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人的幸福[快穿]-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车站的人生百态,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景。
  而这个时候,陆果家里的一大家子,已经在前几天,就陆续送走了家里去上大学的娃娃。
  陆果他们这一大家子,在这一次高考中的收获,相比于别人来说,可以说是大的不能再大了。
  在第二批录取通知书回来的时候,虽然陆家只有陆果的哥哥,今年十七岁的陆东,考上了一个本省的二本大学。
  不过相比于别人家,一大家子只能考上一两个,甚至连一两个大学生都没有的情况。
  陆果家八个报名了高考的人,其中能有四个人,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在村里这些人看来,这已经是堪比陆小雅家的文曲星下凡事件了。
  如果说,陆小雅考上京市的一本重点大学,代表是质的话,陆果家一家子出了四个大学生,代表的就是量了。
  同时陆家坳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被众人所艳羡。
  在其他村子,基本上都只有知青能考上大学,村子里的人只能碰碰运气的时候。
  陆家坳村一次性出了十二个大学生,其中只有四个知青,剩下的都是村里的本地人,这能不惹人羡慕吗?
  虽说八个村里的大学生,只有三个男的,剩下的都是按理来说不重要的女娃,这让人有些尴尬。
  毕竟村子里能够读书的,更多的还是能为家里传宗接代的男娃,女娃只有少部分能读书,还只能读到小学初中,根本没办法读高中。
  结果真的到了高考中的时候,却是这些连高中都没读的女娃,考的比高中毕业的男娃还好。
  也正是因此,陆家坳的这些女孩子,如今在说亲市场上的地位,都提升了不少。
  所有人都觉得,陆家坳村的女娃娃,都是受到了上苍的祝福的,她们结婚生下的孩子,肯定也非常的有读书天赋。
  至于这样考上大学的女孩子,都和陆小雅关系好,别人也没觉得这会不会和陆小雅有关,只是让陆小雅的福星名头更盛了几分而已。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这五个女孩子能考上大学,还真是陆小雅有意作弊了。
  陆小雅自从重生之后,就一直在报复前世对不起她的人,可是除了这些人之外,她还恨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村里人对女性的看低。
  凭什么村子里的男人,被考上大学的女知青抛弃了,还能娶一个黄花大闺女,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而她被高远抛弃之后,就被村里人议论纷纷,就连父母都只能在暗地里抹眼泪。
  同时不住的叹息,她是家里的长女,之后她爹又坏了身子不能生育。
  否则她要是有个兄弟,这时候就能够有人撑腰,怎么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这种明显的重男轻女思维。
  她想要让父母还有村里人知道,女孩子并不比男孩儿差到哪里去。
  在其他时候,这种事情还不怎么容易证明,可是高考就是她的机会。
  前世因为高远考上了大学才抛弃了她的缘故,她对这次考试的试卷,那可不是一般的在乎,重生之后也记住了不少卷子上的题目。
  之后她就在平日里的交流中,有意无意的给那些不受家里宠爱,又对于知识非常渴望,前世也没有得罪她的女孩子漏题。
  她也没有真的把题目说出来,只是故意的引导这些人,学习某方面的题型。
  这些女孩子,本来就是她选出来的,对于学习知识比较执着,想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
  能读高中的,自然会努力学习,能多一种题型自然不会拒绝,不能继续上学的,好友愿意教她们知识,就更会努力学习了。
  等到了高考的时候,陆小雅又用女孩子也不差什么,试一试或许就成功了之类的话语,撺掇她们去报名参加高考。
  其他女孩子家里,本来就不允许她们继续读书,嫌弃她们读书占用了劳作时间,她们自然不会把事情告诉家里人。
  或者即使是和陆果家一样,男孩儿女孩儿都能读书的,也因为男孩儿能在学校学习,不在乎自家姐妹的这点儿浅薄知识。
  最后的结果就是,切实享受到了陆小雅这种作弊性福利的,只有村子里的女孩子。
  以及陆果家他们这些,因为女孩子们,既有陆兰这样的努力派,还有陆苹和陆果这种记忆力超强的天赋派,家里还特地找了知青,为家里的女孩子们复习功课。
