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女韶华-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逻辑可怪。沐元瑜“咦”了一声:“请殿下赐教。”
  朱谨深转过脸去咳了两声,沐元瑜忙道:“算了罢,殿下别说话了,等过两日好些了,我再来看殿下,那时再说。”
  朱谨深却转回脸来,道:“不妨事,咳嗽未必是件坏事,我以往病着,堵在心口咳都咳不出来的时节才难过。”
  继道,“当日借住过你家老宅的韦家有两个未嫁的姑娘,你见过吗?”
  沐元瑜有了丝预感:“见过——是二姑娘还是三姑娘?他家两个姑娘的年纪差得不远,似都有可能。”
  “二。”朱谨深隐隐露出丝笑意,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所以他不烦躁。
  韦家最早是借住在文国公府的,京里这些勋贵人家盘根错节,韦二姑娘有机会见过许泰嘉并不奇怪,以韦二姑娘的清丽容色,许泰嘉生出恋慕之心来也不奇怪。
  沐元瑜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我说他怎么劈头给我下了个心地冷酷的评语——原是为着我撵韦家走的事。”
  朱谨深道:“你们若没别的冲突,那就只有这一桩了。你这么快就会意到,是韦家那姑娘生得很好吗?”
  沐元瑜老实道:“挺美的。”
  虽然她在公开的折辩里都不客气地带了韦家一笔,不过那是彼此利益的冲突,在私人感情上,她对韦家小姑娘并没什么恶感。
  朱谨深打量了她一眼,只见她圆嘟嘟的脸颊稚气尚存,提起情事却是这样反应迅速一点就通的样子,都说边疆那些地方的人知事早,难道是真的?
  “你也有喜欢的姑娘了?”
  沐元瑜不知话题怎么拐到了她身上,一愣,啼笑皆非道:“殿下在想什么,我还小呢,哪里就谈上那些事了,我其实也不太懂的。”
  她这话还真不是虚言,上辈子她作为孤儿,只有少女时期荷尔蒙特别旺盛那阵,朦朦胧胧地对所谓的校草倾注过一点随大流的对偶像似的崇拜倾慕,过了那阶段很快就抛诸脑后了,既没有开始,更不算结束,此后踏向社会,没有父母支援的情况下,每一分钱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生活的重担几乎挤压了她所有的时间,根本没时间考虑个人问题,而不多久后她莫名穿了,直接缩水成了五岁,那更是不消提了——从穿越前一直光棍到了穿越后,磊落得很。
  沐元瑜想着有点唏嘘,她这辈子背了个要命的秘密,大概是要将光棍进行到底了,没法子,总是性命最重要呀。
  顺嘴反问一句:“殿下这样问我,莫非殿下心有所属了?”
  朱谨深这个年纪,才是情窦初开最当年的好时候,她可还记得上回来徘徊不去的驸马家的三姑娘。
  朱谨深躺在枕上,态度有点懒懒地:“没有。只是许泰嘉以前和我念叨过,我见他兴头得很,但不知有什么意思。听他那些话,都蠢兮兮的。”
  “——哦。”沐元瑜忍笑。这还真典型是这位殿下会有的口气,人家和他说心事,他觉得人家蠢兮兮,不过这么说也不算错,被荷尔蒙控制的少男少女看在冷静的旁观者眼中确实会有一种盲目感。
  朱谨深瞥她:“你笑什么?”
  被看出来了,沐元瑜也就不憋着了,直接笑道:“人人都有这一遭的,等殿下哪天也犯了这个蠢,就知道其中也许是有些趣味了。”
  朱谨深兴趣缺缺地道:“那还是免了吧。你还替许泰嘉说话,他找你麻烦,你不生气?”
  “他也没干什么,无非自己别扭着,对我又没有影响。”沐元瑜道,“再说,看殿下的面子,我也不能和他计较啊。”
  “你想得倒多。”
  朱谨说了她一句,面色却是舒展,“你们之间的事,不用管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罢。许泰嘉心地不坏,只是人天真了些,那个韦二姑娘,是有人有意引他认得的,他傻得很,就上套了。他家里断不会同意这种亲事,他想也是白想。”
  沐元瑜不料这里面还掺着事,先诧道:“殿下怎么什么都知道?这种事不可能是许泰嘉告诉殿下的吧?”
