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派同窗他命带锦鲤-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牧杨气得咬牙,却也没有办法。
  傅子献稳住了牧杨,便喊道,“亮火把,取弓来!”
  而另一边,怕死的马一骑绝尘,一口气不喘的带着闻砚桐跑了很长时间,停下的时候闻砚桐的脸都被风刮得没知觉了。
  她只感觉一阵头晕眼花,还有些反胃,往周围一看,却是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天上的月亮被云层遮住,闻砚桐的视线内没有一丝光亮。
  闻砚桐自然跟马一样怕得半死,恨不得抽马两个大嘴巴,但一想现在抽它没准它把自己摔下跑了,那她可真是要完蛋。
  马跑累了,停下来歇息,闻砚桐就坐在马背上看周围的环境,听周围的动静,时刻准备着驾马狂奔。
  但是周围静的厉害,风似乎也变小了,周围没有杂声。
  等了片刻,月亮从厚厚的云层后探出头来,银光洒下来,周围的景色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她就看见面前不远处有一座布满芽黄颜色的山,在银光的照耀下有些明亮,在一片绿山之中尤其显眼。
  她顿时喜出望外,没想到这马一同乱跑,竟然把她带到姐姐山边上了。
  她恨不得捧着马亲两口。
  这着实是误打误撞。
  闻砚桐连忙策马往山中走。若是池京禧在山里,定然会派手下的士兵在山的各处盯梢,那她进山不久就会被发现。
  闻砚桐想的也没错,她刚进山不久就被发现了,但是由于她驾的不是军马,又是个姑娘,所以被当做敌军派来的细作严防了。
  她正战战兢兢的走着,天上突然掉下一张网,将她整个人都网住。网兜一拉,便整个被吊到了空中。
  她尖叫一声,“饶命饶命,各位英雄好汉!”
  但是却没人应声,周围人藏得很紧,闻砚桐半个人影都没看见就被吊着在空中乱晃。
  “你们是小侯爷手下的人吧,我是小侯爷的朋友,我是来找他的!”闻砚桐道,“不要吊我,大家都是兄弟!”
  “我们如何相信你?”有人问道。
  “带我去见小侯爷!”闻砚桐高声喊道。
  紧接着四周又安静下来,这几个人似乎在商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老实点,我们请示少帅。”
  闻砚桐自然是十分老实,若不是被吊在网兜中十分不方便,她怕是要离地打坐。
  不过在网兜里着实难受,幸好那人来去也快,不一会儿就把闻砚桐从网兜中放下来了,甩了个屁股墩儿,她揉着腰站起来,那几个隐在暗处的人才露头。
  只是依旧用兵器指着她,“随我们来,别耍花招!”
  闻砚桐忙不迭点头,一脸无害。
  随着这几人往山上走了一段路后,盯梢驻守的士兵渐渐多起来,人人都用戒备的目光看她。
  闻砚桐抓了一把有些乱的头发,被盯着有些头皮发麻,但还是强忍着,直到被带到队伍驻扎的中央地带。
  她远远的就看见有一处篝火烧得很旺,有个人坐在篝火旁,其他人皆站着。
  闻砚桐的目光放在坐着的那人身上,很强烈的能感觉出那个人就是池京禧。
  当越走越近,他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之后,闻砚桐忽而觉得眼睛一热。
  她从朝歌出发,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祎北,就是为了这一刻。
  她看见池京禧身着黄色衣袍,曲起一只腿,靠坐在树边,面前是烈焰篝火,火光将他俊俏的容颜镀上金光。他的眉眼很沉静,一如既往的没有波澜。在这漫天遍布银杏叶的地方,他好似最精致的那一片银杏叶。
  亦如她脑中所想的画面。
  她随着人走到边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池京禧,即使这样近了,近到她一出声就能让池京禧听见,却还是不忍心开口打扰他的沉思。
  “少帅。”有人开口道,“人带来了。”
  声音打断了池京禧的思绪,他从火光中慢慢抬眸,转来看向她。
  沉寂的眼眸猛然泛起波澜,平静被惊诧取代,池京禧看见她的一瞬,眼中好似藏了千丝万缕的情绪,猛地全部迸发出来。
  闻砚桐忍不住弯唇笑,但是鼻子一酸,眼泪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落了下来。
  她看着池京禧一脸震惊的站起来,便出声道,“小侯爷,我来找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有点憨批了,当初图方便取个姐妹山这个名字,结果我自己写起来混的乱七八糟。
  上章出现的错误我已经改了,有一处实在没找到,o(╥﹏╥)o


第115章 
  大概是根本没想到闻砚桐会出现在这里; 池京禧的震惊持续了很长时间。
