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湘玉劝说冯氏:“梅香来了我这日子虽然不长,但是我使唤的十分顺手,她是一个知情识趣的,找一个顺心的丫鬟不易,太太可别拦着我,不然我可不依。”半央求半撒娇,又跟冯氏说了一箩筐的好话,冯氏也不是绝情的人,总算答应了湘玉的要求。
  梅香被挪了出去,苏家的护院们用白布围上嘴,身上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抬了一顶绿蓬小轿子,送了梅香去山下。
  临走前湘玉隔着帷幔见了梅香一眼,和梅香说好好养病,等她好了就接她回府,梅香的眼泪珠子巴拉巴拉往下掉:“小姐你没有诓骗我?我若是好了,真的能再回来吗?”
  湘玉用力的点点头:“梅香你放心,我说到必然能做到,你只管好好养着,其他不用操心。”
  梅香此去,刚刚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她到苏府不到三个月,就给整府带来如此大的麻烦,能送她去养病已经算是仁义,小姐竟然还说允许她回来?梅香身子弱,摇晃着给湘玉跪下磕了三个头。
  湘玉也过不去,忙说快起来不用这样,梅香擦了一把泪:“小姐这是我的心意,待我好了,做牛做马报答小姐的恩情。”
  此事对于湘玉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也没梅香说的那样伟大。
  采茶在一旁说:“梅香你放心去,你的床铺我还给你留着,谁都不给。”
  梅香憔悴不堪的脸上浮出一丝微笑:“好嘞,我一定健健康康回来。”
  送走了梅香,湘玉要安排给她送饭、照看她的人,刚在冯氏那说的法子行不通,冯氏当时心烦意乱,加上苏鸿良拂袖而去,根本没心思仔细听她讲话。
  山下离苏府太远,一日三餐每日跑过去送,要把人累死了,这段时间还得找人在附近照看着,湘玉想了想,去前院找了苏重秉。
  湘玉的要求苏重秉几乎有求必应,帮人也是积福,湘玉都想好了,让采薇和采棠去山下,采棠最细心,两个姑娘家去外面湘玉也不放心,采薇哥哥在采买处,跟着一起去更妥当。
  苏重秉道:“没问题,我再给你拨四个护院过去,院门总得有人守着才放心。”
  大夫开了预防疟气的药方,厨房里煮了好几锅,苏府的每个人都喝上一碗,冯氏又搜罗出了一些食谱,什么。蒜头椒叶汤、赤豆鲤鱼汤,每日换着花样做好端上桌。
  大夫说,先观察三个月,如若三个月家里无人发病,那说明大家都是无碍的,三个月作为期限,日子一过便一目了然,湘玉不知这疟气和现代的有何不同,大夫说潜伏期是三个月,那她就静静等着吧。
  安排好有病的那个,没病的一家子人更难安排,疟气到底是传染病,也不知苏家人有没有人沾染,可也不敢冒险,苏鸿良跟知府大人禀告了情况,为了安全起见,苏鸿良被停了三个月的差事,先暂时在家做事,有公务往外传一声,避免感染。
  苏鸿良直道流年不利,知府的意思,苏府这疟气先观察看看,三个月后若无事便好,如若有人染病,恐怕还得京城里传话,毕竟丽妃娘娘和苏家人都接触过。
  这三个月,苏家人过得皆是提心吊胆,就怕哪天发热诊出了病,万姨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太太的不是也不挑拣了,从冯氏那要来药膳的做法,和冯氏一样,每日都拿银子出来,让小厨房做,不止她吃,她把湘雪、重明的那份也做出来,让丫鬟拿食盒送过去,转佛珠求菩萨,一定保佑家人平安。
  苏家自己人的走动也少了,孩子们都停了课,也不能说是传染病,就说家里有事,先缓一缓,授课的女先生听说先停课,正好收拾行囊去看望姐姐,倒也没耽误什么。书院那里,重秉重明都是勤学上进的孩子,夫子只嘱咐他们勿要忘记勤学苦练,不要贪玩。
  两个少爷的日常很简单:吃饭、读书。除此外再无其他。冯氏嘱咐各人尽量少出院门,待在各自院子里,湘玉心里默默总结:冯氏的中心思想便是,各自待在屋里,避免交叉感染,这个决策确实科学。
  能防止的尽量防止,不然本来没染病的人,说不准就从其他新病人那染到了,三个月日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从夏天入了秋,树上的叶子由绿转黄,一片片的往下落,湘玉的裙子也短了一小截,汤嬷嬷笑说玉姐儿长高了,这是好事。
  入秋湘玉做了三身秋装,平素都是绣娘来府里给小姐们量身,今年不方便了,便自己动手,量好了尺寸,写在小纸条上递给冯氏,冯氏差人送给绣娘,按照上面的尺寸裁纸,冯氏怕量的尺寸不合适,便统统都放大了半指左右,大一些还能改改尺寸,若是裁小了可就浪费了。
  拿着新到的衣裳,采茶叹了一句:“衣服倒是有了,可如今连穿出去的机会都没有。”
