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贵女_桑靳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什么?我花的是自己的银子,还用得着看他人的脸色?你救了张太后,楚王也不会怪罪。放心的吃,别磨磨蹭蹭的。”谢行远原在京中行事作为也颇为张狂,但不是纨绔子弟那番一掷千金的败家做派,在京城中,能让他畏惧的人除了谢老侯爷,就是宫里坐在权利顶端的那位了。
谢行远不笑的时候十分吓人,大抵见惯了他笑如春风的面容,景夏一时被他这副不吃也得吃的强势模样震慑住,愣愣的端起碗,拿着筷子吃菜。
景夏没什么吃相,一直保持着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放作风,很速度的吃了桌上的大部分菜,喝了一杯龙井后,说:“好了。”
“想不到你这么能吃。”谢行远一直没动筷子,就看景夏吃东西。
景夏一时尴尬,说:“我从小就特别能吃,再说您点了这么多菜,不吃也浪费了。”
“你替我省钱?”谢行远突然笑道。
景夏解释说道:“我没浪费粮食的习惯。”
“那也好,我们先去王府把今天的事说了,你再回家也不迟。”谢行远说道,放了一锭银子在桌上,对小二说不用找了。
景夏看了那一定银子,估计有二十两,是她十个月的月钱,果然豪门世家的豪放作风不是她这等小老百姓能学得来的。
到了王府,景贤已经在里面复命了。院子里跪着好几个身穿铠甲的人,景夏粗略的打量了那几个人,不就是李太后派来劫持张太后的人吗?
“你认识他们?”谢行远见景夏打量那几个人问道。
景夏回道:“他们就是劫持张太后的人。”
“原来如此,看来你大哥已经把他们抓回来了。”谢行远笑道。
在王府的院子里等了一阵,景贤从议事厅里出来后见到景夏,才彻彻底底的放下心来,说:“当时我找到这些人的时候还以为你遇到什么不测。”
“我命大着呢,没那么容易死。”景夏傻傻的笑道。穿着一身戎装的景贤,确实有大将军的风范。
“回来就好,等向太后回完话,我们一起回家。”景贤说道,“多谢将军救了舍妹。”景贤对谢行远深深的作了一揖。
“不必道谢,我也是碰巧遇到令妹。”谢行远说道。
张太后传景夏进屋回话,景夏进屋规矩的行礼,并未因今日救了太后一命得意忘形。张太后夸奖了景夏几句,说:“今天多亏你机警,才躲过了一劫。”
景夏十分谦虚,说:“今日之事只是奴婢碰巧遇到,能为太后效命,奴婢万死不辞。”场面话景夏还是会说的,只希望这话张太后爱听。其实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只希望张太后和楚王不要太为难他们一家,哪怕以后利用完他们后,让他们回永安镇种田也好。
“你倒是心实,该赏的哀家也绝不吝啬。来人,赏景夏黄金百两,锦缎五十匹,白玉镯子一对。”张太后在这该赏之时也十分大方。
景夏不拒绝这种真金白银的赏赐,以后要想活着,还是得存些钱才可以。“奴婢谢太后赏赐。”说着诚恳的磕了三个响头。
张太后呷了口茶,说:“今天你受惊了,回家好生休息几日再回王府。”
景夏再次行了跪谢礼后,出了张太后的院子同景贤回了景家的小院。早已得知兄妹两人要回家的消息,一家人早早的就等在门口迎接他们。
“听说百日里京城外出了事,真是吓坏我了,听说城外躺了好多宫女太监的尸体,我这眼皮就一直跳,你平安回来我这心才踏实了。”李珍娘紧握着景夏的手关切的说道。
“让娘担心了,好在今日有惊无险。这不哥哥回来了吗,有什么好吃的?”景夏轻松的笑道。
李珍娘指着景夏的脑门笑骂道:“我都快急死了,你该跟没事人一样,就知道吃吃吃。”
☆、李太后回京
“我只多吃娘做的饭菜,别的一概不喜欢。”景夏狗腿的说道,抱着李珍娘手臂的力度更大了。
“有有有,都是你们喜欢吃的。快进去吧。”李珍娘指着景夏的鼻子说道,“还像个孩子一样。”
景夏听了后更是把整个脑袋到都靠到李珍娘肩上了,说:“你是我娘,我当然粘你了。”
回家后景贤换了平日里穿的便服,和楚月景狄坐在堂屋里说话,景夏去了厨房帮忙。
