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老答应-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石楠见她自有主意,并没有被挤兑得慌神,也就定了心。没两天,她的右槽牙就不疼了。
  经过了这事,琳琅和石楠倒是亲近了不少。见石楠这么快就得到了琳琅的信任,茴香也更尽心伺候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卯时六刻,端嫔的心腹余姑姑准时进了左次间。面对坐了一屋子的请安队伍,她微微一福,口里言简意赅的道:“小主们,娘娘起身了,正在堂屋等你们。”
  “余姑姑,劳烦你了。”石常在笑着冲着余姑姑一颔首,然后打头站起身来,当仁不让地走在了队伍的前面,其他人照例跟在她的后面,出了左次间去了堂屋。
  进屋后,琳琅随大流,麻利地跪在蒲团上,给端坐在紫檀木宫椅上的端嫔磕了头。“给端嫔娘娘请安,祝娘娘万福金安。”至于六人带来的宫女们,则是跪在堂屋前磕的头。
  “起来吧。”听声音,端嫔今天的心情还不错。
  琳琅忍着膝盖疼,赶紧起身,坐在了自己的老位子上——春答应的后面,绿菊黄梅的前面。
  端嫔今天穿了件绣整枝白藤萝花的黛绿色外裳,穿着蝙蝠花样的花盆底,梳着极规整的两把头,把子上只插了块极素雅的莲花纹的圆形银结子,结子看着银光闪闪,估计是刚做好的。
  端嫔今年三十三岁了,保养得很好,这时只略上了些脂粉,在琳琅看来,就已经是一个芙蓉面樱桃唇的清秀佳人了,而且她气质很好,不笑时有点冷,笑时又带点甜。
  说真的,作为颜狗,琳琅就喜欢这一款。这么一个有味道的熟女,康熙居然有一年多没来咸福宫睡她了,真是可惜了!不愧是坐拥一整个后宫的男人,嘴够刁的!
  端嫔先让宫女们上茶,笑看着琳琅她们喝了几口,才道:“再过一旬就是今年的中秋节了,昨儿晚上,贵妃娘娘使人和我说了,皇上赏了咸福宫半天的小戏。中秋那天大家可有眼福了!”
  在清宫里,每逢各种节日和重大庆典都会大摆筵席大肆庆祝,琳琅听石楠说起过,每逢康熙的生日(万寿节),孝庄和皇太后的生日(圣寿节),宫里面那叫一个热闹。筵席上虽然吃不好吃不饱,可歌舞戏曲各种表演却是能让人大饱眼福的——石楠以前伺候的那个太妃就特别喜欢看。
  不止她,深宫寂寞,妃嫔们最喜欢的消遣就是看戏听曲了。
  不过,这内廷筵席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一般来说,贵人以下的常在和答应是没资格出席的,原主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就只在头三年里以新晋秀女的身份参加过一次——坐得太远了,原主连康熙龙袍的边都没看到。后来就没资格了。
  所以,听到康熙居然直接赏了咸福宫半天的小戏,就连石常在都喜得眉开眼笑。庆答应更是起身面朝乾清宫的方向跪下来磕了三个头,嘴里还高声道:“奴婢叩谢皇上的恩赏。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这么一搞,大家都只能跟着跪下磕头了,连端嫔都起身,蹲身行了万福礼。
  又得多磕三个头了,琳琅一边磕头,一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马屁拍得,十万八千里远,康熙会不会在乾清宫里打喷嚏啊!
  琳琅满心郁闷,端嫔却很是欣赏庆答应的做法,她先是给了庆答应一个笑脸,然后,在照例端起茶盏示意今儿的请安时间结束时,她还单叫庆答应留下来陪她说说话。
  琳琅于是更郁闷了,庆答应表现得跟康熙的脑残粉似的,敢情端嫔就喜欢这样的!
  她感觉压力好大。


第5章 份例
  压力山大的琳琅有些垂头丧气地回了梢间。
  答应这是怎么呢?有人给她气受了?正给黑豆清理猫窝的茴香看出来了,赶紧悄悄给石楠递了眼神。
  石楠摇摇头。她也纳闷着呢。
  琳琅坐在椅子上,环视自己空间小小的堂屋,感觉好了一点,至少在这个屋子里她还是能做主的。
  “茴香,把黑豆给我。”琳琅非常需要撸撸猫。
  茴香抱起黑豆,拿沾了水的手绢擦了擦它的四个爪子,然后才递到了琳琅的手上。
  琳琅把又软又暖的小黑猫放在膝上,边撸猫边长叹了一口气,她觉得自己早先想得太简单了。
  做磕头虫还不够吗?居然还要磕得有主动性!自觉自发,巧立名目,还得喊口号!如果只有这样才能讨好端嫔,难度系数也太大了!!!
