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继母养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她养病这些日子,就看见他为此哭了好几次,也不出去跟别的小孩玩了,性格也变得孤僻很多,她还真怕他会出什么问题。
  小虎子还是挺聪明的,立刻抱住了傅折桂,“奶奶是坏人,小虎子不要她了,要娘。”
  要是张氏听见这话,估计能把鼻子气歪了。她捧在手上帕摔了,含在嘴里怕坏了的李家大孙子啊,竟然这么简单的就把她抛弃了。
  其实真是这么简单吗?这要说傅折桂这个人,前几次小虎子哭着回家,张氏立刻出去找人理论,根本不安慰小虎子,是傅折桂让小虎子感到了温暖。
  还有就是小虎子最想要的始终都是娘,心病也是娘,张氏对他再好,也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傅折桂满足他对他娘的一切期望,又温柔,又对他好,自然很快就赢了他的心。
  要是傅折桂是那种爱挑事的人,她大可以借机教小虎子一些话,把张氏气死,把李家搅的鸡犬不宁。
  傅折桂当然不是,她更不愿意利用小虎子。把小虎子抱下地,给他打水洗脸,她嘱咐他道:“以后不准说这种话,你奶奶那么疼你,你这么说,不是要疼死她吗?
  她对我不好,我才对她不好,但你不可以。以后再这么说,我就不理你了,记住没有?”
  小虎子囫囵着道,“记住了。”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嘴,“那娘是不是就不离开我了?”
  “是啊!”傅折桂揉了揉小虎子的头。
  小虎子这才开心起来。
  李家果然没给傅折桂剩下半点早饭,锅里只有给小虎子温着的一小碗米饭。
  米饭取出来,上面盖上厚厚一层奶油一样的猪油,就是小虎子的早饭。这东西,在吃不起肉跟白米饭的农村,可说是皇帝一般的待遇。
  可是在傅折桂看来,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天天给他吃猪油拌饭,不讲究个营养搭配,她觉得小虎子能健康的长到现在还长的这么水灵,真是太不容易了。
  长期这样,肯定会毁了小虎子。小孩子嘛,可不能挑食。
  有心不给小虎子吃这个,外面张氏看似在挑豆子,其实一直看着这边,就怕傅折桂偷吃她孙子的早饭。这样,傅折桂也只能先委屈一下小虎子。
  小虎子长的虎头虎脑,胃口也不是一般的好,也不挑吃的是什么,就香甜的吃了起来,一看就是一个省心的孩子,傅折桂越发喜欢他。
  吃完饭,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暖暖的眼光照的人浑身舒服。傅折桂一边晒着阳光,一边逗小虎子玩,又想起了赚钱的事。


第三章 
  傅登科要钱,她身上一文钱也没有,看张氏吝啬的样子,找她借钱是根本行不通的,她必须自己赚钱才可以。
  有了钱,她才能给小虎子改善伙食,才能安生立命更好的生活下去,这是傅折桂的当务之急。
  可是怎么赚钱呢?她所处的这个地方是文王县外的一个小村子,村前有河,河里的鱼小的连最细的渔网都捞不起来,村后没有树更没有山,村子倒是有几个,根本没有赚钱的途径。
  这大概就是住在人多密集的地方的不便。
  难道像以前的傅折桂一样洗衣服?
  文王县算是一个挺繁华的县,县里有很多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衣服自然不会自己洗,傅折桂就是专门给大户人家洗衣服的。
  当然,那些老爷小姐的衣服不会给她们洗,就连丫鬟的衣服都少,她们洗的大多数都是奴仆小厮跟婆子的衣服,全是灰暗色调很难清洗的衣服。
  尤其冬天,全是大棉袄大棉裤,河里的水还挂着冰,她们这些浆洗衣服的人就这么生生的把手在冰里泡着,不长疮才怪。
  就这样,这活计还很多人抢呢!这年头赚钱不容易,分派活的郑婆子是看傅折桂可怜,洗的干净干活又不惜力,这才一直把衣服分给她洗的。
  想起那拧拧不动,抓抓不起的厚棉衣,傅折桂就知道,她干不了。不是她吃不了苦,是这已经根本不是吃苦的事情了,这会要人命。
  以前的傅折桂就是天天这么熬着,才会吹了一场凉风就一病不起。傅折桂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养着还不行呢,怎么能做这个!
