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分手时明月用力捏了捏小闲的手,再次用力点了点头。
  “夫人怎么说?”锦香等在院门口,一见小闲马上迎上去。
  以小闲的级别,是见不到陈氏的,何况陈氏此时有客,更不会理会一个二等丫鬟。
  小闲道:“明月代为禀报。”
  锦香露出笑容,心想,你倒聪明。她以为小闲不是被训斥,就是被罚跪,无论如何跟陈氏说不上话,没想到小闲另劈蹊径,达到了目的,以后陈氏若追究起来,自然有明月顶着。
  小闲很快写就密信一封,交由小厮快马送了出去。
  眼看日已过午,丽蓉郡主还没走的意思,锦香只好不情不愿问她,是不是要在这里用餐。
  丽蓉笑了,道:“让你们做得一手好菜的那个丫鬟做席面上来,我今天赏光尝尝,看看她的手艺是不是如传言中说的那般好。”
  谁要你赏光?没的浪费粮食。锦香嘀咕两句,交待小闲道:“随便做两样菜应付就行。”
  人家是郡主,当然不能太寒碜。小闲做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外加一个汤,一碗梗米粥。
  丽蓉吃后大加赞赏,赏了一个羊脂镯子。
  小厮送来了叶启的回信,只有三个字:“知道了。”
  陈氏的客人同样赖着不走,午后又来了几个人,更是热闹。
  明月来了,对小闲道:“夫人夸你呢,说待客人走后再赏。”
  小闲道了谢。赏就没必要了,这么做不光是为卢国公府,为叶启,更是为自己。若没有卢国公府这个遮风蔽雨的所在,小闲又能到哪里去呢。
  明月又道:“进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还有那级别不够,不能进府,只能递了拜贴,在门房干坐的。送上来的拜贴就有二十多张。”
  也就是说,此时卢国公府已成了焦点,一举一动俱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
  小闲打个寒噤,道:“还请姐姐转告夫人,一言一语一举一动皆须小心。”
  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被有心解读,就会惹出滔天大祸。
  明月见小闲说得郑重,点了点头,道:“夫人晓得的。”
  只怕不见得。陈氏虽说出身勋贵世家,到底没有人提点,叶德又是个不靠谱的,难免无意中一言半语行差踏错。
  明月匆匆离去,锦香再次派人去宫门口守着,只要叶启一出宫门,马上回府报信。
  小闲估计,此时守在宫门口周围的人一定很多。
  眼看天色渐渐黑了,又有消息传来,来了好些官员,借口是来接老婆回府。
  小闲双手笼在袖子里,不停地想,叶启会怎么做呢?他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搁在现代,不过是一个高一学生。

  ☆、第78章 信任问题

  奉天殿里,殿角垂手而立的内侍大气不敢喘一口。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是闹着玩的。
  几案前随处丢着奏折,皇帝脸黑如锅底,腰绷得直直的,端坐不语。
  叶启手捧大刀,如石雕般站在位置上,仿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威严对他不复存在一般。
  又一本奏折被丢在地上,两个内侍头垂得更低了,身子往墙角贴了贴,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墙里去,心里暗暗祈祷,皇帝别把怒火倾泻在自己身上。
  今天早朝,御史台监察御史陆进在上了一本奏折,请求皇帝早立太子。
  皇帝五子,长子次子早夭,皇三子已经十六岁了,照理说,立太子这事早该提上日程。可是皇帝好象得了失忆症,迟迟不提这事。
  朝廷上下早就议论纷纷,经过一番试探、商议,最后达成共识,八品的陆进被推出来投石问路,试探皇帝的态度。
  可是皇帝心机深沉,看了奏折后脸上波澜不起,所以大臣们才散朝后一窝蜂派夫人跑到卢国公府打探消息。
  皇帝的态度,决定他们接下来的行动,或是死磕,不达目的不罢休;或是换种做法,步步为营,最后达到目的。
  其实在皇帝看陆进的奏折时,站在不远处的叶启明显感觉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只是一闪而过,可是叶启捕捉到了。
  皇帝到奉天殿后才发作,几案上的两大摞奏折已扔得差不多了。
  叶启完全能理解皇帝此时的心情。他还正当壮年,大臣们已准备别起炉灶了。他怎么能不愤怒?
  当然,站在大臣们的角度,他们只希望帝国后继有人,把继承人给定下来。
  叶启正想得入神,突然听到一声暴喝:“发什么呆呢,滚过来!”
