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强]金科玉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虽然这样说,但已经敏感的察觉到太子目光里的惊艳之情。郑离下定决心要对太子敬而远之,槐嬷嬷说的不错,皇帝的儿子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太子如此,玄音禅师更是如此。

    郑离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可惜事情发展却未必按照她的意念来。

    晚间照例和花缘、花镜在院子里练习,余下的小宫女们便跟着槐嬷嬷灯下做女红。忽然外面来了两个面生的小太监,站在大门口抻着脖子叫喊。

    “哪位是郑书女?”

    花缘趁机偷懒,忙跑过去,歪着头瞅了瞅人,却不认得:“你们是谁?找郑姐姐干嘛?”

    小太监忙笑道:“我们是东宫的,太子殿下打发来送些灯烛给郑书女。”

    槐嬷嬷闻听声音已出了屋子,拨开匣子往里瞧,是渠勒进献的银松蜡。

    这种蜡烛用渠勒特有的银松油熬制成,燃烧时没有烟,更不熏眼睛,甚至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松香。可惜因为银松昂贵,银松蜡也历来只有宫中才能使用。

    宫女们是不配用的,太子此举立即引得槐嬷嬷脸色一沉。

    她扭头看向顶着大海碗的郑离。郑离面色坦然,嘴角始终微微上翘。

    东宫两个小太监是从几十个人里抢来这差事的,来的路上还议论这位郑书女是哪尊大佛,能被太子高看一眼。可眼下,小太监却犹豫了。

    新安苑的气氛怎么透着不对劲儿呢!

 

 70、嘉奖(二更)

    东宫小太监去回旨的时候,太子正给皇帝写着请安的折子。闻听两个小太监没办成差事,银松蜡原封不动拿了回来,心下顿时不悦。手中的狼毫往旁边一甩,豆子大的墨点儿成串淋在紫檀桌案和奏折上。

    地下伺候的小太监阿吉一缩脖子,忙陪笑道:“太子别动怒,小的们不会办差事,奴才亲自走一趟新安苑,不怕郑书女不收。”

    太子不过一时之气,被阿吉这么一劝,反而叹口气命人把外面两个不争气的东西叫进来。

    那俩小太监也知今日办错了差事。他俩本是兴冲冲从吉公公处讨了脸面,谁承想却是个坑人不浅的祸事。

    阿吉瞄着太子的脸色,冲地上俩小太监的心窝子一人一脚:“两个没用的东西,太子殿下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留着你们什么用!”

    阿吉一努嘴,其中一个小太监会意,忙苦着脸道:“太子饶命,并不是奴才们不尽心办差,是,是新安苑那位槐嬷嬷实在厉害,奴才们连郑书女的面儿都没见着,就被几个小宫女给轰了出来。”

    太子讶然:“你们就没报东宫的名号?”

    “哪能呢!奴才们还怕郑书女不知是谁的心意,一进去就报了名号,可还是被槐嬷嬷给撵了出来。”两个小太监自觉比窦娥还冤,在这皇宫里面,有几个人接过太子的礼,这份殊荣不但不领,反而被赶出去,可奇不奇?

    太子并不认识槐嬷嬷,不想后宫之中竟还有人如此张狂,连他的面子也敢驳!

    倒是阿吉对槐嬷嬷的大名有几分了解,忙低声道:“殿下,奴才听说这位槐嬷嬷是武贵妃的人呢!”

    太子立时竖起眉毛,声音都尖锐了几分:“你没弄错?”

    “十有八九,当年武贵妃上位,听说可都是这位槐嬷嬷的功劳。”阿吉心里念叨,这话怎么查证都没错,关键看主子怎么想。

    太子果然没再问,只叫人将那些银松蜡送回东宫小库房。

    再说新安苑,槐嬷嬷的怒气就未必比太子少多少。她把郑离叫进屋子里,紧锁大门:“我说过多少遍,少和皇子皇孙们往来,你这个小丫头怎么就听不进去!太子是皇后的命,即便是太子先与你示好,可传进皇后的耳朵里,那也是你先勾搭太子,狐媚未遂!”

    郑离感激,笑着将事情始末说与槐嬷嬷听。

    “阿离若真巴结太子,刚刚两个小太监一提这事儿的时候,我哪有不上前的道理?”

    槐嬷嬷静下心来细想,就有几分尴尬,可她又不愿意抛下面子,便只道:“虽然不是你主动巴结,可见了太子就该远远躲着。今日我替你挡下一次,未必没有第二次。或是去攀高枝,还是求平安,你好自为之。”

    郑离笑着去搀槐嬷嬷出去:“嬷嬷放心,我不是那没分寸的毛丫头。况且这次之后,太子多半也觉得我这人不识抬举,哪有可能再给好脸色?我时常避着就是!”

