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然而先后两位嫡夫人都不在了,先前有一房妾产了个哥儿,只是那妾生产时血崩而亡,便是哥儿长了两三岁也夭折了,太后娘娘可怜他幼失怙恃,一直亲手扶养长大成人,至弱冠时,随了镇南将军入了军营,自小小的校慰一直升至督军参将,前年南疆叛乱,顾参将三月内平反乱军,圣上龙颜大悦,赐了‘安国公’封号,又掌南疆十万兵权,一时极是荣耀,只可怜他家中子嗣不旺,真正令人可叹。”

    薛谦与薛译互看一眼,岂止是子嗣不旺?这国公爷生了个克父克母克妻克子命,然而到底涉及皇家颜面,寻常百姓自然不能多言,刘郎中略说了几句便住了嘴,薛谦将他送至二门,又好生嘱咐长随驾车送他家去。

    因今日之事合家甚是疲惫,一家人吃了晚饭,各自回了院里歇息不提,宝钗所住的院子叫做寄春轩,跟宝琴住的和风坞相邻,院子倒比先时在金陵更宽敞些,宝钗身边的丫鬟婆子也能住得开。

    宝琴如今也大了,因往日跟薛译夫妇外出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便养成她不拘一格的洒脱性子,自听说家人要迁到京里来,便时时盼着,好容易盼来了宝钗等人,便嚷着要跟她同睡,宝钗的嬷嬷怕小孩子家夜里睡觉不警醒,踢了宝钗的痛处,兼之宝钗又许了若干好处,好歹哄住了宝琴。

    次日,香菱正在伺侯宝钗梳头,便听到院子里红梅的声音:“同喜姐姐怎么这会子倒有空过来?”同喜道:“太太打发我过来瞧瞧姑娘。”宝钗听了,便推开窗对同喜道:“我今儿起迟了,倒劳姐姐跑一趟,不知昨儿太太夜里睡得可还安稳,此时用了早饭不曾?”

    同喜回道:“已用了早饭,昨儿太太睡得倒好,便是我们几个也较平日起得迟些。”说罢,同喜又凑近看了宝钗的脸色说道:“姑娘瞧着倒比昨儿好了,膀子可还疼不疼?”

    宝钗笑道:“倒比昨儿疼得好些,看着也消了肿,那张郎中开的药倒是极好,我今早起来又搽了一回。”宝钗又留同喜吃茶,同喜略坐了坐便回王氏院里去了,宝钗用了早饭,扶了小丫头的手亦到王氏的院子去了。

    薛谦与王氏住的是主院,叫做颐华院,后面又带了几个小跨院,分与几位姨娘住了,此时正是四五月,院里种的百花开得甚是娇妍,宝钗赏玩了一回便进了里间,宝钗一看,薛谦,薛译,王氏,冯氏,薛蟠,薛蝌,薛蟪,宝琴都在,宝钗先与众人请了安,说道:“我今日来得最迟,倒叫蟪哥儿也要笑话我了。”一旁的蟪哥儿听到提起自己的名字,便对宝钗道:“我听妈妈说姐姐这几日身子不好,便是起得的迟了我也必不会笑话姐姐的。”

    宝钗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故意说道:“难为你如此为我着想,只是我想着你若能把你每日吃的蛋糕分给我,我必能好得更快!”薛蟪听了站在原地默不作声,宝琴便取笑道:“蟪哥儿,你怎的如此小气,姐姐不过想吃你一块糕就舍不得了,你身上穿得鞋袜还是姐姐做的呢。”

    薛蟪见此便皱着眉头说:“二姐姐,我倒不是舍不得糕,只是我私心想着,吃糕哪里就能把身子养好,究竟还是正经吃汤药才是。”众人吃了薛蟪的话俱笑了出来,便是宝钗也忍俊不禁捏了捏他肥嘟嘟的脸说道:“蟪哥儿果然关心姐姐,不枉我疼你一场。”

    王氏招手让宝钗过来,笑道:“偏你长着一张促狭嘴。”宝钗撒娇撒痴几句便偎着她坐下,此时,几位大人都在商量着送礼的事议,各家都还依往年的例,独贾家去年因贾元春新晋风藻宫,加封了娴德妃,一时依往年的例倒是不妥,薛谦听后便道:“即如此,便再添一架西洋玻璃屏风就是了。”王氏叫管事媳妇添到礼单里,一旁的薛宝钗听他们提起贾府便暗想,自穿越过来后许多事都提前,例如贾元春就是提前封妃,又于今年春上归宁荣府,启用的正是大观园,去年建大观园时王氏还打发陪房来借银子,王氏推说家中生意艰难,只这毕竟是天大的喜事,再者好歹是贵妃娘娘的亲姨母,因此从自己陪嫁中凑了一万银带给王夫人,宝钗虽不知王夫人接到银子是什么反应,只王氏这边的一万银子薛谦从自己的私库中补给她,王氏自然笑纳了。

