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感觉每过一天,太皇祖母就病得更重一点。
  这就是死吗?真是可怕。
  自从孝庄发过高烧后,每天的晨昏定省,康熙都会尽量在慈宁宫里多待一会,有时也会让太子陪着,阿哥里面,孝庄最喜欢的就是太子。
  刚才换了脏污掉的衣服,孝庄没力气说话,就看了眼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会意的点点头,转述了孝庄的意思:从明儿起,就让贵妃带着宫妃们来慈宁宫伺候她吧。到了这时候,她再嫌烦,也得让宫妃们来身前尽尽孝了。
  好来好终,不能为了死前图清净,就不通情理了。


第117章 排班
  等康熙点头答应后,苏麻喇姑又恭声说了另一件事。
  从去年开始,皇贵妃便一直闭宫‘休养’,前几天,孝庄听她派去的两个嬷嬷回禀,皇贵妃也病了,病得还不轻。
  而且,她病得也巧,皇贵妃的病症居然也是发热加腹泻。
  听了这事后,孝庄心里就在想,虽说佟佳氏确实有错在身,但再大的错,还是养病要紧。毕竟是佟家人,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该照顾的还是得照顾。
  想了下,康熙和孝庄道:“皇祖母,那这样吧……佟佳氏既然病了,那就在永寿宫里继续养着,朕叫四阿哥每天都去那里给她晨昏定省,再下个口谕给舅舅,让佟家的女眷递牌子进宫来看看她。”
  这就是改全圈为半圈,准四阿哥和佟家人进去看,但还是不准皇贵妃出来。
  孝庄枯槁的脸上露了笑意,有些无力的点点头。
  康熙握住她的右手,感觉和枯枝似的干瘦,心里不由沉甸甸的,但面上还是含着笑,越发温声道:“皇祖母,您最爱热闹,等明天开始,不止嫡额娘和贵妃她们要天天来这里陪你,朕还让太子带着阿哥们也天天来……”
  太子闻声赶紧直点头,一边点头他一边就想和往常一样,乖巧的对着太皇祖母笑一笑,可他心里慌乱,扯了扯嘴角,才笑了出来。
  “太皇祖母,胤礽明天一下学就过来看您。这天热,到时您可要赏冰碗给我吃。”
  太子神色里的异样,康熙和苏麻喇姑都看出来了,但孝庄病眼昏花着却是没察觉到,她眯着眼看着太子,慈祥的点点头。
  眼前这个精神的小少年是她的嫡曾孙啊,要是可以,孝庄是真想看到他大婚的那一天……
  唉,不想了,人想多了就会贪心,比起儿子,比起太宗,比起姑姑和姐姐,她已经活得够长了。
  出了慈宁宫,在小花园里,边小步慢走康熙就边问太子,“保成,刚才,你是怎么了?”
  皇阿玛果然发现了。
  太子羞愧的低了头,想了想,才抬头回道:“皇阿玛,我、我舍不得太皇祖母。”
  康熙听得一愣,忙仔细去看太子的神色,见他神色间竟有些害怕的样子,也就知道他是被孝庄的病情给吓着了,想了想他问道:“保成,你是不是在想……人为什么会死?要是不死该有多好?”
  太子听得面色迟疑,他想点头,但又觉得这一点就显得自己太胆小了。他是堂堂大清的太子,怎么能怕死!
  对他的想法,康熙已经了然于胸,他叫一个太监去掐了一朵开得正好的紫薇花过来,让太子拿在手里。
  康熙指着太子手里的花,严肃道:“人就像这花,有生就有死。生和死,既是人道也是天道。
  人道就像现在这样,朕想要它开得好,哪怕是三伏天,它也能开得很好,而朕想掐它一用时,那它就只能在你的掌上。
  至于天道……人都是要生老病死的,就像日升月落,谁也躲不过。怕是没用的,你得学会接受它。史书里那么多皇帝聪明一世,最后却都死于吃丹服药,就是因为他们都害怕天道。
  掌人道而敬天道。从古到今,掌人道容易,敬天道却难。保成,你把这句话牢记于心,时时自省一番,自然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康熙的这番话听来太有道理,太子完全忘了先前的害怕,点头激动的道:“是,皇阿玛,掌人道而敬天道,我一定牢记不忘!”
