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贵人升职记-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嫔姐姐说的在理,乌雅庶妃你故意在坤宁宫搞了这么一出意外,是想算计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依着宫规罚你吧。如此阴毒心思,其心可诛。”
  宜嫔明艳的脸上不见往日爽朗明媚的笑容,冷着脸十分冷艳。宜嫔性子高傲,一进宫就得宠多年,如今被一个包衣庶妃打了脸,心里又如何会舒坦。
  “皇后娘娘,您可千万小心别被她给算计了。”
  荣嫔趁机会提醒皇后娘娘。
  “如此胆大包天敢算计皇后娘娘,可见是思机深沉野心勃勃。这般心机可真是叫嫔妾不寒而栗啊。”
  惠嫔说了。
  乌雅庶妃听了惠嫔等人之言不这的解释,喊着冤枉,可惜没人听。
  七嫔中就只剩梅沁雪和端嫔没开口中,其余五嫔妃下针对乌雅庶妃,听她们之言让梅沁雪不禁怀疑五人是不是想联手逼皇后处置了这乌雅庶妃。
  说真的,梅沁雪心里也是这盼着的。
  别人不知道昨晚侍寝是怎么回事,梅沁雪读了乌雅庶妃心思所以她知道。她知道昨晚是乌雅庶妃算计了康熙,或许也有康熙的顺水推舟。她还知道眼前这个看起跟白莲花似的女子内心里何等的野心勃勃。
  还真是叫惠嫔会说中了。
  当然也知道乌雅庶妃现在心里的恐慌。
  梅沁雪一直没说话,有人不乐意了。
  “佳嫔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平妃突然开口将坐壁观花的梅沁雪扯了进来了。“佳嫔对这事有什么看法,不如说来听听。”
  虽说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不对付,可对于打了她们脸的乌雅庶妃,平妃同意不喜不满厌恶。
  被点了名避无可避,梅沁雪只能说道:
  “去年嫔妾曾在承乾宫听宫人说起过乌雅庶妃。据嫔妾所知乌雅庶妃原是御前伺候万岁爷,极得万岁爷喜爱才得封庶妃。万岁爷又亲自下旨将乌雅庶妃安置在贵妃娘娘宫中。可见万岁爷待乌雅庶妃中极满意的;若是娘娘您贸然处罚了乌雅庶妃岂不是会让万岁爷不高兴。”
  “那依佳嫔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理?”皇后亲自发话问梅沁雪。


第31章 
  皇后这么一问; 众目睽睽都盯着她,可是叫梅沁雪备感压力啊。
  “禀娘娘,“依嫔妾愚见; 如今乌雅庶妃是承乾宫的人; 贵妃娘娘是承乾宫主位娘娘,不如这事就交给贵妃娘娘来处理,如此既能保皇后娘娘名声; 又能不坏了宫里的规矩。”
  梅沁雪边说边看着让宫女半扶着边躺在地上的佟贵妃,那宫女一直没敢出声,抱着佟贵妃她脸色苍白整个身体发颤,只是尽全力的护着佟贵妃。殿虽烧着炭盆暖和; 可地板却是很寒冷的。那宫女的脸色苍白除了是被吓着之外也是因为冻着了。
  她怀里的佟贵妃脸色就更差了; 惨白如纸。
  也不知是不是平日里佟贵妃得罪的人太多; 她摔倒后除了她自己的宫女上前搀扶并没有其他嫔妃上前去搀扶她。平妃和七嫔都没开口; 底下的贵人庶妃们也没敢开口。
  有平妃在,七嫔也有顾忌不愿开口不愿意得罪平妃。
  旁人还罢了,可乌雅庶妃却也没开口帮自己的主子。别人不知道梅沁雪读心却知乌雅庶妃可是佟贵妃亲自向康熙讨来的; 乌雅氏能封庶妃还是佟贵妃的功劳。
  不过康熙是否早就有这个主意梅沁雪就不得而知了;但从康熙对乌雅庶妃的宠爱来看,只怕是康熙早就有这个意思。说不定佟贵妃会要乌雅庶妃并且让康熙封乌雅庶妃入宫都是康熙的意思。
  或许是因为康熙对乌雅庶妃异常的宠爱; 让梅沁雪忍不住多想。
  可不管如何佟贵妃都是乌雅庶妃的主子; 乌雅庶妃如此于佟贵妃来说未免也太冷静了; 或许她是有别心思。
  梅沁雪对乌雅庶妃下手; 乌雅庶妃扑倒佟贵妃; 对于这事梅沁雪心里并不后悔。更何况她并没有下死手; 只不过是让两人出丑丢脸罢了,谁让她们打了她的脸呢。
  梅沁雪又看了乌雅庶妃一眼,就见乌雅庶妃也在看她,而且眼神中带着感激,这可叫梅沁雪莫名觉得懵。乌雅庶妃这是什么意思?
