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这样一支用金山和贵族组成的军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就不是外界任何人可以知道的了;因为从这个银盾军团组建至今,还从来没有真正的走上过战场,一般也就是充当塞琉古帝国皇帝的出行卫队而已,不过他们奢华的装备还是让所有人都对他们保持了一颗敬畏之心。

    如果说银盾军团的存在,是塞琉古帝国的脸面的话,那么披甲战象和铁甲骑兵的存在,就是塞琉古帝国赖以生存的中流砥柱了;要不是有战斗力惊人的铁甲骑兵和几乎无敌的披甲战象存在,塞琉古帝国早就被四周包围的强大给吞噬了,根本不可能存在到今天。

    那些披甲战象可不是汉尼拔手中的那些普通战象可以比拟的存在,仅是从体型而论,一只披甲战象的体系就几乎相当于两只普通战象的大小;正常的成年人,也不过只有这些披甲战象膝盖那么高而已,这些庞然大物在战场上给敌人的威慑力可想而知。

    铁甲骑兵没有披甲战象这么恐怖的威慑力,但是其数量庞大的规模和无可匹敌的冲击力却是让他们成为了塞琉古帝国最为强悍的军队;无数敌人的鲜血成就了塞琉古帝国铁甲骑兵的赫赫威名,就是希腊城邦最强大的斯巴达重步兵,在铁甲骑兵的冲锋面前也是脆弱不堪。

    在塞琉古帝国最衰弱的时期,也是三大王国接连独立的时期;这三个刚刚独立的王国,都处于和塞琉古帝国的战争之中。塞琉古帝国南部的埃及王国,也在蠢蠢欲动之下对塞琉古帝国宣战了;此时,塞琉古帝国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却在四面八方的敌人进攻中疲于奔命。

    希腊城邦联盟的珀加蒙城邦却是看准时机,也加入到了侵略塞琉古帝国的战争中去了;珀加蒙城邦的目的可不是想要消灭塞琉古帝国,他们只是想要得到塞琉古帝国的爱奥尼亚行省而已。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塞琉古帝国的爱奥尼亚行省远离塞琉古帝国本土最近的西里西亚行省,也有着足够遥远的距离;对于塞琉古帝国而言,爱奥尼亚行省更像是他们的一块飞地。

    而珀加蒙城邦所在的弗里吉亚地区却是与塞琉古帝国的爱奥尼亚行省相连在一起,这样有利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塞琉古帝国忙于应付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根本就无暇他顾;于是,珀加蒙城邦就悍然发动了对塞琉古帝国爱奥尼亚行省的进攻。

    当时,爱奥尼亚行省的塞琉古帝国驻军不过是三千铁甲骑兵和五千方阵长枪兵而已;虽然都是塞琉古帝国的精锐之师,但数量上却只有八千之众,而作为入侵者的珀加蒙城邦则是拥有整整两万希腊大军,并且还拥有三千名斯巴达城邦增援的斯巴达重步兵。

    珀加蒙城邦的两万三千大军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杀入了爱奥尼亚境内,塞琉古帝国的爱奥尼亚总督也没有轻易屈服于希腊军队的进攻,而是亲自率领八千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开始了勇敢的反击。

    当三千气势汹汹的斯巴达重步兵出现在希腊大军的最前方时,爱奥尼亚总督的三千铁甲骑兵也开始了越来越快的冲锋;以塞琉古帝国最强悍的铁甲骑兵,对阵希腊城邦联盟最强悍的斯巴达重步兵,这是一场骑兵王者与步兵王者的决战,也是珀加蒙城邦和塞琉古帝国的交锋。

    事实证明,三千冲锋而来的塞琉古帝国铁甲骑兵,根本就不是三千列好防御阵型的斯巴达重步兵可以抵抗得了的;铁甲骑兵们用阵亡五百人的代价,将这三千斯巴达重步兵全部击杀当场。

    悍不畏死的斯巴达重步兵给了塞琉古帝国的将士们以极大的震撼,但战斗力恐怖的铁甲骑兵们却是直接吓傻了那些珀加蒙城邦的希腊将士们;解决了这些斯巴达重步兵以后,铁甲骑兵们又好好的给珀加蒙城邦的希腊将士们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了塞琉古帝国的强大。

