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未来图书馆(志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砚找了小厮去递话,自己跟在后面道:“曹丰先生最近买了一大批水晶,更说有买玻璃作坊的意思,我听说刘匡星术士也是支持的。”
“玻璃作坊?那东西很贵吧。”自觉成为有钱人的程晋州挪动了一下屁股。玻璃是个好东西,实用性的东西传播起来就要快的多,从极西到大夏,这边的技术也就落后个二三十年,以17世纪的水平,几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了,毕竟中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中都能多年号称世界领先。
侍砚吐吐舌头道:“听说曹先生要买一个直接就能用的,对方要加12万两白银。”
“值1万亩地了?”程晋州眯眯眼,心想:星术士果然都是大有油水的。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万顷土地
在星术士群体中,曹丰二星星术士亦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些能在星术士塔中拥有实验室的星术士,就像是能够拥有国际级实验室的专家教授,学术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
但在个人收入方面,他就要远远不足了。
实际上,富有的星术士有两类人,一种是如刘匡星术士这样,不用动手就丰衣足食的,另一种则是除了丰衣足食没什么需要动手的星术士——大部分丧失了晋级可能的星术士,都会转而从政或者从商,以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曹丰星术士的实验室虽然不是很受重视,可是铁了心要动用12万两白银,刘匡星术士依旧要给他,如其所言,就整个大夏朝的范围内,曹丰与金喜星术士,仍然是粮食等生物方面权威性的人物。尽管这方面的内容暂时并不受到重视。
所谓的玻璃作坊,尚在忙碌的搬迁当中,马陵受命在附近做监工,程晋州到了星术士塔,就转悠着不肯离开。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弄到做玻璃的书,现在看见别人都将玻璃作坊建了起来,心中的羡慕自不必说。
他几乎是留着口水问:“你们会做玻璃镜吗?”
“当然,您有兴趣?价格比较贵。”回答的自然是马陵,候在一旁的作坊主虽然是专业人士,可是够不上阶级与星术士大人直接说话。在外周半岛,等级之严格远胜其他地区。
程晋州顿时失望,玻璃镜的昂贵在于保密,当年的威尼斯将玻璃作坊全部集中在穆拉诺岛上,然后将之宝贝的收在内裤里,别说是其他国家,就算是一张床上的意大利城邦也甭想看到。就是这样揣了200年,方才让他们揣出了几百万金法郎。一旦欧洲学会了这种技巧,无论玻璃镜的成本是多少,价值就很飘渺了。
吹玻璃等等技术活,程晋州是完全不可能懂得的,眼见着自己唯一知道一点点的化学知识,也被不知哪个星术士给糊弄了出来,兴趣大减的道:“曹丰星术士在哪里?”
“在实验室吧。”马陵笑着说完,再不管身后茫茫多的事务,先殷勤的给程晋州引路——尽管星术士塔大的白内障都有阴影。
二楼的正南面,一走进门就能看到用木头夹订起来的玻璃玻璃,少说也有三四十块。这个时代的玻璃韧性要更加的差,运输起来也更加麻烦。
程晋州找到曹丰佝偻的背影,一面小心的走过去,一面大声道:“曹丰星术士。”
“哦,程先生,您总算来了,听说最近几天您都在码头区?”
“作些小实验。”
“传送星阵?”曹丰迅速的回问道。
程晋州尴尬的笑了一声道:“没有那么高深。”
不管怎么说,要隐瞒大宗物资的进出消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程晋州又不想让自己陷入解释传送星阵的怪圈,干脆玩神秘主义。
许多星术士的研究具有私密性——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强力的星阵就如同高科技武器一般让人惊叹,其巨大的威力自然也会带来与高科技武器类似的担心,不愿意详细解释与披露,甚至敝帚自珍至死不愿公布研究的星术士比比皆是,程晋州的说法毫不出奇。
曹丰星术士当然无心追究,笑了两声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道:“我们最近都在磨制镜片,效果显著……”
“这些透明玻璃都是你买的?”
