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于紧锣密鼓的伦敦部落大军,卡拉贝斯就显得要悠闲多了;七个军团的庞大兵力被卡拉贝斯分为了两个部分,中央的主力大军自然就是卡拉贝斯直属的第一军团了,左翼就是布里戈的第四军团和阿内林的第六军团以及亚兰的第九军团,右翼则是屠苏斯的第七军团和阿拉的第八军团以及拉西尼的第十军团。
这样的搭配对于卡拉贝斯的大军来说还是比较均衡的,尤其是左右两翼的军队,他们在战斗力上比中军的第一军团差了不止一筹,但却胜在数量上的庞大;而亚兰和拉西尼的重建军团又是分属左右两翼,在两翼的其他两个军团的带领下好歹也不至于打的太惨。
卡拉贝斯对于此战的要求就是打赢这场战斗,彻底消灭不列颠蛮族中最强大的伦敦部落;至于己方的伤亡问题,在出征之前卡拉贝斯就做好了死伤过半的准备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那是用无数的血与泪总结出来的战场法则。
当卡拉贝斯的大军进入伦敦城二十里范围内以后,原本还以军团为单位前进的阵型就迅速转变成了卡拉贝斯早就布置好的战斗阵型;卡拉贝斯亲自率领的第一军团依旧行走在大军的中央地带,而其他的六个军团则是迅速转向了左右两翼,并横向展开了迎敌阵型。
再次往前推进十里以后,严阵以待的伦敦部落十万大军也是缓缓出现在了卡拉贝斯的视线范围之内;卡拉贝斯并没有料到伦敦部落竟然可以集结出来十万大军,但他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在卡拉贝斯看来,这十万不列颠蛮族军队绝对不可能是上不列颠地区能够集结出来的,这其中肯定有其他地区不列颠蛮族部落的援助;这样也好,只要自己的大军可以彻底歼灭眼前的这十万大军,整个不列颠岛上应该再也不可能集结这么庞大的军队来抵抗自己的大军了吧。
大军推进到距离敌人只有五百米的路程以后,卡拉贝斯就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组织防御阵型;伦敦部落的首领怎么可能会给卡拉贝斯的大军休息的时间呢,他立即就命令自己麾下的九万余众大军对卡拉贝斯的军队展开全线进攻!
卡拉贝斯的左右两翼与中军第一军团还是隔着一段距离的,不列颠蛮族大军的左右两翼也是直接奔着卡拉贝斯大军的左右两翼而去了;唯独只有中间的三万四千大军奔着第一军的将士们就冲杀来过来,第一军团的将士们自然使用自己最犀利的攻击迎战敌军了。
森林猎手在福尔库斯的指挥下率先展开了箭雨齐射,日耳曼战士也在埃欧夫斯的率领下来到了森林猎手的左翼,右翼则是马格洛率领的五千不列颠战士,唯有重装步兵还在阿米诺斯的率领下坚守在森林猎手的正前方;此时,左右两翼的将士们也是与不列颠蛮族的战士厮杀到了一起。
“第六百六十六章·不分胜负”
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倾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伦敦部落的精锐武士们在战斗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他们的勇猛往往只是成就了森林猎手们的荣耀而已;冲锋在最前方的不列颠精锐武士们在森林猎手的箭雨下成片成片的倒下,武器装备极为简陋而又缺少防具的蛮族军队总是会在箭雨下死伤惨重。
凶悍的不列颠蛮族军队自然不会被区区箭雨吓到,他们依旧在以无比昂扬的姿态朝着第一军团的战阵冲击而来;森林猎手们仅仅是射出了四轮箭雨以后,不列颠蛮族的军队就已经靠近到重装步兵们的三十米范围内了,这个距离已经是重装步兵们需要出击的距离了。
第一军团的重装步兵们在阿米诺斯的率领下高举着盾牌踩着整齐的步伐就往前推进了,所有想要进攻而来的不列颠蛮族战士都被死死的挡在了重装步兵的盾墙之外;这个时候,马格洛的不列颠战士和埃欧夫斯的日耳曼战士也是适时的从两翼向冲上来的不列颠蛮族军队发起了进攻。
阿米诺斯麾下的重装步兵所组成的盾墙方阵可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日耳曼战士们的猛烈攻击更是直接将不列颠蛮族的侧翼攻势给压制了下去;再加上森林猎手们的箭雨已然转移到了不列颠蛮族大军的中后方,不列颠蛮族的军队在伤亡上也是迅速上升。
相比于第一军团在中央地带取得的优势,卡拉贝斯的左右两翼大军就要逊色不止一筹了;不列颠蛮族大军中来自于约克部落和迪瓦部落的援军在战斗力方面还是要比伦敦部落的大军差了一些的,但是卡拉贝斯的左右两翼军队在战斗力方面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尤其是亚兰的第九军团和拉西尼的第十军团,这两个军团毕竟都是刚刚重新组建起来的军团,在战斗力方面较之其他的军团和不列颠蛮族的大军都是差了一筹;这就直接导致了左右两翼大军在总体战力上的劣势,也让不列颠蛮族的两翼大军取得了比伦敦部落主力大军更不错的战绩。
