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在他下旨‘饶过’惠妃后,管着那个小佛堂的老太监突然就得病死了。韦氏也不再去了。
  这是事败后藏得更深了。
  韦氏是太子身边最得用的奶娘,他的丈夫就是康熙在梦里曾破格提拔为内务府总管的凌普。
  所以,太子是知道的,知道他手里能用的,除了身边伺候的人和毓庆宫里的人,还有其他的人手。他更知道这些人手隐在暗处,连他的皇阿玛也被蒙在鼓里!
  宫里的孩子一长大,就会有自己的小心思,从贴身伺候的嬷嬷太监再到更有用的管事的,总想叫身边的奴才只对自己这一个主子忠心。就是康熙自己,先帝还在时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可胤礽不一样,他不是个普通的阿哥,他是太子。
  当发现他这个太子居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更会为此欺瞒皇上,那很快的,就会有胆大包天的奴才生出狼子野心,迫不及待要扶他上位,就像这一次,哪怕瞒着他,赫舍里家的人也要扳倒惠妃一样。
  所以,在梦里康熙才不得不几次清洗太子身边的亲信……
  梦里是这样,而眼下还发生的更早。
  经此一遭,康熙也就更认清了一件事,太子得废。
  只要不废太子,迟早都会旧事重演!
  至于该怎么废?康熙已经想好了一个大概。
  既然索额图和赫舍里家胆子那么大,又那么迫不及待,他索性就成全他们!
  不管是在眼下,还是在梦里,他都教导胤礽孝顺,更教他做一个本分称职的太子,可这些狗奴才却为了一己私欲,明里暗里,积年累月的挑唆胤礽。
  胤礽最终会犯下弑逆大错,这些狗奴才个个都罪该万死,在那个梦里,这些人康熙也确实一个都没放过,而这一次——
  他们不是要谋逆吗?好,他就让他们谋!但胤礽,他要保护他,要更仔细的教导他,更要叫他认清母家的真面目。
  不过这事不能急,他得慢慢的安排布置。
  过完新年后,紫禁城里一连三天全都在下大雪。
  这种天气最适合堆雪人了,琳琅想自己堆又实在怕冷,就站在廊上看张小桂他们堆。
  生怕她受冻,茴香红苕就一左一右的手拿两个大炭壶,尽量贴着主子的胳膊。
  有琳琅在一旁看着,张小桂他们都堆得十分卖力,很快就在廊下的花圃旁边堆好了一个大雪人。
  话说,这次堆雪人可是有模特的。一边想着以前见过的雪人的样子,琳琅一边就从博物架上拿了个唐代的陶像。
  那陶像是个很丰满的唐代仕女,露着胸梳着抓髻,圆脸上一双眯眯眼,双手还交叉抱于胸前(这个叫叉手,在唐代相当于万福礼)
  选好后,琳琅就提前把陶像给了张小桂,让他随意发挥。
  她原话是说:“你不用想太多,觉得怎么好看,怎么好堆就怎么堆吧。”
  结果,在她面前堆出来的雪人是这样的:
  个子比瘦高的张小桂还高出一个头去,兼且膀粗腰圆,‘脸上’用炭粉画了两道粗粗的眯眯眼,胸口更是超级丰满。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盅大的拳头,斗大的胸。
  哈哈哈,琳琅看得那叫一个好笑啊。红苕茴香她们也是笑得不行,笑点最低的钟嬷嬷更是笑得都捧肚子直叫疼。
  真是谁都没想到,张小桂居然这么有艺术细胞,简直神还原了那个唐代陶像的所有特点!
