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的战斗计划被卡拉贝斯直接放弃了,所有还没有恢复战斗力的伤员也都被卡拉贝斯留在了伦敦城外的军营中,剩下的八个军团则是全部被卡拉贝斯发动了起来;不列颠岛上的战火也再一次燃烧了起来,卡拉贝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不列颠岛的征服之战。
重新被补充完毕的八个军团被卡拉贝斯划分成了三路大军,战斗力恢复的相当不错的第七军团和第八军团将会自成一路大军,负责留守上不列颠地区,伦敦城和上不列颠港口将是重点驻守地。
以第一军团为主力的一路大军,将会包括战斗力相对而言最差的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这一路大军的进攻目标将是上不列颠地区西北部的西卢里地区的迪瓦部落,此时的迪瓦部落最多也就只能集结三万左右的军队而已,而卡拉贝斯的这路大军却拥有四万余众大军。
以第四军团为主力的一路大军,将会包括战斗力大致相似的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这一路大军的进攻目标将是上不列颠地区正北方的下不列颠地区的约克部落,约克部落一直就是不列颠蛮族中实力最为孱弱的部落,现在可以集结的军队更是不可能超过两万人。
卡拉贝斯自己亲自统帅四万三千大军向迪瓦部落只有三万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发起进攻,另外一路的三万高卢大军也将向只有不到约克部落两万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发起进攻;这次卡拉贝斯已经不再想着如何提升自己军团的战斗力了,他只是希望越快结束这场战争越好。
从上不列颠地区的伦敦城出发,到西卢里的迪瓦部落核心区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在卡拉贝斯的督促下三个军团的将士们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抵达了迪瓦部落;甚至迪瓦部落都没有想到敌人的军队会来的这么迅速,而卡拉贝斯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的直接选择了向迪瓦部落发起进攻。
迪瓦部落此时集结起来的军队根本还没有三万,还有超过八千左右西卢里地区的其他不列颠蛮族部落的军队正在往迪瓦城集结呢;这也就是说,迪瓦部落可以用于抵抗卡拉贝斯大军进攻的军队只有两万五千不到而已,这样的兵力可阻挡不了卡拉贝斯优势大军的进攻。
兵临迪瓦城下三天之后,卡拉贝斯的大军就攻陷了迪瓦部落的迪瓦城,整个迪瓦部落辛辛苦苦集结起来的两万五千大军中有一万八千余众都沦为了卡拉贝斯的俘虏;至于那些还在往迪瓦城赶的八千余众西卢里地区的其他部落军队,更是直接被卡拉贝斯的大军守株待兔的挨个全部俘虏了。
率军占领迪瓦城以后,卡拉贝斯又派遣大军将西卢里地区所有的大小部落全部征服了;之后卡拉贝斯就留下第九军团的将士驻守西卢里地区,卡拉贝斯则是带着两万五千俘虏和两个军团的大军重新返回了伦敦城,等待另一路大军的凯旋而归。
在卡拉贝斯率军返回伦敦城的一个月以后,成功占领下不列颠地区的军队也返回了伦敦城;出征的三个军团也是只返回了两个军团,阿内林的第六军团则暂时留在了下不列颠地区。
此时时间才刚刚过去八十天而已,距离卡拉贝斯承诺的三月之期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但是卡拉贝斯已经不需要再在不列颠岛上耽误时间了,除了留下阿内林的第六军团和亚兰的第九军团以及拉西尼的第十军团驻守不列颠岛以外,其他的五个军团和六万不列颠蛮族俘虏将全部返回大陆。
卡拉贝斯之所以会选择将不列颠蛮族的六万俘虏全部带回高卢大地,可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不列颠岛上的动乱,更是为了充分利用这六万不列颠蛮族的俘虏;很快卡拉贝斯就要率军离开大高卢地区和比利时地区,到时候日耳曼蛮族要想应付尤利乌斯帝国的东西夹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前的这六万不列颠蛮族俘虏,就是卡拉贝斯临走前为日耳曼朋友们留下的礼物之一;只要发挥得当的话,这六万不列颠蛮族的俘虏未必就不能成为挽救日耳曼人命运的关键所在,一切都只看日耳曼人愿不愿意听取卡拉贝斯的建议了。
最后任命第六军团的军团长阿内林担任留守不列颠岛的三个军团的指挥官以后,卡拉贝斯就直接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五个军团和六万俘虏分为四个批次乘船返回高卢大地了;此时原本属于不列颠蛮族三大部落的舰队,也都属于卡拉贝斯了,卡拉贝斯手中的海军实力也算是大增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军队规划”
如果你想享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充当哲学的奴仆。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卡拉贝斯在返回比利时地区以后,并没有立即与日耳曼蛮族的人进行联系,而是先找到了悲歌死士;之前卡拉贝斯将自己从弗拉维斯所委派而来的官员那里知道的全部情况都转交给了悲歌死士,悲歌死士对于这样的大事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迅速就将情报送回了叙拉古。
奥斯卡在得到卡拉贝斯的情报以后,并没有感到惊讶,只是感叹于罗马三大帝国的计划周密;之后,奥斯卡就让悲歌死士们转达一条命令给卡拉贝斯,那就是奥斯卡可以允许卡拉贝斯的军队暂时掩人耳目的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但卡拉贝斯必须向奥斯卡上交十一面鹰旗!
