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时空胖商人-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宝点点头,感受到手臂上爬得欢实的红红,忍不住觉得好笑,当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这白猿居然被红红一只小蜈蚣吓到这种地步。
    “时辰不早了,咱们早些歇息吧。”帝辛笑道,揽过陶宝就打算往内殿走去,陶宝拉住他,道:“大王,先等一等。”
    说罢,冲帝辛笑了笑,挣开他的手,转身便往院里跑去,不一会儿,手中拿了几个毛桃回来,正是院里桃树上结的果。
    已经熟了,香味浓郁,那白猿一闻到,顿时眼冒精光,眼巴巴的望着陶宝的手。
    陶宝蹲到它面前,一个个给它喂完,这才拍拍手,同帝辛回内殿。
    “大王,你不是说还有竹简要看吗?看完了吗?”临上床时,陶宝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帝辛顿时瞪眼,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道:“明日再看,今日先陪爱妃歇息,不管其他!”
    说罢,竟伸手欲把陶宝打横抱起,陶宝吃了一惊,赶忙躲开,帝辛见她如此,脸上的笑模样瞬间消退。
    他抬起手的动作僵了一下,半晌,无力的垂了下来,抬头看着殿内的烛台,眼神渐渐涣散,似乎是在看烛台上的火光,又似乎是透过火光看向别处。
    之前陶宝跑出大殿到院里摘桃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七年过去,她样貌并无任何变化,还是那样年轻貌美,时而活泼,时而调皮,时间好像都不能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不像他,正在渐渐老去。
    他抱不动她了,所幸以前时时刻刻能抱着,现在倒也不曾觉得遗憾,只是,可怜了她,豆蔻年华竟都在他这个老头子身边度过。
    “爱妃,你悔过吗?”
    寂静的大殿内突然响起这样一句问话,陶宝一愣,反应过来他是问自己后不后悔,走到他身旁,挽住他的胳膊,摇了摇头。
    “没有,我从未后悔过。”她语气淡淡的回道。
    她没有选择任务的资格,所以她从来没有后悔一说,这份工作是她自己选的,她有什么理由来后悔?
    她不悔,相反的,她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七年了,时时刻刻被一个男人捧在手心里疼,要说她一点都没有享受那是假的。
    不遇到帝辛,恐怕她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还有帝辛这种,只求你开心,孤整个江山给你玩弄也无所谓的男人。
    她对帝辛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没有情爱?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她现在却心甘情愿的在为大商谋划,用他的江山,回报他给她的宠爱。
    大战就快开始了,她希望多年的准备能派得上用场,保大商不亡!
    烛光下,两人相互依偎着,他拥着她,一如往常一样用下巴磨蹭着她的发顶。
    “爱妃,孤害怕留下你一人,姜氏有二子,等孤去了,她必定要对你不利。这些年,你又不愿与孤欢好,没能怀上孩子,孤想,不日太师与禄父班师回朝,把他过记在你名下,封他为太子,这样,等孤去了,你在这朝堂上还能有个依靠,你觉得如何?”
    禄父,是帝辛长子武夷的小名,在封神榜里,他最后好像也跑到周去,后来为了安抚商地百姓,周武王封他为商地诸侯王,虽然后来还是死了,但似乎是商朝活得最久的王子。
    陶宝想了想,对比一下殷洪殷郊两个,觉得如果下一任王为武夷,似乎比较不错,他既是长子,又有战功,想来思想也比王后两个幼子成熟许多,如果帝辛逝世,武夷这个人选再适合不过。
    但要记在她的名下,也不知道他乐不乐意?
    “大王,此事还是等王子回来后,大王与他商量一番,再来定夺吧,若是王子不乐意,强扭反倒不好了。”陶宝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先观察观察本人再说。
    谁来做下一任王的前提是,封神之战中商是否能够胜出,等赢了再定也不迟。
    帝辛颔首,算是同意了陶宝的提议,两人休息暂且不提。
    话说西伯侯姬昌被从狱中释放,一路策马奔腾,一边想着长子逝世,心痛难忍,一边想着帝辛是否会派追兵,心中焦急,又痛又急的跑到了临潼关,正觉心力交瘁间,突然听见有人唤自己。
    打马停下,侧耳细听,只听道一声:“山下的果是西伯侯姬老爷?”
