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苕先答了个对字,再道,“主子,李文和才过来传了话,说小阿哥睡得很沉,奶娘们再小心伺候着,估计还能在路上睡一会。”
  琳琅听得就一点头,等吃完八宝饭,脑子清醒了才道:“你们帮我记着,过了这三天就给钟嬷嬷和奶娘发赏钱。”
  “是,主子。”红苕和石楠一起应了声。
  慈宁宫那边的守灵得日夜不停,可没谁能真的三天三夜跪着不睡觉的——真跪出个死伤来岂不是更不孝。
  所以天一黑,皇太后,宫妃和宫里的孩子们也就悄悄的分成了两批,轮着休息半夜,她和福宝是上半夜休息的那一批,到了凌晨一点钟就得去接后半夜的班。
  至于其他守灵的人,也借着蒲团能趴的趴,能歪着的歪着,趁着天没亮赶紧闭眼补个觉。
  凌晨三刻不到,吹着嗖嗖的寒风,琳琅裹得很严实的上了辇子,然后才从奶娘手里接过呼呼大睡的福宝。
  这天晚上天上没月亮,连星星也被厚厚的云层遮得差不多了,甬道上一片漆黑,四个腿脚好的小太监们提着白灯笼小跑着在前面引路。
  夜黑风高的晚上,前面是白灯笼,屁股下面是白车,车后还跟着一群埋头赶路的白衣人……
  这情景这气氛,拍鬼片都够用了。琳琅心里直发毛,都不敢再盯着前方看,赶紧想法转移注意力。
  想了下,她低头数起福宝的长睫毛来。
  默念着数了一会,等辇子一过长春宫再一转弯,前面也就出现了也赶着去换班的安嫔一行。
  路上的人一多,诡异的气氛立马恢复正常,琳琅也不折腾自己的眼睛了,抱紧儿子,把背往后一靠就开始闭目养神,一直养到下辇子前才睁眼。
  由两个小太监领路,琳琅绕过跪满人的广场,在正殿的左角门前脱了大斗篷,从娇杏手里拿过虎皮手筒戴上,然后才悄声进了正殿。轻车熟路的去自己的位子上跪下了。
  跪了大概半小时吧,守上半夜的德妃等人就轻手轻脚的全起身撤了,留下皇太后带着宫妃和命妇们开始在棺椁前磕头烧纸。
  至于康熙,琳琅进殿前问过小太监了,见万岁爷一路跪到戌时(晚上七点钟)都不起身,裕亲王恭亲王和大臣们赶紧磕头苦劝,“江山社稷要紧,皇上您千万保重龙体啊!”
  万岁爷这才去了保和殿,为太皇太后诵经祈福。
  听完小太监的话,本来还担心康熙伤心过度的琳琅立刻就不担心了。
  也是,万岁爷可是百分百的政治动物,哪怕再伤心也不会真当孝子贤孙把自己搞得病倒的。
  不用担心康熙,也不用担心福宝,琳琅的心情就轻松了,磕完头她一边烧纸,一边就心想:没想到自己一走,这殿里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感觉就像是错过了一个亿。
  其实比起干跪着不动,烧纸这活更轻松一些,既可以烤火,又可以趁机活动一下身子。
  发现烧纸的好处后,琳琅想多动弹几下,为等会一路跪到天亮去攒体力,就放慢了往身前的大火盆里放冥纸的速度,等前一张完全烧完了,她才放下一张。
  最先发现瑜嫔烧得这么仔细的是跪在琳琅两边的宜妃和安嫔,宜妃心眼活,立马就学起来了,最后和琳琅一起比别人多烧了一刻钟。
  至于安嫔,她的反应就慢了。直到把分给她的那三大扎冥纸都烧去了一半,她才恍然放慢了自己放纸的速度。
  慢腾腾的烧完纸,琳琅又回去跪着。
  怕自己打瞌睡,她不时就用抹了姜汁的袖口擦眼角,眼泪汪汪的熬到了天亮。
  一到辰时,宣布休息的礼钟准时被敲响了。
  总算可以上厕所和休息了!钟声一停,琳琅就立刻伸手去撑蒲团,结果,手脚都没力气,腰也硬得发木,她哪里撑得起来。
  不行就不行吧,琳琅也不再尝试,万一扭到哪里就麻烦了,就继续端正的跪着,等红苕和甜杏跑过来搀扶她。
  和昨天一样,她和通贵人一起去了右偏殿,然后进小间先用马桶再吃早饭揉膝盖。
  正当琳琅咬着牙忍痛的时候,单独在左偏殿里休息的皇太后突然拿手按头,嘴里喃喃的说了声“怎么这么晕”,然后人就晕倒在暖榻上。
  屋里伺候的奴才们吓得不行,慌了几十刹才赶紧跑去叫太医和苏麻喇姑。
  离得近,苏麻喇姑先到,她万分焦心的守着榻前,直到值班的太医院的左院判来给皇太后看诊,说太后不碍事,只是太累了一时血不归经,说完又扎针救醒皇太后,才捂着胸口松了口气。
  这时,得到消息的贵妃赶过来了,苏麻喇姑先叫人去通知皇上,然后才和她简单的说了情况。
  贵妃听得也直捂胸口,天呀,皇太后如今可是宫里唯一的老祖宗了,要是她在太皇太后的丧礼上也……宫里真要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提别人,主管宫务的她绝对脱不了干系!