  周围的士兵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直愣愣的盯着二人。
  直到闻砚桐走到了池京禧跟前,池京禧的眼睛才微动,然后整个人像被点了灯一样; 刹那间灵动起来。
  他眼中浮现笑意; 语气自是遮掩不了的惊讶; “你怎么会……”
  闻砚桐道; “我担心你; 所以从朝歌来了。”
  随后两人同时伸出手。
  闻砚桐看见他的银甲上有血滴,他则看见闻砚桐的发上有银杏叶。
  闻砚桐道; “在这里等很久了吧。”
  池京禧却不知如何回应。
  来的人不应该是闻砚桐。虽然时隔那么长时间; 心心念念想见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对他而言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但是思及祎北如此危险; 他自己都尚不能有把握周全,更不想闻砚桐处身在这个危险的地方。
  闻砚桐见他没反应,凑近了些,低声道,“小侯爷,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你只要选择了姐姐山; 就肯定会安全回到城里。”
  池京禧低眼看她,密长的眼睑藏了很多情绪,可最后只化作了一声叹息。
  闻砚桐眨了眨眼睛,“怎么了?我来找你; 你不高兴?”
  池京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她的头,“你一个人来的?”
  闻砚桐摇头,“怎么可能,还有傅子献和牧行屹,不过方才遇到了兽群,我们走散了,我的马直接将我带到了这里。”
  池京禧伸手探了一下她手掌的温度,掌心是热的,掌背却冰凉。
  他当着众人的面直接牵起来,带着闻砚桐走到篝火边,“再等等,他们会找来的。”
  闻砚桐的手经过多日的风吹日晒,没有往日的嫩滑了,池京禧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
  他带着闻砚桐坐在篝火边,将她的双手包在自己的掌中。
  池京禧的手永远都是温暖的。可能是因为他有着强健的体魄,所以身上的温度很高。闻砚桐长途跋涉那么久,图的就是这一刻的相处,她忍不住低头偷笑。
  池京禧却发现了,揪了一把她的脸颊,有些责怪的意思,“你也太胡闹了,这种偏远之地你都敢自己跑来?”
  闻砚桐被揪着,五官都做出了求饶状,“我不是一个人啊,五殿下派了两个身手很厉害的姑娘跟我一起呢,我们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
  “明知道这里有战乱,祎北城的人都往外逃,你还偏偏往这里来。”池京禧拎着她脸上的肉晃了晃。
  “这不是因为你在这里嘛。”闻砚桐说道。
  池京禧被这话噌地一下扎中心脏,只好把手指松开了,无奈的看着她。
  都说男人才会说甜言蜜语,怎么闻砚桐口中的话每一句都带着甜味呢?
  闻砚桐揉了揉脸,往池京禧身上凑,笑嘻嘻道,“小侯爷肯定会保护我的。”
  池京禧沉默着没说话,只是将她的手握的更紧了,原本盯着篝火的目光现在也落在了闻砚桐的身上,也没有具体看什么,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凝视。
  闻砚桐奔波劳累,一刻没有停歇的来这里找到了池京禧,心情完全放松下来之后,整个人都要被疲倦压倒。
  不一会儿就困了,闻砚桐靠在池京禧的肩头昏昏欲睡。
  池京禧解了身上的银甲,一动不动,像个木头桩子一样。
  没一会儿闻砚桐就睡着了,呼吸平稳,睡容安宁。
  池京禧低头看着,仿佛想到了出来祎北的那段时日。
  那时候心里的思念真的是无法形容,并没有强烈到抓心挠肺的地步,就好像水一样无孔不入。
  以往池京禧做事时,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分不出来精力想别的事。
  但是这次却不同,他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将精力十分的集中,总会分神去想远在朝歌的闻砚桐在干什么。
  原本他计划的是用每日闲余的时间来思念,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思念根本无法控制,从各个地方渗入他的心腔,时间久了,池京禧终于尝到了分离的痛苦。
  现在闻砚桐就靠在他肩头,安静的睡着。于他而言就像梦一样,他甚至有些怕忽而一个响动将他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睛来发现周围的景色没变,但坐在篝火前的仍然只是他一人。
  池京禧一边想一边看,不知不觉竟盯了很长时间,长到周围的将士都开始面面相觑。
  闻砚桐睡了短暂的一觉,正是香甜时,却被牧杨的叫喊声惊醒。
  她睁眼一看,就见牧杨激动的从远处奔来,嘴里还不断的喊着:“禧哥!”
