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小麦加油(解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汛笕艘丫磐盼ё帕礁鲂∽孀谄咦彀松辔士恕:冒胩欤糯涌奚チ肆车男孩嘴里问出情况。

    原来,两个小鬼都得到了新玩具,正处于新鲜兴奋期,都想发挥比较一下新玩具的威力,于是便纠集了一群小伙伴玩官兵捉鬼子。可问题来了,甭看小P孩们少不更事的,正义感荣誉感可强烈着呢。游戏都想玩,却死活谁都不愿做鬼子。到最后,潜小海等人不耐烦了,一致指定要求潜小艺做日本鬼子,至于理由,潜小海的原话是:“你鼻子底下有块黑色胎记,电影里日本鬼子都有。所以你就是日本鬼子。”这话可触到潜小艺的痛处了,怒火攻心,扑上来揪住潜小海,小拳头直愣愣就招呼了过来。潜小海也不逊让,手脚并用,一腿就踹上他的小肚子。几招下来,未见输赢。这不,两人都挂着彩回家哭诉搬救兵了。

    潜家奶奶好不容易止住宝贝孙子的水龙头,慢慢协调起两个小表兄弟的矛盾:“两兄弟为什么不轮流起来玩呢?这一次小艺做日本军官,小海做解放军;下一次就由小海做日本军官,小艺做解放军啊。”

    哪知,这个貌似公平的建议立马遭到了两个小祖宗一致的摇头否定,异口同声道:“不要,日本军官是大大的坏人。”

    看,中国的电影宣传是多么地成功。蓝妹儿又心疼又无奈,只得拉开嗓门抓汉丁。可惜晚了一步,潜小军、潜小芬都早早吃完中饭出去玩了,是以侦探的目光绕来绕去,最后绕到了潜小麦的身上。

    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罢了罢了,自己就英勇挺身无聊一回吧。潜小麦拍拍胸脯,很是义气地道:“我来做大恶不赦的日本军官,你们滴,都去做解放军。”

    两个小祖宗变脸比翻书还快,立马破涕为笑了,周遭的大人也吁了一口气。潜小海这厮还突然想起什么,大叫:“姐姐,等一下,我去拿解放军的帽子。”

    咚咚咚跑进房去,咚咚咚又跑出来,上气不接下气,除了帽子,手上还多了他的御用小木剑。左手屋潜小艺登场时,也是全身武装得像个圣斗士。两人熟门熟路躲到了四合院的隐蔽处,兀自高声宣布“战争”开始:“人间大炮,一级准备。”

    嘎嘎,人民武装好可怕!这咋都变成精装备的解放军打击报复手无寸铁的日本鬼子了呢?

    唯有妹妹崔玲玲还依在潜小麦身边,羡慕地打量着两个自以为埋伏得天衣无缝、正积极准备歼敌的小解放军。潜小麦不禁逗逗她:“你怎么不去隐藏起来呢?莫非要和姐姐站成一条战线。”

    小家伙的小脑袋立刻摇得地动山摇。看来榄橄绿的魅力真是老少通吃、法力无边啊。于是转过身去,故意拉高了音调夸张地催促:“快去躲起来,被姐姐抓到的话,可要大—刑—伺—候哦。”

    小家伙最终还是犹犹豫豫、一步三回头抛下了潜小麦,跑去小心翼翼躲在了柴堆后面。最后,孤立无援的皇军,在绕四合院佯搜了几圈后,无聊得仰天长叹,决定偷懒写份假报告应付应付上司算了。遂转身回屋念书去了,留得一地小解放军守株待兔、望眼欲穿……

第一卷 070取名

    晚上,潜小麦画完当天的素描作业,准备出去洗手。瞥见外间父母亲正靠着枕头翻字典。不由好奇问了句:“名字取好了吗?叫什么?”

    杨勇顾自继续翻字典,是潜丽琴答的话:“没呢,都不知道该取什么才好听。”

    哦。潜小麦听了一下子来了兴致,也不出去洗手了,扯过茶几上的湿手巾狠狠擦了几下,唤了里间崔玲玲出来,两人爬上阔大的花床,一家人盖着棉被开起了卧谈会。

    杨勇温和地问了问:“玲玲,你喜欢什么样的新名字呢?”

