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奶奶的夸奖,淘淘这回满意了,就滑下凳子,像个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走到了周琳身边。他好奇地看着这个没见过几次的弟弟,“二婶儿,弟弟怎么这么小啊?”
  “弟弟才七个月呢,等过几年就长到淘淘这么大了。”周琳耐心地回答淘淘的话。
  淘淘听完周琳的话,就蹬蹬地回了饭桌,端着自己的小碗过来了,然后努力地抬高,想要递给周琳,“二婶儿,奶奶说多吃饭饭就可以长高高,我的饭给弟弟吃。”他觉得弟弟太小了,肯定是二婶儿不舍得给他吃饭。
  陈氏一把抱过淘淘,好笑地说,“弟弟还小,还不能吃饭呢。”然后又跟他说小娃娃现在还只能吃奶,并不是他婶儿不舍得给孩子吃东西。周琳也觉得自己好冤枉,这是她亲生的娃,不是路边捡的,还舍得饿着他不成?
  不过也难怪淘淘都心疼这个小弟弟,家里那个人不稀罕这个小娃娃。说起来小鱼儿算是蒋家生得最好的人了,就连他亲娘周琳都没他五官长得好。因此但凡有人夸这娃娃长得好,蒋家人都有种与荣有焉的自豪感:看,我蒋家也不全是糙汉子不是?
  吃了晚饭,当天周琳和福生就住进了福亮家,第二天,他们的旧房子就要扒了。
  在蒋铁林的坚持下,这扒房子就没有找人过来,就自家爷几个和几个亲近的汉子一起动手了。
  因为房顶的小瓦才用了三四年,还都完好着,回头盖房子还能接着用,蒋铁林就和福生架了梯子爬到上面,一人一边,将瓦片一片一片小心的揭下来,摞成一摞。然后传给下面接应的蒋大和蒋三,最后再用架子车拉到福亮院子里。
  这些小瓦在乡下人眼里都是精贵的东西,要是就这么大咧咧地放在院子里,没人看着,保准第二天一片都不会剩下。
  等到房顶的小瓦都揭完了,蒋家父子几个又把檩条和窗户都拆了下来,最后只剩下泥胚的墙壁。这时来帮忙的几个人各自拿着工具过来拆墙。
  驱散了围观的人群,一群人就选了一面墙壁敲敲打打起来,然后差不多了,就喊了“1,2,3”一起用力,这面墙就“轰隆”一声倒下去了。一时间尘土飞扬,对面的人看着都影影错错的,让周琳有了一种回到前世的错觉。真的太像雾霾天了,她出神的想着。
  一面墙倒了之后,剩下的就简单多了,等周琳回过神,这栋住了三年多的房子就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了。她的心情十分复杂,有些对过去的不舍,又有对新生活的期望。不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怎么说日子也是越过越好,她心里更多的还是高兴。
  这群人扒了主屋之后,接着三下五除二,又把灶房和茅厕扒了个干净。干了一通体力活,几个人也累得不轻,身上也都是尘土。陈氏从二胖家舀了水给蒋铁林还有帮忙的人清洗一下手脸,掸掸身上的土。这边雪娥和吴春华就把早已做好的饭菜抬了过来。
  一簸箕的两合面蒸饼,一桶熬得粘稠的栗米粥,还有一盆子雪娥跟周琳学来的大烩菜。光从外面看,就能看到菜汤里漂浮的大肥肉片子。几个汉子拿了碗赶紧盛了满满一大碗,就着蒸饼就吃了起来。
  二胖今天也过来帮忙了,本来他还想着自家就在边上,回去吃也使得。福生还劝他,“都做好了,做得多,你要是回家吃了,我们这边就剩下了。”
  “不了。。。。。。”二胖还想再客气几句,但是等散发着浓郁肉香的大烩菜一上来,不用人劝,他就拿了碗窜过去了。夹了一筷子塞到嘴里,边吃边跟福生说,“不知咋地,你家的饭菜就是比别个做得香。早知道是你媳妇做饭,不用你劝我都留下了。”
  这可不是他媳妇做的饭,福生好笑地说,“那你可说错了,这是福亮家的做的,不过也不算全错,她如今可是我媳妇的得意门生。”想到那个成天爱腻着媳妇的弟妹,要是知道自己做的饭菜被人误认为是媳妇的手艺,可要得意了。
  事实上雪娥的确有天分,满满一盆子烩菜,被这几个人吃得干干净净,就连最后的汤底都被人抢着分了,拿蒸饼蘸着吃了,盆子被擦得锃亮,不知道还以为已经洗过了呢。

☆、第71章 生病

  吃了中午饭,来帮忙的人并没有离开; 因为还有前边二胖爹老栓的房子要拆。不过这十几年的老屋; 跟福生才三年多的房子相比; 要好拆的多了。
  在拆到老栓家的房子时; 就有那不知道是好意还是别有用心的人过来问他; “老栓,你看人家那还崭新崭新的好房子,说拆就拆了; 一点也不心疼; 看来这腰包鼓得很啊。你这连房子带地都卖给他们了; 给了你们不少钱吧?”
