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顺发笑道:“从府里带有上好的点心,小闲亲手做的,不如郎君娘子们边赏雪边吃点心,和和气气的可不是好?”
  周川听到小闲亲手做的,神色微微一动,道:“这样的天气,不赏雪可不是蠢物?不如我们移到山上,山顶原有一座旧亭子,稍事修葺,围上帐幔,烧上炭火,吃酒赏雪最好不过。”
  又要上山,又要修葺,顺发苦着一张脸,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
  叶启道:“哪里用得着那么麻烦,就在这儿,愿意吃喝的在屋里,想赏雪自去廊下也就是了。”
  飘飘扬扬的大雪充塞天地,哪里不可去,非要大动干戈?
  “正是,就在这里好了。”小闲赞成道。
  此事,就这样定了。

  ☆、第96章 意外

  大雪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停,一行人下山回到府中,已近黄昏。
  同样回府的,还有陈氏。下雪了,她很不放心叶标叶欢两个小儿女,嚷着要回来。卢老夫人以雪天路滑为由,强留她住下,直到雪停,她坚持要回。魏国公派了近百人,沿街扫雪,把两府之间的路面清扫后,才送她回来。
  “你身为兄长,不在府里教养弟妹,反而呼朋唤友去找猎。”陈氏火气很大,大声训斥叶启道:“如此作为,哪里配身为兄长?”
  叶启禀道:“原想着打两天猎就回,没想到陡遇大雪,要回,回不了。儿子很担心弟弟妹妹们,所以雪一停,马上回来了。”
  山中路径雪深及马腿,好在没有驾马车,要不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赶回来呢。
  陈氏很生气,拍着几案道:“你父亲不像话,你也跟你父亲一样不像话,什么时候去打猎不好,非得娘亲不在府中去打猎?丢下十郎怎么办?他还小呢。”
  卢国公府开府百余年,有的是五六代忠心耿耿的家仆,叶标身边更有最出色最忠心的人侍候着,哪有什么不放心。再说,卢国公府占地近百亩,房屋鳞次栉比,叶启与叶标的住处远着呢,就算在府里,哪里照顾得过来。
  不过是陈氏心里有了愧疚,又担了两天心事,需要找个宣泄口。不巧,叶启刚好当了这个出气筒。
  看叶启挨训,叶欢从毡上起来,扑到陈氏怀里,求情道:“娘亲,三哥哥去打猎,九娘很乖的。三哥哥是为给九娘捉小兔子才去山上的。”
  这孩子。陈氏搂了搂她,板着脸对叶启道:“九娘如此待你,你臊也不臊?”
  “娘亲,不要训三哥啦。娘亲回来,九娘好欢喜。”叶欢拿脸噌噌陈氏脸颊。
  叶启好容易出了上房,走在青石板路上,身后传来蹬蹬蹬的脚步声。叶欢小跑追来,气喘吁吁道:“哥哥,哥哥,等等我。”
  叶启笑着转身迎上去,一把抱起她,道:“谢谢九娘。”
  叶欢小大人似地摆手,道:“不谢。咱们是兄妹,有难同当么。”
  叶启亲了亲她的小脸颊,道:“哥哥给九娘带了两只兔子,我们瞧瞧去。”
  叶欢大喜,这两天,她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小兔子,担心下雪了,哥哥不能捉到兔子。
  两只大白兔的腿被箭伤了,包扎后蹲在笼中,见有人围在跟前,眼都懒得抬一下。
  “好可爱。”叶欢拍着小手欢呼,不忘在叶启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下。
  自有跟的人把笼子提回去。
  晚上叶丰来了,怯怯地道:“三哥一切可安好?”
  叶丰是府里唯一的庶子,自小在陈氏的高压下生活,平时谨慎无比。他对叶启恭敬,却很少到叶启这边来,今天也不知怎么了。
  叶德的妾侍虽然多不胜数,怀孕的也许多,但真正能把孩子生下来的,只有两人,活着的只有王氏一人。自小,叶丰就明白,必须仰仗陈氏鼻息生活。
  叶启招呼他坐了,道:“这些天可进学?”
