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世子妃_至尊宝儿-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说,她连皇帝都见过。看皇帝的时候也是大喇喇的,怎么就不能正大光明的打量一个知府了?

    此时听到“升堂”是声音,又听到越行越近的脚步声,孟灵湘到底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偷抬起了眼帘。

    只见这一身官服的杨知府大概四十出头,相貌也算堂堂,肃着脸的时候带着为官多年的威严。

    不过比起御国大将军来,这种威严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听说大周朝对于官员的选拔,不仅要看文才,还要看相貌,太丑的人纵然才学再好也入不了仕途。看来果然如此!

    孟灵湘又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御国大将军沾满络腮胡的脸。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这个时代的父亲真实相貌如何,应该也不会太丑吧!

    在众衙役“威武——”的低喝声中,孟灵湘有些魂游天外。

    “堂下站的,可是苦主,受害人孟林的胞妹——孟瑶?”直到安坐在桌案后的杨知府沉声询问,孟灵湘才回过神来。

    对于“孟瑶”这个名字,她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正是!”她收敛心神,对杨知府行了一个礼。

    上座的杨知府看着孟灵湘,却有些疑惑。据说那孟林虽然才学过人,却是个其貌不扬的瘦小青年,怎么会有这么个姿容出众的妹子?

    不过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疑惑表现出来,只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陪立在孟灵湘身旁的皇甫霆和皇甫齐。

    “给两位皇甫公子上座!”杨知府在杨州任职多年,不会不知道皇甫家族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怎么敢让皇甫家的公子站着。

    师爷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不好越蛆代庖而已。闻言立刻吩咐衙役。“看看,给两位公子看座!”

    衙役赶紧从后堂被太师椅搬了过来。

    皇甫齐看了看皇甫霆,后者看着光溜溜的太师椅,低声说了句:“去那坐垫过来!”

    杨知府和师爷都是一愣。皇甫家的子弟无不武功高强,纵然的大雪天坐在冰山也面不改色的人,现在虽说入秋了,可天气也还不冷,怎么皇甫少主居然要坐垫?

    虽然疑惑,可还是吩咐衙役照办。

    衙役拿来两张深红色团花纹靠背坐垫,妥妥帖帖地铺在太师椅上。

    皇甫霆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深色的帕子铺在坐垫上,这才对一旁也有些愕然的孟灵湘说道:“坐下吧!”

    原来,原来皇甫少主这坐垫是给孟姑娘拿的吗?

卷一 第二百零六章 突然

    杨知府和师爷对视了一样,均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慎重。看来皇甫少主对这位孟姑娘很是看重,那么这个案子他们就不得不慎重了。

    难怪啊难怪!难怪皇甫家族的护卫会帮助衙役和捕快们剿灭土匪,难怪皇甫家族会暗中干预这个案子,原来就是因为皇甫少主看中孟姑娘啊!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看来想来对女子不假辞色的皇甫少主,是对这位孟姑娘有了些别的想法了!

    这也难怪,这孟姑娘容貌出众,有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很容易引起男子的怜爱之心啊!

    杨知府深深看了孟灵湘一眼,觉得自己想通了关键。

    他轻咳了一声:“师爷考虑不周,如何只让人搬了两张椅子?”

    皇甫少主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孟姑娘,难道杨知府还敢让他真的站着吗?

    师爷愣怔了一下,心说:不是您让我给两位皇甫公子看坐的吗?可没说给孟姑娘也搬张椅子啊!而且,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那个苦主上堂的时候是有座位的呢!

    可有皇甫家的公子陪着,没见过也不代表不可以!

    师爷吃了个哑巴亏,只得虎着脸让衙役再去搬椅子过来。

    等到皇甫家的两位公子和孟灵湘都坐下,杨知府才沉声说了句:“苦主已到,把人犯带上来!”