  为了不输给姐妹们,按照姐妹们的学习方向,跟着努力了一把,因此无形中得到了些许优待的男生了。
  尤其是陆东,两个妹妹记忆力一个赛一个的强,学习的时候还都非常努力,都能够给年级更高的他辅导功课了。
  为了超过妹妹,最起码别让比他低两个年级的妹妹们,拿着课本给他辅导功课,他下的苦工不是一般的大。
  而现在,陆小雅最初的目的成功了,因为除了陆果家里这三个男生之外,别的大学生都是女孩子。
  女性在村子里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最起码在知道上大学不用掏学费,只需要准备生活费之后。
  因为这五个女生,都分布在不同的家庭,除了陆兰比较倒霉,哥哥也考上了大学之外,别的女孩子家里都是只有她们考上了。
  而村子里的人还有些迷信,觉得能让女娃娃考上大学,本来就是文曲星的赐福。
  担心不让女孩子读书,可能会让文曲星不满,以后家里难出大学生,无论是不是重男轻女,都愿意让这些女孩子去读书。
  当然火车站送行什么的,那些在家里不受重视的就没有了,更不用说父母亲自送到大学了。
  不过这些她们不会在乎,对于这些不受家里重视的女性来说,能上大学就是天大的好事,她们也不敢奢求更多。


第83章 七十年代农村女(十九)
  “小果?”
  陆苹的心情很紧张,紧紧的握着旁边的妹妹的手,心里满是忐忑。
  她担心,自己能不能考好,或者说就算自己能考好,那自己就能上大学吗?
  一转眼一年时间就过去了,令所有人高兴的是,高考的政策没有改变。
  陆苹和陆果这对孪生姐妹,怀着对未来的期待,踏进了高考的考场。
  “姐,就算爸妈他们不来,我们也要好好努力,考一个好成绩。”
  感受着姐姐陆苹有些发抖的身子,陆果伸手反握回去,给自己的姐姐以信心。
  “只有考一个好成绩,我们才能去大城市上学,才能离开村子,才能拥有未来。”
  “只有到了大城市,才能遇到相信妇女能顶半边天,相信男女平等的男生,我们才不再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她的声音坚定平静,既不忐忑也不兴奋,只是在说一件必须要做到的事情而已。
  就算是在古代的时候,陆果都尽量想办法让自己嫁给了,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的人家。
  她怎么允许,自己在拥有高考这道龙门的情况下,只学到高中就结束。
  最后在父母的操持下,嫁给一个勤劳的农民,或者镇上的某个男人。
  让自己未来的孩子,拥有一个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男人,让她未来的女儿,被自己的父亲嫌弃看低。
  既然上天给了高考这种机会,那么她就一定要把握住。
  “嗯,我们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离开村子里。”
  听着身边的妹妹的话,陆苹果然不再忐忑,她的心里已经有了决心。
  “我们比兄弟们优秀,不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这是所有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却没有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太过严重影响的女孩子,心里最深刻的愿望。
  她们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并不比男性差,不是天生地位就低。
  姐妹俩握着彼此的手,即使身边再没有别的亲人,只要从娘胎里就在一起的半身还在就好。
  陆苹之所以会在成绩一直不错的情况下忐忑,是因为在她们考试的时候,不像别的学生一样,外面有父母在等候。
  不是因为她们自幼学习就好,因此父母不担心她们的成绩,也不怕她们会不会心态不稳。
  只不过是因为,她们两个参与高考这件事,并不受到期待而已。
  没错,她们参与高考这件事,并不受到家里人的期待,即使她们学校的老师,早就说出她们两个是一本的苗子也是一样。
  她们两个头上有一个哥哥陆东,下面有两个弟弟陆山和陆常。
  哥哥陆东去年就考上了大学,还是家里三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子中,位唯一一个本科学校。
  下面的两个弟弟,陆山比姐妹俩小一岁,陆常又比陆山小一岁。
  虽然他们两个在学习上的表现,没有两个姐姐这么强,可是当初陆东作为大哥,都比不上两个小两岁的妹妹,最后依旧能考上二本的事实。
