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贵人升职记-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什么事?是哪个宫的嫔妃又闹什么幺蛾子了?”后宫嫔妃众多,总有哪么一些不安分的。
陈章和:“不是。娘娘是大福晋发动了,大福晋要生了。”
“什么,大福晋要生了。”听到这意料之外的消息,梅沁雪惊讶了下。她自己掰手指算了下:“哟,现在都十月了,大福晋怀胎也都已经足月了,也真是该生了。”
“惠妃可是去阿哥所那了?”梅沁雪问。
陈章和:“回娘娘,惠妃娘娘第一时间就赶过去了。”
梅沁雪:“也是。大福晋这一胎可是惠妃日夜期盼的皇长孙呢,她着急也是应该的。”
红莲:“那娘娘您可要去阿哥所那看看?毕竟大福晋可是头一个生产的皇子福晋,生的可是皇上的头一个孙儿啊。”
“又不是本宫儿媳生孩子,本宫去干嘛。没事去了招人怀疑惹麻烦。”皇上的头一个孙儿又不是她的头一个孙儿,跟她有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可不都是她的儿子,她的儿子才是她的,她儿子儿媳生的孙子那才是她的孙子。
再说了,她如今都没到三十呢,当奶奶也太早了,她还没想这么年轻就当奶奶。再说了,她的胤祦才十三周岁呢,离大婚还早呢,她不着急。
她又不着急要儿子给她生什么皇长孙什么的,有什么可着急的。
“大福晋生产的事,都别议论。红莲你出去敲打一下,谁敢乱议论本宫定不饶。”虽然跟她没关系,但是涉及皇孙,皇孙也是主子,那也不是奴才们能议论的。
“是。娘娘。”
红莲立即出去,梅沁雪又吩咐陈章和:“阿哥所那你注意一下,等大福晋生了再来禀报本宫。”
第296章
大福晋是头一胎; 再加大福晋年纪还小,骨头还没完全长开,这宫口开得慢。虽没难产,但还是生了很长时间; 直到第二天才把孩子生下来。
等到第二天早晨梅沁雪起床来陈章和就第一时间向梅沁雪禀报大福晋已经平安生产的事。
“生了。生的是小阿哥还是小格格?”梅沁雪抬头让给她梳头的白荷停下; 她扭头看着陈章和问。
毕竟是康熙的第一个孙子,梅沁雪还是颇关心的。
陈章和:“回娘娘; 大福晋生了个小格格,母女平安。”
“小格格?”梅沁雪挑了一下眉:“是皇长孙女而不是皇长孙。看来是让咱们的惠妃娘娘失望了。大福晋这运气不大好啊。”
自大福晋这一胎怀上之后,宫里宫外可都盯着大福晋的肚子; 除了惠妃一系盼着大福晋生儿子之外; 其他人不是盼着大福晋小产孩子没了就是盼着大福晋生女儿。
如今大福晋生了女儿,惠妃母子一系失望了,其他人可就高兴了。尤其是太子一系,应该是最高兴的吧。
这宫里宫外最不想大福晋生儿子的; 那一定非太子和赫舍里家莫属了。太子的毓庆宫也有几个格格侍妾; 不过因为在太皇太后孝期,太子是储君; 他可没敢学大阿哥弄出孩子来。
得知大福晋怀孕后,太子最着急,最担心大福晋先他一步生下皇长孙。
现在大福晋生了女儿,太子还不知多高兴呢。
“不管是阿哥还是小格格; 那都是皇上的第一个孙儿。白荷你准备一份贺礼送到阿哥所去。”梅沁雪吩咐白荷。
“娘娘; 这贺礼怎么备?这可没有先例啊。”白荷得了吩咐发愁呢。
这查皇上的第一个孙儿; 这贺礼可不好备啊。若是小皇孙,贺礼厚些也没什么。可是大福晋生的是小皇孙女,若是贺礼太厚了,以后大福晋再生小皇孙,那岂不是要送更多的贺礼。
“这有什么为难的。您照着妃主所出小公主的例送过去就是。”
“是。娘娘。”
