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在火星上-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我说,老猫,我有个问题。”唐跃把手中的白纸放下来。
“说。”老猫把左边的显示器也扭了过来。
“如果按照我们的计划,可以在着陆之前把猎户座飞船的速度降为零,但它没有起落架,是没法正常降落的,对吧?”唐跃问,“猎户座飞船是一定会坠毁的,燃料耗尽之后它就会摔在地表上,那鹰号飞船怎么办?”
“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最后一关怎么过啊?”唐跃问,“即使我们可以成功平安地渡过之前的一百二十公里,那最后的这几十米呢?我们假设最理想的情况,猎户座飞船的推进剂消耗控制得妙到毫巅,猎户座成功地悬停在离地一厘米高的位置,但它本身还有八十米高呢,这可是三十层楼高,这么高的高度平拍下来……”
唐跃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几十米的高度在航天上看来是个非常小的数字,与那一百二十公里相比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人而言就不能无视了,三十层楼的高度,谁摔下来都是死路一条。
唐跃和老猫的目的是保证麦冬的平安,麦冬不能安然无恙地着地,所有努力都会失去意义。
他们辛辛苦苦扛过了这么多难关,不能栽在临门一脚上。
“这个不用你提醒。”老猫咂巴咂巴嘴,“我早就考虑到了,山猫自有妙计。”
………………………………
第二百七十六日(2)越过最后一关
“什么妙计?”唐跃凑上来。
“去去去,别来干扰我的工作,去写你的达芬奇画鸡蛋故事。”老猫驱赶唐跃,“我在计算流场呢。”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已经写完了。”
“那就画鸭蛋,鸭蛋画完了还能画鹅蛋,鹅蛋画完了画你自己的蛋蛋。”
“你就不能透露一下么?这么要命的关头就不要卖关子了!”唐跃一把揪住老猫,“麦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对不对?麦冬?”
“嗯?罐头?什么罐头?”
女孩出现在通信系统里。
麦冬和唐跃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猎户座飞船安全减速,但火星上不存在着陆场,猎户座二号也没有起落架,这根八十多米长的糖葫芦必然会砸在坚硬的地面上,摔成碎片。
如果让麦冬跟着它一起摔下来,那么这也太危险了。
三十层楼的高度啊。
联合空间站上没有降落伞,所以不存在什么空中脱离飞船进行跳伞的操作,而且在高速坠落中离开飞船进行跳伞这种特技得是詹姆斯·邦德才能办到的事,麦冬一个小姑娘效仿就是在嫌命长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跳伞都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最早苏联人曾经尝试让宇航员在降落途中弹射出舱,开伞降落,但尤里·加加林在伞降途中差点出现事故。事实证明以肉身对抗高空的恶劣环境是不明智的,最安全的地方永远都是在指令舱内,用厚厚的金属外壳把宇航员们包裹在内,把气流和低温都抗拒在外。
“猫先生,你有什么方法么?”
麦冬也想知道老猫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毕竟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
老猫注视着显示器上花花绿绿的图案,桌子底下的工作站主机发出嗡嗡的声音,散热风扇正在全力运转,流体力学的计算很吃运算性能。
它撇了撇嘴。
“谁告诉你们一定是八十多米的高度?”
唐跃和麦冬都一怔。
“猎户座飞船的长度不是八十多米么?它垂直降落,就是八十多米啊。”
“你傻么?”老猫转过身来,靠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谁跟你说我们要把整艘猎户座都带进大气层了?”
“你……你的意思是……”唐跃皱眉,他好像抓住了什么,有了一丁点头绪。
“你们知道为什么猎户座飞船的主桁架是三段式结构么?因为它是模块化设计,整艘飞船是由电力模块,中央模块和动力模块拼装起来的,每一个模块可以更换,这是猎户座飞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的。”老猫竖起一根指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是可拆卸的,工程师们早就预留了拆卸接口……我们没办法把发动机拆下来,但我们可以把整艘飞船截短。”
“猎户座飞船总长度八十八米,最前端的电力模块长度二十五米,这一段我们完全没必要带下来,可以直接腰斩。”老猫横起爪子一拉,目露凶光,“所以我不会傻乎乎地在几万米的高空中垂直竖起一根八十米高的细棍子,那风险也太大了。”
“六十三米。”麦冬算了算,“最后进入大气层的飞船是六十三米长?”
