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大雪下得也太不是时候了,万岁爷,您别生气,那什么罗刹人哪里是我们八旗子弟兵的对手,只要雪一停,萨布素肯定能把罗刹人给打得屁滚尿流的!”琳琅说得热血上头,拳头都握起来了——要说这时候有什么好,那就是不用讲和谐,想打谁就打谁。
  康熙听得摇头低笑几声,握住她的拳头,道:“八旗子弟兵……这词说得好。”
  一不小心就造了个新词的琳琅只能冲着他嘻嘻一笑了。
  康熙沉吟了一会,道:“也许,八旗演武堂的事该提前了。”
  八旗演武堂?琳琅听得直眨眼睛。
  康熙见状就和她解释道:“这是孟彗的提议,自入关后八旗荒废骑射渐成糜烂之势,朕打算和西人的国家一样建立军校,从兵到将重新打造八旗。演武堂就是朕的先行之卒。”
  什么?
  琳琅听得膛目结舌,八旗演武堂,军校……孟彗老乡这是要日天日地吗?!
  看她惊成这副模样,康熙不禁就低低的笑了起来。
  孟彗者,梦会也,朕这是又把万氏给惊着了。


第61章 感动
  这一天,琳琅只陪着康熙吃了晚膳,然后就早早的回了咸福宫——打定主意要提前开启演武堂计划的万岁爷吃完晚膳就兴冲冲去南书房加班了。
  回了梢间后,琳琅换了衣服洗了澡,然后用生姜水泡起脚来,虽然没几天就要开春了,可甬道上刮起风来还是咻咻的响,回来的路上坐在辇子里琳琅被风吹得那叫一个冰冷动人。
  一边泡脚驱寒,她一边就在想康熙和她透露的演武堂和军校的事。
  建立军校,重振八旗,孟彗老乡胆子可真大,居然敢和康熙提起这种事来。八旗所向披靡的威名可是满人心心念念的一大骄傲,他就不怕好心办坏事落下个质疑八旗军力的罪名吗?
  嗯,孟老乡应该是个愤青,自己做了太监没办法建功立业了,就开始辅助康熙大帝建功立业了。
  而万岁爷居然也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看来孟老乡已经是他的心腹了。
  琳琅在心里给孟彗打了个call,孟老乡可真是个牛人啊,要不是倒霉催的穿成了个太监,简直就是个活生生的起点男啊。
  给孟彗打完call,她转念一想,又给万岁爷打了个call,虽然是碰巧遇上了,可万岁爷生气时既没有对自己乱发脾气,事后又那么随意的把折子上的奏报还有他的打算都和自己说了。
  现在想想,琳琅觉得自己那时的应对真的有点尬,哪怕不敢说话也该用忧虑又担心的眼神去瞅瞅(安慰)万岁爷呀,自己倒好,居然低头盯着指甲看,还看得入了神,就这样康熙居然也没生气,还真的因为自己笨拙的应对而消气了!
  自从在书房里为康熙磨了墨,琳琅就一路受宠到今日,前几日康熙更是因为她而厚待万家,一下子就封了三个敕命,可说白了,那都是万岁爷的小天使该有的待遇。琳琅心里明白,这是自己如今正得康熙的喜欢,又赶上了牛痘法出世的好时候,哪怕换个人只怕也是差不多的待遇。
  可这一次,琳琅头一回很清楚的感觉到了康熙对自己的特别——离开乾清宫前,小太监魏珠悄悄和她透露,说万岁爷看了折子后大发雷霆,梁总管和好几个御前伺候的人都因为伺候得不好而挨了板子,难怪这一回给琳琅带路的人不是梁九功。
  一时间,琳琅的心里又是甜来又是酸,要是万岁爷真的只走肾不走心就好了,自己这个小天使也跟着走走肾就行了,可他这么一特别,倒是让她心烦意乱了!
  她猛的摇摇头,决定不想这些烦心事了,还是想想正事吧。
  等进了二月开了春,宫里面就要热闹起来了,二月初八是孝庄她老人家的生日,也就是圣寿节,而三月的十八日则是万岁爷的生日,即万寿节。作为新晋的万贵人,琳琅得开始准备礼物了。
  孝庄的礼物倒还简单,洗完脚,琳琅赶紧上了床,她抱着暖壶窝在被窝里,叫石楠坐在床沿,和她商量了一会后,就想好送什么了——琳琅准备到时就送一个金寿桃。
  送金寿桃金如意,还有各种和福禄寿沾边的吉祥摆件,在孝庄的圣寿节上都算是随大流的做法。琳琅一个初来乍到的贵人,给太皇太后送寿礼,送贵重了反倒不好,随大流讲讲心意就是了。
  可给万岁爷准备的礼物,琳琅可就万万不能随大流了。贵重不贵重倒是不重要,关键是要能显出心意来,又最好还能有点新意。
  送什么好呢,当晚和石楠没商量出个结果,琳琅第二天又继续想。想了好半天,她终于想到要送什么了。
  她准备亲手织一双露指的羊毛手套送给万岁爷。
  琳琅要织的这双手套可不止是一双手套那么简单——要知道这时可没有织毛线这项手艺!更关键的是琳琅用的还是羊毛!
