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我听说啊,是那徐大小姐是牡丹花会上勾引了安国公世子。否则,你想啊,安国公什么府邸,怎么能看上一个商户女儿?”
  “说得是,啧啧啧,世风日下啊,现在的女子越来越不检点了。”
  “想要高攀,也不用使这样的手段嘛,也不嫌给涂山长丢人。”
  徐文敏刚进城,便听到众多版本的流言,有“徐大小姐勾引安国公世子”的,有“安国公世子对徐大小姐一见倾心”的,甚至有“两人早已互通款曲、珠胎暗结”的。气得他一张脸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他心中有气,到了安国公府前,也不走侧门,径直“嘭嘭嘭”地拍响那扇红漆镶黄铜铆钉的大门。
  门房诧异的从大门右侧的小门出来,这不年不节的,谁会来拍大门?国公府的大门是那么好开的吗?就算是自家主子出门,平日里也是走那侧门。
  一看是个眼生的清秀男子,便半阴不阳道:“你是不是走错门了?”用手指了指头上的黑底镶金边的描金匾额,翻了个白眼道:“这里可是安国公府。”
  徐文敏面色一沉,呛声道:“找的就是安国公府。”
  伸手在怀里掏出名帖,递给门房道:“徐文敏,特来拜访安国公世子。”
  “徐文敏?”门房念了几遍这个名字,确定没有听过京中有这号人物。看了下手中名帖,“松溪书院”的涂山长他自然是知道的,又见他来势汹汹,没什么底气显然不会如此。
  他在这里看了几十年门,一双老眼早就练成火眼金睛,虽心下狐疑,但转眼变了个脸,笑道:“这位后生请稍候片刻,我这就去通传。牛子!带这位后生去侧门那里,好好招待着。”
  里面传来“哎!”地一声,一名十多岁青衣小帽的少年应声而出,见了徐文敏满脸笑容,连连作揖道:“少爷请随小的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徐文敏纵然心中有气,也知道不关这些下人的事,冷哼一声随他去了。
  石京泽接到门房禀报,听到“徐文敏”这个名字,觉得有几分耳熟。再拿过名帖一看,便了然于胸。
  面上浮起一丝苦笑,徐文敏不就是前不久刚从大理寺出狱、徐婉真的大哥吗?上门求亲这件事果然被徐家恼了,这不,都找上门来了。
  “引他进来吧,我在书房等他。”逃是逃不过的,谁让他在太子试探时,没有坚决拒绝呢?这才惹得一身骚。
  徐文敏大步迈入安国公府外院的书房,眼前是一名俊逸不凡的年青男子,仅仅从站姿,便能看出他与众不同的尊贵。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石京泽,第一次和位高权重的国公府世子直接对话,但想到妹妹,他便怡然不惧:“石世子?”
  因为见的是徐婉真的大哥,石京泽便收起了那些懒散姿态,点点头道:“正是在下,徐兄弟请坐。”
  小厮奉了茶上来,石京泽笑道:“徐兄弟一路过来,先歇歇脚,喝了茶我们慢慢聊。”
  徐文敏不为所动,质问道:“在下贸然来访,便是为妹子讨一个说法。今日一早,官媒上门提亲闹得沸沸扬扬,市井之中各种流言蜚语,中伤我妹子的闺誉。这些,都是石世子授意的?”
  “我若说不是,徐兄弟会信吗?”石京泽不由苦笑摇头,道:“对徐大小姐,在下只是仰慕,并无任何一丝一毫的亵渎的念头。”
  “既然如此,石世子打算如何收场?”再追究已经发生的事,毫无意义。徐文敏也心中清楚,此事是太子在背后操控。但石京泽作为当事者,他是打算将错就错,还是另有想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事,石京泽在昨夜和父亲安国公商议了一夜,已经有了初步对策,但目前还不到能透露的时候,只好模糊答道:“请徐兄弟信我这一次。不到十日,定然让这些流言消散。”
  心中不经意的想起那名淡然却倔强的女子,暗暗叹息。经过这样一闹,她和自己之间,恐怕再无缘分了吧。不过也好,她是那样的脱尘出众,就算是侧妃又如何?总归是妾,哪里能配的上她?