  见主子这么高兴,张小桂也就一脸欢喜的过来跪下讨赏。
  琳琅一边还在笑,一边就叫红苕去现拿一个金元宝来赏他。
  还没等张小桂喜滋滋的接了金元宝,刘得淳却是有些匆忙的来了。
  “什么事啊?”她问道。
  “瑜主子,永寿宫那边……皇贵妃没了。”
  琳琅听得一愣。
  谁知刘得淳又道:“长春宫那边……安嫔也没了。”
  琳琅不由就啊了一声。
  自从因为乱传谣言恶了孝庄被禁于永寿宫后,皇贵妃就再也没出来过。等孝庄去了,永寿宫也一直是准入不准出的半解禁状态,佟家人和四阿哥倒是不时就进去看她。
  其实,孝庄刚去世那会,宫里曾吹过一阵风,说是皇贵妃也病重了,马上就要跟着太皇太后的尊驾去了。
  这话可不好听。贵妃赶紧找了几个话头子狠狠打了一顿,然后也就没人敢再传这话了。
  过了一年,到这会宫里又开始风传安嫔的日子没几天了,可这次还没等到四妃出手灭谣言,安嫔却是真的没了,皇贵妃竟然也跟着她一起走了。


第158章 阿哥们
  皇贵妃这一走,半天不到宫里就挂了白,当然不是全宫都挂,也就永寿宫和设为殡宫的斋宫立时卸红挂白。
  其余的宫殿按着规矩只用在宫门前挂起两个白灯笼,表表意思就行了。
  咸福门前,桂嬷嬷亲自看着一个身手灵活的小太监踩着梯子把咸福宫的白灯笼给挂上了。
  这时正刮大风,天又冷得很,等这个小太监挂好灯笼下了地,已经被高处夹着冰渣似的寒风吹得面皮发僵。
  桂嬷嬷先抬头看了下,两个写着奠字的大白灯笼在寒风里左摆右晃的,挂得倒是很稳。
  感觉这灯笼不会掉下来触霉头,她才转头道:“小凳子,难得你不怕高,这样吧,三天后这取灯笼的差事也交给你办了。”
  “是,嬷嬷,小的知道了!”小凳子欢喜得弯着膝盖直打揖,要不是知道自家娘娘不喜欢奴才们不时就跪,他都能给桂嬷嬷跪下。
  见他有些讨喜,桂嬷嬷就道:“也别在这里受冻了,快去茶房吃口热的吧。就说是我说的。”
  小凳子忙又连声谢过桂嬷嬷,然后才去茶房吃了顿好的。
  正间里,伴着斋宫那边的敲钟声,刘得淳仔细的和琳琅说明了情况。
  皇贵妃是早上十点左右没的,皇上一下朝就拟了旨,命礼部并内务府按制仔细操办佟佳氏的后事,一应葬仪丝毫不可马虎。
  又叫来皇贵妃的父亲佟国维,在南书房里安抚于他,并加恩于佟家:在宫外,承恩公府也可为皇贵妃发丧并行路祭之事。
  很显然康熙是在给母家面子。毕竟是佟佳氏嘛,生前再如何遭他厌弃,死后也得尽享哀荣才行。
  至于安嫔的葬仪,就随皇贵妃的一起办,守灵、供饭、诵经一样不缺。但皇贵妃是停灵三天,停在斋宫正殿,她这边则只停灵一昼夜,然后就入殓出宫。其余的守丧事宜在宫外进行。
  说起来,安嫔到底是做了什么错事,琳琅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万岁爷气得都直说腌臜了,又言明不让她问,她自然不会傻的去明知故犯。
  而这宫里讲的就是太平二字,这种事,她要是不主动问,也没谁会大咧咧的说。哪怕是见她一回宫,就天天来咸福宫请安的通贵人,对长春宫的事儿也是只字不提的。
  所以,宫里就是这么奇怪,别看一出什么事总会起谣言,而且起得快传得也快,可传来传去,到头来全成悬案。
  琳琅吃了好几年的瓜,到这会才恍然发现原来宫里的保密工作是做得很好地。
  她就说嘛,这满宫的人精子怎么会不知道沉默是金的道理。
  说完丧事的安排,刘得春又接着说了这几天需要琳琅和福宝做的事。
  皇贵妃那边,琳琅得去半天,和贵妃她们一起跪一跪再烧个纸。而福宝,他得和哥哥们一起去给皇贵妃守灵三天。
  至于安嫔,等皇贵妃那边的事了了,琳琅顺便去一次就可以了。会在那边守场子打主力的是贵人和低位宫妃们。
  琳琅匆忙换上一身白,带着也换好丧服的福宝去了斋宫。花了半天走完流程后,她可以走了,福宝得留下。
  皇贵妃又不是皇后,康熙不会也不可能给她治丧,他会天天到场,但这回的治丧主力是阿哥和格格们,所以连福宝在内的所有阿哥这三天都得待在斋宫里。
  而且,毕竟是在治丧期间,琳琅还有其他宫妃却是不好中途就来打扰的。
  觉得很不放心,琳琅找了个僻静地方,把福宝的吃喝拉撒都和钟嬷嬷和奶娘交代了一遍。
  等回了咸福宫,她还是觉得不放心,就叫来甜杏和白果,让她们两个准备一下,然后也去斋宫那边待三天。
  多点人守着福宝,总是好的。
  这一头,琳琅是这么想的,那一头,贵妃和宜妃正巧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只一个下午过去,斋宫那边伺候的人就发现,先是瑜嫔给十四阿哥加了两个伺候的宫女。然后贵妃宜妃也分别给十阿哥和十一阿哥加了两个姑姑。
  这下,小阿哥里也就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身边没动静了。
  灵堂里,四阿哥一身缟素,头上的辫子也剪了一截。这叫截辫,和百日后才能剃头一样,是四阿哥作为养子必守的规矩。
  四阿哥垂着头,一动不动的跪着,他已经这样很扎实的跪了大半天。
  有他在中间这么立着,跪在两边的三阿哥和五阿哥哪里好偷懒,只能随着他跪得一派扎实,心里却都在骂:真他妈倒霉催的!