  梅香是湘玉院子的人,梅香得了疟气,其他人虽不说,可私下都是对渌水院避之唯恐不及,用采茶的话,他们院门口之前每日人来人往,现在别人宁愿绕个大远,都不愿意从这过了。
  真是矫枉过正,难不成空气还是传染源不成?湘玉安抚道:“也不能全怪他们,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就是杯弓蛇影了些,咱们待咱们的,还有一个月,就见了分晓。”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正理,湘玉在院子外栽了一棵枣树,种下的是鸡蛋枣,若是长成了果枣子,果实是又大又圆,酥脆多汁,她这枣树是采用的是根插的办法,在现代,湘玉有个同学大学学的是栽培方向,她见过好几次栽花种树,心血来潮想试试,没想到成功了。
  仅仅一墙之隔,湘莲和湘玉也不得见,偶尔隔空喊话,互相勉励几句,很快的,三个月的期限到了,日子到了十月份。

  ☆、第49章 7。12|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面农历的九月,指的也就是当下了,天气转凉,苏府的人都换上了秋季的衣衫。
  大夫过来细细的给苏府人诊脉,又询问了各自的情况,三四个大夫忙了一整日,总算是尘埃落定,拱手笑道:“恭喜老爷夫人,苏府人无碍,皆没染病。”如此一来,大家提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苏鸿良喜形于色,大手一挥:“重赏几位大夫。”管家把大夫送了出去,每人递上了一张银票,大夫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咧着嘴告辞。
  苏家愁云惨淡了三个月,总算是否极泰来,晚间苏鸿良让厨房置办了一桌子酒席,全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苏老爹少不得又长篇大论一番,湘玉早晨起得有点早,到天黑有些困倦,再听苏老爹教导主任一般的训话,饭桌上直磕头。
  苏鸿良见女儿无精打采,忙问道:“玉姐儿你可是不舒服?”
  苏家人现在心有余悸,湘玉忙说道:“没有,就是有些困了。”湘莲捏捏湘玉的衣角说道:“总算熬出来了,我不用喝那些怪汤水了。
  ”
  湘玉一笑:“五姐姐放心,以后咱都没机会喝它了,都过去了。”湘莲拍拍胸脯:“这一遭就够折磨人了,可别来第二次。”
  山下梅香的病也大有好转,基本好了大半,不过她身子虚弱,需要好好将养一番,采薇哥哥每四五日会来给湘玉回一次话,告知梅香的近况。
  苏鸿良无恙,开始重回衙门当值,少爷小姐们也开始出门上学,这几个月真是憋闷的够呛,对外说家里人染了病,在悉心调理身子,却也知道只是一个借口,外人定然不会尽信。
  唐夫人带着唐二小姐过来,冯氏把这几个月的情况和她一说,唐夫人听着心惊肉跳:“亏的你们没染病,不然可如何是好,怪道你们都不出门了,原是为了这个,可得好好去寺里上上香,去去晦气。”
  冯氏也是这般想的,和苏鸿良商议了一番,第三天便带着小姐少爷去上香,两个人坐一台轿子,去的是西边的白马寺,白马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众多,冯氏前些年为了求子没少捐香油钱,此行又见了住持,住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缓缓说道:“为彰显夫人的诚意,老衲建议夫人老爷本月做一次八关斋戒,修身静性。”
  冯氏最信这套,冯氏一秉虔诚,细细询问了住持需要注意的地方,又觉得在家略有些麻烦,说改日和老爷一起来寺里一日。
  苏鸿良正好本月初八休沐,冯氏和苏鸿良商量,苏鸿良点头:“大师说的必然没错,咱们但求一个心安,初八一起去白马寺。”
  虽然只有一天,冯氏也把后宅安排出去,让汤嬷嬷帮忙看顾着,汤嬷嬷笑道:“太太放心,就是一天,裹不了乱,太太只管放心去就好。”
  第二日一大早,苏鸿良和冯氏动身,要在寺里住上一日,隔天才回来。太太一走,后院里像是帐篷里撕了一个口,吹进了新鲜的风,每个人蠢蠢欲动
  韩姨娘待女儿下了课,唤女儿来到自己的院子,母女二人待了一下午,平时虽也能相见,但若整日守在姨娘院子里到底是不妥当。
  嬷嬷守在女儿身边,韩姨娘的贴心话也说不出口,她本想嘱咐湘莲,一定要讨好冯氏,以便以后有个好亲事。
  倒不是她想得太多,湘莲如今也十来岁了,三四年可是一晃眼都过去,富贵人家的孩子,相看的都早,有的连娃娃亲便定了,她家的湘莲本就是庶女,如若不早早相看,还能寻到什么好人家?
