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小麦加油(解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前生年幼的潜小麦,肯定会敏感得难过,为父亲抱不平,从此对潜家爷爷怀有心结。只是,经历过成年后那么多坎坷,潜小麦对家人亲情有了另一番看法。她觉得,若是亲人之间因利益纠葛、悲欢离合而误会重重爱恨交缠,那是人间悲剧,谁都无力回天。但若因为芝麻蒜皮小事情和不同观念的常年累月堆加,而导致隔膜疏远了关系,那是最令人心痛的。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大是大非,明明都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明明心底都彼此关心,却因为岁月中不足为重的尘埃,彼此充溢着不满、隔阂、冷漠与怨憎,变得你站在我面前,我却遥遥觉得你在千里之外。这些都是潜小麦前生最痛心的事情。

    今生,有幸从零开始,那么,与其纠结,与其怨憎,倒不如取得潜家爷爷奶奶的好感。这样,有机会的话,力所能及地帮父亲与潜家爷爷奶奶搞好关系,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潜小麦决定忽视心中的不快,愉悦地接受学金田话的任务。

    潜丽琴的教学方式就是每天抽阵子时间带着潜小麦在村子里转悠,向着一帮邻里乡亲通告自己女儿回来了,然后告诉潜小麦这是某某应该如何称呼。潜小麦挨个儿“阿太”、“阿舅”、“娘妗”、“阿哥”、“阿嫂”地喊人。几天下来,倒也混了个面熟,亲戚也认得七七八八了。

    潜丽琴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晚饭后,点起煤油灯,一边准备明早要用的猪食,一边不时指着目光所及的家俱器物教小麦念名称,灶台、铁锅、扁担、笸箩、簸箕、扇车子、石磨等等一大堆。念着念着,连杨勇都开玩笑说原来自己家东西还挺多的。

    当然,最开心的要数潜小海了。这几天也不出去玩了,一个劲儿粘乎着潜小麦,在一旁奶声奶气地有样学样。很多时候还抢着嚷嚷,乐滋滋地当小老师。

    千万不要小看小孩的学习模仿能力,几天下来,小麦和小海的金田话都大有长进。说到底,金田话与罗店话多少还是有相似地方的,除了个别词语发声完全不同,大部分的区别在于音调上。金田话干脆利落,罗店话绵软悠扬。稍微纠正下音调,小麦就学得八九不离十了。再加上前生上了中专后,小麦在外就一直说普通话,讲起方言来口音不免生涩,倒也显得逼真,连潜家爷爷奶奶都夸小麦学得又快又好。

    这天傍晚,小麦听吩咐,带着小海去信用社门前水泥桥的扶手上收床单。此时,桥上已三三两两坐了些吃过晚饭出来吹风聊天的人。一位中年男子起身朝他们走过来,一边拨弄着小海的头发,一边冲着小麦咧嘴直笑。小麦记得这个人,潜丽琴让她叫的是“二姨夫”。

    “杨勇女儿,你叫什么名字啊?”男子问小麦。

    “我叫潜小麦。”

    “呵呵,地里的麦子啊。那你姓什么啊?”男子又道。

    小麦心里一咯噔,这个问题前生幼年时期可是有好多人问过的:“二姨夫,你没读过书吗?这个很简单的。我爷爷告诉我,名字由姓和名组成。潜小麦潜小麦,不姓潜还能姓什么?”

    男子微顿了下,又笑着问:“那你回家开心不开心?”

    “开心。”

    “高兴不高兴?”

    “高兴。”

    “无耻不无耻?”

    什么意思?莫非……敢情前面的都是铺垫啊。这笑容可真碍眼。旁边潜小海扎巴着小嘴了,潜小麦眼睛一亮,立马惊诧地指着男子的上排牙洞:“哎呀,二姨夫,你无齿呢。这里少了个牙齿。你看,我都好的。”

    潜小海接着话尾,也有样学样:“我也好的。”

    潜小麦没想到,自己今生第一次实践运用金田话竟是这样的情形,胡乱折几下床单抱着,拉起小海就走。男子见没趣也讪讪走开了。

第一卷 009校方消息

    跨进四合院,潜家奶奶从窗户里探出头来问:“刚才家如(二姨夫)和你们说什么?”