  他俩算是难兄难弟,等这三天过去了,看见自己跪得一塌糊涂的两个膝盖,怕是还要在背后埋怨四阿哥好一阵子。
  而跪在前面的太子和大阿哥却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太子心想:四弟不错,能有这份孝心。
  大阿哥则心想:这么能跪,皇贵妃没白养四弟一场啊。
  后面还有一个六阿哥,心里却是在想德妃。要是额娘知道四哥这么孝顺皇贵妃,心里肯定又要难受了。回头他可得叫奴才们都闭紧嘴,一来免得额娘伤心,二来也不叫四哥难处。
  又跪了一刻钟,休息的时辰总算到了,礼官赶紧就敲了钟。
  四阿哥跪得头昏脑涨,手脚发麻,起身后连去方便都得让人手把手的伺候着,说来很狼狈,可他心里却是舒坦了。
  皇贵妃卧病在床时曾经几番为难他,他也因此在心里埋怨疏远了她。
  如今,皇贵妃终于走了,四阿哥却是自责了。
  堂堂皇贵妃却像一个阶下囚一般被圈禁到死,皇贵妃心里肯定很苦啊,所以才会那么失态……
  四阿哥决定忘记养母曾经的不好,而只记住她慈爱的那一面,同时也想她泉下有知,能看见他为她尽心治丧的样子。
  被两个太监搀扶着从官房出来后,四阿哥也不找地方歇一歇,就想直接回灵堂。
  等他走在去灵堂的游廊上时,却是听到墙外有两个女声在说话。
  一个说:“唉哦,这会还没动静,那一位可算是现眼了。”
  另一个就接话:“可不是,其他的主位娘娘都给阿哥加了人,连敬嫔刚也派了人,就她放心得很。”
  “又不是亲生的,能不放心吗?”
  四阿哥听得直皱眉头,转头就去了小阿哥们休息的偏殿。
  他仔细一看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他小阿哥的身边都有自家母妃加派的贴身人伺候,连敬嫔都给十二阿哥派了人,就只有十三阿哥的身边没有。
  十三阿哥可是由德妃养着的!知道不妙,他赶紧就叫人去通知德妃。
  德妃已经睡下了,一得了信,才急忙派了两个得用的奴才去斋宫伺候十三阿哥。
  天都黑了,前院却是突然有了动静,敏常在怕出什么事,也觉得奇怪,等天一亮,赶紧就设法打听了消息,结果……
  敏常在虽不指望德妃能一视同仁,可她也不能这样呀,个个都有的待遇,就胤祥没有!
  还得四阿哥叫人来提醒。德妃这么不上心,胤祥还不被人乱嚼舌头。
  心里气苦,又担心胤祥懂事后自卑,还得冒着飞雪去送安嫔的棺材出宫,回头敏常在也就病倒了。
  德妃对敏常在一向是不错的,听心腹秋蝉说,敏常在身子不适要请上两天的病假,她不仅准了假,还叫秋蝉去请个太医来给敏常在诊脉。
  等太医开完方子走了,敏常在拉着秋蝉谢了又谢,又现从手腕上脱下个绞丝金镯,亲手给她带上。
  越是看明白德妃就是个面甜心苦的,敏常在就越得表现得温顺驯服,否则鸡蛋碰石头,吃亏的只会是她和十三阿哥。
  琳琅磨皮擦痒的在咸福宫里等了三天,斋宫那边才算完了事。自从生了福宝,她还从来没有和他分开过,这回一分开就是三天,可是把她想得牵肠挂肚的。
  等福宝一进门,她就啵啵啵的在他的小脑门上亲了三下,然后抱起他问,“想不想额娘?”
  福宝一边猛点头,一边奶声奶气的道:“想!”
