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遗憾的是,他不仅仅是这二位公主的丈夫,更是吐蕃的国主,每每只要他不在宫中,总会有冲突发生,当然,咱们这边也自然做了手脚,在一批暗中行事的人员的活动之下,使得大量的吐蕃官员更倾向于文成公主这一方。

而且在金钱等奢侈品的暗中操纵之下,对原本建立以梵文为基础的吐蕃文大加抨击,使得新创造出来的吐蕃文的推广受到了极大的阻挠,这让松赞干部极为恼火,但是却又没多大的办法。

毕竟这些攻击都是来自吐蕃的重量级派别,比如苯教和佛教人士,另外,还有一些政府高官。也就是说,我们大唐不仅仅在军事上,更在政治层面和家庭层面对这位吐蕃国主进行着多方位的打击。

另外,由于大唐在吐谷浑修筑的几座大型军事要塞,已经彻底地把吐谷浑沦为了大唐的附庸,而且,还牢牢地把高原地区最大的出盐区:青海湖控制在大唐的手中,使得大唐在陇右道的百姓的食盐,不需要由东方长途跋涉的进行运输,也不需要像以往一般地要跟吐谷浑进行交易才能获得。

至于西突厥,由于王玄策做了大量的外交活动,目前,已经由以往对大唐的生死之敌正渐渐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波斯帝国残余,终于也喘了口气,已经开始在跟中亚诸小国进行协商联合对抗大食的侵挠事益。

……

至于大食,暂时还对我大唐没办法构成威胁,大唐目前仅余的敌手就止剩吐蕃和西突厥,这两个大唐的心腹之患一个在西南,一个在西北,形成了一个南北对大唐陆上丝绸之路的夹击态势,在这一点上,令李叔叔相当不放心。

所以,李叔叔的话只不过是假仁假义地哼哼,还不是为了能让大唐能抽出时间来完全掌控住辽东、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岛等新占之地。等四海皆平之后,再回头来收拾这两个强敌。

终于,在鞭炮中声迎来了新的一年,贞观二十一年,而李叔叔,也终于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封禅大军朝着泰山进发,队伍里不仅仅有大唐朝的主要文武官员,还有大唐周边各国的使臣、王公贵族,甚至连已经被我大唐灭国的高句丽王、百济王、倭王等,也都被李叔叔带去,也是为了衬托李叔叔的伟大功绩,当然,守卫大唐帝都长安的精锐也被李叔叔带去了大半,不过,没啥,毕竟这里还有几卫的精锐,另外本公子那满员的大唐军事学院也不是吃素的,敢有人来找碴,绝对打得他妈都认不出他是谁。

而本公子,没了老爷子的压制,加上李恪等人都还处于养病当中,所以大伙都在长安城里边瞎疯,不过到了二月中旬,我终于没有了跟李恪等人继续纨绔的时间了,因为这时候,大地早已回春,曲江之南的地界已经脱离了冰雪的覆盖,展露了真容,况且,官府也已经把劳工交付给了我们。

没有什么开工典礼,咱可不实行那一套玩意,反正就是为了早一天峻工,早一天扬名立万,于是,劳工们到达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筑工作。毕竟,所有的设计都已经完成。

至于那一大片零落的泽地,我早就想好了装饰的办法,按照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来进行建造,大量的桥梁,曲折幽雅的回廊,还有几个伸出大泽的水榭,把这原本荒凉的泽地装点得美伦美奂。

至于书院的建筑,当然以我家的样式为标准,每一幢建筑的风格都不一样,并且,在房柱的提议之下,我甚至聘请来了几位波斯人和君士坦丁人来设计他们国家风格的建筑,照我的计划,至少得汇集目前的各种文明的建筑风格,使得大唐曲江书院真正地成为汇集世界建筑风格的一所建筑园林。

由于得到的劳工近万名,加上大量地采用了各种新式的建筑搬运工具,另外,咱房府的建筑材料厂早就接到了我的命令,从去年冬初就开始屯积大量的建筑物资,加上也跟钟骅打过了招呼,所以,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极为充足。

