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强]金科玉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离微微犹豫:“既然太子执意,就容奴婢去和龚大家商议商议。不过有几句话郑离不知当说不当说。”

    太子欢喜道:“书女与孤不用心存顾虑,直说无妨。”

    “奴婢并未见过这位静园姑娘,但却与她身边的冯妈妈有一面之缘。以奴婢瞧,冯妈妈的嗓门虽大,却并不像山野村妇,反而有一种大户人家管家嬷嬷的气度。奴婢记得岳孺人曾说过,静园姑娘被卖进岳府时家中已无亲人,忽然冒出个姑妈。。。。。。不得不叫人奇怪。”

    郑离见太子果然面色微凝,遂又道:“再说静园姑娘的举动,往小了讲是性子骄纵,往大了讲就是给殿下招惹祸害。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一言一行至关重要,奴婢劝殿下千万不要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损毁名誉!伤了万岁与娘娘多年来的苦心栽培。”

    郑离没盼着自己几句话就叫太子削减对静园的喜爱,不过怀疑的种子一经种下,就会生根发芽,迟早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静园伪装的本领再高,也总要有露出破绽的一刻。太子虽然平庸,但并非愚笨,郑离需要的就是太子在与静园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捉住对方的把柄。

    。。。。。。

    皇后一病,太后立即建言皇上将协理六宫的权利交给雁妃。宣帝虽然犹豫,可太后的话又不敢违拗,幸而皇后明理,打发徐云亲自将凤印送去紫宸宫。

    如此一来,宣帝反而心中愧疚,每隔几日便来丹霞宫探视。

    雁妃得了封印看着像是占据上风,可却失了前一阵子皇帝的宠爱。

    六宫平衡,哪里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一晃进入五月,皇后的病在诸多太医悉心照料下渐渐康复,终于在端午节之前能起身前往曲池。初四傍晚,从天刚擦黑开始,宫门前的御道上便有工部官员领着人打扫,左右千牛卫轰赶来往行人。不多时,这长长的御道上铺满了细沙,十几个小太监拿着水桶不时点洒,免得扬起飞尘。

    天际微亮,御道两侧早停了许多官员车轿,这是专门迎皇上出宫的,等万岁爷的大部队开拔后,他们才能跟上。

    辰时一刻,皇上在紫宸宫用过早膳,领着皇后等诸位嫔妃在宝灵宫上了香,又亲自去明瑟殿接太后老人家。

    浩浩荡荡一大家子人,等真正坐上车轿出宫已经是巳时二刻。 丹凤门外的文武百官又饥又渴,却没人敢叫委屈。好容易从正门跑出来十多个小太监,一面气喘吁吁,一面拍着巴掌,百官忙下跪叩首。

    就听阵阵鼓乐之声从门内传出,少顷,丹凤门内列队而出的御林军举着一对对龙旌旗,上面勾画着雉羽夔头,紧随其后又有宫女们提着销金炉,里面焚着御香。值事太监们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才是十二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明黄御辇缓缓行来。

    太子骑在马上,紧紧护着太后的轿辇,等诸位嫔妃过后,那些大人们才哆嗦着两腿被搀扶着上轿。

    曲江上的龙舟扎着各色缎带,两岸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场面蔚为壮观。

    郑离却没这个荣幸一堵船赛,她一下马车便被皇后身边的宫女叫了去。

    “徐公公叫郑书女协助云裳姑姑先郑离内殿,等龙舟比赛一结束,各宫的娘娘们会来偏殿给皇后请安。”

    郑离原本要一赏曲池的兴致瞬间被熄灭,这次出门槐嬷嬷顺道把花缘、花镜两个小丫头塞给自己听差遣,见她俩也一脸沮丧,郑离心生不忍,叫住了前面一架车上的大宫女,请她捎带着将两个小的领去前面看看热闹。

    花缘、花镜高兴的又蹦又跳,那大宫女看着不禁羡慕:“郑书女待这俩孩子真好。”

    郑离笑道:“一年到头也没几次这样的机会,她们还小,见见世面也好!”郑离又谢过这位大宫女,自己则随了丹霞宫的人往偏殿而来。

    云裳领着十几个宫女收拾打扫,见郑离进来,忙道:“行宫这些死奴才,把娘娘小膳房里的炉子弄熄了,等会儿哪来热水沏茶?”

    郑离跟着去瞧,见灶膛里湿淋淋,还有黑灰水儿往外淌,一瞧就知道是有人故意拿着水往灶膛里浇。云裳在一旁恨恨道:“叫我逮着那使坏的,非割下她的舌头!”