    后来,塞琉古帝国不仅在爱奥尼亚成功的击败了珀加蒙城邦的入侵大军,还在巴比伦地区击败了帕提亚王国的进攻,在亚述地区击败了亚美尼亚王国的进攻,在西里西亚地区击败了本都王国的进攻;就连埃及王国对叙利亚和科罗叙利亚的进攻,也都被塞琉古帝国挫败。

    在这样的一场大战中,塞琉古帝国表现出来的强悍令所有的敌人都感到了畏惧;尤其是那些铁甲骑兵的精彩表现,更是让那些被铁甲骑兵攻击过的敌人由衷的胆寒。

    这是一场荣耀属于塞琉古帝国的战争,也是一场荣耀属于铁甲骑兵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后,塞琉古帝国用自己的军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塞琉古帝国的铁甲骑兵也成为了东方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

    害怕塞琉古帝国报复的亚美尼亚王国和本都王国,以及帕提亚王国,纷纷组建了属于自己王国的铁甲骑兵部队,以应对塞琉古帝国有可能的进攻;就连埃及王国,也是加强了自己国家的军队,用于阻挡塞琉古帝国的铁甲骑兵洪流。

    事实上,无论是东方三大王国,还是埃及王国,他们都想的太多了;塞琉古帝国虽然获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那也不过是惨胜而已,整个塞琉古帝国所有的土地都遭受到了敌人的进攻,战争产生的破坏让塞琉古帝国数十年之内都无法恢复原有的实力。

    既然亚美尼亚等三个王国独立已经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了,帝国境内的一片荒芜又让帝国的军队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塞琉古帝国就主动向四大王国提出了和平谈判;作为胜利者的塞琉古帝国都不愿意打下去了,身为失败者的四大王国自然是果断和塞琉古帝国签署了和平协议。

    就这样,塞琉古帝国与其他四大王国结束了彼此之间的战争,开始了东方大陆上的和平时期;短暂的和平时期仅仅是持续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塞琉古帝国就再一次陷入了战火纷飞之中,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外敌入侵塞琉古帝国,而是塞琉古帝国自己内部发生了叛乱。

    现任爱奥尼亚总督与塞琉古帝国皇帝之间的恩恩怨怨,很难用正邪去区分,谁也无法验证到底是叛乱的亚历山大总督代表着邪恶,还是积极镇压叛乱的塞琉古帝国皇帝象征着邪恶;总之,塞琉古帝国发生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内战,交战的双方都拥有强大的实力,这就是现实。

    主动发动战争的亚历山大总督,利用他自己手中的精锐军队挫败了帝国的平叛大军以后,就先后与希腊半岛的伊庇鲁斯王国和撒丁岛的奥古斯都家族做了几笔交易;通过这些交易,亚历山大获得了大量的金币和罗马旧式武器装备,最终这些东西都变成了亚历山大越发强大的基础!

 “第五百八十一章·亚历山大王国”

    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得到了伊庇鲁斯王国提供的大量金币和奥古斯都家族提供的大批罗马旧式武器装备以后,亚历山大总督就开始在爱奥尼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相比于塞琉古帝国的武器装备,亚历山大总督发现罗马人的武器装备更为灵活,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亚历山大总督本人在担任爱奥尼亚总督之前,也是担任了数年时间的塞琉古帝国皇宫侍卫;所谓塞琉古帝国的皇宫侍卫,其实就是银盾军团的将士们轮流在皇宫里巡逻而已。

    那几年的时间,足够让拥有很强军事天赋的亚历山大充分了解银盾军团的战斗力到底是怎么样的,也让亚历山大下意识的了解到了整个塞琉古帝国的真实情况和军队的实际状况;也正是因为对这些东西的了解,才给了亚历山大起兵反叛的信心。

    根据亚历山大本人的观察,塞琉古帝国的银盾军团不过是虚有其表的面子军团而已;或许,银盾军团的战斗力确实还算不错,但相比于塞琉古帝国的宣传和外界的认知来说,相差还是很远的。

    想想也是,一群娇生惯养的贵族青年组成的军团,其战斗力再怎么强悍又能强悍到哪里去呢;这毕竟只一个冷兵器的时代,真正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不是精良的武器装备,而是坚定的战斗意志和悍不畏死的战斗激情。