白荷退下去准备。梅沁雪又吩咐陈章和:“传话备轿,本宫要去延禧宫给惠妃道喜,毕竟这可是惠妃的头一个孙儿。”
梅沁雪到延禧宫时,延禧宫已经很热闹了,不说那些来道喜的小嫔妃们,五嫔和荣妃淑妃都到了,梅沁雪倒是最晚到的了。
进了延禧宫正殿就见惠妃坐主位神情微僵的听着其他嫔妃们向她真心或是假意的道喜,还有小嫔妃奉承拍马屁。当然还有幸灾乐祸看惠妃笑话的。谁让惠妃这几个月来太得意,总一副大福晋怀的是皇长孙要生皇长孙的得意嘴脸。
如今大福晋是生了,但生的是皇长孙女而不是皇长孙,与惠妃不对付的嫔妃自然是来看惠妃笑话。尤其是荣妃和淑妃,更是一脸笑意的恭喜惠妃。两人笑得真诚,她们是真心向惠妃道喜的,真心恭喜惠妃添了个孙女。
梅沁雪进来众嫔妃行礼,就是惠妃也得起身先给梅沁雪行平礼,当着众人惠妃今日也不敢坏了规矩。
“惠妃姐姐,淑妃妹妹,荣妃姐姐。”梅沁雪还了三人平礼之后梅沁雪笑盈盈的向惠妃道喜。
“今早本宫听说姐姐添了孙女,这可是皇上的头一个孙女,恭喜惠妃姐姐了。惠妃姐姐都当玛嬷了,姐姐可真是好福气啊,如今都要享孙儿福了。”
荣妃:“惠妃姐姐可是后宫诸位姐妹中头一个有孙女当玛嬷的人,惠妃姐姐可不就是好福气。”
淑妃:“本宫的七阿哥才八、九岁呢,十一阿哥还更小,才三、四岁;等本宫当玛嬷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惠妃姐姐这都当成玛嬷了,可真是叫妹妹羡慕啊。”
淑妃也接话说道。
自四妃执掌宫权之后,有圣宠又有宫权在在,淑妃也变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般低调沉默寡言。如今的淑妃已经极有妃主风范,端庄大气,雍容华贵,进退有度,言语周适度。
两人都在夸惠妃,可她们的话还有梅沁雪的话落在惠妃耳中只觉得无比刺耳。
三人说的话,听在惠妃耳中全是嘲讽,嘲笑她添的是孙女不是皇长孙,嘲讽她老。
总之三人的话让惠妃不悦。
不过三人可没在意,不管是荣妃淑妃还是梅沁雪,三人都是一样心思,想是借着来贺喜来看惠妃笑话的。
惠妃:“三位妹妹你们膝下都有儿女,这当玛嬷也是迟早的事,三位妹妹又何必羡慕本宫呢。”
“荣妃妹妹,你与本宫可是同一年进宫侍奉皇上的。若是当年没有出那些事,荣妃妹妹怕是比本宫更早当玛嬷,荣妃妹妹你也不必羡慕本宫。再说了四阿哥也不小了,再过个几年也到了该大婚的年纪了。如今本宫也不过是比荣妃妹妹你早几年当玛嬷罢了。”
惠妃直接说荣妃与她同一年进宫,两人年纪相仿,也别谁嫌谁老了。还提起旧事,这旧事自然是荣妃夭折的几个儿子。
“还有佳妃妹妹,你的三阿哥也不小了,下届大选也该拴婚。本宫就先恭喜妹妹了。倒淑妃妹妹你还年轻,不必太着急。只要阿哥养大了,大婚是迟早的事。”
看着年轻美貌的淑妃惠妃心里是嫉妒的。四妃当中淑妃年纪最小最年轻,想到自己的年轻比淑妃大了近一轮,惠妃这里就不舒坦。
惠妃说这话让淑妃听着不舒服了。什么叫只要阿哥养大了。惠妃这是觉得她的阿哥养不大吗?这是诅咒她的孩子。淑妃闻言也恼了。
只见淑妃笑盈盈的看着惠妃说道:“常言道先开花后结果,惠妃姐姐你也别太着急。虽说大福晋头胎生的是个小格格,说不定下胎就是个小阿哥了。就像果树开花一样,就算是开了一树花但也总有花落结果的时候。惠妃姐姐你说是不是呢?”
开一树花!
惠妃听这话,差点把眼睛鼻子都气歪。
淑妃说开一树花,这是在诅咒大福晋生一堆女儿呢。一心盼皇长孙的惠妃听这话可不就被气着了。
可这面明上淑妃说的也没错,这果树可不就是开了树花,花落结果吗。
可这人能和树一样吗?
