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在火星上-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孩纤细的手指最终停留在键盘上,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分明满脑子都是要说的话,但当她真要动笔开始写时,却茫然地不知该从何处落笔,这就好比你有满腔言语想要向什么人倾诉,抬头环首四顾,却猛然发现天地茫茫,自己孑然一身。
  麦冬坐在椅子上,身上绑着安全带,她直直地注视着电脑屏幕,那个光标一秒一秒地闪烁。
  麦冬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文章,写东西一直都是她的强项,但在这姑娘从未写过遗书,更从未试过活人写遗书留给死者,地球已经消失了,她的父母家人朋友同事早就不在了,她在这里写遗书,又能留给什么人呢?
  但她仍然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麦冬不知道唐跃和老猫是否真能让鹰号飞船成功把补给送上来,但此刻昆仑站上正在爆发沙尘暴,联络中断,即使麦冬不是专业的飞行专家,她也清楚其中的难度,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交会对接失败,那么她就死定了。
  麦冬得趁着自己还有一点点力气,可以完整地写完一封信时,把这件事完成。
  但是写完之后,又该把这封信发往何处呢?
  麦冬的目光落在控制面板上,密密麻麻的复杂按钮和开关。
  用空间站上的通信系统,把这封信转化成电磁信号,发往茫茫深空中么?
  就像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的最后一声呐喊,麦冬不知道空间站发出的电波可以传出去多远,由于星际消光效应的存在,弥漫在真空中的宇宙尘埃对电磁辐射有吸收作用,电波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加速衰减,最后衰弱到无法携带任何信息的地步。
  但这个距离一定是非常非常漫长的,这一束孤独的电波,会带着女孩最后的话,在茫茫的真空中飞行亿万年。
  想想就寂寞。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最寂寞,那么一定是人类发出的最后一束电波了,携带着全宇宙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从出生到消亡,奔向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的远方。
  那么把这封信留在空间站上么?
  等到自己死后几年,联合空间站寿命耗尽,坠毁在大气层里,让书信随着空间站一起燃烧,化成灰烬播撒在火星广阔的平原上?
  麦冬幽幽地叹了口气,抱紧了自己。
  身为联合空间站中最后的一个人,她想写一封信,却不知道该把信留给谁。
  宇宙虽大,却再无一处可以安放书信的地方。
  ………………………………
  第五日(13)我在一亿公里之外遥望
  没到你真正临死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死亡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发射之前,在地球的酒泉中心,唐跃这个乌鸦嘴跟麦冬说的。
  麦冬当时很诚恳地点了头,虽然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把这当做是前辈对自己的告诫,记在了心里。
  尽管唐跃当时只是想装个逼。
  此刻麦冬伸出手去,仿佛就能触摸到死亡。
  金色的阳光落在女孩白皙的脸颊上,以肉眼几乎可见的速度缓缓移动,死亡原来和阳光一样沉默,一样柔软,一样无声无息。
  麦冬抬头望向舷窗外,身在晶体号核心舱内,她能看到粗壮巨大的衍架从自己头顶上横穿而过,仿佛某座超级塔吊的吊臂,各种各样复杂而嶙峋的机械附着在衍架上,那些扭曲虬结的部件暴露在真空中,它们分明是二十一世纪的尖端科技,却给人一种十九世纪蒸汽机传动曲轴般的复古感。
  再远处是宽阔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整齐地列成一排,像是古代战船上成排的巨大桨叶,跟随着阳光逐渐偏转,把巨大的影子投在洁白的舱壁上。
  这里是火星联合空间站。
  距离地球一亿公里。
  女孩孤单地漂浮在一亿公里之外的宇宙中,她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离家最远的游子,而且无家可归。
  就在五天之前,她的人生还不是这样的。
  麦冬今年才二十五岁,本科浙大毕业,在离开地球之前,她刚刚在中科院拿到了自己的硕士学位。
  在申请读博之前,导师建议她尝试参加火星探测任务,以当前最热门的长期航天相关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并以此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随着火星探测工程的逐渐深入,长期乃至超长期航天任务中的许多问题大规模地暴露出来,并成为航天医学,生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
  这有些类似于上个世纪的阿波罗计划,一个耗资巨大的庞大航天计划,能带动全国乃至全世界诸多研究以及产业的进展。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激动万分。
  麦冬的研究方向是微重力密闭空间内的生态循环,这是一个牵扯颇多的课题,难度很高,但意义很重大,国内目前还没多少人做这个方向,麦冬希望自己能做出成果来。
  说实话她本来没必要吃这个苦头,参加火星考察任务危险系数极高,条件艰苦,飞上太空乍看上去浪漫,但新鲜劲一过生活就极其枯燥,而且一来一回至少要两年时间,跟坐牢似地完全脱离社会两年,对于一个年轻姑娘而言,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麦冬那么多同师门的师姐师妹师兄师弟,谁都没想过要去火星,所有人选择的都是简单轻松的课题,准备发发文章刷刷影响因子,混个文凭好毕业,谁会那么傻?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冒着生命危险跑到鸟不拉屎的火星上去?万一要是飞船出事了,回不来了怎么办?