 33第34章

    这一日,王氏正与管事娘子说话,她的陪房常武家的进来回话说陆家打发人过来请安,王氏听说陆东亭也过来了,便叫人将她们请到绘春堂去,又打发人去请冯氏同陪,吩咐完后才换了见客的衣裳出去,只才走到西边永安堂后面的角门时,看到前面正扶着小丫头往绘春堂去的冯氏,便喊住了她,两人一同前去。

    冯氏说道:”昨儿陆家打发人送帖子过来时我想着也该来了,不想才出院门便遇到嫂子打发人过来。“因这薛陆两家沾了点亲戚关系,因此半年来薛译夫妇住在京里两家时常走动,王氏道:”我们才刚来京里,家里万事还没料理清楚,难为他家里先打发人过来探望。“冯氏心知早年两家有心做亲,只是眼见宝钗渐大,来求亲的越发多了,怕王氏挑花了眼,便笑着说道:”亭哥儿是个好的,只是去年嫂子娘家荣国府的二太太打发人过来请安,那来的媳妇说他家中那衔玉而生的哥儿,龙驹凤雏一般的人,又极得家中老太太欢心,听那话里的意思也是瞧上咱们家钗儿呢。“

    王氏听后一笑,说道:”你不用试探我,实话与你说罢,那荣府里虽是我嫡亲的姐姐,只是他家的哥儿再好,我也必不会将钗儿许给他。“冯氏笑道:”我试探你做甚么?我娘家又没个好侄儿好外甥来求婚,左不过想着这是钗儿一辈子的大事,又怕嫂子想着亲上加亲将钗儿许给贾家,那贾家的哥儿我虽不知是个甚么品性,只是亭哥儿也算是咱们看大的,且钗儿小时候又跟他一处顽大,两人算是绝配的。“

    王氏拿眼瞅着冯氏道:”我岂是那等糊涂之人?宝玉周岁时我曾上京贺喜,我记得那孩子倒是生得粉雕玉琢一般,只是抓周时却抓了脂粉钗环,连他父亲都说以后必是贪恋酒色之徒,我想着那时还小,能看出个甚么?哪知这几年大了,隐约听说还厮混在内帏里,兼之听说史老太君有个外孙女儿,因自小父母早亡,接到身边接自抚养,老太君有心将外孙女儿许给宝玉,我何必掺和进她们婆媳之间,再者钗儿在咱们家是自由惯了的,荣国府规矩最严,我做甚么要将我好好的女儿送去伺候别人。“提起陆东亭,王氏含笑着又说道:”至于亭哥儿么,品性与相貌自然都是极好的,不过钗儿岁数还小横竖还有好几年呢,且看以后他们的缘份再说。“

    冯氏笑了笑,说道:“嫂子自然是有主意的,钗儿还小以后再说不迟,只是蟠儿蝌儿大了,心中好歹有个计较才是。”听冯氏提起薛蟠薛蝌,王氏不觉叹了一口气,此事正是她心中所急之事,便说;“我原先在金陵看了一圈,总觉得没有好姑娘配得上咱们家的孩子,心想着上京瞧瞧也罢了,我姐姐家倒是有几个好姑娘,只是老爷也说了,蟠儿和蝌儿的媳妇万不能从贾家王家史家当中选,如今我也烦恼得很。”

    冯氏听了不语,妯娌两人相携着往绘春堂去了,两人进了里间安坐下来,陆家打发人来的四个管事娘子便上前请安,几人穿得极是体面,行事之间又颇为得体,为首的姓夏,先领着几人跟王氏与冯氏磕了头,王氏打发人看坐看茶,便道:“你们太太是个有心的,我如今家里还乱糟糟的,倒还要她先打发你们过来请安,等家里收拾停妥后,必要登门道谢的。”王氏又对一旁服侍的媳妇子道:“不是说亭哥儿也跟来了么,怎么不见人?”

    夏家的忙说:“咱们二爷是跟来的,只是二爷说了,大太太二太太没有唤他,他不敢来,此刻只怕跟蟠大爷,蝌二爷正在薛老爷院里说话呢。”王氏听了,笑着一旁的人说;“亭哥儿大了,越发知礼了,只都是亲戚间的,并不需讲究这些虚礼,你去对他说,让他等会子到这里来与我们说话。”

    那媳妇子领命去了,王氏又问夏家的;“前年你家中唯大爷娶亲,因那时家中正在守孝,也不得来京里祝贺,又听说去年家中新添了姐儿,如今家里众人可都好?”