  皇后在听了梅沁雪的话眼睛突然闪过铮亮。
  听梅沁雪提起佟贵妃,后妃们才一副像是才想起佟贵妃的神情。
  “哟,唯本宫这记性,竟把贵妃妹妹给忘了。来人哪,快将佟贵妃抬到偏殿去,再去请太医来给佟贵妃看看。”
  皇后一副担心神情,端着正妻的贤良淑德。
  皇后发话,坤宁宫的宫人才出来将佟贵妃给抬走,佟贵妃的宫女倒是心细,临走前还将佟贵妃摔掉在上的首饰都捡走了。
  “啧啧,瞧贵妃姐姐那苍白的脸色,不知是因为磕着了脑袋还是因为地上寒冻着了。这不管是磕着脑袋还是冻伤了,贵妃姐姐都是遭了大罪了。可真是可怜见啊。”
  平妃在佟贵妃被抬走之后突然说道,她顿了一下又看向乌雅庶妃。没得皇后发话,乌雅庶妃没敢动,依站在原地跪着,连凌乱的发髻都不敢整理。即使如此别人也没打算放过她,谁让她得罪了整个后宫的八旗嫔妃。
  “说来乌雅庶妃还是贵妃姐姐宫里人,贵妃姐姐算是乌雅庶妃的主子,乌雅庶妃你扑倒贵妃姐姐且不说,贵妃姐姐昏倒地上你竟也没搀扶贵妃姐姐起来,只顾着自己让贵妃姐姐躺着地上挨冻,若是贵妃姐姐醒了,知道这些不知道得多伤心。”
  “乌雅庶妃如此不敬主位不敬尊位不敬皇后娘娘您,如此目无规矩,娘娘您可得从严处置,要不然开了这头,以后这后宫还不得乱了。”
  平妃不想饶了乌雅庶妃,也是想逼皇后出手处置乌雅庶妃。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自当年争元后之位起就不对付,皇后和已逝的仁孝皇后更是仇人,平妃是仁孝皇后的妹妹,特别是之前有传言康熙为封她为后最后却封了钮祜禄皇后。平妃自然是看皇后不顺眼,嫉恨皇后。
  皇后看了平妃一眼,显然是看穿了平妃的心思意图,又怎么会如平妃的意。
  “这事本宫觉得佳嫔的建议不错。本宫和贵妃妹妹多妹之情,本宫了解贵妃妹妹,对于这事贵妃妹妹定是更愿意自己处理。乌雅庶妃的事,就留给贵妃妹妹处理吧。乌雅庶妃,你也起来吧。下去收拾一下,如此成何体统。”
  “谢皇后娘娘。”
  暂时逃过一劫,乌雅庶妃心里感激不已,她慌忙带着宫女退了出去。
  因为皇后听取了她的建议,没有立即处置乌雅庶妃,没亲眼看到乌雅庶妃被处置,梅沁雪受了好些嫔妃的眼刀子。
  见乌雅庶妃就这么及了,平妃心中不忿。
  “皇后娘娘可真是贤惠仁慈。”
  平妃说到,配着她那神情语气谁都听出了讽刺。
  “本宫乃是皇上钦命亲自册立的皇后。”
  皇后一句就堵了平妃。皇后乃是康熙亲自钦命册立的,平妃若是有不满那岂不是置疑康熙的旨意。
  “万岁爷英明睿智,皇后贤惠仁慈。娘娘您执掌六宫才得六宫安宁,有您照拂嫔妾等与诸皇子公主才得安全无忧。嫔妾打心里感激娘娘。”
  在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之间,在平妃和皇后之间,荣嫔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皇后这边。
