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李叔叔不吸毒,嗯说错了,是不吃那些损人性命的鬼玩意,天天耍太极拳,加上李承乾也活着滋滋润润的,高句丽也拿下来了,他这位皇帝陛下身心上都无比的快乐,瞅他那架势,多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大哥可知道流求。”我随意地躺着了榻上,枕着凉爽的玉枕,翘起了二郎腿晃起来,反正老爷子出去窜门子,娘亲和大嫂带着房泰和二妹还有老三去我那边打麻将去了,家里边没人,就我们哥俩,自然就随意得多。

“流求?嗯,知道,这些日子,为兄就是忙着熟悉江南道的地域情况,还亏了二弟你帮了为兄不少的忙,从你那里弄了好些连户部和工部都没有的资料来。”大哥正盘坐在榻上,抖着汗衫笑道:“流求是三国之时方有记载,当是吴国之主孙权曾派兵到达始称夷洲的流求,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里边就有了记载,记得前朝之时,始称为流求,前朝曾三次出师流求,并且迁民移居,怎么了?你小子又打什么坏主意?”大哥笑眯眯地问道。

……

“我哪有甚子坏主意,你是我大哥,我这是来帮你的,早知道你这么说,我还不如蹲在家里边干挺着。”我不满地回了一句。

大哥大笑起来:“好好好,是为兄说错话了,给你赔罪成不?”

“不成,好歹得给点好处,没好处我可不干。”我坐了起来,乐呵呵地道。大哥白了我一眼:“小气鬼!来人,把东屋里的那坛绿蚁酒拿来。顺便整几个凉菜。这样总成了吧?”

“嘿嘿,不愧是大哥知道我的心思,小弟多谢大哥的慷慨了。”

“你啊,为兄也不知道你倒底是来向我献策,还是来占偏宜的。”大哥抄起了酒壶,给我倒了一杯,一股子轻甜的酒香幽然而出。低度酒,度数不高,但是反而能让人饮得更加的回味,高度酒三杯下肚就胡话连篇,说事情的时候,还是搞点低度酒来要舒服得多。

“小弟可真是有大事来找大哥你,大哥您既然知道流求,不知道大哥可知道,流求可是个宝岛。大有作为之处。”我抿了一口绿蚁酒,淡淡的微甜,很可口,适合当饮料。拿筷子挟了块卤肉丢进了嘴里,这玩意,已经成了我家必备的凉菜。

“二弟,此话怎讲?快跟大哥好好说叨说叨。”大哥很有兴趣,干了杯酒之后,凑上了前笑道。

我从怀中摸出了一大叠的资料,递到了大哥的手边:“这是小弟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关于流求大岛的资料,大哥你看,流求大岛与大陆相临,最窄处不过二百多里,上接江南,下承岭南,北连流求群岛,南及吕宋,乃是我大唐于海中之重要枢纽,而且这里这力资源丰富,更适合种植水稻,一年可有二至三熟,加上这里樟、楠、红木这些名贵木材更是伐之不尽,前朝之时,亦曾迁居移民,若是大哥能把……”

有些是进奏院收集到的资料,而有些是我记忆中的资料,两相结合下来之后,我修订完毕方才交到了大哥的手中。其实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后如果大唐想要稳稳地占据矿产丰富的吕宋,那么流求就是一个必须的具有重要军事和政治意义的跳板。

第666章 兄弟齐心

大哥瞅了老半晌,总算是看了个大概,频频点头不已:“嗯,是时候让我大唐把流求收入囊中了,前朝未尽之业,该由我大唐一手完成。”大哥这会子脸皮也学得厚了,说话说得很是堂而皇之。

“还有这里。”我的手指头重重地落到了流求上边的岛链上。“这里?”大哥有些发愣,眯了眯眼,坐正了身子,抿了一口酒朝我嗔怒道。“二弟啊,你那小九九怎么今个也使到大哥的身上来了?”

