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鸡崽穿越了-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是这么说,但事实上,她这次挑选送给皇帝的礼物时,可没说要从郑宇之前送她的那批瓷罐里拿。
      毕竟那是郑宇特意为她做的,也是她很喜欢很喜欢的重要的礼物。
      郑宇嘿嘿笑了两声,紧跟着文琪身边,两人一起回村了。
      而那远去的马车里,几个侍卫带着遗憾说起了郑宇他们。
      “唉,我们来的时候走快点就好了,这样可以在这里多停留几天,托那郑宇给我们也做一些这种瓷片出来,带回去给媳妇闺女,她们一定喜欢的不得了。”
      虽然皇帝没有限制他们用多少时间办完事,可他们知道,若是来回一趟,他们超过了三个月的话,皇帝必定会觉得他们办事太拖拉的。
      领头的那个侍卫年纪大些,懂得也更多些,他好笑地指指自己这些属下们,说:“你们啊,也不动脑子想想,你们之前可曾在别的地方见过这种屏风,这种瓷器?”
      其他几人互相望望,纷纷说没有,“所以我们才想带一点回去嘛!”
      “唉,这是人家送给皇帝的礼品,是别的地方还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我们若是在皇帝用上这东西之前,就先给自己买了,那我们、还有那郑小郎君,都做了回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其他人有的懂了,有的似懂非懂。不过这个侍卫也不再多说了。
      “赶路的时候小心着点,咱带着的可是瓷器,摔着碰着弄坏了,那这责任可不好负啊。”
      他们来的时候,带的只是金银之物,不怕颠簸,回去带的都是脆东西,都不敢让马放开了跑。
      领头的在旅途无聊的时候,喜欢看看那几块被软布分开包好的瓷屏风,他在宫中当侍卫多年,皇后还不是皇后的时候,他还给她当过随侍,稍微了解一点她的喜好。
      这个屏风带回去,九成是会被皇帝带去皇后那,当成讨好皇后的物事了。
      皇帝见到这东西,心情一定不错,说不准就给他们几个赏点什么呢。
      马车轻微摇晃着,颠簸着,带着他们回到了皇城。

      ☆、第66章

      帝后小事
      侍卫们回到皇宫时, 已经是快八月份了,而皇后的生辰是在九月份。
      他们将郑宇赠上的瓷器组装好,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把东西抬进去,给皇帝汇报这次的差事。
      皇帝最近心情不错, 很有闲心地把这些瓷器, 一个个给看过去。
      “小豆子,把这些瓷器擦干净, 摆我书房里去。”皇帝喊着一个伺候的太监名字, 让他把这些金丝铁线给处理了。
      除了擦干净之外,太监还需要用一些手段, 检查这些东西的安全性。不过那不是会被挂在口头上的事情, 所以被使唤的太监心知肚明,麻溜地招呼几个太监一起, 把里面金丝铁线的瓷器都拿走了。
      拿走那些东西之后,被拆开几份包好的屏风,就有点招眼了。
      皇帝指指地上的东西, 问侍卫他们,这些是什么。
      “回皇上,这是郑宇送的瓷器之一,因为体积太大,我们不好带,只能以分开的方式给带过来。”
      皇帝“哦?”了一声,让他们给组装好。
      这个屏风的颜值是实打实的高,所以成品出来的时候, 皇帝几乎是立刻让太监检查一下,他想马上带着这东西去找皇后――她一定会喜欢的。
      在太监们查验瓷器的时候,皇帝心情颇好地坐在倚塌上,对着身边太监说:“这郑宇,我也是听苏将军说过他,不是说他为人冷淡,不会人情世故么?这次还会送点东西进来,可不像是传闻中那样啊。”
      太监哪里答得上这种话,一个个都低头不说话。
      皇帝觉得他们挺无趣的。
      “禀皇上,关于这郑宇公子,我这次过去,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不知皇上可否有兴趣听一听。”
      说话的是侍卫头子,他有段时间离皇帝比较近知道一点他的喜好和习惯,说话就没有底下人那么犯怯。
      皇帝正闲无聊呢1,自然是1让他说了。
      于是,这个侍卫,就把他到青阳村之后,郑宇从头到尾没说过几句话,就连送礼物,也是他内人主动提出来的,这些事情始末告诉了皇帝。
