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强]金科玉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刚刚一进屋时故意诱导错误,换了寻常人,多半就认定了幕后者就是孝义亲王,可这个郑家小姑娘却能联想到皇上。。。。。。
果然有几分意思。
孝义亲王颔首:“父皇准本王随意调度,请郑姑娘在此小住也是他的意思。姑娘放心,送你回宫就在这二三日,但是你要帮本王做一件事。”
郑离警惕心顿生。
“郑姑娘也不用怕,这件事说难倒也简单,说简单。。。。。。却也不是眨眼功夫就能办成的。”
孝义亲王一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二十几年前,母后尚在,皇后初承盛宠,步步高升。父皇与母后有些嫌隙,渐渐将后宫大权转交给皇后把持。英台发现银矿,当时英台县令不敢声张,又不愿将这个功劳叫知府白白占去,便请了当时的按察使郝都司悄悄递了秘折。然而后来,郝都司与英台县令先后病亡,家人也没查出半点蹊跷。这奏折也根本没出现在父皇的御桌前。”
郑离了然:那会儿还不是皇后呢,就敢私藏下这么重要的一份奏折!
“本王这些年来一直怀疑,母后的死和这份消失的奏折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她正是从皇后的宫中出来,便感染恶疾,一病不起。”
世子妃这时轻轻开口:“元后乃是我的本家族姐,出事前,我曾进宫探望过娘娘。当时太医院的掌院姓徐,恰好来为皇后问平安脉,我听的真真切切,说娘娘一切都好,只需注意饮食便可。”
郑离忙问:“就是告老还乡的那位徐太医?”
“正是她,怎么?郑姑娘认得?”
不但认得,那位徐太医还出手加害过逸哥儿。
郑离恍惚记得谁说过,徐太医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大,所以才萌生了告老的念头,更因为太医院倾轧的厉害,所以才解甲归田。
她沉声道:“徐太医因为在青州暗中帮人谋害无辜,所以被押进了青州大牢。”
孝义亲王冷笑:“郑姑娘这早就是过了时的消息。年前岳云进京,就已经暗暗处决了徐太医,对外却只宣称是徐太医自知加害人性命,无颜苟活。他家人也知徐太医罪行属实,所以没再追究。可本王派人去探查过,根本不是自尽,而是被活活勒死,制造了假象。”
世子妃眼角默默垂下两行清泪:“可恨这个徐太医,明明在那之前还说元后无恙,可转眼娘娘一病倒,他不知哪里弄来个病治簿,上面罗列着娘娘种种隐患病情,害的皇上被蒙蔽其中。”
皇上多情,当时一心偏向皇后,元后的死正是时候,刚刚好让出正宫娘娘的位置。文皇子年纪尚小,能保住性命已属难得,哪还有能力去查明真相。
可恰有一句话说的贴切。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如今皇帝的心在儿子孝义亲王这儿,皇后已是昨日黄花,到了被清算的时候。
孝义亲王看着沉默不语的郑离,开口道:“本王想请郑姑娘做的,就是找出当年按察使郝都司所写的那份奏折。本王只要有了奏折,皇后便可被治罪。当年你父亲忍辱负重的一番心血也没有白费。”
郑离冷静的判析着目前的形势,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孝义亲王的话可信吗?静园公主与他的联手,是不是也在暗中打探这份奏折?
118、婚姻
“即便殿下所说句句都是实情,可这么多年过去,殿下怎么敢保证当年的奏折还在?皇后素来谨慎,这种能叫她坠落云端的东西,皇后敢放在身边吗?若是寻常人,只怕也会急于销毁证据。”
孝义亲王笑着摇头,似乎对此抱有极大的信心:“换了别人,本王倒不敢确定,可皇后不一样。她性情谨慎不假,但也过分自信。这件东西是她取得皇后宝座的见证,更是害我母后香消玉殒的铁证。看见这份奏折,她能不断的回想起自己是怎么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并不是我说诳话,本王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对这个女人,只怕太子也不及本王了解的更多。”
孝义亲王年幼丧母,为求活命,只能抛弃嫡皇子的尊号,流落庙宇。
对当今皇后,孝义亲王恨之入骨,可没有皇后,他也不会成为历练出今日的本事。
可以说,是皇后的步步紧逼促成了孝义亲王的成长。
最了解自己的恰恰不是别人,正是你的敌人。
皇后狂傲自大,她在每每遭逢打击的时候,一定需要靠往昔辉煌成就来弥补心灵上的亏空,这份奏折就是她登上皇后宝座的一个里程碑,孝义亲王相信,东西一定还在,而且被保存的极好。
说句不客气的话,说不准,到皇后死的那一日,这件东西也是要被她带进棺材里的。
郑离思量片刻:“这件事事关重大,还请殿下给我些时间考虑。”
孝义亲王笑道:“这是自然。”说完便缓缓起身。“郑姑娘且在这儿安心养病,世子妃会尽心竭力照顾你,直至姑娘做出正确的决定。”
郑离听闻此话,心不免一沉。看来自己若不肯投效。孝义亲王便不肯放自己出行。
“可否请殿下准许郑离见见幼弟?”
