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别人也罢了,你却是难说。”郑氏心情好了,笑声也轻快起来。
    魏嬷嬷苦着脸喊冤叫屈,又引得屋里众人笑了一回,连徐襄也跟着弯了弯嘴角。
    魏嬷嬷拿碟子盛了一小片丝糕端过来,“太太,你也尝尝……因为怕二少爷吃了糖助湿生痰,没有加糖粉。不过奴婢尝着,倒是有一股子自然的清甜,喧软好吃!”
    郑氏笑着接了,捻了一块小口品尝起来。
    江夏去食盒里盛了一碗素粥,不着痕迹地嗅过,又抿了一点点尝过,这才端到徐襄床侧,准备给徐襄吃饭。徐宏上前一步,侧身在徐襄床侧坐了,伸手从江夏手中接了粥碗过去,开始俯身给徐襄喂饭。
    郑氏带着魏嬷嬷、碧玉珍珠等人,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品尝着丝糕,目光却关注着徐襄的一举一动,不知不觉竟将一片丝糕都吃了。
    魏嬷嬷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笑着道:“太太,要水洗梳一下吧?”
    郑氏答应着,自有碧玉和珍珠匆匆下去张罗着给郑氏要热水,又打发了小丫头回郑氏的正院里去拿妆奁匣子。
    郑氏由魏嬷嬷扶着起身,一路往西屋里去了。
    魏嬷嬷搀着郑氏的胳膊,声音低低的道:“……是个好的,话不多,却极是尽心竭力的。”
    郑氏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却没有说话。
    徐宏将一碗粥给徐襄喂完,拿了帕子替徐襄细细地擦擦了嘴角,低声嘱咐道:“二弟这场病可把太太吓坏了……你好好养着身子,早点儿好起来,一家人才放心。”
    徐襄垂着眼,也听不见他应没应声,只听徐宏又道:“二弟好好养着,庄子上正浇返青水呢,我几日未去……如今你这病大有起色,我也能放心地去庄子上看看了。”
    说着,徐宏起身,又对着屋子里几人叮嘱了几句,转到西屋门口向郑氏报备了,这才去了。
    郑氏重新收拾过了,又转过来看望了徐襄一回,也忙着去处理家事庶务去了。
    送了郑氏回来,魏嬷嬷带着人将早饭在外屋里摆好了,江夏进里屋扶着徐襄重新躺下歇息,这才走出来吃饭。
    “姑娘,你的饭扣在食盒里呢,我给你端出来!”碧玉一见夏娘走出来,立刻笑着招呼。
    碧玉明显是梳洗过了,衣裙也换了一身。湖水蓝的杭绸对襟丝绵褙子,里边穿着一件姜黄色窄袖袄子,系着一条百褶挑线白绫裙子,梳着一个双丫髻。脸也洗过了,未施脂粉,眼周还有一点微肿,却已经能够笑的半点儿阴霾也无了。
    ……从出了给徐襄喂盐的事,她是再不敢轻信哪个人了!
    不过,她也不怕,论起职业笑容来,谁能比得过她?她可是正儿八经地接受过‘微笑服务’的正规培训呐!能够笑上半个小时不带走样儿的,让露八颗牙齿,就绝对不会只露七颗半!
    江夏含笑跟碧玉客气着,接了碗筷,隐约嗅见一丝儿香气,让她微微皱了皱眉头。
    一时安静地用罢早饭,自然有彩霞将碗筷收拾下去。
    碧玉抬脚就进了里屋。
    江夏则落后一步,与魏嬷嬷商议:“……磨一点粳米粉,最好用水磨……不能用白糖,用点儿蜂蜜,再蒸一锅试试,味道做的好吃些,二少爷才有胃口。”
    为了徐襄调理身体的事,魏嬷嬷自然上心,江夏说什么,她都答应着,“我这就再去厨房……”
    又问,“这糕方子里有药,可有什么避讳么?”
    “无妨!”江夏跟魏嬷嬷解释了一句,又道,“早上就跟赵先生商量好了方子,他回去抓药了,就打发童儿送来……还有,二少爷病情大好,从今日起,二少爷的药恢复成早晚一服了。”
    “哎哟,真是太好了。”听见说徐襄病情好转,魏嬷嬷越发欢喜起来,“二少爷这眼看着就好起来了……呵呵,今年秋闱,二少爷必能下场参试,拿个解元回来!”
    江夏对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不甚了解,却也知道,‘解元’不是那么好考的。不说考场的黑箱操作,就只论学问,也没有谁能够说大话,一定拿个解元回来的。不是有云,‘文无第一’么!
    江夏笑笑,道:“照这样恢复下去,二少爷的身体参加秋闱,基本没问题!”
    话音未落,徐襄突然一连串地咳嗽起来!