  老栓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但也不是听不出好赖话的; 直接就说,“我家那房子都住不得人了; 还算什么钱?也就这块地值几个银子。”那人接着再问是多少,老栓怎么都不肯说了。
  这人问不出个究竟; 但怎么看都知道是得了实惠的; 就跟旁边的人酸溜溜的说起来,“还是老栓命好; 偏偏就住在了人家大财主的前面。咱们怎么没那个运气呢?”不然; 非要蒋家二郎大出血不成。
  光看福生这又是买宅基地; 又是平整田地的,就知道这房子盖得不小,村里人都羡慕得不行。
  “这么大的宅院; 怕是镇上老爷住的房子才比得上吧?”
  “蒋家这祖坟是冒青烟啦,眼看着就发达了。前几年还跟咱们一样,连肉都吃不上呢,现在都住上深宅大院了。”
  “要我说,这么有钱,干脆在镇上买个院子不得了,还住在咱这穷山沟了干啥?真是想不开。。。。。。”
  其实这么想的人还不在少数,都说人往高处走,上湾村不是没有出过发达的人物,但是大多都是有了钱就搬出去了,愿意留在村里的少之又少。
  但是一来周琳更喜欢乡村宁静的生活,二来蒋家本身就是外来户,对稳定的生活比较渴望,如果不是过不下去,是不愿意再搬迁的。福生从小受影响,也是这个认知,倒是和周琳不谋而合。
  房子都扒完之后,就要开始备料了。砖瓦是福生提前就备好了的,但是除了这些,还要准备泥沙、石头、木料等。
  本来周琳是想直接请了人来做的,但是被蒋铁林阻止了,他说,“邻里之间向来都是相帮相助的,你要是花钱请了别人,他们反倒要说咱们有点钱就抖起来,看不上乡亲了。”
  知道乡下总有一些默认的规矩,周琳也没有坚持。果然,奠基这天,但凡关系好点的,都主动上门过来帮忙了。就连周爹、周大伯、周磊和周鑫都来了。树林自然没有来,因为他现在已经陪着小三儿去县里了。
  周琳一看到周鑫就埋怨他,“你媳妇怀着孩子,铺子里也一堆事儿,还过来干吗?这么多人帮忙,也不差你一个。”
  “我姐要盖房子,这可是大喜事。一辈子也就这么一回了吧?我要是不来多遗憾。”周鑫觉得,铺子关上两天门也少赚不了几个钱,参与家人的大事儿还是更重要一点。
  周鑫这样说,周琳也拿他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个重感情的性子。既然已经来了,就随他的意,今天让他帮点忙,明天就不要他来了。
  亲朋好友过来帮忙是不能用钱打发的,但是人家来帮忙是情分,也不能太理所当然。因此周琳除了每天备好饭菜,还买了些糕饼每家分送了一点,也是个意思。
  备好料,奠了基,把宅基地夯得平平整整之后,剩下就是请了匠人来盖房了。这时候蒋家人也能清闲下来了,就是每天没事的时候过去盯一下进度。看有没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或者有没有偷工减料的。当然后者并不常见,这时候的匠人还是挺有职业道德的。
  奠基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周琳难得看到福生睡了懒觉,就连小鱼儿压在他胸口拱来拱去都没弄醒他。周琳本来还想叫醒他打趣两句,但是一上手就感觉福生浑身滚烫。
  她突然想到在古代发热可是能死人的,她的前身可不是就是一场高热送了命?越想越害怕,周琳赶紧把小鱼儿抱开,抓着福生的膀子摇晃了几下,“福生,醒醒,快醒醒啊!”