  康熙鼓励的拍了拍他的背。
  太皇太后终于允准宫妃们去慈宁宫侍疾了,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自然是管着宫务的贵妃。康熙的口谕是直接下到翎坤宫的。
  “总算来了!”贵妃捂着胸口直吁了一口气。
  太皇太后再不发话,等她薨了,这不孝的大帽子,这满宫的女人一人戴一顶,谁也逃不掉。
  至于琳琅,则是被贵妃叫去开会后才知道的。
  给孝庄侍疾这事,在宫里面也不是头一回了,以往,都是四妃四嫔加两个贵妃,轮流去慈宁宫里端茶倒水熬药喂药的伺候一番。
  说是侍疾,其实作秀的成分很高,还是两方都在秀,宫妃们秀孝心,孝庄秀慈爱。
  可这回不一样,孝庄是真要不行了,琳琅才听康熙说起,他已经往科尔沁下了圣旨,把孝庄在蒙古那边的近亲能叫来的都叫来,好让她能在最后见见他们。
  万岁爷尚且这么兴师动众,宫妃们还不得呕心沥血。
  连琳琅在内的主位们没谁是傻子,贵妃把口谕一传,又说事不宜迟,最好今儿就把轮班表排出来,所有人立马都表态,贵妃娘娘,没二话,都听你的。
  都听我的?那我把惠妃和宜妃排在一起,或者把瑜嫔和端嫔排在一起,你们四个听吗?
  贵妃心里十分好笑,面上却是笑盈盈的点了头。“那好,妹妹们,我们边吃茶边就说一说这事。”
  边喝茶吃点心,琳琅边听贵妃说,因为得招待蒙古人,所以和以前不同,这次不搞妃搭妃嫔搭嫔,而是每天都一妃搭一嫔,到时也好按品级各自说话,免得乱哄哄的,她就在想,四妃里自己应该和谁一组。
  四个人选里,她首先划掉了德妃,一想到这位是历史上的最后赢家,而且还生了十四阿哥,她就觉得心里别扭。
  然后就是三选一,惠妃脾气大,又一向爱充老大,琳琅可不想给她当老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是硬道理好吧,就把她第二个划掉了。
  接着就好选了,剩下的荣妃和宜妃都和琳琅有过小过节,但又都事后‘和好’了,既然都是塑料姐妹花,自然是选好脾气的荣妃了。
  想好了,琳琅也不低头喝茶了,她对着就坐斜对面的荣妃盯着看着几眼,等荣妃察觉后,她就立马对她笑了笑。
  荣妃有些惊讶,但立刻就回了一个笑。
  贵妃在上面看见两人‘勾搭’上了,自然得成全。
  于是,开了小半天的茶话会后,最后排好的轮班表是这样的:琳琅和荣妃一组,惠妃和敬嫔一组,德妃和端嫔一组,宜妃和安嫔一组。
  另外,给太皇太后侍疾这事,人少了气势不够,满宫上下这么多人,结果每天才去两个宫妃,这么寒碜,不是让远道而来的蒙古人笑话吗?所以,以往还不够格的贵人们这回也有幸,能去慈宁宫孝敬太皇太后了。
  这一次,除了轮到贵妃时,她得单独带三个贵人去慈宁宫,其余时候,每天都是一妃一嫔加两个贵人的组合。
  琳琅心想:每天都是四个人,这是要去慈宁宫里打麻将的节奏吗?
  等开完会,琳琅坐着辇子,跟在荣妃的后面直接去了钟粹宫,两人要商量轮到她们侍疾那天要带去的贵人的人选,
  荣妃早就想交好琳琅,又知道她手里只有一个通贵人可用,坐下寒暄两句后,就笑着主动提了通贵人。
  琳琅也投桃报李的提了就住在钟粹宫的布贵人。
  说完正事,琳琅婉拒了荣妃留下吃饭的邀请,笑着起身告辞。
  回了咸福宫,她一进屋子,立马就问福宝的情况,知道他刚好睡醒,赶紧就解了衣服喂奶。
  茶话会要完前,她就感觉到胸口湿了,还借着方便去换了衣服。这时,却是刚好清空粮仓了。
  等福宝吃饱了,琳琅才开始吃晚饭。福宝的摇篮就放在她的旁边,这小贪吃鬼,肚子才吃饱又开始津津有味的吃起自己的左脚丫了。
  还吃得一脸的满足,看得琳琅都想抓着他的右脚丫咬一口了。
  这时,石楠突然端着盆清香的汤菜进来了,还一脸是笑的说,“主子,刘得淳送来了万岁爷的赏菜,是一道莼菜羹。奴婢听刘得淳说,能在京里面吃到莼菜,这可是头一遭,要不要让他进来报一下来历。”
  刘得淳就是刘得福,他一听说十四阿哥取的小名叫福宝,哪还敢叫得福,立马就改了名字,琳琅现在得叫他小淳子了。
  说起来,琳琅以前在苏州旅游时也吃过一回莼菜的,这莼菜也是一个千古名菜,莼鲈之思嘛。
  莼菜是一种水生菜,是江南一带的特产,以生长时很挑水质,吃的时候很挑时间而出名。
  说它挑时间,是因为这种菜的表面有一层胶质,而这层胶质正是这个菜的精华所在,一从水里采起来,这层胶质就会开始流失,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时间,莼菜的表面也就彻底干结了。
  所以,琳琅也很好奇,在这时的北京城,怎么能吃到莼菜。“叫他进来吧。”
  刘得淳轻手轻脚的进来,先跪安,接着才起身,细细的报了来历。
  琳琅边喝鲜美清香的莼菜羹边听他说,这莼菜的来历也确实算出奇:位于京城西郊的一个皇庄在年前挖井时居然挖出了一道冷泉,琳琅吃的莼菜就是用这冷泉的水浇灌出来的。
  大夏天里用冷泉的水种江南的名菜,这是特供中的特供啊,这么一想,琳琅就觉得莼菜羹更好喝了。于是也就连喝了两碗。
  刘得淳在旁边看着,等回了乾清宫,康熙叫他去问,“你瑜主子喜欢喝莼菜羹吗?”