  琳琅很讨厌磕头,更不想把自己磕成个奴才,穿成个病弱体虚的老答应已经够倒霉了,难道还要她上赶着去做奴才!
  可很显然,她要想讨端嫔的喜欢,抱住她的大腿安安稳稳地住在这咸福宫里,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学庆答应。
  仔细想一想,端嫔为什么最喜欢庆答应,估计就是看中她会磕头了。庆答应是她的死忠,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庆答应对康熙这么感激涕零忠心不貳,不也显出她的忠心了!
  越想越郁闷,琳琅撸了一会猫后,就想睡个回笼觉,等睡醒了再来想是跟着庆答应学呢还是维持现状。
  听她说要睡回笼觉,石楠赶紧过来帮她换衣服放头发,茴香则进了里屋把床榻给收拾了。
  琳琅上了个马桶,洗了脸手就上了床。茴香和石楠一左一右的给她放下了蚊帐。
  “我只睡一个时辰,你们到时候叫我哦。”琳琅一边躺好一边道。
  “是。”石楠和茴香齐声道。
  这时,床底突然传来一声猫叫,黑豆不知什么时候就窜到那下面去了。
  茴香赶紧弯腰抱住它,和石楠一起轻手轻脚地退出了里间。贴身宫女们都是轮换着休息的,一般两个时辰休息一次,时间不超过两刻钟,石楠陪着琳琅去了前院,所以先去休息了。留下茴香守在梢间。
  一个时辰后,大约上午十点半,石楠端着洗脸的铜盆叫醒了琳琅。
  “主子。”她一边给琳琅擦脸,一边问:“今儿的早膳你是在床上吃还是起来吃。”
  “就在床上吃好了。”睡了一觉,缓了一会,琳琅的心情好多了。
  清宫里的规矩,每天只有两次正式的用膳时间,一顿早膳,一顿晚膳。
  早膳一般在辰时(早上7点到9点),晚膳一般在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其余时间,贵人及其上的妃嫔,还可以随时加餐,只要不超过个人的份例。比如中午饿了,可以叫‘点心’——点心和正餐都行;下午饿了,可以叫膳房进‘熬茶’,到了晚上还可以加一顿‘晚点’。对她们来说,说是两顿正膳,其实是想吃几顿吃几顿,不过,其实也没人敢多吃,毕竟一胖毁所有!
  而琳琅这样的答应,就很惨了。
  知道答应的份例是多少吗?
  也不说其它的,只说年俸和吃的份例——年俸是每年三十两银子,膳房那边的配给则是每天猪肉一斤八两,陈粳米六合(重一斤八两),白面两斤,随时鲜菜两斤,每月还有羊肉十五盘、鸡鸭共五只。
  乍一看好像很多,每天有猪肉一斤八两,还有一斤八两的米,煮熟了得有三斤饭吧,素菜也有两斤,每个月还有羊肉还有鸡鸭吃,可是——
  这些可不是发给答应一个人吃的!两个贴身宫女的食材配给也包在这里面了。所以这是三个人的份!至于太监则是单独开伙的。
  粗粗一算好像也够吃了,毕竟哪怕平均分成三份,每天也能有六两猪肉,一斤米饭,还能吃面食、鸡鸭和羊肉,而且也有蔬菜吃。
  对此,琳琅只想说一句——想得太天真了!
  再来看一下端嫔的份例吧——每天供猪肉六斤八两,白面两斤,白糖二两,香油五两五钱,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八斤,茄子六个,黄瓜六根,每月羊肉十五盘、鸡鸭共十只,还有六安茶叶十四两,天池茶叶八两。这些是供端嫔和她的八个贴身宫女的。
  清宫里,份例是计得很细的,所以一比较就很明白了:白糖,香油,豆腐,甜酱,醋和瓜菜还有茶叶……这些食材和调料答应都是吃不到的。也就是说,琳琅要是不自己花钱点膳,点心是没有的,豆腐是没有的,连黄瓜都吃不到。还想吃牛肉拉面,还想吃荷叶饼,做梦去吧!
  当然,膳房真正供膳时,可不会真照份例来。像端嫔这样的一宫主位,他们是常常孝敬的,各种肉类禽类就不说了,当季的水果、节庆的点心,还有冰碗甜碗奶子什么的,都不用端嫔开口,膳房向来都是直接送到咸福宫里来的。
  可是,这可是咸福宫的主位端嫔呀!