不过,就在我关注于此事数日之后,被宫中的一匹快马给召入了宫中,业已成年,现成为了监国皇太子的李治正皱着眉头斜坐在榻上,表情和动作都显得相当的猥琐。

边上,几位留下来辅佐皇太子监国的大臣也都围坐成一团,静静地看着这位太子爷。我走进了殿内,朝着李治高声道:“微臣房俊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师尊请坐下吧。”李治见到了我,表情露出了一丝喜色,不过转瞬即逝,然后摆出了一副和颜悦色笑道。

我可不能在诸位朝臣的面前对李治这位太子爷有任何失仪之处,毕恭毕敬地施完全礼,方才找了根榻椅坐下。李治清了清嗓子:“既然诸卿皆已到齐,那么,咱们就把此事再议一议。”

李治抄起了案桌上的一份奏本,示意身后之人把这东西递给我。其他人连眼角都没抬一下,想来是已经知道了奏本之上所言何事。我一瞅,原来竟然是铁勒各部的首领联名上书,请求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设一道,称作“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以备各族前往长安纳贡之时能在路途之中有歇脚休息的安全之所。

……

毕竟铁勒诸部已经完全地分裂,没有了名义上的首领,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而且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脑袋上再来一个老大,所以决定共奉大唐为主,而就在去年年末之时,李叔叔答允了铁勒诸部的请求,并且,诏以铁勒诸部为州府。

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底,拔野古为幽陵府,多滥葛为燕然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斛薛、奚结、阿跌、契苾、思结别部、白霄等并为州。各部落的酋长领袖被拜为都督、刺史,受赐大唐皇帝陛下敕发的诏书、金印以及金银缯帛、锦袍等物。等于是名义上的承认了大唐北缰的这些游牧民族正式加入我大唐,成为我大唐的属地和子民。

没想到今天开始,他们又联名上书了这么一本奏本,这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我合上了奏本,抬眼望向李治。不过这时候,褚遂良当先发言:“太子殿下,臣以为,北方各族齐聚联名上奏此事,事关重大,理应请示陛下,再作定断。”

“哦,褚爱卿的想法不失为稳妥之策,诸位卿家以为如何?”李治连眼皮都不眨一下,仿佛是褚遂良的话不过是一个不臭的响屁,放过就完事,把目光落在了在坐的诸位臣工身上。

“臣以为不妥!”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马周站了出来,这位马大人年纪不算大,不过面容上已显老态,看样子也是一个整日操劳过度的主,当然,是为国事操劳。

李治闻言双目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喜色:“马爱卿有言便讲无妨。”不过,李治话音刚落,方才坐下的谏议大夫褚遂良又站了起来,对着马周瞪眼道:“马大人此话何意,褚某之言,乃是为朝政之事替太子分忧,有何不妥?”

“马某非是针对褚大人之言,而是觉得,这种方法并不可行。”马周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哦,褚某的法子不成?”褚遂良冷笑了两声:“那我倒要请教一下,马大人有何良策?”

第781章 可怜的太子爷

“马某不敢说什么良策不良策,但是马某以为,陛下如今已经东巡,前往泰山行封禅之大典,巡前业已下诏,令太子殿下监国,我等辅佐,可照褚大人的意思,太子殿下就什么也不做,直接请示陛下,那敢问褚大人,那陛下诏令太子殿下监国,暂摄国事之职,还有何意义?”

“你!”褚遂良被马周的冷言冷语给激的站了起来:“马大人,褚某一片忠是,是为我大唐江山社稷着想,太子殿下业幼,政务不熟,况且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太子殿下处置稍有不当,必然会引起铁勒诸部的不满,到了那时,陛下会如何做,天下会如何来看待太子殿下?!”

李治坐在榻上,眯着眼睛,似乎也很为难,这个可怜娃,到了现在,还跟以前一般,没一点儿主见,我在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

“难道就因为害怕出错,而不做吗?”马周同样不甘示弱,予以回击:“太子殿下既负监国理政之责,当能全权处置此事,再有,人非圣贤,谁能无过,难道就因为怕出差子,就让太子殿下什么也不做,那陛下诏令太子殿下监国之意,又从何说起?”