  让一家子都非常坚定的相信,下面的两个儿子,等参加高考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
  这么计算的话,老大陆东刚刚开始上大四,老五陆常就能上大学了。
  同时供五个人上大学,就算不需要掏学费,只需要负担生活费,同时老人肯定愿意替孙子支出一部分,陆果的父母也供不起。
  他们这个时候,倒是已经知道了,现在的大学生上学还有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
  问题是作为农村出去的学生,还是家里比较宝贝的男娃,加上家里也不穷。
  同宿舍的又大部分都是城里人或者说知青,先前考上大学的三个男生,完全没有把补助寄回家的想法。
  都是一方面领着学校的补助,一方面和家里要生活费,给自己买一些别的东西。
  毕竟男人好面子,别人都有的东西,就他们没有,心里难免尴尬。
  反正他们每月才和家里要十块钱生活费,从不过多伸手,不是和别人一样,动不动就要生活费给家里增加负担。
  只是把学校给他们的补助,合理的用在自己的身上,完全没有心虚的必要。
  对家里的说法也是,大城市的消费比较高,所以把生活补助用完了。
  而唯一的一个女孩子,因为从小到大在家里不怎么受重视,也不会考虑面子问题的陆兰。
  被先前明明考上了二本,却差点儿没能上大学,即使不用掏学费,父母都不愿意供自己的事情吓着了。
  在知道哥哥们没把生活补助寄回家以后,她也跟着有样学样,虽说省下来不少钱,却自己默默的卡了下来。
  以确保哪天她需要用到钱的时候,即使父母不愿意给,也不会害得她失去可能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
  也因此,在家里人眼中,去大城市读书读书,即使学校有生活补助费,每个月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即使陆苹陆果这对姐妹,完全可以按照陆兰的旧例来,每个学期给二十就行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姐妹俩一年也需要八十块钱,加起来都快比得上,供一个男娃读一年的书了。
  尤其是因为,两个老人愿意替孙子出一部分的原因,夫妻俩供她们两个女孩子读一年书,花的比一个男娃都多。
  考虑到下面还有两个儿子,陆果的父母就不愿意让两个女儿读大学了。
  毕竟他们这种家庭,一个家庭只能供两个大学生没有负担,三个就要让父母生活拮据,更不用说现在相当于要供四个半了。
  还不如把女儿留下来,然后直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也不克扣她们的彩礼钱,将来嫁过去婆家也不会看不起她们,够对得起这两个女儿了。
  培养三个儿子虽然困难,可是考虑到二儿子和大儿子重合两年,小儿子和大儿子更是只重合了一年,提前攒点儿钱也就够了。
  可是陆苹和陆果的成绩太好了,所有人都觉得,她们两个肯定能考上一本大学,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们不能直接阻止姐妹俩高考,这要是被人知道了,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别说陆家坳了,就算是他们整个镇,能考上一本大学的也就去年的陆小雅。
  现在要是能再出两个,对于整个陆家坳来说,都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情,遇见别的村的人的时候,脸上也有光彩。
  因此他们就只能冷着这两个女儿,连高考都不愿意送她们,让她们知道夫妻俩的态度。
  两个女儿在明知道父母不愿意培养的情况下,心里难免忐忑不安,到时候只要她们发挥不好。
  也不需要太差,只要她们考不上一本就够了,一旦她们考不上一本,夫妻俩就能名正言顺的拒绝供她们读书。
  二本可没一本那么重要,到时候村里人也能体谅他们家娃娃多,下面还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不会为她们两个说话了。
  然而陆果可不在乎这一点,因为这年头的零食发卡也就那么回事儿,远不如后世或者古代精巧。
  过去的那些零花钱,还有做活分给她们的钱,她都攒了下来没怎么花,去学校的车票钱还是能出的起的。
  只要去了学校,就算没有别的收入,有了生活补助,她和姐姐就能好好学习了。
  “姐,据我所知,大学的那些生活补助……”
  为了防止陆苹进了考场之后,再为了大学的生活费分心,她悄悄的把生活补助的情况说了一遍。