景贤回家后整日在家待着哪也不去,楚月这一胎非常好,有一个医术高明的公公,还有一个热心肠的烂好人婆婆。景夏在家待了两三日便回了王府,张太后待她也并无特别,只是经历被李太后劫持一事后,景夏做了她身边近身伺候的宫女。
一想到这个随时会被炮灰的职业,景夏在休息之时没少多习武,她很清楚她那三脚猫的功夫在职业杀手面前只有被杀的份。楚王回京成亲,王妃是原京城书香门第王家的嫡长女。
王府这几日一直在操办王爷大婚之事,整个王府挂满红绸贴满喜字。王府内所有的喜字都是张太后亲自剪出来的,景夏陪着她熬了三天三夜。李太后现在已经按捺不住,上次被抓的几个叛将还关在地牢里,等着天下平定后一算账。楚王担心她在婚礼时动手脚,所以这几日王府内外守卫森严,景夏被总管反复叮嘱数次要保护好太后。
成亲那日,楚王一身大红喜服,或许是因被监·禁多年的缘故,他的脸上并没多少笑容。迎了新娘子的花轿进门,大堂内挤满了跟着楚王一起打仗将士,一群糙爷们脸上扬着憨厚呆傻的笑容,比自己成亲还开心。景夏站在张太后身边,不敢松懈半分。好在婚礼顺利的过了,中场也未出现砸场子或是刺客行刺之事。楚王和王妃拜完堂后,景夏也跟着松了口气。
“送入洞房。”司仪高声唱道。
“楚王大婚,怎么都不给哀家送帖子呢?还好哀家回来得及时,否则错过了可真是遗憾呢。”人还未到,犀利的声音已经传了进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向大堂外。张太后和楚王听到那声音后,顿时沉下脸来,景夏心知是李太后回来了。不过她是怎么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避开楚王的耳目,从蜀州回到京城的?
张太后扬起笑容迎了上去,说:“妹妹回来了,真是有失远迎,小儿大婚办得简单匆忙,妹妹远在蜀州因此尚未送请帖,还请妹妹见谅。”
李太后绕过张太后直接坐到了高堂的位置,一身大红色的宫装比新王妃身上的嫁衣还要红艳,傲慢道:“你和楚王又何时将哀家放在眼里了?但是姐姐你可是无缘无故就从行宫里消失了,哀家还以为你升天了呢?想不到却先哀家一步回了京城。还有楚王,别以为你平了西北一带的叛乱,就可以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了,皇帝的位置是旭儿的,坐在太后之位上的是哀家,而不是张氏!况且在天下大乱之时大肆操办喜事,你置三军于何地?京城早已安定已久,为何不迎皇上回京?难不成你还想趁着手里有兵权逼宫?姐姐,你和楚王的种种如何让哀家恕罪?”
张太后站着,脊背挺得直直的,说:“徽朝的太后可不止你一个人,在先帝去世之前,哀家一直是中宫皇后,现在更是徽朝名正言顺的太后。既然妹妹今天来了,姐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太上皇是如何死的?行宫守卫森严,怎会无缘无故有刺客闯入?哀家前几日出城接楚王,为何会出现刺客要行刺于哀家?楚王已过而立之年,现在西北叛军已经平定,只剩残留的余孽,楚王回京有何错?妹妹诬陷楚王觊觎皇位,你有何证据?若楚王要登机为帝,为何不在当初众将士拥立之时就登机,还等到现在?还希望太后娘娘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太后目光坚定的看着李太后,丝毫不示弱。李太后也是个狡猾的,笑意盈盈的说道:“既然楚王如此忠心,那今天就把兵权交出来,让哀家看看。如若不然,只怕楚王拥兵自重居心叵测。”
“什么!”楚王的手下先不淡定了,纷纷出声议论道。
楚王倒不怎么将李太后放在眼里,他被这个女人打倒一次,绝不会被她打倒第二次。他手下的全是徽朝的精兵强将,都是他一兵一卒带起来的,和他一起打过江山,一起同甘共苦过,就算他将兵权交出去后又能怎样?凭李太后那帮手下能治住他们吗?“臣愿意交出兵权,来人,将帅印和虎符拿上来!”
“王爷,万万不可啊!这兵权交出去可就收不回来了!”