    不知是不是郑离的话应了预兆,后来几次去丹霞宫都没撞见太子,皇后更像从不知晓似的,问也没问。

    一晃快到年下,皇帝在行宫已经住了两三个月。

    皇后再淡定的心思,此时也不免急迫起来。三个月来,皇后经手的奏折寥寥无几,文华殿的角落里都快结下了蜘蛛网。

    丹霞宫这儿没动静,后宫却乱了套,妃嫔们隔三差五走动,就为打探皇帝的消息。幸而腊八前的不几天,行宫传来皇帝旨意。

    请太后、皇后行宫过年。

    这种做法根本不合祖宗规制,皇后想叫太后去劝劝万岁,可到了明瑟殿,太后她老人家早打好了包袱卷,就等着和皇后启程呢!

    皇后再糊涂,此时也明白这是皇上和太后联手布置是局,为的就是架空自己。

    徐云瞄着皇后的脸色:“娘娘,奴才心里怕的紧啊!”

    “你怕什么?”

    “娘娘,万岁爷的心思是越发的不好捉摸了。这两三个月的功夫,朝中就变了风向。万一过了年,皇上仍旧不肯回宫。。。。。。”

    皇后抬头:“不会,今年辽北大旱,万岁爷早言明开春便去登山祭祖。本宫担心的是。。。。。。届时他独自回宫,反把咱们丢在曲池,到那会儿我们先前的努力就全完了。”

    徐云耳朵嗡嗡作响:娘娘是万岁肚子里的蛔虫,若娘娘如此说,十有八九是准的。

    “娘娘赶紧想个应对的法子才好啊!”

    皇后为今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选秀一事上:“本宫走后,留下云裳协助郑书女选秀,要大张旗鼓,风风光光的办这件事,逼着皇上届时不得不把本宫迎回来。”

    徐云想了想,这倒不失一个好主意,遂去与云裳商议。

    腊月二十八,太后与皇后起驾前往行宫,宫嫔之中只带了几个年轻漂亮,却品级低微的才人。

    大部队一走,后宫顿时冷清的像个冰窟窿,没能巴结上皇后大腿的妃子们立即化身成了深宫怨妇。

    新安苑这儿不免也受到波及,最明显的就是御膳房每日送来的饭菜越发清汤清水,还是槐嬷嬷看不下去,亲自走了一趟才稍好些。

    可那些不及新安苑面子大的宫室,就只能委屈的熬年关。

    皇后派来的云裳似乎铁了心要也郑离打好关系,娘娘一走,她就抱了被褥来与郑离同住。云裳本就是新安苑出身,小宫女们口中的大姐姐,她搬进来后,花缘等少不了对郑离有些冷落。

    唯独花镜待郑离始终如一。

    没了男女主人的皇宫就像失了精魂一般,各处冷冷清清,倒是有个例外,承欢宫日日门庭若市。

    汤姑姑、郑离、云裳三人分工明确,从里到外对承欢宫进行了修缮,大到屋檐廊柱,小到茶杯器皿,没有不留心处。针线局昼夜不停,连续赶制秀女们统一的着装。

    槐嬷嬷把小宫女们两人分作一组,与汤姑姑对着单子安排人手。

    谁给秀女们打水,谁梳头,谁管衣裳,谁送膳食。。。。。。都是井井有条,没有疏漏。

    汤姑姑原还有些瞧不起郑离,眼下却不敢再这样说。

    选秀这样大的场面,就连她和槐嬷嬷这样老油条都有疏忽的时候,这个年纪轻轻的郑书女却纹丝不乱,把前后调度的井井有条。

    差事干的漂亮,皇后自然得了消息。不但嘉奖了一干人,更准郑离出宫自行过年。

    云裳一得信儿赶紧过来恭喜:“好妹妹,我就说,你吃的这些辛苦娘娘都是看在眼里的。出宫回家团聚,这样的恩赐,我们想都不敢想。”

    槐嬷嬷是云裳小时候的训育女官,闻听此话笑骂道:“怎么不敢想,再过三四年你也二十五了,难道还不出宫嫁人去!”

    云裳没有大伙儿预想的羞红,反而尽显苍白色。

    槐嬷嬷一瞧便觉不对,赶紧拉了云裳低声道:“傻子,你难道忘了嬷嬷当年告诫的那些话?后宫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趁着年轻早早的离了这地方,免得落得和我们一般下场!”