  中和殿里,康熙站在足有一丈高的大佛龛前,一身素服,手拿念珠,边拨弄边专心致志的给皇祖母念经祈福。
  低头并脚候在一旁的梁九功一边静听,一边拿眼角瞥着外面的动静,见徒弟站在角门处比了个十万火急的手势。赶紧退后几步,出去问个究竟。
  他出去时,康熙没注意,但等他再进来时,不小心带起的细微的脚步声却是叫康熙皱了眉头。
  梁九功知道万岁爷的脾气,不等他开金口,就连忙跪下连磕三个响头,然后抬头把磕青的脑门露给康熙看。
  见这奴才乖觉,康熙也就沉声道:“说吧,出了什么事!”
  梁九功忙道:“万岁爷,太后血不归经在慈宁宫里昏了一刻钟,人才刚醒,太医说……太后是累着了。”
  康熙听得大怒,道:“居然能让太后累得昏过去,那边的人是怎么伺候的,这是都不想要活了吗!梁九功,你立刻去传旨,等皇祖母的灵枢一起,慈宁宫那边……除了苏麻喇姑只打二十板,其余所有的人,一人八十大板!”
  他本来就一肚子的难受,眼前又出了这种事,可以说是正撞在炮眼子上了。
  “喳!”梁九功一边应声,一边心里就幸灾乐祸上了:得,太皇太后这一死,慈宁宫可就没有以前的光景啰!
  他麻利的起身,弓着腰就要往后退,康熙却叫住道:“等等。”
  梁九功立刻又跪下了。
  康熙忍住火气,心想,罚肯定是要罚的。可一来皇祖母才走,二来苏麻喇姑毕竟年纪大了,疏忽些也正常,三来,慈宁宫的人也伺候皇祖母这么久了,想来皇祖母也是想朕从轻发落一次的。
  人死灯灭这种事,康熙不会让它发生在皇祖母身上。
  想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他又黯然神伤,不禁叹着气道:“算了,不用你传旨了,你去和苏麻喇姑说一声,让她自己斟酌,等后天事毕,就带着宫人们自行在慈宁宫里领罚。”
  梁九功恭声应是后连忙就退出去了。
  从太皇太后人没了那刻起,到这时整一天一夜,康熙也就是刚进保和殿时,打了半个时辰的盹。
  万岁爷忙了多久,梁九功就跟着伺候了多久。
  一出保和殿,他就连走代跑的往前奔,赶着办完差事,在慈宁宫里歇会脚。
  谁知道,他才走到太和殿的旁边,一个小太监就在后面直叫着“九公爷爷”
  “小兔崽子,你最好真有急事!”梁九功停下脚步,转身对着跑过来的小太监凶狠的道。
  小太监吓得脸都青了,连吞两口唾沫,才抖着声道:“九、九公爷爷是万岁爷让我来给您传话的。”
  梁九功听得一愣,赶紧就变了脸色,冲着保和殿的方向躬身道:“奴才恭领谕旨。”
  说完,他转身没好气的对小太监道,“传口谕吧。”
  想了想,小太监才一字不漏的道:“既然太后不能亲自治丧,那就叫淑慧公主代行其事,另外,太后病了也需要人伺候,这事让瑜嫔和宣贵人去做。”
  梁九功听明白了,也就宣贵人博尔济吉特是真去伺候皇太后的,而瑜嫔瑜主子,万岁爷这是心疼她了吧。
  奇了怪了,这两天万岁爷忙得脚不沾地的,就没单独见过瑜主子啊,怎么就能突然心疼上了?这是心里一直惦记着?所以一见皇太后病了,就立刻想起瑜主子的身子也不算好。
  任梁九功怎么琢磨,也不会知道就在康熙打盹的那半个时辰里,猫大王哪怕趴在猫窝里,也能闻到琳琅身上揉膝盖用的药油味,还听到她累得直打呼。


第130章 守孝
  快步进了慈宁宫,梁九功先去见了苏麻喇姑。
  听完皇上的吩咐,苏麻喇姑难掩激动之色,哽咽着向中和殿的方向十分恭敬的磕了头。
  梁九功伸手去虚扶她一把,又说:“也只有苏麻喇姑您了,能在万岁爷面前有这份脸面!”
