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闲恍然。
  盈掬狡黠地眨了眨眼,道:“姨娘不喜欢香料。”
  恐怕不是不喜欢香料,而是担心陈氏在香料中下毒吧。据说以前有一位妾侍喜欢沉香,某天在睡梦中死得无声无息。
  盈掬谈兴正浓,小闲尽量忍受加了盐的煎茶那种怪味道,适时把滚了三滚的煎茶续进她盏里。
  小菊匆匆跑来,道:“盈掬姐,不好了。”


  ☆、第6章 天上掉下表兄一枚

  叶德又带回一个美人,确切地说,又纳了一房小妾。
  跟梅氏去文信侯家的是汪嬷嬷派的人,盈掬不好派人去报信,只是光着急。
  陈氏亲自见了这位方姨娘,着人打扫院子,就在梅氏隔壁安置下来。
  文信侯十七姨娘特地禀明主母,单请梅氏一人,梅氏回府时,有五六分醉意,脸红扑扑的。听说国公爷纳了一位只有十四岁的小妾方氏,酒马上醒了,脸上一丝血色也无。
  她能依靠的,只有叶德的宠爱。
  “小闲,你厨艺好,用心做几样国公爷爱吃的菜。”梅氏抹泪道。
  小闲心里叹口气,去了小厨房。不一会儿,红油手撕鸡、五香肘子、盐水河虾、金钩翠芹,外加一样酱肉菜卷就上了食案,砂锅里炖着一味菊花骨香汤,咕噜冒泡,只等叶德一到便撒上菊花端上来。
  烛花噼啪响了一下,梅氏站在廊下,脸上泪痕未干。
  盈掬垂头丧气进来,道:“国公爷在方姨娘屋里歇了,这会儿吹灯安寝了。”
  满京城的人谁不知道卢国公的德性?有了新人,哪里记得旧人翘首盼望?
  天快亮,梅氏才在盈掬的劝说下回房安歇。
  一连三四天,隔壁不是乐声靡靡,便是笑声喧天,越发显得这边冷清。
  梅氏天天咬牙切齿站在院中怒视隔壁的方向。小闲顺着她几欲把墙头炸开的目光,发现院子上空飘了一个风筝。
  “哎呀呀,妹妹在家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的美妇人笑吟吟推门而入。
  梅氏苦笑迎上前,两人手把手进了堂屋。
  小闲在廊下侍候,听王氏深表同情道:“……妹妹年轻貌美,哪个男人见了不爱?可惜国公爷不是寻常的男人,妹妹还是看开些吧。”
  这是赤果果的黄鼠狼给鸡拜年么?听说那位方姨娘是郑国公送的,真正的人比花娇,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梅氏的泪滴在衣襟上,呜咽道:“小妹到底比不上方妹妹。”
  王氏走时,小闲瞥见她唇边浮起一抹嘲笑。
  盈掬细细把梅氏妆扮一回,小闲目送她身着华服,在盈掬跟随下趾高气扬出了院门。不过三盏茶功夫,她又回来了,妆容完好,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晚上,盈掬悄声道:“姨娘去找姓方那小蹄子了。”
  小闲道:“没找着便宜吧?”
  盈掬点了点头,道:“那小娘子笑脸迎人,一口一个姐姐,姨娘没找到她的错处。”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礼数周到,嘴又甜,梅氏确实没辙。
  叶德喜欢一个人时,倒是全心全意。以前和梅氏好得蜜里调油,天天往这儿跑,陈氏那儿都不大去。现在心尖儿上人的是方氏,眼里除了方氏,再没别人了。
  梅氏派盈掬请了无数次,叶德一句不得闲就把盈掬打发了。
  小闲明显感到院子里低沉的情绪在蔓延,大家都没精打采的,时常出现衣服忘了收,院子没有扫的事。
  一个从没见过的小丫鬟在门外东张西望,见小闲在门口,上前道:“请问姐姐,姨娘在家么?”
  小闲瞟了瞟廊下发呆的梅氏一眼,小丫鬟道了谢,过去不知对梅氏说什么。很快,盈掬跟小丫鬟走了。
  依依踱过来,问:“盈掬去做什么?”