    余下几个炉膛也都是同样的命运。

    此刻要重新起火,必定弄的到处是呛鼻的白烟,可不起火,皇后的小膳房就不能用。待会儿娘娘们一时若要个吃的,端不上去可就太丢皇后的面子了。

    云裳只顾着生气,郑离忙道:“让人先用鲜果榨汁,这个天刚看完赛龙舟,肯定又热又渴,倒也能蒙混过去。另外把御膳房的黄公公请来,那是能人,总有办法解围。”

    云裳无法,只能按照郑离的意思去做。

    行宫中的水果总类繁多,郑离见岭南的荔枝一筐一筐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喜的立即叫人剥壳捣碎,泞成汁子盛在碗中,又往里加了冰块,盛装的碗壁上立即起了一层白白的雾气。 另有鲜红色的樱桃,这个榨汁也好,就是味道微酸,最适合有身孕的人饮用。

  

 98、双喜

    小厨房里几个手脚麻利的太监一起干,没多大会儿就制好了水果汁。这可是没有任何添加的原味饮,化开的小冰块飘飘悠悠浮在上面,奶白色的荔汁,鲜红色的樱桃汁,叫人不觉垂涎三尺。

    几个小太监捏捏酸疼的胳膊,把榨好的甜汁放在高台上,碗口盖上薄薄的一层糯米纸,这才长长地嘘了口气。

    郑离瞧见还留下不少捏碎的肉丁,忙叫人把干冰磨碎,将这些樱桃肉和荔枝肉垫在里面,淋上一些蜂蜜。

    “把这个拿去给云裳姑姑解渴。”

    小太监忙端了出去孝敬,不大会儿就见云裳笑眯眯的跟了进来:“你倒是会像办法,娘娘们尝了一定都叫好。”

    “都是碎肉沫,哪里敢叫娘娘们品尝!”郑离一指高台上摆着的十几个青花盏:“大伙儿辛苦半天,做了这个,勉强能入娘娘们的口。”

    这些被抓苦力来的小太监们高兴的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在小厨房的差事本来就没什么体面可言,就算前面娘娘吃的好有了赏赐,那也是掌勺大师傅拔头筹,他们这些小虾米只能干瞪眼瞧着。云裳姑姑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她只辛苦辛苦张张嘴,说他们这些小太监们一句好,那就是受益无穷。

    郑书女在云裳姑姑面前提拔他们,大伙儿都不知多高兴。

    云裳瞧了瞧众人,见一个个面带喜色,不禁笑道:“得,你们这个功劳我都记着,娘娘若待会儿问起,我不会叫你们白白辛苦。”

    众人忙不迭的奉承起来,弄的云裳比吃了刚才的冰粥还痛快。

    这边黄公公领着人重新掏空了炉膛,勉强升起了火,火苗却不甚旺盛。

    “先用干柴熏着灶膛,半个时辰后咱家再打发人过来瞧。若是不中用,娘娘的午膳就在万岁爷的大厨房里做。”黄公公接过郑离递来的帕子擦手,一眼瞧见高台上的青花盏,不禁好奇:“那里面是什么?”

    郑离赶紧叫人端来一碗:“黄公公尝尝。”

    黄公公先抿了一口,凉意立即沁透心肺:“嗬!好痛快!”黄公公大口饮尽,对这个樱桃汁赞不绝口,“万岁爷口味偏酸甜,一定喜欢!”

    云裳和郑离哪里有不明白的,赶紧叫人用瓷壶满满的装了鲜露,另打发个沉稳的太监提着随黄公公回大膳房。

    黄公公能在御膳房里叱咤十多年也不是等闲之辈,人情世故从不叫人抓把柄,他一会去便叫人送来个大食盒,里面都是刚刚蒸好的各色糕点。芝麻卷、枣泥糕、奶汁角、金丝酥雀、莲子糕。。。。。。各色齐全,有酥脆的,有绵软,有奶香的。

    “黄爷爷说,刚传来消息,皇上和娘娘们在前面已经用过午膳,一时半会儿还不用生大火。晚膳是大厨房预备的行宫家宴,今日就辛苦小膳房的几位公公,昼夜不停的熏着炉子,明早黄爷爷再亲自来看。”

    云裳放下心头一块巨石,叫人把食盒里的东西干干净净摆在橱柜里,用小铜锁锁住,更命人亲自把守。

    郑离见云裳把钥匙郑重的放在怀里,不禁笑道:“你也太过小心了。”

    “我哪里敢不小心!”云裳低声与郑离道:“咱们才来就下绊子,指不定后来还有什么招数没使出来呢!这儿毕竟是武贵妃的地盘,咱们姐妹好歹警醒些,不落错处就好。”

    二人正说着,一个面生的小宫女在门口怯怯的往里张望。云裳一抬眼就瞧见了她:“你是银翘姑姑身边的宫女?”

