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非俊郎也要学着那些个游侠小说里边的大能人,修习一些不该让妾身们瞅见的邪功不成?”绿蝶放下了手里边的厚厚的书籍,嗯,应该是大唐房二版的《天龙八部》,这小丫头如今迷上了武侠小说,整天抱着摇头晃脑的瞅,害的我就像是见着了前世的那些个女同学们痴迷地在上课时抱着那位琼阿姨的小说一般。

看样子,课外书籍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孩子他娘的毒害程度也相当的大。光是这句问话,便已让李漱等人笑翻在榻案之上,绿蝶还没有觉悟,很是怨怨地道:“妾身又没说错甚子……”

“好了好了,你们几个少欺负蝶儿,嗯,蝶儿,为夫既不是邪派高手,也不是采花贼,修练那些玩意做甚子,只不过,是陛下命我构想我大唐税赋之改革一事,所以,为夫才需要觅一清静之所,免得挠了思路。”我上前两步,拽住了绿蝶的纤指,也不管绿蝶的脸蛋粉成什么色彩,抱她到了大腿上坐下之后温言道。

这丫头个头不高,不过,身材的曲线却也不逊于另外三女,可谓是小巧玲珑之极,坐在身高超过一米九本公子的大腿上,很乖巧地坐在我的腿上,一双纤白的手儿绞在一块儿,就像是一位可爱的、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的小红帽,嗯,这种比喻比较适合我阴暗的心理。

果然,我这一开口,除了坐在我的腿上,害羞得脑瓜子已经有些不好使了的绿蝶之外,另外三个漂亮妞无不低呼了起来。

“漱妹、鸾妹、照儿,你们三个人都不是普通人,应该知道此事之关系重大,为夫不得不全力而做,也希望你们能从旁协助,不过,绿蝶,孩子们也就只能交给你了,没有看着,为夫终归是不放心,你的担子可也不轻啊……”我缓缓地道出了我的心声。

李漱对于金融事业有着出乎寻常的敏感,而且其商业手段也绝对是大唐的个中翘楚,至于程鸾鸾,这位双料女博士的知识之渊博,即使跟她相处了这么些年,但是我依旧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懂的。而宫女姐姐,帝王级的头脑,对于政治上有着极度敏锐的触角,看待事物方面更是有着相当独到的见解,相信以我的知识,配上这三个妞的智慧,将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大唐崭新的、利国利民的、结构更加完备的税赋制度。

李漱等人听了我这话之后,亦按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李漱的脸都兴奋地红了起来,一个劲地搓着手儿,半晌,才冲我用力地点了点头:“既是俊郎所托,妾身等自然极力相助,愿俊郎能再为我大唐建功立业,若是我等所议之税制得成……”

李漱最后的话没有说出来,不过我能看到,李漱同样渴望能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意志,至少,能帮助自己的夫君,开创一种新的税赋制度,这绝对是名留千古的大好事。

……

当然,既然得到了妻妾们的同意之后,就开始动工起来,而双子塔的顶楼上,我与三位妻妾正在对我的税制改革法进行着激烈而理智的交流。我整整地花了两天的时间来查找大唐税赋方面的资料,当然,老爷子的帮助也不小。

老爷子还特地把他对于大唐税赋的理解也对我作了详细的解说,使得我在短时间内对于大唐目前施行的税赋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大唐立国至今,课税的主要对象有三,一是田,二是户,三是丁,田为物,户和丁为人。不论是前汉之时的田税、口赋,又或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田租、户调,乃至我大唐现令的租庸调,无一例外,皆是以对人税和对物税并行。”我抄起了摆在跟前案桌上的一碗莲子羹一口饮尽之后,冲送羹的婉儿一笑,这才朝着边上帮我翻查资料的妻妾们言道。

“此种税赋之法,已在我大唐施行了数十年,未见其过,为何陛下还要要求俊郎来做此事?”程鸾鸾把埋在《大唐律》中的脑袋抬了起来,一脸的疑惑。

“这种税赋之法,虽施行数十年不见其弊,但并不代表它就没有弊处。”正在研墨的宫女姐姐轻轻地挑眉头,淡笑道。

这到是让我有些吃惊,更多的是欣喜,我最爱看到的就是我的婆娘们能发挥她们各自的特点,还有张扬她们的才智,“女子无材便是德”这种屁话我听都不愿意听到,在我的眼中,有文化、有理想,懂上进,有爱的女子才是正真值得我爱的女人。