  皇帝的怒火烧到叶启头上,两个内侍暗自庆幸,就差拍手庆贺了。
  叶启放下大刀,平静地走过去,道:“陛下有何吩咐?”
  “坐下,陪朕聊天。”
  聊天就聊天,用得着搞成威逼吗?叶启腹诽,扫开几案另一侧的奏折,跽坐下来。
  皇帝又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转头喝令内侍:“拿酒来。”
  酒上来后,又吹胡子瞪眼骂叶启道:“还要朕给你倒酒不成?”
  叶启早就起身伸手从几案上拿起酒壶,看在他深受刺激的份上,不跟他计较,倒了两盏酒,一盏放在他面前,道:“陛下请吃酒。”
  “哼!”皇帝鼻孔朝天道:“你小子平时跟羽郎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三皇子名程羽,皇帝皇后私下称为羽郎。皇帝这是怀疑三皇子组织大臣逼宫了。
  叶启捋袖子端起酒盏,吃了一口,斜睨皇帝道:“羽郎平时跟臣厮混,绝不跟大臣往来。今儿上奏折的可是陆进,不是臣。”
  随着年龄渐长,三皇子为避嫌疑,除了跟他们几个自小玩到大的玩伴还有来往外,跟大臣们可不曾有任何私交。
  “今儿的事,你小子事先就没听过一点风声?”皇帝也斜睨叶启道。
  叶启摇头,道:“没有。臣母虽与几位诰命夫人有私交,臣与大人们只是风花雪月,不敢论及朝政。陛下召大人们一问便知。”
  朝中大臣相约吟诗作对,诗酒应酬,怎么也瞒不过皇帝。而他并没有一言相责,可见不反对。
  朝臣们与叶启交好,不过是先打个埋伏,这么一枚重要的棋子,哪舍得轻易动用,一旦用了,自是到了危机万分的时候。
  叶启在应酬中极少吃酒,从不吃醉,防的就是酒后吐真言。
  皇帝哼了一声,道:“用得着你说?”
  如果他不是确定叶启嘴巴极紧,早不会放他在自己身边。每次叶启与朝臣饮酒吟诗,不用一个时辰,席间谁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诗,吃了几盏酒,皇帝便心中有数。
  “所以臣很无辜。”叶启苦着一张脸。
  皇帝一巴掌轻拍在叶启脑门上,道:“吃一点苦便喊天喊地,算什么好汉。”
  一壶酒吃完,皇帝也发泄过了,内侍把地上的奏折收拾了呈上来,皇帝开始办公。
  叶启上茅厕时,收到了小闲的信,信卷成一条,上面列了一些人名。
  叶启看后丢进茅坑,又若无其事走出来。
  到了时辰,从奉天殿出来,守在宫门口的小厮忙迎上来。叶启一瞥眼,见七八个小厮打扮的人从不远处抻长脖袋望过来。
  皇宫除了是皇帝的办公场所,后妃们的居住场所,还是宰相们的办公场所。当然,是专拨出来的一所宫殿,以方便宰相们随时奉召,有事请示皇帝也方便。所以,宫门外有小厮一点不奇怪。
  但是叶启知道这些小厮不是跟随宰相的小厮。
  “回府禀报夫人,某还有事。”叶启丢下一句,翻身上马,带了随身侍从拍马而去,留下小厮呆在当地。
  府里还有一堆客人呢,三郎君这样好么?