  对了,洗衣服都是一个月一结钱,傅折桂病的突然,似乎还有一笔钱在郑婆子那里没结呢,这个,她倒是可以去取回来。
  顺便的,她也去县城里转转,没准就能发现赚钱的办法。
  越想越觉的该如此,傅折桂的嘴角立刻弯弯的翘了起来,如春花一般灿烂。
  这世间,大概没有比傅折桂更爱笑,笑的更让人觉得心暖的了。
  她以前,就是每天都挂着这样的笑,才让家里沉闷的气氛欢乐了几分。现在的境遇比以前好了很多,傅折桂这笑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怎么能不美丽。
  墙头上,一个人差点被傅折桂的笑容晃花了眼睛。这就是他的新媳妇?感觉不错啊!
  定了定神,往张氏所在屋子的方向忘了又忘,他跳下了墙头。现在还不是时候,会坏了大事,他这次能来这里一趟就冒了很大的风险,必须要忍。
  不过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也许可以……
  当天下午,就在傅折桂准备进城的时候,李三郎突然红着眼睛如同疯了一样从外面跑了进来。
  “娘,娘,你快出来看看,衙门给咱们送钱来了。”他指着院门的地方,喊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脸上全是兴奋。
  张氏推开窗户,朝外面张望着,“什么钱,你胡说什么呢。”感情,她就听见钱这个字了,其它的都没听见。
  “衙门,衙门来人了,说是给咱们发抚恤金呢。”李三郎急道,“娘你快出来,衙门的人马上就到了。”
  张氏这下听明白了,赶紧下了炕,从里面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一脸惊奇的李小妹。
  李小妹是张氏的小女儿,今年十七岁,长的有些黑,但眉眼还是挺耐看的,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但是因为在热孝中,亲事就被耽误了,张氏常为此时发愁。
  傅折桂正筹谋着钱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也顿住了脚步。那边,田氏也像闻到香味了一样从房间里窜了出来。
  这时,李二郎从外面引进来一个穿着官府的衙役。见张氏已经出来了,他赶紧给双方互相介绍,“张大哥,这就是我娘。娘,这位是张大哥。”
  现在地还没开化,没法播种,但却是撒粪的好时节,李二郎跟李三郎在地里撒粪,衙役问路正好问到他们俩,这不是巧了吗!
  李三郎跑回来报信,李二郎引着衙役回来,短短的一段路,李二郎竟然跟衙役变的如此熟络了。
  张氏有点紧张,陪着笑脸把衙役往屋里让,“快进去坐,进去坐。”
  张衙役是个爽利的人,他摆了摆手,“老太太,我还有公务在身,就不进去坐了。这次,我是奉了上面的命令,专门来给你们送抚恤金的。”
  “抚恤金?”
  “你家大郎不是战死在沙场了吗,这抚恤金是朝廷给你们家的补偿。”张衙役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提起李大郎的死,张氏脸上的热切也淡了几分。如果可以,谁不想要一个活生生的儿子,谁想要这抚恤金呢!
  张衙役见惯了这些,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张氏。没等众人挽留,他就离开了这里。这件差事,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日常一件小事而已,虽然上面给这李家的抚恤金有点多,但也不关他的事。
  他走了,李家的人立刻活跃起来,目光紧紧的盯住了张氏手里那个红布包。那布包看起来不小,里面应该有不少银子才对。
  张氏冷哼一声,拿着布包进了屋,其它人自然也跟上,就连对屋的小虎子都迈着小短腿凑了过来。
  屋里,张氏打开红布包,只见里面有两锭小孩手掌大小的银锭,银锭呈元宝状,白光闪闪,几乎闪瞎人的眼。
  “这是十两一个的银锭吧!”李三郎拿起一个银锭,就舍不得放手了。用手抚摸着那银锭,就如同抚摸自己的爱人一样着迷。
  “二十两?”李二郎惊讶道,“附近村里也有出去当兵的,他们家里还真有几个拿到过抚恤金,可是从没听说过有这么多啊!”