    夏家的回道:“家里都好,咱们唯奶奶是国子监祭酒陈大人家中的女儿,嫁过来后家中上下没有不称赞的,太太见奶奶是个稳重人,便将家里都交给奶奶管着,如今太太每日只逗着姐儿顽罢了,老太爷自致仕后,一年倒有一半的时间住在京效的庄院里,老爷和太太去请了数回都不中用,老太爷只说庄院里住着比京里清静,又说横竖隔得近,往来十分方便,咱们家亭二爷是个孝顺的,便搬到京效去伺侯老太爷,这回听闻大老爷,大太太和哥儿姐儿都已到了京里,咱们太太便打发人去叫了回来。“夏家的顿了顿,又说:“还有一则,前儿大老爷,大太太进京时,听说宝姑娘伤了,太太也是打发咱们过来瞧瞧的缘故。”

    王氏说;“郎中来瞧了已无大碍,只说手臂擦伤了,养两日便好了。”夏家的听了,便叹了一口气说道:“咱们这样的人家,女孩都养的跟凤凰蛋似的,太太听说姑娘伤了纠心得很。”王氏笑着说;“替我谢谢你们家太太惦记,明儿宝钗好了,我带她去给太太磕头。”

    几人说笑了一会子,金栓家的进来回话;“太太,前面安国公和荣国公府都打发人过来请安。”王氏听了心中暗惊,荣国府此时打发人过来左不过是来走动罢了,只这安国公府薛谦前两日才提起,正是那日进京路上与薛家起了争执的人家,当日薛家打发人探听便已得知那是新晋的安国公家人,只是这时安国公府上打发人却不知为何,王氏喝了一口茶与冯氏对看一眼方问金栓家的:“打发过来的都是谁?”

    金栓家的回道:“荣国府上是二太太的两个陪房,为首的便是周瑞家的,安国公府上是一个管事并两个媳妇子,此刻那管事的正在大老爷院里说话。”说罢,金栓家的又递上礼单,王氏打开一瞧,荣国府左不过都是一些攒盒药材之物,只这安国公府上礼单却是和田籽玉瑞兽把件一套,福禄寿翡翠把件一套,大红万寿宫锦两匹,高丽纸面红杭绸两匹,小金折枝花缎两匹,上了百年的野参两支,并有燕窝,鹿茸,龟甲胶等物。王氏见此心中又惊又疑,她吃了一口茶方缓缓的对金栓家的道:”既都是贵客,还不快讲了进来。“

    不过一会子的工夫,金栓家的领了几个女人进来,站左侧为首的正是周瑞家的,往日时常往金陵去,王氏自然是认得的,站右侧的穿着石青绉纱衫的女人,长着一张圆脸,中等的身量,行为举止都极为得体,想必便是那安国公府的媳妇子。

    几人向王氏与冯氏行了礼,王氏方得知安国公府打发过来的女人姓张,王氏便问张家的;“我们家是新进京的,不过做着几样生意糊口,平素从未到国公府上拜见过,便是前几日进京时有些误会,说开了也就罢了,不知此次国公爷打发你们过来却是为的何事。”

    刘家的又行了一礼,先笑着说:“头一则,正是为了前几日的事,咱们府上素来治下最严,不想竟出了这等败坏家风的下人,国公爷听闻后十分恼火,又听闻伤了你家姑娘,便特特打发我们过来瞧瞧。“

    一旁同来的周瑞家的默默吃着茶支起耳朵听着王氏与刘家的说话,头一日府里二太太听闻薛家进京时因马惊了连宝姑娘也伤了,便打发她带几个人过来瞧瞧,不想竟遇到安国公府上并翰林院侍郎陆府的来人,同是京里的达官贵人,周瑞家的自然心知这两家都是极尊贵的,这陆府是文官出身,与荣国府并无交集,只这安国公因母亲是长公主,圣上是他嫡亲舅舅,又是新晋的安国公,身份自然十分高贵,只因着此次一桩小事便上门来赔礼,真正是叫人生疑。

    那王氏与安国公府上的女人说了会子话,便又转头望着周瑞家的说道:“我原是想着家里还没料理清楚,等过几日清闲,往娘家走一趟便要上府上去拜见老太君,不想姐姐倒先打发你过来了。”

    王子腾去年新升了九省都检点,正在外地任职,现如今家里都是一些旁的亲戚,这薛家倒要先去王家再来贾家,周瑞家的听了心里虽然一愣,只是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她满脸堆笑的道:“我走时二太太还道姨太太狠心呢,说姐妹十几年不见,好容易盼着搬来了京里,来了有好几日姐妹们还不得见上一面,咱们二太太上面还有老太太在,姨太太这里万事自己做主,为何不快些去与姐妹团聚?“