    大概是从前面杂货店窗口看到了。没等小麦回话,潜小海就奔上前抢着回答了:“二姨夫没了一颗牙齿。”

    “没事”小麦斟酌了下,“就问问我叫什么名字,回家开不开心。”

    “哦,那就好。”潜小海这小鬼头已经奔进潜家爷爷奶奶的房间,缠着潜家奶奶撒娇去了。小麦也由着他。跟潜家奶奶道了声,抱着被单转回了里屋。

    晚饭吃的还是蕃薯粥,桌上已经摆着盘炒丝瓜和常驻梅干菜,锅里还有一个炒土豆。潜丽琴一边拨动锅铲,一边拉大嗓门对着外间喊话让潜小海回来吃饭。

    土豆刚端上桌,潜小海就进门了,拉着潜家爷爷的手。潜丽琴忙让潜家爷爷落座,拿出碗来准备给他舀粥,让潜家爷爷阻止了,说是连带潜小海都已经吃过了。潜丽琴便用碗给他倒了碗凉茶。

    “我今天去找长孙了,把小麦的情况和他说了下。他同意了,至于代培费还要学校里研究一下。”潜家爷爷开门见山地说。他话里的“长孙”就是南江乡中心学校的校长,是邻乡人,姓季。据说季家在邻乡是个大家族,而季校长正是这个家族的长孙,不知是校长的长辈偷懒还是怎么着,反正和小麦一样,取了个怪名字。潜家爷爷早年与季校长一起教书多年,感情不错,又年长于季校长,一般场合也就随意称呼名字了。

    杨勇潜丽琴听着,也不准备吃饭了,坐在桌边听潜家爷爷说具体情况:“听长孙说,今年一年级有两个班85个学生。叶国凡因为身体不适要病休一个学期,学校准备让蓝亦凤接手他那个班。亦凤老师现在是学校最有经验的老师,对管理学生很有一套。能进她带的班最好不过了。”

    潜丽琴也点头同意。蓝亦凤是本村人,后又嫁在本村,大家彼此都熟悉。本村将近三成小孩都经她带过班,口碑一直不错。便说:“那跟季校长说说,就进蓝老师的班吧。能碰上个好老师,花点代培费也值。”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潜家爷爷抿了口茶,清清喉咙继续说:“还有一个消息,你们先不要跟别人说。松友的女儿小芬上学期成绩不行,经研究决定,要留级一年,继续读一年级。另外还有几个。”

    OMG!正埋头喝粥的小麦激动了。千万不要啊。换成与前世不同的老师她是无所谓,但不要和亲戚同一级啦。前世和苏建芬连在一起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已经够不幸,今生不要再加个潜小芬啦。

    “小麦,”潜丽琴叫了叫愣愣的潜小麦:“小芬是你小舅的女儿,比你大两岁,就是对屋那个长辫子的女孩子。有她和你同一级,你会有伴点。要好好和她相处,知道吗?”

    小麦一脸冏相,哭笑不得,埋在碗后面只得乖乖点头。哎,自己能不点头吗。

第一卷 010裹脚布

    就着煤油灯的昏暗光线,一家人收拾完家务洗洗就上chuang睡了。虽然时值夏末,天气还挺炎热,好在双层的四合院设计颇为合理,通风结构良好,院内地下还有连通里外屋的水沟,倒也阴凉。农户人家白天忙活了一天,没什么娱乐,倒不如早早上chuang睡了。

    潜小海这厮白天睡过了,这会儿还不困,东摸摸西爬爬,就是不肯老实。潜丽琴不时训他几句,一边又跟杨勇唠叨起小麦上学的事情。譬如,去年某某儿子的代培费是多少,学费是多少,不知道小麦学习跟不跟得上之类的。杨勇老脾气,不时应上几句,基本上都是潜丽琴在唱单簧。

    里间床上的潜小麦也毫无睡意,睁着眼睛,满目所及都是黑洞洞的,木格子窗户隐约透进了一抹光线。南江村电倒是通上的,只不过不知为啥,老是掉链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年能真正亮上电灯的日子还真不多。农户人家倒没什么电器,也心疼电费,倒也不觉得不方便就是了。

    今晚的潜小麦没了听墙角的兴趣,脑子里打转的都是二姨夫苏家如的身影。

    原本还希翼今生情况能有所不同,但这个愿望在潜丽琴指着苏家如说“这是二姨夫”时就打破了。基于今天傍晚的这一番对话,看来情况还是跟前世一个样。墨菲定律真是无所不在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要论这潜家与二女婿苏家如的关系,那真是有如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让潜小麦讨厌,又让潜小麦无奈。想起这种种,那是揪心地疼,潜小麦恨不得捶着床板喊几声冤孽。