  闻砚桐动了动,池京禧感觉到她醒了,就扭了下麻木的肩膀,从地上站起来。
  刚起身,就被牧杨紧紧抱住。
  牧杨呜呜咽咽的低泣起来,牧杨颇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一样,让闻砚桐很是无语。
  “大老爷们,总哭什么。”她如是说道。
  完全忘了方才见池京禧的时候也掉了眼泪。
  牧杨瞪圆了眼睛瞪她,“我这是担心禧哥。”
  “这不是都找到了吗。”闻砚桐嫌弃的从怀中掏出干净的锦帕,“那么多人呢,快别哭了。”
  牧杨哼了一声,对池京禧道,“禧哥,你下次还是别巡逻了,交给下面的人做吧,太危险了。”
  傅子献也从一旁走上前来,附和道,“少帅可安全无恙?”
  池京禧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方才听闻砚桐说你们遇到了兽群,如何?有伤亡吗?”
  傅子献摇头,“用火吓了吓,它们就退了。”
  说着又看向闻砚桐,见她好好的站着,就知道她没有受伤,便笑道,“方才你突生变故,牧行屹险些急哭了。”
  牧杨当下给了傅子献一拳,“马上把嘴闭上!”
  傅子献好脾气的笑笑,并没有在意。
  几人在当地休整了一下,然后也没停留,清点了人数,趁着黑夜就出山了。
  牧杨跟闻砚桐并排,两匹马挨得很近,牧杨把怀里偷藏的零食拿出来跟她分享。闻砚桐没吃过祎北的东西,本没什么胃口,但见牧杨的眼睛红红的,眼睫毛上还挂着细碎的泪珠,一脸认真的跟她分东西,便也没有拒绝。
  池京禧驾马走在闻砚桐身后,盯着她骑马的背影,不知道再想些什么。傅子献在他旁边跟他汇报这半个月的动向,说道,“少帅,这次来这座山救你,是闻砚桐的主意。”
  池京禧淡无波澜的应了一声。
  闻砚桐早就知道了。她在两月之前就知道他会在某次巡逻中被逼至深山,于是提前告诉他选那座山。
  池京禧在山中困了半个月,祎北城很多人有些按捺不住。在三股势力交织的军队中,他们要对抗的不仅仅是藏在城外虎视眈眈的敌军,还有自己人。
  池京禧初来的那几日,已经用手上的权利整顿过了。军中本有军规,其中有人本想利用军规做文章,不触犯军规的条件下明里暗里反抗池京禧的命令。
  但是池京禧跟他们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换上常服将他们杀了。
  不服从命令就是死。在偏远的祎北,任何法规都奈何不了拳头硬的人,更何况池京禧代表的皇室在军中占有大部分人数。所以池京禧在时,下面的人都老老实实的。
  可他消失半个月,有些人已经按不住了,大有上房揭瓦之势。
  当夜池京禧跟着傅子献一同回城,祎北驻守军队的大小将领飞奔的赶来,在他住宅门口迎接。
  池京禧想往常一样问了几番,就让人都散了,自个回屋子里让人烧水沐浴。
  这个宅子本就有一间空房,现在闻砚桐来了,正好住进那间空房里。
  来祎北时忙着赶路,闻砚桐基本没怎么休息,这下得意休息之后,闻砚桐一连好几日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基本上除了吃就是睡。
  而池京禧也忙着军中事物,白天几乎见不到他人,有时候夜晚来找闻砚桐时,就发现她早就入睡了。
  不过也不妨碍池京禧看她。一般都是沐浴之后带着一本书,再泡一壶热茶坐在闻砚桐的床榻边。
  闻砚桐四仰八叉的躺着睡觉,池京禧就坐在边上看书,偶尔有书本翻页和倒水的声音,但是杯子和茶壶都是轻拿轻放,处处透着安详的气息。
  等壶中的茶凉了,或者是池京禧觉得乏了,才起身给闻砚桐掖掖被子,擦擦口水,然后轻轻离开。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闻砚桐也渐渐习惯了祎北的生活。彻底休息够之后,她的黑眼圈也消下去了,作息也正常了,平日里闲着无聊就跟牧杨掐架。
  闻砚桐作为军中一级闲暇人员,牧杨与其肩并肩。
  两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掐起来,傅子献偶尔撞见会当个和事佬劝说几句,但是没什么用。
  这日两人去膳房找东西吃,找到了祎北当地特色菌类,于是抢着要膳房的厨子做了吃。