  “什么?三郎没有回府!”陈氏接到消息,只觉阵阵眩晕。应付这些人一天,她已经很累了。
  客人们很失望。
  因为来了男客,叶德被小厮从莳花馆找来,原就吃高了,两碗醒酒汤灌下去,神志还不大清醒,一听叶启没回来,当场就炸了。
  “混帐小子,跑哪去了,你们快追上去把他绑回来。”一声大喝把堂上的客人和堂下的小厮都轰懵了。
  还是大管家老李反应快,马上按住撸袖子要去绑儿子回来的叶德,细声细气劝道:“想必三郎君有事要办,不能及时回府,且派人去看看,待事情办完,请三郎君快马加鞭赶回来也就是了。”
  这是一个好台阶,于是客人们纷纷拉住叶德,道:“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平时这些人见面,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随便拱拱手了事,哪里会像今天一样对自己恭恭敬敬?一想到难得有在这些重臣们面前扬眉吐气的机会,叶德跟打了鸡血似的,人越劝,他越要去把叶启绑回来。
  堂上乱成一团时,小闲已得到消息,叶启避出去了。
  小闲不禁松了口气,这正是她写那封信,确切地说,写那条纸条的目的。至于能躲到什么时候,那就走一步算一步了。
  “郎君去哪儿了?有谁跟着?带的衣裳可够?”锦香如炮珠般问回来报信的小厮。怎么府都不回就走了呢,起码让人回来捎带换洗衣裳呀。
  小厮呆呆摇头,他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为什么三郎君要走呢,还走得那么急,好象后边有人追赶似的。
  锦香气得跺脚,对小闲道:“你看,这叫什么事儿!”又对那小厮道:“你别在前院侍候了,赶明儿交了差使,去马廊喂马吧。”
  “啊……”小厮大吃一惊。喂马是最差的差使了,只怕以后没出头之日的机会。
  小闲劝道:“郎君那么大的人了,顺发金哥儿又在身边,怎么着也不会委屈了自己。”
  能在这时候一走了之,这分决断,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来的。他是贵公子,身边带着侍卫小厮,有的是银两,露宿郊野是不可能的。
  “哎呀,在外面,哪里比得家里舒服。”锦香快急疯了,顾不上理会小闲,一叠声喊人:“去,带上衣裳吃食,找到郎君。”
  看她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小闲忙拉住她,道:“你来,我有话跟你说。”
  “有什么话以后再说。”锦香挣开小闲,道:“多叫几个人出去找。”
  “哈哈,可惜了,郎君没回来,白费了有的人一片心。”翠烟不知从哪冒出来,缺德极了,当着锦香的面笑得极欢。
  小闲不知她笑什么,这时卢国公府处在极危险境地,大家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度过难关,有什么好笑的?
  锦香横了翠烟一眼,道:“我现在没时间跟你计较。”
  现在重要的是郎君,晚上宿在哪里,可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好。至于翠烟,以后再找机会收拾她不迟。
  小闲紧紧拉住往外跑的锦香,道:“我有要紧话跟你说。”说着,连连眨眼。
  锦香看出蹊跷,跟小闲进屋去了。两人关上门的时候,桂宝刚好迈步来到门口。
  “有什么话快说,我都急死了。”门一关上,锦香便道。
  她确实很急,急得不行。
  小闲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真的?”锦香眼睛瞪得铜铃大,道:“这么危险?”
  小闲点头,道:“可不是,现在要紧的是不去找郎君,我们安安静静的就好了,就是帮郎君了。”
  她们这些跟叶启的人,越像平常一样,越不会被人抓到把柄,卢国公府越安全。
  锦香想了想,拿不定主意,外边却喊起来了:“国公爷带人去找三郎君了。”
  叶德闹腾,只有陈氏才压得住。陈氏与贵妇人们应酬了一天,累得够呛,大家嘴紧得很,愣是不肯说找叶启什么事,加上叶启没回府,而是不知跑哪去了。这时,陈氏才想起来,应该派人去打探一下。
  她找借口离开贵妇人们去派人时,叶德已带了人骑上马去追叶启了,正堂上的男宾,那些重臣,自然也跟着去了。
  “去哪儿追?怎么追?”小闲立马跑出来抓着说这话的仆妇的衣领问。
  想必小闲的表情很狰狞,那仆妇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不知道。”

  ☆、第79章 乱成一团

  丽蓉郡主被晾了一天,很不耐烦,要不是来之前,秀王妃再三叮嘱一定不能发脾气,她早把跟前的几案掀翻了。
  外面吵吵嚷嚷,不知说些什么,已经掌灯了,怎么三郎还不回来?
  门被推开,小闲快步进来,来不及行礼,跪坐在丽蓉对面,恳切地道:“三郎君有事不能回府,郡主还请自便。”
  “三郎不回府?他去哪儿?”丽蓉惊讶道。
  小闲苦笑,道:“郡主今儿在这儿等了一天,只是为与三郎君叙旧吗?”
  以丽蓉的性子,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坐一天?她本来就是个坐不住的人。
  小闲从丽蓉的表情得到了答案,道:“想必郡主已经清楚发生什么事。郡主想知道什么,三郎君不方便透露,还请郡主见谅。”
  丽蓉很意外,不过是个在厨房做事的小丫鬟,居然有此见识?她深深看了小闲一眼,道:“你来见我,可有话说?”