    那小宫女赶紧点头,可还是不敢把脚往膳房里迈:“银翘姑姑打发奴婢来问,那个酸酸的凉凉的露还有没有,若有,请云裳姑姑借我们一壶。”

    云裳大笑:“这个银翘好贼的耳朵,肯定是从黄公公那里听来的。”她忽然笑容一僵,忙问道:“玄音禅师也在行宫?”

    小宫女点点头:“禅师陪在太后身边看龙舟呢!银翘姑姑说外面热,也想弄些鲜露给禅师解渴。”

    云裳消了大半兴致,打发人给倒了些,那小宫女自是千恩万谢的去了。

    “只要是玄音禅师在太后身边,万岁爷眼里就再看不见咱们太子殿下的好!”云裳偷偷和郑离抱怨:“娘娘心里肯定不痛快,等会儿回来你我都小心着伺候。”

    午后太阳越发炽热,许多娘娘、公主不堪袭来的阵阵热浪。可赛事正酣,宣帝难得好兴致,一定要给夺冠的龙舟队亲自授奖。他不走,底下这些妃子谁敢擅自离开?虽然身边放了冰山,可一个个还是熬的小脸红扑扑,一摸面颊甚至烫手。

    好容易等到皇上倦怠起身回去休息,皇后这才领着一干人往自己的大殿来。

    殿中窗门大开,四个角落放着莲花缸,缸中坐着冰山驱除暑热。众人一进来便觉得凉意袭人。

    雁妃长舒一口气,笑道:“还是皇后娘娘这儿凉快,臣妾的暖香阁是不敢比的,冬天还好,这夏日里就闷得像个蒸笼。”

    妃嫔们不免跟着雁妃一样吃醋。

    皇后头上还顶着十几斤沉的凤冠,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却还端着正宫娘娘的架子,凤冠上的金丝穗不晃动半分:“本宫记得那暖香阁还是万岁爷当年亲自指给雁妃妹妹的,妹妹那会儿产后身体虚弱,万岁爷就将自己的份例炭火拨了三分之一给妹妹。结果雁妃妹妹的屋子又香又暖,大冬日里院子中竟然冒出了新绿。”

    雁妃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郑离在远处瞧了心中奇怪,那些进宫不久的妃嫔们也是头一回听说此事。雁妃诞下二公主还是十三四年前,宫中早就是新人换旧人,许多讳莫如深的秘密也就渐渐没人知道。

    今日皇后一番话,顿时让雁妃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雁妃强颜欢笑:“都是陈年往事,皇后娘娘还记着!这么热的天,臣妾还想求娘娘赏口好茶呢!”

    郑离赶紧给小宫女们打手势,鱼贯而入的宫女们每人手中托一个银盘,盘中两只小碗,一碗白莹莹,一碗红彤彤,果香味儿满满的往外溢。

    皇后捡了一碗浅尝,扭头瞧了瞧郑离:“这必定又是你的主意?”

    郑离忙笑道:“小膳房的公公们看那荔枝和樱桃都新鲜,所以想出这个主意为娘娘降暑。刚刚御膳房的黄公公来给娘娘送糕点,看着也说好,要了一份准备呈给皇上。”

    皇后脸上的笑意更深:“你这孩子年纪不大,做事却沉稳!”

    她正分心和郑离讲话,那边妃嫔们也都畅饮着甘露,唯独雁妃端着盛了樱桃汁的碗一阵阵干呕。

    “雁妃这是怎么了?”“别是刚刚中暑了吧?”“瞧这脸色怎么比纸还白?”

    大伙儿纷纷关心的讯问,雁妃将碗盏推远,胃里还是一阵阵翻滚。

    四公主的生母洛妃娘娘不禁猜疑道:“雁妃姐姐是不是。。。。。。有喜了?”

    此话一出,满室寂然,妃嫔们都悄悄拿眼睛觑皇后的神色。

    近来雁妃深受恩宠,虽然年纪不小,却也没断绝怀孕的可能。若肚子里真怀了个宝贝疙瘩,雁妃这下子可就又要风光起来了!

    皇后忙叫人传太医。不多时,太医院掌院亲自过来请安。一番问诊,雁妃果然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

    皇后笑着指了指余美人等四人:“她们几个也跟着侍奉万岁,老大人帮着瞧瞧,若也得喜讯,咱们一并告诉万岁岂不更美?”