  府里有私垫,除了叶启进文秀馆,其他人都在私垫上学。
  叶丰读书的天赋平平,好在勋贵子弟不用走科考的独木桥,假以时日,待叶德为他谋个职位也就是了。
  叶丰规规矩矩道:“是。先生让我选择科目,我拿不定主意,特来请教兄长。”
  所谓通晓经义,那是学霸才能办得到的,一般人能通晓一经就算不错了。叶丰今晚上来,貌似来讨叶启的主意,专攻哪一经好些。
  叶启想了想,道:“看个人兴趣吧,我喜欢《春秋》,所以选了《春秋》。我看你不如选《中庸》吧。”
  叶丰道了谢,又说些闲话。似有意似无意间提起,陈氏好象张罗与叶启说亲。
  他一介庶子,哪里知道什么消息,肯定是王氏让他转告,为的是讨好叶启,以后有所依附。选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对前途助力甚大,乃是人生大事。若此事定了,叶启的前途将更为远大。
  叶启哦了一声,道:“娘亲中意谁?”
  以陈氏的性格,肯定是挑门第,人其次。
  叶丰有些为难,道:“刚传出风声,人选好象还没定。据说是外祖母觉得三哥也该到了说亲的年龄,娘亲才下定决心的。”
  他称呼陈氏为娘亲,自然称呼卢老夫人为外祖母。
  叶启出了会儿神,道了谢。
  又吃了一碗茶,叶丰才告辞。
  一旁侍候的锦香心里很不是滋味,郎君终于到了说亲这一天么?怎么这一天来得这样快!以后,他最亲近的人,就是少夫人,而不是自己了。
  叶启不知想什么,发了半天呆,吩咐道:“唤顺发书房见我。”
  顺发很快来了,道:“郎君有什么吩咐?”
  若不是要紧事,哪有大晚上传他到后院的。眼见得他们也是一年比一年大了,每每到内外院相隔那条巷弄口止步,若没有要事,不敢往里乱钻。
  “去查一查,夫人准备为某说亲的是哪一家。”叶启有些心不在焉。
  顺发笑了,道:“还能有谁?若是公主们有年龄相近的,肯定尚公主。可惜陛下几位年长的公主已婚配,剩下的都还小,并没有合适的。依奴才看,也就剩秀王府那位了。要不,她怎么有事没事往咱们府里跑呢。”
  丽蓉郡主与锦香不对付,又几乎没有一次遇上叶启,所以最近一年,只以拜会陈氏为借口,到上房略坐一坐,逢年过年,单独孝敬陈氏的礼都是花了心思的。
  叶启蹙了蹙眉,道:“休要胡说,好好打听去,快点来报。”
  顺发答应了,猫着腰出了书房,在走廊遇见端了点心走来的小闲,便停步笑道:“这么晚了还下厨么?郎君可是饿了?”
  小闲也笑了,道:“想起一个新点心,试了试,直到此时才做成。你要不要尝尝?”
  顺发看看左右无人,拿了一个放嘴里,又揣一个进袖子,那是留给金哥儿的,点点头快步走了。
  书房里,叶启心事重重。他已经十五岁了,此时说亲并不早,可是他却打从心底里抗拒。要如何让母亲放弃与皇家结亲的打算呢?
  皇帝三位未成年的公主,最大的丹阳公主芳龄十岁,恐怕母亲打的是这位丹阳公主的主意呢。平日里她总说,我的儿子只有公主才配得上。
  小闲站在几案前一柱香了,叶启还没有察觉。
  “郎君想什么呢,想得这样入神?”小闲含笑道。
  叶启听到耳边有人说话,微微一惊,抬眼见是小闲,脸色稍霁,道:“没什么。”
  鼻中闻到一阵焦香,拿起一个,凑到鼻边闻了闻,道:“这是什么?”
  从山下上来,小闲与叶启共乘一骑的事瞬间传遍了院子,有嘲讽的,有羡慕的,叨扰半天才散。小闲心里无法平静,只好去厨房做点心,多干活,少想事,人才开心点嘛。
  “小麦脆饼,看着卖相一般,香着呢。”小闲道。
  在厨房里翻到麦面,便做了这个。
  叶启咬了一口,果然香。连着吃了两个,道:“上茶。”
  不知不觉吃多了,叶启看看天色,道:“陪我走走吧,消消食。”
  雪后气温更低,风如刀般刮在脸上,不知多少双眼睛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后园。
  “郎君好象心情不好?”默默走了一会儿,小闲打破沉默。
  叶启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小闲看了他一眼,只看到他随风飘扬的斗蓬。
  一年多来,好象没见他有不开心的时候,也许他善于控制情绪,可是今晚这么反差又是为什么呢,难不成挨陈氏几句训便如此不开心?肯定不可能,那到底出了什么事?