  福生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周琳一脸着急,就咕哝了一句,“媳妇,别急,我就是困,让我睡会儿就行了。”然后又闭上眼睡过去了。
  周琳哪能不急,不过她在这儿瞎着急也没用,还不如赶紧把周叔请过来看看呢。她神思不定地给小鱼儿穿了衣服,就脚步匆匆地出去了,正看到福亮和雪娥在院子里洗漱。
  “雪娥,你帮我看着小鱼儿,你二哥发热了,我去找周叔过来。”她说着就要把小鱼儿塞给雪娥。
  福亮赶紧就站起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说,“二嫂,你在家看着我二哥吧,我去就行。”他年轻力壮的,放开了跑到周家村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就算套了牛车也不会比他跑过去更快了。
  看着福亮脸都不擦就出了门,周琳就赶紧回房去照顾福生。她把小鱼儿放到大床里侧,就出去打了一盆冷水,回忆着前世那些退烧的家庭小方法,浸湿了布巾在他额头、腋下和脚心擦了起来。还想着要是有酒就行了,可惜福亮家里没人喝酒。
  不知道是她的错觉,还是真的有用,慢慢的,周琳就觉得福生身上好像没有那么烫了。在小鱼儿跟着凑热闹,啪啪在他脸上拍打时,他还模糊地回应了几句。
  但是周琳也不敢掉以轻心,又换了一盆水,继续给他擦。终于捱到周苍术过来,她才松了一口气,一摸自己的额头,都是汗涔涔的。
  周苍术看这一家子这么着急,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病情,赶紧拉了福生的手就去探脉。摸了一会儿,这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就对周琳说,“不是什么大症候,二丫不要着急。应该是这段时间乍暖还寒的,再加上劳累过度,这一放松下来才病倒了。等我开了药,每天喝上一剂,多休息休息,保证不出三天就能彻底好了。”
  周苍术随即就开了药,都是些常见的药材,他自家就有不少。因此就让福亮送他回去,顺便再拿了药回来。
  一剂药还没煎好,福生就清醒了。一醒来就发现自己浑身酸痛,好像被人打了一顿,他估摸着自己就是病了,冲着外面一声“媳妇”。周琳正在院子里熬药,隐约听到福生的声音,就三步并作两步进来了,手里还拿着扇风的蒲扇。
  “你醒了?哪里难受?头晕不晕?”周琳连珠炮一样问了一堆问题,难得见福生这样虚弱的样子,虽然知道没有大问题,也难免关心则乱。
  福生享受着媳妇的关心,嘶哑着声音说,“就是嗓子干,身上骨头酸痛,头也有点晕乎。周叔来过了?怎么说的,没什么事儿吧?”看媳妇这样子这知道是在熬药,不用说周叔就来过了。
  “周叔说你这是累着了,让你好好休息几天。你又不是铁打的,自己累着了就不知道歇歇,喘口气?还不如你儿子懂事,他就算不会说话,哪里不舒服都还知道啊啊几声呢。”周琳忍不住责怪他,她今天可吓坏了。
  福生自然也知道吓着媳妇了,连忙又是一番安抚。不过说起儿子,他这才发现家里挺安静的,不解地问,“家里人呢?小鱼儿给谁看着呢?”
  “福亮和爹去那院盯着了,至于雪娥,还不是你儿子娇气!我刚熬上药,药味一出来,他小鼻子就一抽一抽的,嫌弃得不行。眼看着就要哭了,雪娥就抱着他去娘那边了。”周琳幸灾乐祸的说,看吧,谁让你生病,喝个药就要被儿子嫌弃。
  说起药,周琳这才想起自己还在熬药,“哎呀,药别熬干了!”她跑到院子里一看,还好,赶紧找布巾垫着倒了出来,正好一碗。幸好想起的早,要是多说几句,兴许就干了。
  她端着碗吹了吹,还好天气比较凉,不大会儿就能入口了。想起之前她喝药的时候,福生非要拿小勺一口一口喂他,她就起了坏心。眼珠一转,就殷勤地扶着福生坐起来,放低声音温柔地说,“你生病了,怕是手上也没多少力道吧?我来喂你吧!”
