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奥古斯都家族的悲歌死士会一反常态的参与这场尤利乌斯家族与日耳曼蛮族之间的战争的原因所在;在奥古斯都家族的实力无法直接干预这场战争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日耳曼蛮族不会被尤利乌斯家族征服,奥古斯都家族也只能采取这个策略了。

    原本在悲歌死士的大力支持之下,日耳曼蛮族还是在战争中慢慢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先是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对达姆部落的快速支援,接着又是马科曼尼地区的大规模起义,再到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对美因茨部落的增援,悲歌死士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美因茨部落与尤利乌斯家族的战斗中,悲歌死士更是直接参与其中,帮助美因茨部落不断的训练新的军队;甚至在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进攻美因茨城的时候,还是阿瑞斯率领着悲歌死士的战士们帮助日耳曼蛮族守住了美因茨城。

    除了积极帮助日耳曼蛮族的朋友们对抗尤利乌斯家族的入侵以外,悲歌死士们还密切的注意着与日耳曼蛮族领土相连的其他势力,以防止这些势力在战争中趁火打劫。

    巴莱纳斯与布雷努斯之间的秘密结盟,根本就没有瞒过悲歌死士的眼线;对于悲歌死士来说,这可算得上真正的不幸了,这两个势力的加入战争,让日耳曼蛮族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起来。

    有了悲歌死士的快速情报传递,达姆部落的阿米尼乌斯首先得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得到这个情报以后,阿米尼乌斯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儿之间就率领主力大军增援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毕竟美因茨部落的战事才是整个日耳曼蛮族的重心所在。

    不过,阿米尼乌斯也不可能对悲歌死士传递回来的这个情报置之不理;于是,还在赶路途中的博登肖姆部落的一万大军,就被阿米尼乌斯直接命令转道前往巴达维部落,支援巴达维部落。

    既然日耳曼蛮族已经无力再用更多的军队去支援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了,悲歌死士就将新的希望放在了卡拉贝斯身上;卡拉贝斯率军北上的目的就是进攻大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部落。

    只要悲歌死士和卡拉贝斯配合一下,共同解决高卢蛮族阿莱西亚部落这个难题,日耳曼蛮族的压力就会骤然降低一半;这对于奥古斯都家族的战略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也符合卡拉贝斯执行弗拉维斯命令的要求,算是互惠互利吧。

    卡拉贝斯也赞成了悲歌死士的建议,加快行军速度向阿莱西亚部落进军;卡拉贝斯必须要尽可能的配合悲歌死士,毕竟那才是代表着奥古斯都家族核心利益的存在。

    可惜的是,世事的发展总是容易那么出人意料;谁也没有想到,巴莱纳斯与布雷努斯在结盟以后立即就发动了对日耳曼蛮族的战争。

    当卡拉贝斯的大军刚刚进入到大高卢地区和阿奎塔尼地区的边境地区时,阿莱西亚部落的四万大军已经在其首领的率领下攻进了上日耳曼地区了,并与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展开了激战。

    得到悲歌死士的这一情报以后,卡拉贝斯更是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快马加鞭的往阿莱西亚部落的核心区域进发;不得不承认,此时就是阿莱西亚部落最虚弱的时候,只要卡拉贝斯可以凭借优势大军顺利的歼灭阿莱西亚部落留守的一万新招募的高卢战士,那么阿莱西亚部落就真的完了。

    后方有失,前方率军入侵上日耳曼地区的布雷努斯自然很快就会从上日耳曼地区撤军;到时候,卡拉贝斯再率军打一场埋伏战,这个阿莱西亚部落也就彻底被消灭了。

    这样一来,不仅卡拉贝斯轻易的完成了弗拉维斯的命令,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的危机也就顺利解除了,对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无奈的是,这次悲歌死士还是不能如愿以偿。

    从阿奎塔尼地区与大高卢的边境地区到阿莱西亚城,最快也需要四天的时间,而区区四天的时间,特里尔部落与阿莱西亚部落竟然已经将一场将近十万人厮杀的大战打完了!