  既然话已说开,只怕不是受锦香之命来赶她走。要赶她,锦香一向亲力亲为,不会让一个小丫鬟出场,小丫鬟也没有这样的胆量。
  “是,”小闲道:“国公爷带人去追三郎君了,传扬出去,于三郎君不利。”
  丽蓉自小在王府长大,受的是皇家教育,见识与一般人不同。稍一凝眉,即明白小闲的意思,当即站了起来,道:“我去劝他。”
  小闲和锦香换了男装紧跟在后,出府时得知,陈氏已坐了马车追出去了。
  夜幕降临,已经宵禁,街上除了巡城兵士,只有一群骑马的男人横冲直撞。这群男人的来头还挺大,巡城校尉只有点头只腰放行的份。
  接着是一溜儿的马车,领头的车上高挂写着卢国公府的灯笼,后面挂的是三四品大员的灯笼。
  “真是遇见鬼了。”一个年轻兵士目送马车离去,嘀咕了一句。
  旁边一个年长兵士道:“卢国公府出什么事了?国公爷这会儿没在莳花馆,满大街瞎跑什么呢?”
  另一个矮个子兵士听见了,笑道:“没瞧见卢国公夫人急急追去?想必卢国公躲避夫人也说不定。”
  “捉/奸?”几个声音同时响起,接着哄堂大笑。
  丘八们要在城中主干道巡到天亮,长夜漫漫,说些富贵人家的风流韵事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校尉也笑了,笑完,抖官威喝道:“休得胡说。”
  矮个兵士笑道:“要不然,卢国公夫人大半夜追出来干嘛,还打听卢国公朝哪里去?”
  夜幕降临不到半个时辰,捉/奸啥的还早,校尉下意识望了望天,再望望平康坊的方向,将信将疑。
  兵士们却开了荤腔,越说越不像话,直到得得声响,又一辆马车驶来。
  车夫出示了秀王府的腰牌,倨傲地道:“可曾见过卢国公爷?往哪个方向去了?”
  校尉和兵士们都傻了眼,怎么秀王府也找卢国公爷,这又是怎样的风流韵事?
  得到答案后,丘八们清晰无比听到车内传出一声娇叱:“快追!”
  是个女的。待马车快速离开,丘八们又炸开了窝。
  车里,丽蓉比小闲还着急,不停催促车夫快点。车夫先还以安全第一相劝,无奈丽蓉不听,只是不停催促,生怕叶启被叶德追上,坏了大事。
  听说陈氏出府,小闲悬着的一颗心总算稍稍回位,有陈氏阻拦一下,估计她们赶得及。
  其实叶德并不知道去哪追叶启,只是一个劲朝皇宫赶,在御街上遇到禁卫军,一问,叶启往春明门去了。
  出城了?叶德大急,骂了一声:“兔崽子,这会儿出城干什么?”
  跟随的官员心想,躲得可真彻底,却不知谁透的消息?
  卢国公自是特权人物,要叫开城门并不难。可是如巡城兵士所说,真是遇见鬼了,不管他怎么说,守城官就是不肯下令开城门,不仅不开城门,还不肯说叶启有没有来过。
  在重臣们面前丢了脸,叶德气得直跳脚,只会咒骂,还是一起来的侍郎拍马而出,喝道:“难道本官来了,也不能开城门吗?”
  随从提了灯笼,在侍郎面门照了一照,灯下一张五旬的清瘦面容,可不是侍郎是谁?
  守门官清冷的声音在城门上传来:“离得远,没看清。”
  侍郎气得吐血。卢国公爷你看得清,本官你就没看清?本官要收拾你一个守城门的,很难吗?
  又一个官员拍马上前,喝令开城门时,陈氏的马车到了,夫人们的马车也跟着到了。
  守城官兵们居高临下亲眼目睹了大官们夫妻相会的戏码,以及证实了卢国公爷怕老婆的传言。
  据一位守城兵士日后跟人说的:“好家伙,卢国公夫人一下车,把卢国公爷狠狠训了一顿,卢国公爷那么大的官,吭都不敢吭一声,说上马就上马,说回府就回府,都没二话。”最后下结论:“真不是爷们!”
  丽蓉的马车走到半道,遇见了垂头丧气的叶德。朝臣们接了夫人,各自回府了。
  “你们怎么来了?”陈氏见锦香和小闲从马车里下来,诧异道。
  锦香禀道:“奴婢们想着三郎君公务繁忙,无暇回府,国公爷又急着送衣裳,所以赶来侍候,好在还来得及。”
  什么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