  琳琅又抱着他亲香了一会,知道他是吃了午饭才回来的,就叫茴香开始摆‘枫叶’上奶油点心。
  屋里弥漫着甜甜的奶香,屋外却又下起了大雪。
  吃完点心,再一块用热姜水泡了脚,琳琅就带着福宝去隔壁睡觉。可结果他一点都不困,哪怕躺上了床还拉着她不让走,非要指手画脚的说会话。
  光他说,琳琅肯定是听不懂的,钟嬷嬷赶紧就在一旁做补充。
  原来,阿哥们在这三天里过得是集体生活。从太子到福宝都住在斋宫的偏殿里。
  那就难怪福宝会这么兴奋了,他可从来都没和其他阿哥这么亲密接触过。
  于是,她也就知道了,十阿哥会尿床(福宝:尿了好多,好厉害!),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也喜欢吃点心(福宝骄傲脸:和我一样!),十三阿哥居然还会打呼(福宝:这个也好厉害!)。
  敢情在他看来什么都厉害啊。琳琅边听就边笑。
  见她这样,福宝更是兴奋了,干脆大声宣布道:“额娘,以后我也要尿床要打呼!”
  琳琅:“……”宝贝,你加油吧,没有黑历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第159章 吃醋和叹气
  福宝是中午从斋宫那边回来的,等他睡着了,琳琅才在下午三点准时去了东华门,送皇贵妃的灵柩从东华门出宫。
  这一回康熙没来,阿哥里也只有太子到五阿哥他们来了,所以太后是最后到的,格格们倒是跟着太后来了。
  太后一到,所有人都跪下了。跪完起身后,就开始走流程。
  太后先言,她用蒙语好好的夸了皇贵妃几句,然后是听哭了的四阿哥以孝子的身份言。接着就是一大群侍卫喇嘛并要去给皇贵妃守墓的宫女太监们一路护送棺椁出宫。
  作为整个治丧的收尾,太后领着所有人(常在以上的宫妃加一些宗室女眷)对着洞开的东华门目送了一会。
  在紫禁城里,离乾清宫最近的,东六宫是景仁宫,自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去后就一直封着宫,而西六宫这边则是永寿宫。
  皇贵妃这一走,永寿宫也就空出来了。过了两天,在去给太后请安的路上,琳琅现营造司的人已经开始重新修缮永寿宫。
  感觉宫廷里属于皇贵妃的那一部分真的就此落幕了。琳琅的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因为自觉在皇贵妃的事情上也算是狠削了佟家的面子,这一次康熙给皇贵妃定下的葬仪是有些破格的,他和她说的原话是:“见朕把礼部先拟的那份折子给驳了,佟国维,朕的好二舅都大哭起来……唉,这一年多他也不容易。”
  琳琅就顺着他说:“是不容易。”
  康熙拍打着自己的膝盖,边想边道:“隆科多好像刚生了个阿哥,等过两天朕就多赏些东西给他吧。”
  隆科多,即佟国维的长子。
  见皇贵妃一死,万岁爷就频频给佟家‘糖’,这两天宫里的风向立时就变了——就像英国人一见面就谈天气一样,现在的宫里,流行一见面就搜肠刮肚的说上几句皇贵妃的好话。
  按茴香的话说就是:“昨天,奴婢去一趟针线房,一个屋里有三个绣娘,个个都说起皇贵妃,一个说给皇贵妃做过衣服,一个说给皇贵妃做过鞋面,最后一个最离谱,居然说给皇贵妃养的猫做过小衣裳。
  呸,张冠李戴,皇贵妃何曾养过猫!奴婢就斜着眼问她,那猫是不是叫黑豆啊?那绣娘这才现牛皮吹破了,羞得直捂脸。”
  琳琅听得哈哈笑,茴香这嘴巴呀,真是越来越编故事了。
  不过,鉴于艺术往往取决于生活的原理,茴香会这么编,也说明宫里现在就是流行各种‘回忆’皇贵妃。
  可谁又能想到在琳琅记得的历史里,如果说德妃算是后宫里的头号胜利者,那皇贵妃怎么也算得上是个第二名。毕竟其他的宫妃要么最后儿子被四爷欺负得不要不要的,要么根本就没活到雍正朝,而皇贵妃呢——是万岁爷的表妹,是一日皇后,还是四爷的养母……
  就连琳琅也没想到,就因为生造了个海兰珠的谣言来陷害她,万岁爷在历史里的第三任皇后就这么成了泡影。
  本来在孝庄死后,她还有想过——也许康熙会看在佟家的面子上,还是让皇贵妃做一天的皇后。
  所以,嫉妒是原罪啊。
  想到嫉妒二字,琳琅不由就叹气。三年一选秀,今年可又该选秀了。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上回的选秀,因为方兰秀的事,康熙阴差阳错的答应她,不在宫里留人,可这回……琳琅苦笑,康熙要再不留下几个秀女,可真是说不过去了。
  至于想法让他再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