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风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了,从那之后这两人的日子就有些艰难,为了贴补家用,青碧如今靠着做点绣活度日。

    青绿因为她娘家爹是府里专管收租的一位管事,因而她嫁的是颜芃身边的一位跟班,男方母亲是府里一位专门负责花木的管事妈妈,论理,她的日子是不用发愁的,可就有一点,青绿本就懒怠,如今仗着自己生了个儿子,家务活方面很少伸手,只会挑些巧宗儿做,时间长了,婆家也看出她是什么人了,因而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

    颜彦一听,心下立刻有了计较。

    接下来几天,颜彦哪里也没去,不是在屋子里绣花就是去藏书楼看书,当然了,看书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把自己会的那几个小技能小偏方什么的用野鸭子毛蘸墨汁补在了一本前朝人的游历中,以旅途见闻的形式记下这个方子或事件,如此一来,有心人就是想考证也没法考证了。

   

    


………………………………

第七十九章、要人

?    说来也是巧,颜彦这边刚把这件事搞定,颜芃便带来李熙病愈的消息,同时也带来皇上要赐她一栋房子当嫁妆的消息,这件事是在朝堂上宣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朝堂上?好端端的怎么会说起这些?”马氏问。

    “听说西边又不太平了,西夏要和辽国联姻了,这对我们是个坏消息。皇上由此想起了大哥,从大哥又说到彦儿,皇上说了,他和大哥情同手足,大哥的女儿如同他的女儿一般,因而送一栋房子给孩子添妆,为的是让孩子将来受委屈时有一个去处。”颜芃说完惭愧地看了颜彦一眼。

    “叔叔放心,西夏和辽国联姻也未必是坏事,至少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对付蒙古。”颜彦笑着回道。

    她已经弄明白这个大周的来历了,确实和历史上的宋朝类似,是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拥兵自立,建立自己的政权,也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可和五代十国不太一样的是,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后,不是由郭威的养子柴进继承皇位,而是一位李姓后人,这人自称是大唐的后代,但为了感念郭威的提携之恩,他上位后把国号改为大周,既希望这个大周可以像历史上的周朝一样长长久久的,也希望能像武则天建立的大周一样的强盛。

    还别说,这个叫李懋的开国皇帝果真有些本事,上位后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拿下了后汉,把疆土扩展到幽州一带,可惜没能再继续往前,被辽国的铁蹄拦住了。

    随后,他返回开封,休整一段时间后,开始带兵南下,花了三年把后唐拿下了,这时,大周的疆土拓展到长江以北,又两年,李懋拿下了江南部分省市,谁知正当他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南越时,健康拦住了他。

    因此,这个朝代的疆域图和历史上的北宋很近似,因而颜彦也就知道这时大周的强敌不是西夏也不是辽国,而是蒙古人和金人。

    金人为了入主中原联合北宋灭了辽国,没了辽国的屏障,金人的铁蹄很快踏平了北宋,而蒙古人没有了辽国的阻挡,也很快踏平了西夏然后又灭了金,最后挥师南下,灭了南宋不说连带着大理等南边的小国都灭了。

    因此,有西夏和辽国挡着前面,大周还能有几年安逸日子。

    说来惭愧,因着颜彦是学理科的,对这段历史并不是很熟悉,她只是仿佛记得有这么一个印象,且这个印象有不少还是从金庸的中得来的。

    可饶是这样,颜彦的观点也让颜芃耳目一新,“哦,你为什么希望西夏和辽国对付蒙古?”

    “叔叔,虽说我们和西夏辽国每年都有不少纷争,可这都是小纷争,影响不了大局,但蒙古人就不好说了,近期他们的势头太猛了,好像兼并了不少部落,隐隐成了草原一霸。”颜彦掂掇着说道。

    她在思考这些话可有出处,能否解释得通。

    “这番话你是听谁说的?”颜芃看向颜彦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几分赞赏。

    “自然是叔叔您啊,叔叔每次下朝回来都会和大弟二弟说说朝堂新闻,听得多了,脑子里自然就有印象了。”颜彦笑着回道。

    “可惜,我们彦儿要是个男儿身就好了。”颜芃说完眼眸暗了许多。

    “别,我可操不了这些心,我呀,还是和婶婶学学怎么管家打理内务,有空和妹妹们一起做点针线做点小吃,足矣。”颜彦摆手说道。

    “可不是这话,女孩子终究还是要嫁人要学家务的。”马氏听了颜彦的话忙把话题转过来了。

    谁知颜彤听了这话摇头,“娘,你别打岔,我还想听大姐和爹说战事呢。”