  据琳琅所知,别看到了现代鄂尔多斯的羊毛线卖几百块钱一斤,可这时因为缺乏进一步的加工手段,蒙古的羊毛老不值钱了,牧民们割下的羊毛每年都只能做成粗糙的羊毛毡子或者壁毯往中原腹地贱卖。
  琳琅就记得一件事。原身在许家附学时,二舅许沛公怕侄女和家里的女孩们冬天里冷了脚,就买了几大张羊毛垫子把整个书房都给铺上了。
  当时许家没请女夫子,是孀居在家的小姨妈也就是小许氏在给女孩子们做老师。小许氏觉得二舅太奢侈了,当着晚辈的面没说什么,背着却去找了二舅,结果二舅就和她说,这些羊毛垫子不值钱,一大张也就是两匹粗布的价钱,拿来踩脚正好。这事正好被原身听见了。
  所以,可别小看织毛线这项手艺,有了这项手艺,把羊毛纺成毛线后,就可以做手套做衣服做各种毛线饰品了,这样的话蒙古出产的羊毛可就卖得上价钱了。
  而蒙古人要想长长久久的把值钱的羊毛真的卖出钱来,可就离不开中原了,否则没人买,再好的羊毛线那也只能织成毡子和壁毯搁在蒙古包里。
  有时候,经济手段比明刀明枪还有用。琳琅觉得,有了这个让羊毛值钱的法子,万岁爷在喀尔喀蒙古那边的大计划应该能顺利一些的。
  原本琳琅是不想暴露自己的,可孟彗老乡人都做了太监了,还敢跟万岁爷提建立军校这样冒险的建议,她觉得在保卫蒙古的事情上自己也得出把力才行。
  而且,这么一双前所未有的羊毛手套,作为礼物,也足够贵重足够有心意了。
  既爱了国又解决了难题,万贵人觉得今天的自己棒棒哒。
  “小黑豆,你也觉得姐姐很厉害吧。”琳琅一边撸猫一边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猫大王说了。
  猫大王睁着琥珀色的猫眼,看着她得意洋洋的笑脸,一面喵了一声,一面心道:做得好,朕真的小看你了。
  打定主意后,琳琅就叫来张小桂,先把打毛线用的棒针的形状和他说了一下,让他去养心殿的造办处定做十根,然后又叫他想法去弄来一些上好的羊毛线。
  宫里面办事的效率向来都是要看人不看事的。只花了两天的时间,上百根手工磨制的棒针和一大筐各色羊毛线就被一起送来了梢间。
  琳琅以前读大学时和室友学过怎么打毛线手套,当时觉得好玩,她还一连打了好几双,整个大学都不用花钱买手套戴了。可过了这么久,她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等棒针和羊毛线一送来梢间,她就立马开始练手了。
  听主子说,要用那又粗又长的‘棒针’和羊毛线打什么手套,还要送给万岁爷,石楠和茴香心里惊奇不已——她们用惯了绣花针,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这么粗的木棍子该怎么使?
  两人好奇的站在一旁,看琳琅动作生疏的起好了边,然后一边回想一边就慢慢的织起来了。
  居然是这么用的吗?两人都惊得张嘴结舌,倒是把琳琅逗笑了。
  三天不用手艺生,何况琳琅好几年都没打过毛线了,她打打拆拆的,两三天的功夫花下来也才织好了一个手掌,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指部分的打法,她是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
  话说,难道她以前打的都是假手套吗?
  在手指部分卡了两天后,琳琅才慢慢试出该怎么打了。直到圣寿节的前一天,她才历尽千辛万苦的打好了第一双手套。
  打完,琳琅一边查看一边自己就吐槽了一句“好丑啊”。
  真的很丑,横竖之间打得很不均匀不说,两个手套看着都不像一对,左手的那个比右手的那个小了大概一厘米。
  琳琅同志,加油,组织上需要你继续努力。
  琳琅精分着给自己灌了碗鸡汤,然后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她明天还要去乾清宫参加圣寿节了。
  康熙二十五年的圣寿节格外的盛大,满蒙王公齐聚于太和殿,康熙搀扶着孝庄在大殿里接受了他们的三跪九拜,然后在乾清宫的筵宴上他更是彩衣娱亲,穿上满族的传统服饰为祖母跳了舞!