  为科研献身?
  你那么高尚你咋不去呢?
  最后只有麦冬一个人傻乎乎地联系了酒泉中心,参加了选拔和训练。
  这个看上去软萌单纯的妹子,以莫大的坚韧与超人的毅力通过了考核,成功入选本批火星考察的队伍,成为唐跃的同事。
  得知入选的那一刻,麦冬真是高兴坏了。
  她在猎户座以及联合空间站上得到了一小块实验区域,用来安放她的培养箱,箱子里是一批植物种子。
  在猎户座飞船前往火星的这大半年里,麦冬就照看着这些脆弱的植物种子,看着它们生根发芽,长大开花,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麦冬原本的打算是火星任务返程之后,就拿着收集到的数据把论文搞定,然后去申请博士学位。
  如果不出意外,半年之后,麦冬就会回到地球,顺顺利利地拿到自己的学位,欢欢喜喜地博士毕业。
  多么美好。
  麦冬把手轻轻放在键盘上,开始打字,她把题头写了出来。
  “亲爱的麦冬小姐……”
  她最终决定把这封信写给自己。
  既然这封信无处可去,那么不如写给自己好了,这是一封自己留给自己的遗书。
  “亲爱的麦冬小姐:
  早上好,这是今天的第十一个日出,阳光很明媚,生活很美好,就是肚子很饿,空间站里播放着钢琴曲《寂静之声》……”
  麦冬抬起头,玻璃舷窗倒映出女孩苍白瘦削的脸庞,一双漆黑的大眼睛很澄澈。
  她笑了笑,想象着舷窗背后是另一个自己,她正在给玻璃后头的麦冬写信,而那个麦冬也在给自己写信。
  “……我一直都知道你是个聪明漂亮的姑娘,说真的,我再也没有碰到过比你更优秀的同龄人了,各方面都很完美,比周围的其他人强——一大截。”
  女孩俏皮地笑,稍稍有点心虚,这文字稍显得自恋,不过既然是写给自己的话,那么她也不介意多夸自己两句。
  “……空间站现在仍然联系不上昆仑站,沙尘暴还在继续,我很担心唐跃先生和猫先生,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样了呢?鹰号飞船发射成功了没有?无论计划最终的结果如何,我都希望他们能安然无恙地活下去,唐跃先生是个好人,猫先生也是个好人……好猫,他们都很照顾我。”
  麦冬顿了顿。
  “……我在一亿公里之外遥望,宇宙真是无法想象的大啊,卡尔·萨根先生曾经说过:我们都是星尘,这一刻你活着,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你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呼吸着它的空气,饮用着它的淡水,享受着距离我们最近的那颗恒星的温暖,你的基因时代相传。
  回溯到更久远的时空中,你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组成细胞的所有元素,都诞生于一颗恒星的巨大熔炉之中。”
  麦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信,时间在女孩的指缝里悄悄地溜走,空间站绕进了火星的背面,太阳再一次落下,火星的地平线像庞大的山峦那样升起。
  女孩幽幽地出了一口气。
  “太阳又落下去啦,一个小时之后,它还会再升起来……
  最最亲爱的麦冬小姐。
  宇宙无垠,时间无限。
  在这广袤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里,能与你共享一段人生,是我这辈子最大最大的幸运。”
  ………………………………
  第五日(14)亡命之徒
  “麦冬……小姐!麦冬小姐!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不知道过了多久,空间站已经进入火星背面的阴影里,一个四十分钟长的短暂夜晚降临了,麦冬把舱内的灯光稍稍调亮,耳机中突然传出来急促的呼叫声,声音很清晰。
  麦冬猛地抬起头来。
  “猫先生?”