    *

    府衙大牢里,榆阳县令、段家父子以及徐氏被关押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们根本不可能洗澡,更加上吃喝拉撒都在一间牢房里。

    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同时,身上也带着一股难闻的臭味。

    他们不知道哪天是开堂的日子,在提心吊胆之余浑浑噩噩过了三天,衙役除了每天定时送饭,多余的一句话都不说。

    此时看到衙役过来打开牢门上的铁锁,段天明突然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出来出来,大人升堂了!”衙役呼喝着,像驱赶动物般驱赶牢房里的人。

    段天明缩在最后面。他不想出去,怕自己这一次出去就再也没有命回来。

    衙役哪里容得他躲闪,一伸手提着他的衣襟就把他从牢房里扯了出来。“不想吃苦头就乖乖的!”

    衙役笑得阴恻恻的,这笑容更是让众人心惊胆战。

    榆阳县令还想摆一下官腔,却被衙役推了一下。“快走快走,大人在前面等着呢!别磨磨蹭蹭的!”

    被赶鸭。子般从牢房里刚出来后,衙役压着他们经过甬道上了阶梯。

    这时,段天明看到一边的甬道里也有人被押了出来。

    定睛一看,那人正是土匪首领。

    这土匪首领看起来这几天过的不错,不仅没有像段家父子想象的那样被严刑逼供,反而看起来比上次见面还胖了些。显然这些日子他过得比段家人滋润多了!

    土匪首领自从入了那一行就想到了有今天。在他的寨子被皇甫家的护卫带着衙役、捕快剿灭后,他就没想过自己能活着。

    生死都不在乎的人,自然比段家父子这种提心吊胆的人过得好。

    他被衙役押出来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走在前面的段洪涛。

    这两人是老乡,虽说一个是官一个是匪,但也曾经合作过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情。

    两人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下见面,都不由得站住了脚步,互相看着彼此。

    土匪首领扯着嘴角对段洪涛笑了笑,然后不理会后者的惊讶,在衙役的押送下走出了大牢。

    两人的眼神交流落在了段天明的眼中,他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心里有了个主意。

    等看到父亲被衙役押出去后,他凑上去小声对徐氏和榆阳县令说了几句话。

    徐氏和榆阳县令均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段天明。

    段天明低下头,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眼神,只凄凉地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了!母亲和外祖父好好想想!”

    “说什么呢?谁让你们说话了?”衙役叱喝了一声,不等徐氏和榆阳县令做出什么反应,就用力把他们推了出去。

    段天明走在最后,乍然从黑暗的牢房里走到阳光下,他不由得用手挡住眼睛,抬头看着天空。

    他对自己说:我还年轻!我还有大好年华,我不能死,我也不想死!

    *

    自从杨知府吩咐衙役去牢房提人犯后,大堂里就再没有人说话。

    直到听到一阵脚步声伴随着锁镣声由远而近地传来。

    是人犯到了!

    孟灵湘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可还没等她看到人犯,就听到有衙役小跑着穿过大堂外的院子跑来进来,嘴里喊着:“大人,大人——”

    杨知府皱了皱眉。“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衙役赶紧收住了脚步,改小跑为快步,迈进大堂中。“大人,骁勇将军到了!”

    “你说什么?”杨知府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从桌案后站了起来。“你说骁勇将军到了?”

    骁勇将军在福建一带驻防,剿灭倭寇,虽说兼管着江南地区的防务,可从来不插手官府之事。

    此次,他是为何而来?难道也是为了孟林遇害一事?

    那个孟林不是个没有根基的外乡人吗?怎么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百姓们在府衙外声援她,皇甫家的两位公子亲自陪她上堂,现在连骁勇将军都来了。

    孟林,到底是什么来头?

    杨知府有些不淡定了!他再次深深看了孟灵湘一眼,迅速从桌案走绕了出来,准备前去迎接骁勇将军。

    虽说文武有别,但骁勇将军的官阶比杨知府高了好几级,他不得不去迎接。

    皇甫霆也皇甫齐也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个骁勇将军怎么会突然到了杨州,而且还是在今天这个上堂的日子驾临府衙。要说是巧合,他们是不怎么相信的?