“是的。”老猫点头,“电力模块的桁架可以丢掉了,这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长度,维持平衡要简单很多。”
“难度呢?实行起来难度大不大?”
唐跃想起猎户座飞船的桁架,全部由粗钢筋焊接而成,立起来跟塔吊似的,一说到要拆桁架,唐跃的脑子里就蹦出来一大群工人手持乙炔上上下下的场景。
听上去仿佛是什么工作量庞大的重工程,他们制定计划必须得考虑麦冬一个人能不能独立完成,比如拆卸火箭发动机这种听上去可行真正操作起来压根没法下手的方案,就没有半点实用价值了。
“是预留的拆分接口,就像是列车车厢之间的锁扣。”老猫回答,“要拆掉它们,只需要一把扳手,比拆发动机可简单多了。”
“最后半句话纯属多余。”
“当然只拆桁架是不够的。”老猫接着说,“我们要彻底拆分猎户座飞船和鹰号登陆器,把它们全部拆成空壳,把所有能抛弃的重量全部抛弃!什么太阳能电池板,什么生活舱,服务舱和贮存舱,统统不要!我们只要那九台发动机,我们要最大的推重比。”
“我们把登陆器对接在猎户座飞船上,猎户座就是渡船,带着登陆器越过这一百多公里的旅程。”老猫描述降落过程,“在最后着陆之时,登陆器再与猎户座断开连接,猎户座坠毁,登陆器着陆。”
“而且登陆器的位置没那么高,它又不是吊在桁架顶上的,鹰号飞船对接的位置是在中央模块,距离发动机只有三十五米。”
“三十五米……”唐跃在心底默算,“可是三十五米也不低啊,这得有十几层楼高吧。”
诚然,截去一部分桁架,能把猎户座飞船的总长度缩短二十五米,这有利于降低重心,维持姿态,鹰号登陆器对接的位置也没有唐跃想象的那么高,但最后一关的门槛还是一样跨不过去,从八十八米降到三十五米,摔下来不还是一包渣么?
从三十层楼跳下来与十层楼跳下来有什么区别?
可能是前者需要铲子。
“空间站上没有降落伞,我们拿什么抵抗这个着陆的冲击?”唐跃问,“三十多米的高度摔下来,绝对要出事,鹰号登陆器也扛不住这么一摔。”
麦冬也点点头。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博士师兄跳楼,从十楼跳下来,当场就没气了。”
老猫沉默着扶额。
“你们这一代人可能不太清楚,毕竟你们俩都是二十年代末出生的人了,这个时代采用这种方法的情况已经看不到了……但是销声匿迹不代表它不靠谱,某些方法被历史淘汰只是因为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不过它们毕竟是先人的智慧。”
“当我们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翻看历史,前人们往往已经给出了最优解。”
唐跃和麦冬对视一眼,不明白老猫在说什么。
老猫绕着指尖,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往后仰靠在椅子上,“你们知道,在上个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在五十多年前,最早来火星的那一批探测器……那些伟大的先行者们是靠什么闯过这最后一关的么?”
………………………………
第二百七十六(3)凶兆
“气囊?”麦冬和唐跃几乎同时出声回答。
在早期的火星探测任务当中,着陆的最后一关——也就是那最后的几十米高度,工程师们采用一种相当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对,那就是气囊式着陆。
用气球把探测器层层包裹起来,直接砸在火星地表上,通过反复地弹跳进行缓冲和卸能,在本质上这种技术与汽车的安全气囊没有区别,非常古老非常简单,但相当可靠。探测器在脱离降落伞之后迅速对气囊充气,在数秒种内被一圈大气球团团围住,最后摔进柔软的气囊上,以此来保护自身。
在好奇号那种高端的火星吊车投入使用之前,许多前往火星的先行者们就是靠着这种简单的气球来保护自己。
“我们哪来的气囊?”唐跃问。
联合空间站上没有降落伞也没有气囊,在火星登陆计划高度深化的二十一世纪中叶,缓冲气囊这样原始且限制极大的着陆方式早就淘汰了——气囊只能保护小而轻的着陆器,如今的登陆任务动辄几十吨的载荷,只能使用降落伞和火箭反推。
“这个我们就得感谢毛子宇航局的工程师们了……”老猫悠悠地说,“谁叫他们那么喜欢在飞船和空间站上用充气的舱室呢?”