    死伤惨重的阿莱西亚部落,几乎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而特里尔部落也是元气大伤,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了,唯一获得渔翁之利的就变成了卡拉贝斯了。

    卡拉贝斯率军抵达阿莱西亚部落的聚居地时,城内的一万阿莱西亚部落守军根本就不是第一军团的对手;甚至就连阿莱西亚城的木质城墙,在第一军团的器械部队的进攻下,也很快就被打塌了数处,根本无法阻拦卡拉贝斯大军的犀利进攻。

    那些企图突击第一军团器械部队的阿莱西亚部落战士,都在森林猎手的箭雨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整整一万阿莱西亚部落新招募的战士中,只有不到五千人选择了为阿莱西亚部落尽忠,剩下的五千人则是成为了卡拉贝斯的俘虏。

    拿下了阿莱西亚城以后,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布雷努斯还在率领着进攻上日耳曼地区失败的残军往后撤退呢;卡拉贝斯自然不会慢慢的等待布雷努斯带着残军撤到阿莱西亚城了,他在占领阿莱西亚城以后,立即就命令伊丹率领第三军团的七千骑兵进攻布雷努斯的残军!

    以第三军团的七千精锐骑兵,进攻失魂落魄的五千败军将士,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为了避免布雷努斯这个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成为麻烦,卡拉贝斯也叮嘱了伊丹一定要将布雷努斯消灭,至于那些普通的将士们,愿意投降的全部接收,没有必要为难他们。

    两天以后,伊丹就带着布雷努斯的人头和三千投降的高卢战士回到了阿莱西亚城;至此,高卢蛮族最强大的阿莱西亚部落竟然就这样覆灭了,如此结果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就是卡拉贝斯本人也没有想过此战会进行的如此顺利;在卡拉贝斯看来,仅凭三个军团的兵力就想拿下阿莱西亚部落,无异于痴人说梦一般,卡拉贝斯本人都没有打算占领大高卢地区,他只是准备打一场转移阿莱西亚部落的战争罢了。

    没想到,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布雷努斯会那么匆忙的对日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发起进攻,并且在上日耳曼地区输的一败涂地,这才给了卡拉贝斯以可趁之机;这场战争,也算是卡拉贝斯有史以来打过的最轻松的一场战争了,收获的战果却是最为丰厚的。

    至于与日耳曼蛮族成为邻居会不会给卡拉贝斯带来疑虑,那就不是卡拉贝斯会思考的事情了;卡拉贝斯相信悲歌死士会在其中协调好日耳曼蛮族与己方的关系,毕竟己方可是奥古斯都家族的力量,而日耳曼蛮族与悲歌死士的关系又是极为密切,这其中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利益冲突。

    甚至,在这场尤利乌斯家族与日耳曼蛮族的战争结束以后,日耳曼蛮族也许就会成为成为自己最牢固的秘密盟友;这就是卡拉贝斯对日耳曼蛮族的直觉,也是基于事实的判断。

    占领了阿莱西亚城,可不代表大高卢地区就是卡拉贝斯的天下了;还有无数密密麻麻分布在大高卢地区各个地方的大小高卢蛮族部落等着卡拉贝斯去征服呢,那才是卡拉贝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弗拉维斯给卡拉贝斯的任务就是向大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部落发起进攻,之后再向日耳曼蛮族发起进攻;毋庸置疑,卡拉贝斯完全可以将自己占领大高卢地区的步伐放缓,等到尤利乌斯家族与日耳曼蛮族的战争结束以后,卡拉贝斯就会与日耳曼蛮族‘开战’!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百五十九章·生死决战”

    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所谓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做服从法律又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卡拉贝斯的运气是弗拉维斯想都不敢想的,在弗拉维斯看来,此时卡拉贝斯还不一定率军进入了大高卢地区呢;而己方的局势又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他已经不指望卡拉贝斯能够发挥什么扭转战局的作用了,因为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就算是卡拉贝斯现在就可以从日耳曼蛮族的西面对日耳曼蛮族发起进攻,也不可能改变尤利乌斯家族所有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的结果了;随着马科曼尼地区的沦陷,波海姆地区随时可能沦陷的危机,已经让不设防的诺里库姆地区成为了战争前线,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必须尽快全部撤退了。

