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优势兵力进攻。

    为了获得更大的军队,祖古塔甚至让盖亚带着轻装步兵在的黎波里境内又强行征召了五千青壮部队;截至目前为止,祖古塔麾下的军队还拥有艾哈迈德的一万一千精锐,祖古塔亲自指挥的一万两千标枪骑兵,尼普塔桑和埃格克洛斯各自指挥的五千轻装步兵,盖亚指挥的三千轻装步兵和一万的黎波里青壮部队。

    轻装步兵之所以能够达到一万三千。那还是将守卫的黎波里的五千轻装步兵也调到了前线才拥有的。至于那一万青壮部队,说是新兵都高估他们了。完全就是纯粹的炮灰;他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刚刚放下农具的农民,完全没有接受任何的军事训练。甚至就连他们使用的武器,也都是之前战死的努米底亚将士们留下的。

    祖古塔之所以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军中,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不然仅凭祖古塔麾下的三万六千军队,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不上汉尼拔亲自率领的南下大军,这场战争都不用打下去了。当然。祖古塔也考虑过向迦太基王国求和的可能,艾哈迈德却是直接否决了这种可能性。

    在艾哈迈德看来,即便是迦太基的元老院同意议和;已经执掌迦太基军权的汉尼拔也是不可能接受议和的,他肯定会对努米底亚大军斩尽杀绝。祖古塔想了想汉尼拔的辉煌战绩,以及努米底亚西线大军的惨状。也是同意了艾哈迈德的看法。

    打也打不过,求和也行不通;难道努米底亚大军就只能在塔普苏斯城下等死吗?一旦汉尼拔带着数万精锐大军抵达塔普苏斯以后,无论努米底亚大军是否愿意交战;一场规模异常庞大的决战就不可避免了。努米底亚大军现在还拥有的一万六千骑兵根本就不可能是汉尼拔麾下两万五千骑兵的对手啊,步兵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再说了,塔普苏斯的上万守军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这样一来,努米底亚大军的获胜可能性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祖古塔在这种既没有兵力优势,又没有兵种优势的境地,最终还是选择了撤军!祖古塔将这个想法告诉艾哈迈德以后,艾哈迈德也是同意努米底亚大军撤出拜萨西恩行省,返回努米底亚本土。

    这下子就让祖古塔不解了,按照祖古塔的意思,这场撤军实际上就是从拜萨西恩往的黎波里撤退,为什么艾哈迈德直接就说往努米底亚本土撤退呢?原来,艾哈迈德的意识是这样的,的黎波里行省毕竟是努米底亚王国新占领的行省,统治根基可以说完全没有;与其在这样的地方固守,还不如直接撤回努米底亚本土,最起码在努米底亚本土,大军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但是,艾哈迈德这样的想法却是极其不符合祖古塔的心思的;因为这场战争是祖古塔本人亲自挑起来的,也是建立祖古塔本人威望的一场战争。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了,不仅丢了新占的的黎波里,连首都行省都被迦太基占领了,你让努米底亚的国人贵族怎么看祖古塔国王?所以,最后祖古塔还是决定撤军的黎波里,艾哈迈德无奈之下也是同意了。

 “第二百零五章·阿尔卑斯”

    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无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塞内加(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奥古斯都家族和汉尼拔进行时间赛跑的时候,完成了三个军团训练整编工作的卡拉贝斯却是迎来了新的挑战。原本在卡拉贝斯被弗拉维斯安排驻扎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可是,现在问题却是来了。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罗马共和国北部、高卢、日耳曼;其整体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千米——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高卢和罗马的交界处。

    整个阿尔卑斯山脉现在能够被人类所大规模通行的地方唯有三处,东部的威尼托以东北的一条通道,中部的米兰以西北的一条通道,西部的内外高卢通道;其中,东部通道以外的地区就是独立的诺里库姆王国,中部通道以外则是高卢与日耳曼的交界地带。