  如今在宫里,论地位,就只有太皇太后孝庄和皇太后,以及皇贵妃佟佳氏,贵妃钮钴禄氏,还有惠荣德宜四妃在她之上,其余三个嫔,敬嫔,安嫔和僖嫔只和她平起平坐而已。
  所以,再怎么没宠,端嫔也不是一个小小的膳房敢怠慢的,何况这高位嫔妃里没宠的人多了去了。
  惠荣德宜这四个有封号的妃子那里,最小的宜妃都是有八九年资历的老人了,四人早就不能单打独斗了,如今各自的宫里都住着帮她们固宠的低位嫔妃。
  惠妃宫里住着生了八阿哥的良常在,德妃那里住着敏答应,宜妃那里有她的妹妹,荣妃的运气比较差,她宫里的人都不太得康熙喜欢。但她膝下有一儿一女,二格格还是康熙的长女(宫里的大格格其实是康熙之弟常宁的长女,打小就作为养女被接到宫中来由太后抚养),总能多得些眷顾的。
  至于两个贵妃(皇贵妃位高于贵妃位),一个是康熙的表妹,一个出生满族大姓,还是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的妹妹,有宠没宠的,只要不被康熙指着鼻子骂,明摆着被厌弃,谁也不会去得罪她们的。
  而安敬端僖这四个嫔里,敬嫔的年纪比康熙还大几岁,是最早一批伺候康熙的‘老人’,康熙好几年都没召她去乾清宫侍寝了,如今去她宫里的次数一年里也屈指可数。
  而安嫔,她和还常被召幸的僖嫔住一个长春宫,也没见康熙去见僖嫔时捎带着去她那里。不过,安嫔李氏的祖父是抚西额驸李永芳(尚的是努尔哈赤的孙女),李氏家族又是辽东铁岭的将门望族。人家是可以拼爹的!
  至于僖嫔,她和安嫔合住一个长春宫,不算是主位娘娘,而且她从未生育过,是个有宠无子的空架子,何况,如今她的手里也有妙答应帮着固宠的。
  而端嫔今年三十三岁,比康熙大了一岁,她也是伺候康熙最早的那一批‘老人’。出生包衣的她曾经在康熙十年为康熙生下了皇二女(未序齿),可惜不满两岁就夭折了,可她能在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宫的康熙十六年被封为嫔——那时她进宫都快有十年了,还得了个喻意妇德上佳的端字封号。要知道,僖嫔那时可是极受宠的,可因为出身低微——端嫔好歹是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家族,僖嫔就只是一个旗人平民的女儿,于是就只得了一个僖字。也说明康熙对端嫔的态度了。
  而康熙可不是个健忘的人,相反,他的记性很好,很长一段时间不召幸端嫔,不代表他就忘了她是谁了。谁知道哪一天他就想起昔日时光,想起夭折的二格格,然后就圣驾咸福宫了。所以说,一年多都没和康熙滚过床单的端嫔虽然在四个嫔里论恩宠确实是垫底的那一个,但她在宫里的地位和其余三个嫔其实是差不多的。
  所以,她在膳食上的待遇岂是琳琅一个小答应能比的?两人间的差距大概有天上地下那么远。
  事实上,琳琅在五月初刚搬来咸福宫时,张小桂头两天提回来的饭菜那叫一个敷衍了事,肉老饭硬,一碗蔬菜汤喝着有一股菜油味……琳琅这个主子的尚且这样,那石楠茴香的饭菜自然就更差了,她们的米饭硬得需要泡水吃!
  只有张小桂还能吃得好些,因为按着宫里的规矩,咸福宫里的几十个小太监们是在一个大锅里吃饭的。据张小桂说,米饭任吃饱,每人一勺素菜,半勺带肉末的荤菜(用荤油炒的素菜也叫荤菜),另外,刷锅水汤也任喝。
  就这伙食水平,可比琳琅在储秀宫的耳房里养病时的待遇还差。琳琅以为咸福宫里的待遇就这个水平,毕竟储秀宫地位特殊,常年住着新晋的秀女们,谁知道那里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宠妃来。
  还是刚分来的石楠大着胆子跪着说了一句,“主子,这……这只怕是膳房那边的管事太监在耍奸。您是新来的,按理……是该打赏他个荷包的。”
  而且这个荷包里至少得装一锭十两的银子,再加些给小太监的散碎银子就更好了。膳房里那些欺软怕硬的太监把这个叫做暖灶荷包。你不赏他,灶就永远不好使,灶都不好使了,还能指望饭菜好吃啊!