    江夏与魏嬷嬷都给吓了一跳,连忙走过去查看,却正见徐襄捂着嘴咳得停不住,脸颊通红,鼻翼大张……眼见着呼吸也急促起来!
    这是哮喘再次发作了啊!
    江夏匆匆上前,还没等开口,就猛地闻到一股呛人的浓郁桂花香!
    “唔,谁用了桂花油?”江夏捂着鼻子问道。
    碧玉脸色一变,往后退了几步,道:“早上梳头,抿了一点子……”
    江夏顾不得客气,挥手道:“碧玉姐姐且出去吧,怕是这香气二少爷受不住……”
    说着,又跟急的要落泪的魏嬷嬷道:“嬷嬷别急,二少爷这是一时之症。你把窗户打开一些,透透气!”
    魏嬷嬷略一迟疑,看看江夏说完已经俯身在徐襄身上寻找穴位了,她咬咬牙,决定相信夏娘一回。匆匆转身去开窗,急切下,踩了裙子,差点儿摔倒,幸好扶住床头的案几,这才免了跌跤之苦。
    碧玉变了脸色,泫然如泣的,看着那边连彩霞也被指使着近身伺候,她却被撵出去……心中暗恨,却也不敢多做停留,脸色变换着退了出去。
    这边,魏嬷嬷开窗通风,江夏拿了斗篷裹在徐襄身上,一边寻了穴位刺激止喘……

  ☆、23。第23章 小厨房胖丫头

接连刺激按摩了十数个穴位,徐襄的情形才稍稍好转了些。
    魏嬷嬷开了窗户转回来,站在床侧,搓着两手,心焦忧虑之下,竟觉得头目森森,两眼冒花儿,身体摇摇欲坠着,她连忙退后一步,伸手扶住案几,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江夏额头沁出了一层汗珠子,只来得及在刺激穴位的间隙,抬起衣袖匆匆擦一下。
    因为是紧急发作,刺激穴位还要配合着相应的推拿手法,从而达到尽快理顺气息,平缓喘息的疗效。江夏让彩霞帮手扶着徐襄的身体,她则努力让自己镇定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治疗操作。
    小半个时辰过去,徐襄连串的咳嗽终于止住了,喘息也略略平缓了些,江夏这才松了一口气。
    “拿个迎枕来,让二少爷靠着!”江夏招呼着彩霞一起,将徐襄放倒靠好。
    这才直起腰来,一手抬起来擦汗,另一只手则下意识地扶住了腰。
    因为长时间弯着腰,腰肢酸疼欲折,差点儿哼唧出声来。
    这身体真是太弱了!看来,以后还得多多锻炼才行啊!
    揉揉腰间,缓解了酸疼。正好彩霞端了盏温水过来,江夏伸手接了,慢慢送到徐襄嘴边,喂他喝了。
    退开两步,江夏仔细地嗅了嗅,确定屋子里香味儿散了,于是让彩霞关了窗户。
    缓口气,江夏也得以跟魏嬷嬷说话:“二少爷已经好些了……二少爷的病,有许多闻不得,吃不得,甚至触碰不得的东西,我来的时候短,嬷嬷仔细寻思寻思,除了桂花油,还有什么东西是二少爷碰不得的,咱们也注意着些。”
    魏嬷嬷抚着胸口舒出一口气来,点点头道:“之前,也察觉二少爷闻不得脂粉香。是以,芷兰和桃儿……是都是不用这些的。院子里也只是种了两株石榴,也是因着石榴花无香……其他的,倒实在没注意到。”
    江夏察觉到魏嬷嬷气色有异,让着她去窗前椅子上坐了,这才笑道:“嬷嬷也不用急在这一时。以后咱们都上上心,但凡进咱们屋子,或者近二少爷身的人,不能施脂粉、香油、香露,不得熏香,不得佩香荷包……吃食上,有未用过的新鲜物儿,也让二少爷少吃一点,试过无妨再吃……暂时,二少爷不能饮茶饮酒……诸如此般,细细注意上心,等摸清了二少爷不能碰触之物,也就好些了。”
    魏嬷嬷和彩霞都屏息听着,特别是魏嬷嬷,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记着江夏所说的每个字。
    江夏笑笑,握了魏嬷嬷的手道:“嬷嬷也不用太着急了,我有空再跟您细细说一说。您这会儿先去看一看碧玉姐姐,刚才情急之下,我说话没顾忌,可别惹得她生了我的气才好!您跟她说,等二少爷好些了,我给她赔不是。”
    “姑娘不用理会,碧玉那丫头若是为了那么一句话就怨上你,就太不懂事了,也不值得对她怎样!”魏嬷嬷明显有些不忿,说了几句,话题一转,道,“既然二少爷暂时无碍了,这事儿就暂不用让太太知道了……”
    本就是一次小发作,不是什么大事,何况还牵涉着碧玉在里头……江夏没有异议地点头应了。
    魏嬷嬷道:“那姑娘守着二少爷,我还是去厨房,看着她们把材料备好……到时候,姑娘过去一趟,亲自指点着她们做上两回。”
    江夏应着,送魏嬷嬷出了门。转回身,江夏敛了笑,吩咐彩霞端水拿帕子。
    刚刚那一阵咳得狠了,徐襄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又开窗通了风……她要趁着汗水没退下去,赶紧给他擦干才好,免得外邪乘虚而入,哮喘病不好再加个外感风寒可就麻烦了!
