。”

    宝琴抬头,见宝钗进来了便放下手里的络子笑道:“去忙了,自己一个,左右都是闲着,打两根络子还能打发时辰。”

    原来,这薛宝琴去年秋天嫁入梅翰林的次子,不久前传来信儿,说是有了喜,已有三四月了,因婆家嫌无说话,便闹着要到宝钗这里顽,那梅家姑爷自跟她成婚以来对她百依百顺,又被她闹不过,且见她身子还算壮健,便亲自坐到安国公府,如今宝钗府上已住了两三日。

    宝钗打发着丫鬟们外头顽去,只坐宝琴身旁与她说话,宝琴自嫁后,性子倒沉稳不少,只是怀胎后脸上生了几点雀儿斑,恼得什么似的,已宝钗耳旁絮叨了几日。

    此时又与宝钗抱怨起来;她道:“婆家大伯叔家一个姨娘也是怀着胎,脸上还水嫩光滑的,怎的到这里就生了一脸的雀儿斑。”

    宝钗心里好笑,又端着她的脸左右瞧了瞧,说道:“听妈妈说了,各体质不一样,这也都是原有的,只待生下来便可复原。”宝琴轻叹一口气厥嘴不语,宝钗便笑她:“怀了胎还成日家长叹短吁的,仔细日后生个孩儿长着一张苦瓜脸呢!”

    宝琴瞪了她两眼,说道:“姐姐算甚么姨母?若孩儿真长了一张苦瓜脸,只来怨!”宝钗便搂着她笑了两声说:“怀胎第一重要便是心情愉悦,这几日见闷闷不乐,原是当嫁后稳重了,现下来看,可是心里有甚么事存着?。”

    宝琴又跟着叹了一口气,皱眉说道:“有一桩心事无排解,正烦闷得了不得呢!”薛宝钗早看出宝琴自过府后便心事重重,也难为心无城府的她能忍住这么些日子不说,因此便问道:“既是到府里来了,可不是巴望着给排解么,何必又矫情,快说是何事罢。”

    宝琴犹豫片刻,便对宝钗正色说道:“自怀胎后,婆婆私下找说了几回话,她想要往房里塞,心里不喜欢,装傻充楞的糊弄了几回,现已惹的婆婆心中不快,心里不自,想找说说,又恐妈妈担心,便不曾回家,因此只能往姐姐府里来了。”

    薛宝钗听后心中一沉,那梅姑爷她也见了,对宝琴体贴备至,若是他们房里安插姨娘,夫妻二之间必定要生嫌隙。宝钗便冷冷一笑,说道:“这梅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了,怎的当家主母这般目光浅薄,们成亲不过半年就急着拿捏,说出去没脸的不是,倒是她了!”

    宝琴眼圈儿一红,说道:“她的理由都是现成的,口口声声都只说是体贴的身子呢!推拒了两回便明里暗里直指不识好歹。”

    宝钗心里大怒,只是见宝琴脸色不好,便强压住怒气问道:“梅姑爷是个甚么意思?”宝琴眼圈儿微红,说道:“还不曾跟相公提起。”

    宝钗握着她的手,皱眉说道:“傻了不成,此事怎可由独自来承担?需先跟梅姑爷商量,若他不愿抬姨娘,千万不可因顾忌名声,便应承婆婆!”宝琴用手帕擦着眼泪问宝钗:“不敢问他,若是他也愿意抬姨娘怎么办?”

    若是梅姑爷也愿抬姨娘,那真真是负了宝琴一片真心,只是此话宝钗自然不会跟宝琴直言,她安慰道:“没问他,又如何知道他愿意抬姨娘进来?不肯对他明说,每日只管闷闷不乐的,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猜来猜去的夫妻二离了心岂不越发坏了?”

    宝琴想来是被唬着了,停了半晌说道:“前几日,那陪房也劝陪嫁丫头里挑一个老实的放屋里,说若凭着婆婆那头派来一个厉害的,只怕那院里没有出头的日子。”

    宝钗只了心里越发气了,说道:“这陪房也该趁早打发出去,若遇到此事便一味妥协才正是没有出头的日子呢!”

    宝琴看着宝钗欲语还休,宝钗见了,说道:“有甚么话,只管问罢。”宝琴便问宝琴:“姐姐,若日后顾姐夫要抬姨娘进来,该如何自处?”

    薛宝钗一顿,她穿越过来时便已立誓,她不愿与共侍一夫的,然而待渐渐习惯这男权社会时便已心知,即使是穿越女,有许多事也不是她能改变的,嫁进顾府后她也曾想过此事,顾耘身份尊贵,若是真抬了姨娘进府必定也由不得她,然而若真有这一日,她便与顾耘只做这面上夫妻就罢了。

    宝琴见宝钗不语,只当她恼了,便陪笑说道:“原是说的胡话,姐姐并无公婆掣肘,自然无给顾姐夫抬姨娘进来的。”宝钗见宝琴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不免笑道:“不管甚么姨娘不姨娘的,只做好的份内事就完了!”

    姊妹两又说了一会子话,宝钗又劝宝琴:“此事必要先与梅姑爷商议,究竟他是个甚么意思,知道了也好尽快主意,实不知如何行事,尽管回去跟二娘说道,别怕二娘担忧,她们到底比咱们经历的事多。”

    因被宝钗劝解一回,宝琴便急着回去跟梅姑爷商量,只是来时说好要陪宝钗多住些日子的,此时也不好先提家去,宝钗见她坐立难安的,心里暗暗好笑,只打发外头备了马车,那宝琴虽难为情,现下也顾不得许多,连中饭也不曾顾府用,便匆匆回了梅府。

    只说薛宝钗因宝琴之事,不免又思及自家身上,因此一连两日饮食不思,这日用了中饭,宝钗正榻上歪着,手里拿了往常顾耘写给她的信发怔,这时,外面有婆子进来回话:“奶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