第6章 告状
  说穿膳房要钱的把戏时,石楠的心里是很忐忑不安的。她才和茴香一起规整了万答应的东西……如她所料,万主子很穷呀!
  衣服鞋袜都是半旧的,箱柜里倒是有好几匹放久了褪色的绸料,估计每年新发的料子她都没做——这在没宠的主子里也很平常,宫里的针线房可不好使唤,不止答应,连好些常在做衣服时都要另加钱,否则就难看得穿不上身。而头面首饰什么的,万答应这里只有一套派得上用场的,金贵的小摆件和金碗银著玉盏(宫里过节时时兴用这些讨个喜气,寓意金玉满堂)更是一样没有。
  所以,说起暖灶荷包时石楠的心里能不忐忑吗,万一万答应生气了怎么办?
  也不知道答应手里有多少积蓄,唉,这宫里的年俸从来都是不够用的。平日里大事小事都要打赏,否则就使不动人,过节时还要再加一份。答应可就三十两的年俸,石楠估摸着,答应手里的积蓄不会超过一百两。
  主子手里拮据,又不知道到底脾气如何,这种事她本该装看不见的,等伺候熟了再作打算。
  可现在看,不说也不是个事,没见答应都吃不下饭吗?真要是饿出病来,事情就更麻烦了。石楠可不敢耽误,现在把话说了,大不了被恼羞成怒的答应罚一罚,要是让主子因此又病得起不了床,那就不是罚一罚的事了!主子刚搬来咸福宫,一来就病了,端嫔怎么也会追究一二的,到时一查,她的罪过更大!
  谁知道,她把这话一说,琳琅不止没迁怒,反而立刻打开钱匣子,拿了十两并一小把银角子给她,让她立刻去膳房给暖锅荷包。还问,既然膳房的人想方设法的捞钱,那她是不是可以花钱点膳?
  石楠都听愣住了。反应了两秒才连声说:“是是是,能点膳!”
  知道能使钱吃好菜好饭后,琳琅立刻就催着她去膳房,这两天她都没怎么吃饱。
  石楠拿着暖锅荷包去了趟膳房,回来时,跟着去的张小桂提回的菜色立时就老母鸡变鸭了!
  这一顿饭琳琅吃得肚子都鼓起来了。吃完,她一边按揉肚皮消食,一边感叹: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然后,每天凌晨张小桂去膳房提膳时,怀里都会揣着个荷包,荷包里放着几个散碎银子,具体放多少,就看琳琅那天想吃什么。
  两顿正餐,一顿和正餐菜色差不多的‘晚点’,还有两顿每天现做的点心(有时也有水果),可是把琳琅吃得乐呵呵的。她这边天天使钱,膳房那边的周泉就天天有外快,于是他也乐了,干脆把石楠和茴香的饭菜也提了一档,偶尔还给些额外‘孝敬’。
  石楠三人也明白了,敢情万答应不穷呀!这是不是就叫肉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啊?
  其实呢——原主是真穷的!
  原主虽然带了五百两银子进宫,每年又有三十两的俸禄,刚进宫时也和其他秀女一起得了些赏,可宫里用钱的地方太多,冬天里的炭,夏天里的冰,平日里喝的茶叶……甚至连做花盘底的新鞋底子都得掏钱管事的才给开库房。还有过年时给两个贴身宫女并一个太监的赏赐,其余的时候可以不赏,都过大年了还能不赏一回?就是奴才,也是要过年的呀!
  原主省了又省,每年都得花上五、六十两银子,要是病了,花得就更多了。过了康熙二十年,为了节省些花销,原主干脆把贴身宫女都退了一个,要不是太监是省不了的——很多事宫女是做不了的,只有太监能做。否则,原主连太监都不想要了。
  就这样,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原主手里的积蓄也只剩下不到三百两了。穷成这样,反倒激起了原主的斗志,她咬着牙把其中的二百五十两给了储秀宫的管事嬷嬷,加塞见了康熙。可结果,奇迹没发生。
  原主本来就万分的失望沮丧,却又被几个看不惯她加塞见了皇上的秀女找上门来笑话了两回,立刻一病不起,此后一直缠绵病榻。到了二十四年的隆冬一月,终于是熬不住了。
  所以,琳琅真的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一穿来就病得气若游丝,还穷得连救命的药都要吃不起了。
  瘦得一把骨头,住在一间背阴潮湿的耳房里,连贴身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想法另投别处了,要不是那个收过原主银子的管事嬷嬷发了些善心,让两个杂役宫女临时来耳房伺候,琳琅只怕是熬不过来的!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