    给徐襄擦了手脸、脖颈,又倒了一盏热水,热热地给徐襄喂下。眼看着徐襄鼻尖儿上又沁出一层细汗,江夏这才放了心。
    徐襄经过一阵哮喘小发作,刚刚恢复的那点儿精神也不见了,躺下没多会儿,就昏昏沉沉睡过去了。
    给徐襄盖好被子,又将床帐子放下来,江夏这才呼出一口气来,准备坐下来休息休息。
    魏嬷嬷却赶着回来了。而且带了好几个人,很快把倒座房里原有的锅灶收拾了一番,又有人流水价送了好些个米面油盐诸般食材过来。
    魏嬷嬷笑着道:“那间倒座房本就按小厨房建的,只是一直没用上。这会儿略作收拾就能成用了。……倒也不用咱们做饭做菜,只偶尔做些点心、粥汤的,用热水也便宜!”
    说着话,魏嬷嬷唤过一个十二三岁矮矮胖胖的丫头来,向夏娘介绍道:“这是枝儿,之前在大厨房的。”
    江夏是准备给徐襄辅以食疗调理的,这日复一日天长已久的,总是让大厨房做,不说沟通上困难,就说她那些方子,就这么泄露出去也太可惜了……能有个小厨房自用,她自然中意。
    枝儿微有些拘谨地曲膝行礼,道:“俺在家时就会烧火,进了府以后也一直在厨房里做活儿,蒸馍馍、包饺子、捏合子、擀饼、擀面条子俺都会干。年后,刘婶子就让俺上案子了,也有俩月了……”
    看着枝儿因为紧张微微沁出一层细汗的鼻尖儿,还有嘴角若隐若现的两个小酒窝儿,江夏微微笑了起来。
    “不错!……带我去厨房看看吧!”
    既然要做米糕,她就要去看看送过来的材料……之前大厨房做的丝糕,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
    一边走着,江夏一边跟枝儿拉起家常,“枝儿,你是哪里人啊?”
    “俺是是桑楼的。俺知道姑娘是松林的,跟俺家离得很近,俺爹去松林卖过鱼……”

  ☆、24。第24章 芷兰回来了

说起父亲,这个面相憨实的姑娘兴奋起来,眉飞色舞,满脸的骄傲和自豪。
    “俺们村北有个大水洼子,每年秋后,都能出不少鱼,俺爹最会捉鱼了……我爹还会划船,地里活儿不忙了,就去给镇上的船行走船……”可是说着说着,枝儿突然卡了壳,满脸的笑容仿佛一下子被人偷走了,真个人都悲伤起来。
    有那么能干的父亲,应该不会被卖掉给人当丫头……江夏大概猜到了结果。
    默了片刻,枝儿转眼看向江夏,红着脸嗫嚅道:“见着姑娘俺欢喜狠了……姑娘莫怪俺多话!”
    江夏一笑道:“这么说,咱们倒是乡亲呢!”
    枝儿神色缓和下来,点头道:“嗯嗯,都说姑娘识文断字,医术高明,将二少爷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俺听着心里美的很!跟听别人夸俺一样欢喜!”
    枝儿渐渐放松下来,胖鼓鼓的脸颊配着一双闪啊闪的酒窝儿,让人很想戳一戳捏一捏。
    “哈哈,”江夏被逗得笑起来,“你听谁这么说啊?”
    “大厨房里都这么说啊……哦,之前彩霞和魏嬷嬷都去过厨房,都跟她们打听呐……”
    瞥一眼笑意盈盈的小胖丫头,江夏心中暗叹,这般憨实的小姑娘,也能话中有话:去大厨房的可不止彩霞和魏嬷嬷,之前有芷兰和桃儿,之后还有个碧玉!