“照儿你倒是说说,我大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之弊处所在?”我抱起了双臂挺直了有些发酸的脊背,这时候,一双清凉的手儿落在了我的额间,熟悉的幽香袭入了鼻脑,不用猜都知道,这种熟悉的手法,自然是我的羔羊公主。

第877章 夸张的事实

我幸福地眯上了眼,感受着脑袋受李漱指压按压带来的舒适感,一面静待着宫女姐姐开言。宫女姐姐果然不负我之所望,提及均田制及租庸调法的弊端,头头是道,而且很多没有暴露的问题,宫女姐姐以她那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全给捕捉道。

“我大唐初年,遭逢战纷战争之后,百姓离散,天下调零,天下之人口比之前朝之时,十剩不过三四,故我大唐立国之后,便施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对于我朝之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本身也存在着不少流弊。不说其他,光是一点,如今大唐现行的土地置换之制,这其实也开启了大唐对于土地买卖的限制,妾身并非说土地置换之法不佳,而是说,即使没有俊郎此法,其实我大唐对于土地的买卖限制亦是越来越宽,连口分田,也允许百姓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买卖。这就造成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照儿所言不差,其实,不论是哪一个年代,土地买卖问题,都是杜之不绝的,从秦汉至今,哪个时候会不出现大地主呢?这个问题,就如同大河终将要汇入大海之中一般不可阻扰,任何方法,都不过是暂缓罢了,人性本恶,贪念,是任何一个人都拥有的,正是这个与生俱来的观念,才会让土地兼并几乎没有办法阻扰。”我叹了口气,中国古代数千年文明,就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特别就是对土地有着极强的信赖性。

当土地与人口之间出现了不相衬的差距又或者是断层之后,百姓连最赖以生存的土地都失去之后,必然会让统治阶层与百姓之间产生出尖锐的矛盾,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又或者是改朝换代。

我的这一番言论,让宫女姐姐满脸认同之色,颔首轻笑道:“俊郎一下子就点出了土地兼并的根本,其实,还不光这些,又如对官吏普遍授田,这些官吏广占土地,但是,这些官吏交税了吗?没有,不说旁人,便是我父亲应国公,拥田万亩,有户数百,而他们的劳作,并没有交予国家,而是收归勋贵所有……”

……

宫女姐姐这话说得很轻,不过,却让李漱和程鸾鸾都不由得动作一顿,这里边,牵涉及大,不仅仅是牵涉到大唐的新贵,更牵扯到大唐的王公贵族,也就是皇家。李漱坐到了我的身边,软而清凉的手放进了我的掌中:“照儿妹妹的话儿也没错,说实话,妾身也没把爹爹赐下的食邑当作一回事,不过,说起来,爹爹和爷爷这些年来,赐下的田亩,怕是比我们大唐的一个上州的总数都要高出数倍。却一钱税赋也收不回来。”

李漱这话,也是向我表明了她的态度,她让在我的这一边,程鸾鸾也同样颔首,毕竟,她们都是我的家人,她们无私的支持,才能使得我在这一事件的处置上能更显得大公无私。

我站起了身在来地板上溜达,一面言道:“是这个理,说实话,一亩田的一年产出,能赚几个钱?怕是连半贯都不到,而做商业,就拿咱们家利润最小的砖石坊来说,一年下来,好歹也能有几千上万贯的收入,这说明什么?土地是维系国家的基础,但并不一定就是我大唐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大唐的贵族、宗室和官僚大地主按规定都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却不负担赋役,沉重的赋役负担却落在自耕农民身上,所以均田制不过是表面上的平均,实际上根本不均;租庸调法对百姓并未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弊端丛生。”我抬起了一只手很是用力地挥动了下,就像是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即将上战场一般潇洒。

鼓掌,三个漂亮婆娘外搭三个陪嫁丫头都很理解地用掌声为本公子作出了鼓励,嗯,气氛相当的良好,一家子拢在一块献计献策,讨论得很是热烈,宫女姐姐更是目光向远处看,点出了一个更加令人后怕的结果。