    前面的两条通道至少在目前来看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军队进入,唯有最后的西部通道有可能随时冒出来一批复仇的高卢军队;不过,这也是相对的,并不一定真的会有高卢军队进入山内高卢地区来进行所谓的复仇。这主要是由高卢蛮族的组成决定的。

    整个高卢蛮族被划分成几个特别大的部落,那些部落之间的领土界限显然被划定得非常清楚;这也符合罗马人对行省的界定方法,所以高卢蛮族的几大部落也被称之为几个行省。但是,高卢人之间却是非常不团结的;即使大家都是属于同一个民族也经常爆发战争。

    而且,每一个大的部落下面又会有非常多的小部落;总之,高卢蛮族的力量是非常分散而又难以集中的。就以高卢蛮族中现在距离卡拉贝斯的山外高卢为例。山外高卢部落的领地就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西部通道以北的出口;整个山外高卢部落人口高达四五十万,但实际可以组成的军队不过一两万。

    这是因为,整个山外高卢部落最大的主体部落就是位于马赛的部落;他们是整个山外高卢部落的代表,也是山外高卢的控制者和马赛的拥有者。但是,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控制其下属的部落;那些人口过万的大部落根本就不会听从他们的命令,甚至以武力相对。

    而那些人口不足五千的小部落更加不会听从他们的命令。只要他们想要诉诸于武力;这些小部落就会一下子就钻进他们祖居的深山老林里。即便大家同时山外高卢部落,大部落也不可能在陷阱密布的深山老林中吞并这些小的部落。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整个高卢蛮族的力量极其分散,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来大规模的军队进攻尤利乌斯家族;他们甚至连防御都不一定能做好。至于说,山外高卢的两大部落为什么就可以与罗马共和国在北方对峙数百年;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因为山外高卢的两个大型部落通过与罗马人长年累月的战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学习了很多罗马人的先进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他们学习了罗马人的团结和合作。这也是这两个高卢部落能够在数百年的战争中,丝毫不落下风的关键所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总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勇武来弥补的,高卢蛮族的部落成员本就武力强于罗马人。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雷古利亚王国,他们本身也是高卢蛮族的一个部落;却在罗马人的武力威胁之下。自己内部团结起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而不是与其他高卢蛮族紧密的联合起来。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高卢蛮族都是这样的,以北的那些原始高卢蛮族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蛮族,就是因为他们过着部落划分的生活,没有国家概念和民族概念,只有仇恨和友好两个意识;如果你和他们同是高卢人,但是你们之间有矛盾,那么大家就是仇人。如果你是罗马人。但你和他们之间没有矛盾,而且很友善。那么大家就是朋友,这就是高卢蛮族。

    毋庸置疑,阿尔卑斯山脉里生存的这些野蛮人就是典型的高卢人;他们的祖先原本也是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南或者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高卢大地上的部落,但是因为战争的失败或者其他因素,无奈的被逼进了阿尔卑斯山脉里面,过着比外面更加艰苦的生活。

    当然。艰苦的生活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最起码这种生活磨砺了这些高卢人的坚韧性格和强健体质。不过,他们却是因为几百年的仇恨和生活的逼迫,对阿尔卑斯山脉以外的人充满着恶意;所以,从两百多年以前开始,他们就职业抢劫这条西部通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商队。

    每次抢劫完以后。如果附近的高卢部落出动武力攻击他们,他们就会躲进阿尔卑斯山脉内部,那些恨得咬牙切齿的高卢武士只得无功而返;但之后,这些强盗又会趁着武士不备偷袭他们的部落。如此一来,往往都是那些部落吃亏,却总也占不到便宜;渐渐地就没有部落敢招惹他们了。

    最近,因为尤利乌斯家族与高卢爆发战争的原因,西部通道中来往的商队和行人一下子都消失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这群阿尔卑斯强盗们没有了打劫的目标。不过,除了他们这些商队和行人,好歹还有一些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高卢部落可以继续养活他们。