即便是这样,不列颠蛮族的两翼大军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卡拉贝斯的两翼大军也是不现实的;在将近二十万大军混战厮杀的庞大战场上,一方想要彻底击败另一方的数万大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是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也不可能迅速击败伦敦部落集结的中军主力。
在战场上的战斗陷入焦灼状态以后,伦敦部落的主力大军依旧是处于战场的绝对劣势之中,伦敦部落的首领为了打开局面决定将伦敦部落的八千战车部队也投入战斗之中;不过,伦敦部落的首领可没有打算用这支战车部队来打开中央战场上的战斗,他要用这个王牌部队来解决侧翼的战斗。
以目前伦敦部落的主力大军与敌军的主力大军交战状态来看,就算是有八千战车部队立即加入战局,也不可能迅速将敌军的主力大军击溃;反倒是左右两翼的战斗一直都是己方大军占优,只要及时的投入增援突击部队,说不定就可以直接击溃敌军的一路侧翼大军呢。
随着伦敦部落首领的一声令下,八千由轻重战车组成的部队就朝着卡拉贝斯的左翼大军迅速奔腾而去;卡拉贝斯的左翼大军本就在不列颠蛮族大军的进攻之下处于劣势,他们又哪里抽调的出来足够的兵力去防守不列颠蛮族突击而来的战车部队呢。
逼于无奈之下,卡拉贝斯左翼大军的三位军团长只得从还没有全部投入战斗的后方将士中,临时组织了一支五千人规模的高卢武士用于迎战这支敌军的战车部队;用五千拼凑起来的高卢武士迎战八千奔腾而至的敌军战车部队,卡拉贝斯麾下的三位军团长也是尽力了。
卡拉贝斯自然可以察觉到自己左翼大军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他也对此无能为力;此刻中央战场上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第一军团的重装步兵、不列颠战士、日耳曼战士都已经投入到了与敌军的激烈厮杀之中,森林猎手们的胳膊都抬不动了,却还在坚持射击着。
照着目前的局势来看,中央战场上的战斗迟早还是会被第一军团的将士们控制在手里的,卡拉贝斯右翼的大军也是拼死战斗着没有丝毫崩溃的痕迹,唯有卡拉贝斯左翼的大军在不列颠蛮族的步兵和战车部队的夹击之下伤亡惨重。
现在的卡拉贝斯根本就无法影响到左翼战场上的战局,他除了将希望放在左翼大军自身的坚持上以外,也就只能对自己的第一军团将士们下令尽快解决战斗了;只要第一军团的将士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不列颠蛮族的中央主力大军击败,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卡拉贝斯的。
日耳曼战士的凶悍和重装步兵的勇猛让第一军团在中央战场上的战斗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数量将近三万五千的伦敦部落大军又怎么可能是可以轻易击败的呢;即便是第一军团的战斗力异常彪悍,但他们想要彻底击败伦敦部落的大军也是需要时间的。
惨烈的厮杀整整持续了一天,当暮色将至的时候,战场上的你死我活还在继续着;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已经在战场上压着伦敦部落的大军打了,却还是没有能够击败伦敦部落的主力大军。
而卡拉贝斯的左翼三个军团也在不列颠蛮族侧翼大军和战车部队的夹击之下坚持了下来,这三个军团的将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挡下了不列颠蛮族奔腾而至的战车大军;这个时代的人在视力上是比较有缺陷的,战斗也不可能一直持续到夜间。
当黄昏已至暮色将近的时候,伦敦部落的蛮族大军和卡拉贝斯的大军都选择了暂时休战并缓缓撤出战斗;伦敦部落的不列颠大军全部退到了他们的伦敦城内,而卡拉贝斯的大军则是向后撤退了十里之后就地安营扎寨。
这一天的激烈战斗,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两万大军足足付出了四千余众的伤亡代价,其右翼三个军团也是付出了将近万人的伤亡代价,最惨的左翼大军更是只剩下一万三千将士撤出战斗;卡拉贝斯并没有一战而取得胜利,反而是在战斗中损失了三万两千多的将士。