  上个月叶馨开了赏菊会,此时却已是菊花残,满地伤。菊花只余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乱舞。
  叶启越走越快,小闲渐渐跟不上,只好小步跑,一跑动,这两天被马颠得生疼的屁股更疼了。
  “郎君,你能慢点不?”小闲实在受不了了,有什么事你好好说不行么。
  叶启这才注意到小闲已跑得气喘吁吁头发散乱。
  “回去吧。”
  待小闲追到跟前,等来的却是这一句。
  回到书房,小闲实在忍不住,头发也不挽,直接道:“有事闷在心里对身体不好哦,不如说出来,我帮你参详参详。”
  叶启只觉心头烦闷,为什么烦闷却说不上来,这时见小闲这副模样,不觉轻笑出声,道:“你个小丫头片子能参详什么。”
  “不信,说出来听听。”小闲扬了扬眉。
  不过是个古灵精怪的表情,叶启却看得出了神。不知不觉中,小闲长高了,脸也长开了,竟比刚来的时候长大不少,有了少女的风韵。
  小闲见他呆呆出神,道:“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怎么从山上下来便怪怪的?
  “没什么事,我口渴,你去倒水来。”叶启脸微微红了,掩饰道。
  怎么在她的注视下脸红了呢,真是见鬼了。
  过了两天,叶启晚上去请安,和陈氏说起锦香:“如今长大了,娘亲或把她许了人,或让她回来服侍,我那里人手也够,并不差她一个。”
  陈氏意外,道:“你的意思……”
  当初把锦香放在叶启院里,要说一点想法没有,那是不可能的。锦香对三郎有意,陈氏早隐隐约约听说过,她只扮不知,估摸着有一天叶启会来回她,要把锦香收房呢。没想到等来的是这个结果。

  ☆、第97章 你错了

  小闲传出“绯闻”的同时,不少丫鬟向锦香投去质疑的目光,怎么与郎君共乘一骑的不是她,而是小闲呢?
  锦香心里的苦涩,无处诉说。
  听说陈氏让她过去,忙重新梳了头,换了新做的衣衫,强打精神,去了上房。
  陈氏亲自见她。
  “什么?要把奴婢许给外院二管事的儿子云夷?”锦香大吃一惊,瞠目结舌。
  当陈氏询问可有合适的人选,把要锦香配出去时,管事们就打破了头,争着抢着,巴结着汪嬷嬷和江嬷嬷为她们家的小子说好话,力促让锦香花落自家。
  多少年没有主子身边的贴身丫鬟外放出来了,况且又是叶启的大丫鬟。叶启是嫡长子,迟早会成为世子,接着成为下一任卢国公。到时候凭这层关系,让锦香出面,帮丈夫谋个六七品的官儿做做也不难呢。
  陈氏还是做了一番筛选的,二管事家的小子云夷,人长得精神,嘴又甜,现是府里的二采购,陈氏亲眼看过,非常满意。
  “夫人……夫人……为什么要把奴婢许人?”锦香半晌回不过神,张了半天嘴,语不成句,带着哭音儿道。
  江嬷嬷笑了,道:“夫人可是为着你好。你也不小了,到了该许人的时候啦。云夷这孩子,今年十八,和你年龄相当,又有出息,你跟着他,吃香的喝辣的,何愁没有钱银花用。”
  这位云夷,还是江嬷嬷的嫂子的妯娌的小儿子,要不是她出了大力,在为陈氏梳头时吹了耳边风,还不一定能选上呢。
  旁边几个嬷嬷便点头,道:“可不是,十八岁已经是二采购了。老徐老了,干不了几年啦。等老徐回家抱孙儿,这小子可不就成了大采购。到时候,你在府里比现在还威风呢。”
  采购哪有不吃回扣的,就算不吃回扣,光是商贩们的孝敬,就吃喝不尽了。这话,也就是陈氏在场,不好说得太明白。
  锦香泪流满面而不自知,呜咽道:“奴婢自小服侍三郎君,情愿一辈子不嫁人,只愿服侍三郎君到老。”
  “这孩子……”江嬷嬷笑道:“三郎君自有人服侍,哪里缺了你一个。”
  府里传得风言风语的,江嬷嬷怎会不知。在她看来,不过是小儿女的痴心,只要红盖头一盖,天地一拜,入了洞房,也就好了。谁没有个少女怀春的时候,谁又没有过去呢。只要去了锦香,汪嬷嬷也就少个臂膀了。
  锦香重重向陈氏叩了个头,掩面急奔而出。
  “这丫头……”背后是嬷嬷们的指责声。
  陈氏倒不恼,淡淡道:“好了,随她去吧。”
  汪嬷嬷一直没出声,此时才道:“既然锦香不愿意,夫人的意思……”
  若是陈氏坚持要许婚,自然着她的老子娘带出府去,择日成亲。不过是一个丫鬟,哪里有那么清高,可以随心所欲呢。
  陈氏想了想,道:“你去问她,可愿意在我这里服侍。”
  屋里的人一怔,陈氏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汪嬷嬷心里明白陈氏的意思,应了一声是。
  锦香一路哭着回去,沿路少不得被指指点点,特别是粗使丫鬟仆妇们,更有一种报复般的快意。平时这些贴身服侍的丫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一等大丫鬟更比娘子们还嚣张,现在好了,报应来了,果然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啊。
  小闲听说锦香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不知发生什么事,拍了半天门,她就是不开。
  “这样不是办法呀。”小闲去找书宁,道:“你去上房探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书宁也忧心,马上答应了。
  上房已经传开了,并不难打听,书宁很快回来,道:“不知夫人为何要把锦香许人。”
  小闲愕然,失声道:“夫人要把锦香许人?”