  皇上让你自罚,那叫证明皇上心里有你,说是罚,其实比打赏还金贵,宫里面连好多主子都没这个待遇了。
  理是这个理儿,可这话苏麻喇姑怎么会接,她赶紧就摇头道,“我不过老奴一个,哪有什么脸面,都是托了太皇太后的福,更是皇上慈悲!”
  一口一个老奴,这会苏麻喇姑说起话来,比往常还要谦卑三分。
  梁九功也点着头,直说“那是那是。”
  从苏麻喇姑那里出来,梁大总管就赶着去见贵妃了。等见完贵妃,他好立马找个地方,让小太监伺候着喝茶吸鼻烟,也总算歇歇脚。
  太后说晕就晕,虽然没真病倒,可再跪丧肯定是不行的,一面守着太后,贵妃一面就提着心,就怕皇上为此发怒,剥了自己手里的宫权。
  什么事只有尝过了才知道里面的甜头,尝过了力压四妃手握宫权的滋味,贵妃可真不想再去做那个空架子活菩萨。
  万幸,皇上没把事记在她的头上!
  亲自送了梁九功几步,站在锦帘前,贵妃喜在心里,面上却是不显,只叫来在她眼前得用的宁姑姑,交代她去请瑜嫔和宣贵人过来。
  知道接下来的两天里自己不用再跪得七劳五伤了,琳琅的心里那叫一个又惊又喜。
  惊喜之余,她又恍然大悟:原来万岁爷在这种真桑心掉泪的时候都还能想着自己啊!
  这不由得让她想起去年夏天时,她被人传成是海兰珠的转世,那时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觉得,哪怕她是无辜的,可只要孝庄因此迁怒,康熙就不会保护她。
  那时她可真是害怕,害怕得晚上都悄悄的哭。可现在,即使是孝庄的丧礼上,康熙也会念着她了。
  这么一想,琳琅立刻就超级感动。发现康熙的心里是真有自己的,这种感觉可真好……
  一边感觉又多了一些和万岁爷继续走心的勇气和笃定,她一边就又手痒想撸一撸黑豆了。唉,和万岁爷走心之类的傻话,她和谁都不能说,也只有躲在床上,和可爱的猫主子说了。
  一边想着自家美哒哒的绿眼黑毛大猫,她一边跟着方姑姑去了左偏殿。
  给躺在床上的皇太后跪安后,她就和宣贵人商量着分了工,她负责熬药,宣贵人负责喂药,等皇太后睡下了,两人就一起捡佛豆念佛,好叫佛祖保佑皇太后早日康复。
  说是熬药,自然不会让琳琅亲手熬,她只要坐在旁边看看药方,等药熬好了,再亲手倒药尝药(一口)就可以了。
  熬药是个慢活,三碗水细熬成一碗那就是一个时辰。
  琳琅在熬药的屋子里坐得无聊,先两次叫娇杏去正殿那边看福宝的情况——啥情况,吃喝拉撒呗,然后干脆又让红苕去拿了经书,她小声的念一遍也算是给太皇太后祈福了。
  正殿里,一片烟火缭绕。贵妃跪在淑慧公主的旁边,烧出一盆纸灰后就起了身去方便。
  她是丧礼的主持人之一,守起规矩来自然不比其他人那么严。
  方便完,贵妃一边让人按摩手脚一边就听方姑姑回事。她边听边点头,然后道:“太后不在殿里,到了中午,阿哥们和格格们就得另找人领着去休息,就找……恭亲王福晋吧。我看她的脸色不好,也让她能跟着少跪一会。”
  方姑姑应声出去通知了恭亲王福晋马氏。到了中午,礼钟一响,马氏先去给领头的太子做了蹲福,然后才带着他们往后殿走了。
  到了后殿,马氏和她带进宫的两个嬷嬷就仔细盯着一群奶娘伺候九阿哥和五格格以下的小主子们,至于其它的六岁以上的阿哥和格格们已经会使唤奴才,也不用她怎么管。
  靠窗摆着的一套紫檀木荷花藕节方桌上,四个皇格格各坐一边由奶嬷嬷伺候着吃饭。
  二格格见大格格一边吃一边就偷偷的去看马氏,也就明白大格格的心事了,等吃完了饭,她就和大格格咬耳朵,“姐姐,你是不是想见晋侧福晋了?”