  朱谨深道:“这还用人告诉我?韦二姑娘在文国公府里时一直戴着父孝,不能见外客,外男就更不用说了。文国公府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许泰嘉这个年纪上门,不可能有偶遇韦二姑娘的机会,他既然能遇到,还不止一次,以至于心动,自然是有问题了。”
  沐元瑜是真没想到这一点,她知道韦二姑娘是亡父以后上京的,但因为她对韦家本身实在并不上心,所以也就没深想,谁知这样看似寻常自然的小事之后,一挖也能挖出隐藏关卡来。
  朱谨深弱得门都不怎么出,只凭许泰嘉少年情热的几句叽咕就能推演出其中纰谬——她心中闪过强烈的惋惜之情,朱谨深要不是吃亏在这个身子,大位还能有什么疑问?
  他中二的性情都并不构成任何障碍,因为他看似怼天怼地,但他的脾气不是无的放矢,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么做的后果,并同时考虑好了后路——分封就藩,在这一整个安全值的范围之内,他才放任了自己的中二。
  “殿下这几日好好吃药没有?”
  朱谨深:“……”
  他不回答,但是望向沐元瑜的目光传达着控诉之情:你怎么这样烦?
  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沐元瑜以严肃的眼神回视他:“我觉得殿下应该保重贵体,好好吃药,如果殿下贵人事多,记不起来,臣愿效犬马之劳,以后天天过来,提醒殿下吃药。”
  真是越对比越觉得货得扔,她现在觉得与其捏着鼻子去曲意迎合那两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不如试着再抢救朱谨深一下,说不定他能好点呢。
  也是凑巧,林安正这时端了药进来,沐元瑜忙接过来,摸着碗壁试了试手温,见正好温热,应该是晾好了才拿过来的。
  林安腾出手来,上前扶着朱谨深半坐起来,往他背后塞了个长方引枕撑着。
  沐元瑜拿白瓷小勺舀了一勺药汤要喂他,朱谨深摇摇头,直接接过药碗皱着眉一口气喝掉了。
  这个过程里,沐元瑜眼睛亮晶晶地满含期盼地望着他。
  他要是好了就最好了,他们就可以君臣携手,披荆斩棘,向上攀登,以后他成了大腿,她安心当挂件;到她有难的那一日,把先前的功劳小本本拿出来算算账,求个情,有林安的例子在前,可见朱谨深对自己人还是负责肯罩着,想来她求个保命应该不难。
  嗯,想一想都觉得未来明朗了起来。
  朱谨深把药碗还给她,一抬头:“——我喝个药而已,你这样开心做什么?”
  “想到殿下好好吃药,痊愈有望,我替殿下欣慰呀。”
  沐元瑜笑眯眯地回道,一边把药碗放去旁边,配合着林安把他重新扶躺下来,一边絮叨道,“殿下,药是不是很苦?我今天来得急了,下回来,我给殿下带些蜜饯。我们云南的气候好,果子可甜了,做成的蜜饯也好吃,殿下尝一回就知道了。”
  林安很感动:“世子爷人真好,别人再没有这样挂念着我们殿下的——世子爷要是真能天天过来,就更好了。”
  沐元瑜道:“我又没有别的事,只要殿下不嫌我烦,我就天天来给殿下解个闷又有什么。”
  “胡说什么,你不念书了?”朱谨深轻斥她一句。
  沐元瑜“哦”了一声,略有遗憾,她还真不大想去念书了,原就是个幌子,她现在已经定了主意,对继续去观看三四两个皇子间的眉角并没有多大兴趣了。
  “殿下早点回去就好了,我一个人在那无聊得紧,都没有什么人说话。”
  这是真的,朱瑾渊和朱瑾洵分了派别,底下的伴读们又怎能独善其身?面上维持着和平,各自心里真想着什么,只有自己知道,既都不交心,又能有多少话可说。
  这样一比,许泰嘉那种找茬都有点可爱了起来,起码他是真实的。
  朱谨深觉得沐元瑜那张包子脸微皱着有点可怜的样子。
  大概他从云南来到京城,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罢,他在南疆是独一份,谁也不敢给他脸色看,到了京里,哪还有这份优势。
  自己看他顺眼,对他好点,他就依靠上来了。倒是一片赤诚,都不懂得保留。
  朱谨深默了片刻:“你不上学时,要来就来罢,不过我可没答应你什么。”
  沐元瑜心领神会地一点头:“我懂,我懂,我保证不烦着殿下。”
  她可没那么大脸,以为自己真有本事压迫朱谨深吃药,他所以听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目前只是懒得吃药,没到排斥的程度,所以她以一种不招人烦半开玩笑的方式劝一劝,他才无可无不可地听了。