    “三妹你别打岔,爹,你还没说,皇上送大姐一栋房子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想让大姐从陆家分出来吗?”颜彧推了一下颜彤,说道。

    “好了,这也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们两个也学学你们大姐,别成天就盯着这些没用的,正事不好好学。”马氏瞪了颜彧一眼。

    “这样吧,大姐,不如这些日子我们姐妹过去和你一起住,也跟着你学点小窍门小本事什么的。”颜彧上前揽住了颜彦,讨好说道。

    “二妹,我能有什么小窍门小本事,你要真想学,就去藏书楼,我也是从书里看的。”颜彦一边说一边挣开了颜彧。

    她可没兴趣在自己身边放一个间谍。

    当然了,说间谍或许有点委屈了颜彧,但颜彦对她确实没什么好感。

    “就是,二姐,人家大姐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出阁了,正经事还忙不过来呢,你去添什么乱?”颜彤也给了颜彧一个白眼。

    “好了,说正事,彦儿,你那边的针线活完成了多少?”马氏再次把话题拐过来了。

    “还差不少,说到这,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婶子,我想把青碧姐姐找来帮我做点绣活,我听说她现在的日子过得不太好,就指着做点绣活度日呢,还有,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她一家子带走,正好我那也缺个管事妈妈,而她也正好服侍过我一场。”颜彦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也成,还有谁,一并说出来,我好命人把他们的卖身契给你找出来。”马氏笑着答应了。

    “不用了,我身边也没什么事情,有青禾几个蛮够用了。”颜彦笑着拒绝了。

    她可不想在自己身边留一堆不敢用的人。

    “这可不行,好歹你是我们颜府嫡出的大小姐,身边哪能只有一个管事妈妈?这样吧,你要是实在不想用李妈妈,我把刘妈妈送给你,或者是青绿?”马氏说道。

    “无妨,我听说一般的陪嫁丫鬟只有四个,我打算带六个走,这就出格了,再带一堆管事妈妈去,我担心陆家以为我拿大托大。罢了,就一个青碧吧,左右没两年青禾也该嫁了,到时又多出一个来。”

    颜彦知道刘妈妈是马氏的心腹,这样的人她如何敢留在身边?

    

   

    


………………………………

第八十章 、过目

?    马氏见颜彦拒绝了刘妈妈,倒是也猜到了其中缘故,因而也就没勉强她,反而主动提出把青碧的娘家父母兄弟以及婆家兄弟一并送给颜彦做陪嫁。

    尽管颜彦要嫁的人打了个大大的折扣,可颜彦的嫁妆却没有打折扣,而陆呦又是一个哑巴,颜彦身边只有几个女孩子是不顶用的,出外办事还是得有男的。

    为此,颜彦接受了这个提议,事实上,这也是她的本意,只不过她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要这么多人。

    从上房出来,颜彦便命青苗去找青碧,青碧进门时颜彦正在午休,青碧也没敢打扰她,和青禾青苗几个坐在对面房里说话。

    青碧之前也听到颜彦出事的消息,倒是也来看过颜彦,只是那会颜彦正在睡觉,且还不能开口说话,青碧便没见到颜彦。

    因而,这次进门,她也是有一肚子的话想问,问事发时的情形,问颜彦上吊时身边可有人,问颜彦活过来后还有没有厌世,问陆家退亲后颜彦是什么反应,也问颜彦对这门亲事的看法,等等等等。

    用她自己的话说,颜彦还不到一岁她便到颜彦身边了,所以颜彦不光是她看着长大的,也是她一手带大的,情分自是不一样。

    颜彦醒来后听见对面屋子有隐约的抽泣声,琢磨了好一下才猜到可能是青碧来了。

    这不,颜彦刚一睁开眼睛,青釉便跑出去了,没一会,只见青禾青苗几个陪着个眼睛肿得像核桃似的妇人走进来。

    “青碧姐姐,你,你这几年过的是什么日子?赵大壮就是这样答应我照顾你的?”