  赫舍里氏与荣嫔可有杀子之仇,仁孝皇后没了,这仇恨自然就转移到了平妃身上。
  “娘娘执掌六宫操劳辛苦,嫔妾同荣嫔妹妹一样打心里感激娘娘。”
  惠嫔也甘落后表忠心,随后梅沁雪和宜妃也忙起身表忠心,之后还有其他老嫔妃们。
  “嫔妾等对娘娘感激不尽。”
  仁孝皇后在位时,她们这些老嫔妾暗地里不知受了多少琢磨,自仁孝皇后去后昭妃执掌六宫她们的日子好过不少。这些新晋的嫔妃是不会知道的。如今昭妃当了皇后,算众望所归。当然除了觎觊后位的佟贵妃和平妃,只是这会佟贵妃不在。
  其他嫔不管是自愿的还是不自愿的都起身了,唯剩平妃还坐着。
  看到众嫔妃们对皇后俯首,皇后众望所归,平妃脸色都气青了。
  虽然众嫔妃都没说仁孝皇后的不是,但是如今皇后的众望所归,嫔妃们对皇后俯首感激,在平妃看来就是对仁孝皇后无言的侮辱。对仁孝皇后的侮辱就是对平妃她的侮辱。
  此时的平妃并不知道仁孝皇后做过什么,更不何宫中这些老嫔妃们对皇后的恨意有多深,更不知嫔妃们会将对仁孝皇后恨意转移到她与仁孝皇后之子太子身上。或许他们到死都不会知道。
  能在后宫活下来的女人都是聪明的,都是能忍常人不能忍的。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后宫的女人虽只是女子,但于她们来说这仇恨她们能记上十年,二十年;不论过去多少年,只要能报仇都不晚。
  平妃不高兴,皇后就高兴,当然众望所归让皇后更高兴。果然她这些年的对下政策是对的。
  “你们的心思本宫都知道,既然进宫侍奉皇上,那就是自家姐妹,本宫自然希望大家都好,你们都尽心侍奉皇上为皇家繁衍子嗣。不论是谁,只要能为皇上繁衍子嗣本宫都有赏,你们得尽心尽力侍奉皇上。”
  “嗻。嫔妾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太医来给佟贵妃把了诊,得知佟贵妃是怒气攻心气晕了的。至于佟贵妃是怎么晕过去的,大家伙都心知肚明。佟贵妃哪里只是气晕的,分明是气愤加上丢脸羞晕的。
  又另外佟贵妃磕着脑袋磕得不轻,后脑勺都起了大包,太医把了脉说是幸亏没磕坏脑子。除此之外还有因为佟贵妃在地上躺了好一会,寒气入体有所损伤,得喝药去寒。
  这些就不用其他人操心,自有佟贵妃的宫人记着。不过皇后还是表达了一番关心,之后也没让太医弄醒佟贵妃,直接让承乾宫的人将佟贵妃给抬回承乾宫去。
  至于同样摔倒在地上跪了半天的乌雅庶妃就被众人不约而同给忘了。
  大家都忘了,梅沁雪自然也不会提起。
  佟贵妃被抬回承乾宫之后皇后才叫散了,待从坤宁宫出来时已经近午了。
  梅沁雪先去寿康宫给太后请安,顺便想接胤祦回来了。只是太后想留胤祦陪她,说是下午再送胤祦回来了,胤祦也愿意,梅沁雪就让他留下陪太后。梅沁雪便自己先回储秀宫。
  去寿康宫之前,梅沁雪吩咐陈章和盯着打探承乾宫的消息。
