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瓦克提萨和里蒙部落的长老们,这次征召阿奎塔尼地区大小部落的战士们一起进攻山外高卢地区;除了夺取山外高卢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削弱阿奎塔尼地区其他所有部落的实力!

    无论是瓦克提萨公布的消息,还是宣之于众的承诺,都是为了刺激那些部落的战士们更积极的去战斗;而各个军团的军团长又都是由里蒙部落的将领担任,到了战斗爆发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自然会是其他部落的战士,而里蒙部落才是最后渔翁得利的存在!

 “第五百一十七章·初次交锋”

    如果神明以为最好我现在就了结此生,你以为奇怪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生活得比我更好或更幸福吗?因我认为,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里蒙部落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想要占领山外高卢而已,甚至连主要目的都不是;就算这次的大举进攻最后无功而返了,也不是里蒙部落不能接受的,只要削弱其他部落的目的达到了就好。

    阿奎塔尼地区的资源是有限的,物产相对丰腴的土地也是有限的,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部落却是越来越多了;如果里蒙部落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好好整顿一下阿奎塔尼地区所有的大小部落的话,迟早有一天里蒙部落就将面临没有土地生存的窘迫。

    事实上,里蒙部落之所以决定趁着山外高卢马赛部落被外敌消灭的机会发动这场战争,其根本原因就是里蒙部落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阶段,急需要向外扩张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而里蒙部落的传统势力范围就是以里蒙城为核心的区域,再往外延伸的话,就是其他部落的地盘了;那些部落的实力自然无法与里蒙部落相提并论,但是他们联合起来的的实力,却也令里蒙部落不敢轻举妄动。

    阿奎塔尼地区的任何一个部落都不可能让强大的里蒙部落心生忌惮,就算是十个部落联合在一起,也不可能与里蒙部落相抗衡;可是,阿奎塔尼地区可不仅仅只有十个部落啊!

    整个阿奎塔尼地区,仅是人口过万、战士过千的大型部落,就有十数个之多;再加上数不胜数的中小部落,这股力量就不是区区一个里蒙部落可以解决得了的了。

    就好像里蒙部落能够一次性集结令人生畏的三万大军,而其他部落三三两两的却也毫不费力的集结了两万以上的军队;谁都知道,那些部落不可能为了里蒙部落的一声令下就全力以赴,他们能够动员的兵力远不止表面上的两万人那么简单。

    按照里蒙部落的估计,整个里蒙部落在倾尽全力之下,最多可以拉出来五万规模的军队;而其他所有部落的总和,至少也会在六万人左右,只可能更多而不可能更少。

    这也是为什么里蒙部落都发展到了瓶颈时期了,还是不敢于轻易对那些周边部落下手的关键所在;那些部落的人也不是傻子,类似于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是懂的。

    一旦阿奎塔尼地区最强大的里蒙部落无缘无故的对其他部落动手了,人人自危之下那些大小部落很快就会联合在一起,与里蒙部落进行对抗;而高卢蛮族部落之间的战争,从来就不是正面决战式的攻防,更多的是为了生死存亡的不择手段!

    那些实力弱小的部落,根本就不可能与里蒙部落的军队正面交锋;他们会整个部落全民皆兵的跟里蒙部落打一场游击战,用最无奈的办法来抗争里蒙部落的入侵。

    这个的办法虽然充满了无奈,但却是极为有效的;假如里蒙部落真的陷入了游击战的战争泥潭以后,那么结局要不就是里蒙部落得不偿失的赢得战争,要不就是一败涂地的输掉一切!

    这样的例子在高卢蛮族的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也太常见了;多少昔日的霸主部落,都会在自己部落发展到瓶颈的时候,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继续扩张,结果这些霸主部落都已经成为历史了。

    里蒙部落也不是自古以来的阿奎塔尼地区的霸主部落,如果没有上一个部落的悍然入侵,又怎么会有里蒙部落联合其他部落一起推翻上一个霸主部落的机会呢?