    据说,潜家太公太婆在世时,大伯公潜永理育养了两个儿子,爷爷潜锡理育养了四个女儿。听大人们说,其实潜小麦曾经有过一个亲舅舅的,比母亲潜丽琴大几岁,只可惜不满三岁就夭折了。潜家爷爷奶奶一下憔悴了好几岁,此后就再没有生养过儿子。

    农村人大多重男轻女,潜家太公太婆也不例外。自此,好田好地任大伯公家先挑,银饰铜板也只往大伯公家流。潜家爷爷奶奶的郁闷是显而易见的。

    多年媳妇熬成婆,等到潜家奶奶自己当家作主之日,老两口在四个女儿潜丽英、潜丽菊、潜丽琴、潜丽华中仔细观察了一番,挑了最满意的二女儿潜丽菊,决定将她留在家里招婿。

    恰巧那时村中有个孤儿苏家如,无爹无娘,吃了上顿没下顿。旁支亲戚见潜家有心招婿,搓合搓合这事竟也成了。

    话说,这苏家如自幼孤苦无依,吃百家饭长大,倒也是个会说话会看眼色行事的人。潜家奶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生怕村里人闲话,好衣好食地款待着,并不让他干活。

    但这看在潜家爷爷的眼里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油嘴滑舌,不务农活。本想自己在外村教书,招个年轻的劳力回家。没成想招回来竟成了好吃好喝供着的祖宗了。看着自己另外两个小女儿上山打柴下山种田,潜家爷爷对苏家如很是不满。终于,在苏家如带着本村大群大群的小伙子男人到家里流连耍玩时,不满升到了极点。怕两个未嫁的小女儿吃亏,潜家爷爷提出了重新招婿。当时苏家如潜丽菊已有一女两男。潜家奶奶很不赞同,潜丽菊要死要活哭闹,事情闹得纷纷扬扬。最终无奈于潜家爷爷的坚决,议定重新给苏家如潜丽菊打一套全新家具,并支付200元钱,让他们搬回村西苏家单独过日子。

    潜小麦不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200元钱是个什么概念,听大人们说当时在农家是个挺天文的数字了。钱是分期付的,但至此潜家爷爷奶奶也就成了苏家如的提款机。

    重新招婿的任务就落到了年龄最合适的潜丽琴身上。老两口对这个女儿并不是很满意,小时候患有肝炎,面黄肌瘦,身子骨一直很弱。这两年虽然好了点,却总觉得不太称心。至于小女儿潜丽娥,年纪还太小。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就在这当口,杨勇撞了上来。

    彼时,杨勇是修筑通往南江乡柏油路的劳工,正好修至南江村附近。经包工头介绍认识了潜丽琴,没想到两人竟一拍即合,自此他就在南江乡驻了下来。

    历史总是狗血地相似。杨勇潜丽琴头两胎都是女娃,此时,苏家如潜丽菊赶在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施前已有三男两女。潜家爷爷奶奶对杨勇潜丽琴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不能不说,这就是潜小海出生、潜家小妹崔玲玲被弃的原因背景。

    想起前生苏家如潜丽菊与父亲的种种纠结,想起苏家子女嫉恨排斥的目光,潜小麦无比郁闷。爹啊,为毛,你为毛要到这个山沟沟里来,为毛要在这趟浑水里参一脚?

    若说地理位置,南江距离金田县城、华阳市区分别都要两个小时的车程,而罗店距离华阳市区仅需半个小时。若说家底,潜家只有三分薄田,半个四合院,潜家奶奶身体不好不说,还摊上苏家这么一烂摊子。罗店有田有地,杨家爷爷奶奶都相当健康,兄妹五男二女供着一点都不吃力。在罗店,杨勇更没有生子压力,哪怕就要个独生女也没人会说什么。而今落得个抛弃亲生女儿的罪名。为毛,为毛啊。甭跟人说,是爱情。LOVE,那东西在农村特奢侈,咱消费不起。

    所以,前世今生两辈子,潜小麦还是搞不懂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至于这些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她更没兴趣去翻。已然之事无需悔,未然之事不需惧。自己关起门来,一家人快快乐乐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其他的管他呢,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呗。

第一卷 011准备

    既然已经有消息了,马上要开学,那就得着手准备了。

    第二天,处理完家务。潜丽琴从箱底翻出几块布,又从抽屉里平时用剩的布头中挑了些大块结实的,红蓝黄绿在缝纫机上拼凑了大半天,又在里面加了层厚实的卡叽布做衬里,加上两根手提带,一个结实兼具美观的拼布书包就完成了。

    潜小麦是真的很喜欢,相较于现代商城中五花八门的书包,这个拼布书包是潜丽琴耐心地一针一线亲手做出来的,凝聚着母爱,也凝聚着母亲对孩子的希翼。潜小麦真的很开心,原来细心观察之下,母亲也是这么无微不至地爱自己呢。