  小闲摇了摇头。
  依依道:“盈掬也真是的,没一点做人师傅的样子。”
  身为大丫鬟之一的依依,如果果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收徒,不过梅氏一直提防她,怕是没那么容易答应。
  盈掬回来,梅氏重新让人打了水洗了脸,让小闲梳了个飞天髻,在盈掬陪伴下出了门。
  看她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的神情,满院子的人围着依依问个不停。
  “说是远房表兄来看她了。”依依消息灵通。
  梅氏回来时,眼眶红红的,新施的胭脂淡了许多,显然哭过。
  小闲悄悄问盈掬,盈掬神色激动,道:“说是小时候一起玩过,几年不见,没想到找到这儿来了。”
  “他来做什么?”既有亲戚,梅氏沦落风尘时,怎么不见他伸出援手?小闲对这位寻亲的表兄本能的抗拒。
  盈掬叹气,道:“说是两家原有姻亲之约,后来姨娘家里过不下去了,把她卖进莳花馆,就没来往。现在到了娶亲的年龄,记起两家的婚约,才找来。”
  这会儿想践行婚约,早干什么去了。小闲鄙视。
  盈掬幽幽道:“姨娘哭得不行。他虽小门小户,却不会三妻四妾,过了门就是当家大妇,哪里是予人作妾可比?”
  小闲深以为然。
  盈掬又道:“我跟随姨娘日久,待姨娘生下小主子,地位稳固,便离府。”
  小闲知道盈掬有了可心人,那人是梅氏的马车夫,今年十八岁,两人一见钟情,暗定终身,只等梅氏开恩,放她出府便成亲。
  卢国公府的规矩,成了亲的丫鬟,不能再在房里服侍主子。
  一提起心上人,盈掬脸上容光焕发,道:“他跟我说,攒了几百钱,待我们成亲时,好给我置聘礼。”
  小闲对铜钱没概念,既然可以做聘礼,想必不少。
  那位表兄自此之后隔三差五过来,开始时两人在外院见面,慢慢在依依带领下进了内院,有时候在院子里吃午饭。
  小闲手拿两块花样,朝王氏院子的方向走去。
  最近和王氏走得勤了些,王氏的针线好,绣的花鸟像活的一样。梅氏少不得向她借几个花样。她现在已不希望叶德会再来她这儿了,不是怀念儿时和表兄的过往,便是细心打扮。
  前面两个丫鬟脑袋凑在一起低低说话,小闲脚步轻,两人没发觉,待走到跟前,听得一人道:“什么表兄,明明是奸夫嘛,夫人好度量,要是我,早把他们浸猪笼了。”
  另一人笑道:“所以你才做不了夫人嘛。”
  小闲暗暗心惊。梅氏这么光明正大把表兄领进内院,怎么可能不落人口实?
  把花样交给王氏院里的丫鬟思香,急急往回走。
  依依似笑非笑站在门口,道:“怎么不在王姨娘那儿多玩会儿?”
  东厢房里传出男子爽朗的笑声,小闲不答反问:“秦郎君又来了?”
  梅氏那位表兄姓秦。
  依依瞟了东厢房一眼,道:“可不是,一来又要吃又要喝,倒不知来探表妹,还是来要吃喝。”
  说话间,秀禾端了托盘,托盘里两样菜,一壶酒,进东厢房去了。从里面出来,瞧见小闲,过来道:“你倒清闲,快过来帮忙。”
  厨房里灶火熊熊,半只羊腿洗涮好了只等下锅。
  “这位爷,”秀禾朝东厢房指了指,道:“嘴可刁着呢,姨娘又待他极好。他啊,比国公爷还难侍候。”
  小闲顺着秀禾手指的方向望了一眼,眼神沉遂。
  ………………
  又到了忐忑开新书求支持的时候,珂珂一直在扑街的路上狂奔,不知这一本你可喜欢?珂珂用心写,写得很慢,只求你能点开看一看,顺手给个收藏。


  ☆、第7章 风云突变

  方氏像个初中生。小闲真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小萝利,已经转过两个男人的手。
  “原来是表兄啊。”她和秦大郎见礼,笑对梅氏道:“姐姐好福气,还有亲戚惦记。”
  梅氏轻笑,道:“妹妹自小在郑国公府长大,生活优渥,也是福气。”
  方氏走后,梅氏不无得意对屋里的人道:“以为有国公爷宠爱,就可以眼高一切。哼,且看国公爷能宠她到几时。”
  国公爷哪里及得上表兄情深意重,几年不见,依然寻来。
  方氏的背影消失半晌,秦大郎才收回目光,口水差点滴在小闲新端上来的红烧肉上。
  叶德终于来了,白净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梅氏喝了酒,脸蛋儿红扑扑的,脚步踉跄上前行礼,还没弯下腰,脸上便挨了一巴掌。
  这一巴掌,彻底把梅氏打懵了。
  秦大郎吓得手里的筷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汪嬷嬷带人来的时候,秦大郎吓尿了,长衫下摆黄色液体滴滴答答。
  叶德刚进门,小闲就知坏了。两个腰圆膀阔的仆妇不由分说把她带到一间屋子,那间屋子只有几平方大,空荡荡的,地上除了灰尘,一无所有。
  更鼓声准时响起,初秋的京城,入夜气温骤降,小闲又饿又渴又冷,绻缩在屋角。
  不知梅氏会受什么样的处罚,盈掬小菊秀禾又在哪里?