    血淋淋的教训,让里蒙部落根本不会去尝试这种最愚蠢的办法;正好,这个时候山外高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里蒙部落的掌权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一场打着征讨山外高卢入侵者名义的战争就这么开始了,阿奎塔尼地区的部落也都纷纷派出了自己部落的战士。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里蒙部落的计划发展,接下来只要与山外高卢地区的罗马军队打几次硬战,大规模的消耗一下其他部落的实力;里蒙部落的目标也就完成大半了。

    要是大军最后可以成功的拿下山外高卢地区,那自然是最好的结局;里蒙部落会得到山外高卢地区最富饶的马赛城,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扩张发展。而其他部落能够活下来的战士,也会得到山外高卢其他地区的财富;这是里蒙部落的承诺,也是妥协的一部分。

    山外高卢地区最繁华的马赛城,那可是丝毫不亚于里蒙城的富饶存在;只要里蒙部落可以顺利的得到这一区域,接下来一百年以内,里蒙部落就不用再担心发展瓶颈的问题了。

    有了这样的前提保障,里蒙部落也就没有必要再与那些帮助里蒙部落夺取马赛城的其他部落发生实质性的冲突了;给予他们一些适当的好处,来继续维系双方之间的关系,对里蒙部落而言也是有利的,毕竟得到了山外高卢地区的里蒙部落,还要应对罗马人有可能的反扑呢。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设在可以拿下山外高卢地区的前提之下的,要是无法拿下山外高卢地区的话;里蒙部落会毅然决然的牺牲掉两万其他部落的战士,然后就结束掉这场战争。

    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在失去了最为精锐的两万战士以后,剩下的战士根本不足以与里蒙部落为敌了;到了那个时候,整个阿奎塔尼地区还不是里蒙部落说了算吗?

    更为重要的是,那么多部落的首领都在里蒙部落的控制之中,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部落都会在里蒙部落的进攻之中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以至于任由里蒙部落宰割。

    虽然里蒙部落只是一个蛮族部落,但是这个一石二鸟的计策却是想的非常不错;唯一的缺陷就是,里蒙部落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山外高卢地区的罗马军队的实力。

    或许,在里蒙部落的眼中,山外高卢地区的三四万罗马军队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高卢大地终究还是高卢人的地盘,外来者又怎么可能威胁得到真正的地头蛇呢?

    从始至终,里蒙部落的掌权者们都没有想到罗马军队进攻阿奎塔尼地区的可能性,也没有想过罗马军队可以获得战斗的优势;毕竟,高卢大地上的丛林,就是高卢人最有利的帮手!

    当里蒙部落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往山外高卢的时候,卡拉贝斯的四个军团大军也正式往阿奎塔尼地区进军了;相比于雄赳赳气昂昂的里蒙大军,卡拉贝斯的军队则显得沉着多了。

    伊丹的骑兵部队被分成两个部分,伊丹本人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高卢骑兵在大军前方开路,剩下的两千骑兵则是分散在大军的左右两翼进行巡护;大军的主力部队是由卡拉贝斯亲自坐镇的第一军团和格雷斯的战獒军团构成,后军则由布里戈的第四军团充当。

    不过,第四军团可不仅仅是充当后军那么简单,全部大军所需要的粮草物资也都是由第四军团进行押运的;这次作战的地方,毕竟是大家都不熟悉的阿奎塔尼地区,卡拉贝斯还是比较小心的。

    虽然格雷斯部落本就是从阿奎塔尼地区走出去的部落,也是与里蒙部落有仇的敌人;但是,这些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难道卡拉贝斯还能指望格雷斯部落的人对阿奎塔尼的地形有多了解吗?

