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佃户-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春这孩子,见了那大房子和小伙伴想要住着也不奇怪,初五你怎么没多住些时候?怎的才两天就回来了?”方氏端了个大海碗过来,听得初五的话笑了道。
“七婶”初五转身喊了一声,笑着道:“那地方果真是美得不行,住的是大房子一日三顿的都是干饭荤菜。只咱们穷惯了的,哪里见过这些?一下子享受上了,还真不习惯,这不就回来了?”
杨氏和方氏都被初五的话逗乐了。杨氏忍不住伸出指头戳了戳初五的小脑袋,笑得一脸宠溺的道:“你个调皮娃。”
“所以说女孩子也好,我们家那群皮孩子没一个能逗着我乐的。”方氏颇有些羡慕的道。
“大嫂子可别这么说,你家是没闺女,可这不是有了媳妇吗?”杨氏摸摸初五的脑袋瓜子,往方氏家望了望,就见方氏家新媳妇在那边张望呢。
“呵呵,说的也是。”看来方氏对大媳妇很是满意,“这里是几个糯米饼子,大媳妇刚才烙出来的,我拿了让你们尝尝。”
糯米饼子是糯米粉放了红糖和成团子,捏成饼子摊开来在锅里用一些猪油贴了锅烘出来的。糯米饱肚子,没了红薯的时候,农家人喜欢把软软的糯米饼子做干粮,出门时候带了路上吃。方氏家做糯米饼子,应是庄子上要忙碌,大儿子永福要回庄子去,做了给永福带在路上吃的。
“正好咱们这里龙夫人送了些糕点,七婶拿些回去尝尝。”初五翻捡杨氏提着的包袱,拿出一盒子糕点,递给方氏。
“瞧瞧,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装糕点的都是这么精致的盒子,想来里面的糕点也好吃,我可就不客气了啊。”方氏把手上的碗递给初五,接过初五递来的盒子,笑呵呵的道。
“呀,你们这是分些什么好东西呢?”三人正在门口聊着,那边王家的许氏见了一面走过来一面好奇的问道。
“不过些小玩意儿,王嫂子什么时候赶圩回来的?”杨氏见了许氏过来,拢了拢手上的包袱笑着道。
“嗨,回来好些时候了,初五这几天不见人,是去哪儿了?”刘家和王家隔得十来米的距离,许氏没走几步就到了刘家门前,“哟,方嫂子,这漂亮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三婶子,我去我二姨家了。”初五见那许氏看了方氏手上的盒子又往自家娘手上的包袱瞧,有些厌恶的皱了眉。许氏这个人初五本来对她没什么意见,但那次大姑来借粮食许氏在阜头洗衣服时候说了不少杨氏的坏话,初五从方氏和杨氏的谈话里知道了,便很是不喜欢这个爱嚼舌根的许氏。
许氏不是个会看人脸色的人,这会儿杵在刘家门口笑着道,“原来是去了你二姨家,怪道有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这么漂亮的盒子里装了什么?”说着她便要去揭开方氏手上的盒子。
方氏偏了身子躲了躲,笑着道:“不过是几块糕点,没什么好看的。”
那许氏伸出的手落了个空,现场气氛就有些冷了,只她也是个会转气氛的,当下笑着道:“初五从镇子上回来可听说了些什么没?”
“听说什么?”杨氏不喜欢许氏,但邻居间关系也不想处得僵硬,便顺了许氏的话问道。
“说来这事可跟咱们村有关呢,那张寡妇的女儿张小霜不是到温家当姨奶奶了吗?我听说啊,人温家要把她赶了出来呢!说是偷了大奶奶的一支金簪子。到底有没有偷簪子咱们也不知道,想来也不过一个打发了她的借口。只这下那张寡妇想要凭着女儿享富贵的念头就要落空了,呵呵。。。。。。。”许氏说着,自个笑了起来。
张小霜年前怀了身孕,但没到三个月呢,就落了,也不知道怎么掉的。为此那张寡妇还上温家大闹了一通,指着人温大奶奶的鼻子骂她害了她女儿和外孙,把个温大奶奶骂得是狗血淋头。
这会儿几人听得张小霜要被赶出来,并不觉有什么奇怪的。那温家前头三个姨奶奶都是坏了两三个月就掉了,也没人闹出来。如今张寡妇去闹腾了,落了人温大奶奶的脸子,哪里能不赶了张小霜出来?