  凡事当有度,目标已经确定,顺着慢慢走就好。


第61章 
  朱谨深喝了药后渐渐有些困倦起来,沐元瑜见他乌黑的眼睫有点往下掩垂,轻声道:“殿下,那我告辞啦,改天我再来看殿下。”
  朱谨深点点头,嘱咐了她一句:“书还是好好念,你和别人说不到一起去,少说就是了,不要因此耽误了正事。”
  “殿下放心,我知道的。”
  沐元瑜披上斗篷出去,回家半途上想起受了李飞章的托付,便又转了道,往承恩公府去。
  说了代为送信的事,她很快见到了承恩公。
  与沐元瑜想象的不同,这位正牌子国丈今年六十有九,须发皆白,但于分明的老态之中,又别有一种疏朗清癯的气度,与李飞章那个典型的纨绔小国舅比,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由此可以想见当日从无数道采选里脱颖而出的元后是何等端庄风采了。
  承恩公对她的到来很热情,在她的再三推辞下仍旧坚持把她邀进去坐了坐,拿她当小孩子待,不但让人给她上了茶,还上了点心。
  沐元瑜心里有点犯嘀咕,不知李飞章在家怎么说的,她可是揍过参过李飞章的人,承恩公还对她这样,一点看不出芥蒂,可他要真这样明辨是非,又怎么会把小儿子宠成那副德性?
  稍微管管,李飞章也不至于那么不着四六罢。
  她规矩地在圈椅里坐着,礼貌地尝了块点心,承恩公站在当地,当着她面拆了儿子捎来的信。
  “……”
  他的眼睛忽然瞪大,捏着信笺的手指颤抖着,好似受了什么绝大刺激,整个人都摇摇欲坠起来。
  沐元瑜吓一跳,忙丢下咬到一半的点心跳起来过去扶住他:“国公爷?”
  门口守着的小厮见势不好,忙也冲进来帮忙,两人一起把承恩公扶着坐进了主位的太师椅里。
  “好了,你出去。”
  承恩公深深地呼出口气,有气无力地摆了手,先把小厮撵出去。
  而后把信笺交给沐元瑜,“你看看,这小子真是、真是要气死我——”
  沐元瑜以为李飞章是在庆寿寺里呆得不耐烦,跟他爹提出了什么非分要求,她没有接信,不管提什么,也不关她的事。但承恩公已经把信放到了她眼皮底下,她还是下意识低头一看——
  她的瞳孔急速收缩了一下。
  “真有此事是不是?”
  承恩公的手忽然不抖了,气息也不急促了,他盯着沐元瑜的表情,向她问出了一句。
  这老头儿不是好人,头回见面,居然就诓她。
  沐元瑜镇定下来:“国公爷说什么?晚辈听不懂。”
  李飞章的信上很简单,只两行字一句话:二殿下有意就藩,择定湖广,爹你大误大误!
  望见这句话的一瞬间,沐元瑜忽然明白了许多事。
  想下注的不只有她,承恩公府早有此意,李飞章此前一切看似颠三倒四没有道理的行为,此时都有了答案。
  要说承恩公府这决心,下得可比她狠多了,李飞章根本是不计代价地要跟随朱谨深,甚至连她的主意都打上了。
  真是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
  不过承恩公府有一个最大的失策,大概是因为始终未能靠近朱谨深的缘故——居然不知道他无意帝位这么要命的事。
  这样看来,承恩公先前的表现倒也并非全然作态了。
  承恩公亲切地称呼她:“贤侄——”
  沐元瑜一呆,忙摆手:“国公爷,使不得,这可错了辈了,晚辈当不起。”
  她跟李飞章说话时看着像是平辈论交,那是因他天生一副不靠谱的调调,其实两个人并不是一辈的,朱谨深管李飞章叫“舅舅”,她要是跟李飞章平了辈,那跟朱谨深又怎么算?明摆着占皇子们便宜。
  承恩公也反应过来近乎套过头了,干咳了一声,换了称呼:“——沐世子,你分明知道,又何必跟老头子打马虎眼?你我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罢。”
  沐元瑜才叫他诈了一道,肯跟他坦诚就见鬼了,笑一笑道:“国公爷,殿下们的事,别说晚辈不知道,就是知道,又哪里好多嘴呢?我只是受国舅爷之托,来送个信,现在信送到了,晚辈也该告辞了。”
  想了想,她还倒打了一耙,“国公爷是殿下们的外家,您知道的事,当然远比晚辈为多,不知为何倒要来问晚辈,可算问道于盲了。”
  承恩公叹了口气:“老头子若真知道,自然不来问你了——沐世子,有些旧日的事,你恐怕是不知道的,所以才会这么说。这样罢,我都告诉了你,只与你换一句准话,如何?”
