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三千世界当保姆[快穿]-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姑姑微微垂了垂眸。
  崔姑姑是京城人氏,父母缘薄,两三岁时父母就都去了,她是在长兄崔啖背上长大的。
  崔啖也不过大她五六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带着一个两三岁的,日子的艰难之处不必说。
  后实在难继生活,崔啖将自己卖身为奴,将崔姑姑安置在族伯家里,每月都会寄回银钱和一些小东西。
  族伯是个老实正直的人,从不贪昧崔姑姑的东西,故小时候崔姑姑过得还算不错。
  后来有一次,皇帝出巡,七岁的崔姑姑跟着族伯一家正好在街上,看见一辆马车里穿着精美的女子,带着金发簪,后听人说——那只是宫女。
  崔姑姑就此萌发了进宫当宫女的想法,她天生有主见且胆大,就把这想法告诉了族伯,族伯只能传给崔啖听。
  崔啖为此还向主家告了假,回乡劝说崔姑姑,想等她到年纪给她寻一户好人家。
  可崔姑姑死活不听,甚至还准备去人牙行打听进宫的流程,崔啖吓坏了,安抚住了她,声称自己会想办法。
  恰好,崔啖所在的是一大户人家,见多识广的人多,崔啖问了许多人,得知管采购的杨二有一族妹就进宫做了宫女。
  花了三个月的月钱,崔啖得知一个大概的流程,和考核的内容,把话传给了崔姑姑,也告诉她想入宫当宫女得学刺绣,最好认字,端茶倒水得好看且不能有声响……
  崔啖本想着崔姑姑只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下来,没想到七岁的小姑娘自己摸索着练了六年,十三岁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成为了一名小宫女。
  起初,崔姑姑是在浆洗房工作,因人机灵,第一个月的月钱就孝敬了浆洗房的岳姑姑,待了两年,岳姑姑发现她刺绣不错,就推举给了绣房。
  成为绣女后崔姑姑越发认真的学习刺绣,熬了四年,中间斗倒了不少人,后找准机会在荷花上绣了露珠,被爱荷才人看中,成功成了才人宫里的小宫女。
  只是后来被才人身边的人陷害,打去了尚膳局,崔姑姑又在那熬了六年,悄悄记着每个宫里菜肴的用量。
  眼看着就要因为年纪到了被送出宫,她终于等来了她的机会。
  因她银耳粥熬得好,十五那日皇帝在皇后宫中用膳,随口一句粥不错,就让她一飞冲天,成了皇后宫中的宫女。
  后来随着皇后斗贵妃、斗贤妃,崔姑姑把浆洗房、绣房、尚膳局观察到的东西都印在了脑子里。
  哪个宫的贵人喜欢哪件衣服、喜欢什么刺绣、喜欢甜的还是酸的,她都知道。
  在皇后成为皇太后的时候,她从一个熬粥的小宫女一跃成为大宫女,众人才知晓她一直为皇后出谋划策……
  崔姑姑不是个心软的人,先贤妃之死就有她的影子,但崔啖是崔姑姑的软肋。
  崔啖二十五岁才娶了媳妇,二十七岁才生了个儿子,谁曾想那孩子出生就带有眼疾,眼睛里似有一层白絮,完全看不清东西。
  崔姑姑三十岁成了大宫女时,悄悄托人带了信和银钱给崔啖,得知她有了个八岁的侄子,天资聪颖,千字文听两遍就会背,每天都缠着人给他念书……
  但……是个瞎子。
  这几年来,崔姑姑为侄子的眼疾找了很多人,求了很多药,可是都没用。
  直到昨天,易欣在路上对她说:“我知晓怎么治好那眼疾,但……需要你帮一个小小的忙。”


第74章 第八个世界
  “父皇真这么说!”七公主玉琪; 端妃之女,这段时间皇上最宠爱的公主,比玉林小两岁。
  此时她满脸阴郁,紧紧的捏着茶杯; 好像捏着的是玉林一样。
  “呵,学会打感情牌,难怪这次娴妃这么爽快就同意送去坤宁宫,只怕早早就计划好了!”