    崔玲玲睁着她那圆圆的大眼睛,一脸事不关已地玩着小手丫,慢吞吞回答:“跟姐姐一样的。”

    难得有人欣赏自己的大作,杨勇马上变得神采奕奕:“姐姐的好听吧。那是爸爸取的,现在爸爸也给你取个,保证比姐姐的还好听。”

    崔玲玲信任地点了点头儿。也许这就是血缘吧,短暂的陌生和不安后,总是很容易就能彼此无条件地信任与关心。

    一旁的潜丽琴却很不给面子地嗔笑开了:“你能想出什么好名字来。‘小麦’是因为喜欢吃面,这次你别到时候给我整出个‘小稻’‘小果’‘小花’‘小草’的。”

    “还有‘小牛’‘小羊’‘小鸡’‘小兔’。”潜小海有样学样,故作聪明地抢先说道。

    有了帮凶,潜丽琴得意地笑咧了嘴:“怎么样,你儿子都不挺你。”

    杨勇却不置可否挑了挑眉:“你那什么想象力,要说喜欢的东西,最起码我会选山楂。”

    汗!崔玲玲一头雾水,潜小麦内牛满面,忙撇开了闲扯:“爸爸,有什么满意的么?”

    杨勇皱了皱眉头,换了个姿势,道:“没有。这‘潜’姓太难搭配了。又得跟左手屋一样以‘小’开头,又俗又土,很容易和村里人重名。”

    “那你的标准是什么呢?”

    杨勇却牛头不对马嘴漫不经心抛了个答案过来:“我准备给你们三姐弟凑齐个海陆空,这次该轮到天上了。这天上嘛,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

    ORZ。潜小麦望着床顶的雕花直翻白眼,自动屏蔽掉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还没等她再发问,潜丽琴先耐不住,一把抓过杨勇手中的字典,示范了几下,递给崔玲玲,说:“你爸想不出啥好东西来,你的名字还是让你自己决定吧。看你手气了,翻到哪一页,就用那一页的第一个字。”

    崔玲玲傻愣愣地接过来,在众人关切的注目下依言翻了起来。

    第一次:*页,“小蝉”;杨勇挥挥手表示不要。

    第二次:538页,“小芍”;潜丽琴:“不行,一听就是个做饭的。”

    第三次,466页,“小公”;潜小海第一个笑开了:“小公公、小蜈蚣。”

    第四次,608页,“小驮”;切,还“韦驮”呢。

    ……

    看那四人玩得不亦乐乎,潜小麦真真无语了。该不会当初自己的名字,就是在这样玩笑的氛围中定下的吧?为了妹妹不至于步自己之后背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过一辈子,潜小麦决定,要及时踩住这刹车。忙挥挥手让她们停下:“我有个主意,妹妹是初夏生的,何不以花为名呢?……”

    潜小海第一个积极响应,热烈地表态:“我喜欢牵牛花。”

    潜丽琴斟酌了下,倒也点了点头:“也可以,女孩子以花为名,漂亮喜气。像我们村的红梅啦、秋菊啦、仙竹啦、红花啦、春花啦、如花啦……”

    “停停停”杨勇立马打手势制止:“那么俗的名字,也不怕以后让女婿笑话。”

    汗!老爸你想得可真长远。潜丽琴不满了:“这不都这样取的嘛,老人们说了,只有大方喜气的名字,女孩子才会有福气。”

    杨勇信手拈了个例子辩驳:“那也得取个清新文雅点的啊,像我们家新莲和水莲多好听。”

    咋又离题跑到三千里外了呢。不等潜丽琴继续反击,潜小麦抢先夺过话语权,道:“叫小茉吧——潜小茉。妹妹是初夏生的,那时候茉莉花开了,那香味好好闻哦,广播里唱的歌儿也好好听哦。”

    杨勇听了精神一振,忙坐直了身子翻字典。好不容易翻到了,便放声读出来:“茉莉,常绿攀援灌木。花名也叫茉莉,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质朴、玲珑、迷人。”杨勇越念越快,罢了,乐不可吱地拍着大腿大声叫好:“这个合我意,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全说出来了。”

    潜丽琴也接过来看了看,又是一顿奚落:“你刚刚不是还想取个光芒万丈高高在天的东西么?”

    杨勇嘿嘿笑了几声,打起了马虎眼儿;“这个好这个好,真正女孩子家的名字。”

    打铁得趁热,见父母亲都没有异议,潜小麦忙问了问崔玲玲:“小茉,潜小茉,这个名字你喜欢吗?”说完,还轻轻哼了一段《茉莉花》给她听。

    潜小茉毫无异议,满眼天真地点了点头:“姐姐起的,我都喜欢。”

    好妹子,这么挺我。想着以后妹妹就要顶着自己取的名字过一辈子,真的好有成就感。潜小麦一时得意忘形,扬手狠狠拍了拍床板:“成交!就这么定了!”

    咝!手好疼!