当然,不列颠蛮族损失的战士比卡拉贝斯的只多不少;不列颠蛮族左右两翼损失的兵力加起来也有两万之众,而他们最精锐的中央主力大军更是由三万五千之众锐减至不到两万人,八千战车部队也付出了将近三千人的伤亡代价,其总伤亡更是将近四万之众。
经过这一日的厮杀以后,卡拉贝斯麾下还可以投入战斗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左右,而不列颠蛮族可以投入战斗的兵力也就只有六万多点了;虽然双方的兵力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但是伦敦部落的精锐部队却是损失惨重,其中央主力大军在战斗力方面下滑了绝对不止一个档次。
如果继续再来一场今天这样的惨烈搏杀的话,卡拉贝斯已经有绝对的信心在正面厮杀中彻底击败不列颠蛮族的中央主力大军了;可惜的是,伦敦部落可不会这么傻乎乎的和卡拉贝斯开战。
第四天上午,休整两日之后的两军再次来到了之前交战的战场上;这次,卡拉贝斯的大军依旧还是上次的阵型,只不过左右两翼的军团做了稍微的调整,现在卡拉贝斯的左右两翼大军又分别有了一万六千大军,确保了左右两翼大军在战斗力上的均衡。
不列颠蛮族的大军也是对其战阵做出了调整,原本遭受重创的伦敦部落主力大军被再次加强都四万之众,而其左右两翼的大军却是只剩下万人规模了;不过,再加上他们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五千战车部队,不列颠蛮族的侧翼大军还是有优势的。
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繁杂的准备,双方大军列好战阵以后就再次开始了激烈的厮杀;卡拉贝斯只剩下一万六千人的第一军团却需要面对四万之众的敌军,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了,但卡拉贝斯还是坚信自己的第一军团可以在战场上创造一个惊人的奇迹!
之前的决战中,卡拉贝斯的第一军团是以防守的姿态等待敌军率先进攻的,但这次卡拉贝斯却是率先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阿米诺斯依旧是率领着重装步兵们用盾墙方阵往前推进,其后的森林猎手们也是将他们的箭雨锁定在了敌军的头顶,两侧的日耳曼战士和不列颠战士也是配合推进。
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叛徒总是能够在战斗中更为积极残忍的屠杀他们昔日的同胞;卡拉贝斯麾下的五千不列颠蛮族战士,都是当初跟随巴莱纳斯背叛不列颠蛮族四大部落的战士,他们曾经都是不列颠蛮族中的一员,现在却变成了战场上战斗的最为勇猛的战士,这就是背叛的代价。
因为这些背叛自己民族的不列颠战士们知道,除非他们赢得战争的胜利并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不列颠岛上,否则的话他们就会遭到其他不列颠人的血腥报复;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在战场上竭尽所能的战斗下去,并尽可能的帮助卡拉贝斯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六百六十七章·攻陷伦敦”
如果幸福在于**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两天前决战的时候,卡拉贝斯与不列颠蛮族投入的总兵力还高达二十万,这次的决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却是下降到了十万出头;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这场战斗就将决定两军的胜负了。
在卡拉贝斯的命令下,第一军团的将士们用他们最昂扬的姿态对不列颠蛮族的敌人发起了进攻;而不列颠蛮族的中央大军,也是针锋相对的发起了冲锋,他们要用敌人的鲜血证明自己的勇武。
第一军团的将士们虽然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但是他们的质量却远远高于那些不列颠蛮族的军队;数万大军的混战根本不可能在一瞬间就将所有的将士投入战斗,真正的处于厮杀的最前沿的永远就那么一万多人而已,这还是敌我双方共同投入实际厮杀的人数。