·
·
·
“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奥伯特,科罗廖夫,冯·布劳恩,以及NASA,CNSA,RSA,ESA的诸位大神在上,受晚辈一拜!”唐跃像模像样地站在昆仑站大厅里,朝着桌子上的牌位深鞠躬,“诸位的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着陆计划圆满成功啊,徒子徒孙的身家性命,可就全仰仗诸位了。”
老猫瞄了一眼桌上的牌位,当头一个名字就是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你写,老爷子们的在天之灵可能看不懂。”老猫吐出一连串的卷舌音,“你应该写Konstantin·Tsiolkovsky。”
“去去去,你干你的活去。”唐跃翻白眼,“说好的科学归你,玄学归我。”
“你不是会算卦么?”老猫撑着脑袋,“算一卦呗。”
“已经算过了。”
“结果如何?”
“上离下坎,未济。”唐跃回答。
“什么意思?”老猫瞄了他一眼。
在玄学上唐跃是个人才,他不仅会念咒还会算卦,如果他不是来火星了可能会去做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老猫也不明白唐跃为什么会懂这些玩意,用唐跃的话来说,“这是他小时候住在隔壁的老大爷教给他的,老爷子道行高深,据说给社会名流看过风水,爱吃墨鱼,江湖人称墨鱼仙,唐跃就经常买了铁板鱿鱼去找他”。
每次老猫把这些东西斥为封建糟粕,唐跃就把俄罗斯人搬出来挡枪。
人家毛子到现在还找牧首给火箭开光呢。
“未济,救火未成,事业未竟。”唐跃说,“大凶兆也。”
“大胸罩?”老猫一怔,“我跟你正经说话呢,唐跃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啥?”
“你脑子装的是啥?我说的是凶兆,凶兆!凶兆!你知道什么是凶兆吗?”
“我当然知道啥是胸罩。”
“你这只蠢猫。”唐跃说,“来,跟我念!凶——兆——!凶——兆——!大凶之兆!你明白了没有?”
老猫忽然闭嘴了,面容严肃,指了指桌边。
唐跃扭过头来。
麦冬一脸寒气:流氓。
·
·
·
“未济之卦,卦象恶劣啊。”唐跃叹气,“形势不利,困难重重。”
“算得还挺准,这不就是我们当下的局面么?走投无路,四面绝境。”老猫把下巴抵在桌面上,眼前的工作站显示器闪了闪,再一次蓝屏,机箱的风扇声音骤然低了下去,老猫狠狠地踹了一脚桌子腿,“见鬼,数据又溢出了。”
“未济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意思是做事不能成功,希望着陆的时候不要出现什么问题。”
“玄学在火星上不顶用,老祖宗们的东西只适用于地球,毕竟皇天后土皇天后土,又不是火星上的土。”老猫重启工作站的进程,把显示器关闭再开启,“还是看科学吧,数学和物理全宇宙通用……麦冬小姐,做好准备没有?”