    老太医连忙答应,正要为余美人号脉,余美人却胆怯的往后的躲了躲。

    “娘娘别担心,不过是寻常的问诊。”老太医笑呵呵的出言安抚,自徐太医告老还乡后,他就是这太医院里的第一人。平日只管皇上和皇后的病案,像余美人这样的低级嫔妃,还不值老太医辛苦。今天也就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然他是不肯随便为别人看诊的。

    余美人见众人都盯着自己,惴惴不安的将手腕放在桌案上,小宫女连忙搭上手帕。

    老太医静默半晌,忙起身笑道:“恭喜余美人已有足月的喜脉!”

    两位妃子一前一后传出喜讯,皇后虽然心里不舒服,面子上的功夫却不肯落下,她连忙打发徐云亲自去给皇上报喜。不多时,宣帝的御辇就到了殿前。皇后率领妃嫔们连忙出来接应。

    “梓潼辛苦!”宣帝高兴的搀扶起皇后,又左右张望,却不见雁妃及余氏。

    “臣妾想着外面太热,只叫郑离陪着两个妹妹呢!”皇后嗔道。

    宣帝十分感慨:“宫中许久没有好消息传出,这一下就是两人有喜,免不了辛苦你。朕想着。。。。。。武贵妃在行宫闭门思过也算小有成效,这次就叫她一并回去与你协理六宫。”

    宣帝打量着皇后神情,看其是否有不喜之色。

    然而皇后早有了心理准备,此刻皇帝刻意试探,她又哪里会露出半点破绽?就听皇后莞尔笑道:“万岁想的就是比臣妾周全,一来雁妃妹妹年纪不小,怀孕更艰难,若仍旧叫她帮臣妾打理六宫事务,难免要疏忽调养。二来武贵妃经验更足,臣妾也能多分出心思来照料余氏。”

 99、赏罚

    宣帝对皇后这种识大体行为十分欢喜,天家最重皇嗣的传承,可惜宣帝的女儿虽然众多,但儿子却没几个,除了元后所生的文皇子,东宫太子,以及武贵妃的敬皇子,余下还有个生来就跛脚的,不能堪当重任,所以宣帝早早打发他去了封地,只有个中安郡王的称号,也是希望他平庸平安,能顺顺利利成人。

    宣帝骨子里又有些重男轻女,对几位公主并不上心,所以特别希望这些后宫妃子们能开枝散叶,最好能一连添两个儿子才好。

    众人侍奉着宣帝进了内殿,雁妃和余美人忙起身要跪迎。宣帝哪里舍得,他一手搀住雁妃,一手拉了余美人,左右打量,脸上泛起浓浓的喜色。

    虽然两人同时被诊出有孕,但雁妃的风头完全压过了余美人。

    几个宫妃们窃窃议论着,雁妃也算是苦尽甘来,先有太后撑腰,现在又有了身孕,若真生个儿子,怕今后宫中就要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郑离远远看着这些等级略低的小妃子们忧心忡忡的盘算,似乎在琢磨今后是仍旧抱着皇后的大腿,亦或是改投雁妃名下,又或者此刻雪中送炭,与武贵妃拉近关系。。。。。。

    都说后宫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这些漂亮的女孩儿们在进宫的第一天或许还抱着种种美好的憧憬和幻象,可熬到今天,恐怕那些幻象早都已经破灭。唯独支撑她们挺下去的,只有活着这一个信念。

    宣帝与太后的赏赐流水一般送进两个孕妇在行宫的住处。

    雁妃抱怨了两句,说现在住的暖香阁太闷热,宣帝便立即命人从宫中搬来了白玉屏风。这屏风用天山上采集的白玉精心雕刻做成,上面勾勒着八仙过海的图样,后面却是七仙女献蟠桃。若放在卧室内可自然生凉,却又不似冰块那样寒意逼人。加上美玉养人,对孕妇和胎儿最好。

    这白玉屏风是当年萧大将军破了天山之围,缴获的西夷贡品。宣帝十分喜欢,每逢盛夏都会拿出来摆摆。

    雁妃得了此物,腹中胎儿越发显得金贵,太医院几位妇科能手都被安置在这儿,每日三次诊脉,由掌院亲自审阅脉案。

    反观余美人这儿,赏赐倒也不少,可皇帝却不肯再往她的屋子再多来一步,倒是刚刚抵达行宫的鲁婕妤一跃成为宣帝新宠。

    这日郑离正听皇后聆讯,徐云匆匆走了进来。郑离瞧他脸上的肉紧绷,嘴唇抿成了一条线,两眼冒出的寒光像把锥子要刺人。郑离便猜是出了大事,忙要躬身告退,徐云却先开了口。

    “娘娘,大事不好!余美人不慎落水了!”

    皇后大惊:“什么?人可救上来了?”才诊出脉象就不慎落水?皇后下意识是什么人在做手脚。

    徐云低着头,声音越发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