那就是逃户问题,“我大唐由武德九年至贞观二十二年,户口岁增,而赋税不益,莫不转去乡邑,共为浮惰,或豪人成其泉薮,或奸吏为了囊橐,逋亡岁积,流蠹日滋。”宫女姐姐这话让我一头雾水,虽然我对文言文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毕竟我在后世生活了那么多年,对于这含义蕴深的文言文,我还是很难得在瞬间就能完全正确地理解。

程鸾鸾赶紧向我作出了解释,有些百姓因为遭了灾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转而投身于地主和勋贵世家的门下,成为隐户,而且一些官吏与地方大豪勾结,少报或者不报隐户,让这些大地主成为逃户的保护伞,而逃户的产出成为了地主的私利,而不需要向国家缴纳税赋,而且这种现像是越来越严重。平均每年逃户者,据实上报的,至少有近万户,这说明什么?说明到少每年国家至少减收万贯收益,这只是显性的,还不包括隐性的因素。

嗯,越分析,越是胆寒,宫女姐姐犀利的笔下,一条条弊端和不利因素整整写出了数张大纸,怕是光拿这些东西交给李叔叔,绝对能把他吓得一身冷汗。

花了数日的功夫,总算是把大唐目前的税赋制度的弊端给理整了出来,老爷子更是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亲自审查,果然,老爷子也被上边触目惊心的数字给吓了一大跳,他也没有想到,大唐的税赋制度竟然会有如此之众多的漏洞和弊端。

“想不到,着实想不到,我大唐的百姓的血汗和膏脂,竟然是被这些豪人世家勋贵给……”老爷子这话吐了一小截,愤愤地住了嘴,嗯,再骂下去,等于是骂他自己。老爷子的脑筋很灵活,转的相当的快,不过,我家老爷子是什么人?大唐名相。

他靠的就是一颗与我一样无私奉献的心灵,还有大无畏,牺牲小我也要成全大我的精神,才使得他如此之受李叔叔的重用,也使得大唐能在他的手中繁荣昌盛,他也才能在大唐的相位上屹立近二十年不倒。

……

老爷子果然很是义薄云天,至少他对于我们整理出来的弊端和短处相当的欣赏和赞喻,提前发现了漏洞加以修补,要远远比亡羊补牢很能减少对大唐的伤害。

“这就是你跟你的媳妇们理整出来的?”老爷子至看到了月华初升,这才放下了手中那厚厚的一叠纸抄,抚须有些感慨地言道。我赶紧替老爷子满上了茶水,恭敬地答道:“正是,这些都是小婿和她们一块儿议出来的东西。”

“呵呵,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当年,老夫就知道,这几个儿媳妇确实不简单哪!”老爷子舒展了眉头,朗声笑道,不过这时候,是在老爷子的房间里,我的四个婆娘自然没有跟过来,毕竟,这种事情还是我自己跟自家的爹好请教一些。

“二郎,这东西,就留在了为父这儿,明日,为父会亲呈予陛下,也让陛下知道,你这数日来,并非是在做无用之功。二来嘛,老夫也好让陛下改革我大唐税制之心更坚,为父已经老了,以后的事儿,还是只能靠你们来替陛下出谋划策。”老爷子在我告退的时候,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让我心里边也觉得斗志昂扬。

至少,老爷子这位大唐名相的支持和说服下,一定能让李叔叔的决心更加的坚定,如此,我的新税制所遇上的改革也才会更小,毕竟大唐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皇帝陛下的意志,就代表着大唐军队的意志,同样代表着大唐帝国的意志,反对的人再多有个屁用,在国家的战争机器面前,都将会显得弱不经风。

况且,我的构思,绝对能让百姓在心理让能更加的平衡,因为在我的考量里边,不论是任何人,纳税,是大唐帝国上至皇帝陛下,下至移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必须应尽的义务。

“就是这个意思,纳税,是我大唐帝国的子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得意地笑道。虽然这个圈圈把我自个也给套了进去,但问题是,比起那些数百年不倒的世家门阀来说,本公子的财力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虾米,这话绝不是本公子自我谦虚。