  “是我,情况很紧急,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听清楚我说的每一句话!”老猫的语速极快,背景是急促的噼里啪啦声,可以想象它正在一边飞快地敲键盘一边通话,“麦冬听着,还有五分四十秒,鹰号飞船就要跟联合空间站交会了!你现在是在晶体号核心舱内么?”
  麦冬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了一跳。
  还有五分多种,鹰号飞船就要跟联合空间站对接了?
  “嗯嗯嗯嗯猫先生,我现在就在晶体舱内,在舷窗的边上。”女孩按住耳机,忙不迭地点头。
  她不知道老猫是如何恢复通信的,难道是昆仑站上空的沙暴又减弱了?频道中的通话非常清晰稳定,电流杂音几乎消失不见,如此高的通话质量自从沙暴开始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鹰号飞船进入轨道远地点!准备进行变轨!我们要一次性成功!”老猫说,“现在打开MR!”
  “MR?”
  “微波雷达!打开微波雷达!”
  “微微微微波雷达……”
  麦冬手忙脚乱。
  “你是不是在舷窗边上?往你的左上方看,那里有一块灰色的控制面板,上面有波音公司的商标,还有白色的英文缩写RAD,你看到没有?该死,姑娘你动作快点……唐跃那小子快没命了……”
  “白色英文缩写……RAD……看到了看到了!我找到它了!”麦冬上浮,抓住面板上的把手,“猫先生你刚刚说什么?唐跃先生怎么了?”
  “不要说无关的废话!你找到控制系统了是么?好,现在把面板右侧的那个红色开关打开!听着,鹰号飞船即将进入远程导引段,我教你怎么操作!按照我说的做,一步一步来,一步都不能出错!听清楚了吗?”
  女孩郑重地点头。
  “听清楚了。”
  ·
  ·
  ·
  昆仑站。
  风暴肆虐。
  老猫觉得唐跃真是个疯子,麦冬不知道为什么联络忽然恢复正常,她以为是沙尘暴的烈度降低了,实际上风速根本就没有降低,随着气旋低压区的逐渐远离,风速又开始疯狂上升,现在已经上升到了每秒钟四十米,昆仑站外伸手不见五指。
  老猫之所以能与空间站重新取得联系,是因为唐跃。
  那个神经病说保证让老猫在下一次变轨窗口到来之前,联系上鹰号飞船,老猫本以为他那是壮胆的场面话,因为谁也没法保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联系上登陆器,谁知他真的做到了。
  “唐跃!唐跃你能听到我么?你那边情况怎么样,还撑得住么?”
  “情况……还行!我还能撑下去,你不用管我,专心负责鹰号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唐跃在频道中大喊,他穿着明光铠,顶着风暴,伫立在黑暗中。
  “见鬼!”
  老猫低声骂,如果唐跃此刻真出了什么事,它也来不及赶去救援。
  唐跃的位置不在昆仑站的门口。
  而是在百米之外的车库边上,他站在火星流浪狗的背后,身上捆着巨大的通信天线。
  这就是唐跃的方法,紧急备用的那支小天线太弱鸡了,他决定重新启用昆仑站自己的通信天线,后者是个两米多高的大家伙,功率强劲,在风暴之中都能保持联络,它在沙尘暴中被狂风吹倒,失去了作用。
  老猫不是没想过再把这座大天线立起来,但这座天线安置在车库边上,距离昆仑站太远,想启动天线就得去车库,一百米的距离,老猫出去了都不一定能回得来,其他人过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唐跃这个二货,一边高唱着《喀秋莎》和《团结就是力量》一边就摸过去了,他把安全绳的一头牢牢地系在气闸室的舱门上,重新接上天线的数据线,然后在漆黑的风暴中摸爬滚打了四十多分钟,老猫差点都以为他死在了沙暴里,但最终唐跃还是抵达了车库。
  紧接着唐跃把火星流浪狗开了出来,用火星车高大的车身作为风挡,然后立起通信天线,在每秒四十米的风速当中,天线已经完全扶不住了,所以唐跃把天线牢牢地捆在了自己身上,用自己这一百四十多斤的体重,以及一百二十斤重的明光铠作为人体支架,抵抗肆虐的沙暴。
  这个疯子是真不要命了。
  彻头彻尾的亡命之徒。
  “妈的……你要给我活着回来啊!”