吵,一开始仅仅是马周和褚遂良,不过,渐渐地在座的诸位朝臣开始分为两派,吵得霹雳啪啦不亦乐呼,一个二个全在那里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特别是褚遂良,可能是书法写的太好了,手指头指人的时候都跟兰花指很相似。

老家伙嘴角上都挂起了白沫,可依旧十分执着地跟马周吵成一团,马周也毫不示弱,挑着眼角反击,李治傻愣愣地坐在榻上,不知道这家伙是在犯傻呢,还是故意装傻好看大臣们表演卖菜讨价还价。

不过很快李治也忍不住了,开口劝诸位冷静,可是这位太子爷的声音软绵绵的没一点力道,被这帮情绪激动的大臣给忽略得一干二净,李治只好把求助的目光落我身上。

……

我终于也忍不住了,再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毕竟李治是大唐帝国的太子爷,虽然还未登基为帝,可是如今,李叔叔已经把政权下放给了李治,而这些朝臣们,似乎并没有把李治这位在政治军事上丝毫没有建树的太子爷放在眼中。

这令我有些恼火,我没开口说话,只是悄然地绕过了这帮正吵得不亦乐呼的群臣,走到了李治跟前。“怎么办?!”李治轻轻地扯了扯我的衣襟,一脸苦色,我只低声在李治的耳边悄然地低声说了两句,可李治似乎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瞅着我,这家伙,算了,再帮他一把,我伸手,把李治的茶水移动到了桌子角处,放得很悬,然后朝着李治挤挤眼,那意思就是,看你的了。

李治总算是心领神会,拧起了双眉,一脸的不悦之色,抬手,用力往案桌上一拍,啪!一声闷响,紧接着呛啷一声,茶杯碎散在地板上,茶渍溅了一地,我赶紧诚惶诚恐地退后两步,朝着这位正在呲牙咧嘴揉巴掌的太子爷长辑一礼:“臣等无礼,请殿下息雷霆之怒。”

这个时候,吵闹声就像是被人按住了开关一般,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大伙的注意力也总算集中到了正努力严肃表情,阴起了脸的太子殿下身上。“臣等无礼,请殿下息雷霆之怒。”马周等人亦然惊觉自己的行为确实在过份了,赶紧朝着李治长躬施礼,连声赔罪。

李治站起了身来,抬手虚扶:“诸位爱卿免礼,孤并不怪罪尔等,这里并非是朝堂之上,既然大家都是在为国事而操劳,各有主张,难免会有争执,但还请诸卿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脸有些发红,至少我看到有几位朝臣确实如此,但是褚遂良似乎还意犹未尽,朝着李治拱手之后还欲再言,被李治抬手阻止。“既然事关重大,孤与诸卿自然不能草率而作出结论,这样吧,诸位臣工先自退下,把你们各自己的想法,都写下来,明日早朝之时,呈递与孤,孤自然会做出决断。”

“臣遵命。”马周当先朝着李治一礼,其他人也只能附议,随后,我与诸人一同退出了殿门,褚遂良出殿门之时,看了马周一眼,冷哼一声拂袖匆匆而去,马周淡淡一笑,依旧一付镇定从容之色,回到见我也慢悠悠地走出了宫门,朝我微微一礼:“房大人,马某有礼了。”

“不敢,下官见过马大人。”我朝着这位李叔叔很是看重的马周回礼笑道。其他朝臣也没有多作停留,只是看了我们两声打声招呼之后,陆续地离开。“不知房大人觉得,今日之争,是褚大人之见更稳妥呢?还是……”马周两眼眨都不眨的瞅着我。

这话倒把我问的一愣,你们两个掐架关我屁事,套我头上来干吗?“房大人难道就没有任何想法吗?”马周依旧一副笑意吟吟的表情,见我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轻轻一叹:“你我皆为太子僚属,当助太子殿下建功立业才是,今陛下敕诏以殿下监国,太子殿下若是在政务上有所差池,怕是……”

明白了,这位马周同样是在拍李治的马屁,不过,这个马屁拍得甚为巧妙,通过我,这位太子爷的师尊,传入太子耳中,必然让李治对他的好感增加,这让我不由得浮起了一丝微汗,看样子,李叔叔能看中的人材,果然没一个是善与之辈,今天马周的表情,只不过是想进一步地拉进与太子的距离罢了。而褚遂良,这家伙跟长孙无忌是一伙的,他们的想法和目的我也清楚,他们最希望的是,太子,最好就这样,如此一来,等李叔叔万岁之后,他们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一代王佐名臣。