  柴门吱呀一声响,有人站在门口道:“出来吧。”
  耀眼的阳光照得小闲睁不开眼。那人并没催促。
  一个胸围腰围臀围一般粗的仆妇上下打量小闲几眼,平静无波道:“走吧。”
  去哪?
  仆妇头也不回疾步走,小闲只好跟着。
  穿过一座座院落,来到通往大门的青石板路,高高的基座上一座气派的院子。
  仆妇道:“在这里等着。”
  卢国公府占了一条街,府里规矩森严,没事乱跑是要打屁股的。小闲也就在梅氏住所附近转转,从没来过这里。不过,飞檐上的吉兽,院落的规模,让人一见便知这里是正屋所在,也是陈氏的居所。
  等了许久,一个十一二岁的丫鬟出来道:“夫人让你进去。”又叮嘱道:“在夫人跟前好生回话。”
  小闲应了,随那丫鬟弯弯曲曲走过许多回廊,回廊上或开或闭许多的门,跨过两三个院子天井,来到一间宽大的堂屋。
  堂屋里坐了两个妇人,上首一位长相清秀,衣着华贵,神态端庄,想必是陈氏。右侧一位便是王氏,含笑切开一个石榴,递给陈氏。
  丫鬟垂手禀道:“夫人,小闲带来了。”
  陈氏摘了一粒饱满的石榴子儿放嘴里,吸吮了汁液,淡淡道:“哑巴吗?”
  丫鬟忙向小闲打手势,让小闲行礼。
  小闲上前两步,行礼道:“小闲见过夫人。”
  陈氏吃了半粒石榴,小闲膝盖都蹲酸了,才听她道:“跟谁学的厨艺?”
  “小时候跟娘亲学了一段时间。”
  小闲看了陈氏一眼,刚好陈氏抬头,饶是小闲心理素质过硬,凌厉的眼神还是让她心里打了个突。
  陈氏像是一眼要把小闲的前世今生看穿。
  “先做两样菜你们尝尝。”
  丫鬟应了一声,带小闲七转八转,来到一个热闹所在,站在门口,扬声道:“夫人说了,让她做两样菜尝尝。”
  刀子切在案板上的咚咚声,说笑声,打闹声,全都停了,所有人齐齐望着小闲,眼中透着好奇。
  出来一个年轻仆妇把小闲领了进去,来到一个圆脸的女子面前,道:“见过赵嬷嬷。”
  既是嬷嬷,自然是管事了。
  赵嬷嬷一双手搅拌盆里的面没停,道:“你就是那个做桂花糖藕的丫头?”
  小闲微觉意外,做这类凉拌时用的桂花是去年存下来的,并不是新鲜的桂花,不知她为什么会看上,又是怎么尝到这一味的?
  赵嬷嬷道:“桂花的香,藕的脆,你都做得很好。食材简单,能做出好味道才见功夫。”
  便有人附和道:“嬷嬷说得是,嬷嬷不就是做得一手好豆腐么?”
  豆腐本身没有味道,又嫩又易碎,要做成美味,确实费心思,不知得有多少好东西煨呢。
  赵嬷嬷微微一笑,并没有接茬,看了小闲一眼,道:“早上才送两筐白菜来,你做两样我看看。”
  白菜也是简单廉价的食材。
  小闲想起黄蓉同学做的白菜心,洪七公老人家叫好不绝,嘴角便微微上翘。
  厨房里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分站两排,看这个夫人特地吩咐的小丫鬟怎么把普普通通的白菜做出美味。
  小闲剁碎猪肉,加入香菇和盐、葱,搅均了,把白菜叶子洗净,汆水,摊在案板上,备好的馅料放在白菜叶中间,握起来,用韭菜扎紧。一个个白菜烧卖做好了,放锅里蒸。
  至于白菜盒子的做法跟韭菜盒子差不多,一样的香飘三里。
  赵嬷嬷先送去请陈氏过目,陈氏“嗯”了一声,道:“卖相不错。”
  赵嬷嬷识趣,先各试了一个,再奉给陈氏。陈氏就势尝了,道:“烧卖也还罢了,这白菜盒子却是极香。”
  这就算面试合格了。丫鬟带小闲到一间小房子住下,小闲一直想打听盈掬小菊秀禾去哪儿,梅氏怎么样了,却不得其便。梅氏院子里的人,好象从不存在似的,没有谁提起过她们。
  陈氏吃得少,每餐的定例却多,小闲因是特例进的厨房,免了从烧火、洗菜的杂役做起,专门负责白菜一例,只要是赵嬷嬷定下的菜牌上有白菜,那便是小闲的活计。
  很快,小闲有了外号“小白菜”。