  想起前天晚上叶启的行为,难道因为这个,所以他才失态么?
  叶启在书房,手握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小闲几次欲张口,又不忍打断他,只好退回自己座位,也看起书来。
  天气渐泠,地龙烧得旺旺的,所以日常依旧坐在毡垫,并没有坐在榻上。
  叶启换了个姿势,伸长了腿,翻了一页书,继续看。
  不知他知不知道锦香的事?小闲想着,总是无法静下心来。锦香服侍了他七八年,就算是养一只宠物,也有感情吧?
  门外有人敲门,没待小闲过去开门,门被推开,顺发走了进来,道:“郎君可在里面?”
  看他一身风尘仆仆,不知从哪儿来。
  “你出去吧。”叶启头也不抬道。
  小闲怔了一下,才明白他对自己说话。顺发咧开嘴向小闲笑了笑,道:“外面起了风,可真冷,不知有没有吃的?”
  小闲翻了个白眼儿,用得着这样哄骗自己离开么?
  门关上那一刻,小闲瞥见顺发凑上去,用极低的声音禀报什么呢。有古怪,小闲心道。
  书宁在书房外来回踱了许多次,见小闲出来,忙迎上来,道:“还是不肯开门呢。我打听过了,许的是府里的云夷,人长得不错,又得主子青睐,看起来倒是一门好亲。”
  这时代流行的是门第户对,勋贵世家说亲是这样,普通百姓也是如此,就连奴婢也是一样。云夷这样的条件,府里不知多少丫鬟暗中芳心暗许呢,锦香不过仗着叶启的丫鬟才得了先儿。
  小闲摇头道:“不是这个。锦香姐姐的心事,我们都知道,不要说是二采购,就是当今皇帝要纳她为妃,她也是断然不肯的。”
  来自现代,有过自由恋爱经验的小闲,相对能够理解锦香的心情。原先还以为她一个巴掌拍不响,此时却有些说不准了,或许叶启也喜欢她?
  “那怎么办?”书宁急道。
  她一向与锦香交好,真心盼她有个好归宿。
  小闲想了想,道:“我找个机会问问郎君,若是他有意,不如我们掇合他们……”
  书宁连连点头,如果能这样,那是最好的结果了。
  两人一齐来到锦香房外,小闲道:“郎君回来了,唤姐姐去侍候呢。”
  门应声而开,锦香一双眼肿得像核桃一样,蓬头垢面站在门口。
  书宁暗暗向小闲竖了竖大拇指,两人一起进门去。小闲在榻上坐了,道:“怎么不烧炭火,你存心冻死不成?”
  主子的房子才烧地龙,丫鬟们屋子里只有烧炭了,不同等级的丫鬟,发下来的炭也不尽相同。此时屋子里冷得像冰窖,小闲忙添了炭,烧了火。
  书宁拉着锦香的手,陪她哭了一会儿,道:“我们去求求郎君,总有法子的,何致如此。”
  书房里,叶启写了一封信,交给顺发,让他即刻送出去。
  顺发走前,吩咐小丫鬟:“去请小闲过来侍候。”
  郎君身边没个端茶倒水的人,怎么行呢。
  小丫鬟一路寻到锦香屋外。若是平时,她可不敢在锦香门外大呼小叫,自锦香一路哭着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