    我的妹妹啊,姐姐愿你永远如那文人墨客笔下美好的茉莉花。有着雪一样的洁白心径,月一样的清凉呼吸,星一样的拂亮神韵,那琼珠润泽如铃般的蓓蕾啊,带给你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第一卷 071黄金搭档

    潜小茉的户口办理得非常迅速,乡干部们眼巴巴急着赶回家过年,一路绿灯三两下就给办妥了。而随着打工人员的集体返家,村子里人头攒动、八卦迭出,潜家那点事也就成了陈芝麻烂谷子。

    杨勇吁了口气后,扛着锄头像个土皇帝,田间地头细细巡过一遍,推出带杠的大自行车,架上两个箩筐,决定趁空闲先把家里的桔子淘掉一部分。南江村一带桔子是较为普遍的水果,却也非每家每户都有。批发虽然便捷快速,价格却总往往被压得很低很被动,是以,杨勇每年都是自己分批次在南江乡和华阳市等地淘弄。

    潜小麦见状,积极表示自己也要出货。杨勇却摇了摇头,不太赞同:“听你妈说,你以前挑东西卖是藏了目的的。现在外面冷,小茉也回来了,你还干嘛要去?”

    潜小麦嬉皮笑脸,软缠硬磨:“谁会嫌钱多啊,革命远未成功呢。”总不能说,她怕死外行专家潜家爷爷的做菜辅导与唠叨了吧。比起那两样身心荼毒,自己宁可出去挑战凛冽的冬风。

    潜小麦的解禁出门,羡煞了被潜家爷爷圈禁在怀里的潜小海,两只眼睛可怜巴巴羡慕着往篮子里装货的潜小麦,稍一分神就被潜家爷爷吃了个爆粟子:“听仔细了,我讲到潜家在南江的第三代祖先了,等下复述不出,你中饭甭吃了。”

    哎!又风光又可怜的长孙啊。潜小麦不忍,也笑笑假慈悲了几句:“小海,你要认真听爷爷讲课,一个有很好教养的孩子总是很努力学习的。好好加油哦,姐姐回来再陪你玩。”潜家爷爷对潜小麦的说辞很赞同很满意,扳正了潜小海的脑袋,继续细细讲述潜家历史。

    直到憋气走出好远,潜小麦才肆无忌惮放怀大笑。这阵子家里气氛不好,好久没有这么开怀大笑了,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日出啊,不由撑起两腰阴阳怪气夸张地多笑了几声。嘎嘎,自家爷爷很认同的那句话,正版可是丑小鸭妈妈说的哦,原话是“一只有很好教养的鸭子总是把腿摆开的。”哈哈,瞧自己多天才多活学活用,祖孙两个一起忽悠了。

    搞得一旁的杨勇莫名其妙:“怎么了?笑得这么奇怪?”

    潜小麦忙清清喉咙,一本正经地道:“小海好可怜哦,被爷爷逮住在家学潜家族谱呢。”

    今天杨勇反其道而行,走卖的路线并非潜小麦以前常走的公路,而是推了自行车过了秋泾桥,沿曲折坎坷的山路向松树岭方向走去。潜小麦亦步亦趋地跟着,每进了一个小村落,不用父亲张嘴叫卖,自动自发抢先拉开训练有素的嗓门喊开了:“卖桔子哎……又甜又大的桔子哎……换钱又换米哎……”

    临近年关,大伙儿用钱都比平时大方了许多。家里没桔子的人家也都出来给孩子称了几斤皮相较差的解解馋,又挑了几斤皮相较好的准备放着正月里装果盘待客。潜小麦招徕村人,杨勇装袋过秤,父女两人分工协作配合得很是默契。

    有认识的中年男人过来分了支烟,买了几斤桔子,又在篮子里挑了几样日用品,跟杨勇两人吞云吐雾寒暄了几句,打趣道:“你们父女俩好搭档啊,瞧你女儿叫卖得一板一眼的,你家杂货店以后不愁缺小工了。”

    这次,杨勇倒没谦虚,与有荣焉地点头应下了:“那是,我这女儿像我,够机灵,是个黄金搭档啊。”两人玩笑了一阵,末了杨勇问他:“最近你们村可有人要办喜事?”