  跟梅氏只有秀禾一个厨娘不同,厨房里光是掌灼的的厨娘便有三个,每人各司其职,又有点心厨娘两个,一个专做糕点,一个专做烧饼蒸饼,呃,就是包子馒头。
  小闲多听少说,不挑活,没少帮粗使丫鬟做些杂活,人缘挺不错。
  赵嬷嬷在厨房里很有威信,她交待下来的差事,没人敢违拗。小闲听说,她是陈氏从娘家带来的厨娘,陈氏吃惯了她做的饭菜,一餐不吃,浑身不舒坦。
  瞧她的年纪,跟陈氏应该差不多,难道驻颜有术?小闲细心留意,并没见她吃什么补药,每餐的菜以素菜居多。
  赵嬷嬷发现小闲在注意她,赏了小闲两个菜:“我不爱吃这个,你拿去吃吧。”
  她是陈氏得用的人,份例可比梅氏强太多了,照厨房里的规矩,每餐应该八个菜,一壶酒。不过她只让做四个菜,就这,还常有菜没有动过,只拣喜欢的吃两口。
  她赏的,一份腊肉,一份五香兔肉,都是荤菜。
  “兔子是三郎打下来的。”赵嬷嬷看小闲狼吞虎咽,笑眯眯道。
  秋天了,正是打猎的好时节,王孙公子们闲来无事,相约外出打猎平常得紧。

  ☆、第8章 粥惹的祸

  秦大郎怎么会找到卢国公府来?陈氏又怎么肯让梅氏一再相见,甚至带进内宅?要说里头没有猫腻,小闲断然不信。只是旧人一个不见,无处说起。
  秀禾是大厨房派来的人,不知会不会回大厨房?小闲一直在寻找机会向大厨房来的人打探。
  府里所需的肉菜,由采买着人送到府上后,再由汪嬷嬷派人送到各房。叶德生有四子四女,各有两个儿子和女儿择院另居,有自己的小厨房,这些都是有份例的。
  送肉菜来的是两个粗使仆妇,每天寅时小闲会找各种借口在厨房门口晃悠,交接的人叫腊肉,每次都用小眼睛瞪小闲,神色不善。
  小闲装没看见,探头探脑看那两个仆妇把竹筐抬进厨房,放好。
  一只手搭上后背,小闲寒毛直竖。
  “你在这里做什么?”赵嬷嬷圆圆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小闲脑筋急转,刚要随便找个借口混过去,赵嬷嬷接着道:“腊肉说你天天在这里窥探,我过来一看,果然没错。”
  小闲瞪了那个见赵嬷嬷出现,已认真检视肉菜的女子,很是无语。
  腊肉是府里的家生子儿,自小喜欢吃腊肉,慢慢的大家都叫她腊肉,父母起的名字倒没人再唤。陈氏食用的腊肉出自她手不说,几位郎君娘子的腊肉也由她供应,实在是府里再没有比她腌制腊肉腌得更好的了。
  她不是只喜欢腊肉吗,什么时候成了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
  赵嬷嬷拎起小闲的耳朵,朝厨房旁边的屋子而去。那儿是赵嬷嬷平时休息吃茶的所在,有专人洒扫,干净异常。
  食案上放一锅粥四样小菜。赵嬷嬷在食案后坐了,道:“说吧。”
  小闲过去把门掩了,在下首坐了,道:“嬷嬷可认识一个叫秀禾的人?”
  赵嬷嬷想了想,摇了摇头,府里几百号人,厨房好几处,哪里都识得。
  小闲把和秀禾的情份简略说了,道:“当日她不怪我无意中抢她的风头,诚心待我,实是难得,所以想探听她是不是安全。”
  赵嬷嬷随手盛了一碗粥晾着,道:“你怎么不问问,你为什么会来这儿?”
  阖府上下,谁不想进夫人的院子,就算在这儿做粗使丫鬟,出了院门别人也得给几份面子。小闲一个妾侍的使唤小丫鬟,怎么说进就进?
  “怎么进的?”小闲傻傻问,难道遇上她这位贵人?
  赵嬷嬷自顾自吃起了粥,小半碗粥就两筷子小菜,也就饱了。示意小闲把碗筷撤下去,待小闲再次回来,才道:“你做的菜,我尝过几样,味道都不错。”
  小闲惊奇,她怎么会尝到自己做的菜?嘴上却道:“谢嬷嬷赏识大恩。”
  眼前这位,可是夫人跟前的红人,不过是开口要个小丫鬟,夫人当然不会拔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