其他的将士们都是在最前沿的战士倒下以后才冲上最前方继续战斗的,这样的形势对于第一军团的将士们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比较他们在数量上的劣势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不列颠蛮族大军过于密集的拥挤在一起,也为森林猎手们的箭雨提供了更多的靶子,让他们得以更有效的杀伤敌军。
中央战场上双方的将士们一经交战,就陷入了极为激烈的厮杀之中,而左右两翼的战斗则是更显白热化;这次伦敦部落的首领没有再将他的战车部队藏着掖着,而是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将其麾下的战车部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帮助其侧翼大军对卡拉贝斯的左翼大军发起夹击。
开战伊始就有了战车部队的援助,不列颠蛮族的侧翼大军直接就将卡拉贝斯的左翼大军给压制了下去;但是,伦敦部落的战车部队也仅仅只有一支而已,没有战车部队增援的不列颠蛮族另一支侧翼大军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形势了,因为他们在数量上也是处于劣势之中。
卡拉贝斯麾下的高卢蛮族将士们,根本就没有在武器装备上脱离曾经的高卢蛮族,简陋的防具和单一的武器还是他们的主要特征;但是,他们这个单一的武器可都是尤利乌斯帝国的工匠们打造的比高卢蛮族精锐武士们用的武器只强不弱的精良武器。
或许这些卡拉贝斯麾下的高卢战士们并没有高卢精锐武士的战斗力,但他们的武器可是超越高卢精锐武士的;毫不夸张的说,在蛮族的世界中,这样的武器已经是最为精良的武器了,不列颠蛮族在这方面可就差点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不列颠蛮族大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和数量上的劣势,直接就导致了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在战斗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从战斗一开始,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就将不列颠蛮族的侧翼大军压制住了,之后卡拉贝斯右翼的三个军团更是对敌军发起了极为猛烈的进攻。
就算是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占尽了优势,但也无法以一万六千之师迅速击败敌军的一万之众;战场上的总体状况还是处于胶着状态,卡拉贝斯的大军和不列颠蛮族的大军又一次陷入了惨烈的搏杀之中,只不过这次拥有王牌武器的可是卡拉贝斯了。
在战斗进行了三个多小时以后,第一军团一直没有使用的器械大队突然从不列颠蛮族的侧翼大军的侧面冒了出来;这个时候,正在与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厮杀的不列颠蛮族侧翼大军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应对器械部队的进攻,直到四十八门弩砲射出的弩箭和砲弹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四十八门弩砲的齐射威力还是非常恐怖的,仅仅是四轮齐射以后,不列颠蛮族的侧翼大军就成片成片的倒下了;死伤惨重的不列颠蛮族侧翼大军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们在弩砲部队的第五轮攻击之前就彻底崩溃了,一万之众的不列颠蛮族侧翼大军只剩下不到三千将士溃散而去。
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在器械部队的配合之下彻底击败不列颠蛮族的一路侧翼大军以后,并没有立即增援距离他们最近的卡拉贝斯主力大军,而是按照预定的计划向卡拉贝斯的左翼大军迅速增援而去,这场战斗终于要到分出胜负的时候了!
卡拉贝斯的右翼大军往左翼大军的方向赶去了,那些器械部队的将士们也是再次让战马拖拽着弩砲往中央主力大军厮杀的战场而去了;进入中央战场一百五十米范围以后,器械部队的将士们就迅速装填弩砲的弩箭和砲弹,准备对不列颠蛮族的主力大军发起进攻。
伦敦部落的首领是亲眼看着自己的侧翼大军在死伤惨重之下全线崩溃的,他自然知道敌军突然出现的器械部队的厉害;所以,在这支器械部队想要靠近他的主力大军的时候,他也是立即派出了一支三千余众的小部队朝着敌军的器械部队冲了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