“当然,我们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可是玻璃工厂马上就要建好了。”
曹丰不满的道:“听说还要一个月,我等不了那么久,我们马上就可以作出放大倍数50的显微镜。”
从10到50当然是个显著的进步,但程晋州记得很清楚,列文虎克当年的显微镜,至少是200倍以上的放大倍数,而以金喜加工镜片的方式,他要提高水平可是非常艰难的——在程晋州看来,也只有进入了微生物的时代,曹丰等人的研究才算是有了价值。
耸耸肩,程晋州随口问道:“那些玻璃多少钱?”
“每块120两银子。”
程晋州乍舌不以,120两银子,能买2个小姑娘顺便再养10年了。
“那些是透明玻璃,不是彩色玻璃,而且是最好的透明玻璃。”曹丰哼了两声道:“比水晶还贵,但按照你说的,我们也要实验一下,看看能不能将放大倍数再提高一点。”
程晋州拍拍脑门不说什么,研究员在面对自己的课题的时候,往往都是非常偏执的。或许是因为研究的过程太过于枯燥,以至于他们会自觉与不自觉的放大自己的价值——就像所有人做的那样——很多对于普通人,或者科学本身来说并不起眼的进步,往往被他们珍之重之,说起来很残酷,但个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有限的……
放大镜从50倍到60倍的进步,就是没有价值的,更别说是通过材料维系的进步,无论曹丰对此有什么期许都无济于事。在程晋州看来,这就好像是DVD碟片的存储能力又提高了10%,有什么用呢。
对此,程晋州甚至都不想配合他笑两声,摇摇头道:“你应该控制自己的研究经费的支出。”
曹丰不以为意的道:“足够了。”
星术士们从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措施,以保证其研究经费的可持续性——或许是因为星术士太好赚钱了吧,他们就像是能够常年采果子的松鼠,当吃饱喝足有存粮的时候,就拼命的花销与浪费,当粮仓空了之后,再去四处打野食。曹丰乃是一级星术士,二星星术士,若是花钱到破产,想必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
三十多块玻璃就是三四千两银子,是程家给程晋州月例的数百倍,小程同学撇撇嘴,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道:“曹丰星术士,那么您明年准备如何耕种土地。”
“京城附近的土地?”
“没错。有计划吗?您现在这么忙……”
曹丰继续摆弄着他的显微镜,无所谓的道:“我准备交还给刘匡星术士,当然试验田要保留,剩下的由佃户们耕种就可以了。”
其实土地本身就是有人管理的,曹丰的工作也就是决定种植什么罢了。正因为如此,星术士们的佃户与租赁制度也略有不同。
比起刘匡的精明,程晋州当然更喜欢与曹丰打交道,连忙阻止道:“假如你不准备使用这些土地的话,我想试试看。”
“种植?”
“是的,呃……我想尝试种植你们的新作物,我叫它真米。”程晋州还是说了出来,土地上种什么,是掩盖不了的。
“大面积的种植?”曹丰沉吟起来道:“这可不一定是什么好的选择,你知道,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粮食作物是有一些特点的,可是产量明显低于其他的作物,而且有什么副作用也不清楚,而且你应该了解,我们的研究,是基于很小的研究……”
他的后一句话说的含糊不清,程晋州却听的清楚明白。以现在的星术士们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基础,他们得出的报告,比不用心的硕士论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是什么结果都没有。
当然,这些是不能公开的说,却也证明了曹丰对真米的不看好。
程晋州已经拿到了全部的种植资料,虽然其中的很多条件无法达到,或者他难以理解,可就算是以目前的最低产量,他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更别说这有助于他未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粮食是星盟最喜欢的收购品,程晋州更是早就有心走粮食大王的路线,现在干脆的道:“假如我想租种剩下的土地,需要什么?”
“你的星阵需要粮食?这种真米?”曹丰星术士自作聪明的道。在他看来,星术士只有星阵有需求的时候,才会专门去生产什么,除此以外的生产是没有价值的。
程晋州耸耸肩膀道:“怎么样?”