      皇帝对郑宇之所以有印象,除了是因为苏将军带他进过宫之外,还有他在安都搞出来的那件事清的影响在。
      “哦?那个在宴席上把女人气哭的郑宇,回乡后,这么快就找到了媳妇?”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受得了他那种个性。”
      侍卫又不认识文琪,他这话就搭不上了,不过他想了想,然后有点犹豫地说:“那位夫人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不清楚,不过听别人喊她,好像是叫文琪吧。”
      “文琪?”皇帝脸上笑容淡了一点,这也是个熟悉的名字啊。
      他挥挥手,没了说笑的心情,“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小福子,给他们赏赐一对金银袋,这个说话的,赏两对。”
      “谢皇上恩典!”侍卫们接过赏赐,纷纷退出这座大殿。带头那侍卫心里有点揣揣,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说错了话,坏了皇帝的心情。
      可是皇帝又给了他们赏赐,应当是没事的。
      金银袋可是个好赏赐,一袋满满的金瓜子,一袋满满的银瓜子,既实惠又有面子。
      皇帝在侍卫们走后,抬手揉了揉头,“唉,忘了文琪也在那了,我1派人过去,都没有吩咐给她1带点什么,不知她会不会觉得不舒服。”
      毕竟皇家因为出了个不听话的公主,让文琪一家子都受了苦,他自己还是觉得蛮内疚的。
      在带着新屏风去找皇后时,还没等太监们把盖住屏风的布掀开,皇帝就抓着皇后,说起来文琪的事。
      太监们自觉磕个头出去了,屏风暂时就放那,等帝后说完话,他们再去处理。
      皇后也知道文琪这个人,毕竟她跟李慕之1还有苏桃都是朋友,前几天苏桃还进宫找她玩了,跟她说起了文琪的事情。
      文琪经历的事情很多,但是说起来却又很快,在安都时候的事情自不必说,离开安都之后,那一家人的遭遇,皇后带着叹息跟皇上说了清楚。
      就连文琪曾被一个人住在山上,是郑宇退伍回乡,上山打猎才把她带回村的,这些事情也都说了。
      皇帝真不知道这些细节,只是听说这个人还活着,他也想着什么时候给她一点赠予,当成是补偿。可惜之前忘了。
      “对了听苏桃说,文琪发现了能种植的黄金棒种子,现在都是收成的时候了,不知道苏桃安排人试着种的结果怎么样。”
      玉米被精心伺候了,自然会有大量的产出。苏桃带回来的玉米都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些种子的表现不俗,试产的产量,比一般的水稻等作物,都要高上一点二倍以上。
      皇帝是在皇后生辰宴席上,听苏桃父亲说到的这个结果,另外,他们还提到了生态养殖的实验结果。
      其实根据现在这些反馈,皇帝已经可以给文琪封赏了,只是他刚刚赏过郑宇,这时再赏文琪,只怕有些不合适。
      从皇城到青阳村,侍卫带着东西,往返一趟需要将近三个月。有心人只要想一想,就能反应过来:皇帝才赏过郑宇,那怎么过了不久,又让人跑一趟,去赏文琪呢?八成1是之前忘了她这个人吧。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虽然文琪带给你们的事物,目前都有了一点成果,但是,我想再想想要怎么赏赐她才合适。这样吧,等明年再丰收的时候,苏家汇报的结果会更详细、更有代表性,那就在明年再封赏。”
      宴席散去,皇帝坐在皇后身边,有点懊恼。他一向器重苏家和李家,苏桃这个人同时跟这两个家族密切相关,而文琪又是苏桃重视的人,他这次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让她心里不舒服。
      而且,苏桃还是皇后的好友,她丈夫李慕之也是。
      “唉……老了啊。”
      听到皇帝这么感叹,皇后捂嘴笑出了声,“怎地突然说自己老了?你还是壮年呢。”
      “就是那文琪的事,你说我之前赏东西给郑宇到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来,文琪也跟他在一个村呢?”
      “就因为这个?”皇后笑得有些无奈,“你啊,就是爱多想。你管理着偌大的平王朝,能一直记得文琪这个人,已经是用心了,偶尔做什么没联想起来,那不是正常的吗?”