    那人略一思索,详细地回道:“我收到了请帖,松树岭王家小儿子明年正月初九要娶媳妇,你过去看看吧,他们家没桔子,没准会需要成批桔子装袋做回礼呢。另外,还听说横峰何家过几天盖房子上梁,你不怕路远,也可以过去看看。”

    谢过那男子,父女俩又推着自行车向大山深处启程了。

    冬天的大山仿佛进入了冬眠期,越往里越是人迹寥寥、悄无声息,只听得风吹过掀起落叶的沙沙声,潜小麦却喜欢得很,觉得心灵都安静沉淀了下来。小路边长着她不知名的树,现在都光秃秃没有了叶子,稀疏的枝丫,映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很有一种别致的美。

    一段无人的拐弯处,潜小麦轻轻地开口说:“爸爸,这次山顶的事情苏家如挑拨离间被我听到了。”

    “哦,”杨勇不作多谈,扯扯嘴角,只淡淡吩咐:“没证据别乱说,知道吗?以后离他们家远点,这些事都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爸爸只要你们姐弟几个好就行了。”

    “要不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终于还是问出了这个在脑海里千回百转上蹦下跳了无数次的问题。

    杨勇轻轻摇了摇头,严肃地道:“你别乱闯祸啊。对敌人最大的报复打击,就是咱们要生活得比敌人更幸福。农村的事情很繁琐,没完没了,甚至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你要件件去计较,就身心俱惫、永无宁日了。”

    嘎嘎,上纲上线了,还分敌我了呢。“坚决执行爸爸的伟大决定。”

    扮了个鬼脸,潜小麦趁机提出个要求:“爸爸,你给我做个带锁的箱子吧。我淘到了几个宝贝,想锁起来藏好。”

    “没问题。”杨勇很爽快地答应了:“现在家里木头多的是。不过,你能有什么宝贝?”

    提到这个,潜小麦不免有几分得意,神秘兮兮地道:“就告诉你一个人哦。最棒的是一个青瓷挂盘。那家人不识货,糟蹋它做小狗狗的饭碗,我用一包酸梅粉从小孩子手里换来的。”

    杨勇不以为意,被呵呵逗笑了“你怎么知道那东西值钱?真正的古董只有专家才能鉴定,平常人得到的概率是大海捞针、天上掉馅饼……没准还是你亏了呢……你就为这个星期天去挑篮子的啊?”

    “也不全是啦,但总得要加点附加值吧。要不这几毛几毛的,我冷风吹得多冤啊。”转过脸来,却瞥见杨勇一脸憋笑,不由气道:“不要笑啦,不要小瞧我,再孬的人也是有点生存本领的,好不?”

    “好好好,不笑了,不小瞧你了,回去就给你做箱子。”……

第一卷 072大菜

    传统生活中有一个充满意境的词叫作“炊烟袅袅”,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灶头。在这里,有一种温暖是刻骨铭心的。

    腊月二十二潜家做豆腐,杨勇一大早磨完豆,就匆匆出去给邻村几户要宴酒的人家送桔子了。潜小麦没有跟去,因为她要留在家里烧火。

    小厨房里摆了大小高矮好几个木桶、塑料桶,一大堆做豆腐的工具把原本不大的空间挤了个水泄不通。前两天,左手屋做豆腐,潜丽琴分别都过去帮忙了。是以,今天两个舅妈也都过来帮忙。连同潜家爷爷奶奶的份儿,潜丽琴今天整整要手工做完三个豆腐,这也意味着将会非常非常忙碌。

    此刻,三口锅齐烧,灶上的锅里已经嘟噜噜翻滚了,雾气和着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两个舅妈合力把滚烫的豆浆倒进大木桶,潜丽琴手持卤液,正准备点卤。

    透过氤氲的热气,潜小麦眼睛睁得老大,一眨不眨地盯着潜丽琴的动作。只见母亲拿着葫芦瓢不紧不慢地转动着,把卤水一次次一点点匀入豆浆。起先豆浆慢慢成了羽毛一样的棉絮,然后慢慢聚拢成了云朵一样的棉花,最后合成了一床棉被,密密实实沉入缸底。整个过程不过一刻钟而已,与其说是“卤水点豆腐”,潜小麦更喜欢比喻成“昙花一现”。

    这么深刻关注自然是有原因的。潜小麦在第一时间挖到了几铲热腾腾的豆腐脑,伴上小葱酱油,兴冲冲端到了灶前的炉膛边。柴火噼哩啪啦中,红红火光映照出两张垂涎欲滴的小脸儿。

    小家伙们吃得很满足,却不约而同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灶里的。没错,他们之所以坐在灶前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千万别误会是来帮忙的。因为今天烧的柴都是杨勇事先收拾好的木排,是以潜小麦一人烧三口锅,还行有余力做点副业。这不,火钳上搭着擀好的面皮,火堆下的灰里埋着蕃薯和芋艿,正慢慢溢出香味儿,惹得两个小毛孩直咽口水。

    待得他们每人一碗豆腐脑下肚,潜小麦已经利落收拾好微焦的面皮与芋艿放在灶台上。又是一阵秋风扫落叶,吃了个一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