  一直到当天下佟贵妃才醒来,至于怎么罚乌雅庶妃一时还没消息。直到第二天陈章和打探到消息,佟贵妃醒来就罚乌雅庶妃在殿内跪着,一直跪到半夜才放乌雅庶妃离开。除此之外还罚乌雅庶妃禁足半年,罚抄宫规百遍。
  梅沁雪听到这样的处罚结果,砸舌不已。佟贵妃还真是下了狠手了。
  这天寒地冻的,在地上跪上几个时辰这腿怕是要废了。乌雅庶妃如今正得宠,可后宫得宠的不止她一个。皇帝都是喜新厌旧且健忘的,这禁足半年后出来了,皇帝哪里还记得她。
  再说罚抄宫规,乌雅庶妃乃是宫女出身。清朝的宫女是不允许识字的,这乌雅庶妃根本就不是识字,让她抄宫规,这简直就是恶意的折磨。
  “娘娘,贵妃娘娘还真是狠啊。”在梅沁雪身边伺候的红莲也砸舌感叹,“不过,奴才听着怎么觉得有点畅快呢。”
  梅沁雪闻眉挑了一下眉,红莲还真是说出了她的心里话。果然,听乌雅庶妃过得不好,她高兴心了。如此想,梅沁雪觉得她邪恶了。不过谁乌雅庶妃打了她的脸呢。
  梅沁雪收敛了心思,想起来就吩咐白荷。
  “白荷,过一会你去宫门口接太太。”


第32章 
  “奴才给佳嫔娘娘请安; 娘娘万福。”
  “额娘您快起来。”
  梅沁雪赶紧上前亲自搀扶那拉夫人起来,很是亲近的样子,她又搀扶那拉夫人坐下。
  “额娘您坐。”
  “谢娘娘。奴才自己坐; 娘娘您快坐。”
  那拉夫人被梅沁雪搀扶着一脸的不安; 梅沁雪也不勉强。
  说来这还是梅沁雪来了之后第一次见到那拉夫人呢。梅沁雪仔细打量着那拉夫人,那拉夫人二十多三十岁的样子,比梅沁雪想象中的要年轻些。那拉夫人与梅沁雪容貌并不相似; 那拉夫人容貌清秀,气质柔和,谨慎内敛,不像是个有野心得意猖狂的人。
  一开始梅沁雪还以为那拉夫人是原主的生母; 后来红莲提起梅沁雪翻了原主记忆才知道; 现在这位那拉夫人是原主的继母。
  原主的生母在原主年幼时就病逝了; 留下原主和原主同胞的一个兄长及一个弟/弟。原主的生母生原主弟弟时难产伤了身子; 生产后一直拖拖拉拉病着,在原主弟/弟三岁时病逝了。
  原主十岁时原主的父亲续取了现在的那拉夫人唐氏。
  那拉家只是那拉氏一族的旁支,家中虽不为贵但还算是富裕。原主是家中唯一的女儿; 备受祖父母父亲兄长宠爱,所以才养成了原主单纯娇蛮的性格。
  唐氏是汉军旗人; 是六品小官嫡女; 即使是嫁给原主父亲为继室依旧算是高嫁。唐氏除了不裹足之外所受的教育是汉人三从四德的传统教育; 为人内敛性情柔弱。嫁入那拉家; 即使那拉家宽待她; 她依旧底气不足。唐氏嫁入那拉家多年只生了个女儿; 或许这也是她底气不足的原因之一。
  其实唐氏只比梅沁雪大了六、七岁,如今也才二十五、六岁,但却看起来像三十岁,可见是显老了。
  原主从不叫唐氏额娘,从来都只管唐氏叫太太。如今梅沁雪称呼唐氏额娘可是叫唐氏受宠若惊又忐忑不安。其实是梅沁雪有意与唐氏亲近。宫中嫔妃想要日子过得好除了圣宠子嗣之外还得有宫外娘家的支持。若是有皇子,娘家就是皇子天然的势力。梅沁雪有儿子,她可得为儿子谋算。
  “娘娘,可是奴才有什么不妥?”