  徐文敏看着他的眼睛,在他眼中看到了诚恳。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摸清楚他的态度。无论他是敷衍以对,还是郑重其事,以自己的身份也无法左右,但却可因此而调整徐家的应对之策。
  眼下石京泽能给出承诺,无异于是最好的结果,他点点头,站起身慎重施了一礼:“在下代妹子,谢过石世子。”
  石京泽忙扶他起来,道:“徐兄弟万勿如此。这件事,是我对不起徐家。”
  出了安国公府,徐文敏总算心头放下一块石头。但想起那些流言,不禁紧紧皱起眉头,姑娘家的闺誉是如何重要,这次就算能澄清谣言,但妹子的清誉已算是毁了,谁家愿意娶一个曾经和别的男子不清不楚的女子?这将来还如何议亲。
  ……
  公主府,昭阳公主站在书案后,凝神于手中的毛笔之上。月桂在她身侧,伺候着笔墨。
  片刻之后,一首前朝著名的诗词写完,她才将手中毛笔放在紫檀笔架上,满意的看着新写的字。
  “公主的字,越发精进了。”
  昭阳公主笑着点点头:“是比从前要好了!那件事如何了?”
  月桂禀道:“今儿一早,甘媒婆便去了涂家,却被连人带彩礼一起扔了出来。同时,坊间有徐大小姐和石世子私通的不堪传言流出。”
  昭阳公主拍了拍手,唇边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意:“我这个太子哥哥呀,却是太心急了些!这哪里是结亲,分明就是结仇。他以为只要把事情闹大,造成既定事实,安国公府就能任由他摆布了吗?愚蠢!”

  ☆、第278章 应战否?

  月桂袖手听着,昭阳公主在理清脑中的思绪时,通常都要说出来,并不需要她说话。只有当她问起某事时,她回话便好。
  昭阳公主是室内缓步走着,边走边道:“安国公我见过,是个老狐狸,那石京泽也是个小狐狸。这大小狐狸凑在一起,会乖乖听太子摆布?他也未免太自视过高。看来,迁阳王的死,还是让他慌了阵脚。”
  “只是如此一来,徐家便陷入了两难之局。他们若是够聪明,就会两边都不答应,先拖着。”她有些恼恨,道:“这个太子!搅局的本事倒是一等一。不过,恐怕这也是他打的算盘之一,如果不能利用,至少让我们也无法达到目的。”
  她回转到书案前坐下,以头支着额头,缓缓道:“如此一来,樊彬那边,恐怕要另外设法了。月桂,你说徐婉真这枚棋子,难道就这样废掉了吗?”
  她在自言自语的时候,月桂也在思考着,听她发问,沉着答道:“徐婉真尚在孝期,若徐家以此为理由推脱,至少可以拖两年半。但樊都尉已经年满二十,他的婚事龙将军必不会让他再拖下去。我们,也等不起这两年半。”
  昭阳公主点点头,是啊,如今的局势,哪里还等得道两年半之后?既然徐婉真已经不能用,樊彬这个人又该如何下手呢?她头痛的揉着眉心。
  当断则断,她的注意力从徐婉真身上转移开来。一枚废子,还不值当她花费精力,转而思虑起樊彬之事。
  ……
  但昭阳公主能轻轻放下,不代表他人也能做到。
  樊彬满面怒色,他才从折冲营里出来,就听到这些流言蜚语。
  他亲历了牡丹花会,心中笃定这些谣言是无中生有。是何人在中伤她的名声?又为何会与石京泽扯到一起?
  坐在酒肆内,他强压心头怒火,将众人议论的这些只言片语七拼八凑起来,便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在牡丹花会上,他亲耳听到,太子想将徐婉真说给石京泽做妾,这些天没有听到动静,未曾想今日竟然出这么大事。
  想起齐王告诉他,已经请了祝大夫人上门为他求亲,让他等着结果便是。当时虽然诧异于御史台成为了齐王的势力,但仍觉得祝大夫人是一个极好的人选。以他的条件,祝大夫人上门极有诚意,娶徐家女儿应该不算困难才是。
  他看上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将,但心思敏锐细腻,要不然也轮不到他来京城,为镇西将军府探路。
  转眼之间,他已经想通了这前因后果。太子这一闹,徐婉真便成为了齐王、太子针锋相对的风口浪尖,他的求亲,恐怕会不了了之。
  这让他极其郁闷。二十年来,他就看中这么一个女子,她于专注中散发出的光芒,她在众人挤兑下的从容不迫,都历历在目无法忘却。
  她挺直的脊背、冷冽的幽香、冷清的眉眼,在他脑中挥之不去,这让他如何能忘记?
