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前夫刚死时-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曼青怕她们着凉,耐着性子用干帕子给她们擦脖颈和后背的汗,直到擦干净了她们还闷闷不乐,她自个儿也不好受,遂也不理她们。
  一个人脱了鞋在下铺躺着。
  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大的世界,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上演分别。她们要慢慢适应,既然有重逢,就一定少不了分别。
  孩子要适应,她也会适应。
  她慢慢闭上眼睛,听着“哐当哐当”的火车声,仿佛进入一个静谧的世界。
  最终,唐丰莲拿水果和玩具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李曼青才强忍失落给她们喂奶,没吃两口就睡着了。
  可能真是哭累了。
  她们并排睡一起,李曼青就坐她们身旁发呆。
  因为刚哭过,而且还哭上头了,李曼青不敢大意,一路基本没睡过,都在看着她们,生怕忽冷忽热把她们弄感冒了。
  也好在她们争气,硬是好好的坐到了云城。
  二十二号早上八点多,她们终于到云城了。赶不上最早那趟班车,距离下午的班车又还有几个小时,最终唐丰莲去丰梅学校,跟妹子见了一面。
  李曼青怕折腾到孩子,也不敢去,就在车站附近开个招待所休息。
  两小只好不容易长起来的奶膘,仿佛也在回程车上折腾没了。她们不开心,一直不开心,想到纸尿裤是爸爸买的,新衣服是爸爸买的,苹果是爸爸买的……反正那个“爸爸”没回来。
  一路上东西也不大吃得下,母女仨都好不到哪儿去。
  直到晚上八点,汽车进入熟悉的宣城县境内,李曼青才稍微恢复一点精气神。
  “喏,这就回家了,回去好好想想奶奶,亲亲爷爷,好不好呀?”
  大双稍微有点反应,奶奶她还记得。
  小双却恹恹的靠她怀里不出声。
  就连老爷子在车窗外叫了两声,她都不理人。
  “小丫头脾气还大!”唐丰莲先把大双交给老人,才开始卸货。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天气还凉呢,可别感冒了。”
  “辛苦什么,你带了俩孩子去这么远才辛苦呢!哟,怎么着,小丫头鼓着嘴巴是怎么了?小肚肚饿了麽?”老太太接过小双抱。
  小丫头勉为其难的没有挣扎,却也不出声,就窝她怀里,神情恹恹。
  “乖孙女怎么了?怎么两个都不说话,看着还瘦了点。”老爷子也发觉不对劲了。
  李曼青强颜欢笑:“丰年送到进站口,见不着爸爸她们哭闹了一场,精神不太好呢。”
  老爷子叹口气,见她也脸色蜡黄,赶紧抱着孩子就往家赶。
  “老婆子,赶紧的,瞧瞧汤还热不热,快端上来。”才到门口,唐德旺就吩咐起来。
  院里的大狗听见主人声音,“擦擦”挠门板。
  一开门,三只就扑李曼青跟前来,险些在她身上按了几个狗爪印。
  大双小双见到熟悉的院子,熟悉的狗狗,再回了熟悉的房间,那口气才慢慢下去,开始有句没句的“咿咿呀呀”起来。
  李曼青松口气,恢复正常就好。
  若一趟旅程把她们折腾病了,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原谅自己。
  放她们在熟悉的毛毯上爬行,她把带回来的东西分装清楚,给老人带的营养品也拿给她们,这才有空坐下吃饭。
  说是吃饭,其实她也吃不下多少,只勉强喝了半碗汤,陪着老人说了会儿话,就着婆婆烧好的热水,母女仨都好好的洗了个澡。
  收拾清爽的丫头们,比刚到家时又好了点点。
  “怎么样,丰年在那边辛不辛苦?”
  李曼青实话实说,几点上工,几点下工,一日三餐,住在哪儿……事无巨细全说了。
  老太太直念“阿弥陀佛,他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臭小子每次都不耐烦回答父母这些问题,这回儿媳妇亲眼所见,亲口说的,他们就放心了。
  “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坐不习惯车子,这辈子怕是不敢奢望过去看儿子,只能等着他回来了。
  “说是如果顺利的话,十月里会回来一趟。”
  “也好也好,回来正好给她们办周岁。”在宣城县本地,小孩儿百日和周岁都要办酒,最好是能大办一场,大人孩子全家都有面子。
  李曼青点头,大姑姐回来,肯定是要跟老太太一个屋的,李曼青不用再去收拾客房,正想早点回房呢,就听见有人来敲门。
  “罗婶子,你家儿子打电话回来,让你们儿媳妇去接呢!现在还等着,你们快些。”
  众人这才想起来,回来没多大会儿天就黑了,还没想起给那边去个电话报平安呢。老太太赶紧打上手电筒,陪媳妇去接电话。
  “到家了吧?”