“是啊王爷,兄弟们都是跟着您一起将大徽朝江山抢回来的,只要您高呼一声,兄弟们愿意为您把李氏这个恶毒的女人赶出京城。这徽朝的江山原本就是您的!凭什么让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妇抢了咱们的功劳?”一人大声说道,随即在场所有男人都大声附和,已经有人先行一步将虎符和帅印抢回来交还给了楚王。
李太后回京也带了不少人回来,但那些草包无法和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实力战将相比,看到有这么多武将支持楚王,李太后的心里难免有些害怕,万一他们真的帮着楚王造反怎么办?当兵的大字不识几个最不讲理,又是些死心眼的。面对这样的场合,李太后难免有些心虚,急忙说道:“是哀家误会楚王了,在这里向楚王和姐姐陪个不是。”说着亲自上前握住张太后的手。
“楚王对大殷忠心耿耿,太后娘娘这么冤枉楚王要怎么说?”一个武将可不管李太后有多美貌权力多重,也不顾她的面子。
“就是,太后冤枉忠臣良将,实在太让人心寒,我们替大殷卖命又有何用!还不如回家种田,养一条土狗,至少狗比某些高贵的人强!”另一人说道。他长得十分高大,一脸络腮胡子,眼镜瞪得像一对铜铃。
李太后被人比作狗,还被说得猪狗不如,顿时气得不行,但碍于人多又不敢发作。她哪里想到自己的已经失心到了这种地步?看到在场所有武将都支持楚王,李太后十分心慌。万一楚王真的造反了怎么办?
“对,道歉!你贵为太后不能寒了臣子的心,更何况是贵为皇亲贵胄的楚王!”众武将纷纷说道。他们也不惧怕李太后,若不是她在捣鬼,也许就不会发生胡掳入侵中原大地的事,天下也不会大乱,他们也不会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在他们眼里李太后和小皇帝倒台是迟早的事,徽朝的江山迟早都是楚王的。
李太后被众将士逼得下不来台,尴尬得全没刚来之时的嚣张跋扈。这会儿张太后和楚王又没给她圆场的意思,她被逼得不知如何是好。向张太后求助,张太后仿佛没见到一般喝着茶。
等到众武将闹得差不多的时候,楚王才说道:“今日毕竟是本王的大喜之日,还请诸位先静一静给本王个面子。”
景夏站在张太后身边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楚王之所以敢和李太后叫板,也不惧怕显摆自己的实力,一部分原因有他当太子时立下的贤名,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现在手握重兵,几乎朝廷重臣都支持他,包括那些明面上支持李太后实际投诚于他的大臣。
有了楚王的话,刚才还义愤填膺马上就要造反的武将一个个都安静下来不再为难李太后,李太后这时候的脸色别提多难看,本来雄赳赳气昂昂的来,结果却成了落水狗,只得尴尬的干笑,说:“既然如此,哀家就先喝了楚王的喜酒再说。”
张太后命人端上酒来,李太后有些犹豫,万一他们在酒里下毒怎么办?张太后见李太后不接,亲自端上酒杯送到李太后面前,说:“妹妹怎么不喝?难道担心我在酒里放什么东西不成?这大喜的日子,又这么众目睽睽的,我怎么敢呢?”
李太后被张太后讽刺得脸色发青,接了酒杯后一饮而尽。
“太后还有什么话要说的话,当着众人的面都说了吧,免得你又受委屈了,到时候又是我的不是。”张太后接过她手里的空酒杯递给小婢女后说道。
李太后清了清嗓子,说:“哀家还是徽朝的太后,旭儿还是徽朝的皇帝。既然京城已经没有胡虏,现在已经重建好了,那么楚王不该让哀家和皇帝还留在蜀州那么个地方吧?如果楚王迟迟不肯迎皇帝回京,那么哀家不得不怀疑楚王别有用心了。”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事,无论怎样都要说清楚。
楚王笑道:“这是自然,本王原本打算在大婚后亲自到锦城接太后和皇上,想不到太后就回京了。宫室已经修好了,本王想选个黄道吉日迎太后和皇上回宫。所以还要麻烦太后和皇上在城外的行宫住上几日。”
李太后一听,顿时觉得不可行,万一楚王趁机动什么手脚的话,那她这么多年争取的一切就将毁于一旦,坚持道:“哀家不信什么黄道吉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好了。既然是楚王大婚的日子,那么日子一定不会差。楚王意下如何?”