    王氏听后感叹一声,对周瑞家的说;”这话姐姐倒冤枉我了,我何曾不想快些与姐姐团娶,只是家中这么一大摊子,万事还未分个主次出来,恐见了面还要失了礼数,你回去还需为我分辩分辩才是。“王氏吃了一口茶道:”再者横竖以后要长住京里,姐妹们走动也极为便利,不知如今家里众人可都安好?“

    周瑞家的笑道:”家里都好,老太太听说姨太太举家搬到京里,她老人家最是个喜欢热闹的,再者家里又新修了园子,里面算有几个好景致,太太还直说要请姨太太过去游园呢,便是宫里的娘娘听说姨太太进京,也问了好些呢。“王氏笑着说:”倒多谢老太太与娘娘惦记。“

    众人又说笑几回便都告辞家去了,王氏也未曾留饭,只与冯氏两人查看了安国公府送来的礼,便叫人好生收起来且等薛谦如何吩咐。

 34第35章

    这三家打发来的媳妇子离了薛家后,往外面打探消息的莺儿回了寄春院,此时宝钗与宝琴正在看丫鬟们一起绣花,宝琴听后便问宝钗道:“那陆府与荣国府此时家来倒有情可原,只此时安国公府上家里来,又送这样一份不明不白的厚礼,只怕此时大爷和大娘这边正不知该如何料理呢。”

    宝钗心里也思忖半日,若说这安国公府专程来赔礼的,只这送的礼单实在有些不像,让人接也不是不接也不好,宝钗对宝琴道:“咱们家搬出金陵,原本是要撇开旁亲自成一宗,只京里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要跌入万仗深渊,另外三家虽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则似那病入膏肓的人,早已无药可医,只是咱们家与他们家都是极亲近的,一时要撕扯开来也不容易。”

    宝琴看着宝钗问:“其他几家我不知,只这荣府新封了贵妃娘娘,又听说极得圣眷,想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坏事的,咱们家便是要与他们撕扯开来也不急这一时,好歹还有哥哥们这一辈儿呢,且慢慢再来也是一样的。”

    宝钗默默吃了一口茶方说道:“你说得极对,只是岂不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面的事哪里是我们能看得出来的?这一时看着像是平静无波实则下面暗潮汹涌,便是爹爹也说咱们家想要抽身并非易事,只是咱们家小心行事总是不错的。”

    姊妹两人坐着说了一会子话,宝钗扶着小丫鬟人的手往王氏院里顽,走到半路遇到王氏院里的刘婆子才得知薛谦此时也在,宝钗进了里间见薛谦正与王氏说话,想必正是因安国公府送礼的事,那薛谦对王氏道:“安国公府送的东西且好生收起来,只此事也不必再提,我以后自有主张。”

    原是薛谦心知薛家这一脉并无有用的人在官场,以后家中生意还需有官场中人庇护,此次且不论安国公府是何意,若能结交上安国公府上也未偿不可,且这几日薛谦打听安国公长年驻守边关,又从不卷进朝里派系之争中,想来此人定是极有主张的,因此心内打定主意要结交安国公府,只因初来京里,此事待日后再说。

    薛谦又问王氏:“这几日也不见蟠儿和蝌儿,虽说好放他们几日假,也不可太得意忘形。”王氏回道:“初来京里,想来新奇劲儿还未过,且让他们乐几日罢。”薛谦说:“前日从杭州请来的杨先生半月后也要上京,这先生是极有学问的,到时要好生约束他们兄弟几人读书,便是钗儿琴儿也可跟着一起读书。”

    王氏听后便望着薛谦嗔道:“女儿家略微识几个字也便罢了,正经学些针织线凿才是,没得跟跟兄弟们读书叫人知道了挑理。“薛谦听了却不赞同,说道:“咱们家不学那些小门小户出身的,虽都是女儿身也要读书明礼。”

    一时宝钗进了内室,先与薛谦王氏请了安,王氏便笑道:“你爹爹说要叫你跟琴儿两人跟着师傅读书呢。”薛宝钗听后欢喜的对薛谦说道:“有如此开明的爹爹真乃女儿的福份。”王氏见此便嗔道:“如此说来我便是那不开明的了?”宝钗搂着王氏道:“母亲是大家子里出身的,岂会不开明,妈妈何必挑女儿的字眼儿呢。”五氏被宝钗逗笑了,又直说她长着一张利嘴。

    薛家这边不提,且说周瑞家的回了茶国府自往王夫人院里回话,因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