  端妃也咬牙切齿的; 丝毫不顾忌年纪小小的七公主在场。
  “一会儿娘娘不妨带我一起去坤宁宫,不管怎么说,姐姐生病了,我这个做妹妹的肯定要去看看。”
  如果易欣看到这一幕,肯定会不寒而栗。
  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 其表情话语几乎是端妃的翻版,丝毫让人感受不到这个年纪的可爱。
  “红姑,去准备一点东西,我们一会儿就去坤宁宫。”
  正好皇帝也在; 得去露露脸。
  抱着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有端妃一人,没一会儿整个坤宁宫莺莺燕燕的; 你一句心疼我一句可怜的。
  端妃根本没法和皇帝多说话; 还是七公主小脸皱巴巴的看着玉林:“父皇; 姐姐一定很疼吧; 我能陪她说会儿话吗?”
  皇帝正要同意; 就听见旁边易欣开口:“七公主; 玉林得好好休息呢,等她病好了再陪你玩好不好?”
  七公主刚想解释,皇帝就微微点头:“玉琪,等你姐姐病好了,你再找她聊天。”
  原本是想表现姊妹情深,没想到却被易欣一句话把她给打成不懂事的小女孩。
  端妃才要开口,又有嫔妃来见礼,皇帝有些烦时,正好崔姑姑就来了。
  “……太后听闻此事很是伤心,本只想让皇后娘娘帮忙好好照顾五皇子和六公主,谁曾想被奸人得了道。”
  “太后想着莫不如把六公主送去慈宁宫养着,五皇子就送回永和宫,这样娴妃娘娘也不用太劳累。”
  皇帝听着微微点头:“劳母后费心了。”
  也不知皇帝怎么想的,当天就让人抬了软轿把玉林送去慈宁宫,又把玄寅送回永和宫。
  易欣找了个机会把一张封印纸给了崔姑姑:“找个言灵师,施展这箴言,另外你侄子的情况比较严重,一月施展一次,得六次才能痊愈。”
  “就不能一次性施展六次么。”
  崔姑姑有些急,易欣皱眉:“阳光太烈,他的眼睛自小被白絮裹着,十分脆弱,贸然见光容易损伤眼睛。”
  “十几年都等了,我想姑姑应该也不急于这几个月吧。”
  “若你骗我……”崔姑姑冷若冰霜的看了易欣一眼,“我也会让你尝尝痛心的滋味。”
  崔姑姑从浆洗坊爬上来,积攒下的人脉不必多言。
  虽然后来崔姑姑没说效果怎么样,但是永和宫中精致了许多的菜式也告诉了易欣结果。
  在太医的精心照料之下,大概半个月左右,两个孩子逐渐好转,再加上皇帝经常去慈宁宫看太后,见到玉林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多。
  而玄寅,则跟着易欣修炼灵值。
  自易欣就摸索到那灵值与神识有关后,她就很快修改了一本专修神识的术法,试了七八天后,发现确实有用。
  而且她还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灵值的剩余量,于是在接玄寅回来后,易欣就把这术法传授于他。
  “玄寅,你记住,这不能分享给其他人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等你足够强大,你才能把这术法公之于众。”
  玄寅使劲的点点头:“娘娘,我会保护你,还有姐姐。”
  易欣平日除了修炼之外,更多时间都在钻研术法,如果修真界的术法能用,那么她将重新定义言灵师!
  那日易欣说过要去找德妃后,去了两三次玄寅他们就晕倒了,后来易欣就忘了曾经说过——要天天去找德妃的诺言。
  德妃起初猜想易欣应该是在专心照顾玄寅,后来玄寅他们都能去上学了,易欣还不来。
  又等几天,还是没见着人影,德妃有些怒了:“那人说起来倒是真切,实际上就是在消遣我!”
  德妃的贴身宫女是她从将军府带回宫的,素来知道她的脾气——太较真。
  她自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所以素来以为别人也是这样,而易欣那天的话……
  宫女没法直接告诉她:喂!你醒醒!人家只是随口一说!
  这几天德妃还特意让宫女去吩咐小厨房准备了易欣喜欢的菜式,结果!
  “娴妃娘娘怕是有什么是耽误了,若不婢子打发人去问问?”
  宫人知道,这也是德妃觉得和娴妃处得来,若是其他人,她才不在意来不来的。
  “不用,我亲自去看看她这一天天的都在忙什么!”
  宫人看着德妃准备去换装的德妃,有些无奈,又有些心酸。
  说起来德妃也才二十二岁,虽然整天妹妹妹妹的叫娴妃,但那是按份位来的,本来幻想着要像她父亲一样纵马杀敌的,可却来到这么个笼子里。
  易欣正在研究这个世界的灵力是存在于何处,有奇怪的力量,可空气中却不存在。
  终于,在这一天,易欣无意中内视扫过意识深处,突然发现那儿有一片金色的灵海!