楚王犹豫一阵,说:“那就依太后所言。众将士听令,去城外迎皇上回宫!”
☆、谁比谁更狠
楚王换了便装,吩咐宫里的人收拾宫室准备晚宴,自己领着京城的臣子和众将士出城迎接皇帝。纵然已近黄昏,但闻风而动的老百姓们还是将皇帝路过的大街围得水泄不通。还好楚王早调了军队来维持秩序,否则秦旭今晚回不了宫。
老百姓们指着秦旭豪华的马车指指点点,一边议论李太后。
“要不是李太后那个女人,只怕徽朝不会发生这次动乱,我家也不会只剩我一个!”
“听说皇帝现在小,朝中一切均由李太后把持,你说他们回京以后,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要再让胡虏糟蹋一次京城,我宁愿到南方造反去!”
“李太后当年为了当上皇后不择手段,在宫里做尽了坏事,谁知道她现在回京后会怎样对楚王和张太后?楚王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只怕李太后容不得他。”
“楚王现在势大,李太后还不敢拿他怎样。李太后要真敢杀楚王,我支持楚王造反!”一人说道。
“说话小声点儿,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你也说得出口?不怕被上面那些听到抓了关进大牢?”
“我怕什么?反正小皇帝的皇位也不会做得太久,李太后也是秋天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小皇帝秦旭坐在马车内,听到外面的议论愤愤不平,只是他刚回京城不敢发作。到了皇城脚下,先一步回宫的李太后早已盛装打扮,领着一众宫人站在门口等了。
楚王带着众将领朝秦旭的马车跪拜,大声说道:“恭迎皇上回京。”
众臣和宫人跟着附和说道:“恭迎皇上回京。”
秦旭由他的贴身宦官扶着下了马车,并未叫众人平身。直到他走到城门口的仪仗前,才说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此起彼伏的声音落在秦旭的耳朵里像魔咒一般。
“皇上,广陵宫和乾元殿已修缮多时,现已布置完毕,请皇上移驾。”楚王上前请到。
秦旭看了一眼他这个大哥,那时他只觉得自己和这个大哥比起来,自己显得渺小异常,也越发的觉得自己这皇位坐不久了。但是他不甘心,不甘心从小就活在前太子的阴影下,不甘心活在李太后的淫威之下,更不甘心自己只是个傀儡。虽明白自己没有实权,但看到众人都朝他跪拜,心里特别的解气,尤其看到这个大哥朝他跪拜时,非常大笑几声出出闷气。
到了乾元殿,秦煦安排好秦旭的宫殿,又到李太后那边。新调·教的宫女被掌事姑姑从各司各坊叫到长乐宫,先让李太后挑选。
李太后在一众宫女和太监之间走来走去,打量这个细看那个,还没选人的意思。这些都是张凤仪调·教出来的人,她可不敢用。蜀州行宫的宫人还未全部进京,但她又不能亏待了自己。
“哀家看这些宫女张太后让人都□□得很好,只是哀家用不惯新人,还是喜欢用用惯了的老人。贴身伺候哀家的宫女太监不日就到了,这几日先用着他们吧。哀家看着这几个挺好,就暂时让他们伺候着吧。”李太后思量再三后说道。
“太后满意要紧。”张太后说道,“你们都听清楚了?要好生伺候太后,不可有一丝马虎,在宫里做错事可不是道歉那么简单,给你们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被选中的宫女太监小心翼翼的低下了头,暗暗叹了声倒霉,懦懦的回道:“是。”
李太后处理好宫人的事后,亲昵的拉着张太后的手说道:“哀家刚回宫,这新修好的宫殿还住不习惯,姐姐留下陪哀家如何,也好让哀家有个伴儿?”
张太后不漏声色的将手从李太后的手里抽了回来,说:“太后难道忘了煦儿今日成亲,留下新娘子一个人在府里,若我不回王府只怕说不过去。我想太后是明理之人,不会让我连媳妇的茶都喝不到吧?”
李太后撒娇耍赖,不依不饶的对张太后说:“姐姐,你就依了妹妹这次吧。哀家在蜀州之时就听说王妃是个识大体的好姑娘,你不回去她也不会不高兴的。”
楚王倒是不怕李太后有什么破法子,说:“既然太后刚从蜀州回来不习惯,那母后就今晚就留下陪太后一晚,儿子明早和你一起回王府。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