 71、团聚

    槐嬷嬷联想到丹霞宫传出来的那些流言,不禁捏住云裳的手腕厉色道:“你是不是真和徐云那狗东西。。。。。。”

    云裳的头垂的更低。

    槐嬷嬷身子撑不住微微晃动,几乎有栽倒的趋势,郑离赶紧上前搀扶住她。等槐嬷嬷坐稳凳子,捉住手边的柳条枝就要抽云裳。

    郑离一把按住:“云裳姐姐终归是皇后娘娘的人,嬷嬷真心为她,好好劝说劝说便是,柳条却是万万不能用的。好歹给娘娘留个颜面!”

    云裳感激的看向郑离,槐嬷嬷这猛一下子气血更旺,啐道:“早知道你烂泥扶不上墙,当初也不值得我百般使力送你去丹霞宫当差。原盼着你自己珍重,没想到还是落得和那些阉人一同苟且。”

    云裳被几句话刺得面红耳赤,脸上一片能拧出胭脂汁子似的红霞:“嬷嬷你错怪了徐公公,他虽然是个宦官,可待我却是一片真心。我不比郑书女,小小年纪就进了宫廷,家乡早没了人,都死绝了。除一心投靠主子,求得安身之地,出宫也是死路一条。”

    槐嬷嬷冷嘲道:“一心投靠?那也得看看主子是谁!”

    郑离觑着槐嬷嬷,觉得槐嬷嬷说这几句话时,目光有意无意落在自己身上。

    难道说给云裳听是假,说给自己听才是真?

    郑离静下心不言语,只看二人如何对答。

    槐嬷嬷哼了哼:“皇后进宫时不过是个品级低微的小小美人,娘家陪嫁了一个十一二的小丫头。徐云跟着皇后的时候与那小丫头年岁正相当,都说两个人有些暧昧。结果呢!哈!为了扳倒元后,皇后可谓费尽心机,那小宫女死的不明不白,徐云倒是平白官升一等,成了皇后身边的总领太监。”

    云裳再怎么说也是皇后的人,槐嬷嬷这样毫无遮拦讽刺皇后作为。。。。。。

    郑离尴尬的站在二人之间,槐嬷嬷瞥了她一眼:“你不用怕,云裳虽然心里向着皇后,可这种话,借着她十个胆子也不敢与皇后告密。”

    云裳的身形一瑟缩。

    槐嬷嬷十分满意云裳这种恐惧之情,冷笑道:“因为皇后恼羞成怒之下,必定也不会放过这丫头!”

    手中的柳条抽的桌案“啪啪”作响,虽然没抽在云裳的身上,却比打在她心头更难受。

    “郑书女,你可要谨记云裳的教训,千万别走这条老路!”槐嬷嬷累了,她不肯再看两个女孩子。

    郑离还想问些什么,可到嘴边的话又不知该怎么表达,只好搀扶起两腿僵硬的云裳,一步一踱出了房间。

    大门在轻轻阖上的一瞬,槐嬷嬷忽然睁开眼睛,可惜。。。。。。只来得及捕捉郑离裙角的那朵栀子花。

    。。。。。。

    云裳闷闷的不说话,郑离斟了杯茶在她面前:“今天的事儿你也别多心。槐嬷嬷和你怎么说也有师徒情谊,许多话虽然刺耳,但用意是好的。”

    “我不怪槐嬷嬷,只是事到如今已经身不由己。”云裳想到那一次要不是徐云开口求了皇后,说不定自己真被打发去了玄音禅师身边。

    她侍奉皇后多年,但是在皇后眼中,也无非就是颗棋子,能利用的时候就尽情利用,没有价值的时候。。。。。。远远的丢弃就是。

    云裳想到那种后果便觉得遍体生寒,她赶紧拉住郑离的手:“阿离,槐嬷嬷说的对,你万万不能学我,要,要时刻提防着徐云。”

    提防什么?怎么提防?

    郑离再问,云裳无论如何也不愿说。这一夜,二人均是辗转反侧,无心睡眠,

    次日,千牛卫重云亲自来护送郑离出宫,花缘、花镜等万分不舍,但想着初三便能得见,大伙儿又开始兴致勃勃的帮郑离准备出宫的小礼物。

    花缘充分发挥她的好人缘,进了御膳房逢人便叫哥哥、叔叔、大爷。虽说大部分御厨都跟着皇后去了行宫,可总算还有些不得势,却手艺好的高人。赶在郑离出宫前,花缘讨来一大包翠玉豆糕、杏仁饼。想到郑姐姐对她的好,胖花缘又把自己珍藏的松仁粽子糖用纸包了,一并给郑离带去。