我朝着马周长施一礼:“多谢马大人指教,下官以为,其实方才太子殿下心中亦有打算,不然,不会让我等于明日早朝之时,再上奏本处置。”这话根本就是吹牛,李治有个屁的主意,这会子,说不定他已经派了人,等我落单之时,把我揪回去想办法,别人我不敢说,李治是啥人,跟他亲密相处了这么久的本公子,若是连这点都还不清楚的话,那还不如自己蹲茅坑把自个给憋死。

……

听了我这话,倒是让马周轻轻地呼了一口气。“既如此,马某告辞!”马周朝我抱拳一礼,快步朝着前方走去,前边,还有几位朝臣似乎正在等候着这位辅佐太子殿下监国的重臣。

“恭送马大人。”望着马周的背影,我也同样是长出了一口气,背起了双手,缓缓地朝着前方行去,等我走至半路的时候,马周等人早就不见了踪影,想来这些家伙肯定是急着赶回去写个长篇大论,以便明天早朝能够争取得李治的支持。

这个时候,我身后果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回首一瞅,果然,一位李治的侍卫疾步赶到了我的身前施礼,恭敬地道:“奉太子教,请房大人回殿中,太子有大事要与大人商议。”

“嗯,知道了,你且带路便是。”我点了点头,随着这位侍卫又往回走,不多时,已然进入了殿中,而李治正一脸烦恼之色,背着手在殿内溜达。

我上前两步:“微臣房俊,参见太子殿下。”李治回头一见是我,一脸的喜色,不过望了一眼周围之后,清了清嗓子:“师尊免礼,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于师尊,师尊请坐,尔等速去取一些膳食来。另外,孤这里不需要那么多人侍候,你们几个下去便是。”李治的手指头点向那几个宦官。

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李治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俊哥儿,这太子,实在是不好当啊。”

“谁跟你说太子好当了?”我白了这家伙一眼,坐直了身躯,因为门外已经进来了几个窈窕的身影,正端着美酒佳肴朝着我们这边走来。

嗯,不错,菜色是要比以往丰盛多了,看样子,李治是要比李叔叔多会享受一些,毕竟这家伙跟我混的时间久了,嘴也养叨了,这不,凉拌皮冻都摆上了桌了。伸出了筷子挟了一筷丢进了嘴里,嗯,有些嚼劲,看样子御厨的手艺确实不错。

第782章 问策

“俊哥儿,您说说,这事该咋办?小治我可真是焦头烂额了。”李治对眼前的美食一口没尝,就灌了口酒,凑过脸来朝我低声问道。旋及不待我答话,李治又叹了口气:“太子监国,听起来似乎好听,可这整个就一遭罪的事。”

“我说小治啊,你这话可不对了,上一次你爹亲征辽东,把你留在了长安监国处置政务,你不也照样整得有条有理吗?”我斜了李治一眼,李治这人有个特点,就跟和尚敲木鱼似的,敲一棒子吭一声,没人敲打,他就有本事当一个泥塑菩萨。

“那可不一样。”李治回瞪了我一眼,眼见我下筷如飞,也终是忍不住抬手挟了两筷脆皮大肠丢进了嘴里,美美地嚼了嚼滋了口酒之后方才说话:“当时你爹给父皇留下来佐政,我这绝对不是夸你爹,说来,你爹的本事确实厉害,但凡有政事,必然会先作出相应的判断,然后附出处置意见,再交与我,并且与我先作交流。我呢,就只需要在他的方案之中,选择一两个最为可行之法,交与朝臣讨论,最后决断。可你瞧瞧今天,这个说东,那个说西,都成了菜市了,我连劝都劝不住。”

李治愤愤地又挟了筷菜送进了嘴里,一面说道:“分明不把我这个监国的太子当成一回事。”

“你这话可不对!”我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小治,不是我说你,你如今业已成年,而已还是我大唐帝国的皇太子殿下,臣下如何说,是他们的事,他们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总之是向你提出了他们的见解,而你呢,就是要学会一件事,判断臣下的想法,然后你再来思考,怎么处置这一件事,才能使我大唐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只要你能做出成绩来,那么,大臣们会还用像现在这样的眼光看你吗?”

李治眨巴眨巴眼,方自低头又抿了一口酒:“您说的这话确实在理,可是小治我……”

“这样吧。你且说一说,你对于马周大人与褚老头各自己进言的看法。”我看着李治,温言朝着他问道。“褚遂良根本就是拿我当成三岁的小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