这也就是说,卡拉贝斯具体怎么作战奥斯卡完全不管,但卡拉贝斯必须将尤利乌斯帝国部署在高卢大地上的六个军团和罗马帝国派遣的五个军团全部歼灭;只要这十一个军团的鹰旗交到了奥斯卡的手中,尤利乌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末日也就差不多要到了。
对于奥斯卡的命令,卡拉贝斯想都没有想就接受了下来;罗马帝国的五个军团只要来到了高卢大地,等到二十个军团的大军开进伊比利亚半岛以后,这五个军团怎么可能在卡拉贝斯麾下十五个军团的团团包围中逃脱呢?
至于尤利乌斯帝国驻扎在高卢大地的六个军团,高卢大地可是卡拉贝斯一手打下来的地盘,这六个军团在高卢大地上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瞒得过卡拉贝斯;只要时机合适,卡拉贝斯可以轻易的将尤利乌斯帝国的六个军团全部收拾了,到时候就是奥古斯都帝国开始全面反击的时候了。
这些事情卡拉贝斯都是会安排处理好的,在悲歌死士将奥斯卡的命令转达给卡拉贝斯以后,卡拉贝斯则是让悲歌死士与日耳曼蛮族集结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联军进行联系;两个月以后,卡拉贝斯将转交六万来自于不列颠蛮族的俘虏给日耳曼蛮族,他们必须派军在上日耳曼地区接应。
解决完这两件事情以后,卡拉贝斯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麾下的扩军事宜了;这次弗拉维斯直接给卡拉贝斯送来了五个军团的尤利乌斯帝国正规军团的制式武器装备,另外组建大军所需要的军饷物资更是在阿莱西亚城内堆成了几座小山。
面对这么大的武器装备和军饷物资,卡拉贝斯决定此次新组建的五个军团不再采用旧有军团的编制组成,而是一反常态的以尤利乌斯帝国的正规军团为模板组建这五个新的军团。
这是因为卡拉贝斯知道自己即将要作战的敌人不再是蛮族军队了,而是武器装备精良以重装步兵为主的罗马大军;所以他必须要在这方面做出新的调整,用来增强自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
卡拉贝斯现在麾下的十个军团中,除了第一军团规模庞大战斗力强悍以外,其他的九个军团几乎都是只适合在蛮族丛林中战斗的轻装军团;这样的军队在高卢大地和日耳曼大地上进行战斗自然是如鱼得水,但要是进入平原地带与罗马大军交战的话,就显得力有不逮了。
为了增强自己麾下大军的战斗力,也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高层次的战争,卡拉贝斯必须要放弃自己以往的组建军队的模式,而采取罗马式的方式来组建自己麾下这五个新兵军团。
这一点连弗拉维斯都知道,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史无前例的一次性给卡拉贝斯送来五个尤利乌斯帝国正规军团的制式武器装备;他明白此次卡拉贝斯所需要面对的敌人不再是丛林中的蛮族军队,而是军队精锐而又强悍的奥古斯都帝国军队,这才给卡拉贝斯送来这么多精良的武器装备。
卡拉贝斯麾下现有的八个轻装军团中,所有的将士们都是习惯了轻装作战的高卢武士;与其让这些人艰难的改变他们原有的作战方式,还不如直接就组建新的军队来进行加紧训练呢。
整个高卢大地上的六个行省再加上比利时地区,这七个地区内的总人口超过五百万;卡拉贝斯麾下的军队不过才十二万不到而已,再招募五万军队也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卡拉贝斯就可以从自己的统治区域内招募到五个军团的将士,之后对可以对他们开始为期半年的训练。
不过另外有一个问题却是卡拉贝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那就是高卢大地和不列颠岛的治安驻军问题;高卢大地上现在还算稳定,但卡拉贝斯也不敢保证就一定不会有动乱发生,不列颠岛上的三个地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卡拉贝斯的大军一撤走,他们肯定就会发动叛乱。
就算是卡拉贝斯从不列颠岛上带走了六万俘虏,也不可能彻底摧毁不列颠蛮族的所有反抗力量;而尤利乌斯帝国方面也只对高卢大地上的驻军问题做出了安排,对于不列颠岛上的三个地区尤利乌斯帝国暂时还没有任何安排,但卡拉贝斯却不得不想办法来解决。
