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仙官令-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年了……没有经历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事情了……”

  “陛下!袁天师和李道长只是推测之言,一切还是得见过太子殿下再说吧!”中书令岑文本突然站出来说道。

  岑文本的话再次让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刚刚落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对啊,袁天罡虽然号称天师,更被大唐尊为国师,推衍之术,天下无双,但事关国本,岂可轻信道门推衍之词,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太子志不在此就不在此,他底下的人呢?……”

  “太子殿下可在东宫之中?”李世民赶紧问道。

  “在!”李世民身后的阴影处,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声音。

  “快去传!不,长孙无忌快去请太子殿下前来一叙!”

  “陛下!”长孙无忌大喝一声,“请陛下宣旨,传!太子殿下前来觐见!”

  长孙无忌将“传”字咬得很紧,很重!

  李世民瞬间领悟到长孙无忌的意思,所谓的输人不输阵,既使杨烈再强大、华夏士兵的武器再先进、再锋锐无双,大唐也要傲然面对,“传”这一个字,不仅代表了大义,还代表了大唐的傲骨!

  “在这里,在大唐,我李世民才是主宰、才是至尊!”

  同时,李世民也明白了自己有些过度紧张,显得有些惊慌失措,李世民感激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后,立刻长舒了一口气,将帝王的气度拿了出来,大声喝道:“来人,传!太子殿下前来觐见!”



第二十四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334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太极宫内的文武大臣并不能了解太子东宫发生的事情,即使百骑司也渗透不了太子东宫这座大军营。

  但太子东宫的杨烈等人却能清晰地明了太极宫大殿内发生的一切,毕竟纳米**、监控设备等对华夏军方来说简直是小儿科,当华夏士兵守次踏进太子东宫并兵发太极宫时,李振就下意识地用无人机这将些监控设备给安装上了。

  所以,太极宫内发生的事情,杨烈等人一清二楚。

  “事成矣!”杨烈猛地一攥拳,兴奋地说道。

  “大善!”长眉真人同孤月大师对视了一眼,淡然而笑。丹辰子、长空无忌也面带微笑。

  李振更是满脸带着笑容,他一直不知道怎么面对大唐,但现在总算摸清了大唐皇帝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的打算,剩下的将会有专人来解决,军人则负责开疆辟土就可以了。

  “走,我们一起去见见这位千古一帝李世民!”

  杨烈等人并没有腾空飞向太极宫,而是在传旨太监的引领下,漫步走向太极宫。

  太极宫内的李世民及满朝文武早已经等待多时,虽然嘴上说的更气,但心里也是惴惴不安。有人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在等待死亡的过程。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对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来说更是如此,等待变成了一种煎熬。

  当杨烈等人踏进太极宫的大殿,踏入李世民及满朝文武的视线之时,众人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恭迎太子降妖归来!”长孙无忌率先开口中说道。

  “恭迎太子降妖归来!”满朝文武同时开口道贺。

  “太子有何战果?”李世民一早就看到了跟随在杨烈身边的众人,但他的目光一直紧紧地盯在杨烈身上,余光却锁在了李振的身上。

  而袁天罡和李淳风的目光紧紧地盯在长眉真人的身上。

  谈判是个技术活,最重气势!李世民等满朝文武可谓深音此道,故一开始就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势,在话语上掌握主动权。

  杨烈早已经看穿了一切,他也不屑与李世民玩这什么气势、文字上的游戏,毕竟两人的眼界不一样,穿越者与本地土著最大的差异就是在这眼界!

  杨烈虽然不屑,但还得按部就班地回答,毕竟在大唐身为本地最强之国,西行之事还得借助大唐的力量,“孤在诸位仙师的帮助下,擒获鱼妖一条,杀死猪妖一只,并招安了妖王之王孙悟空!”