“这些琐碎事姑娘不用惦记,郑家小弟在本王身边得悉心照料,比在岳家强百倍。本王又请了名医为郑小弟诊治,待他能开口说话时,再来见郑姑娘,岂不两全其美?”
郑离见孝义亲王态度强硬,知道对方打定主意是要把郑译捏在手心儿里做人质。自己除了顺从,似乎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
这边世子妃送走孝义亲王后,又陪着郑离坐了大半天,细细为她讲述了皇后当年是如何发迹。又怎样做出歹毒手段屡次坑害元后。这中间波折不断。经世子妃口中说出来。反有些戏说的意味。
等坐了大半日,世子妃也瞧出了郑离的心不在焉,只好起身告辞。
待她领着几名心腹出了这小院。往西沿着一条清澈沟渠缓行,上了廊桥。她身边的大丫鬟菊香开口道:“夫人有心事?”
世子妃恍然,看着菊香关切的目光,淡淡一笑:“没什么,只是觉得郑姑娘虽十分可怜,但本身要强,倒是个不错的孩子。”
菊香敢称为世子妃心腹,身上自然有两把刷子,一听这话,转念想了想。便笑道:“夫人是想为三少爷保媒?”
世子妃睨了她一眼,轻啐道:“这眼睛倒是贼,什么也瞒不住你!”
菊香忙赔笑:“夫人待我如至亲,自然是无话不说,更不说瞒什么。不过。。。。。。这位郑姑娘未免也太伶俐了些,怕咱们三少爷压不住。况且,她无父无母,家世也般配不起。”
世子妃一叹气:“我也犹豫这里。可你想想,殿下名下无数的庄子宅院,怎么偏就把郑姑娘安置在咱们身边?虽说是叫我出面帮忙照顾,但这里难道就没有别的意思?”
“夫人是说。。。。。。殿下有意撮合这门婚事?”
世子妃缓缓摇头:“我也不大确定,只好等世子回来再做定夺。”
当晚,襄阳王世子归家,一听妻子说起这个,不禁紧蹙剑眉。
“我早已经为老三相中了翰林院乔大人的小女儿,话音也已经透漏了过去,乔大人对咱们家老三赞赏有加,很乐意促成这桩婚事。怎么?你看出殿下有这个念头?”
世子妃忙道:“我看有几分意思。”
她对丈夫不经自己便擅自为小儿子定下婚事有些不满,遂抱怨道:“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况且素来看不起我们这些皇亲国戚,乔景峰怎么会愿意和襄阳王府结为姻亲?”
世子提及此便甚是得意:“乔大人在朝中风评甚好,从不与外戚往来。他家这个小女儿据说也甚有才华,但因不愿进宫,所以才藏在深闺。半年前乔家人去庙中敬香,遇见了老三,乔夫人见他仪表不俗,风流洒脱,于是才有了这个念头。”
世子揽着妻子的肩头微笑:“两个儿媳都是书香门第出身,翰林院家的女儿想必差不离。”
世子妃拉下丈夫的手,“不是我不愿意,万一殿下另有主意,咱们这样做岂不是要坏事?”
“哪有你说的严重?”世子不以为意,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宫中女官,并不足以叫孝义亲王大动干戈。
世子妃轻哼:“你别小看这个郑离,我瞧那丫头不简单,不然,怎么孝义亲王一听说她绝食便亲自来探望?”
世子眼前一亮,笑着拍手:“叫你这么说,我倒觉得是你险些好心办坏事。万一相中那丫头的是殿下自己呢?”