    弗拉维斯的想法,就是联合凯撒的大军前后夹击欧多瓦卡的美因茨部落主力大军;只要尤利乌斯家族的两路大军可以重创欧多瓦卡的军队,那么接下来就是迅速撤往诺里库姆地区了。

    实际上,无论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能不能击败欧多瓦卡的大军,撤退都是尤利乌斯家族无法避免的结果了;只不过,顺利的击败欧多瓦卡的大军,可以给尤利乌斯家族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罢了。

    否则的话,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前脚往诺里库姆地区撤退,欧多瓦卡的美因茨部落大军就会立即往前进军,追击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到时候,就算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撤到了诺里库姆地区,也难免要和欧多瓦卡的大军打一场大决战。

    与其在尤利乌斯家族的土地上开战,还不如在日耳曼人的土地上将这场决战打了呢;要知道,即便是尤利乌斯的大军撤回到了诺里库姆地区,一时半会儿之间也不可能将各个军团的将士们补充完整,战斗力的恢复更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事情。

    所以,早两天撤军和晚两天撤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甚至,早一点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把这场决战打完,对于尤利乌斯家族来说还是极为有利的。

    毕竟有凯撒的大军可以从欧多瓦卡的身后发起进攻,如此一来好歹还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两面夹击欧多瓦卡的军队;要是将战事拖到诺里库姆地区的话,尤利乌斯家族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有利条件了,甚至还会处于更为不利的劣势状态。

    虽然说尤利乌斯家族在诺里库姆地区会有主场作战的优势,但是欧多瓦卡的日耳曼大军也会得到追击凯撒大军的日耳曼蛮族军队的增援;以目前的兵力来看的话,欧多瓦卡还拥有三万五千大军,而追击凯撒的日耳曼军队也有最少三万之众。

    根据凯撒进攻,美因茨城得出的结论,美因茨城内应该还有着绝对不少于一万之众的兵力;一旦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全部撤出日耳曼蛮族的土地,这些军队都会加入到对诺里库姆地区的进攻之中,那可就是整整七万大军了,还不包括占领波海姆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大军。

    要是占领波海姆地区的日耳曼蛮族军队也有着一两万之众的话,日耳曼蛮族能够用于进攻诺里库姆地区的军队就堪称恐怖了;相对应的,尤利乌斯家族可以用于作战的军队却是极为可怜了。

    弗拉维斯麾下满打满算也就只剩下三万将士了,凯撒的大军连两万人都没有了;即便是加上那些在诺里库姆地区养伤的数千伤兵,尤利乌斯家族最终能够投入战斗的将士也不会超过五万五千。

    这样一来的话,尤利乌斯家族就会在绝对的劣势下与日耳曼蛮族的入侵大军作战;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都没有击败日耳曼蛮族军队,要想在劣势下获得战争的胜利,弗拉维斯自己本人都是一点底都没有。

    有了这些因素的考虑以后,弗拉维斯就决定在撤退之前,联合凯撒的大军彻底击败欧多瓦卡的军队;这样,才可以为尤利乌斯家族抵挡日耳曼蛮族的反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可惜的是,弗拉维斯并不知道日耳曼蛮族此时已经陷入了与不列颠蛮族的战争之中,否则他就会对战争的局势判断有新的看法了;不过,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影响到尤利乌斯家族的撤军之举,只要诺里库姆有着被进攻的危机,弗拉维斯就不得不无奈的选择撤退。

    事实上,就是目前的局势也没有弗拉维斯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凯撒的大军在撤离美因茨城时没有被阿瑞斯及时发现,但阿瑞斯却通过飞鸽传信的方式将这一消息迅速传递给了其他悲歌死士,并让他们尽可能快的告知了欧多瓦卡。

    阿瑞斯很是轻易的就发现了凯撒大军的进攻方向,为了避免欧多瓦卡的大军陷入尤利乌斯家族的前后夹击之中,阿瑞斯才着急忙慌的让其他悲歌死士将情报传递给欧多瓦卡。

    在弗拉维斯得到凯撒派遣的骑兵传来的消息时,欧多瓦卡也得到了悲歌死士送过来的情报;对于悲歌死士,欧多瓦卡的心里是感激不尽的,尤其是他得知了阿瑞斯率领三百名悲歌死士帮助美因茨部落守住了美因茨城,更是让欧多瓦卡心里感动不已。

    这一场日耳曼蛮族与尤利乌斯家族的战争,悲歌死士绝对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悲歌死士为什么而帮助日耳曼蛮族,欧多瓦卡身为美因茨部落的首领,却是默默的承受了悲歌死士数不清的情谊,这是整个美因茨部落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情义!