卡拉贝斯麾下的各个军团的军团长们也就只会听命行事而已,让他们来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太过于为难他们了;更何况,他们已经习惯了对卡拉贝斯言听计从,卡拉贝斯也习惯了把自己的军队当作是自己的一言堂,这个问题自然还是由卡拉贝斯一个了解决了。
事实上,卡拉贝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粗暴的,那就是通过建立新的军队来驻守在这些地区的办法来进行压制;在卡拉贝斯看来,既然自己需要率领十五个军团的兵力出征伊比利亚半岛,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在这十五个军团之外再组建一些地方守备部队呢?
说干就干的卡拉贝斯立即在阿莱西亚城内召开了一次军队会议,即将组建的第十一军团至第十五军团的五位军团长也在这场会议中被卡拉贝斯任命了;他们分别是来自于高卢蛮族各个部落的首领,也是最少在卡拉贝斯的大军中效力三年以上的将领,卡拉贝斯对他们的忠诚毫不怀疑。
其中,第十一军团的军团长为来自于阿奎塔尼地区的阿亚塞斯将军,第十二军团的军团长为来自于阿莫里卡地区的阿雷索斯将军,第十三军团的军团长为来自于纳尔榜高卢地区的卢科将军,第十四军团的军团长为来自于大高卢地区的帕尔本将军,第十五军团的军团长则是来自于比利时地区的科莫西古斯将军。
这五位军团长的任命只是会议的开始而已,在这个会议室卡拉贝斯正式宣布在高卢大地和不列颠岛组建负责驻守地区的守备军队;高卢大地上的六个行省和比利时地区将会各自驻扎一个守备大队,而新占领的不列颠岛三个地区则会各自驻扎两个守备大队。
这个守备大队的编制会比正规军队中的大队编制大得多,每一个守备大队都将由一千名武士和一千名骑兵组成;驻扎在不列颠岛上的六个守备大军番号为第一至第六守备大队,而驻守在高卢大地和比利时地区的七个守备大队的番号则为第七至第十三守备大队。
这些新组建的守备大队,每个守备大队都会设有一名大队长和两名分别统帅步兵和骑兵的副大队长;之后卡拉贝斯还在守备大队的上面设置了一个守备司令部,整个不列颠岛上的所有守备大队都归伦敦守备司令部进行统一指挥,担任这个司令部的司令官的就是唐古雷德将军。
高卢大地六省和比利时地区的七个守备大队也将设置一个阿莱西亚守备司令部,这个阿莱西亚守备司令部也将统一指挥这七个行省的守备大队,司令官则是由巴瓦将军担任。
按照卡拉贝斯的这个规划,卡拉贝斯需要在接下来的九个月时间内组建好十三个守备大队,这十三个守备大队的一万三千步兵和一万三千骑兵将承担起守卫地方的重任;而统帅这些守备大队的将军和大队长也都是忠诚于卡拉贝斯的人,这也另一个方面加强了卡拉贝斯对这些地区的掌控。
不过,卡拉贝斯可没有打算用九个月的时间来组建这十三个守备大队;之前的战斗中,卡拉贝斯的麾下还有多余的五千余众受伤将士没有编入各个军团,现在正好被卡拉贝斯抽调出来,以他们这些战斗力不俗的老兵为核心组建新的守备大队。
五个新兵军团和十三个守备大队的组建计划提升日程以后,卡拉贝斯麾下的将军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就是不参与这些事务的将军们,也感受到了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一改往日的疲惫慵懒赶紧操练各自的军团去了,整个高卢大地也是迅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之中。
上次在伦敦决战的时候,第一军团的器械大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规模上还是有所欠缺;此外,第一军团五千之众的重装步兵在大规模决战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小,于是卡拉贝斯就对第一军团的这两支部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编。
原本只有三千人的器械大队被扩充到了五千之众,十二门石弩全部被卡拉贝斯裁撤了,四十八门弩砲却是被增加到了一百门;阿米诺斯的重装步兵也被扩充到了一万人规模,战斗力成倍增加!