  对孙悟空杨烈用的是“招安”这个字眼,虽然杨烈并没有将孙悟空带来此处,但以孙悟空的能耐,想必此处发生的事情他也能听得到,既然孙悟空在某种形势上来讲,已经成为了自己人,那也用不着在言语上苛责。

  “哦?孙悟空?!”不止李世民瞪大了双眼,满朝文武也是瞪大了双眼。

  “孙悟空可是花果山十三太保之首啊……”

  “是啊,太子殿下真是厉害,连妖王之王都能招安……”

  “招安?我看是将孙悟空打服的吧,你没看到那从天而降的金掌?你没有看到从太子东宫升天而起的……导弹!”

  “是导弹这个词吧……这武器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那武器能将从天而降的金掌消来,那金掌是谁的,传说中佛门至高如来佛祖的,太子连佛祖都能干掉,更别说这妖王之王了!”

  “咳!咳!肃静!”长孙无忌一看众文武大臣都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得不站出身来,连咳两声,瞬间,整个朝堂都安静了。

  “好!太子大功!收降妖王,当赏!朕将这位子赏给你如何?!”李世民大声说道,脸上隐隐带着一丝潮红。

  “尼玛!刚刚商议的要从长计议,慢慢摸清太子殿下的意图,现在倒好,直接掀桌子翻底牌了,陛下,可真够直接的。”满朝文武心底里暗中嘀咕。

  “哈哈哈哈!”杨烈突然仰天长笑。

  “太子为何发笑?”长孙无忌看到杨烈笑得越来越放肆、越来越嚣张,而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黑,且隐隐有爆发的征兆,赶紧站出来说道。

  “我为何发笑?我是在笑世间可笑之人,在笑世间可笑之事!”杨烈淡淡地说道,同时心底对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为何发笑”这个梗接的好,不愧是能历经三朝的老臣,最佳捧哏的称号就交给你了。

  不待众人说话,杨烈接着说道:“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个世界很大!大唐很小!”杨烈淡然说道。

  “你是说,朕是燕雀,不懂你的鸿鹄之志?”李世民脸色不善地说道。

  杨烈并没有回答李世民的话,而是对着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说道:“来,让本人给你们介绍几位高人。”

  李世民听到杨烈的话后,一愣,然后一惊,再后长舒了一口气。“本人?连孤都不称了,这是几个意思,要放弃大唐太子的身份?不过也好,没称孤也没有称朕!”

  “蜀山剑派长眉,见过此间帝王。”长眉真人淡然说道。

  “昆仑孤月携劣徒玄天宗见过此间地王。”孤月大师高冷地说道,至于玄天宗,则被代表了。

  “蜀山剑派大弟子玄天宗见过此界帝王。”

  “蜀山剑派天击剑李英奇、天庭卷帘大将见过此界帝王。”

  “蜀山剑派雷炎剑长空无忌,天庭天蓬元帅见过此界帝王。”

  “华…夏…人…民…共…和…国、东北战区、战虎特种先锋特遣团,少校李振,见过大唐帝国陛下!”李振上前两步大声吼道,同时一个敬礼,眼光直视李世民。

  “华…夏…人…民…共…和…国、东北战区、战虎特种先锋特遣团?果然,你们只是先锋特遣部队,意思是还有后续部队?”李世民直吸了一口冷气,同时将这几个新鲜的词牢牢记在心底。

  “刚才陛下问我,是不是不懂我的鸿鹄之志?李志!上地图!”

  “是,首长!”李振一个敬礼,从背包中拿出自己的军用战术平板电脑,然后在上面一划,大声吼道:

  “诸位请看!”