  “你管那么多干嘛,官府给咱们,就是咱们的了。”田氏盯着那圆圆的银子直庆幸,幸好白天张氏没同意分家,不然,这银子哪还有他们的份儿。
  二十两银子啊,够买四五亩好地或者够他们舒服的生活三四年了……
  “这银锭底下还有字呢。”李小妹突然道。
  他这么一说,其它人自然也看到了。
  “这写的是什么?”李家人一家人都是农民,竟然没一个认识这些字的。
  “安平府,景德三十八年。”傅折桂心中也是一动,二十两,傅登科那边再凑一点,就够上京科考的路费了。
  众人一齐看向她。
  “在家跟着学了一点,认识几个字。”傅折桂随口解释着,“景德三十八年,也就是去年,这银子是去年,在咱们安平府铸造的。”
  去年是三十八年,今年是三十九年,这位老皇帝在位的时间可够久的了。最后这句,是傅折桂心里琢磨的。
  李家人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傅折桂的娘家是读书人,懂的这些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认的几个字而已,卖弄什么。”张氏酸酸的道。
  傅折桂有些扶额,这老太太,怎么一句好话都不会说呢,难怪全村没有一个妇人跟她相处的来。
  农村人闲来无事就喜欢串门,她在李家这些日子,几乎没见到一个来他们家串门的,这老太太就一点也不自知吗!
  真要跟这老太太计较起来,估计她这一天不用干别的,光生气就气饱了。
  傅折桂低头摸了摸小虎子的头,想起一件事,“认识字总比不认识好,乖儿子,你想不想学认字?”
  小虎子今年四岁了,开蒙也不算太早。读书不一定是要让他像傅老秀才那样去考功名,读书能开阔视野,能明理。
  原来的傅折桂懂得这个时代的文字,现在的傅折桂懂《论语》《大学》等文章,她要给小虎子启蒙,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你要教小虎子识字?”李家人全都惊讶出声。
  读书,李家人想都没想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这个时代,这就是写照,不然傅老秀才也不会一生都在为科考奔波。
  就算他考不中,在别人那里,也要高看一眼的。人家可去过京城,见过京里的大官的。
  正因为如此,张氏才情愿出一两银子娶傅折桂给李大郎结冥婚。要是娶一个普通女人做冥婚,也就这个价格的三成就顶天了。
  “不行吗?”傅折桂问小虎子,“你愿不愿意学写字?”
  小虎子并不懂什么是写字,但看众人都十分惊讶的样子,估计这写字应该是一件十分风光的事,立马点了点头。
  傅折桂很满意,“这是你自己愿意的,以后可不许反悔。”
  小虎子似是而非的答应了下来。
  张氏这次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但还是别扭的道:“你能教出什么名堂,别再耽误了我孙子。”
  傅折桂没理她,将目光移向了那二十两银子。想睡觉就有人给送枕头,傅登科要银子,现在银子就自动来了,要是能给他,自己这份债就算是还了。
  李家人的眼睛全都盯在了银子上,二十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四章 
  张氏赶紧去抢李二郎、李三郎手里的银子。李二郎手里的她拿到了,李三郎手里的,她一抢,并没有成功。
  “三郎,把银子给我。”张氏黑着脸道。
  李三郎将手收回袖子,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眼里全是红血丝,如同被困住的猛兽一样。
  “娘,翠翠家要十两银子的定钱,你之前说咱们家没有钱,拿不出,现在咱们有钱了,能不能把这银子先给翠翠家。”
  李三郎跟杨翠翠的婚事是两年前就定好的。当时,两家人都很满意这桩婚事,李三郎也见过杨翠翠一面,并且一下就喜欢上了她,就等着成婚做新郎官了。
  谁成想,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就出了王氏奔逃,李老爷子气死的事情。
  父亲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这婚事自然要等,而且一等就是三年。
  杨家那边开始还说可以等,但眼见着姑娘越来越大,李家这边日子一如一日,就有了点别的心思。
  前些日子,他们提出,要李三郎先拿出十两银子做定钱,他们就等他,否则,这件亲事就只能作罢。
  李三郎当即把这件事跟张氏说了,朝她要钱。
  张氏最恼的就是媳妇不贤淑,又不想出这笔冤枉钱,立刻拒绝了李三郎,这也是李三郎这些日子愁眉不展的原因。
  今天官府送来的这笔抚恤金一下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怎么能放弃呢!