“大哥,小弟怎么你了?瞧你说的,这些资料可都是小弟拼死拼活给您弄来的。您倒好,看了还说风凉话。”我丢给大哥一个白眼,愤愤地夺过了酒瓶,给自己先满上,再给大哥斟满。

“哼!别以为你那些个歪脑筋,大哥啥也不知道,大哥跟你相差十一岁,打小倒大,你想干啥,我这个当哥的,能不瞅出点蹊跷来?别翻白眼,你翻了也是白翻。你可大哥老实说,除了开发流求、为了以后我大唐可以通过流求得吕宋的丰富资源之外,你还有什么打算?”大哥得意地挤挤眼,手指就点在流求群岛岛的东北方,那个名为倭国之地。

“嘿嘿,大哥你也瞅出来了?”我直接应承了,大哥又不是外人,认了就认了,反正也不会少一块肉。再说了我一向对那个国家就看不过眼,这大哥也是知道的。再说了,大哥虽然为人方面谨慎,可若真论起学问和看待问题的眼光,我还真不是大哥的对手。

大哥淡淡一笑:“废话,瞅不出来我问你干啥?你一向对倭国没有甚子好感,几次都跟为兄聊起,不可让倭国学我大唐之知识技术,以免到时候,反而倒让别人占了咱们的偏宜。现如今你让大哥我发展流求,嗯,于国于民皆是出于公心,这一点,大哥自然无话,可是这几个小岛,你打主意,这为兄可就真帮不了你了,毕竟大哥只是大唐江南道观察使。流求大岛,既然前朝已输民迁住,大哥也在户部寻找资料之时查知,约有近十万之民在流求,前朝之民,自也是我大唐之民,收归治下,任谁也无话可言。可是这个时候,倭国对我大唐恭顺,你想打倭国的主意,这你不怕在朝中引起波澜,别的不说,就是老爷子那一关你都过不去。”

……

“大哥,其实小弟绝不是因私怨而取这诸岛,而是为我大唐江山社稷。”我正容道。点了点流求与倭国之间的一长串岛链:“这一带小弟称其为流求群岛,经我大唐进奏院情报人员堪探,耗时已近两年,损失了不下数十人,方堪定,这里,有大量我大唐军需之物。小弟也已经禀报了陛下,陛下数日内必有定断。”

“军需之物?”大哥眨了半天眼睛:“二弟不是跟大哥开玩笑吧?”

“大哥,小弟决无戏言,这流求群岛之上,不仅仅有我大唐火药急需的硫磺,更有硝石,我大唐不取之,难道还留予狼子野心之人不成?”我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倭国的地图上。

而根据情报,现在的倭国依旧政权并不稳定,新罗据了洛东江,并且吞并了任那,这是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据点,如今,两国之间的关系急据恶化,而且眼下,倭国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

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在倭国的圣德太子,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遣使入隋、唐学习中国制度。后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阶、颁布律法十七条、采用历法、编修国史、使用天皇名号、兴隆佛教。

“小弟想问大哥,你如何看待倭国?”我清了清嗓子朝大哥问道,因为,我希望能影响到大哥对外事问题上的态度,这样,我才能与大哥联起手来,借大哥在江南道任观察使的机会,把流求、流求群岛牢牢地控制在大唐的手中,流求下能抵吕宋等南亚诸岛,北可连流求群岛,到时候若是倭人稍有异动,北部,朝鲜半岛已是我大唐的囊中之后,而南面流求群岛再入我手,那么,我大唐就有了两块跳板,看这倭国还能跳骚啥子?

“倭国?”大哥也正色:“大哥知道的不多,不过,由前朝至今,倭国派了不下十批遣隋和遣唐使到我中华来学习,从文化到科技甚至是宗教,几乎什么他们都想学去,这种求知之欲,倒是让为兄觉得有些忐忑。”

“大哥也该知道,由汉朝至前朝,我中华沿海之地,可是受挠不轻啊。”我抿了一口酒,轻叹了口气,现在的大唐人,虽然开放,虽然能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们缺乏一种警惕,一种以平等的心态去审视周边国际环境的警惕心理。

“这大哥当然知道,想来,必是倭人受挫甚重,故尔心中拜服,所以遣使以来,求慕我中原文化。”大哥还有些自得的道。

我摇了摇头,“大哥你可知道,前朝之时,倭人有一位女国主,丰御食炊屋姬,又称推古,你知道她做了什么吗?”我抬了抬眼皮,扫了大哥一言问道。

“女的?这大哥就不清楚了。”

“你可知道,前朝隋炀帝大业三年,推古曾遣使团来朝,她要求与我中华建立平等之外交关系,这还是小弟在宫中查到的资料,不知道大哥晓不晓得?”我缓缓地言道。这还是我为了以后的征伐而做前期准备,大量地补充知识时,才知道这一消息。

隋炀帝怒斥了使团,后推古又遣使赔罪,并开始向前朝输送遣隋使,继续剽窃和抄袭我中化文化。

“竟然有这等事?”大哥不由得一愣,拧起了眉头:“区区小国,竟然如此嚣张?可笑!”