第二十五章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第335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这是……”满朝文武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这是太极宫……“

  “这是玄武门、朱雀街、长安城……”

  “这是关中、这是我整个大唐……”

  “这是突厥、吐谷浑、吐藩,这边还有高句丽、新罗、百济……这是整个天下!我大唐原来仅仅是天下一隅,可等我等还自称天朝上国,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

  “这位李振将军,敢问此为是何物,竟然能将天下地理掌控于鼓掌之间?!”李世民大惊,从龙椅上蹦了起来,连连快跑几步,跑到李振的身前,仔细地盯着眼前的一切。

  “有此物在,任何战事均可立于不败之地,天下各处尽可去得!”不止是武将,哪怕是再不知兵事的文臣也明白此物的价值。

  “这是我华夏军方最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先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然后再人造卫星之上架设一架甚至数架起级摄像机,将影像传送至地面信息基地,再经过大数据数据统合,再运用三维成像系统将整合后的数据信息传送至个人终端。有了它,就可以在全天下范围内、任何地方实行实时定位、导航!”

  李世民眨了眨眼,然后故作沉静地点了点头,内心却在狂吼,“尼玛,能说人话吗?听不懂啊,每个字都认识,字的意思也懂,但连在一起就不懂了。”

  “将军是说有了它,可以探查全天下之事?!”

  “是!不过目前只能绘测大唐以及大唐周边的地形版图,要想探测、探查、实时监控全天下之事,还得需要大量的人员、设备以及时间。我们称这套系统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李振说完,又转头向杨烈敬了一个礼,“报告首长,在您不在这段时间,发射卫星是总参的命令!”

  杨烈点点头,心中明白,这是华夏军方对自己的试探。虽然这并没有损害杨烈的利益,但毕竟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以及底线,既然试探了,就得有回应!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将是大唐的领土!”杨烈伸手一划,在原有大唐的领土之上,再在高句丽、新罗、百济、土谷浑、吐藩、突厥等地,几乎整个亚洲的上画了一条条红线。

  “吐藩,你们要帮助大唐打下来,还有,唐五代之内,华夏不得干涉大唐的内政,除非有天变之险,届时,至于华夏是挽天倾扶唐与不倒,还是……你们自行解决。”

  “除大唐疆域外的土地,华夏尽可取之!大唐不能动,我是我的底线!如果你做不了主,待建完传送阵后,去向你的上级反应!”杨烈异常坚决地说道。

  “唐七代之后,首长是说安史之乱、贵妃魂断马嵬坡?”李振大声说道。

  “是的!开元盛世,既然大唐的达到最巅峰的时刻,也是没落之时啊……”

  “首长,放心!临来,一号领导人协七大常委已经对军队下达了命令。首长帮华夏开打通次元通道,可谓华夏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方天地的大唐毕竟与我华夏一衣带水,故此,一号领导人和七大常委决定沿用华夏开国之时周总理制定的五项基本原则。”

  “何谓五项基本原则?”李世民突然开口问道。从话里话外,大唐皇帝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都明白话语的主动权已经渐渐转移到杨烈以及李振的手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虽然令人不甘,但奈何差距太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面上表情依然平静,但手指的指甲已经紧紧地掐在手心之中,手掌中隐隐已经渗出了鲜血,愤怒、紧张、惊恐等不一而足。

  “大唐陛下,勿要担心!”李振首先给李世民吃了一个定心丸,“所谓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听将军的意思,将军所在的华夏不会主动攻击我大唐,而且并不会干涉我国内政,将要与我们和平共处?”长孙无忌立刻站出身来问道,问出了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最关心的问题。

  “这一点,我可以绝对保证!”李振拍着胸脯说道,“而且长眉前辈和孤月大师也可以作保,想必二位前来之时,昆仑和蜀山剑派的掌教也有所嘱咐。”

  “确实,我昆仑和蜀山剑派掌教也曾下令,不得干预此方天地大唐帝国的内政,也不得干预此方天地大唐境内道门的发展。”

  “那可否由贵国皇帝陛下,出示一道圣旨?”长孙无忌立刻接口说道。

  “我国没有皇帝。”

  “没有皇帝?”李世民及满朝文武顿时惊呆了,“没有皇帝,那怎么治理国家?”