“那本宫可就先谢淑妃妹妹吉言了。不管胤禔家的生的是小阿哥还是小格格,都是本宫的孙儿,本宫一样疼爱。淑妃妹妹膝下有三个儿子,将来淑妃妹妹的儿媳定也能如淑妃妹妹所说的,开一树花,结一树果。”惠妃先是咬牙切齿地说,说到最后又笑盈盈起来。
这话可真毒,淑妃膝下的七阿哥、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可都还小呢,这娶福晋还是十年以后的事,惠妃现在说这话也和一样是跟诅咒一样。
只是惠妃拿淑妃的话来堵淑妃,淑妃被气着也不好反驳。
这说是来贺喜倒更像是来斗争一场上。在延禧宫唇枪舌剑一番,又看了一场戏梅沁雪才满心满意足的离开延禧宫。梅沁雪没有直接回储秀宫而是先去了寿康宫。
“臣妾恭喜娘娘了,娘娘新添了曾孙女,如今娘娘可是当上乌库玛嬷了。”梅沁雪进殿就笑着向太后道喜。
“起喀坐吧。”
“这呀的确是件大喜事,这可哀家的第一个曾孙皇帝的第一个孙儿,哀家和皇帝都高兴呢。”虽说是个曾孙女不是曾长孙欣喜半减,但太后还是很高兴的。
“臣妾可是听说了,您和皇上都赏了厚礼呢。大福晋的小格格好福气,得娘娘您和皇上福泽庇护。将来小格格一定会孝顺娘娘您的。”梅沁雪奉着太后。
“这大阿哥大婚生女了,接下来就是太子和胤祦了。明年就是大选之年,回头哀家提醒皇帝,定给胤祦挑四脚齐全的嫡福晋。等过两年你也就能抱上孙儿了。”
太后笑着说。
梅沁雪:“胤祦还小,都还在长个子长身体呢,而且如今他在书房读书也辛苦,臣妾倒是不想他太早大婚。就算是明年,胤祦也才十四周岁,这要大婚那也太早了。臣妾想着要不等下下届大选再给胤祦拴婚也不迟。”
“明天胤祦就是十四了,不小了。”在太后看来十三、四岁成婚很正常。可梅沁雪觉得不正常不对。
不过这种认知梅沁雪却不会与旁人说,哪怕是太后娘娘。
“娘娘,胤祦小的时候病过几次伤了底子,这些年虽说也补回来了,但是胤祦的底子还是有些薄。太医也叮嘱过,胤祦的身体情况不能过早的泄了肾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啊,臣妾想着为了胤祦的身体健康,臣妾想让胤祦晚几年再成婚。”
梅沁雪是真的一点也不像儿子早大婚。
梅沁雪从后世来,她非常清楚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没有成年之前过早的泄了肾元或破身对身体都不是好的。
在梅沁雪看来,要她儿子十四岁就大婚,那简直就跟犯罪一样。
不管是大阿哥还是太子,都是十三岁就有了教导人事的宫女,有了屋里侍候的人。胤祦现在也十三岁了,可梅沁雪并没有给他安排教导人事的宫女。
为此梅沁雪还特地借张太医的口说了她早就想好的理由。说胤祦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过早的泄了肾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梅沁雪将这说辞与康熙说了,才让康熙暂歇了给胤祦择赐教导人事宫女的事。
“胤祦这事,还劳请娘娘您跟皇上说一说,明年大选莫要给胤祦拴婚指婚。臣妾还不急着抱孙子呢。”
第297章
“这事哀家可说不得。若是你先与皇帝说了; 皇帝跟哀家提起; 哀家倒是能帮你说一两句。”
太后可是很清醒的。对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有清醒的认知; 她绝不插手前朝政事; 没有康熙允许或者请求; 她也绝不会插手后宫之事。以前这皇子大婚选嫡福晋可是关乎前朝后宫的大事,太后娘娘是绝对不会插手。
这些年太后虽生活在皇宫里; 但她却是游离在前朝后宫之外的人。以前有太皇太后护着; 现在也有康熙护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皇太后临终托付之故。
梅沁雪虽不知道太后的心思; 但太后不愿意她也不会勉强。再说与太后相处十余年,梅沁雪多少也知道太后万事不管的事性子。而且太后都说了若是康熙提起,她愿意帮忙说话; 这已经足够了。
“是臣妾考虑不周,还请娘娘莫怪。娘娘如此心意,这就足够了。不管如何; 臣妾先替胤祦谢娘娘了。”梅沁雪是真心倒谢。
“谢倒不用了,胤祦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孩子。”
或许是胤祦小时候陪伴过太后几年; 即使后来养了六阿哥胤祺,太后依旧是疼爱胤祦的。
“对了; 今儿可是胤祦的生辰,哀家让人给他准备了生辰礼物; 一会你给带回去。”太后突然想起来。