“仅仅可笑?好吧,我的好大哥,我就再跟你说一个消息。你可知道,如今倭国的国主令其子民称其为何?”我凑到了大哥的耳朵边低声言道。看样子,不得不出杀手锏了,这是一个我方收到不久的关于倭国的情报。

……

啪!……大哥面色铁青得可以,双眉全拧在了一块,巴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酒都洒出来了。吓得我愣愣地瞅着大哥,没想到,大哥生起气来也不是一般的厉害,很杀气,很威仪的那种,平时还真没注意过,原来大哥也不是善良之辈。

“弹丸小国,民不过百万,士不过十万,安敢妄称天皇?!可恨,可恼!”大哥愤愤地沉声怒喝了数声,方自平静了点,旋及朝我一脸蕴色地道:“二弟为何不报于陛下,为何不与父亲直言告之?!”

“这消息,也是小弟今夜方知。”我说谎了,三天之前我就收到了消息,如今,我正在着手准备资料,等所有的人证物证收集完毕,我就会立即向李叔叔这位最容不得别人挑衅他的威严的皇帝陛下报告。因为倭国也同样是大唐的周边国际环境中必须要拔掉、清除、抹平的一枚钉子,这是百分之一百可以肯定的。

“大哥您也别生气了,如今,我大唐的军事力量正处于储备期,加上现在林邑国正在用兵,南诏六部尚未解决,还有吐蕃正欲困兽犹斗,而百济新罗正掐得厉害,辽东之地亦不敢掉意轻心,现如今,我大唐的水军多为沿海,少有跨海作战之经验,所以,加上这半岛我大唐尚未入手,而流求和其诸岛我大唐亦未得手,难以有直接威胁到倭国的手段。既然大哥也知道了,那小弟才向大哥您透了这个底。倭国,狂妄至斯,学我大唐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武装他们自己,他日,必为我大唐之患!”

大哥点了点头:“为兄知道了,此事,二弟你自个拿主意,不过,你且放心,只要大哥在江南一日,必然会把流求和流求群岛握在我大唐的手中。”

“兄长拳拳为国之心,弟必以为楷模。”我站起了身来,整冠弹衣之后,肃容向大哥长躬一礼,打心眼为兄长的背后支持而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古人说得好:兄弟齐心,齐利断金,诚不欺我也。

第667章 天子一怒!

大哥伸手示意我赶紧坐下:“呵呵,罢了罢了,你我兄弟,少整这些虚礼,快快坐下,咱们哥俩好好的合计一二倒是真的,为兄越想,就越是觉得这倭国着实可恨得紧,由此看来,其狼子野心早已有之,为兄定会严加防范。”

两兄弟坐了下来,吃吃喝喝,谈谈笑笑,把这件大事情搞定了,我总算松了口气,与大哥畅快痛饮了起来。等着吧,本公子准备把自家的茅厕盖到你们的王宫主殿,美其名曰:天屎社。以供后世的考古专家作为历史名建筑进行考证研究。

只要我与大哥能坦荡的交心,到时候,有了大哥在外掌握经营,我在暗中谋划,明处还有老爷子在朝中维护。我倒想看看,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跳出来为那个无耻之国说话?!

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一早,竟然又接到了一个令我气得抓狂的消息。“本官不管你们采用怎么样的手段,必须把我所需要的一切情报都搞清楚,搞透彻,加大关于倭国的情报监控,另外一点,这一次的事件,竟然在发生了一个月之后才送到本官的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行为。”我生气地站在办公桌后边,声音里透着深深的不满。

事情的起因是,今天方才收到了情报,倭国的统治政权发生了一系列的地震,起因就是掌控倭国国政的权臣苏我虾夷晚年身体状况不佳,绝大部分的政治决策都出于其子苏我入鹿之手;苏我入鹿有意拥戴亲苏我家族的古人大兄皇子为天皇,反对当时呼声甚高的山背大兄王出任天皇,便改立宝皇女为皇极天皇并逼使山背大兄王一家自杀。