    既然尤利乌斯家族想要打一场前后夹击的决战,欧多瓦卡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了;他在收到情报的第二天,就率领着全部的三万五千大军,掉头向奔袭而来的凯撒大军发起了进攻!

    一直密切注意欧多瓦卡大军动向的弗拉维斯,在得知欧多瓦卡率领全部的军队后撤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欧多瓦卡很有可能得到了凯撒大军来袭的情报;毕竟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可是美因茨部落的天下,欧多瓦卡提前得到情报根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以凯撒率领的不到两万人的军队,又如何阻挡欧多瓦卡的三万五千大军的进攻呢?更何况,凯撒大军的身后还一直有着数万日耳曼大军的追击,一旦凯撒大军陷入了日耳曼大军的前后夹击之中,那凯撒和他的军队可就彻底完蛋了。

    弗拉维斯自然是不可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于是,在欧多瓦卡的大军迅速后撤的同时,弗拉维斯也是率领着自己的全部大军展开了迅速的追击,为了跟上欧多瓦卡大军的行军速度,弗拉维斯甚至连那些威力巨大的器械都全部丢下了。

    凯撒在得到弗拉维斯的命令以后,就继续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三个军团残军往前方进军,准备在一天以后与弗拉维斯一起联手进攻欧多瓦卡的日耳曼大军;行军半天以后,凯撒突然在远方的森林中发现了一阵阵被惊起的鸟群。

    有大规模的敌军正在迅速靠近!这就是凯撒的第一反应,毕竟弗拉维斯的命令才刚刚传过来,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派军来增援己方;所以,这支迅速靠近的敌军一定就是日耳曼蛮族的军队!

    有了准确判断以后,凯撒也不敢耽搁,立即就命令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列出战阵,准备迎击敌军的进攻;果然,仅仅是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无数日耳曼战士就从四面八方朝着凯撒列好战阵的大军冲杀过来,数量绝对在三万以上!

    如此规模的敌军来袭,凯撒也没有办法在丛林中迅速击败这些敌军,双方之间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血肉横飞的激烈搏杀;尤利乌斯家族的将士们为了活着离开战场,只能选择与进攻而来的敌人拼死搏杀,而日耳曼蛮族的战士们,却是咬牙切齿的想要杀光眼前的侵略者们。

    这一场不需要俘虏,只有生死的战斗;胜利的一方自然就会拥有生存下去的权力,而失败者就只能将生命留在这里了。整整三个小时的厮杀,让凯撒麾下的大军锐减至一万两千余人了,而欧多瓦卡亲自率领的三万五千大军,却付出了不到五千人的伤亡代价。

    正在此时,弗拉维斯率领的三万大军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了战场;有了这三万生力军的背后一击,日耳曼蛮族的伤亡数字也是迅速上升,而战局也是往尤利乌斯家族有利的方向在发展。

    不过,日耳曼蛮族的战士们可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欧多瓦卡留下一万五千战士继续围攻前方的凯撒大军,他自己则是亲自率领另外一万五千将士掉头对进攻而来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展开了凌厉的反击。

    凯撒的军队硬生生的扛住了日耳曼蛮族大军的进攻,而弗拉维斯的大军则是彻底击败了欧多瓦卡的反击;这一场血腥的战斗终于在日耳曼蛮族大军付出了两万人的伤亡代价后结束了。

    欧多瓦卡率领着残余的一万日耳曼战士无奈退出了战斗,而惨胜的尤利乌斯家族则是迅速合兵一处,然后直接往诺里库姆地区撤去,连胜利者打扫战场的权力都没有实施。

 “第五百六十章·扩张野望”

    一个智者的目标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尽其可能地避免不幸。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虽然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