  研究了一会儿,就听宫人禀告德妃来了时,她还有些惊讶。
  “姐姐今儿怎么想到来我这永和宫了?”
  易欣给德妃奉了茶,见德妃斜斜的看着自己,也不说话,立即笑道:“我若是哪儿让姐姐恼了,姐姐可得直说,莫叫我猜。”
  这么说了德妃才冷冷哼了一声:“你说待有时间了日日都去找我,怎得我从不见你踪迹!”
  虽然易欣心里想了众多缘由,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
  她在无德妃的相处时,总下意识的把德妃当成自己的晚辈,所以语气间总会宠溺退让几分,没想到竟然就入了德妃的眼。
  “我这几日忙着学点箴言谶语呢,总觉得不可如以往那样随性了。”
  “学这个你怎么不来找我?我可以教你啊!”
  德妃从小在家学的是作战之法,在宫里也不能用,总觉得憋屈,想一展身手却从来没有机会。
  “娘娘,你还不知道娴妃娘娘学的是哪一类的谶语箴言呢!”
  宫人开口提醒,德妃会的,大多都是杀伐之气重的,若说适合宫的箴言,只怕她会的还没娴妃多。
  “姐姐会的是哪一种?”
  易欣反问德妃,德妃噎了一下,气势顿时弱了几分:“反正就差不多吧……”
  “我是想学一些防身的。”
  一听易欣这个回答,德妃精神立即来了:“那我可以教你。”
  很多人听说德妃去了永和宫,暗自盘算俩人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出动,当得知德妃教易欣灵言时,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
  很多灵言都是家学,基本不外传的,官学里的只不过是些最基础的东西,若非两人没有达成协议,德妃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教别人灵言。
  但后宫的女人不知道——德妃,就是如此任性!
  两人交流时,易欣也会不经意的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德妃每每都惊为天人,认为易欣就是个被耽搁的天才。
  为此,德妃对易欣越发亲近,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被耽误的将军。
  冬去春来,转眼易欣就到这儿几个月了,玄寅已经学会了修炼神识,按照易欣百分制的划分,他已经七十分了。
  这是个什么水准呢?大概是外面六品官的水平吧;像德妃父亲那样的超一品,大概在九十分到九十二分之间。
  越往上分数就越难提升。
  玉林因为有崔姑姑帮忙,再加上她刻意讨好,太后也对她有几分改观,原话是:“该是随了皇帝的性子,和娴妃不大相同。”
  四月,宫人们都换上轻薄的衣衫,处处红裙绿衣,长袖飘舞,夷族的使者在这时候来了周朝。
  “尊敬的陛下,请允许我轻吻这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王朝啊……”
  “我王特意让我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伟大的君主。”
  小太监学使者夸张的说话,两手高高的扬起,扑倒在地面。
  “娘娘,你知道那些人说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吗?就是一匣子珍珠,个头还没明月姑姑头上那颗大呢!”
  小太监是德妃的人,因为德妃每日往这儿跑,所以她的宫女太监们跟来了一堆,显得永和宫比其他地都热闹。
  “你这小邓子!可别瞎说!”
  明月姑姑就是一直跟着德妃的宫人,此时看了一眼外面道:“听说那使者这次来还想替夷王求娶一名公主,皇上当时就同意了……”
  公主里面年龄合适的就只有两人,五公主玉屏,还有玉林……
  玉屏半年前已经议了亲,是二品大员的嫡子,剩下的就只有玉林了。
  “你别担心,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虽然现在皇上还算宠爱玉林,但我们还是得把这种可能性掐死在襁褓里……”
  德妃握了握拳头,她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易欣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告诉她自己早有准备,不然没法解释自己是怎么未仆先知的。
  因为有使者到来,所以皇宫得设宴欢迎,除皇后外,皇帝叫了贵妃、端妃及易欣作陪,公主则叫了五公主、六公主、七公主。


第75章 第八个世界
  设宴的日子是让钦天监算过的; 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时候。
  易欣和公主们都要先去坤宁宫,由皇后带着前往前殿。
  自从玄寅回永和宫后,皇帝就特许易欣不用每天去向皇后请安,后来虽然玄寅身体好了; 易欣也假装忘了这事,再没去请过安。
  “哟,娴妃妹妹来了,这段时间都没见到你呢; 我还想着改日要不要去看看你……”
  敬妃笑盈盈的站在皇后旁边,口蜜腹剑的给易欣上眼药,玉林站一旁想说话,被易欣侧身一步拦下了。
  “劳妹妹操心了,我自照顾玄寅之后; 身子骨一直不太好,想着要是传染给诸位姐姐妹妹就不好了,所以这才没去向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不介意吧?”