  此事非得太太上心不可,家里同龄的也就是这三个女孩儿,除了湘玉外,她自信她的湘莲定比湘雪更入得了太太的眼,便是看万姨娘那花式,湘雪也衬不了太太的心,那个还想给女儿培养成才女呢,她就且等着看。
  韩姨娘笑道:“外间有热茶,天气凉了,嬷嬷去喝一盏?”双嬷嬷心里明镜似的,韩姨娘这是在撵人呢,必定有私房话和女儿说,她也不碍眼,笑道:“那感情好了。”说罢转身去了外间。
  韩姨娘松口气,握着湘莲的手:“一定要记得姨娘的话,得太太喜欢。”湘莲不耐听韩姨娘说这些,可也不能逆她的意思,每次韩姨娘找她谈心,必然开口就是:“我的好女儿,你可一定得讨得太太的欢心。”
  湘莲心里郁闷,说出去散散心,带着丫鬟去了小花园,却不成想让她撞到了别人的隐秘事。
  湘雪的贴身丫鬟春花在和冯氏院里的秋白躲在假山后说话,秋白是正院里洒扫的三等丫鬟,平时也不出来,怎么和春花搭上了?
  湘莲躲在一边,心下纳闷,不知二人讲了些什么,她本想再往近前走走,可风吹起她躲在石头后面的裙角,在外面露出一个淡粉色的衣边,湘莲怕打草惊蛇,往后退了两步,等二人先后离开她才出来。
  湘莲琢磨,若是有事禀告太太,在院子外等着传话便可,或者去找赵妈妈,怎的也轮不上一个洒扫的小丫鬟来递话,二人鬼鬼祟祟的,定是没做好事,她想了想,此事她能和谁去说呢?湘莲先回了小院,坐了好大会儿。
  这事越想越不简单,那边不一定打了什么鬼主意,若是因此出了差池可……,湘莲此刻能说道的,也就只有自己姨娘了,这么想着,湘莲赶忙起身去寻韩姨娘。
  丫鬟们在一旁伺候,湘莲把韩姨娘拉到一边,小声说:“有件事我得和姨娘说一下,刚刚我去花园,见春花和秋白躲在假山后头悄悄见面。”
  韩姨娘不明就里,惊诧的说道:“真是奇了怪了,太太房里的丫鬟怎么和三小姐的勾搭上了?”
  湘莲俯到她耳边说:“我适才想不明白其中缘由,还是刚路过我院门口,蕙兰和蕙心的话提醒了我。我院子的大丫鬟彩心问蕙心,韩姨娘刚送来的糕点你接了吗?蕙心说不是我,这时蕙兰回话说是她接的,蕙心和蕙兰穿着一样的衣服,同样的发式,相貌有六七分相似,彩心看茬了,便说,不过就是一个递东西的事儿,你们下次谁接的回禀我,我好记下来。”
  是啊,不过是一个递东西的活儿。
  湘莲又说道:“上一次我见三姐姐说让丫鬟给万家舅舅递东西,我想着不是大事,就压了下来,这次又买通了太太正院里的丫鬟,怕不只是递东西这样不简单。”
  或许是从递东西开始,但现下定是有了新的主意,那本孤本湘雪跟湘莲炫耀过,既然已到手,还频繁联系什么?
  韩姨娘还在消化湘莲的话:“三小姐和万姨娘也太大胆子了,老爷都说了不许来往,还把万家人赶了出去,他们竟违背老爷的意思,再者上次你就应该告诉我,手都伸到正院了,谁知道打的什么鬼主意。”
  二人对视了一眼,韩姨娘道:“你先坐着,我去太太那。”
  韩姨娘在去冯氏院子的路上,又把思路缕了一下,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按照湘莲说的,确实是搭上线了,可哪里不对呢?左思右想的脑仁疼,索性不再思量。
  韩姨娘去找了赵妈妈,也没坐,茶都没让端,就说太太明日回来了,差个小丫鬟过来找她,她有事和太太说,赵妈妈满口答应。
  冯氏是第二日午后回来的,正院小丫鬟传话,说太太回来了,韩姨娘也没发急,换了一身衣服,吃了一碟子糕,这才往正院走。
  到了屋外,掀开一个帘缝见曹姨娘坐在冯氏的下首,大夫垂首在一边,看来是在说曹姨娘的胎象,韩姨娘左右无事,便坐在外间先等了一会儿,冯氏院里的丫鬟给看了茶,她随口问道:“除了平时伺候太太的,外面洒扫的丫鬟能进屋吗?”