    余下小宫女皆有礼物相送,弄的郑离十分不好意思,还是槐嬷嬷笑道:“你真心想谢,不妨就捡宫外那些新鲜的玩意买些送大家。这些孩子都着实可怜,早早的进宫,若是在外面,也能见识见识长安城的庙会,十五的花火。”

    郑离爽快的应下来。

    其实,新安苑的小宫女们已经是非常幸运的孩子。至少槐嬷嬷从不刻苦宫女们的月钱,甚至还时常求了御膳房帮大家改善伙食。远的不说,就郑离所知的承欢宫,汤姑姑底下的宫女官宦没有不怨声载道,被克扣的紧,有个机会就想往别的地方调,可见汤姑姑人品如何。

    郑离进宫领过几次月钱,虽然少的可怜,却还足够买些胭脂水粉,糖果桂花糕送大家解馋。

    一时车马出了宫门,颠簸在通往青龙坊的官道上。足足走了近两个时辰,才看见岳家门前的石狮子。

    天气寒冷,挡不住门口张望的人满怀热情。房氏裹着厚厚的青毛大氅,怀里捧着鎏金小手炉,旁边站着的是抱着阿译的乳娘。

    阿译被衣裳被子严严实实的捂着,只留下黑溜溜的大眼睛好奇望着街上的一切。

    郑离拎着小包裹跳下马车,欢喜的奔向房氏和郑译。

    大家见面难免感伤,还是里面岳云听说郑离到家的消息,叫赶紧进去说话。

    “岳爷爷什么时候到的?”郑离一面往院里走,一面好奇的问着。

    “早半个月前就进了长安。”房氏压低嗓音:“说曲池离着行宫近,便带了三娘暂住在青龙坊。其实是你二伯父、二伯母闹的厉害,老爷子不愿意搀和,所以才找了那样的借口。”

    郑离有些惊讶:“二伯父、二伯母也来了长安?”

    “一定要来,说是给你二伯母的娘家老夫人过寿!”

    房氏庆幸她们先行一步,否则大夫人的怒火可不是人人都能接住。

    进屋给诸人请安,岳云望着气质明显变化的郑离,不禁慨叹道:“到底是宫里面的水养人,才几个月的功夫,阿离俨然变了个模样!”

    郑离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只说是宫里的一位槐嬷嬷教导的好。

    岳云却肃然起敬:“宫中能人异士多,你在里面当差,要切记言行,千万别得罪她们。尤其是宦官,皇后身边有位徐公公。。。。。。”

    郑离笑道:“徐公公如今是丹霞宫掌宫太监,为人和蔼,倒也乐意在娘娘面前提携我。”

    岳云颔首:“那就好,那就好!我这儿带了些青州特产,你再进宫时记得拿去孝敬这位徐公公。”

    青州特产不过就是些甜瓜、绸缎,然而徐云未必能入眼。一想到岳三娘要进宫选秀的事情,郑离多半猜出这特产“特”在什么地方了。

    她莞尔一笑:“听说三姐姐也在,怎么不见人影?”

    “她性子脱跳,我叫她跟着嬷嬷学规矩,咱们暂且别烦她!”岳云兴致高昂,又听说千牛卫亲自来送郑离回家,忙叫人去请,他又打发人去岳临书的宅子叫那夫妻来青龙坊。

    晚上大家热热闹闹凑了两桌,另有岳临书请来的戏班子作陪,院中轻歌曼舞,乐声袅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离趁着大家不注意起身往后院儿来。乳娘正在房里抱着郑译练翻身,一见郑离,不禁欢喜道:“姑娘!”

    芬儿、翠儿一个斟茶,一个端火炉子,屋中热气腾腾,人人面带喜色。

    郑离暖了手,将正努力扭动小屁股想要翻过去的郑译抱了起来。

    屋子里温暖,阿译早除了身上的一身拘束,只穿着一件棉布小褂,小腿离了地面,心情很是不爽,两条胖腿乱踢。

    郑离对着小家伙的腮帮子香了一口,淡淡的奶香扑来,郑离长久压在心头,于宫中日日紧绷的弦终于得以松弛舒缓。

    三个月不见,阿译恐怕早忘了自己这个姐姐。

    乳娘忙道:“说来也奇,姑娘走后,二少爷便开始哭闹。”

    郑离倏地扭头,心中大喜:“果真会哭闹了?”郑译出生那日都说不吉,武家又请人帮着算命,说他是天煞孤星转世,谁沾上谁倒霉。后来郑译不哭不闹,外界更认准这个流言。若非岳家早就连出命案,只怕在她们姐弟登门后,都会归罪到郑译头上。

    乳娘笑道:“是!后来还是萱姑姑怕二少爷哭坏了嗓子,就让我抱着二少爷每日在姑娘的闺房里玩耍,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