叫丈夫这么一说,世子妃顿时没了主意。
世子说的不无道理。
难道真是自己会错了意?
这一宿,世子妃翻来覆去的想,根本无心睡眠,反而是世子一觉到天亮。
赶巧第二天是三少爷休沐在家,世子妃趁着早饭的功夫,忙打发丫鬟叫了儿子来说话。
世子端着粥碗在一旁看热闹,也不戳破妻子的小心思,笑眯眯看着那娘俩。
三少爷见母亲又是夹菜又是嘘寒问暖,不多时就起了一身的冷汗,他忙将碗筷放下,慎重道:“母亲,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闹的儿子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世子妃嗔道:“看你说的,好像我这个当娘的多关心关心儿子还有什么企图心不成?”
顺势夹了一块儿子爱吃的酥香鱼饼在他碗里:“我和你父亲商量,你也到了议婚的年纪,家里替你看中了翰林院乔大人的小女儿,不知你可愿意?”
世子妃说完,连世子也停下了咀嚼,悄悄打量儿子的神色。
三少爷忙苦着脸道:“父亲母亲怎么想到了她?好好的一个女孩儿,非养成了酸臭儒生的性子,张口就是之乎者也,好好的话不会好好说,我要和这样的姑娘成亲,不用半年,非逼疯了自己不可!还请父亲母亲看在我是你们亲生骨肉的份儿上,饶了我。”
世子妃忙得意的看向丈夫。
儿子不同意,这门婚事就算白谈。
“那依你的意思,什么样子的女孩儿才可心?”
三少爷脸色微醺,一本正经的想了半天:“容貌倒也不必太漂亮,家世也不必太显赫,嫡出庶出无所谓。要紧的是本人聪明大方,别像乔翰林家的丫头,粗笨木讷。性情时而温柔,时而泼辣,心胸要宽广,说话千万不能扭扭捏捏。家里有没有钱不要紧,关键是心地善良,懂得关心别人。”
世子妃没好奇的哼道:“要是姓郑就更好了吧!”
三少爷不想自己的小心思被母亲看的清清楚楚,尴尬的一笑。
打从小儿子把郑离救回来时,世子妃就有些怀疑,现在听他这么一讲,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世子妃将目光挪向丈夫,示意他拿主意。
世子不动声色用完早饭,随手打发走有些不情愿的儿子。等屋中只剩下他夫妻俩时,世子这才慎重道:“你去试探试探殿下的口风,只说想给老三求个婚事,若殿下有好人选,你不必迟疑,立即应下就是。”
世子妃十分不情愿:“这话怎么说?万一殿下给儿子选个门不当户不对,又爱耍小性子的呢?我这个婆婆今后可不跟着受委屈?”
“胡说八道。我看你们娘俩才是被那个姓郑的丫头唬的分不清东南西北。连那样的家世你们都肯愿意,难道殿下属意的女孩儿就不是高门闺秀?何况。。。。。。”世子沉吟道:“咱们已经誓死和殿下坐在一条船上,就没有反悔的道理。不过是一个儿媳,你若不喜欢,娶回来便当个菩萨一般,好生供养着就是。”
话已至此,世子妃只好答应。
当天下午,她命管家悄悄给宫里递了话,如今孝义亲王正准备着代替御驾西行,想见一面并不容易,更何况孝义亲王本身不愿意叫襄阳王府引起皇后的过多注意。
乍听世子妃是想为儿子的婚事讨个主意,孝义亲王不觉一笑:“这个简单,孤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只是不知世子妃中意不中意。”
“殿下看好的人,自然没的说。”
“孤瞧着,养在别院里的郑离就很好。”
世子妃心中骤然升起一股喜悦,脸上却忙遮掩住:“这,这。。。。。。”
“怎么?世子妃是嫌那丫头出身不好?”
“殿下说哪里的话。郑大人为皇上尽心竭力,更丢了性命,这等忠臣人家的闺女,我们只有高攀的道理。”世子妃缓缓抬头,看着孝义亲王,试探道:“只是殿下怎么就看上她了呢?”