    眼前的人和原主记忆中的小姑娘有很大差距,颜彦也是辨认了好一会才认出对方,而这还是在知道对方要来的前提下。

    原主印象中的青碧是一个梳着双丫头的利落少女,圆脸,眼睛也是又大又圆,水汪汪的,眉眼总带着笑意,别看是做丫鬟,可因着不做重活,皮肤也是很白净的,唯有左下巴这有一颗痣特别突出。

    如今这颗痣倒还在,只是眼前的人皮肤又黄又暗,准确地说是一种吃不饱饭的菜色,眉眼间总带着一丝愁苦,以前利落的双丫头也变成了普通的圆髻,上面只插了一根看不出什么花式的木簪,身上的衣服是粗麻的,灰不灰白不白的,应该是自己织染的,裤子倒是黑色的,脚下的鞋子也是黑色的圆口布鞋,可也都是粗麻的,裤子上还打了几块补丁。

    这种人走出来一看典型的底层劳动人民。

    “小姐,你这些日子也吃苦了,奴婢惭愧,没能帮到你什么,有负老太太的嘱托。”青碧一听颜彦的话,更是泪如雨下。

    “好了,青碧姐姐,这些事情也怨不得你,小姐是个明白了,你快别哭了,好好陪小姐说说话,小姐找你来是想让你帮她做点活计。”青禾上前劝道。

    青碧听了这话倒也抽出了一条细麻帕子来擦眼泪,随后对颜彦笑了笑,“主子别担心,奴婢就是见到主子太高兴了,奴婢的日子也不算难了,之前是有一点外债,这一年也还得七七八八了,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倒是主子你。。。”

    “我也不难,虽说嫁的不是陆世子,可相比之下,也省了不少麻烦,至少我有这些嫁妆,有皇上和太后撑腰,我怕什么,放心吧。”颜彦打断了对方。

    “可小姐你是什么身份,陆家大公子又是什么身份,听说他还不会开口说话。。。”青碧的眼泪又出来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对了,我找你来是想你帮我绣一百个打赏用的荷包,外加做几双鞋子。”颜彦不想继续那个话题。

    青碧见此也收了眼泪,她知道时间紧,便问起荷包的样式和花样,也问鞋子的尺寸等。

    随后,颜彦命青禾把花样和布料找出来,又拿了一吊钱和几两碎银给她,青碧这才磕头离去。

    送走青碧,颜彦有心想去自己的店里巡视一番,谁知她刚要出门,马氏拿着一份礼书来了,说是陆夫人刚打发人送来的,让颜府再过一下目,正式送聘礼和礼书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初十。

    “婶子自己做主就好。”颜彦仍是不想接这份礼书。

    “孩子,你还是自己看一眼吧,陆家这一次注明了庄子的位置和田地大小,还有铺子也是,是长安街最繁华的地段,那个位置就算不自己做生意,一年的租金也能有七八百贯钱,再加上庄子的出产,你们过日子是富富有余。”马氏说完把礼书递给了颜彦。

    颜彦略一犹豫接了过来,说真的,她还真有些好奇古代的礼书究竟是什么样的。

    礼书是用红纸写的,长约半尺,宽约三寸,扉页上有一圈缠枝莲的花纹,中间是大大的篆体“礼书”两个字,右边还有两行小字,“镇国公陆端之长子陆呦于某年某月某日”。

    打开扉页,颜彦发现里面是折叠成四页的一张整幅的纸,首行列的是庄子的名称、位置和大小,再往后是铺子的名称、位置,之后是礼金,首饰、布料等。

    后面的颜彦只扫了一眼,她知道重头戏在前面,陆家这次能拿出一千亩地的聘礼外加长安街上的两个铺子,颜彦知足了,她本就不是贪心的人。

    更何况,来了这些时日,她也清楚嫡庶之间确实存在差距,因此,她没敢想去挑战几千年来的传统。

    “婶子,我没什么可挑的,剩下的还请婶子帮着操持操持,还有,这礼金就给婶子拿去填补家用吧。”颜彦把礼单还给对方了。

    “这倒不必了,你有这份心婶子就知足了。来,彦儿,跟婶子说说,你进门后是不是特别盼着分家?”马氏拉住颜彦的手坐下来。

    颜彦一听便明白了,准是皇上在朝堂宣布会送一栋房子给她做陪嫁,所以陆夫人忙不迭地把这份礼书送了来给她过目,顺带打听一下她心里是怎么想的,皇上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

第八十一章、最尊贵的送嫁饭

?    颜彦确实不想和陆家掺和在一起,可想分家的话不能由她嘴里说出来,于是,她摇了摇头。

    “婶子,这种事情我们做小辈的只能听从长辈们的意思,哪敢有什么想法?”