  他立马就跪禀,“回万岁爷的话,瑜主子可喜欢了,说是很鲜,一连喝了两碗。”
  康熙点点头,挥手让他下去,转头吩咐梁九功,“以后,只要皇庄那边进了莼菜,就让御膳房分成两份,一份送慈宁宫,一份送咸福宫。朕这里就不吃了。”
  难得玉儿喜欢吃,他就省一口,都给她好了。
  为了喂奶,从二月到这会,琳琅已经戒口四个月了,作为一个重口味的吃货,她已经馋得在梦里吃了好几回的火锅和烤肉了。
  康熙知道后心疼她受苦,每回用膳时就着意留心,要是觉得哪道素菜做得好,立刻就往咸福宫赏菜。
  开始几次,琳琅还老实的按着规矩,每回见有赏菜到了,就搁筷子起身走一趟谢恩的流程。后来她发现万岁爷几乎天天都赏,就感觉吃不消了,连忙趁着有一回两人滚完了床单,康熙心情格外好的时候,和他说了这个甜蜜的烦恼。
  康熙本就是心疼她要戒口才天天赏菜的,自然不会倒让她因此伤了食欲,也就笑着摆手免了这谢恩的繁琐流程。


第118章 聪慧
  排好轮班表后的隔天,琳琅和其余的主位就跟着贵妃一起去慈宁宫请安了。
  这是自孝庄去年一病不起后,琳琅第一次走进慈宁宫的寝殿,四月封嫔那会,她和贵妃跟四妃还是在这殿门口走完的所有流程。
  给孝庄还有皇太后先后跪完安后,一起身,琳琅抬头一看靠在床头的孝庄,心里就是一声天呀。
  她没想到孝庄会消瘦得这么厉害。
  脸上的肉都没了,颧骨突兀的高起着,眼窝和鼻子的两边却凹陷下去,原本的圆脸瘦脱了形不说,露在外面的脖子和手也是皮包骨头了。
  琳琅只想到四个字能形容现在的孝庄:病骨支离。
  来之前谁也没想到太皇太后病得这么重,不是说她老人家最近的病症只是泻肚子吗?怎么个泻法能把人泻成这样。
  其实也瘦了不少的皇太后拉着贵妃的手先坐下了,然后才摆手让其他人也都坐下来。
  大夏天里,寝殿里一点冰都没用,哪怕身后站着两个宫女不停的在扇风,琳琅还是热得满头大汗。
  除了热得跟蒸笼似的,孝庄的寝殿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窗明几净雍容富贵,哪怕太皇太后这时难免会弄脏衣服和床单,可琳琅在空气里别说闻到异味了,居然还能闻到一种很淡雅的熏香的味道。
  至于伺候的奴才们,从领头的苏麻喇姑到打帘子打扇的小宫女,个个做事都轻手轻脚的,却又很有精神,虽然主子病重,可看着一点颓气和压抑的感觉都没有。
  就这护理水平在琳琅看来打一百分都不为过。
  她不由就心想,这回的侍疾其实也还是多余啊,孝庄又不是现代那些需要媳妇照顾陪床的婆婆,她这里真不缺人伺候,更不缺人关心。
  可规矩就是规矩,不是有句话叫以孝治天下吗,这孝顺二字在皇家可是天大的规矩,万岁爷得守,太皇太后也得守,所以就算是身边的奴才再好使,她也不能耽误了‘媳妇们’的孝道。
  孝庄很不舒服,她感觉自己又重又轻,重的是身子骨,轻的是神志。
  等贵妃坐在她的床前,静听太后说完了病情,她就抬眼去看苏麻喇姑,见她立刻点点头也就闭眼养神了。以她现在的情况能在宫妃们来请安时露这一面,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贵妃娘娘,还有各位娘娘,请这边来。”苏麻喇姑引着所有人去了寝殿旁边的一个大花间。只留皇太后一人陪着孝庄。
  这一天的集体请安后,宫妃们就按照事先说好的顺序开始轮班侍疾了。