    姬昌闻言一顿,抬眼往发声出看去,却见不到人影,反倒是山上树木不停晃动,心底顿时就咯噔一下。
    不会是有山精鬼怪在戏弄他吧?
 0340 闻太师班师回朝
    姬昌心底正害怕呢,打马准备跑路,山上的雷震子见了,立刻就急了,一边震翅下山,一边喊道:
    “此位可是西伯侯姬千岁吗?”
    姬昌闻言抬头一看,只见一人面如蓝靛,发如朱砂,巨口獠牙,眼如铜铃,光华闪灼,顿时吓的魂不附体,差点摔下马去。
    雷震子停在他面前,那怪模样真是刺激得姬昌差点忍不住惊叫,但他迅速又冷静下来,见对方没有要伤害他的意思,缓了缓心神,疑惑道:
    “这位杰士,为何认得我姬昌?”
    雷震子一听他就是姬昌,赶忙下地跪倒,大声喊道:“父王!孩儿来迟,致父王受惊,恕孩儿不孝之罪!”
    姬昌听得一脸茫然,他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儿子了?
    “杰士怕是误会了吧,我从未见过你啊,为何喊我父王?”姬昌下马问道。
    “孩儿乃是父王您在燕山收的雷震子。”
    姬昌想了起来,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儿你为何生得这个模样?你是终南山云中子带你上山,算将来方今七载,你为何到此?”
    雷震子曰:“孩儿奉师法旨,下山来救父亲出五关去,退追兵,故来到此。”
    “追兵?”姬昌往后看了看,却是一点动静也无,他原先也担心有追兵来截,但现在一看,倒是自己多虑了。
    如今大王不比以前,国力雄厚,今日虽然杀了自己长子,但他却不想反了,两边差距巨大,反也反不了,没得平白搭上家人性命。
    此次回到西岐,他必定安安生生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不做他想。
    雷震子见姬昌往后看去,自己也侧耳倾听,但听了半晌却什么异样也没听到,顿觉疑惑。
    难不成,师父还有算错的时候?
    两人看啊看,足足过去五分钟,姬昌回头笑道:“倒是劳累你下山那一趟,大王言出必行,不是那等不守信之人,自然不会派追兵来追我,孩子,你回去吧,为父自己骑马,用不了多久就能到了。”
    雷震子有点反应不过来,但师父吩咐了,他必须做到才行,便道:
    “师命难违,既然没有追兵,孩儿直接送父王到西岐也一样。”
    见他双目坚定,姬昌知道难以拒绝,叹了口气,道:“那好吧,麻烦我儿了。”
    “不麻烦,孩儿载着父亲,天经地义的事儿!”雷震子喜滋滋的站起来,展开双翅,微微弯下腰,冲姬昌笑道:“父王你上来。”
    姬昌咽了口口水,爬上他的背,抓好他的肩膀。
    “父王,你抓稳喽!”言罢,雷震子展翅高飞,背上的姬昌闭紧双目,只听得耳边风声吹过,待到无风时,他再睁眼,已经到了金鸡岭。
    雷震子放他下来,拱手道:“父王前途保重,孩儿就此告辞!”
    说完,展翅就欲飞走,姬昌吃惊道:“孩儿来了为何不同我回西岐?怎的这就要走?”
    雷震子停步,回道:“孩儿奉师命前来送父王出五关回西岐,师父说了,送完既要回去,不可久留,还望父王恕罪,师命难违,等孩儿学成道术,再来见父王。”
    说罢,心中颇有些不舍,跪下了磕了一个响头,不再留念,转身振翅离去。
    姬昌在原地看着,直到不见雷震子踪影,这才遥遥头,独自往都城走去。
    。。。。。。
    “报……!”
    一士兵一边喊一边快速进到大殿,见到上首帝辛与陶宝两人,先叩拜,而后道:
    “太师奏凯回朝,已经在十里外!”
    帝辛闻言大喜,打手一挥,笑道:“备马,百官同孤一同出宫迎接!”