    她才不相信陆家会不清楚皇上的意思,而且经过这些事,她相信陆夫人想必也不会愿意和她同住一个屋檐下。

    马氏听了这话伸手戳了下颜彦的头,“这孩子,跟婶子说话还掖着藏着,我知道,你们做小辈的谁也不愿意在长辈们跟前立规矩,更何况你们之间还有这么多嫌隙。行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一切全仗婶子周全。”颜彦笑了笑,默认了对方的话。

    马氏也笑了笑,见颜彦换了身出门的衣服,这才想起来问一声,“你要出门?”

    “是,我们想去街里转转,方才青碧姐姐来了,她日子过得很艰难,我想着给她找个生计,可巧青禾几个提醒了我,说可以开个糕点铺子,我做的蛋糕和点心是独一份的,应该好卖。婶子,你说这生意能做不能做?”颜彦担心下次不定什么时候马氏又开口问她要方子,干脆提前把话说了出来。

    那天回来后她仔细想了一下,马氏没有开口问她要蛋糕而是让她教府里的厨娘,保不齐也有想开店的这个意思。

    果然,马氏一听颜彦要开店,当即大吃了一惊,对着颜彦上上下下打量起来,“到底是要成亲的人了,现在就懂得打理这些俗务了,你叔叔知道准又该伤心了,还以为我们给你的嫁妆不够花了呢。”

    “婶子别笑话我,这些日子在山上我看着师太和师傅们每天为了生计劳作,也看着附近不少穷苦人家衣衫褴褛地来求神拜佛,我才知道,这世上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我不是什么大善人,也没有太大的愿望,就是想着我手里有点闲钱,可以拿出来做点什么,比如买点荒地或开个铺子什么的,至少可以解决少数几个人的温饱,于我也是一种功德。”

    颜彦确实想好了下一步要买荒山荒地,开一个蛋糕店鸡蛋是一个大头,她想自己买一块地,试着搞一个立体的生态园,主要是前世她没少去这种生态园参观,而她手里又恰好闲了好几万两银子,总不能白白让它们发霉吧。

    “好好好,原来你是为了做功德,害婶子吓了一跳,还以为我们彦儿对叔叔婶婶不满呢,嫌我们给的嫁妆少了呢。”马氏半真半假地试探道。

    “婶子这话才让侄女无立锥之地呢。这些年要不是叔叔婶婶的细心照料和悉心教导,侄女哪有今天?”颜彦正色说道。

    马氏听了这话拉起颜彦的手,正要再说点什么,当归过来了,说是老爷回来了,马氏一听忙急急地起身离开了。

    因着马氏这一耽误,颜彦也歇了去上街的心思,而是拐到了藏书楼,坐在临水的窗前发了一会呆。

    接下来几天,颜彦并没有出屋,马氏也没过问她关于开铺子一事,颜彦知道她这些日子有点忙,先是带着颜彧颜彤几个去朱家给朱老爷子贺寿,接着又是什么宰相家的女儿过笄年礼,再接着又是马氏娘家的侄子要娶亲,此外,还得给颜彦采买首饰衣料和各种零碎用品等。

    总之,这几天马氏确实顾不上颜彦,颜彦晨昏定省时也没少见她和回事的管事妈妈商量事情。

    陆家的聘礼是九月初十送来的,一共有三十二抬,除了茶叶茶饼和酒之外,其余的东西马氏一律命人抬进了颜彦住的慎行居。

    紧接着,孟家也命人送了八抬东西来添妆,紧接着云家也送来了六抬,这些东西连同太后、皇后和太子妃送来的一起归整了一下,凑出了五十六抬,随后,颜彦又把祖母和母亲留给自己的东西清理了一下,也凑出了三十六抬,剩下的三十六抬就交给了颜芃和马氏,不过那些大部分是首饰、衣料和家具等,倒也不是太费钱。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临近,颜彦说不紧张不害怕是假的,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