  冯氏的大丫鬟夏岚说道:“姨娘真是说笑了,咱们是规矩人家,各人办各人的差事,是半点不能逾越的,外面三等丫鬟就负责院外的活计,轻易进不得院,最多便是各屋的摆设需要擦洗了,唤他们进来擦擦,旁边还会有人守着。”
  韩姨娘听完后,正好大夫出来,赵妈妈迎出去,她掀开绣着翠竹的薄门帘,给冯氏请了安,曹姨娘有眼力见,知道韩姨娘过来必然是有话和太太聊,从凳子上托着腰起身,说改日再来。
  冯氏把安胎的方子递给曹姨娘的丫鬟,嘱咐说每日记得熬给曹姨娘喝,曹姨娘又夸了冯氏几句,这才离开。
  曹姨娘一走,冯氏笑着的脸垮了下来,叹道:“做一家太太真是不易,不仅要料理琐事,连后宅女人怀孕都得操心。”韩姨娘自然懂,冯氏多年不孕,现下妾室怀孕了,她还得装出一副大度欣喜的模样张罗。冯氏就是感慨一句,韩姨娘算是她的人,也不用忌讳,收敛情绪问韩姨娘何事。
  韩姨娘把湘莲见到之事告诉了冯氏,也没提湘莲,就说是自己巧遇到的,这起子糊涂事就不让孩子掺和进来了。冯氏点点头:“这些年我没看错你。”
  冯氏的屋里的瓷香炉是上个月新得的,苏重秉去外面买来送她,冯氏高兴极了,把素来用的铜香炉撤换掉,换成这这个瓷的。
  香炉上绘的是锦地开光折枝桃纹,炉底是三足兽,冯氏往里面填了青桂香,香炉上散出徐徐延青烟。
  韩姨娘盯着香炉,疑惑冯氏怎么一点都不吃惊,就像是早早就料到一般,冯氏见她露出不解的神情,自己个儿先笑了,拿起炕桌上的橘子给她吃:“有什么可着急的?这事我早就晓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开始写的情节设定有问题,已经推翻后大修,如果看成其他版本的建议重看……

  ☆、第50章 

  冯氏早就知道了?韩姨娘松了口气,那必然出不了差池,冯氏说道:“正院赵妈妈盯着,跟个铁桶似的,她们以为搭上了秋白,悄悄来往我便不知道?从她们第一次见面,赵妈妈便回了我,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就静观其变,真是不安分。”
  韩姨娘问道:“那春花和秋白说了什么?”
  冯氏摇摇头:“暂时我也没明白全部,应该是里外互相递东西传话,咱们府里的丫鬟。每个月有出去探亲的机会,每人半日,想必秋白会寻这个间隙,和万家递信。湘雪……真是万姨娘的好女儿。”
  若是单纯递递东西,也算有情可原,只是递东西需要这般三番五次的见面?冯氏说,赵妈妈观察着,秋白干活时,苏鸿良一来,便放下扫把,往里面寻摸,每次老爷来都是如此。
  若是万姨娘为了争宠,真不必大费周章,一个洒扫的三等丫鬟,能帮上多大的忙,所以冯氏自己也糊涂了。
  目前的情况,只能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冯氏即便想向老爷揭发,也是无凭无据,一个秋白的证词顶不了事。
  冯氏气极了,万家人骨肉亲情,虽不应该在这当口再联系,可在她这,也能理解,只有一点太可恶,万姨娘和湘雪的手,竟然伸向了她的院子,笼络收买太太房里的下人,这样居心不良她怎么还能容?
  她自认为没有亏待她们母子三人,真真是白眼狼,此事非得弄清楚不可,冯氏不是心狠手辣之辈,可这么被人算计,她也实在是不能再忍。
  冯氏告诉韩姨娘此事她别插手,她自会处置,韩姨娘又和冯氏说了一会儿话,才出了屋子,往院子里看,秋白正在扫树下的落叶,对上了自己的眼神,不自然的转开了,问了一声韩姨娘好。
  湘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