  反正村子里出了这么多大学生,她知道学校的生活补助,还有大城市里的花销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总有出去读书的人,没有把生活补助留在自己手上,而是因为家里太过贫困,供养自己更是加剧了这种困难。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说出学校的生活补助够她们花,不需要寄生活费的事情的。
  “那就好,那就好!不影响我们读书就好。”
  知道了自己没有后顾之忧,陆苹才彻底放心。
  虽说她觉得自己应该能考的不错,但万一呢?一旦姐妹们考不上二本,父母真的可能不愿意供她们。
  现在既然无论考的好坏,将来上学都没问题,心理压力就低了很多。
  至于去学校的车票钱,她虽然暂时不够,但父母再不给,不至于几块钱也不给,还是可以凑齐的。
  拿着手上的书,陆果脚步轻快的向外走着。
  从图书馆到宿舍的路上,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青年,带着阳光的笑容向她打招呼。
  “陆学妹,你又来借书了啊?”
  青年高高瘦瘦,带着金丝边框的眼镜,看起来俊秀文雅,是一个非常吸引女孩子的人。
  “嗯,之前的那本看完了。”
  扬了扬手上的书,让对方看到书名之后,她就把书又端端正正的拿在了手上。
  陆果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前世学的东西也不少,加上高考她的发挥也不错,最终成功考上了现在所在的学校。
  一所虽然不算全国知名,但也是重点一本的京市的大学。
  在不需要父母供她们读书,替她们出火车票钱还有生活费的时候,陆果家的父母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且不说在陆苹陆果姐妹俩考上了一本大学的情况下,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不被村里人指摘,他们都是愿意供姐妹俩读书的。
  只是难免的,在看到小儿子的时候,心里不太高兴而已。
  毕竟,如果供了两个女儿,等两年以后小儿子考上大学,他们夫妇怕是根本供不起他,心里难免觉得愧对这个儿子。
  他们本来就不是那种,为了哄儿子读书,就能毫不犹豫的把女儿用出嫁的名义卖出去,把彩礼给儿子用的狠心父母。
  他们只是重男轻女,担心如果现在供了女儿,将来等下面的儿子考上大学以后,可能供不起儿子的花销,所以提前开源节流罢了。
  别说现在心里其实是愿意供的,即使她们没考上一本,夫妇两不愿意供了,只要她们不花家里的钱,夫妇两都不会阻止她们去上大学。
  现在既然女儿表示不用父母出生活费,去了学校之后花生活补助就好,把家里的钱留给将来给弟弟,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拒绝。
  同时对于两个女儿关心弟弟的行为,夫妇两更是非常满意。
  不过他们也不会那么冷酷,真的一点儿钱都不给,还是给她们掏了火车票的钱,以及每人十五块钱。
  搭配上她们过去攒下来的钱,平日里再节省着点儿,也能顺利过完这个学期,更不用说去了学校之后还有补助了。


第84章 七十年代农村女(二十)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姐妹俩就商量过了,最后进了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平日里也住在不同的宿舍。
  陆苹因为喜欢读优美的文章,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报了中文系。
  反正这个时期,所有的大学生出来之后都有铁饭碗,只要不是太偏门的,在志愿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也是很多人的决定。
  陆果因为前世看的医学书不少,想要再系统的学习一次医学,加上这个时候到之后二三十年里,医患关系还不会闹得太差,就报了医学类专业。
  等医患关系恶化的那几年到了以后,她也有了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不再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理论党。
  再按照上一世的经验,时不时做点儿翻译工作,卖几件精美的绣品。
  这么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