    新布置出来的厨房,锅灶都是之前就有的,来人将灶口烟囱通了一遍,又抹了几处细小的缝隙,灶台一旁堆放了一些木柴,灶坑前放了些柔软的麦秆儿,点火用的……碗橱上摆放着碗筷油盐之类;柜子里是一个个盛着米面的口袋;门后还放着一口水缸;旁边窗户下按了一块案板,上边随意地放着两把菜刀……
    江夏将需要蒸糕的材料找出来。米粉能用,茯苓粉与其他几种辅料却粗粝的很。好在,厨房里有一台小石磨,江夏就把磨粉的活计交给枝儿。
    看备好的食材里有一只肥鸡,江夏二话不说,把肥鸡洗了,热水汆过,将两片鸡脯肉片下来,剩下的整个放进一只大瓦煲里炖起来。
    太过油腻的东西徐襄还不能吃,但炖一煲鸡汤,却是最好的底汤,不但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温补虚弱。
    两片鸡脯肉置于案板上,用刀背将纤维敲散敲碎,然后用刀刃细细地剁成鸡肉糜,放在碗中待用。
    枝儿已经把各种辅料磨好,正拿了一块抹布细细地清理各处。这丫头做活儿实诚,她只说要细粉,越细越好,枝儿就用罗子一遍遍过了,磨好的粉果然极细腻,手指捻着没半点儿颗粒感。
    江夏心中满意,笑着点点头,挽起衣袖:“你去洗把手,咱们开始蒸米糕了!”
    说着话,江夏拿了一只蒸笼,看到还略略潮湿着,已经刷洗的干干净净,不由笑赞道,“蒸笼刷了,笼布也洗干净了……枝儿这活儿干的麻利。”
    枝儿甩着手上的水,憨憨地笑了:“没多少活儿……”
    江夏把笼屉装到锅上,添了水,铺好了笼布,一边招呼着枝儿将各种食材粉料混合,然后一碗一碗倒进面罗子里,江夏双手执罗,在笼屉上动作均匀地摇晃着,粉料就均匀地铺洒在笼布上,像在笼屉里下了一场小雪。
    等到粉料在笼屉中均匀铺厚度达到寸许,装笼的工作就完成了。盖上笼屉,枝儿主动坐在灶坑前开始烧火。大火烧开,蒸汽腾起来,江夏就吩咐枝儿,别再添柴了,让锅底剩下的木柴烧尽即可。
    这功夫,江夏拿了两勺蜂蜜,调成了淡黄色的蜂蜜水,等蒸汽渐渐落下去,夏娘打开笼屉,将蜂蜜水均匀地淋在米糕表面,完成后再次盖上笼屉:“再蒸一盏茶功夫,停火熥(teng)一回,热气散了,就能出锅了!”
    枝儿一直专注而安静地打着下手,听江夏如此说,才笑着答应,“哎……姑娘这蒸米糕的法子可真新鲜,俺还是第一回见呢!”
    江夏笑笑,“这是南方的法子……我也是在书上看见的。”
    一听说是在书上学来的,枝儿更露出满眼的崇拜来:“姑娘识文断字的,可真厉害!……听说大少奶奶不识字的,倒是嫁出去的大姑娘在家时请过先生教过两年书……”
    江夏不动声色地笑着听了,又嘱咐枝儿几句。瓦煲中的鸡汤要细火慢慢炖上至少两个时辰。
    出了厨房没几步,江夏就看见碧玉从院门口走进来,她还带回一个人——竟是芷兰!
    看见江夏,碧玉一脸笑容灿烂,挽着芷兰的手亲热道,“芷兰妹妹家去歇了一天,回来给夫人磕头,恰好我遇上了,就与她作伴一起回来了。”
    江夏将讶异掩住,微笑道:“芷兰能回来就好。”
    芷兰脸色略见清减,神色却并无异样,垂着眼,曲膝给夏娘和魏嬷嬷见礼,又问候道:“二少爷可是大好了?我这病的不是时候,赶着二少爷病重回了家,倒是让夏姑娘、嬷嬷,还有碧玉姐姐多受累了。”
    江夏笑笑,没有作声。
    魏嬷嬷见了芷兰没有半点儿异色,江夏就明白,芷兰回来之事魏嬷嬷是知道的!
    都是知情人,却只瞒着她一个!
    或者,她在众人眼中实在是无关紧要,什么事儿也没有跟她说道的必要?!
    垂了眼,将情绪掩住。
    魏嬷嬷对见礼的芷兰略略点了点头,转回来对江夏道:“姑娘,借一步说话。”
    江夏微感意外,却仍旧随其进了里屋。两人行至东暖阁门口,方才站定。
    魏嬷嬷低声道:“芷兰老子娘和一个姐姐两个兄弟,当初都跟着大小姐陪嫁了去。她娘冯婆子是大小姐的奶嬷嬷,她姐姐是大小姐的陪嫁丫头……大小姐那边一时还用得着这一家子。太太昨晚接了信儿,今儿大小姐要打发冯婆子来探望二少爷……这丫头就先放回来。不过,咱们都都长着眼,断不能再有什么差池了。”
    江夏心里一转,也就明白了芷兰回来的原委了。只是,她很疑惑,郑氏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