“OK,猫先生。”麦冬回复,“权限已经全部开放。”
“GoodJob。”老猫接通联合空间站的电脑,此时空间站的系统权限已经全部握在了老猫的手中,这是老猫要求的,它让麦冬按照步骤依次开放控制系统的底层代码。
老猫可以任意更改空间站的行为模式,只要它愿意,它甚至可以绕过宇航员的指令,直接关闭空间站内的生命维持系统,如果它真的这么做了,空间站内的所有生物都活不过五分钟。
“麦冬小姐,我已经接管联合空间站。”老猫提醒,“从现在开始,你不要随意更改电脑的工作模式。”
“明白。”
这是必要的工作,要让猎户座二号飞船进入大气层,老猫必须彻底更改猎户座的飞行程序,这相当于重写飞船的底部软件。猎户座二号飞船在设计之初,工程师们并未想过要让它进入大气层,电脑系统中没有相应的软件备份,但好在硬件的冗余是足够的,猎户座飞船的结构与发动机都能支撑起老猫编写的程序。
对老猫来说,计算机语言才是它的母语。
老猫必须要设计出一条安全的降落线路,以往这种工作都是由一整个实验室的多个课题组来探讨,因为工作量相当庞大——整个EDL过程都可以拆分成不同的部分,Entry,Descent以及Landing每一个阶段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其中包含的问题又多又复杂,涉及飞船上的每一个硬件。
再加上软件中同样麻烦的GNC系统,Guidance,Navigation还有ntrol模块,这些是电脑和传感器的任务,又能衍生出一大堆问题和论文。
EDL系统负责安全着陆,GNC系统负责导航,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麦冬安然无恙地落地。
放在往常,这该是十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的项目,从硬件到软件,但是被老猫一人独揽了。
老猫毕竟是全宇宙最牛逼的相声大师和程序员,相声演员中最会写代码的,写代码的里最会说相声的。
它能一边口胡东边来了个喇嘛西边来了个哑巴,一边敲出让四百吨飞船降落火星的控制代码。8)
………………………………
第二百七十七日(1)猫急了会骂人
唐跃拉着小车,倾倾哐哐地拖着太阳能电池板,穿行在电池农场里。
火星上极度干旱,地球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能与这里相比,唐跃所处的伊希地平原在过去的数千万年中都没有下过一次雨,往前回溯同样的时间,地球上的撒哈拉沙漠那时候还是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
火星上绝大多数水分都被低温冻结在两极,在那些阳光很难照到的低洼峡谷里,蕴含水分的冻土上亿年都不会开化,这是非常庞大的水资源,总量超过万亿吨,如果日后人类要殖民火星,那么这将是重要的淡水来源。
说起来火星上的资源是不少的,有水有甲烷,只可惜人类的手太短了够不着。
唐跃拉开支架,撑起电池板,抓起一把泥土,轻轻捏碎了散在脚下。
按理来说土壤内含有微量的水分,老猫说只要你架起一只足够大的锅,深挖泥土放进去加热,就能得到水蒸气……这种看似可以无限制备淡水的方法之所以没有真正实施,是因为唐跃实在找不到那么大的锅,也没法收集如此稀薄的水蒸气。
“地球上的降雨也好,台风也好,包括洋流与大气环流,究其根本是热的流动和交换。”老猫说,“海洋中的暖流上升,冷流下沉,水蒸气携带着热量进入大气,又通过低压气旋释放出来,地球上复杂的水系循环,其背后的发动机是热能,但火星是死的,它不缺水,缺少驱动这一切的发动机。”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这个发动机重新运转起来?”唐跃随口问。
“火星的发动机就是它本身,但这台发动机已经停止运行三十多亿年了。”老猫回复,“你想让火星重新运转起来?人类是办不到的,这也是个上帝工程。”
“我想起了大学上化学课时用过的磁搅拌子,老猫你见过那种玩意么?”唐跃说,“一个纺锤形的金属疙瘩,把它丢进溶液里,只要给它施加一个外部磁场,那么这个搅拌子就会飞快地旋转起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火星施加一个足够强大的外部磁场,是不是能重新驱动火星地核?”
“一旦火星的地质活动重新开始了,那么地幔和两极的气体就会得到释放,大气浓度会逐渐增加。”唐跃接着说,“火星的环境就得到改善了。”
“火星地核可是一个半径一千八百公里的大铁疙瘩。”老猫说,“重量起码有1。9×10∧20吨,一万九千万万亿吨重的玩意,你拿什么磁场来驱动?”
“有这个能力,你们都能向银河系殖民了,还对火星念念不忘干啥。”老猫最后说,“不要痴心妄想啦,就算有千万种可能让火星重现生机,现在也不可能办到了。”
唐跃手里握着长柄的铲子,在脚边的沙地上一笔一划地写字。
“唐跃到此一游。”
“人类文明到此一游。”
“地球生物到此一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