  但是闻砚桐想吃炒的,牧杨想吃凉拌的,然后两人就争执起来。
  结果越吵越气,两人在膳房大打出手,打翻了厨子给午膳备的伙食,当日池京禧难得回宅子吃饭,却吃了个寂寞。
  他看着膳房的一片狼藉,和仍然不服气相互吐口水的闻砚桐和牧杨,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将人拎到宅子门口的大树下面。
  命人找了四筐菌子,让牧杨和闻砚桐一手提一筐,手伸平了站着。
  闻砚桐蔫了,老老实实的站着,心想着待会怎么跟池京禧认错。
  正出神时,她忽然听见异响,转头一看牧杨竟然往她的筐里吐口水。
  “你干什么!”闻砚桐怒道。
  “我要加重你筐子的重量,累死你。”牧杨重重的哼了一声。
  闻砚桐把筐子一扔,大喊,“狗东西,我老闻跟你拼了!”
  池京禧饿着肚子进屋刚坐一会儿,正寻思着什么时候把人放进来合适,下人急急忙忙跑进来,喊道,“少帅,闻姑娘跟牧队又打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池京禧的小小日记】
  七月十八日:
  她果然是神仙,一下子就出现在我面前了。
  七月十九日:
  今日她睡觉时从床榻上滚下来了,抱她上去……费了些力气。
  七月二十日:
  口水流了一枕头,明日给她换个新的。
  七月二十三日:
  今日说了梦话,叫杨儿不要偷吃东西。
  杨儿和吃的都比我重要??
  七月二十五日:
  下人说她跟杨儿总打架,我明日要回来看看。
  七月二十六日:
  我之前想错了,她应该不是神仙。
  哪有神仙会跟人滚在地上打架,还尽往别人身上吐口水……


第116章 
  闻砚桐和牧杨的战斗最终以两方互相放狠话中落下帷幕。
  当日中午的饭桌上; 既有炒的菌子,也有凉拌的,于是两人暂时握手言和,相互分享。
  当夜; 闻砚桐洗了长发坐在床榻边; 从桌子下摸出了一张图纸; 上面是祎北周围大致地形。
  祎北是座大城; 周边有数十小县和乡镇; 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闻砚桐推算了一下原书剧情; 按照原文发展; 在冬季来临之前; 池京禧曾与敌军打了三次; 每次都是险胜,没能将敌军赶出绍京。
  最后是在入冬之后,严寒带来了暴雪,导致敌军的物资在送来的途中出现状况,池京禧才一鼓作气将敌军击溃。
  但是闻砚桐记得其中有一次池京禧是有机会歼灭敌军的,但是由于猜错了他们撤退的路线,所以让他们逃走了。
  如果能在那次猜中敌军的撤退路线; 就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离开祎北。
  闻砚桐正看得认真,池京禧就叩门进来,见她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什么也没说就找了块锦布给她擦。
  闻砚桐随意拨弄了一下头发; “没事,干的快。”
  祎北的天气干燥,又正值夏季,所以闻砚桐就懒得擦头发。
  池京禧却有些苦口婆心道,“祎北不必朝歌,这里的气候变化很大,夜间风凉,你若不注意就会生病,当初杨儿来此地就病了十来日。”
  “那是他自己蠢。”闻砚桐默默道。
  池京禧笑了笑,没有反驳。
  原本军中纪律严格,人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一连好几日都是宁静的。但是闻砚桐来了之后,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池京禧喜欢这种热闹。他以前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因为在安静的环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做事,但是后来发现,生活要热闹一些才会有趣。
  习惯了吵吵闹闹的日子,他再回归到往日的宁静时,倒觉得十分不适应。
  闻砚桐被池京禧一通不算温柔的手法擦了擦头发,指着纸上的地势道,“小侯爷,你快看这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