    心里一开心就不再似以前那么拘谨,眼见还有布余下,小麦情不自禁向潜丽琴表示:“妈妈,再给我做个小的手提袋吧。只要小小的就好。”

    “干什么用呢?”潜丽琴问。其实她的心里也很高兴。女儿回来一个星期多了,终于叫自己妈妈了,态度关系也亲密多了。

    “我想用瓶子带些开水去学校喝,用小袋子提着去。”

    潜丽琴觉得小麦说得有道理,南江学校似乎还没有学生带水上学喝,常买得起汽水饮料的孩子不多,大部分孩子课间渴了或玩得热了,就跑到学校自来水龙头下张嘴咕咚咕咚地喝。农家人少讲究,但生水喝多了毕竟不好,便点头答应了。

    中午,杨勇回家吃饭。小麦便央了他把房间里的老木桌搬到大天井里,又进进出出拿了肥皂、板刷、抹布、脸盆、水和小板凳。拉出抽屉,站在小板凳上把老木桌用水冲湿了,打上肥皂用板刷使劲地刷,完了用抹布擦掉,冲了水,又重新打上肥皂。洗洗刷刷,进进出出,动静搞得挺大,把院子里的潜小军、潜小芬、潜小艺、潜小海也吸引了过来。潜小麦用金田话和他们打了招呼,大家很快就说说笑笑熟成一团了。

    潜小军年龄最大,身强力壮,便帮这个刚回来的堂妹打起水来。潜小芬也转身进了家,拿了个板刷出来帮忙。

    潜小军、潜小芬、潜小艺都是左手屋大伯公的孙子。

    潜小军是大舅的小儿子,这个学期要念初二了。大舅潜松玉还有一个大儿子潜小标,初中毕业去了温州工厂打工。大舅自己做竹篾活儿,有时到客户家里做,平时也揽了活儿在四合院的堂屋里做,有了成品也摆放在那儿,南江村人有这方面需要大都熟门熟路找过来。除了逢年过节要用堂屋祭祀,平时这堂屋便就是大舅的工作室了。大舅妈黄雪萍是本村人士,平时就在家干农活,赶上过集就摆个小摊卖点烧饼油条。

    潜小芬、潜小艺是小舅的儿女,潜小芬比小麦大两岁,据昨晚的消息,要留级和小麦一起念一年级了。潜小艺则大潜小海一岁,鼻子底下有块扁长的胎记,有个形象的小绰号叫“日本军官”,挺像也挺逗的。至于小舅潜松友原本是个打工仔,后来结识了龙泉的小舅妈李爱珠。成亲后就在小舅妈娘家的邻县庆元山里种香菇。夫妻俩不太在家。平时一双儿女就托给孩子奶奶照顾。

    孩子奶奶的名字很奇怪。村人叫她“蓝妹儿”,潜家爷爷奶奶叫她“蓝妹嫂”,杨勇潜丽琴叫她“蓝妹婶”,小麦小海叫她“蓝妹婆”。小麦不知道这名字到底怎么写,是“妹儿”“媚儿”“梅儿”还麦“玫儿”呢。貌似这名字在农村蛮普遍的,村西就有一个王妹儿。小麦想,这大概就跟鲁迅笔下的阿Q差不多吧,到底是“阿贵”还是“阿鬼”,谁都说不清楚。老太太虔心向佛,平时在家帮儿子带带小孩,没事的时候就焚香念经,自己礼佛要用,也兼卖给别人用。

    昨晚潜丽琴叮嘱小麦要和他们好好相处,这个小麦倒是不担心,大伙儿年纪差不多应该能玩到一块儿的。

    没多久,嘻嘻哈哈中,大家就把桌子抽屉刷干净了。没成想,这洗干净的桌子竟还挺新的。大家都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原来潜家爷爷见几个小鬼头干得这么起劲儿,一问之下,得知小麦这是为了开学所做的准备。便给了小军和小芬两支铅笔和橡皮。潜小麦的要多些,除了铅笔橡皮,还有个印着花仙子图案的铁铅笔盒。此外还得到了一瓶油漆,是杂货店做橱柜时剩下的。等桌子晒干了,杨勇就帮着小麦把油漆涂上了。檀紫色的,小麦很喜欢。眼睛碌碌满屋子转,最后还霸占了杨勇潜丽琴房中最好的一把带靠背的椅子,急急搬回自己的小窝。惹得杨勇潜丽琴哭笑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