“我们准备留下1万顷地,那么还剩下14万顷地,这么多肯定是要告知一下刘匡星术士的,如果你全部种了……真米,那么外周半岛的粮食供应肯定是不能满足的,我们就需要从别的地方进口,虽然是些小事情,说明一下比较好,我想刘匡星术士一定会同意的。”曹丰星术士按照自己的想法说着,完全没有考虑价格方面的问题。
程晋州不得不追问道:“那么我要交多少田赋给外周半岛?”
曹丰星术士沉吟片刻,回忆道:“佃户会要求土地产出的三成,如果你种的不是粮食,这些粮就要你来出。每亩地大约4石左右。田租是地产的五成,同样,如果种的不是粮食,你每亩地就要拿出6石或者7石……”
种真米,意味着要赔付土地产出的8成。二地主也是不好做的。
程晋州随便一算,14万顷地,就是210万亩。全部都是良田,等到年末就要拿出2100万石的粮食,相当于105万吨。相当于后世一个普通县城的粮食产量,如果顺风顺水,通过交易自然是拿的出来,可是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么多粮食总是要有些抵押的。
刘匡星术士从来都不像他的脸那么善良,智力水平也不是看起来那么低。
再加上购买种子和种植期间的花销,程晋州可不想就此将自己赔给刘匡星术士。
所以,尽管210万亩的土地极其诱人,程晋州仍然拒绝道:“曹丰星术士,您能够决定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我不准备将土地留在手上。”曹丰愕然道:“我们的进度很快,我们的研究会是跨时代的。”
说到这里,曹丰声音已经高昂起来。
这时候,程晋州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手上的资金就算再多一倍,也不可能养得起许多佃户。他甚至买不起足够的农具和牲口。在任何一个时期,大地主都不是那么好做的。
同时,他也不能将价值普通粮食16倍的真米送给佃户们去吃,或者偿付给刘匡星术士,另一方面,他想从星盟购买种子又会先花费16倍于普通种子的价格,想到这里,程晋州低声道:“曹丰星术士,我可以帮你,但我也想要您帮助我。”
“帮我什么?”
“帮你提高显微镜的倍数,而您要免费让我种植1万顷的土地。”
曹丰半信半疑的道:“你有办法?”
“我精通数理。”程晋州自吹自擂起来道:“不光是确定焦点的问题,对于镜片,我有很多想法,例如弧度的计算,还有偏光,你考虑过光线本身的要求没有?我可以加入到你的实验中来。你的目标是什么?”
“三年内,我准备作出100倍的显微镜。”将全部的研究成果提高一倍,设计三年已经是非常保守了。
程晋州郑重的点头道:“我以自己的名誉保证,我能够在一年内帮您完成这项工作,但我需要专心致志。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免费种植1万顷的土地,我不想通过刘匡星术士,您知道,他不在乎其他的星术士的研究内容,他只在乎结果。”
任何一个研究项目的控制人,都会像是制片人一样,作出种种资金上的限制。而研究者们对项目控制人的感情,往往也会如导演对制片人一样,从来是起伏不定的。
程晋州说着能够拉近双方关系的话,使得曹丰星术士感同身受的不断点头,但他头脑仍然清楚,想了半天道:“既然你已经这样说了,那么我再留1万顷土地给你,可是你要自己管理,另外,你要留给佃户与外周半岛足够的粮食。完全免费是不行的。”
8成的租金仍然不能少。15万亩就要7。5万吨的粮食,价值30万两银子。
从好的方向想,买下15万亩的土地也许要600万两银子。而不管是上百万还是几十万两银子,程晋州都不可能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让曹丰星术士来出,这也基本是双方都能够满意的情况了。
程晋州咬咬牙道:“无论是否丰收,我都会拿出粮食来的。”
“那最好不过。”曹风说着,脸上再次泛出红润的光泽道:“你对显微镜的提高有什么看法?”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发
为了15万亩的土地,程晋州真是不介意卖身给曹丰,他才13岁,有的是时间去浪费。更何况,仅仅真米能够改善体质这一点,就很让程晋州眼馋。
一级真米是四级常米128倍的价格,程晋州自己食用也不觉得昂贵,如果能因此而使用星阵,那就是再多上几十倍也没有任何问题。