  皇后斜睨易欣; 见她面泛桃红,哪里有半分不舒服的样子。
  “自然不介意; 妹妹身子骨不好若不今儿也别却了; 在宫里好好休息吧?”
  皇后做戏也是一把好手; 本想看易欣慌乱无措的样子; 没想到易欣倒偏着头思索了一下:“可今儿陛下钦点了; 不去岂不是落了陛下面子; 又不能跟陛下说娘娘许了我去休息……”
  “不过今儿妹妹怎么会在这儿,我记得皇上没点妹妹啊?”
  宫里的称谓很有意思,除非明确等级比自己高的,比如三妃之上的四妃就称呼姐姐,但三妃之间都是互相看不上,从不会称呼对方为姐姐的。
  听着易欣毫不客气的问话,敬妃微微挑眉:“妹妹这话说得,难不成我不去前殿就不能来这儿看娘娘了么?”
  易欣捂着嘴吃吃的笑:“是我说错话了,妹妹可千万别见怪。”
  “我是不是来晚了?”端妃带着七公主快步的从不远处走过来,“走到半路有个不长眼的奴才撞了玉琪,弄脏了她的衣裳,我又带她回去换了一身,这才来晚了。”
  说着话暗自打量玉林,看玉林穿着和平时无二,笑容盛了几分,眼睛里止不住的幸灾乐祸。
  易欣看了一眼七公主,穿得比平时低调多了,头上的簪子都去掉了好几根。
  “行了,既然人齐了,那我们就走吧。”
  皇后哪能看不出端妃的意思,她自己心里也挺希望易欣遭殃的,而且在一众人心中,觉得被选上的肯定是玉林了。
  虽说是叫了三位公主去,但五公主已经议亲,纯属就是作陪的,七公主才十三岁,还不到成婚年纪,只有玉林,现在翻过年虚岁已经十五了,准备准备亲事就十六了,正合适。
  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泱泱大国的国力,宴席做得很是奢侈,珍珠铺盘玉为盅。
  夷族的使者有十多位,穿着周朝的衣衫,带着夷族的配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
  领头的使者大概四十多岁,不像小太监形容得那般猥琐,无论见谁都是面带笑容,眼神客气而尊敬,不是个普通人。
  周朝实行分餐制,每人面前有个小几,盘腿而坐。
  随着皇帝喊开席,容貌姣好的宫女们就抬着佳肴鱼贯而入。
  使者有些不习惯这种吃饭方式,一盘菜雕花刻月的,太过于精细,只有几片鱼肉,几片豆腐,几根草,看着那草他都怀疑是不是喂牛的。
  他有些笨拙的使着筷子,看了看左右吃饭的模样,照葫芦画瓢的捡起一片薄薄的鱼肉,放在旁边调料里沾了一点点调料,然后慢条斯理的放进嘴。
  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使者这般善于观察,有的来使就直接用手把那萝卜雕的花一口吃了,嚼得噶咋噶咋响,边吃还边说:“弄得倒是挺好看的,就是味道一般。”
  易欣听见有人小声说话,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压低了声音,可在这连吃饭声都较少的大殿,几乎是清清楚楚的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
  “这么一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
  群臣们一愣,有位三品文官面带笑意:“来使放心,会让你们吃饱的,我们这儿就连普通百姓,乡下的穷亲戚有来了都得让亲戚吃饱,更何况你们了。”
  大概除了使者,没人听懂这讥嘲的话,使者黑了脸,那些来使还认真的点点头:“我们那儿,远方朋友来了,不管怎么样都是要让对方吃饱的。”
  “上第二道菜。”门外的太监扬声喊道,这次的菜分量就多了一些。
  易欣坐在皇后下首,玉林坐在易欣身后。
  端妃又在易欣下方,但这次她不仅没嫉恨的情绪,反而有点高兴。
  即便是外族使者也知道越靠近皇帝的位置,坐的人越受宠,所以这会儿使者的眼神落在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