  听见他的声音,身心都说不出的安稳,一路舟车劳顿仿佛都值了。
  “嗯,到了。”虽然知道他看不见,她还是微微笑着。
  男人顿了顿,又问:“孩子怎么样?”
  李曼青就笑着把两个小丫头赌气的事说了,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尤其是两小只在回来的车上没去的时候活泼,回来了也兴致缺缺……唉,别人的闺女都是妈妈的小棉袄,她闺女却只想做爸爸的棉袄诶。
  男人鼻子有点酸,强笑道:“没事,小丫头知道什么赌气,过两天就把我忘了。”
  所以,他一定要尽快回去。
  嘱咐几句后,李曼青又把电话递给老太太,让他们母子二人说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回家。
  “妈,常静家两口子来道歉了没?”
  老太太“噗嗤”一声就乐了:“来了来了,哎哟,可笑死我了!刚开始两口子还不乐意,扭扭捏捏……”
  老太太停下,让儿媳妇走前面,她在后面用电筒光把路面照得更清晰些,才道:“你猜我怎么‘收拾’他们的?”
  也不用媳妇真猜,她笑道:“我让你爸花了五块钱,整整五块啊,去买了个高音喇叭来,就让她拿着喇叭道歉。”
  “这才叫公开道歉,没让她上电视登报纸都算好的,看她以后还敢找你麻烦……哼!这些人,狗眼看人低,只当咱们还在村里没见识呢,搞不好让她蹲监去。”
  李曼青也笑起来,老太太可真能想的,用喇叭……那就是个扩音器啊,本来她以为当着顾客面就算“打广告”了,这……才是赤。裸裸的广告啊!
  果然——“嗨,你是没在家,不知道那天的热闹,他们道完歉夹着尾巴跑了,广场上多少人围着咱们摊子呢,就你爸拖不出圈门,说什么丢脸没法见人了……我呸!丢脸的是他们!”
  “整天生意不好好做,只想着用卑鄙手段打压对手,年纪轻轻不学好,就该让他们吃点教训!”
  李曼青抿着嘴笑起来,有婆婆撑腰的感觉真好。
  跟亲闺女她不敢比,但至少在对外的时候她能维护自己,维护两个孩子,这就是好婆婆,足够了。
  然而,才离家门口没多远,就听见孩子的哭声,她的好心情一瞬间又没了。
  “可回来了,小双哭得厉害,怎么也哄不好。”老爷子抱着小丫头递过来。
  “出门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嘛,这是怎么了?”老太太见大双倒是没哭,但也神情恹恹。
  “你们前脚才出门,她后脚就哭了,喂水也不喝,也没拉没尿……”话未说完,李曼青赶紧把孩子抱怀里,进房间喂奶。
  “哦哦,好了好了,妈妈回来了,刚才接爸爸的电话啦,不哭了哦。”她轻轻拍着小双脊背。
  但平时说几句话就能哄歇的孩子,今天却没效果。
  李曼青以为她奶瘾发了,赶紧喂她两口。
  但小丫头也只是喝两口就不喝了,依然哼唧着。
  “怎么气性这么大,以后再带你们去,好不好啊?不行过几天爸爸打电话回来带你们去接,可别哭了……妈妈心里也不好受啊。”
  小丫头还是皱着眉头哼唧,脸上红通通的。
  刚开始以为是哭上头了,可都在房里静息十多分钟了,脸还是红的。
  李曼青把额头凑上去,突然就被烫了一下。
  她们自出生就没生过病,她都麻痹大意了,一时半会儿居然没想起来还有“生病”这个可能。
  好在家里有体温计,她赶紧用干净毛巾擦拭过,甩下读数,把水银头塞到小双咯吱窝下,抱她坐大腿上,手从她胸前绕过去,轻轻按住她胳膊。
  可能是感觉到体温计的凉快,小丫头暂时性的歇了哼声,无精打采坐靠在妈妈怀里。
  这副反常模样,可以肯定,孩子应该是病了。
  李曼青也不等体温计读数了,让婆婆把大双抱上,穿暖和了上医院去。
  四月份的宣城县,夜风里还带股凉气,但李曼青额头却开始冒汗了。脚下只恨不得飞起,出门抄近路五六分钟就跑到县医院。