  万岁爷跳起来舞似模似样的,估计私下里没少练习,琳琅看得在心里面直拍巴掌。
  等康熙跳完了舞,琳琅发现孝庄感动得都哭了,康熙跳得满头是汗,汗都没擦就立马上前给她老人家擦眼泪,孝庄连忙让他去换衣服,就怕他着凉。
  琳琅看着这祖孙情深的一幕,不知怎么的就有些心酸,等筵宴结束回了咸福宫,她才想起当时为什么会觉得心酸了,她隐约记得孝庄好像就在这几年里就会病逝。
  到时候也不知道万岁爷会有多伤心。
  这样一想,她不禁就感觉自己用那个金寿桃做寿礼似乎太没有诚意了。
  补送一份礼物是不可能的了,琳琅要是敢那么做,那才是真的怠慢了太皇太后。
  这宫里面就流行抄经,抄完了往佛前虔诚的一供,似乎就有积福积德之效。作为社会主义的好儿童,琳琅是不信这个的,但入乡随俗,她准备给孝庄她老人家抄一卷地藏菩萨本愿经,为她祈福。
  “希望我和老乡带来的蝴蝶效应也能作用到她老人家的身上。”琳琅抱着猫大王一边看自己抄好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一边自言自语道。
  于是她诚心诚意的抄了两天经,还没有供到佛前去感动佛祖,却是把万岁爷给感动了。


第62章 景仁
  第二天,一大早,琳琅刚去前院请完安,正吃早饭就接到了康熙的口谕,万岁爷召她去乾清宫伴驾。
  这时候,万岁爷应该还在上朝啊。
  琳琅心里大是奇怪,可也不敢耽误,三口两口的急忙吃完了早饭,梳洗打扮后就坐着辇子去了乾清宫。
  她才在乾清宫的角门处下了辇子,就看见了梁九功,说是挨了板子,可梁九功走起路来,除了慢了些,一点儿也看不出异常来。
  挨板子,可是太监们的基本功,哪怕是梁大总管那也是一路练上来的,早就满级了。
  梁九功亲自把琳琅带去了西暖阁,一路上态度格外的恭敬,琳琅原本还有些紧张。见他这样子也就安稳了,看来今天十有八九是有好事,否则梁大总管不会这个样子。
  她在西暖阁等了一个时辰,康熙才下了朝。因为是常朝,所以他只随意穿了身明黄色的龙袍,琳琅看了后心里有点失望,她本来还以为又能看到万岁爷‘盛装打扮’了。
  “万岁爷万福。”琳琅一边叫福一边就下跪,却是被康熙一手给拉住了。
  琳琅有些惊讶的眨了眨眼睛。
  “别跪了,你坐着等等朕。”说着话康熙就大步去了一旁的屏风。两个御前太监伺候着他撒了尿,出来后他洗了把脸,换了身鸦青色绣金线墨竹的常服。
  琳琅见状就过去给万岁爷整理衣领和袖口。
  康熙仰着头,方便她动手,等她弄好了,才笑着问她吃过早膳没有。
  琳琅先回答说吃过了,然后又笑着说要是陪着万岁爷吃的话,那就还能再吃点。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康熙道:“既然吃过了就别多吃了,等会你给朕挟菜好了。”
  两人说话间落地榻窗前已经摆好了膳桌,黄花梨木制的飞龙莲花纹折叠式膳桌上错落着放满了各种早膳。
  琳琅还没在西暖阁里吃过早饭,坐下后先有些好奇的看了看菜式,面食有奶饽饽烧饼蒸包和花卷,米饭的话只有粥,汤品则有三四种,剩下的就是肉菜锅子酱菜和泡菜。
  虽然有二十多道菜,但每一份都很少,琳琅估计万岁爷放开肚子吃的话刚好能吃完。
  不过,在口腹之欲上,康熙向来是走养生路线。很少有大吃大喝的时候。琳琅觉得,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喜欢让自己陪着吃饭,节制惯了就没有那种随心所欲享受美食的气氛了。
  所以说,做个吃货也没什么不好的,尤其她现在还是光吃不长肉的体质。
  琳琅一边拿起挟菜用的长筷子,一边问道:“万岁爷,今儿您想吃什么菜。”
  康熙让琳琅给他挟了一盘子羊肉丝炖酸菜和鸭脯丁炒豆腐,就着这两个菜细嚼慢咽,姿势优雅的吃了一碗浇汤煮饽饽。