第878章 富有牺牲精神的吸血虫

本公子可不是那种有了钱也装穷的人,而是实在没人家的底子厚实,光是山东的几个大世家,占有的田亩和佃户,几乎能占到山东税赋总收入的五分之二,这还不算他们与商家之间的往来,自家经营的灰色收入,光指郑家,就凭郑须游向我私下透露的,他家的产业,几乎遍布了大家南北,其财富总值,绝对能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要比一个大唐属国的税赋收入还要高。

这是一次郑须游跟我喝酒聊天时半醉半醒间透露出来的,当然,身为正人君子的本公子虽然没有向其他人透露过这个惊人的消息,但是我至少能通过观察和私下了解,还有通过进奏院的渠道了解到,大唐的王公贵族和着世家门阀至少占有大唐税赋收入的三分之一。

照贞观二十一年的税赋收入,一共是六百八十五万贯,当然,这只是指大唐百姓的税赋,并不包括各蕃属国的贡献,照这样来看,如果能让大唐所有子民按规矩交纳税赋的话,大唐贞观二十一年的税赋收入至少要提高到一千万贯才算正常。这些官僚,王公贵族,还有士家门阀,简直就是一批攀附在大唐身上的吸血虫,虽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我是一个有进取心和改革心态,富有革命精神,为了国家大义而能放弃私利而站出来控诉这个社会不公平现象,富有牺牲精神的吸血虫。

苦熬心机,花了很多的时间,总算是大概地完成了这些东西,其实大唐的税并不重,可以说,农民的税是相当轻的,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

其实百姓何以成隐户,这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灾害发生,百姓无衣无食,自然只能卖田以济口腹,这样一来,失了田亩之后呢?只能成为买下其地的地主的佃户,成为了隐户,有的出外乞食,后被勋贵或是世家所纳,成为他们的农人,这便成为了逃户。

……

另一个原因就是劳役,大唐规定,岁役二旬,也就是说,每年,每一个农人需要为国家义务做工二十天,如果不愿意干,那你就得交纳相应的钱帛来换取义务工的天数,但如果你为国家义务做工超过了二十天,多五天的话就免去你当年所需要交纳的调,如果满了三十天,也就是一个月,那么,你今年的租调可以全免。

但是有些国家官吏,却不照章办事,甚至驱使百姓做上两三个月的劳役,有时候,还借官府的名义,让百姓去为他做私事,这样一来,误了农时之后,农民没有了产出,自然也只能售田糊口,告状?抽你个皮开肉绽算是轻的,真要若闹了县令或者一州之长,定你个反乱政府的罪名都有可能。一来二去之后,大家不逃也得逃了。

逃户的增加,自然也会使国家的税赋减少,这一点是肯定的。而且,我这里面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国家的行政命令,很有可能会由于官吏的不作为和肆意妄为而造成反效果,我爹都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关键。相信凭李叔叔的智商一定能瞅得出来,瞅不出来不怕,我爹肯定会指点李叔叔的。

只要老爷子能把这份经过了我跟几个婆娘精心考量,仔细地测算出来的清单交到李叔叔的手中,这位喜欢发彪的大唐皇帝陛下怕是绝对会气的七窍生烟不说,还有可能窜城门楼子上吼一夜的《月亮之上》。

果然,第二天老爷子上朝之后,私下去与李叔叔会晤了一场,李叔叔当场暴怒了起来,也不知道李叔叔说了多少句不文明语言,老爷子自然不会向我透露,免得折损人家皇帝陛下的脸面,不过,老爷子还是告诉了我,李叔叔气的差点把栖凤阁给掀翻掉,而且,严令老爷子来告诉我,无论如何,必须要给李叔叔一个能够解决这些弊端的改革方案,不然,李叔叔的怒火很有可能会撒我脑门子上。

听了老爷子转述的话,本公子赶紧对着皇宫方向行礼,嗯,两个中指齐齐指天,老不羞,老匹夫,卑鄙下流,本公子是大公无私的为国效命,这老家伙倒好,竟然把本公子当成了出气筒?

老爷子哪里能瞅不出我那满胸的怨气。“呵呵,二郎做甚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