  刚挂好急诊号,小双腋□□温计的时间也到了,她把手呵暖和了伸进去,慢慢的拿出来。
  在白炽灯下,上头的读数有点晃眼——38。4度。
  “好在只是中热,不用输液,开点布洛芬吧。”大夫开了单子,老爷子拿去交钱取药。
  护士那头给大双也量好了,37。5度,也有点低烧。
  李曼青也不懂这些,大夫说让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小双自从看见穿白大褂的大夫就一直哭个不停,李曼青又要哄她,又要给她喂药,大双也给喂了点,就坐走廊上等着。
  病情不严重,也没让住院,三个大人就找个避风的位置,等着她们退烧。
  大底生病的人都觉着,能在医院待着,能在医生护士面前,就要更有安全感一些。
  护士看她们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好心让她们进输液室待着。
  “要不曼青先回去休息?孩子我跟你爸守着。”老太太看着儿媳妇眼下的青黑心疼起来。
  李曼青摇摇头,虽然已经连续四天没睡好觉了,但她却一点困意都没有,脑海里全是上辈子新闻上看来的,孩子高烧不退烧傻了,烧出脑膜炎,烧出这个病那个病的……以前虽活了四十多年,却从来没养过孩子。
  她对孩子生病的“了解”全来自新闻。
  就是无知才让她害怕。
  不过,幸运的是,才一个小时,孩子的烧就退了。小脸不红,也没那么烦躁,没多大会儿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等回到家,把她们放床上,李曼青才终于能松口气。不敢沾水,只拿干帕子给她们擦了擦脸,尽管动作已经放很轻了,小双还是不舒服的哼了两声。
  她也不敢给她们盖被子,只拿大毛巾盖到胸口下,一整夜几乎未曾合眼,一会儿给大双拉毛巾,一会儿摸摸小双额头,等到天快亮又给量了一次。
  还好,真降下来了。
  公婆知道她没睡好,早上起床轻手轻脚,临出门前在窗外小声问:“孩子烧退了没?”
  刚打了个迷糊眼的李曼青就被吓醒,“已经退了,爸妈不用担心。”
  听着他们出门,她却再睡不着,就侧躺着看两小只睡觉。
  小双烧了几个小时,嘴唇干燥起皮,小嘴巴里呼出来的气味儿也有些重。大双倒是正常。
  她赶紧去倒了点温开水,打湿了毛巾慢慢的给小丫头擦嘴唇周围皮肤。可能是擦过后又凉快一点,小双就往她这边靠了靠。
  李曼青看着她们平静的睡颜,终于切切实实体会到当妈的不易了。
  生产的痛只是暂时的,今后几十年的抚育才是真正磨人心智,让她寝食难安的。
  有公婆和大姑姐帮忙,她都觉着手忙脚乱,不敢想象单亲妈妈是怎么把孩子养大的。尤其是二十年后那些既要上班又要奶孩子的年轻妈妈们,得花费多少精力才能把孩子养育成人。
  “以后可得对妈妈好点,不然……不然,就打你们小屁屁!”李曼青轻轻刮她们挺翘的鼻尖。
  母女仨的鼻尖简直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都是正面看着没啥,侧面细看会有点翘,有股天然的俏皮与可爱。
  唐丰年最爱捏她们鼻尖,说什么“老人说了,这种鼻尖的孩子脾气怪,大人降服不了”。李曼青只要问:“那你闺女不乖吗?不好带吗?”
  他就哑口无言了。
  烧一退,孩子能睡个安稳觉,按着生物钟睡到九点多才醒,精神也比昨天好多了。听见她们“啊啊哦哦”的叫声,熟悉的、活泼的丫头们又回来了,李曼青终于发自内心的笑起来。
  “两个小臭丫头,烧退了就好,看来这远门以后还是少出。“她怀疑是突然从湿热的深市回到干冷的宣城,气候适应不过来。
  再加分别时哭伤心了,火车上也受了点凉……她们终于生了自打出娘胎以来的第一病。
  所以吃食上就格外小心,没喂骨头汤,只稍微喂了几口没油的青菜汤,她倒是想多喂点奶,奈何没“粮”啊!”