  这准话自然是朱谨深到底是不是决意就藩了。
  沐元瑜心中一动,听承恩公的话音,好似作为大皇子的外家,他曾经与朱谨深发生过什么嫌隙似的——或者也可能是朱谨治与朱谨深之间,这导致承恩公虽然选了边站,但朱谨深却不接受,而且拒他于千里之外,以至于承恩公这样的老谋之人,连最基本的脉都摸错了,搞了个南辕北辙。
  ——他要是一股脑把注全部压死在朱谨深那边,等过两年朱谨深利落走人就了藩,他这错队站的,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是能把自己呕出血来。
  坦白讲,承恩公这个提议还是挺有诱惑力的,能多了解一点朱谨深,对她往后要走的路也有好处,但犹豫了好一会,她还是摇摇头拒绝了:“国公爷见谅,这应当涉及殿下的私事罢?如果殿下想让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会知道;如果殿下不想让我知道,那么我也不想背地里拿条件交换去打听什么。假使殿下有一日听闻,晚辈将无颜以对。”
  她并不着急,只要她在京一日,就是安全的,说好了习学几年,滇宁王要是想提前召她回去,除非称病,他敢这么干,她就敢忽悠皇帝去要一堆官员太医什么的同行——滇宁王已经领教过她伪奏的胆量,短时间内不会糊涂到再来刺激她。
  朱谨深的身体是另一重拉长战线的因素,不管怎么样,总得他先看到康复起色的希望,才会有余力想下一步,否则他不急,他们这些——咳,急又有什么用?
  承恩公在心里皱了皱眉,这样沉得住气,怪道儿子回来说这小孩子厉害。
  按说李飞章已经传了信回来,他未必得再要沐元瑜的肯定,但他已经错判了一回,不能再错第二回 了。他的想法又与沐元瑜不同,皇子们一日日长大,争斗必将日趋尖锐,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犯错了。
  沐元瑜站起躬身拱手:“晚辈不知国公爷想做什么,但不论要做什么,我们总都盼着二殿下早日痊愈,这一点上的敬望之心,晚辈想应该都是一样的罢。”
  在下注这件事上,就算他们下的是同一个人,但路线并不一样,承恩公府明显是投资,而她的话,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其实近于养成,这是年龄带给她的独有优势,所谓三大铁之一,一起同过窗嘛。
  所以短时间内他们很难有什么交集合作的机会,归根结底,核心点在朱谨深身上,他无意,她跟承恩公府打得再火热也是没用。
  她再度提出了告辞,承恩公再倚老卖老也没法强留她下来,无奈只好送客。
  
  不管沐元瑜与承恩公府各自怀着怎样的心思,在保密朱谨深有意就藩这一点上,双方是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高度一致。
  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大家只有散伙。
  但两方都不知道的是,这个主意已经有人打上了。
  沈皇后会动这个念头,其实跟两方还都有点关系。
  华敏知道沐元瑜参李飞章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沈皇后作为幕后的人,自然也知道。那一巴掌还在华敏脸上的同时,掌风也是带在了她脸上。
  虽然并没有人知道,但她确实感觉到了痛,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躁。
  事情总是脱离掌控的滋味很不好受。
  不能再拖了。
  日子往后拖一日,对她就不利一日,因为那意味着朱谨深又多活了一日。
  国朝立储的程序其实是不复杂的,从嫡从长,储位目前所以在有好几位皇子的情况下还空悬,最大的原因是朱谨深多病,而他多活一日,他在这方面的缺陷就减弱一点,在朝臣心中的分量就加重一点。
  沈皇后现在只能庆幸自己下手够早,早早见机给朱谨深盖了个脾性恶劣的黑章,才算从他身上给己方找补了些优势回来。
  但这不够,不足以抵消掉他嫡出及排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