    在大军连续行军三天以后,卡拉贝斯就从探子的口中得知了里蒙部落的大军也正在朝己方大军迅速进军而来;按照双方行军速度的估计,预计两天以后双方大军就会相遇!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情报以外,探子们还具体的打探了里蒙部落大军的构成和临时编制;事实上,这些探子原本就是土生土长的高卢人,而里蒙部落的大军又是鱼龙混杂,再加上高卢人对所谓的军事机密根本没有概念,卡拉贝斯的探子们探知这些情报还是比较轻松的。

    得到了这些宝贵的情报以后,卡拉贝斯当即就命令大军停止前进;之后,卡拉贝斯就与自己麾下的将军们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卡拉贝斯要在阿奎塔尼的丛林中为里蒙部落军队准备一个惊喜。

    打埋伏战本就是卡拉贝斯的长项,再加上丛林密布的地形和战獒军团的存在,卡拉贝斯有把握打一场让里蒙部落实力大减的埋伏战;不过,在此之前,卡拉贝斯决定先刺激一番里蒙部落。

    于是,在主力大军留在原地准备埋伏的同时,伊丹的骑兵军团却是被集结了起来;七千高卢骑兵,在卡拉贝斯的命令下,悍然发动了对里蒙部落军队的主动进攻!

    伊丹率领七千骑兵一路策马狂奔,在前进了整整一天以后,就在里蒙部落大军前行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起来;组织松散、结构混乱的里蒙部落军队根本就没有派出任何的侦察部队,也没有防备偷袭的准备,他们就这么迎上了伊丹的七千精锐骑兵的冲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百一十八章·部署埋伏”

    在根本上,说谎让人烦扰的不是用言辞大声地对别人说了假的东西,也不是故意设法误导了别人,而是在自己的心灵中对自己说了假东西,尤其是在“最重要事情上说了假的东西”。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里蒙部落的六个军团,也是按照固定的阵型在前进,由瓦克提萨指挥的最为精锐的王牌军团和格拉索布林指挥的骑兵军团位于整个大军的最后方;由前至后依次为第一、二、三、四军团。

    当伊丹的骑兵从里蒙部落大军的两翼同时发起突击的时候,攻击的节点正是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连接之处;措手不及的第一、二军团立即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只能各自为战的抵抗着。

    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本就是由里蒙部落的战士和其他各个部落的战士们联合组建的,除了里蒙部落的战士们还算是编制比较完善以外,其他部落的战士们都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编制的。

    规模比较大的部落,可能有一两千战士组成了军团的一个作战单位,而规模比较小的部落,则是数百战士,乃至数十战士就组成了一个作战单位;而指挥他们的人,正是他们的部落首领。

    两个军团的军团长,也只不过是这些部落联合大军名义上的指挥官而已,实际上能够指挥的了的军队也就里蒙部落的五千人而已;剩下的五千战士,都只是听从各自部落首领的命令而已。

    这样结构松散的军队构成,在面对伊丹的骑兵进攻时,立即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那些来自于各个部落的作战单位,都只是以各自部落为单位战斗着,既没有援助其他部落战士的想法,也不会得到其他部落战士的援助。

    而丛林密布的地形也极大的限制了后续军团的增援速度,整场战斗几乎就成为了伊丹的骑兵军团与里蒙部落第一、二军团之间的单打独斗,甚至连单打独斗都算不上。

    因为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卡普尔努斯和第二军团的军团长慕提乌斯,他们都是里蒙部落的将军,自然对这次的阴谋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在伊丹的骑兵发起冲锋以后,他们立即就命令组织相对比较严密的里蒙部落战士稳定阵型缓缓后退,而将战斗的主力交给了其他部落的战士。

    各自为战的其他部落战士们,又怎么可能抵达得了训练有素、行动一致的伊丹军团的进攻呢?不过,阿奎塔尼地区的丛林地带确实削弱了骑兵的作用,让伊丹的骑兵们无法发挥出足够强大的实力,也让这些来自于各个部落的战士们有了对抗骑兵冲击的资本。

    整场埋伏作战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彻底打乱了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编制,并给予里蒙大军以极大的杀伤以后,伊丹就果断的率领自己的骑兵们撤出了战斗,结束了这场埋伏之战。

    待伊丹的骑兵撤走良久以后,瓦克提萨亲自率领的增援大军才不慌不忙的赶到了战斗的地点;此时,战斗地点已经没有任何的敌军踪迹了,有的只是躺在地上哀嚎的受伤战士和一具具毫无生机的尸体,侥幸没有出现伤亡的部落,也在心有余悸的旁观着。