  她也不懂怎么护理,只知道每隔两个小时就给她们量一次体温,晚间吃过饭也不抱出门遛弯了,就放家里玩……这么小心呵护了三天,每到下午五六点,总要发一阵低烧,持续了快一个星期才好。
  比回来时候更瘦了。
  李曼青觉得,这趟深市之行,代价也太大了。
  以后还是尽量别带她们出门了……虽然两小只并不愿意。
  这天,老太太把她叫答应,递了一包现金过来。
  是真一“包”:用塑料袋装着,红红绿绿,面值大的有一百、五十,小的一块两块。
  “你不在这半个月,我跟你爸卖的,去班车站找师傅带了两次奶油,还剩七百多,你数数。”
  李曼青不肯要,说是给老人当零花钱使,婆婆硬塞她手里。
  “你收着吧,零花我们还有呢,整票拿信用社存好,以后给孩子上大学,剩下的想吃啥买点,也给孩子买点好的补补……瞧瞧我孙女这小脸,给瘦的……”
  李曼青见她实在不要,也就只好收下。当天就去买了只老母鸡来,并少量党参山药,给一家人炖了锅浓浓的汤,连带着三只大狗也得了好些骨头啃。
  这一病后,双们的乳牙终于利利索索冒出来了。


第77章 
  四月二十八号; 星期五,天气晴。李曼青睡到太阳出来才起床,面包房里公公正在和面。
  老太太已经早早的赶着早高峰; 卖完一箱面包了。
  李曼青吃过早点; 把孩子收拾好放毛毯上; 从六百支手表里每种样式的各捡了二十支; 拿到广场旁的二小门口。
  找块阴凉又不挡学生进出的地儿,拿两条拆开的蛇皮口袋铺地上; 再铺一块素色的旧床单,她把一百二十块表按样式依次摆开。
  花花绿绿,五光十色,而且还是崭新的塑料制品,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附近文具店的老板过来套近乎。
  “妹子这是什么; 怪好看的?”
  “电子手表; 手里有多的就拿来卖卖看。”不说从哪儿拿的,更不可能跟他说进价。
  老板顺手拿起一支,翻着看了一眼; 问她卖多少钱。
  “我也没卖过,不知道呢。大哥店里的卖多少?”她明知故问。
  “嗨; 我店里哪有这洋气东西; 别说我店里没了,恐怕放眼整个宣城县也没几块。”石英表倒是不少; 不过也只在高档商店里卖; 动辄上百。
  李曼青心内一喜; 故意问他定价多少合适。
  “我瞧着,怎么也得卖七八块吧?”
  “这可不行,小学生手里能有多少钱,这价可卖不出去。”她在广场上卖面包,孩子手里顶多有三四块零花钱,这都是小学生里的“顶级富豪”了。
  不过,她今天也没想要真卖,只是来做个宣传。明天后头周末,五月一号刚好是星期一,要放小长假,她尽量把五一有家长带的小学生“引流”到广场上去,以后就尽量不用来学校门口卖了。
  主要是她没固定铺面,学校保安管得严,离远了学生看不见,离近了又挡着孩子放学。
  老板还想再打听她一支卖几块,李曼青装没听见,低头摆地摊去了。
  “叮铃铃——”
  放学铃一响,门卫严阵以待,缓缓的拉开铁门,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开始往外涌。有的不慌不忙,三五成群,大多数则是争先恐后往门口扎。
  李曼青站在地摊前,想象着大双小双几年以后的放学场景,忍不住笑起来。
  “咦……这是什么呀?”冲在最前头的小男孩,指着地摊上一堆花花绿绿。
  “哇!是什么玩具?”有个小胖子直接两步冲到摊子边,伸手就要拿。
  李曼青赶紧道:“最新款的儿童电子手表,小朋友要不要看看?”
  “手表?是看时间的吗?”可能是察觉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小胖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阿姨可以给我看看吗?我爸妈的手表不给看,说摔坏了好多钱呢。”
  “可以啊,来,你看,有唐老鸭的,米老鼠的,还有小企鹅的,一共六种样式……还能调时间呢。”李曼青指着手表按钮给他看。
  这一耽搁,后头出来的学生就跟着停下。
  “这是什么呀?”
  “哇!是手表!”
  “电子手表,全自动的!”
  “我爸爸去云城出差,在商场里见过呢。”
  “我姑姑家的表哥也有一支,说是他们班人手一个。”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