  酒肆中人仍在闲言碎语喋喋不休,樊彬右手握拳,猛然击在桌面上。只听得“嘭!”地一声巨响,桌面上的酒壶、酒杯、碗碟都跳了起来,又落回到桌面上。
  众人被这声响所吸引,热闹喧嚣的酒肆中瞬间静了片刻,朝他看过去。
  “你们这些人,在背后议论一位闺阁女子的是非,这是君子所为?”他目光似刀,一一的看过众人。
  “你!身为一名儒生,这就是你奉行的孔孟之道?”樊彬看着一名布衣士子,质问道。身为儒生被一名武将质问,那士子以袖掩面,在桌上放下酒钱,窘然退出酒肆。
  “还有你!拿着皇粮吃着俸禄,不思如何报效君上,却在这里如三姑六婆般嚼人舌头。不感到羞愧吗?”被他指着的一名刀笔史羞愧的低下头。
  “你!你!还有你!”樊彬言辞锋锐,将方才议论的热闹的几人纷纷点出,一时间,酒肆沉寂下来。
  在背后说人是非纵然痛快,但当被人当面指出,还是有些赫然。
  发泄了一通,樊彬心情方才好了些。他也知道,就算他制止了这些人,这些流言也不会因此而停滞。要想解决此事,症结还在太子和安国公府。
  扔下几钱碎银子,他大步流星的朝安国公府走去。
  太子他无法左右,也不想求见。太子将徐婉真当做棋子,丝毫不考虑她的处境,这样的行事手段让他无法苟同。但石京泽是怎样想的,他很想知道。
  ……
  安国公府的大门再一次被拍响,门房心下嘀咕着:“今儿这是怎么了?已经是第二回了。”
  从小门出来一看,一名着蓝袍的英俊少年将军,身姿挺拔、面色不善的站在那里。忙迎上去问:“敢问小将军何故拍门?”
  “劳烦你通禀一声,樊彬求见。”
  门房这次不敢怠慢,忙让牛子先引他去歇脚,自己敢去禀报。
  “樊彬?”石京泽讶然,他来做什么?
  京城就这么大,二人自然是打过照面的。但安国公府属于世家权贵,樊彬后面的镇西将军府则是镇守边关的实权大将,两人分属不同的势力派系,从未产生过交集。
  门房引着樊彬到了书房,石京泽作为主人,让小厮上了茶,正想询问他来此的目的。
  却听到樊彬语气硬邦邦的道:“末将见过安国公世子。今日,特地前来请教世子武艺,还望世子不吝赐教。”
  “什么?”石京泽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他一个堂堂武状元,来找自己切磋武艺,这什么情况?
  说完不待他回复,樊彬转身出了书房来到院中。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点点头道:“还不错,够宽敞。”拔出随身配剑道:“末将在此恭候世子。”
  石京泽苦笑一下,这两日可谓诸事不顺。走到房门处斜斜靠着,问道:“不知我在何处得罪了樊状元?”
  樊彬面无表情,冷冷道:“末将此来,自然是有事请教世子。不过我们先战过一场再说。莫非,世子不敢应战?放心,末将自会手下留情,不会伤了世子的玉体。”
  他面上的剑眉一挑,眼底的桀骜不驯深深的刺痛了石京泽。

  ☆、第279章 惺惺相惜的情敌

  这样的热血、年轻、恣意,样样都令石京泽妒忌。
  自庆隆帝登基之后,安国公府在京中活得战战兢兢,他何时能如此放肆过?哪怕樊彬只是个孤儿,身世和他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但他所代表的镇西将军府,镇守西北边陲实权大握。对着京中的国公府,自然不用顾忌太多。刘祺然被樊彬教训之事,石京泽也有耳闻。
  樊彬站立如松,纹丝不动。只有微风吹过,轻轻拂动他的衣襟。
  他心中想起,来京之前义父跟他交代过的话,与四大国公府一定不能关系亲密,哪怕是交恶也没有关系。
  一边是有实权的边关大将,一边是位高权重的国公,这两家若真来往密切,让皇上怎么想?
  只是没想到,先有刘祺然、后有石京泽,跟这两位国公府世子交恶,却都是因为徐婉真。
  石京泽凤眼微微眯起,泄露出危险的光芒。
  这两****实在是憋闷,方才送走了上门质问的徐文敏,这又来了一脸挑衅的樊彬。
  真以为他是泥做的菩萨?一团郁火冲上心头,他缓缓道:“你要战,就战!”