  “我让你给我,听见没有。”张氏抱着李三郎的胳膊,往外掰银子。
  “娘,求求你,求求你了,我喜欢翠翠,我真的喜欢她……”李三郎挣扎着。
  “不要脸,没结婚呢,就拾掇爷们从家里要钱,那个杨翠翠,一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银子,我就算扔进水里打了水漂,也不会给她的。”张氏发了狠,一下咬在李三郎的手背上。
  李三郎被咬的生疼,再加上张氏的话确实刺激了他,他的手不由自主的一挥,就把张氏给掀到了一边,栽了一个大跟头。
  张氏差点给栽蒙了,捶着地怒道:“敢打我,你……老二,你还看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这个兔崽子给我抓住,把钱给我抢回来!”
  李三郎也愣住了,他没想过要把张氏推倒的。
  “三弟,把银子给娘。”李二郎抓住李三郎的手,不满的道。
  “给娘?哈哈,给娘我怎么办!我怎么办……”李三郎哭了,随后又笑了。偌大的一个汉子,被逼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李二郎见他这样,也有点不忍心。其实家里也不算缺吃喝,这十两银子,给了李三郎,也没什么影响,所以他转头又对张氏求道:“娘,这银子就算先借给三郎行不行?
  以后等他结婚了,再慢慢还。实在不行,我替他还。”
  “你还,你凭什么替他还?你娶我的时候给了我多少彩礼,你自己不知道吗?
  怎么,人家的闺女是闺女,值那么多钱,我就是白捡来的!”田氏听李二郎这么一说,立刻就撒起泼来。
  “咱们的事回屋再说,现在……”李二郎还想跟田氏讲道理。
  “回什么屋,有事就在这里说!李二郎,你一个月能赚几个铜子,就敢替别人还十两银子,你把我卖了得了。
  我不活了,来啊,卖我,省得你们一天到晚嫌我碍眼。”田氏说着,就往李二郎身上凑。
  李二郎不怕田氏,可是也拿她没辙,被逼的一直向后退。
  “哎呦,我这是造的什么孽!老头子,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撇下我一个人。
  还有我的大郎啊,你最听娘的话,你也走了,我还怎么活。”没人理张氏,张氏哭天抢地。
  “娘……”李二郎把田氏推到一边,把张氏扶了起来,“你别这样,家里不还有我呢吗!”
  “那你就赶紧把银子给我要回来。”张氏抓着李二郎的手,殷切道。
  李二郎没办法,对李三郎道:“三郎,银子的事大家可以再想办法。这银子是大哥的买命钱,你真忍心拿它去娶媳妇吗?
  就算娶到了,你又于心何安?
  你别忘了,小时候大哥可最疼你,什么好东西都给你吃,谁敢欺负你就去打谁。
  那次你捣蛋,拿棍子去捅别人家的牛屁股,那头牛发起疯,差点就踢死你了。
  是大哥替你挨了一下,你才活下来的。那以后,大哥在炕上躺了足足半年,肋骨上留了好大一个疤,难道你都忘了吗?”
  李二郎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也红了眼圈。他想他大哥,他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李三郎如何不记得这些……手一松,他手里的银子就“叮”的一声,掉落在地上,又滚了几圈,才停了下来。
  张氏见状,赶紧弯腰将银子捡了起来,揣进了怀里。
  李三郎跌坐在地上,双手抱头,让人看不见他的表情。
  李二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想安慰一下李二郎,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又叹了一口气。
  傅折桂将蒙在小虎子眼睛上的手拿开,如果可以,她真不想让小虎子看到这一幕。
  人穷志短,小虎子早点懂事是好,可是若是让他留下家里很穷的阴影,以后对他的成长一点都不利。
  傅折桂曾经就有这么一个同学,他家里也不是很穷,就是因为他爸妈总念叨家里没钱,他就变的十分吝啬。
  早上不吃饭,为了省钱。跟同学出去,从来不出钱,也是为了省钱。买读书用具,专门买那个便宜的,结果那些东西质量差,差点影响了他中考。
  三四岁是小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傅折桂可不想小虎子变的跟她的同学那样。
  屋中变的安静起来。这时,田氏张口道:“娘,这些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你看,该怎么用比较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