    难道骁勇将军也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皇甫霆疑惑地看向孟灵湘,却见她的脸色变得很是古怪,还一副坐立不安随时想要逃跑的样子。

    孟灵湘当然不安了!她知道骁勇将军是御国大将军的老部下,每三年一次回京述职是时候都要在御国将军府住上几天,肯定是见过孟灵湘的。

    虽说多年不见,可军人的眼睛可不比常人,要是把她认出怎么办?

    现在逃还来不来得及?

    哎呀,真是要命了!

卷一 第二百零七章 推 罪1

    骁勇将军四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便服的他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将领,脸庞白皙、长相儒雅的他横看竖看都像是读书人,只有那双略微细长的眼睛中偶尔闪过的摄人光彩,能让人体内到那种杀过人、见过血的铁血和冷漠。

    孟灵湘接受了原主的一部分记忆,虽然如蒙着一层雾般朦朦胧胧的、不太真切,可对了对御国将军府的一众人等外,对这位骁勇将军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记忆中,这位骁勇将军姓靳,单名威;是长白山一带的人士。而长白山自古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聚居群,部族之间的冲突不断。靳威的父母就是在一场动。乱中死去了。那是的靳威十四五岁的年龄,恰逢御国大将军奉命前去平乱,他就只愿当兵入了武。

    军户是大周的一种特殊的户籍制度,但凡家中有人当兵,直系亲属全部都没入军户之中。军户不同于良民、贱民的户籍。

    军户的社会地位与良民差不多,却和贱民一样不可以随意转籍,除非为国家建立过莫大的功勋,否则势必要整个户籍中五代之中都在没有军人才能转为良民。

    这个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孟灵湘莫名来到这个朝代后才知道的,更知道这是皇朝为了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个制度。

    当时的靳威父母已经去世,户籍上只有他一人,所以没入军户的也就只有他一个。十四五岁的年龄,对于孟灵湘的前世来说,这样的年龄还是个刚刚上初中的孩子。

    可古代因为社会生产生平已经医疗水平还不发达,所以人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是以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被当成大人来看待,结婚生子、或是出外谋生的大有人在。

    在孟大将军的军队中,别是是十四五的,就是十二三的娃娃兵也不是没有,所以当时的靳威并没有引起他的过多关注。

    随后的四五年时间里,靳威慢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脱颖而出,凭着他在战场上的凶狠以及一个即使在最危急时刻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一个普通兵士一步步升迁,成为伍长、十夫长、百夫长……最后得到孟大将军的赏识和提携,成为了现在的骁勇将军。

    靳威感念孟大将军的知遇之恩,即使一方大员,也会在每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职中亲自去拜访孟大将军,在御国将军府住上十天半个月。简直就是把御国将军府当成了他再京城的家。

    在孟灵湘的记忆中,这位虽说长相儒雅,但不苟言笑的骁勇将军对她还是不错的,常常给她买这买那,在她的面前就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亲切叔叔。

    可惜那时候的孟灵湘是个痴儿,高兴的时候就傻笑,不高兴是时候哭闹,常常让骁勇将军无奈叹气。

    当然,这些都是原主留给孟灵湘的记忆。自从这具身体被换了“芯”后,孟灵湘还从来没有见过骁勇将军。

    此时要躲已经是来不及了,她只能寄希望与“痴傻”的孟灵湘和“清醒”的孟灵湘之间的区别够大,大到让骁勇将军认不出来。

    为了保险起见,她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帕子挡在自己的面前,做哀伤柔弱状,在这种场合里应该不算突兀。

    骁勇将军一路龙行虎步,反而把前去迎接他的杨知府撇在了身后,硬生生把知府大人衬托成了一个小跟班。

    不愧是孟大将军的部下啊!就是气场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师爷只会学乖了,不等知府大人吩咐就让人搬来了太师椅,就放在孟灵湘的对面。

    “本将军此次只是受人之托前来旁观,杨大人不必顾忌我,该怎么审就怎么审!”骁勇将军把杨知府的小心翼翼看在眼里,摆了摆手,在太师椅上大马金刀地坐下,姿态自然地好像是坐在自己的军帐中似的。

    受人之托?是受谁所托?谁能请的动这尊大佛?