    闻言,百官齐上马,迎接十里,一行人行至辕门,军政司报:“太师传令,百宫暂回午门相会。”
    帝辛一愣,又笑道:“太师体恤,只是现在已经出宫,众位爱卿就同孤至城门外迎接吧。”
    百官自然响应,闻太师功劳赫赫,他们自然崇敬,更何况如今国泰民安,他们还等着太师回来夸上几句呢。
    众人又转道北城门外,帝辛牵着陶宝,站在城门口,两旁是文武百官,再后面,还有无数闻讯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如今衣食富足,现在大丰收刚刚过,正是人民喜悦清闲时,听到闻太师回朝,个个跟过年似得,激动得很。
    没等多久,便听见一阵整齐响亮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大家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当先见到的便是一头黑麒麟,身高两米,眼神威严,而闻太师本人,便侧身坐在黑麒麟身上。
    见到这一幕出场,陶宝在心中默默感慨:这出场,真够拉风的啊!
    远远的闻太师就已经听到百姓们热闹的议论声,现在走近一看,竟是大王领着一位娘娘携同百官前来迎接,顿觉心中安慰。
    大王已经像个大王了,他终于没有辜负先帝所托。
    他来到帝辛面前,翻身下了黑麒麟,有点激动,就要跪下见礼,帝辛赶忙上前扶住他。
    “太师不必如此,帝辛不敢受啊。”帝辛笑着说道。
    说起来,他对闻太师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怕他敬他也爱他,这位老臣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所学亦是他所授,是师似父。
    闻太师顺着帝辛的搀扶起身,看着帝辛身后的百官和百姓,顿时感慨万千,一时间心中动容,无法言语。
    百官见此,齐齐躬身贺道:“恭迎太师回朝……!”
    “众位免礼免礼。”闻太师赶忙抬手,满眼感激道:“闻仲一别十五载,如今举国安泰,多谢诸位不辞辛劳,辅助大王,才有今日这般繁荣景象。”
    “闻仲远在北海,日日听人来报,大商有变化了,大王设立新法,祸不及家人,百姓感谢不已。又听闻,我王不辞辛劳,爱民如子,邢地大旱,亲自微服寻访,解粮仓、求雨,得来神仙稻。”
    “闻仲虽远在北海,但也能感受到大商的繁荣,如今粟米军中都不吃了,人人都食神仙稻,众将士还说,食了神仙稻,打起仗来,力气都要大上几分。”
    “还有诸般种种,修水利,挖深井,冶炼铁器,闻仲一时都道不完呐,哈哈哈哈。。。。。。”
    闻太师一人说得激动不已,百官听到了,起初还觉得自豪,越听到后面越心虚,只得连连摆手直道不敢当,说着话,眼睛不时往陶宝那看。
    这些功劳他们只敢担一半,还剩下的一半,应当是苏贵妃娘娘的,他们可不敢抢功劳。
    看着百官与闻太师相互恭维,帝辛顿觉好笑,朝闻太师道:
    “太师有所不知,这其中功劳,百官担一半,还有一半,全在爱妃身上。”
    闻太师闻言,把目光转到一直默默不言的陶宝身上,到此时,他才注意到,这位娘娘,好像有点不一般。
 0341 小宴会
    周身隐隐有仙气溢出,双目清明,呼吸绵长,竟像是修道之人!
    见闻太师朝陶宝看过来,帝辛揽过陶宝笑着介绍道:
    “太师,这是孤爱妃,苏氏妲己苏贵妃,大商有今日之繁荣,全因孤有爱妃。”
    陶宝上前,微微屈膝,拜道:“妲己见过太师,妲己经常听见大王提起太师,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苏贵妃言过了,闻仲就是一老臣,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闻太师谦虚的回了一礼,目光在陶宝身上来来回回扫,见她姿态端正,眉目精神,暂且压下心中疑惑不提。
    寒暄得都差不多了,但闻太师没有喊大家走的迹象,帝辛也还在等着,不一会儿,第二批大军也紧接着返回,打马在前的,是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男子。
    身着银色盔甲,里头是暗红色衣裳,头上戴着红缨盔帽,一手牵马,一手提枪,剑眉星目,英气勃勃,好一位年轻小将!
    见到他打马上前来,除了帝辛闻太师陶宝三人,其余百官皆躬身行礼,口中喊道:
    “恭迎大公子回朝……!”
    而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姜后所出的殷洪殷郊两人赶忙迎上来,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没有他们母亲那么多心眼,见到如此英武的哥哥,满眼的仰慕之情。
    “弟弟见过哥哥,恭迎哥哥回朝,哥哥一路走来,辛苦了!”二位王子齐齐说道,眼睛望着武夷身上的盔甲,暗自艳羡。
    “多年不见,两位弟弟已经长得这般大了,待哥哥见过父王,再找你二人好好叙叙旧。”武夷利落的翻身下马,拍拍两位弟弟的肩膀,抬步朝帝辛走来。
    到了近前,单膝跪下,手杵长枪,脊背挺直,略一低头道:
    “儿臣拜见父王,拜见苏妃娘娘!”