“娘娘果然疼胤祦,他们兄弟姐妹几个的生辰娘娘都记得; 臣妾替那孩子谢娘娘了。不过臣妾一早已经派人去阿哥所那跟那孩子说了; 可能一会他就会过来给您请安。这生辰礼; 您还是亲自给他,他会更高兴。这孩子可是一直惦记着您呢。前儿还跟臣妾说,因为功课太忙,都没时间来寿康宫给您请安,还说特别想吃寿康宫的奶糕,他想得紧呢。”
梅沁雪的四个孩子的生辰太后都记得,可是比康熙这个当爹记得还清楚。或许是因为几个孩子常在太后娘娘身边尽孝的原因。这些年几个孩子可没少得太后的赏赐。
“这孩子也真是,他若是想吃叫来人说一声,哀家让人给他送去就是,何需他自己过来。”太后听胤祦喜欢吃她这的奶糕也高兴。
“对了,胤祦的生辰你打算怎么给他过?”太后关心问。
“胤祦那孩子也大了,他自己有主意,还是打算和之前一样,在他院子里宴请他们那些兄弟姐妹们。方才乌云嬷嬷跟臣妾说茉雅奇可是一早就带着乌希哈去阿哥所了。”
梅沁雪来时特地问过乌云嬷嬷两个女儿,所以才知道两个女儿不在寿康宫而是去阿阿哥所胤祦去了。
今是胤祦生辰,他得放一天假。阿哥们自到上书房读书之后,一年到头除年节和康熙太后寿辰以及自己生母生辰有假期之外,也就有自己的生辰有一天假。同在皇阿哥们读书可不像后世那样,一周有两天休息时间。皇阿哥们读书也是非常艰苦的。
早上寅时正就起床去上书房读书,上午学文,下午学武,晚上还有功课。即使皇阿哥们身份尊贵,但这日子了也是过辛苦。
尤其是康熙对皇子阿哥们的学业非常重视,皇阿哥们压力也很大。
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得承受这些,这或许就是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他们既然是这样的身份,就得承受这样的压力。
胤祦他们是太皇太后重孙,只需守孝九月,孩子们都已经出孝了,要不然这生辰宴也不敢办。之前胤祺和乌希哈的生辰因为在孝期都没过。
“是了。两个丫头走之前还跟哀家打了招呼的,瞧哀家这记性竟给忘了。”太后恍然,是才想起来。
“茉雅奇走的时候还跟哀家说了,说是胤祦托她帮忙操持生辰宴呢,所以那丫头一大早就带乌希哈去阿哥所了。”
“什么,胤祦找茉雅奇替也操持生辰宴?什么时候的事?”梅沁雪惊讶问。
“怎么,你不知道?”太后也颇是讶异的看梅沁雪。
“臣妾真的不知道啊,那两个孩子都没跟臣妾提过这事。”梅沁雪仔细想了一下,两个孩子都没跟她说道:“前日臣妾还问过胤祦生辰宴的事,胤祦直说让臣妾不用担心,他自己能办好。没想到他竟是找茉雅奇帮忙。”
梅沁雪是压根没想到是这样的。
突然她又想起来:“难道是哪天?”
“什么事?哪天?”太后问。
梅沁雪说道:“初一那天,孩子们不是回储秀宫陪臣妾用膳呢,他们兄弟姐妹四个凑到一起嘀咕,当时臣妾也没在意,如今想来应该是那天胤祦托了茉雅奇了。”
太后:“那一定是了。”
梅沁雪些有哭笑不得:“茉雅奇那孩子才多大,胤祦就敢让她操持生辰宴,也不怕被茉雅奇搞砸了。这真是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她该是说儿子敢放心呢,还是说女儿敢接活呢。
“这有什么,你自己教导出来的女儿你还不相信,哀家觉得没问题。”太后很相信孙女呢。
知道儿子要过来请安,梅沁雪原本想在寿康宫等儿子,只是宫人来说有事请她回去处理,梅沁雪只能先离开了。梅沁雪前脚刚走没一会胤祦就来给太后请安。
梅沁雪回去处理的有关于颁金节的事。她心里还记挂着儿子生辰和女儿操持生辰宴的事,到底是不放心,梅沁雪便让白荷去阿哥所帮忙。对茉雅奇替胤祦操持生辰宴之事,梅沁雪并没阻拦,在她看来这个好的锻炼机会。
生辰宴是晚上才开宴,几个孩子中午到储秀宫来陪梅沁雪用膳,原本康熙该来的,不过这一次康熙没来,因为康熙去了延禧宫陪惠妃用膳了。毕竟今日大福晋给康熙生了皇长孙女,毕竟是头一个孙辈,康熙还是得给惠妃体面,给大阿哥体面的。
对于康熙没来孩子们有些失望,就是梅沁雪也有些失望,原想让孩子们跟康熙多接处的。
康熙和孩子们接处的机会和时间真是不多,不说康熙前朝政事繁忙,就说康熙现在都有十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康熙也没那么多时间跟儿女们相处。
阿哥们还好,到了年纪去书房读书还能经常见康熙,公主们见到康熙的机会就更少了。康熙的七个女儿,除了因为母妃得宠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