      见皇帝确实有点在乎这个事,皇后接着说:“我隔三差五地跟苏桃在一起耍,听她说过好多次,文琪在青阳村怎么样怎么样,还有个叫郑宇的小伙子在追求她……你派人去上次3郑宇的时候,我也在,但是我没有想起来文琪,这么说的话,我才是忘性大吧?唉,老了老了。”
      皇帝立刻板起脸,“胡说,你是长生不老的仙女,哪里就老了!好了,咱不说这些了,走,我陪你看看那些新戏本子。”
      皇后是冤死的帝师的亲生女儿,被认回族谱之前,被一个开戏班子的人收养,是个唱戏的戏子。原本这不是什么高等的职业,只是多亏了后来戏剧的发展,人们对戏子越来越喜爱,才没有质疑她被皇帝纳入后宫的事。
      从小小的贵人,到尊贵的皇后,她这些年一直没有改变过对戏曲的喜爱。皇帝宠爱她,除了经常让戏班子进宫唱戏之外,还总是买最新的戏本给她。
      “《合欢花树下的男人》?”皇后随手一拿,就拿了本叫这种名字的戏本,“唉,现在这些戏本啊,名字是越来越没什么韵味了,当年李慕之写的……呃,这个是李慕之写的?”
      她正想拿李慕之做正面例子,没想到她手中的反面例子也是李慕之了,一下子就说不出话来了。
      皇后一瞬间露出了一点嫌弃的表情。本来苏桃说李慕之近些年有点“油腻”,她还不信,现在看来,这个大才子确实是有点走偏了。
      皇帝跟李慕之的关系挺好的,但是听皇后这嫌弃的语气,脸上的表情有点其妙。
      这个话本,其实是他“私人订制”的,之前皇后很喜欢那个磁屏风,屏风上面的合欢花很好看,于是他就动了点浪漫心,托李慕之以他和皇后作为原型,写一个爱情故事出来。
      这个话本名字,也是皇帝自己取得。
      不过这种时候,他还是把锅给李慕之背吧。
      “哈哈哈,这名字确实不怎么像李慕之以前的风格,不过既然是他写的,这个戏本应当很有趣,不如看看吧?”
      看当然是要看的。
      皇后是个聪明人,她看了不到十几页,就觉得戏本里面的人物有种莫名的即视感。尤其是那男主,对花仙子女主说情话的时候,那些语气、措辞,总能让她联想到自己身边这个男人。
      皇后捂嘴偷笑了一会,然后抱着另一种好奇心,把戏本慢慢看了下去。
      这边帝后的事不再提,回到青阳村,今年的丰收让许多人心中大喜。

      ☆、第67章

      丰收之后
      在今年开春之后, 青阳村的村民,大多听了文琪的意见,都种了很多玉米。
      到了丰收的时候,稻田养鱼使得水稻收成变好, 还额外有了鱼获, 除此之外,出乎意料的玉米的高产量, 也使得他们特别振奋。
      这玉米可是好东西啊, 比起稻谷,玉米果实是一个个“棒槌”, 上面颗粒大, 更容易处理,产量也更高, 有些村民都在想,以后要不要只种最低量的稻子,其他田地全种玉米。
      文琪刚开始时, 害怕玉米销售不出去,就提前跟唐老板口头上协定,他答应会以低于稻谷的价格,收购大部分玉米,用于制作切糖,减低成本。
      现如今玉米已经成熟,村民们干的热火朝天,将玉米晒干剥粒后, 统一用大麻袋装好,全让唐老板给拉到镇上去了。
      说到唐老板,他自从在文琪这买到切糖制作方子之后,大量投入金钱,终于让切糖在这里有了一定的名气。
      因为切糖比别的糖要便宜很多,而且味道口感丰富,即使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也宁可买切糖当待客之物,而不是一般的硬糖块。
      切糖从去年开始售卖后,这新玩意获得了众多喜爱,只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在那,价格还是低不到哪去,不是什么平民都能天天买几块吃着玩的。
      一般平民不会大量购置,只会在年节时,买些给家人打牙祭。
      这也比以前不舍得买糖的情况要好得多了,这种价位的切糖,他们偶尔消费一下也能接受。
      唐老板从青阳村这,低价收购了大量玉米之后,掐算着日子,很快就会到过年了。他一想啊,干脆把买来的玉米全部存起来,等到十一月之后,才开始用玉米做糖,并且宣布因为筹备过年,切糖整体降价一筹。