许氏见杨氏和方氏都不说话,她自个尴尬的呵呵笑了两声,又道:“这天也要晚了,呵呵,我先家去做饭了。”许氏说完就走了,走前那眼神还往方氏手里的盒子以及杨氏手上的包袱瞄了两眼。
直到许氏进了家门,不见了人影,方氏才往许氏家的方向啐了一口,道:“净是个大嘴巴,感情估摸着我们还不知道她背后说坏话的事,还敢巴巴的上来凑热闹。下回她要再来窜门,可得把家门关紧了。如今她见了这个盒子,明儿还不知道怎么说呢!”
杨氏笑了,道:“嗯,下回定然把大门关紧了。”
“呵呵,不说了,我也得家去了,家里大媳妇还忙着呢。”方氏笑着说完,转身便回家去了。
家里满福睡着了,立夏出去玩了,刘长生去了田里给稻田赶水,稻子开花时候最是需要水的时候,要是田地干旱了就会影响稻子灌浆。稻子灌不上浆,稻穗就不实诚,收成也会大大的减少。
进了厨房,初五掏出身上存着的一吊银钱递给杨氏,道:“娘,我去卖皮子得了六吊钱,这里是一吊。”
杨氏并没有接过钱,而是摸了摸初五的脑袋,道:“那另外的五吊钱小罗拿来给我了,我收着。这个钱你自个收起来吧,总是你自己挣的,你自个留着些要买什么也有个钱。”
这里的一吊钱可不是前世时候的十块几块的,可着实是笔不小的钱财啊,虽说是初五她自个打猎换来的钱,但初五从没想过要自个拿了。这会儿听杨氏说让她拿着不免有些吃惊,但转而想到等她大了要做打谷机这生意还要本钱,便自个把钱收了。
初五提了自己的小包袱进房间,就见迎春趴在床上,见了初五进来也不理会。
初五无奈,放了包袱挨着床沿坐下,扯了扯迎春的衣角。迎春嘟嘴皱眉看了初五一眼,又把头歪了一边趴着去了。初五看着好笑,道:“你要这样,那绢花可不给你了啊。”
果然,迎春听得绢花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抓了初五放在床边的包袱抱在身前,瞪着初五道:“都是我的,我谁也不给!”
“这可不行,里面有一朵是立夏的,一朵是给娘的,还有一朵是给隔壁阿福嫂子的,你一个人可不能都拿了。”
“那。。。。。。那你的那朵我要了!”哼,让你把我扯了回来,就不给你绢花。
初五见迎春紧紧的护着装了绢花的包袱,这会儿听了她的话又好气又好笑,道:“嗯,我那朵给你。”反正她买了也不是要戴的,纯粹是见了绢花觉得稀奇,便也替自个买了一朵摆弄着好玩的。
初五的回答让迎春的脸色稍稍好了些,她把手里的包袱摊在床上,一朵朵拿了绢花对比挑选。
初五见她那样,知道是不生气了,便出来房间,到厨房里拿了一盒糕点往后村罗家送去。
张小霜第二天大清早就被一辆马车送了回来,张寡妇家门前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张寡妇见自家女儿被送了回来,扯了那送人回来的婆子不让走,骂道:“你们凭什么送了我女儿回来!青怡那个毒妇,自个生不出儿子就要害了我女儿,我跟你们拼了!”说着就上去撕扯那婆子。
那婆子四十来岁,一张尖瘦的长脸子,高颧骨,看着就不是个好说话的。这会儿被张寡妇拉扯,也毫不示弱的伸了手去扯张寡妇的头发,“不知礼数的东西,难怪教出的女儿也是不知羞耻的!爬了主子的床不算,如今还偷了少奶奶的簪子!我呸!母女两都不是好东西!”
“烂了嘴巴的贱妇!看我不打死你这毒妇的爪牙!”张寡妇使出一身的力气,抓挠撕扯,十八般打架的武艺都用上了,把那婆子拉扯得晕头转向。
那婆子毕竟不是张寡妇这般做惯地里活计的,没几下就被张寡妇占了上风。扯得她衣衫烂了个大口子,头脸抓伤了不少地方,头发更是乱的跟个鸡窝似的。她被张寡妇推倒在地上,不由得哎哟哎哟叫喊,“哎哟,要杀人了啊,你们牛头村光天化日欺负人啊!”