  浇汤煮饽饽是道满族特色菜,琳琅的记忆里有,但她自己还没吃过。见她面带好奇连看了几眼,康熙就夹了一小块饽饽递到她嘴边让她尝一尝味道。
  忽然就被投喂了,琳琅不禁吃了一惊。
  康熙往前探了探手,催促道:“还不张嘴。”
  “哦。”琳琅赶紧乖乖照做。
  玉米面饽饽做得很瓷实,吸收了鲜美的肉汤后嚼着吃又香又有嚼劲,琳琅嚼了两口就笑着说好吃。
  “你呀,总是这么贪吃。”康熙笑着又夹了一块给她吃。
  琳琅一边张嘴接住了饽饽,一边就腹诽,谁贪吃了,我这不是在积极配合万岁爷你的投喂吗。
  夹完这第二块,康熙也就停了手,他让侍膳宫女给琳琅舀了一碗小米粥,道:“你也别干坐着,这个养胃,你喝几口。”
  琳琅自然是点头了。还真别说,喝了小半碗热呼呼的小米粥后,她觉得全身都暖和了不少。
  吃完早膳,康熙就带着琳琅出了乾清宫,一路步行着去了景仁宫。
  景仁宫毕竟一直封着宫,虽说康熙常会来这里悼念母亲孝康章皇后,可进去后琳琅跟着他四处一走动,哪怕院子里遍植花木,屋内又窗明几净,她也还是感觉这个二进院的宫殿里一片寂寥之色。很多年没人住过的房子就是这样,再怎么打扫维护,也缺乏一股生气。
  带着她把前院转了一遍后,康熙接着又去了后院,后院左近有一颗百年大树,他拉着琳琅一起坐在了树下的石墩上。
  抚摸着大树的树干,康熙神色怅然的道:“今儿是额娘的忌日,朕昨晚梦到她在这树下和朕说话了……也是巧,朕上朝前去给皇祖母请安,她说昨晚她也梦到了额娘。”
  果然是康熙生母的忌日吗?琳琅其实早就有些猜到了,可又有些不敢确定,如果今天真是孝康章皇后的忌日,宫里怎么会这么悄无声息。
  这时听康熙一说,她突然就明白是为什么了,只隔了三天,孝康章皇后的忌日离孝庄她老人家的生日太近了,按这时的孝道,康熙得避长者讳。
  孝庄真的梦见了佟佳氏吗?只怕未必,这也许只是她意带弥补的说法罢了。
  琳琅记得康熙的母亲佟佳氏是在他八岁时就病死的。六岁死爹八岁死娘,爹给他留下了万里江山的同时还附赠了四个糟心的监护人,本来还有娘疼,谁知道娘又早早的去了,去的日子还这么寸……
  这么一想琳琅都有些同情起万岁爷来,要是没做皇帝,他这简直就是天煞孤星的命格啊。
  虽然性格开朗还有些大大咧咧的,但琳琅是个感受性很强的人,这一生同情之心,她不禁就脑补了很多万岁爷幼年时的遭遇。儿皇帝岂是好做的,外有心怀叵测的鳌拜,内则母亲死了都不敢大肆悼念,否则就是怠慢了皇祖母……
  琳琅越是脑补越是觉得万岁爷可怜,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陪着他一起看树干了。
  康熙抚摸着粗糙的树皮黯然神伤的回忆了好一会,一回神就看见琳琅用一种掩不住心疼的眼神盯着树干在发呆。
  她这是真的在心疼朕啊……
  康熙心里感觉很是慰贴,即便是赫舍里氏,当年他也没带她来过景仁宫,今儿却带了万氏来,不就是因为她性情淳善心有大孝吗。
  万氏果然没让他失望。他勾起嘴角伸臂搂住了琳琅的肩膀。
  琳琅被他吓了一跳,忍不住转头叫了一声“万岁爷”,然后呆呆的说了一句:“您不看树啦。”刚说完她就懊恼的抿了抿嘴。看这话说得。
  康熙不以为意的摇头道:“不看了,该进去给额娘供经了。”
  于是琳琅又跟着康熙去了前院,那里有一个小佛堂。琳琅本来以为佛堂里会供着孝康章皇后的灵位,进去后一看却是供着菩萨像。前面一直远远跟着两人的梁九功这时捧着白玉圆盘进来了,盘子上放满了经卷。
  康熙示意琳琅和他一起把这些经卷一一打开来,按照抄写的时日整齐的摆放在香案上。从年前开始康熙就抽空为母亲抄经,他把十三卷地藏经连抄了三遍,字字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