119、搜寻
在孝义亲王眼中,有利用价值的就看得上,没有利用价值的自然也就弃之如草芥。
襄阳王府虽然在朝中没有建树,只是以皇亲身份存在,但这一点却叫孝义亲王看重。他想扳倒太子,没有皇室的支持不行。襄阳王府因为先帝的原因,在皇室宗亲中说话极有分量。王府第三代子孙中,也就是金吾卫出身的三少爷堪当大用。
郑离门第不高,又是庶出,有些般配不上郡王府,但世子将来袭爵,郡王府必定要给三个儿子分家,都说娶一个好媳妇,绵延后三代子孙。郑离倒也当得起。
世子妃心事重重回了郡王府,晚上与丈夫一说,世子便沉沉的叹了口气:“既然殿下有了交代,乔家那里我便找个借口婉拒了。只是。。。。。。这个郑姑娘在偏院住了些许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殿下把人放在咱们身边,名义上是叫咱们照料,可暗地里,我这心始终悬着。万一叫皇后发现,整个襄阳王府都有倾覆之灾啊!”
世子妃忙道:“不会吧?好歹还有皇上呢?”
世子看着妻子冷冷一声嗤笑:“那只是孝义亲王的一面之词,究竟皇上是否知道这件事,他又是什么态度,咱们可都是模模糊糊的猜着,半点证据没有。你别忘了,当年要不是皇上一味偏袒皇后,元后娘娘何至于被逼死?也就是这二三年,皇上明白过来些。渐渐收拢皇后手中权力。可谁知道他心里是否还惦念着旧情?万一弄个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叫皇后有一丝的还生余地。。。。。。咱们家作为殿下同党,势必难逃她的报复。”
“所以说啊,娶了这个郑离也是双重的稳妥。”
世子妃轻推了丈夫一把。低声道:“成与不成,你倒是说句话啊?也叫我心里有点底气,要是殿下改日问起,我也不至于说错话。”
世子懒懒的睁开眼睛,正要开口,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丫鬟隔着门扉低声道:“世子爷,大管家求见。”
世子腰一挺,从摇椅上坐了起来。这么晚,要不是要紧的大事,管家不会亲自来一趟内院。
“快请。”
不多时。管家匆匆进了屋子。眼睛不敢乱瞄。只垂着头低声道:“世子爷,世子妃,隔壁院有了动静。”
“什么动静?”世子厉色问道。
“后门出来两驾马车。是精骑卫的人。”
世子忙看向妻子,世子妃刚从孝义亲王那里回来,殿下若有举动,怎么连一点口风都没有?
“要不要去看看?”
世子忙摆手:“糊涂,殿下既然不告诉咱们,就是叫咱们郡王府躲着的意思。告诉门房,无论瞧见什么都不许声张!”
管家应声而去。
此刻,夕阳只在天边留下几滴染色,暗青色的幕布上缀着点点红晕。长安各处城门正到了该关闭的时刻。进城的,出城的人渐渐稀少起来。两驾马车分别从北门和西门而出,驾车的是老把式,城门口的规矩熟悉的很,孝敬钱一递过去,没人会在意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长安城郊外,离着曲池不远有一个小田庄,庄子上住了十几户人家,四五十口人。庄子尽头有一个三进式的大院,多年来就这么空着,也没人知道主人家是谁。
这晚忽然驶进来两辆大车,引起了村民注意。
。。。。。。
一声声嘹亮清脆的鸟叫惊醒了酣睡中的郑离,她一起身,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宿醉了三天三夜的酒鬼。勉强扶着床头坐稳,郑离细细回想着昨晚的情况。
好像是丫鬟拿了一碗甜汤,自己喝过不久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郑离猛然记起,甜汤是一式三份,花缘、花镜呢?
她踉踉跄跄出了屋子,院中一个人没有,往日看着角门的婆子,来来往往的大丫鬟一个都不在。
疑团渐升,郑离直奔东厢,台阶上还摆着昨日刚刚换好的牡丹花树,大棵大棵的开着鲜艳花卉,争奇斗艳。郑离却无心赏阅,猛一推门,就见床榻上东倒西歪睡着花缘和花镜俩小姑娘。
“快醒醒!”她拍着花缘,又去推花镜。
好半晌功夫,花镜才揉着惺忪睡眼,打着哈欠:“这是什么时候了?”
不说话还好,一说话,花镜就觉得脑袋像是被戳进了几十枚钢钉一样疼。
“哎呦!”
郑离越加肯定她们仨是被灌了迷魂汤,昨夜睡得死死的。
花缘被拍了十几下,就是没有清醒的预兆。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