“第六百八十三章·日耳曼联军”
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日耳曼蛮族在获得了对凯撒大军的反击大胜以后,却也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对凯撒的军队实施大规模反攻;再加上悲歌死士出面劝阻,日耳曼蛮族的联军只得暂时放弃了对尤利乌斯帝国的反攻。
后来,尤利乌斯帝国果然是如同阿瑞斯所预料的那样陷入了内斗之中,日耳曼蛮族也没有在尤利乌斯帝国陷入内斗的时候出兵刺激尤利乌斯帝国,而是赶紧抓紧时间恢复自身的实力。
此时的日耳曼蛮族已经接连丢失了马科曼尼地区、卡狄地区、哥特地区、撒克逊地区等四个传统势力范围,这还不算被尤利乌斯帝国和日耳曼蛮族来回占领的波海姆地区;即便是这样,日耳曼蛮族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他们还有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以及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
这三个地区中的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才是日耳曼蛮族的真正发源地,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也算是日耳曼蛮族仅次于卡狄地区的繁华之地;只要日耳曼蛮族牢牢的将尤利乌斯帝国阻拦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以东,日耳曼蛮族联军未必就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就算是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小,日耳曼蛮族也可以维持己方对最后三个地区的统治,确保日耳曼蛮族不会被尤利乌斯帝国所消灭;实际上,有悲歌死士的大力相助,日耳曼蛮族联军的实力也是在迅速增长着,最起码已经在质量上与之前的日耳曼蛮族大军有了本质的区别。
经过数个月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日耳曼蛮族联军的数量也是突破了十万之众;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组建这样一支大军的基本前提,却是他们能够有卡拉贝斯这个秘密盟友帮助他们守住后方。
一旦卡拉贝斯的军队必须要从高卢大地上撤走,而尤利乌斯帝国的六个军团又进驻到大高卢地区和比利时地区,那么日耳曼蛮族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因为他们不仅要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防备凯撒的军队,还要在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防备尤利乌斯帝国的西线大军。
如此一来的话,日耳曼蛮族联军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十万大军就会瞬间分崩离析;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首领黎克伯吉斯和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首领伊特里留斯,立即就会率领着他们各自带来的两万大军重返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
以阿米尼乌斯和欧多瓦卡为首的日耳曼蛮族联军最多也就只能剩下六万大军了,而凯撒的军队在被抽调走了两个军团以后也还有十个军团的庞大兵力;再加上尤利乌斯帝国已经在对凯撒的大军进行大规模补充了,很快尤利乌斯帝国就会在日耳曼蛮族联军的东线拥有十万大军。
尤利乌斯帝国同时在日耳曼蛮族的东西两线驻扎大军并不算是什么难事,这十六个军团的兵力远不是尤利乌斯帝国的极限,而日耳曼蛮族却是不可能再组建更多的军队来应对了。
这就是为什么卡拉贝斯要为日耳曼蛮族准备六万不列颠蛮族俘虏的关键所在,卡拉贝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