  见梅沁雪打量她许久不说话,唐氏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没有,就是许久不见额娘您了。”梅沁雪冲唐氏微笑安抚:“对了,祖母和嫂子怎么没跟额娘您一起进宫?”
  原主的兄长比原主大三岁,康熙十五年成了亲,取妻满军旗镶蓝旗西林觉罗氏。
  “西林觉罗氏去年诊出喜脉,如今快生了不宜进宫。老太太前些日子得了风寒刚好,再加不放心西林觉罗氏所以也就没进宫。老太太和西林觉罗氏都交代让奴才替她们给娘娘请罪。”
  “额娘您客气了,一家子骨肉亲何必说这客气的话。”
  “大嫂有喜了,这么大的喜事家里怎么没给我传个讯儿呢。还有祖母生病这么大的事,也没告诉我一声。莫不是因为我进了宫,就不是那拉家的女儿啦?”
  自去年梅沁雪代替了原主到现在,宫外那拉家可一直没有跟梅沁雪联系过,半点消息都没有,这让梅沁雪不得心生怀疑。
  “娘娘息怒。娘娘您这话严重了,老太爷和老太太还有老爷、大爷、二爷他们都惦记着您呢,没告诉您这些实在是事出有因,还请娘娘容奴才解释。”
  唐氏诚惶诚恐,倒像是被梅沁雪给吓着了。
  “到底怎么回事?莫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梅沁雪也担心。
  “不,不是的。家里倒没什么事,去年西林觉罗氏诊出喜脉,家里也曾想给娘娘您报喜,可是去年往宫里送礼却都被拦了,送了两回都送不进来。老太爷觉得这事不寻常,就没让再送。奴才进宫前老太爷还特地吩咐奴才向您问问是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老太爷老太太他们可是担心娘娘您,如今奴才见着您没事,回去告诉老太爷他们,他们也能放心了。”
  送信被拦了!竟有这事,她竟然不知道。
  去年虽说宫中严查,但是却没有拦着不让嫔妃宫外娘家传讯报喜。这事怕是宫里哪个嫔妃故意阻拦了。到底是谁故意拦了她娘家消息,是谁跟她过不去。
  “宫中能有什么事?额娘您放心,我在宫里好着呢,您回让祖父他们也放心。”
  梅沁雪安抚唐氏,就是宫中真有什么事梅沁雪也不会告诉他们。那拉家在京中也仅仅算是小康之家,比起京中那些权贵高门大户根本不算什么,就算是她在宫里有什么事,如今的那拉家也帮不上忙。
  “那之前送信的事?”唐氏小心问。
  “这事本宫会让人去查的。如今本宫已经佳嫔,以后家里再往宫里送信那些奴才也定不敢再阻拦。额娘您回去告诉祖父一声,祖父他知道的。”
  她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跟她过不去。
  那拉家老太爷是睿智的老人,会明白她的意思。
  “奴才记下了。”
  “娘娘,老太爷让奴才告诉您,您若有事需要得着那拉家就派人说一声,那拉家虽不显,但咱们哈达那拉氏一族能办事的人不少,不会让娘娘和阿哥受委屈的。”
  梅沁雪闻言突然眼睛铮亮。
  “祖父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奴才进宫前老太爷再三交代的。”
  得到这消息梅沁雪心中欢喜。
  满族姓氏中那拉氏分四支,分别是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延禧宫的惠嫔是叶赫那拉氏,也称叶赫纳喇氏。她则是属于哈达那拉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