  大格格吃了一惊,然后咬着嘴唇点点头。
  见她果然想见亲额娘,二格格就提议道:“我去帮你说,恭亲王福晋下回带侧福晋进宫。”
  大格格听得一喜,嘴里却道:“还是不了,恭亲王福晋……我不想她难做。”
  二格格道:“怎么就难做了,不就是带侧福晋进宫一趟吗?前几个月你天天去看六阿哥,给她省了多少事,你要不去看,她这个嫡额娘还不知道得往宫里跑几趟了?如今,你就求她一件事,她有什么可难的。”
  二格格越说越觉得自己说得对,心里就纳闷了,大格格都进宫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么怕马氏,是为了晋氏着想……至于吗,晋氏早就不得宠了,女儿又在宫里迟早会封公主,马氏犯得着为难她吗!
  大格格笑着拉住二格格的手,道:“好妹妹,你说得很有理,不过……”她低垂着眼皮道,“这事还是我自个儿去说得好。”
  这话二格格喜欢听。大格格脾气好,行事又周全,一向都是她有理,自己没理,可难得自己有理一回!心里一高兴,她就更想帮大格格的忙了。
  这也正中了大格格的下怀。
  于是,最后大格格还是和二格格一起去见的马氏。
  不就是带晋氏进宫一趟吗?马氏痛快的答应了。
  没想到这么容易,大格格欢喜得很,赶紧就福身谢过马氏。
  马氏笑着抬身扶她起来。心里却在想,太皇太后这一去,宫里就只剩一个皇太后了,再不是亲生额娘,皇上也得更孝敬她不是。
  而大格格可是在皇太后眼前长大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她家的王爷又是个不着调的,谁知道哪一天大格格就能为恭亲王府说句好话了!
  琳琅在左偏殿里熬了两天药,和宣贵人一起捡了三升的佛豆,康熙也就带着阿哥和王公大臣在一片哀乐声中,声势浩大的迎奉着孝庄的灵柩出了紫禁城,去了位于京郊的孝陵。
  孝陵是顺治的陵墓。孝庄要葬在儿子的身边。
  孝庄死前拉着康熙的手说了,她就不去盛京了,太宗的山陵不可为她轻动,何况,她心中也舍不得康熙父子。她啊,就想葬在儿子安睡的孝陵的附近。
  要说起来,这事也是极不合规矩的,虽说孝庄贵为太皇太后,可没有太宗,哪来的她的尊贵。
  康熙在治丧的头一天在吊词里说了这事,第二天就有两个御史联名上折子,说虽然太皇太后对顺治爷的心意是好的,可夫大于子,礼大于情,太皇太后还是应该葬于盛京,于昭陵陪伴太宗才是。
  至于太皇太后想葬于孝陵的遗愿,可以衣冠冢代之。
  康熙把折子给留中了,还是迎奉孝庄的灵柩去了孝陵。暂安于孝陵,等以后再起建陵园和地宫。
  结果,他一复朝,就又有不长眼的人上折子,还一连上了三封,都是说衣冠冢的事。
  康熙看得火起,立刻就把最先的那两个御史叫进宫来,他也懒得见他们,就让两人在候见的偏殿坐了一天的冷板凳,这下还想跟着上折子,做一回道德君子的人可就知道风向了,立马全消停了。
  西暖阁里,康熙冷笑着和琳琅道:“这些蠢货,正事不做,倒是一门心思管起朕的家事来了。”
  琳琅特别赞同孝庄的做法,她都把话说得那么明白了,她就想葬在儿子的身边,凭什么就一定要把她葬在盛京去。
  皇太极的身边又不缺人,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可是娶了五个大福晋的,最爱的是海兰珠,最敬重的是哲哲。就这么个渣丈夫,还要孝庄舍了儿子去盛京陪葬?
  要换了是琳琅也绝对不干!
  所以,这会一听康熙的话,她立马就猛点头。
  康熙叹了口气,道:“皇祖母就是知道会有人反对这事,所以才一直忍着,直到……才忍不住和朕说起。”
  所以说,皇家的媳妇不好做啊,哪怕是孝庄,也有很多的事得忍着憋着,要不是孙子孝顺给力,死了都得受委屈。
  琳琅不禁联想到自己,托万岁爷的福,委屈她倒是没怎么受,可石常在妙答应,甚至还有贵妃,都因为康熙而嫉妒甚至怀恨她。
  到这时,到底是谁把便宜哥哥那穆图的手给打断了,她都还不知道了。肯定还是和宫里的‘好姐妹们’脱不了关系吧。
  琳琅想得心有戚戚焉,也跟着长叹了一口气。
  康熙转头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