  福生开始还感动媳妇的心意,觉得自己这一生病,媳妇就更关心他了,看来生病也不是什么坏事了。但是等他连着喝了几口药之后,就知道了媳妇的“险恶用心”,赶紧接过碗一饮而尽。
  周琳这才呵呵一笑说,“知道我之前喝药,为什么不让你喂了吧?偏你还以为多体贴我呢。”
  说话间,陈氏就推门过来了。听小儿媳说了二儿子生病的事儿,她先前还慌得不行,等到听大夫说没有大碍,这才没那么急了,不过总要过来看上一眼。不过看这有说有笑的,还真是没什么大事。
  福生一看他娘都过来了,赶紧问,“娘您怎么来了?我这没事的,您放心吧。”这么大了还因为一时疏忽,把自己累病了,还真是有点惭愧。
  不过这会儿担心的其实是周琳,她有点怕婆婆怪她没有照顾好福生。不过陈氏显然不是这样不明事理的,看儿子没事,就说,“我就来看看,你没事就好,这几天歇着吧,那边就让你爹盯着,反正他成天没一个钱的事儿。”
  周琳看婆婆没说什么,就问起自家儿子来,“娘怎么没把小鱼儿抱过来?现在福生没事儿了,我带着他就好了。”
  陈氏往院子里努了努嘴说,“就这一院子的药味,那个娇气包抱回来不哭才怪。等晚点散散味再抱过来吧,你这会儿看着福生就行了。”
  果然不出陈氏所料,下午虽然药味已经散了,小鱼儿回来不哭闹了,但是就是不肯接近福生。一被自己爹抱着就开始嚎,好似怎么了他一样。
  周琳也无奈了,这白天大不了不让福生带孩子了,可晚上睡觉要怎么办?还能分床不成?但是不说福生要人照顾,就算分了,这让福生睡哪儿去啊。
  最后还是让小鱼儿睡在床里面,福生睡在最外面,她在中间隔开两人,才解决了问题。但是小鱼儿显然还不是很满意,睡着的时候还把头紧紧埋在娘亲的胸口,嗅着那熟悉的奶香才委屈地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又忘了设置定时了……桂圆给你们咬一口,原谅我吧~么么哒~

☆、第72章 蔷薇鲜花饼

  福生昨日喝了汤药,当天下午就退了热。因此第二天吃了早饭; 看周琳又要去煎药时; 就赶紧说; “我觉得自己一点事儿都没了; 你摸摸; 我这额头冰凉冰凉的,就不需吃药了吧?”更重要的是,那药汤子也太难喝了。
  “你是大夫还是周叔是大夫?周叔可说了; 让你喝上三剂药; 你听话喝了就是。”周琳说着就拿了药包去煎药了。她是不想再看到福生病倒了; 必须得看着他好利索。
  不过看福生这抵触的样子; 兴许是怕苦了; 要知道他平日里也是比较嗜甜的。周琳想了想也觉得好笑,不过并没有揭穿他; 还是给男人留点面子吧。
  不过体谅他这几天吃药嘴里发苦,周琳压着福生吃了药之后; 就约了雪娥去后山。“你不是一直念叨着要跟我学做糕点吗?我前几天就看后山的野蔷薇开了不少; 咱们摘点回来做蔷薇鲜花饼吧?”
  “是镇上卖的那种酥皮鲜花馅的糕饼吗?”雪娥不确信地问,在得到周琳的肯定后; 更是激动。要知道这种鲜花饼她可是在大哥成婚的时候才吃过一块; 后来的都被大嫂收起来了。不过那种滋味; 她至今都念念不忘。如今有机会亲自参与制作,更是高兴。
  因为小鱼儿嫌弃家里的中药味,周琳煎药之前就把他送到婆婆那边了。所以她现在只需跟福生交代一句; 就提了篮子和雪娥出门了。
  周琳手里提的篮子正是蒋大最近学会的新品,参照的是西游里七仙女摘蟠桃的时候,手里提的那种篮子。女眷拿来装个果子或者鲜花,又实用又好看。蒋大第一次去镇上卖的时候,还摆了两篮子插了玉兰花的样品在旁边,果然不少妇人都心动了,不大一会儿就抢光了。
  还别说,两人提了这样精致的花篮子在路上,觉得自己都风雅了不少。可以想象装满蔷薇花回来的时候,又是怎样一副美景了。
  走了约莫有两刻钟,两人就到了后山。雪娥刚嫁过来不久,对这里还不熟悉。她看着山脚一丛丛半凋的迎春花,夹杂在灌木丛中的,还有各色的野花迎风招展,就是不见想找的花。雪娥疑惑地问,“真的有蔷薇花吗?”
  “你放心吧,这里我熟悉着呢。”可不是,周琳前几年为了挖野菜,这后山有几处没有去过的。哪里有蔷薇花,哪里开得比较好,她可是一清二楚。
  听了二嫂的话,雪娥就放心地跟着周琳七拐八绕,直到来到一个小山包,转了半圈来到向阳的那一面,她就被震撼了:成片成片的蔷薇花依附着山壁,一朵朵红的粉的紫的花朵随风摇摆,真是大饱眼福。
  “这,这真的不是有人特意种的吗?咱们过来剪花合适吗?”震撼之后,雪娥有点担心地问道。这么多花,感觉不太像是野生的啊,万一要是有主的,她们岂不就是偷花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