    杨知府一边在心里疑惑,一边暗暗叫苦。说什么不必顾忌他,他老哥子在那么一坐,场子都被他镇住了,他这个知府反倒好像是多余的摆设,这如何能让他不顾忌?

    可这话他怎么敢说出来?只得讪笑着回到了上方的桌案后坐下。

    知道此时骁勇将军才抬眼才对面看来。他的正对面坐着的是孟灵湘,皇甫霆和皇甫齐堂兄弟俩分坐在她的两旁。

    孟灵湘用帕子挡住脸,还低着头,虽然看不见几尺之外的骁勇将军,却能感觉到他如有实质般的视线在她的身上扫过。

    还在真的只是“扫”过而已,那视线并没有在她身上多做停留,很快落在了旁观的皇甫霆身上。

    江湖世家和军中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皇甫家做为累世的江湖世家,当然不可能与军中毫无交流。

    自从骁勇将军突然出现后,皇甫霆的注意力就一直落在这送儒将身上,见他朝自己看来,微笑着拱了拱手。“靳世叔!”

    另一边的皇甫齐有样学样,也拱手叫了声:“靳世叔!”

    这句称呼是家礼,之轮长幼不论官职。按礼他们应该起身行礼才对,可此时是在府衙大堂上,国法高于家礼,只能暂且如此,等退堂后再论其他。

    骁勇将军的眼眸中有微光闪过,只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骁勇将军的突然到来,开堂的时辰已经推迟了一小会儿。被衙役押在站在大堂边角处的段洪涛、段天明和徐氏、榆阳县令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的越发心焦。

    这是一种你在熟睡中被楼上一只鞋子落地的声音惊醒,却迟迟等不到另一只鞋子的落地声的焦虑;也是一种明知道自己的头顶上悬着一把随时可能掉落的利剑,可那利剑却不见落下的恐惧。

    这一小段时间对于大堂内的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对于外面等待审判的人来说却真真切切的度秒如年。

    唯一镇定的人就是那土匪首领了,他有一种认命的坦然。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里面师爷扯着嗓子喊了声:“把人犯带上了!”

    段家父子闻言齐齐抖了下肩膀,两人都被吓了一跳。

卷一 第二百零八章 推 罪2

    衙役压着土匪首领和段洪涛走在前面,落在最后的段天明压低声音对徐氏和榆阳县令说了句:“要救我,只有这一个机会了!”

    “找死!谁让你说话的?”段天明的声音压得极低,衙役听不清他说的话,却知道他再说话。“再说话就别怪官爷我不客气!”

    段天明被衙役用廷杖的一端重重顶了一下,趔趄着差点没有扑倒在地上。

    自己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的,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罪?徐氏看着被关押的几天,形容憔悴、一身狼狈的段天明,慈母之心发作,暗暗在心里做了决定,悄悄看向了榆阳县令,可她的父亲根本没有看她,只低头默默从侧面走进了府衙大堂里。

    “畜生,伪君子!”

    “凶手!”

    “打死他!”

    “杀了他们!”

    一行人在大堂中现身后,在府衙门外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起来。若不是有衙役拦在,若不是还算保有几分理智不敢挑衅官府的威严,这些百姓就算不冲进去痛打段家父子等人,也会用烂茶叶、臭鸡蛋砸得他们满头包。

    站在大堂外院子里的人虽然自持身份,并不想普通百姓那么激动,却也用憎恶的眼神看着段家父子。

    “肃静!”杨知府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堂之上不得喧哗!否则以藐视官府罪,廷杖伺候!”

    外面激动的百姓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段洪涛、段天明和榆阳县令都有功名在身,按律可上堂不跪,可这件案子不同以往,激起民愤甚深,扬州知府也怕自己若是让这几个人站着受审,会有“徇私枉法”的嫌疑。

    他又拍了一下惊堂木。“人犯跪下!”

    府衙们立刻用廷杖压着几个人跪下,段洪涛和段天明还算驯服,唯独榆阳县令挺在那里看着杨知府。“杨大人,不知下官所犯何罪?”

    他好歹也是一县父母官,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