“我呸!老娘打的就是你这条老狗,好叫你家主子看看,老娘是不是也怕了她!”张寡妇撸了袖子冲上去就给了那婆子两脚,直把那婆子踢得哎哟满地滚。
与那婆子同来的车夫早被张家本家的几个青年拉扯住了,这会儿见了那婆子被打也帮不上忙。
“哎哟啊,要死人了啊。。。。。。”那婆子不知道被张寡妇踢到了哪里,这会儿满地打滚,嚎叫着。
那张小霜下了马车早进了家里,见了她娘下了死劲儿踢打那婆子。这会儿也顾不得丢不丢脸,冲出来拦着她娘,喊道:“娘别打了,再打真要死人了,婶子们赶紧帮帮忙啊!”
围在周围看热闹的村民这会儿见了张寡妇那打人的架势也是担心,张家本家的几个媳妇听了张小霜的话这才上来拉住张寡妇。张寡妇被拉住了却仍在叫骂:“别拦着我,你们怕死我可不怕,我好好的闺女被他们糟蹋了,以后还怎么做人啊,呜呜。。。。。。温家毒妇,你不得好死,我诅咒你一辈子生不出儿子来!”
见了张寡妇这不怕死不要命的劲头,拉着她的几个媳妇哪里敢把她给放了,都死死的把张寡妇拉住。这边张家的几个青年见拉住了张寡妇,便放开了那车夫。车夫连滚带爬的拉起还在地上到处滚着的婆子,扶了那婆子上车去。
那婆子哎哟哎哟的上了车,马车赶出去老远还在叫嚣着,“不要脸的娼/妇,合该被被我们爷休了回来!你们等着!我范婆子定要回来跟你们算账!哎哟啊,疼死我了。。。。。。”
☆、佃户(三十九)
“你是没去,那场面可热闹了,哈哈哈,那张寡妇也被那范婆子抓破了脸子,这会儿还在子家门口插了腰对着村口方向骂呢!”明四娘哈哈的笑着,讲着她刚刚看见的。
初五家离得村头有些距离,且家里就留了她看满福。杨氏和刘长生去寻看稻子了,迎春立夏不知去了哪儿,所以尽管听到动静,但也没跑去看。这会儿明家四娘拿了绣篮子过来,笑哈哈的跟初五讲着张寡妇门前的事。
初五虽没亲眼看见,但现在听了四娘的话,仿佛亲眼见了一般。想到那张寡妇被扯乱了头发脸上带伤,插了腰在门口骂的模样,不由的也笑了。
“她不积德,尽做些坏事!她女儿被休回来也是活该!”明四娘拿了针线,笑得畅快的道。
初五听村里人说起过明家跟张家的恩怨,要说也确实是张寡妇不积德。明家在东山边租的田跟张寡妇家的田一上一下相邻着,前几年稻田里稻子开花时候干旱了一段时间,家家都急着赶水进田里。明家日夜守着把水赶进了田里,又去南山边给田地赶水,却谁知道张寡妇把明家田里的水开进了自个的田里,后来又没给明家田里赶水。明初家过了几天去看稻子,田地都干旱的裂开口子了。那时候用水也紧张,等了快十天才到他们家赶水,最后收成足足少了一成多,明家和张寡妇家的恩怨就结下了。
明四娘手里拿的是一块红布,上面的绣样还没做完。初五粗粗看了一眼,看出来绣的是鸳鸯戏水的模样,知道这是明四娘的嫁妆了。便笑着问道:“四娘准备了多少嫁妆?”
“上面三个姐姐都是两床被子一身嫁衣一张松木床并一对水桶,我娘说我的嫁妆也是这样。你也知道,我们家能给置办这些已经不容易,我也不能再跟我娘要求什么了。”明四娘颇有些无奈的笑笑,又道:“我本想着还能在家里呆上两年的,可老陈家来了信,说等我虚岁十五就来抬了去。”
虚岁十五岁抬了去,就是要在明四娘十四岁上抬了她过门。明四娘八月时候就满十四岁,如今已经五月份,算来也没有多少时间了,难怪她家再不用她下田干活,原来是留了她在家里赶嫁妆呢。
十四岁就要嫁做人妇,要放在前世,初五觉得难以想象。但如今事情发生在她身边,看着身边尽管不愿意但依然有些羞涩的绣着嫁妆的四娘,初五从她身上看到更多的不是嫁人的喜悦而是无奈。
“四娘,你就甘心嫁给一个傻子吗?”初五本是想这样问的,但转而又想到即便她问出来也改变不了四娘要嫁给一个傻子的事实,最后也只会让四娘更伤心,便笑了道:“等你出嫁的时候我送你绢花,把你打扮的□□的!”