  “是的,我国没有皇帝。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国家,至于为什么没有皇帝,这就说来话长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大唐皇帝李世民虽然不明白,但仍然点了点头。

  “这些琐事既然说明白了,也说开了,那接下来说正事!我要西行!”杨烈说完,在三维影像上画了一条红红的长线,这条长线以大唐长安为起点,沿秦州、兰州、凉州、瓜州一线至玉门关。

  然后经伊吾、高昌、阿耆尼国、屈支国、跋逯迦国、凌山、大清池至素叶城,再往后经昭武九姓七国、铁门、大雪山、白沙瓦城,最终至印度。

  但印度也不是终点,而是再以印度为起点,一路向西,经欧洲再至非洲,而后跨海至美洲大地,最终延白令海峡再回归大唐本土。

  “这!太子殿下这一走,可不止十万八千里啊,太子殿下难道不能留下来继任大唐大宝之位吗?”长孙无忌紧张地问道。

  “我说过,这个世界很大,大唐很小。我不想也不能困于大唐一隅,而且我的身份特殊,我是连接大唐与华夏的纽带。而且你们真放心、甘心我继承大唐帝位?”杨烈似笑非笑地看着长孙无忌,但眼神却是盯着李世民。

  “既然太子志不在帝位,而在于四方,朕再阻拦就显得朕不近人情,虽然你不承乾,但承乾是你,既然承乾有鸿鹄之志,那为父必将鼎立支持。昔有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今有太子西出长安西行。待明日,祭完天地,承乾就启程吧……

  “朕只希望,在我临终之时,承乾能够回来。退朝!”李世民说完,大袖一甩,就走向内廷。

  此刻的李世民不再像以往一样,是位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位看着儿子走出家门去远方拼搏未来的父亲,杨烈看着李世民孤寂的背景,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好!”

  李世民远去的背景似乎微微一振,转眼间就消失在杨烈的视线中。

  :;;!!


第二十六章 向大唐演示现代化战争!

  第26章向大唐演示现代化战争!

  第二天,杨烈并没有参加大唐皇帝李世民举行祭天地,而在站在太子东宫的屋顶上,远远地与大唐皇帝李世民对视了一眼,就走了。

  不但长眉真人、孤月大师等人跟随着杨烈走了,李振以及一个团的华夏士卒也跟着走了,整个太子东宫都恢复了以往的情形,只不过太子东宫中的太子李承乾却不在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虽然这首诗套在杨烈的身上有些不合其意,但杨烈又经历了一次离别,虽然杨烈与李世民等人并无任何交集,但毕竟借用了李承乾的身份,而轮回者或者说穿越者最不想面对的就是离别。

  虽然说此次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但杨烈明白,此次离别将是永别!

  杨烈收拾好心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但大军调动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悄无声息,只是李世民早已经下了圣旨,各大宫门早已经悄悄地打开了,杨烈等人畅通无阻地离开后,各大宫门再次悄无声息地关上了,各宫门关口上依次出现了巡逻的士兵,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也没有改变。

  杨烈出了长安城,一路往西,当然不是用走的,也不是用飞的,而是坐车,早在准备西行之时,杨烈就再次发动大召唤术,将一些士卒传送了回去,然后再将他们召唤了回来,不但交换了一些信息,而且那些士卒回来的时候,一人驾驶着一辆军用卡车以及大量的补给。

  此时的西行,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意思,虽然杨烈凑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凑够了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但除了孙悟空还算原汁原味以外,其他的早就面目皆非了。而且杨烈等人也不骑马、步行,而是开车。

  不过,杨烈却是明显地感觉到人族的气运在上升,或者说大唐和华夏的气运在明显地上升。

  一路向西,杨烈等人的速度很快,虽然越往西走道路越难走,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高速公路,也没有油漆路,甚至连平整的土路都不经常有,但毕竟杨烈这一千部队算得上是一个机械化的加强团,所以速度很快。

  经过两周的时间,杨烈便经过了秦州——兰州——凉州——瓜州,最终兵出玉门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