    “大公子快快请起。”陶宝抬手虚扶了一把,见武夷不为所动,相当自然的收回手看向帝辛道:
    “大王,三军将士日夜兼程,一路劳顿,大王还是赶紧下令让众将士回去休息吧,今日闻太师与大公子想必也劳累非常,夜宴百官就免了,臣妾在摘星楼上准备了家宴,为太师与大公子接风洗尘,人少,不乏累,也聊表了妲己一番心意。”
    说完,看向闻太师与武夷道:“还望太师与大公子赏光。”
    帝辛扶起武夷,递给他一个“你要是敢拒绝就试试看”的威胁眼神,武夷自然不敢不从,跟陶宝道了谢,又转身看向满脸失落的殷郊兄弟俩,笑道:
    “看来得明日才能同二位弟弟叙旧了。”
    两人连连摆手表示没事,生怕被帝辛看出来自己的失落,惹得帝辛不高兴。
    闻太师见此,心中本就好奇,自然是点点头应了。
    两人嘱咐三军小将把士兵们带回去,百官送几人到宫门口,便让帝辛遣散了。
    等进了宫,殷郊兄弟俩相当识趣的先走,如此,便剩下宫人与闻太师、武夷两人同帝辛陶宝一起前往摘星楼。
    四人到摘星楼上坐定,便有宫人端着脸盆帕子上来伺候闻太师与武夷做个简单的清洗,洗漱干净,有又美酒瓜果上来解渴,服务非常周到。
    稍作歇息,又用了点瓜果,两人休息得差不多了,陶宝拍拍手,便有寿仙宫的月落领着打扮好的宫女上前来跳舞作乐。
    这不算什么,闻太师和武夷也不喜这些,只是觉得不能扫陶宝面子,且这些宫人只是跳舞没有挑逗,便没有说什么。
    但当月落再次领着一白猿上来时,闻太师顿时目光一柄。
    帝辛适时笑着解释道:“这白猿是西伯侯世子伯邑考送来替父赎罪的,爱妃喜欢,便留了下来,会唱曲,今日喊它来唱一段,讨个巧。”
    闻太师点点头,西伯侯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大王的做法,他虽不认同,却也不见得大王是错了。
    武夷闻言,放下手中酒水,看向那已经开始唱的白猿,好奇道:
    “伯邑考是何时来的?久闻贤名,若是能见上一见,那再好不过了。”
    陶宝勾唇一笑:“算起来,大公子与伯邑考还是表叔侄关系,不知公子与他关系如何呀?”
    “不曾见过,谈何关系。”武夷笑着说道,他不知道这苏贵妃为何会提起这层关系,若说试探,有什么好试探的?他暂时没想明白。
    陶宝哦了一声,收起笑容,语气淡淡道:“既然如此,本宫倒是敢说了,伯邑考是位孝子,自愿以命换父自由,本宫央着大王准了,也就前几天的事情,所以公子要是想见,怕是见不到了。”
    武夷闻言,面上表情顿时僵了一下,依旧没搞明白陶宝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但他也知道这话不对味,追着问道:
    “娘娘当真杀了伯邑考?他是西伯侯世子,娘娘杀了他却放过西伯侯,就不怕他反商?”
    陶宝拿起一片香瓜慢慢吃着,一口咽完,这才道:“求之不得。”
    求之不得?居然求之不得?莫不是疯了不成!
    武夷起身,不解的看着帝辛问道:“父王打算对西岐动兵?!”
    “如今这些诸侯,这边好了那边反,既然都有异心,不要诸侯也罢。”帝辛神色淡淡的说道,不激动也不害怕,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说着。
    武夷被梗了一下,赶忙求救般的看向闻太师。
    闻太师放下酒水起身,走到帝辛陶宝身前,拱拱手,看着帝辛道:“陛下,可否让老夫与苏妃娘娘单独谈谈?”
    帝辛看向陶宝,见她点点头,起身朝武夷招手道:“你同为父到书房来,有事同你相商。”
    说罢,冲陶宝安抚的笑了笑,转身大步离去,武夷匆匆朝陶宝与闻太师行礼,赶忙跟上帝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