迎春立夏戴了绢花出去,村里大大小小的女孩子都很羡慕她们。初五知道四娘也喜欢绢花,便笑着允诺。
“那感情好,我就等着你的绢花,然后戴了出嫁。呵呵,我们家没那个钱给我打扮,我上面的三个姐姐都是一根红头绳和一根桃木簪子挽了髻出去的。真羡慕那些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新娘子。”四娘听了初五的话,果然笑了。
初五笑了笑,拉住要跑到外面去的满福,摘了根院子里的菜叶子把他给哄住了。一岁多的满福已经学会走路,但还走不稳当,常常没走出两步就要摔倒。可他走路不稳当却总爱跑,要看住如今的满福可不是个轻松活,这也是杨氏不放心把满福交给已经六岁的迎春的原因。
“我真羡慕你,初五。要是我也会打猎,我家也能过得好点,我爹娘也不会早早的让我嫁人了。”明四娘低头绣了会儿,语气伤感而羡慕的道。
初五自从开始打到猎物,刘家的日子就有了明显的改善,油水多了不说,家里也有了些银钱,日子过得再不是从前那般拮据。村里不少大伯小伙见了刘家的变化,都来求了初五教射箭。
初五也不藏私,把她从大罗那里学到的都教了他们,只是射箭好学,买弓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一把下等的弓就要一吊钱,最差的鹅毛箭也要十来文钱一支。也是那时候初五才知道原来一把弓箭可值不少钱,对大罗送她弓箭更是感激,此后对罗家更是亲近了。
初五不知道怎么回明四娘的话,只得笑了笑,搂了要往外跑的满福。
再过一个月就要收稻子了,等收下稻子还要忙活着翻田踩田插秧,做完这些就要收花生和黄豆,这样算下来得有一个多月没空上山打猎。
初五就趁着还没收稻子,有空了就往牛头山上跑,把个牛头山上的野鸡野兔狐狸等小动物搅和得不得安宁,倒是打到八只兔子五只野鸡。八只兔子中有两只是被初五射伤了腿脚逮到的,整好的一只雄兔一只雌兔,初五给兔子包扎了伤口养了起来。两只兔子尽管跛了腿脚,但并没有生命危险,养了几日腿脚上的伤口就好了。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吃的又是草叶菜叶之类的,好养活。初五让她爹刘长生在院子东边角落,用木板单独给兔子钉了个两层的兔栅栏,上头还盖着茅草,防雨防晒。
农忙农忙,最忙的就是夏季这一段时间,夏收秋种,都得赶着时间,迟了就要影响收成。夏季风雨多,田里的稻子没及时收回来容易被风吹倒,一旦倒了又没及时收回来,被水一泡,稻穗上的谷子就要长芽。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的稻子谁家也不想自家的稻子烂在田里,都是拼足了劲儿忙活着。
初五家收稻子依旧跟水家打帮,方氏的大媳妇柳静欣是私塾先生家的女儿,自小除了家里的活计并没下过田,农忙时候她便负责照顾满福并在家给做饭。初五就空了出来,也跟着爹娘下地收稻子。稻子收了十多天,收完稻子又开始翻田插秧。秧苗是杨氏早半个多月下了种的,等翻好了田整好可以插秧。罗家因着要进山打猎,小罗这回并没有来给初五家帮忙,初五倒是依旧每天送了青菜过去给罗家。
这般忙活了快一个月,谷子晒干收进仓里,这才得了功夫去拔花生割黄豆。
大冲坳的花生和黄豆从种下开始统共施了五次肥,肥力充足即便是荒地,长出来的花生和黄豆长势都很好。
到了地头初五迫不及待的拔了一棵花生,见拔起的花生苗根上长了不少双夹的花生。初五粗粗数了一遍,见□□的这棵花生苗竟是长了二十来颗花生。初五又拔了几棵,见花生最少的也有十来颗。初五这般看了一遍,估摸着自家这块荒地倒也能产出不少花生,产量在这古代应该算是不错的。
一家人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时候赶紧开工拔花生,她们家的花生地因为除草勤快,并没有多少杂草。初五把一棵棵花生□□堆成一堆,拔了两厢杨氏便让初五带着迎春和立夏摘花生。姐妹三人把花生苗抱到一处,摘干净几棵花生苗便垫了当坐垫,坐下来继续摘。
没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刘长生给找了三根长木棍,用花生苗绑在一处撑开搭成个棚子,在上面放了花生苗遮阳。这时候杨氏放下背在背上的满福,让初五姐妹三个一面看着满福一面摘花生。
初五把满福放在花生苗盖的棚子里,递了一棵带着花生的花生苗给满福,让他自个摘花生玩。只没一会儿满福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哭声凄厉,初五赶紧去看他。
就见满福一条白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