    不过,亚历山大也必须承认,虚有其表的只是塞琉古帝国的银盾军团而已;那些常年为塞琉古帝国戍守边境的方阵长枪兵和铁甲骑兵,依旧还是曾经的无敌之师,他们的战斗力一直都是那么强大,他们才是整个塞琉古帝国的脊梁。

    所以,在塞琉古帝国的皇帝决定委任亚历山大担任一省总督的时候,亚历山大立即主动要求前往戍卫军队最为精锐的爱奥尼亚行省;塞琉古帝国的皇帝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亚历山大的主动请命,最终却是为自己培养了一个致命的敌人。

    爱奥尼亚行省的戍卫军队虽然异常的强悍,但是其数量却不是很多;担任了爱奥尼亚总督以后,亚历山大立即就开始了对爱奥尼亚戍卫军团的扩编,在扩编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也是下意识的使用了一些排除异己安插心腹的手段,最后完全控制了整个爱奥尼亚的全部军队。

    当亚历山大得知皇帝想要处死他以后,他立即就在爱奥尼亚地区高举起了反叛帝国的旗帜;数万精锐的塞琉古帝国爱奥尼亚驻军,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塞琉古帝国的叛军。

    为镇压亚历山大的叛乱,塞琉古帝国的皇帝急调西里西亚地区的两万方阵长枪兵和亚述地区的一万五千步兵前往爱奥尼亚地区平叛;要知道,亚历山大的叛军中可是有着数量不少的铁甲骑兵,仅凭这三万五千军队又怎么可能镇压亚历山大的叛军呢?

    事实上,亚历山大用于迎击帝国平叛大军的军队超过了四万之众,其中精锐的铁甲骑兵和方阵长枪兵并不在少数;无论是从质量上而言,还是从数量上而言,都是亚历山大的军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塞琉古帝国的平叛大军不出意料的输掉了他们的战争,实际上他们仅仅是进入爱奥尼亚地区三天以后,就遭到了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的大军的进攻;整整三万五千帝国平叛大军,得以逃回西里西亚地区的不足五千人,而战死的也不到一万人,剩下的两万之众全部被亚历山大俘虏了。

    大家同时塞琉古帝国的人,又不是什么生死之敌,都只不过是各位其主罢了;再加上塞琉古帝国的现任皇帝确实也是一个昏聩无能的君主,亚历山大很轻易就劝降了这两万人的俘虏。

    有了这两万塞琉古帝国的精锐之师加入以后,亚历山大麾下的军队就拥有了更多的数量,也拥有了更高的质量;后来,亚历山大又得到了伊庇鲁斯王国的资金和奥古斯都家族的武器装备。

    于是,亚历山大就开始筹划组建属于自己的国家,并将自己麾下的军队进行了重新的整顿和编组;所谓自己的国家,无非就是亚历山大为了在名义上摆脱叛军的恶名采取的一种解决办法而已,这个新成立的亚历山大王国也就拥有一个爱奥尼亚地区作为唯一的统治区域。

    原本爱奥尼亚地区的首府萨狄斯,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个亚历山大王国的首都;而亚历山大本人,则是从亚历山大总督变成了更好听的亚历山大国王陛下。

    虽然建立这个亚历山大王国并不能让亚历山大拥有的实力变得更为强大,但是亚历山大大肆封赏效忠自己的将士们和追随者们,却是让那些忠诚于亚历山大的人变得更为积极起来;就连那些不愿意向亚历山大效忠的权贵们,也在开国功臣的诱惑下成为了亚历山大的坚定支持者。

    亚历山大王国建立以后,整个爱奥尼亚地区就变得更为稳定了,所有爱奥尼亚人对亚历山大的支持也是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接着这样一个大好时机,亚历山大对自己麾下的军队也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改革。

    原先杂乱无章的军队被亚历山大整编成了七个崭新的军团,其中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各由一万精锐的方阵长枪兵组成;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各由一万使用罗马青年军制式武器装备的步兵组成;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各由五千应征长枪兵和五千弓箭手组成。

    这六个打乱编制组成的军团,就是亚历山大王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至于最后的一个军团,那就是直属于亚历山大的近卫军团了,是由五千规模的铁甲骑兵和五千规模的希腊骑兵组成的。

    塞琉古帝国身为亚历山大帝国的继业者帝国之一,帝国的常规骑兵其实就是以当初的希腊骑兵为模板而组建的;虽然现在这些骑兵已经不再是由希腊人构成的了,但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还是昔日希腊骑兵的武器装备,名称上就一直保留着希腊骑兵的称谓,谁也没有改过来。