    可惜,好景不长;在尤利乌斯家族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以后,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部落都被尤利乌斯家族内迁了,取而代之的是卡拉贝斯的两万四千大军。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那些部落也因为惧怕尤利乌斯家族的兵锋,纷纷往北迁徙投靠山外高卢部落去了。

    这下子可就让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的蛮族犯愁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的蛮族早就不是曾经的数千人了,他们已经繁衍发展到数万人口了;这么多老老少少的肚子要吃东西啊,仅靠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作物很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的。

    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靠抢劫过日子的生活了;现在临时改变实在是为时已晚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这数万人组成的阿尔卑斯部落渐渐地吃光了他们最后的存粮;如果再无法获得新的粮食,这数万老少人口就会活生生的被饿死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

    可是。这阿尔卑斯山脉以外现在还哪里有粮食供他们掠夺呢?除了卡拉贝斯的军营里每天都飘着饭菜的香味,其他的地方就再也没有人烟了。逼于无奈的阿尔卑斯蛮族部落只能决定偷袭卡拉贝斯军队大营的运粮队,以获得足够的粮草。

    真正做出这个决定的是阿尔卑斯蛮族的部落首领布里戈和部落军事统帅马格洛,两人经过仔细的侦察终于发现了如何偷袭运粮队的办法;根据侦察,他们了解到卡拉贝斯军营的粮食每隔七天运输一次,每次运输的规模大概在五百人左右。

    但是,这区区五百人却运送着足够两万五千人十天所需的粮草物资;也许是因为尤利乌斯家族觉得这是在自己家族的领地内运输粮草物资,根本不需要足够的护卫,仅仅是象征性的派遣了五百人。前几次运输的时候。卡拉贝斯担心途中会有强盗出没,还曾经派出过骑兵接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的运输都是安然无恙的到达了军营;所以,卡拉贝斯也渐渐的放松了警觉,不再派出骑兵接应。这里就给了阿尔卑斯部落机会了,因为卡拉贝斯的军营是驻守在西部通道口附近的,也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南部;而运粮队到达军营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侧翼进入军营。

    这就意味着,运粮队的有一小部分的路是必须经过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精通阿尔卑斯山脉内部各种地形的强盗们当即就找出了一条小道。这条小道可以让三千以上的部落武士从运粮队必经的小道上突然杀出去掠夺粮草。

    既然已经决定了抢劫运粮队,而且也找到了办法。布里戈和马格洛当然不会浪费这个好机会了;他们虽然不愿意得罪卡拉贝斯的大军,但更加不愿意被活活饿死。况且,就算卡拉贝斯想要围剿他们,也不可能派遣大军进入阿尔卑斯山脉内部,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说干就干,三天之后正好又是一支运粮队经过这段路程;布里戈和马格洛就带着三千精挑细选的战士出发了。抢劫卡拉贝斯运粮队的计划获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布里戈和马格洛不仅成功的将足够两万五千人十天消耗的粮草物资掠走了,还夺走了五百罗马步兵的武器装备。

    不过,他们也害怕得罪死卡拉贝斯,所以只是掠夺了粮草物资和武器装备,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的性命;五百护卫队和一千多运输工全部被安然无恙的释放了。阿尔卑斯蛮族这下子可就招惹了马蜂窝了。无论是最近意气风发的尤利乌斯家族,还是实力强劲的卡拉贝斯都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这股蛮族势力啊。

    弗拉维斯在赶紧紧急的补充了一批物资给卡拉贝斯以后,就命令尤利乌斯家族的三个主战军团和相对应的辅助军团立即前往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待命;原本卡拉贝斯是不建议出动大军对付阿尔卑斯蛮族的。因为这些蛮族是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野蛮人,他们精通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地形和种种布置;优势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发挥出作用,只需出动小股精锐部队就可以了。

    但是,尤利乌斯家族的那一群良将们却是反驳了卡拉贝斯的意见;坚持要使用大军碾压阿尔卑斯蛮族,以维护尤利乌斯家族的威名。出于炫耀武力的心态,弗拉维斯同意了自己家族将领们的建议,最终还是派出了三个军团将近三万人的大军进攻阿尔卑斯蛮族。