苏我入鹿为人暴戾,威权过父,甚至放火烧毁圣德太子建造的班鸠宫和班鸠寺,并且为苏我虾夷营造生祠,引发不满。在皇极的默许下,皇族成员与朝中不满苏我氏专权的大臣们联合,准备借韩国使者进献贡礼之机,诛杀苏我入鹿。就在今年六月中,毫无防备的苏我入鹿被骗入皇宫,中大兄皇子亲率武士将其剁成肉泥,随后发兵剿灭了苏我氏家族。而苏我虾夷也在家中自杀,苏我家族几乎因此而灰飞烟灭。唯一走脱的苏我氏本宗,只有苏我入鹿之子苏我归德,被十数名忠心家仆护送其走脱。

……

不过苏我归德年方十三,如今进奏院的情报人员已经接洽到了他们,可惜的是,苏我一族的大权已然被夺,只余下一些个虾兵蟹将,目前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这让我很是愤怒,这可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没想到,就是因为情报的延误,使得我们现在只能干巴巴地瞅着,要想苏我氏起复,至少得等上个三五年,等苏我归德这个年青人再长大一些,再来收拢势力,与倭国国主一方进行对抗。

几位进奏院的情报头子都一副垂头丧气,恭顺听训的模样。“怎么了?为什么不作辩解?”我坐了下来,虽然还在生气,但总算是语气缓和了许多。

“大人,确实是下官失职了,甘愿受罚。”裘丹墨有些沮丧地道,看到他这副模样,我也不好再作追究。“裘老坐下吧,你失职,本官也清楚,这事儿,不仅仅是你一人之过,就连本官,也有过错,虽然去年之时,就已经要求加大对倭国的渗透力度,借高句丽兵败,贵族逃往倭国之机,渗透过去,可我们还是因为自身的经验不足,所以,使得眼下对倭国的情报体系未能完全。”我也作出了自我批评。

等大家的心情都恢复了一些之后,我抖了抖中手的情报:“此事,本官会在今天向陛下禀报倭国情况之时,向陛下请罪。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过了,我们就应该做好一切的后续工作,除了我手中的这份情报,还有没有什么消息?”

“如今苏我氏本宗仅剩苏我归德,上层的实力虽是大损,不过,苏我氏一家掌控倭国数十年,其根基不可谓不深,倭朝中的大臣虽然此刻多有走避,又或是闭门归隐,其实也是怕被皇极女和中大兄皇子以霹雳手段清理,所以,如今我们只能等,另外,本宗虽然大损,但是其旁支仍在,苏我石川麻吕对本宗多有不满,投靠了皇极女,苏我入鹿之死,与他颇有干系,为其宗族所不耻,况且,旁支宗族,大都愤恨此人,其同父异母之弟苏我日向对其兄苏我石川麻吕更是恨极。苏我归德能得走脱,就有得了旁支之助。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皇极女退位,孝德上位,欲迁都往难波长柄丰埼宫。”

我挑了挑眉头,嘴角总算是弯了起来:“嗯,好,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样吧,让潜伏在倭国的情报人员,与苏我归德接洽,尽一切可能,先把他给扶持起来,但是要记住,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把苏我归德牢牢的控制在我们的手心,就算是把他当成傀儡都成,让他成为反对倭朝的一面旗帜,他们在关西呆不下去,这没关系,关东之处,倭朝的势力难及,让他在关中,修养生息,顺便借其手,让其国上下不得安宁,总之一句话,我不希望看到倭国有平静的一天?诸位可明白?”

“诺!”这几位进奏院主官齐齐应命。

朝会之上,李叔叔阴着脸,一语不发,冷冷地拧着眉头,边上,百多位官吏皆是面色阴黑,表情凝重,一些个武将已然气得在底下开始牢骚了起来。

而立在堂前的史馆依旧在宣读着:“……前朝开皇二十年,遣使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前朝大业三年,倭国遣使递交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大业四年,又遣使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岂有此理,弹丸小国,竟然如此藐视我天朝上国,陛下,这等事实,实在是让臣得听得愤慨之至。想我中华一向以仁义待其国,倭人遣求来我朝求学,皆是多有宽待,可老臣没想到,他们竟然作出妄尊大自之举,比之汉时夜郎,更是胜之一筹!”孔颖达孔老头今个倒是第一个跳将了出来,愤怒得连说话都打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