    完成了对王**队的重新编组以后,亚历山大就开始和自己麾下的将军们商量如何扩张亚历山大王国的统治区域;凭借亚历山大王国的实力,要想养活七个军团的七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

    要不是亚历山大借助伊庇鲁斯王国和奥古斯都家族的两次大规模交易获得了足够的资金和武器装备,亚历山大王国也不可能拥有眼前的这七万大军;就算是拥有了这七万大军,亚历山大王国也养不活这七万大军,最多只需要半年的时间,亚历山大王国就会被这七万大军消耗的破产。

    进攻塞琉古帝国本土其他地区,是亚历山大根本不会考虑的选择;从爱奥尼亚地区向最近的塞琉古帝国西里西亚地区进军,也需要最少整整两个月的行军;更为关键的是,西里西亚地区靠近塞琉古帝国的首都行省叙利亚地区,亚历山大可不认为自己真的拥有对抗塞琉古帝国的实力。

    其实,从始至终亚历山大依仗的不过是塞琉古帝国本土距离爱奥尼亚地区太过要遥远而已,再加上这一路上的行军又必须要跋山涉水;塞琉古帝国根本就不可能派遣比上次平叛大军更大规模的军队前来进攻爱奥尼亚,否则塞琉古帝国早就集结三万铁甲骑兵开到奥爱尼亚地区平叛了。

    既然这条进军路线对塞琉古帝国是极为艰难不好走的,那么它对于亚历山大王国来说也将是艰难不好走的;进攻塞琉古帝国本土的选择是最不明智的,那就只能将目标定在爱奥尼亚附近了。

    与爱奥尼亚地区相连的地区,除了塞琉古帝国遥远的本土以外,就只有亚历山大王国以南的吕西亚地区和以北的弗里吉亚地区,以及以东的加拉太地区;其中,弗里吉亚地区又是希腊城邦联盟的珀加蒙城邦统治着,是这三个地区中实力最强大的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珀加蒙城邦是希腊城邦联盟的一份子,无论是军事实力强横的斯巴达城邦,还是海军实力强大的罗德斯城邦,他们都是珀加蒙城邦理所当然的盟友;如果进攻珀加蒙城邦的话,新生的亚历山大王国就会面临罗德斯城邦的海上封锁和斯巴达城邦有可能的跨海进攻。

    陆地上的塞琉古帝国已经是亚历山大王国的天然死敌了,再被其他势力从海上封锁的话,这对于亚历山大王国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接连失去路上贸易对象和海上贸易对象以后,亚历山大王国根本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了,这也是亚历山大不能接受的结果。

    所以,被珀加蒙城邦统治的弗里吉亚地区也不是亚历山大王国可以进攻的对象;最后剩下的就是吕西亚地区的哈利卡纳苏斯王国和加拉太地区的安卡拉王国了,这两个王国都是独立的王国,背后没有任何强大势力的支持,他们本身也没有可靠的盟友,自然就是最好的进攻对象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向外扩张”

    对年轻人来说,朋友是提醒他们不犯错误的谋士;对老年人来说,朋友是补充他们衰竭的体力、照顾他们生活困难的助手;对成年人来说,朋友是辅佐他们完成宏伟事业的臂膀。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无论是吕西亚地区的哈利卡纳苏斯王国,还是加拉太地区的安卡拉王国,他们都不具备对抗亚历山大王国的军事实力,也没有让亚历山大王国忌惮的资本;但是,亚历山大王国的实力也不足以同时对这两个国家开战,必须要在这两个国家之间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要敌人。

    其实,以亚历山大王国的七万大军,就算是同时对哈利卡纳苏斯王国和安卡拉王国开战,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不过,亚历山大王国需要应付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有这两个王国,远方的塞琉古帝国和身边蠢蠢欲动的珀加蒙城邦都是亚历山大王国需要提防的敌人。

    尤其是弗里吉亚地区的珀加蒙城邦,他们曾经就趁着塞琉古帝国战乱频繁的时候入侵过爱奥尼亚地区,这也是爱奥尼亚地区的人民与珀加蒙城邦关系极差的原因所在。

    更为关键的是,亚历山大王国需要忌惮珀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