  琳琅和荣妃这一组排在第三天,前面是贵妃、惠妃和敬嫔,后面则是德妃和端嫔,宜妃和安嫔。
  这就叫时时处处见尊卑,连排个值班表都是按着排位来的。
  到了‘上班’的那一天,琳琅起了个大早,先吃饭再喂奶,然后亲了亲儿子嫩得跟豆腐似的小脸蛋,才开始穿衣梳头。
  临出门前,石楠和茴香一左一右的蹲着,先给她穿了花盆底,再把用来驱蚊的药水仔细的涂在了裤脚上。
  等琳琅坐着辇子到了慈宁宫,早来了正守在月台前的通贵人赶紧就迎了上来。
  见礼后,她笑吟吟的道:“娘娘,荣妃娘娘还没到,布贵人倒是到了,正在左偏殿里陪着淑慧公主说话。”
  身为女儿,淑慧公主如今也是天天进宫,可这会……人就到了?琳琅掏出康熙才给她的怀表一看,才八点半。也太早了吧。
  通贵人见了忙道:“我听一个嬷嬷说,公主昨天留在慈宁宫里睡了一晚。”
  琳琅听得哦了一声。也就带着通贵人去了偏殿。陪着淑慧公主说了好一会的话,荣妃才总算来了。
  头一回就来晚了,等赶紧一起去寝殿那边请了安,荣妃就很不好意思的和琳琅解释,二格格来月事说来也有一年了,可日子一直不准,时常时短的,一直乱着,这一回也是。
  明明半个月前才刚用过月事带,可昨晚她半夜又来红了,偏偏人又睡得沉根本就没醒,到早上突然在床上见了血,可是把她吓了一跳。
  照常理,小女孩子一般刚来大姨妈那会,都不会太规律,可二格格都过一年了,还半个月里来两次大姨妈?
  琳琅就问:“太医怎么说?”
  荣妃苦恼道:“还能怎么说,要么说是阴虚,要么说是血气不足。”
  不管是阴虚还是血气不足,都需要进补,可现在的问题是,二格格她挑食不说饭量还小。喝药进补,她就吃不下饭,那不药补改食补吧,她又觉得这个难吃那个难吃,更吃不下饭。
  琳琅问:“那她不饿吗?”
  “怎么不饿,她的奶嬷嬷已经和我报了两回了,说格格最近特别喜欢去找大格格玩,就是为了去那里吃点心。”荣妃一脸的哭笑不得。
  没想到二格格这么挑食。
  琳琅心想,这毛病其实也好治,想法加大她每天的消耗,让她踢踢毽子骑骑马什么的,保准饿得她自己就加饭量了。
  她正想和荣妃说说这个法子,一行人却已经走到了寝殿的后面,熬药的房间前。荣妃的大宫女春霞赶快上前撩帘子,还朝里面唤了一声。
  屋子里的四个宫女两个太监应声全跪下了,请安道:“荣妃娘娘吉祥,瑜嫔娘娘吉祥。”
  “都起吧。”荣妃笑着道。
  等屋里的人都起来了,琳琅就一侧身好让荣妃先进去,可荣妃哪里会让她这么客气,非要拉着她一起进去。
  又不是什么大事,琳琅摇着头推了推,见推不掉,也就顺着荣妃的意思和她一起进去了。
  等两个主子进去了,身后的茴香红苕还有春霞春露却是愣了一下,接着茴香让了一步,让两个春先进去了。
  至于通贵人和布贵人,一路过来两人一直都很安静,这时却是相互笑了笑,学着琳琅和荣妃的样子肩并肩的一起进了房间。
  对她们两个来说,瑜嫔和荣妃能处的好,那是再好不过了。
  说到侍疾需要做的事,一是熬药喂药,二是伺候孝庄,给她消愁解闷。
  这一天,早中晚三次,琳琅四人都先盯着宫女们熬药,然后亲手把药罐端去寝殿,亲手倒在药碗里,并亲口尝药以示孝心,因为只有三次机会,所以排在最后的通贵人要等到下一回侍疾时才能亲手亲手再亲口了。
  至于喂药,那都是苏麻喇姑的差事,孝庄就习惯让她喂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