      ――那一筹分明就是玉米比糯米远远便宜,他才能省下来的,他缺偏偏要说是为了年节惠客,这才降价。
      真是无奸不商啊。
      古往今来,降价是最能勾动人们购买冲动的手段之一。唐老板刚宣布降价一成之后,人们疯狂购买,切糖再次成为一城热潮。
      那边唐老板和合伙的另一个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而文琪坐在家里啥都没干,同样获得了大量的分红。
      她现如今对银钱已经看淡了,对于那些分红,她暂时并没有什么地方用的上,便存放起来。
      文琪趁着农忙之后的闲暇,收拾了一下家里,把轩轩书里面混杂的图画本挑了出来,但也没有处理掉,只是让轩轩每达成一个学习目标就可以拿一本书回去。
      轩轩歪着头想了想,觉得那些书虽然有很多图案,但是他其实也看不懂太多,与其努力学习去要这种东西,不如干脆好好玩耍去。
      “花花本本,你拿去吧,我不要了。”轩轩干脆地说,然后就拿着小玩具,想跑出去玩。
      文琪觉得这样不行,孩子还小,爱玩无所谓,但是一点上进心都没有的话,以后恐怕做什么都是个半吊子。
      “轩轩,不可以!你今天看书了吗?没有看书,没有记住一个字,一个数字的话,不可以放开去玩的哦。”
      一天只要求两个字,其实文琪已经很放水了。
      无奈轩轩一点都不配合,让他坐在那看书,他就是坐不住,唯独一直保持精神的时候,还是文琪给他讲一些事物原理的时候。
      “唉,轩轩,我来教你组合一个小玩意吧。”既然他坐不住,不如教他动手,或许他会认真一点。
      这里条件有限,不过她之前为了给轩轩的小车子减震,特意请杨东村的好铁匠,给打过一对粗弹簧。那弹簧就放在那儿,让文琪想起来组装一个小车子并不难。
      那车子不用了之后,里面的零件还是好的,都被她好好收起来了。
      文琪把之前拆散的车子组件拿出来,教轩轩自己组合这个简易的车子。轩轩虽然很多时候搞不懂为什么要那么做,但是动手能力很强,照着文琪的说法做,一整天还真做出来一个小车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文琪做的,但是轩轩从头到尾都看着,完全没有闹着去玩。
      “你这小家伙,我大概知道以后要怎么教育你了。不过,在此之前,得想办法别让郑宇再‘教坏’轩轩了。”A_C_T_D_D_J_Z_L这些被找出来的图画本,一定是郑宇买的。
      在家里盘算自己私房的郑宇,冷不丁打了个喷嚏,不过他看着手中的交子露出傻笑,浑然不知有人在暗地里说他呢。
      郑宇受皇帝封赏的事情传开后,很多达官贵人纷纷找他求购金丝铁线瓷器,一个窑都不够用了,他只好找来鲁祸头和阿扬,又开了两个窑,招了几个工人,开始以作坊的形式来烧瓷器。他自己不擅长跟商人打交道,干脆找人专门负责卖东西。
      这段时间里,文琪也给他出了点意见,比如说:让他在器底烙上一个花体郑字,作为“商标”,等以后出名了,这标志价值可大着呢。
      给那些有钱人做瓷器,郑宇可谓是有了源源不断赚钱的渠道,他今天稍微闲了一下,就突然想到,他现在是不是很有钱了?
      这样想着,他才开始清点自己私房。发现自己存钱很多时,他就想做点事情。
      郑宇看看自家那有些破旧的房屋,想起很多自己在这里的回忆,爹带他在这里,说过很多关于娘的事情,手把手地教会他雕刻、打猎、烧窑……但是儿时的回忆都是过去了,他想,他已经有了新的目标,他想开始好好生活,和文琪一起。
      他决定要在这里重新建房子,做一个大大的、明亮的、到处都有漂亮花儿的好房子――那一定是文琪会喜欢的房子。
      想到就做到,收成之后,大家都闲着,刚好可以开工,说不准年前就能住进去。

      ☆、第68章

      瓷砖
      文琪听郑宇说, 他想做出一种类似屏风的瓷片,能够粘在墙上,使得家中整片墙都是花鸟景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