    里蒙部落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山外高卢的罗马人竟然会主动进攻己方,还出动了这么大规模的骑兵来偷袭己方的大军;要知道,里蒙部落的人还以为山外高卢的罗马人根本不知道己方大军即将进攻他们的事情呢。

    更为无奈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两万大军最少付出了三千人阵亡和两千人受伤的代价才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而现场能够留下的敌人的尸体,却不足五百具。

    以两万之众的高卢战士,在丛林密布的阿奎塔尼地区,迎战七千左右的敌军骑兵;自身伤亡五千的同时,竟然只给敌人造成了五百人的阵亡代价,这无疑让所有的高卢人都感到面上无光。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卡普尔努斯和慕提乌斯保存实力的做法也被忽视了;毕竟当时的战斗是极为混乱的,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两位军团长的举动,更没有在意里蒙部落战士们的转移。

    重新修整了一番以后,里蒙部落的大军再一次恢复了前进;只不过,这次的前进却是较之之前做出了新的调整。刚刚遭受袭击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被撤到了大军的最后方,瓦克提萨亲自率领的王牌军团居于中央,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负责开路,格拉索布林的骑兵军团则是负责警戒。

    就算里蒙部落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其他各个部落的实力,但是他们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己方的大军在阿奎塔尼的土地上被山外高卢的人消灭;那些其他部落的战士,死也必须要死的对里蒙部落有价值,绝对不能就这么白白送死。

    否则的话,一旦其他部落的伤亡过于惨重,只剩下里蒙部落的大军去应付山外高卢的罗马人,那岂不是要里蒙部落自己去损兵折将的苦战吗?瓦克提萨才不会这么愚蠢呢!

    伊丹的骑兵部队撤离了战斗的地点以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卡拉贝斯主力大军的所在地,而是继续在里蒙部落的军队附近游弋,以观察有没有机会可以再发动一次进攻。

    在刚刚发生的战斗中,心思缜密的伊丹很容易就发现了里蒙部落军队的奇怪之处;里蒙部落的军队很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组织比较严密的军队,另外一部分则是组织非常涣散的。

    而在面对己方骑兵突击的时候,那些占据着里蒙大军一半左右的组织严密的军队,竟然在战斗中果断的选择了向后撤退,只留下那些组织涣散的军队各自为战的抵抗着。

    伊丹原本还以外这是里蒙部落的将军临阵抽调那些精锐战士组成一道防线,准备应对己方的进一步进攻,或者主动发起对己方的反击;但是,事实证明这支部队并没有这么做,这些里蒙部落军队中的精锐之师,竟然硬生生的成为了战斗的旁观者!

    如此反常的事情,让伊丹也是满头雾水而不得其解;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里蒙部落的大军再一次恢复了前进,并对大军的行军顺序作出了调整,甚至还派出了骑兵进行警戒巡逻。

    明白没有机会再发动一次偷袭以后,伊丹也就放弃了偷袭里蒙部落大军的想法,直接率领自己的骑兵部队撤离了这片丛林区域,往卡拉贝斯的主力大军方向迅速撤离而去了。

    此时,卡拉贝斯的埋伏准备也完成的差不多了;这次,卡拉贝斯的埋伏地点挑选在了一片空旷的草地上,这片空旷的草地面积不小,足够容乃五万大军的决战了。

    就在这片空旷的草地前方,就是阿奎塔尼地区的丛林地带,后方则是树大林深的森林地带,都是不适合决战的地点;唯有这片草地,是整个区域内唯一适合大军决战的地点。

    当然,草地的空旷也极大的限制了卡拉贝斯大军的埋伏,让卡拉贝斯根本无法使用常规的埋伏办法;仔细的勘察过这片草地以后,卡拉贝斯却是想出来了一个更为精妙的埋伏办法!

    这片空旷的草地,并不是地形非常平整的草地,而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被植被覆盖了;要想在这样的草地中找到可以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