    弗拉维斯还因为拒绝卡拉贝斯的建议,善解人意的让卡拉贝斯不需要参与这次的围歼战,只需要旁观就行了;卡拉贝斯一看这道命令就知道这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将军们担心自己抢他们功劳折腾出来的办法。所幸,卡拉贝斯本人并不看好这次进攻;所以,也乐得清闲的接受了命令。

    就这样,卡拉贝斯在军营里继续带着麾下的将士按部就班的操练着;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将盖勒里乌斯带着三个军团的强大军队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南部,准备发动对阿尔卑斯蛮族的进攻。而阿尔卑斯蛮族却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会受到报复性的进攻,他们也早就开始了战争的准备。

 “第二百零六章·雪崩战争”

    在我看来,思路清晰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独自在一处徘徊的能力。

    ——塞内加(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

    三个军团的尤利乌斯家族军队,军旗招展、号角长鸣的集中在了卡拉贝斯军营的附近;看着衣甲鲜明、火红一片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卡拉贝斯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盖勒里乌斯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将这三万大军摆出来,一方面是为了威慑阿尔卑斯蛮族,另一方面则是在卡拉贝斯面前炫耀了。

    虽然弗拉维斯明智的没有将卡拉贝斯安置在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系统中,但卡拉贝斯在尤利乌斯家族的特殊地位还是让以盖勒里乌斯等将领为的尤利乌斯家族宿将们心生不满;他们嫉妒卡拉贝斯的军权在握,更嫉妒弗拉维斯对卡拉贝斯的绝对信任。

    可是,他们也不可能背着弗拉维斯对卡拉贝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因为卡拉贝斯所部的军需物资都是弗拉维斯直接从家族本部给他的;武器装备等问题卡拉贝斯也有自己的工匠,盖勒里乌斯等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为难卡拉贝斯。

    所以,难得这次卡拉贝斯的军团出现了问题;盖勒里乌斯等人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先是大家联手在弗拉维斯面前推选盖勒里乌斯担任司令官统帅大军围剿阿尔卑斯强盗,接着就是盖勒里乌斯在卡拉贝斯军营附近耀武扬威;最后当然是盖勒里乌斯获得胜利以后证明自己比卡拉贝斯强了。

    在尤利乌斯家族的将领们心中,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比草根出身的卡拉贝斯差;卡拉贝斯不过是侥幸打了两场胜仗而已,竟然就爬到了如此高位,这让将领们的心里这么想?弗拉维斯也是为了稳定家族内部,这次才舍近求远的让盖勒里乌斯率军出征的。

    此役,从弗拉维斯开始下达作战命令,到盖勒里乌斯率军准备进攻;无论是弗拉维斯,还是尤利乌斯家族的诸将,所有人都没有正视过阿尔卑斯蛮族这个敌人,都以为山内高卢的蛮族精锐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这股小规模的蛮族部落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其他人这么想卡拉贝斯不知道,但卡拉贝斯却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果阿尔卑斯蛮族部落真的这么容易对付的话,以他们这两百多年来的行事作风。高卢蛮族内部早就将他们全部剿灭了,还会等到今天吗?

    既然这个阿尔卑斯蛮族部落能够在所有人的敌视下生存至今,肯定还是有其道理的;而且,罗马人和高卢人都对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连最基本的知己知彼都做不到。又谈何去获得胜利呢?

    看着排列着整齐的队形、迈着坚定的步伐的两万多罗马军团重装步兵和六千辅助轻装步兵慢慢顺着蜿蜒曲折的山道走向阿尔卑斯山脉内部,卡拉贝斯觉得这次他们肯定会无功而返;甚至能不能顺利的撤出阿尔卑斯山脉都是问题。

    就在盖勒里乌斯率军进入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时候,阿尔卑斯蛮族部落内部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部落领的布里戈坚持认为要利用地形优势击退罗马人的军队,但不能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