  石京泽回房拿出常用的宝剑,在房门处双手徐徐平举宝剑,“哗”地一声拔掉剑鞘。
  紧跟着动作陡然加速,手中挽了一个剑花,脚下发力,势若奔雷冲到樊彬面前,挺剑便刺向他的面门。直到此时,剑鞘才“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樊彬反应极快,右手宝剑一挡,两剑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两剑快速相交,又快速分开。这一次试探,两人都心头有了底,打量着对方,眼底露出慎重的神色。
  瞬息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再次挥剑相对,只听得空气中一阵阵破空之声,呼吸之间已过了几十招。只见宝剑银光闪烁,以快打快,令人眼花缭乱。
  两人再次站定,因剑风激荡而飘落的树叶,此时才纷纷失去了依附,缓缓飘落在地。
  樊彬右手轻轻提剑出击,脚下步伐变幻,如风一般忽快忽慢,让人摸不着下一刻他将会出现在哪里。手上的剑法却凌厉无匹、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充满一往无前的杀伐之气。
  石京泽凝神以对,剑尖微微向下,眼睛却一瞬不瞬的盯着对方飘忽的身影,内合其气步踏九宫。
  这次,才是实打实的交手,两人都拿出了真本领。只见两人剑走游龙,忽快忽慢,忽而相碰忽而退却,目力稍差的都跟不上他们的身影。
  论起来,樊彬的武艺要更胜一筹。只是两人看着打得惊险,但手下都有分寸,不敢真伤了对方。
  片刻之后,两人的身影闪电般分开,在两侧站定。在对方的脸上,都见到了惺惺相惜之色。
  石京泽打的是酣畅淋漓,连日来的郁闷仿佛都通过剑尖挥了出去。好久都没遇到这样好的对手了!他哈哈一笑道:“不亏是樊状元,我今日算了领教了!眼下,你总可以说说,是为何而来了吧?”
  樊彬如刀锋般的面上也露出一丝笑意,想不到这养尊处优的国公府世子,手底下的功夫竟然如此过硬。英雄惜英雄,他要是再为难,便显得矫情了。
  他收了剑,一撩蓝袍,便坐在院中的青石台阶之上。偏这样粗俗的动作由他做来,十足的潇洒不羁。
  见他如此,石京泽也不是个拘泥于俗礼之人,大步上前坐在他身侧。伸出一双长腿,双手抱头往后仰着,索性懒懒的半躺在石阶上,眯着眼看着天空中飞过的雁群,悠然自得。
  只听到樊彬道:“末将就直说了!求娶徐大小姐,是世子的主意,还是太子的?”
  闻言石京泽霍然坐起,不假思索问道:“原来你是为了她?你也?”
  说完方知失言,颓然倒下道:“算了,被太子这一闹,我是没戏了。”
  听他这样说,樊彬心下了然,她的才情风姿,原来不止让自己一人倾倒。当日在牡丹花会上,石京泽原来也不只是应付太子,而是真的动了心。
  瞧他面色颓然,心下不忍道:“你们门第相差太远,就算是作为侧妃,她也免不了受委屈。”
  阳光太刺眼,石京泽以手挡眼道:“我何尝不知?只是未免有些不甘心。却是便宜了你!”说着心头发苦,翻身坐起朝着樊彬当胸一拳击去。
  樊彬巍然不动,用内力护住经脉,只听“嘭”的一声闷响,实打实受了他这一拳,心头却畅快无比。
  这样说来,石京泽便不足为虑。沉声问道:“那流言之事,世子打算作何处理?”
  石京泽打了他一拳,却仿佛是打在自己身上,悻悻然道:“这个你不用管。十日之后,你再去求亲吧!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既然这样说,樊彬信他不会骗自己。思绪转过几圈,便想明白这件事,或许是太子在逼安国公府上船,但他们并不愿意。只是不知他们有何良策?
  看石京泽的样子,应该已然有了对策。
  说来奇怪,明明是情敌,樊彬对他却无丝毫厌恶之情。
  ……
  影卫据点,武正翔将自己关在房内。
  一条条经风组整理分析好的消息经过他的手中,近日京中最值得注意之事,便是曹皇后一脉和太子一脉之间的暗流涌动。
  两方的你争我夺,已逐渐浮到明处。
  自圣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