  老猫盯着屏幕,唐跃给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信条件,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把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入昆仑站的电脑。
  唐跃已经实现了他的承诺,他说的他已经做到了,现在就看老猫的了……由于他们放弃了两次变轨的方案,只进行一次机动变轨,所以控制难度陡增,加速减速姿态控制都必须恰到好处,时机必须精确把握。
  老猫这个老司机要驾驭头顶上那辆俄制拖拉机,让RD…0172火箭发动机带着鹰号飞船进行一次超级大漂移,在高速疾驰中改变车道,并精确地倒车入库!对接时距离偏差不能超过300毫米,角度偏差不能超过5度,这种操作难度很高,但难不住传说中的秋名山婴儿车车神!
  鹰号飞船逐渐靠近空间站,两个人造航天器在旷缈的真空中飞行,尽管相对位置接近,但实际上两者是在完全不同的轨道上,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而来,又往不同的方向而去,一旦错过这个窗口,登陆器与空间站之间的距离会迅速拉开。
  老猫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它要让鹰号飞船跳进空间站的轨道!
  电脑的计时器已经同步,开始倒计时。
  倒计时五秒。
  老猫慢慢地眯起眼睛,爪子放在键盘上,指头缓缓施加压力,屏幕上的两个光标一前一后地闪烁。
  倒计时三秒。
  登陆器飞至远地点。
  倒计时两秒。
  空间站进入近地点。
  倒计时一秒!
  老猫按下启动按钮,按下按钮的一瞬间,昆仑站的系统电脑把电信号通过电缆传入天线,通讯天线把调制电波射向空中,电磁波以光速穿过上百公里厚的火星大气层,在0。06秒内进入中继卫星的接收器,0。02秒后,中继卫星将信号改变方向,遥隔十几万公里把老猫的指令发給鹰号飞船。
  鹰号飞船得令,RD…0172发动机点火!开始变轨!
  ………………………………
  第五日(15)赌上性命的成功率
  鹰号飞船与联合空间站距离最近时,两者之间相隔只有一百一十公里。
  在这个距离上,如果有人在鹰号飞船上朝着空间站的方向望过去,那么他凭着肉眼就能看到对方,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白色的舱壁反射着阳光,就像漆黑天鹅绒上一颗闪烁的璀璨钻石。
  俄制RD…0172发动机启动,涡轮泵飞速运转,液氢与液氧在燃烧室中燃烧,通过喷管高速喷射出来。
  真空隔绝了推进剂燃烧的轰响,鹰号飞船在寂静无声中加速,这个十几吨重的庞然大物开始脱离自己的轨道!
  老猫瞪着眼睛,盯着电脑,登陆器的飞行轨迹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大弧线,这条弧线与联合空间站的轨道完美相切,这就是鹰号飞船的转移轨道——他们放弃了两次变轨两条转移轨道的稳妥方案,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大幅度提高操作精度,分毫不差地让登陆器跳进空间站的轨道。
  这就好比要让某人驾驶着一辆十几吨重的后八轮大挂车,在十几倍音速疾驰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漂移变道,把它精确地开进一条只比卡车宽两厘米的狭窄巷子里。
  老猫此刻就是驾驶卡车的司机。
  它遥隔着三百公里,对鹰号飞船进行遥控,这本就是一次成功率仅有2。477%的对接任务,是唐跃拼了老命为它争取来的机会,所以老猫也得拼着老命上。
  “修正轨道面!修正姿态!”
  “修正时间偏差……目标飞行器与追踪飞行器时间同步,同步完毕!轨道参数开始修正!”
  “修正完毕!”
  “前向调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