稍有些遗憾的,是当程晋州向客服010要求更高等级的粮食的时候,后者竟然有权限限定——除非是已经拥有的粮食作物,否则就要求星盟等级4,才能获得高一级的粮食。很显然,曹丰星术士那里的存货,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而且,现在的曹丰星术士,更是将全副精力投入在显微镜的制作上,对于本该是目标的生物学,几乎没有丁点精力的投入。从方向上来说倒也是正确的,对程晋州来说就不那么舒服了。
每天从早到晚完成几十道题这种事情已是少有的痛苦,不断的编造结论与过程更是痛苦不堪……
制作更精确的显微镜,就需要更精确的确定位置,然后就需要更精确的方程,更精确的计算。程晋州跟着曹丰与金喜研究十多天之后,却是颇有心得,差不多在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提高到60倍的时候,就发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光线在弧面上的偏转》,纯粹的物理性问题,正符合程晋州的专业所学。
曹丰和金喜两人只关注自己的研究进度,就连贡献点都不怎么在意——按照他们之前的协议,程晋州主导参与的研究,全部的贡献点都归其所有,小程同学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十几个星术士学徒还是有些用处的,至少省去了大量琐碎的文案工作——成果报告也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必须首先确定其他人之前是否研究过,就像是论文的前沿分析与同类分析一样。小程同学之前走的都是纯抄袭路线,完全填补空白的情况下,自然用不着这些事情,现在为了配合曹丰星术士,自然少不了这些。
好在工作的独创性会产生成就感,在大多数时候,成就感都会冲淡工作的辛苦。
当第二篇成果报告发出的时候,金喜制作的显微镜已经提升到70倍,差不多是曹丰计划中一年的工作量,他的欣喜若狂可想而知,程晋州对此则没什么感觉,毕竟这样的成果报告,就算要想获得贡献点,也会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如大多数的成果报告那样,也许过了20年,人们突然疯狂的开始了某方面的研究,于是成百上千的贡献点得以增涨——假如孟德尔出生在这篇大陆,他对于遗传学的贡献,只能在死后方得到体现。袁隆平的运气或许会好一点,但也别想在早期见到成果。
所以活的比较久的星术士,总是要占些便宜。
……
冬日最后的冷风席卷了外周半岛,星术士们的神奇也不能改变天气的变化。
一些小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开始了今年最后的雪球战争,程晋州站在星术士塔上看着有些羡慕。在校园的时候,尽管他已经读到了博士,却仍然有足够理由去玩雪球,可是在这个世界,他却已经失去了机会。
侍砚则在后面紧张万分,真担心小主子突然跑下去,一头扎进雪堆里,在程家人的记忆中,三哥儿的身体始终是瘦弱多病的。
门轻轻的被敲响。
程晋州仍然看着外面的雪景,侍砚轻轻的打开门,出去后问了一声,才重新走到程晋州身后,放低声线道:“三哥儿,有两件事情。”
“哦,好事还是坏事?”程晋州心情尚算不错。
侍砚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对话,轻咳一声道:“第一个是乡试的成绩要出来了。”
“我过了没?”程晋州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像是自己的研究生考试。用尽全力作弊后的忐忑不安。
“下午才会放榜。”
程晋州肌肉紧绷了片刻,又放松下来,失笑道:“第二件呢?”
“沈聪先生那里传来的消息,大约是10天前,大理寺、刑部和吏部组成的调查团,到达了绍南城,尚没有最新的信息传来。”侍砚一边说,一边打量着程晋州的脸色。这些天,他每隔几日就会与较大的商铺作些买卖,其中既包括最近的秦宇商行,也有先前的朱林商行、海事商行,甚至沈家也在其中。数额成果如何姑且不论,察言观色的本领是日渐增长。
程晋州的眉头稍稍皱了一些,很快又松了下来,缓缓的将目光从塔下的“同龄人”身上收回,道:“准备一下,今天下午就回京城。”
“下午就回去?”
“你去通知一下刘匡星术士,嗯,他的星术士学徒,估计他最近很忙,我去见见曹丰星术士……”程晋州其实早就有离开的意思,在外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